现代医学的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医学的起源

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1

    时展到今天,包括中医学、蒙医学在内的传统医学,都无可避免地走进了现代科技时代。19世纪中期起的半个世纪是西方医学在中国确立地位的关键时期,[1](P.55)从那时起作为中国国粹的中医经典其权威性尚且受到质疑,包括蒙医学在内的民族医学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的传统理论与经验很难为现代人接受。传统医学在现代的发展史,基本上属于它的衰落史。然而,另一方面,看似无所不能的现代科技以及被现代科技滋养着的现代医学,远远没有给人们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鉴于人类疾病的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人们在返璞归真中,重新思考着传统医学、民族医学的价值和作用。医学人类学者亦提出了“多元医疗模式”(medicalpluralism)的概念,分析探讨在同一社会中,多种医疗体系和医疗资源如何共生、共存。本文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进行考察,并以生活在内蒙古的蒙古族医疗信仰和实践的多样性为例,分析探讨多元医疗模式的存在带给人们的多样化选择。以期为理解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医疗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视角。

    一、医学人类学视角中的医疗文化

    就医学的性质而言,一方面,现代西方医学将人看成一个生物体,在实验室进行器官、组织、细胞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由于作为医学服务对象的人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生物特征,同时人还具有社会特征,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文化的创造者。因而,健康和疾病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

    医学人类学着重于有关健康与疾病的跨文化研究,在20世纪60年发展成为人类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医学人类学在人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生物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疾病和保健问题及其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2](P.2)在医学人类学文献中,根据医疗体系在其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病因观①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类:现代医学,即现代西医。在其所在国被称为是常规医学、正统医学或主流医学等。在当代,现代西医借助科技力量获得快速发展,在治疗人类的疾病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认定为正统医学体系,而当地的民族传统医学则被归入非正统的医学体系。

    第二类:替代医学或称补充医学。这类医学一般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较系统的医学理论,且疗效确切,但因其医学理论和治病机理尚未能用科学做出圆满的解释,使得这类医学的治疗者执业的合法性受到一定限制,其药品在许多西方国家不能作为药品销售,只能作为健康补充品在一般食品商店里销售。中医学及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等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民间医学。依照医疗人类学的定义,就是非现代西方的、土着的、当地人自行发展出来的或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一套固定而完整的医疗观念和行为,包括对疾病的认知、命名、分类、病因查找、治疗、预防等内容。[3](P.42)

    上述分类采用的是以现代医学作为常规医学的西方国家的划分标准。在中国,上述分类标准中的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被称为传统医学,就是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中医学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在我国的医疗制度中赋予中医学、蒙医学等传统医学和西医学一样的合法地位,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政府的选择也是社会文化的选择。可见对医学体系的分类与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及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

    医学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科学,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传统医学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民族利用当地的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资源对抗疾病的经验总结。不能因为其理论和方法暂时还不能用现代科学做出圆满的解释而轻易予以否定。一般认为,传统医学的历史往往是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的缩影,甚至被视为是本民族的象征之一。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学系统。蒙医药是蒙古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千百年来,为蒙古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更好地理解蒙医药学等民族医学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及其所具有的持久而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蒙医药学的形成、发展及特征做简要论述。

    二、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蒙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可概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2世纪以前,原始医学阶段,即蒙医药学的萌芽和积累经验时期。古代蒙古族及其祖先,繁衍生息在北方辽阔的蒙古高原,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在同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灾害和各种疾病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疗知识和经验,早在12世纪以前,就发明和使用了许多适合当时蒙古社会、经济、文化、气候、地理条件的独特治疗方法。当时,蒙古人多饮用酸马奶、羊肉汤以补养身体;对由寒冷所致的疾病用热敷、热针、艾灸及瑟必素疗法;①对于因长期食用肉食,积热内盛,则施以放血、煎服大黄根等医治。自古以来蒙古人因狩猎、游牧等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长期的征战,经常骑射搏击,容易发生跌伤、骨折、脱臼、脑震荡等外伤事故。因而,古代蒙古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骨伤的经验,创造出许多适合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整骨疗伤的方法。这一时期是蒙医药学的萌芽和积累经验时期。

    第二阶段: 13-16世纪上半叶,古代蒙医药学的形成时期。从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到明朝初期,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强大,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十分频繁,蒙医药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原始时期产生的整骨术、蒙古灸、刺血疗法、外伤科、饮食疗法以及药物学知识均有了新的发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产生了初步的医学理论。至迟到公元13世纪,蒙古族开始孕育自己的医学体系。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随着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医药学方面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蒙医药学不仅吸取了其他民族医药学的精华,丰富了自己的内容,而且,蒙医药对其他民族医药学的发展也给予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阶段: 16-20世纪中叶,近代蒙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16世纪以后的近400年的历史时期,蒙医药学在古代蒙古族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中医学等传统医学的成分,发展成为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又保持原有古代蒙医药学丰富医疗经验特点的近代蒙医药学。随着印、藏医学的传入,在蒙医内部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学术派别,即:传统的古代蒙医学派、藏医学派和近代蒙医学派。

    古代蒙医学派:这个学派以擅长传统医疗技术而闻名。他们有丰富的蒙古传统医疗经验,尤其在骨伤科、传统疗术和饮食疗法等方面经验丰富。当时这个学派的某些疗术带有蒙古传统宗教———萨满教的色彩。这一学派崇尚自然疗法,理论上受蒙古族传统的天人相协思想影响,追求顺应自然,强调和谐,因此治疗思想基本是通过传统的针刺、放血、药浴、整骨、正脑等方法,达到寒、温、动、静的相对平衡状态。

    藏医学派:印、藏医学经典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以后,蒙古族中学习印、藏医学,尤其学习《四部医典》并支持其理论的人日益增多,并成为一个学派。此学派基本沿用藏医理论、方法治病。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其中的很多人精通《四部医典》,编写了许多医学着作,对藏医理论和医疗经验的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们忽视古代蒙医学的传统疗术和临床经验。

    近代蒙医学派:大约17世纪末、18世纪中叶,在上述两派争鸣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学派。他们主张古代蒙医学同印度医学和藏医学相结合的观点。这个学派既熟悉古代蒙医的传统医疗经验,又精通藏医《四部医典》的理论。在几个学派的长期并存中,近代蒙医学派逐渐强大,到了19世纪以后成为蒙医学的主流。这个时期是蒙医药学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在这400年的历史中涌现了很多着名的蒙医药学家,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方海》、《四部甘露》、《蒙药正典》等数十部丰硕的古典医学巨着。[4](P.71-73)

    包括蒙医药学在内的民族医学大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千百万年的演进发展中,形成各自不同的特征,但同时民族医学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

    朴素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人与自然相抗争、相协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运用自然力,尽量调整人体自身以适应自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整体的、以调整人体功能为主的医学观。即认为人是由身体、心理和精神构成的精细而复杂的整体,因此,要以整体观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又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的体质和气质,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分别对待。

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 心脾两虚;视神经萎缩;归脾汤加减

[中图分类号] R246.8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16-01

[Abstract] Objective Talk about the treatment of optic atrophy curative effect from hearts. Methods Treat optic atrophy from filling kidney and liver, smoothing the liver and gas and so on. Results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empty cases and optic atrophy from many years clinical observation. It is a good way to spleen decoction syndrome flavored with card flavored. Conclusion It has good effects to talk about optic atrophy from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nourishing heart.

[Keywords] Two empty cases; optic atrophy; Add and subtract of spleen decoction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属中医“青盲”、“视瞻昏渺”范畴,为眼科难治病症,主要表现为视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力下降和视野改变,甚至视觉功能完全丧失,属难治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心主血脉,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目得血才能视,此为健脾养心治疗视神经萎缩之核心所在,现论述如下:

1 脾与神经系统相关 近代研究认为,祖国医学的“脾”实质上是一个多元单位,包括现代医学的脾脏、胰脏、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而在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中发现,许多原来认为只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肽类物质也存在于消化道中。同样,原来认为只存在于消化道中的肽类,也在神经系统中被发现,这些在胃肠和神经系统中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称之为“脑肠肽”[1]。近代研究发现,至少有20种胃肠多肽存在于神经组织中,说明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在起源和功能上有密切的关系,间接说明它与人的情志活动也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资料显示,一些调理脾胃的方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以此为理论基础,视神经是属于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一些调理脾胃的方药应当对视神经同样具有治疗意义。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以《内经》为基础进一步阐述说:“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懔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2]此条明确指出了眼赖脾之精气供养的关系。根据以上的研究和笔者多年来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发现调理脾胃的方药对视神经的修复确实具有临床疗效。

2 心与神经系统相关联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这两句话的意思说明有了心的管理,生命才充满活力,才神采奕奕,而现代医学认为一切的生命活动是依靠大脑的神经系统的支配来完成的。“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而“脑为元神之府”,现代医学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祖国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的“脑”神经组织的关联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之血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视觉。综上所述,不仅说明了祖国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的“脑”神经组织的关联性,同时也说明了祖国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中的“眼”一样相关联,祖国医学自《黄帝内经》便把心视为君主之官,把神经系统的调节机构以“心”概之,建立了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思维模式,有“目得血而能视”,“久视伤血”之说,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3 心脾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以五脏为核心的,神经系统归属于五脏功能的一部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五脏,“五脏藏五志”,在五脏与五志关系中,脾的作用尤为显著,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脾胃功能直接影响五脏藏五志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藏意、主思”是脾与情志关系的概括,“脾藏意”主要体现了脾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脾主思则主要体现了脾主气机之枢,在情志上表现主情感的内在转变,以调节推动与激发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时的情志表现,其他情志都会受脾的直接影响。祖国医学认为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心失所养可造成心血不足,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等心脾两虚的症状;临床常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致脾气不足,脾不健运,气血亏虚,心神失养,现代医学的神经也可能失去濡养。《严用和医学全书》惊悸怔忡健忘门健忘论治曰“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使人健忘”[3]。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调节机构,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活动,即中医的七情和五志,而脾与情志密切相关。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心脾两虚同样是引起视神经萎缩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再加上身体虚弱,而造成心脾两虚,最终神机失用,神经失养,可发生为视神经萎缩。因此,中医脾胃与神经系统―视神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4 健脾养心治疗视神经萎缩 心脾相关,源自于历代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早在《黄帝内经》、《难经》等就详细论述了心脾两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心主血,脾统血。”心与脾胃的生理关系:一是母子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心藏神主血脉,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而脾胃运化之气又需要心血濡养,心神主宰;二是脾与心经相通,如《灵枢?经脉》篇“: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别上膈,注心中”。“足阳明胃经,……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严用和医学全书》惊悸怔忡健忘门健忘论治“: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3]笔者结合多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以健脾养心为基础,拟定了以归脾汤加减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归脾汤临床原用于治疗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少食,体倦,面色萎黄等症,方中白术、茯苓、黄芪、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龙眼肉、枣仁、当归养血安神,全方共奏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效,该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即在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方中黄芪配当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视神经亦有所濡养。如近代眼科专家韦文贵在治疗该病时指出“在治疗时要重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久药易伤脾,过劳易伤气,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直接影响精血的上承和清窍的充养”[4],近代治眼名家庞赞襄在治疗该病时提出:“由于渴望复明忧思伤及心脾,心神过劳,心阴暗耗,以至心脾两虚,目系失气血所养,盲而不明。”[5]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以归脾汤随证加味治疗该病取效明显,其中肝肾不足者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沙苑子10g,兼有肝气郁滞者加柴胡10g、青皮6g,化热者加丹皮10g栀子10g等随证加减。1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为一周期。

典型病例:患者,女,61岁,邯郸市大名县人,两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视力下降,经多家医院诊为视神经萎缩,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现患者自觉视力有继续下降趋势,刻诊:面色萎黄,乏力懒言,伴有失眠健忘、心悸胆怯等症,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测视力OD:4.3, OS:4.0,眼底检查见视盘苍白,符合视神经萎缩表现,脉证合参,证属心脾两虚。中医诊断为“青盲”,西医诊断为视神经萎缩。考虑患者年时已高,肝肾已亏,故给予归脾汤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沙苑子10g。水煎服,1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患者服一疗程后失眠健忘、心悸等症明显缓解,视力OD:4.5,OS:4.3,效不更方,继以原方连续治疗三个疗程,患者诸症消失,双眼视力稳定在4.9,视盘苍白明显好转,嘱其停药静养。

5 体会 心主血脉,主神志;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万物生长之根本。“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懔受于脾,上贯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万物”。 笔者临床经验,心脾两虚是造成视神经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不应忽视。归脾汤临床传统应用于治疗心悸,健忘,失眠,少食,体倦,面色萎黄等症,是心脾两虚证的经方,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既有丰富的中、西医理论内涵,又有多年的临床实际经验,故而取效明显。

参考文献

[1] 钱会南,王洪图,齐治家,等.调理脾胃复方对PTZ点燃大鼠神经肽含量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4):24.

[2] 王国辰.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3.

[3] 王道瑞.严用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0.

[4]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3.

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中西医学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项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病的学科,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门研究中西和西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内容,探究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某项疾病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将两种医学中的优点进行融汇,吸收两者的长处,制定一项新型的医学理论,更好服务于疾病治疗和医学进步。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当前医W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中医注重养身和身体调养,对疾病治疗采取保守的治疗理念,而西医则直达病灶,消除身体的疾病部位,中西医结合医学囊括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对疾病采取宏观性的治疗策略,提高整体的医学水平。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思考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观念认知

从医学起源和发展来看,中医是一种经验化的医学手段,其注重人体整体性的功能调控,重视人体微观病灶的关联系,是一种集体补偿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属于实验医学范畴,注重微观局部病灶的发病因,其治疗理念采取对抗性的治疗理念,直达病灶深处,对肿瘤、急性心血管等重症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要端正认知观念,不能将两种医学对立,要认识到两种医学的互补性,坚持中医医学的特色,将先进的西医设备和治疗方法和中医结合在一起,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促进中西医的融合。

(二)强化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性认知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划分范畴,两种医学在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中西医几何医学发展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在医学差异性中寻求医学融合和合作,以医学科学作为基础理论,保持中西医学的发展优势,消除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困扰。中西医要深入研究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将宏观化的治疗理念纳入到西医中,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到中医的研究中,从两者之间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实践快速开展,在医学实践中完善中西医学。

(三)建设中西医学科学目录

当前我国的中西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没有创建完善的科学目录,这影响了专业化发展进程,在高校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招生中,其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进行招生,这增加了科学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医学科学目录制定要秉承着医学开放、医学共享及医学融合的理念,推进中医科学的理论化进程,将中医治疗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其药理分析、治疗方案及病灶研究等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中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研究方法的统一性,真正实现东西融合的医药学发展理念。

(四)打造专业化的医学团队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医学团队的支撑,我国中医学的学者和大师都已经年近不惑,西医传播和发展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中医甚至进入了低迷的发展阶段,专业性中医人才的流失加剧了中医发展的困境。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鼓励中医从业者研究西医的理论方法,也加速西医从业者的中医治疗理念提升,加快融合性医学团队人才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先进医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学科人才,为中西医结核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提升现有的医学水平,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衔接和融合。受到长期的思维认知束缚,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唯经验论,中医治疗是慢行调理,不能起到立竿见效的作用,而西医则直达病原,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应当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理念穿插,将中医经典古方的药理学试验和西医的临床试验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当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体现在肿瘤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保守治疗,而西医则是以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来确定病情,中西医结合医学要秉承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挖掘中西医的优势,在西医的研究方法下开展中西药方的病理学探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学的可信性,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融汇两家所长,探究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创建新型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探究中医的病理学科学性,采用中医的诊断技术诊断病情病灶,采用药物提取技术挖掘中医药方的有效成分,实现中医和西医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于占海.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一点认识和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9).

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4

“医乃仁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是医学起源的初衷,也是医学大师对医学深遂内涵的理解和感晤。西方医学快速发展,尤其是^类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医学各学科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医学在进步,医学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医学技术越来越高超、医疗仪器越来越精密,现代医学的发达使许多人坚信医学可以消除一切病痛。然而,现代医学的先进并没有达到让所有患者的医疗感受更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对医疗活动的抱怨和指责也越来越多。医学到底怎么了?医学不是为人服务的科学吗?医学不是科学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门类之一吗?当我们深究这些问题时,发现近代以来机械唯物主义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主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人像机器一样是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的,而治疗病人的疾病就像修理机器。20世纪大量有识之士呼吁人类的医学模式应为生物一__一心理一一社会,但这一模式并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现。随着现代高精尖医疗设备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医生与患者之间增加了机器这个第三者,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在医学“技术化”、“市场化”、“功利化”的今天,医学出现“非人陛化倾向”,医学与人文的距离不断拉大。医患双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医疗行为被认为是医生单方面的行为,而患者的情感、医疗感受、心理状态等常常被忽略,医学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医学需要人文精神,医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11。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是通过医务人员对医学科学、医学职业的理解、医学态度、医学行为等体现出来。故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包括对医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精神、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几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是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也是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前提。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活动的主体,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关系到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关系到医学的目的的实现与未来医学体系的建立。因此了解医学生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是我们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状况,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以广东医学院2007、2008、2009级临床、护理两个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2方法

2.2.1问卷设计

①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主要调查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设计的问卷项目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对医学专业的理解、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的看法。②如何培育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在大学期间应学习哪些知识、合格的医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临床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③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了解程度、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临床最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人员。

2.2.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与部分学生的座谈隋况,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打印文本的方式开展了正式调查,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收回,进行统计处理。调查表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94.4%。

3结果与分析

3.1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情况

对医疗行业和医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在学生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原因中,61%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或是父母的心愿或是一时的冲动所至,39%是自己的理想。在对医学专业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因素,认为医学行业是待遇高、较稳定的职业,也有39%的同学认为医学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医学学科的认知上,97%学生认识到医学是自然科学,45%的同学认为医学是一种技术,而只有17%的同学认识到医学具有人文特点。在对医学研究和发展的目的的认识上,80%以上的同学认识到医学是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病痛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但只有21%的同学认为医学发展是为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最终达到人的自由。从以上可知,大部分医学生有明确的医学专业思想,但也有许多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看重医学专业的经济功能,对医学专业态度过分功利性。救死扶伤不仅仅是医学的科学功能体现,还是医学的人文性质体现。医学本质上可以说是人道主义事业,而医务工作者也首先应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医学的人道主义性质欠缺认识,有的根本没有意识到医学的人道主义功能,没有意识到医学科学既有探索科学真理、减轻病痛、治疗疾病的功能,还有挽救生命、关心人类健康、尊重人类的人格和尊严的人道主义价值。

3.2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情况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通过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内化为医务人员的品格、素养、价值观,表现为人的语言、行为、精神气质。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科和知识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48%的学生认为作为医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3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学习相关的文、史、哲知识,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要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并重。调查学生对于21世纪的医务人员就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面,95%的学生认为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4%的学生认为医务人员应具有关心与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等人文精神。关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的调查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22%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13%的学生认为通过塑造洋溢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培养,21%的学生认为通过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中培养。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对文、史、哲知识的学习和体悟不够。而在提高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这与之前的认识产生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和浮躁作风。他们从理性上认识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却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予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在校大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理解和培养的难度。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被交到了社会和工作单位,这就需要社会建立培育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体制和机制,从而使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学科。

3.3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直接认知

经过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并不了解,只有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有较清楚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包含有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真谛、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尊重患者权利、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达到人类自由这些内容,但也有54%的学生认为患者是疾病的载体,医生治疗患者的疾病属于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32%的学生认为在临床上医务人员所诊疗对象是有病的人,而68%的学生认为是人得的病。在调查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中,98%的同学认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影响,45%的同学认为患者的情绪和心情,而认为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态度、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医院的就医环境影响疗效的同学分别占209/o、23%、18%。医学具有人文特性在于医学研究对象的是人,医务人员工作的对象是人的生命。维也纳医学教授诺瑟格尔(HerrmanNothnage1)指出,“医学治疗的是有病的人而不是病”。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医学教授鲁宾森(GeorgeCanbyBobinson)在其著作{ThePatientasaPerson}中告诫医学界不能以“科学的满足”取代“人类的满足”,要求医生“把病人作一个整体来治疗”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顿(WilliamHouston)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因此正如杜治政认为,医学教育应该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每一位医学生具有“善”的理念,让“关爱病人”成为每位医学生的基本人文价值观念。医学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精湛医术的专业人才,而首先是培养其成为“人”。“做人”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综上所述,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任务艰巨,医学人文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中医学;临床实践;医学理论;养生保健

1引言

中医学源远流长,她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在内,外,妇,儿,针灸等各学科中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以元气论为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核心,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为基本特点,以其他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支撑点,起到连结作用,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为维护和增强全人类的健康做成更大的贡献[1]。

2中医学在内,外,妇,儿,针灸,药物等学科取得的成就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不断地在丰富,学科分化是必然的趋势,这正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标志。远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内科学的最早雏形——疾医。《金匮要略》以脏腑分证治疗疑难杂症,理论严谨,奠定了后世内科学的基石。到宋,金,元时期,内科学才得以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四大学派,分别是刘完素的“寒凉派”,张子和的“攻下派”,李东垣的“补土派”,朱丹溪的“滋阴派”,他们虽然理论不同,但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繁荣了中医学术。建国后,中医内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实验探索,中医内科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许多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防病治病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内科疾病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2-3]。

外科学的起源很早,世界上最早的外科麻醉手术是在汉代时期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用“麻沸散”进行麻醉手术治疗疾病创造的历史。建国后,中医学在外科领域又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治疗痈,疮,毒,结扎和注射治疗内痔,切开或挂线治疗肛瘘,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于妇产学,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的记载,如不孕,不育等。这对妇科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妇科经验的不断总结,到解放后,妇产科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众所周知,中医学在治疗许多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子宫肌瘤,针灸纠正胎位以防止难产,中药引产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过去的儿科以痘,疹,惊,疳为四大主证。建国后,儿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治疗小儿急慢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和常见疾病中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比如中医学在治疗痢疾,百日咳,腹泻等疾病时,都表现了明显的优势[4-5]。

针灸学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研究针刺镇痛,特异穴位治病等,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

3具有自己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

中医学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肥沃土壤中,经过数千年的检验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并把它如鱼得水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中医学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系列的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原则和知识。比如说食疗,药膳,针灸,推拿等种种简单可行的养生保健措施,为国人增强体质,预防保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养生保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重视的是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强调的是“治未病”,特别是在人们目前绝大多数所处于的“亚健康”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针灸,药膳,太极拳等已逐步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服务,相信中医学养生保健体系将会对现代社会的保健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结语

中医学是以临床为主导的经验医学,把诊断和疗效作为其追求的目标。通过望、闻、问、切的检查方法,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手段发挥它独特的医学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中医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临床水平处于长期停滞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中医学是以经验积累为主的临床医学,缺少了对基础医学的研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使得中医学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扩大发展,很难出现本质上的飞跃,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虽然中医学有些美中不足,但是中医学对全人类的健康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重大作用。中医学能够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依然繁荣不衰,必定有它独特的优势。中医学在医学模式、临床诊疗、养生保健等领域存在着许多优势,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中医学的优势必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得到突破,特别是对临床优势病种进行重点,系统的深入研究,这将会使得中医学大放光彩,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医学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将会是必然的趋势。努力加强国际中医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学走向世界的脚步。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医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了,还有许多国家不仅确定了中医学的合法地位,还将其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另外还有许多国家将中医学列入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并设立了相关专业。由此可见,中医学将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群服务,为维护和增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智森.中医学结合理论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10,19(6):97-102.

[2]吴霞.祖国医学中有关慢性肺心病及其并发右心衰的论述[J].新疆中医药,2005,23(3):7.

[3]陈文明,姜艳华.试论我国中医内科的发展[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5):86-87.

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6

医学物理学100多年来对医学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发展水平是医学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例如医学影像等技术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是医院现代化、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医学物理学在医疗过程中对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医学物理学还为以影像和放疗设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源头创新的核心推动作用,占据着全球每年大约15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有些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医学物理学的发展,已经有廿五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医学,说明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历来受到重视,而有廿二位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说明物理学对医学的推动作用。英美等国在很多大学都设有医学物理学系,在医疗机构内设有医学物理师制度,每百万人口中医学物理师的人数已经占到13人,在某些科室内,与医生的比例已经达到1:1的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都有医学物理学科和医学物理师制度。

但是我国目前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订的学科目录上尚未设立医学物理学科,医院内也没有设立医学物理师制度。目前在我国医院内从事有关工作的人数大约700人左右,且多数是进行技术性辅助工作的,每百万人口中的医学物理工作者还不到0.5人。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医院现代化的进程。虽然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由于没有得到正确和充分的使用,使广大患者得不到准确有效的诊疗,甚至受到不必要的辐射损伤等医疗伤害,造成非正常死亡。许多昂贵的医疗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应用,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我国医学物理学科发展严重滞后,形不成高精密医疗设备研发的创新源头,影响了我国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虽经科技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所研发的医学影像和放疗设备等,仍然只是市场的低端产品。

对发展我国医学物理学事业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设医学物理学一级学科

基于社会需求的紧迫性和我国现有工作的基础,我们认为,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上增设医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医学物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的规划中,要建立适合这个学科发展的环境,在所有相关环节中,核心是促进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2、正式建立医学物理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