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1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依据科学的指导方法,正确的看待旅游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应忽略文物保护在旅游开发中的主体地位[3]。有的地方政府做法僵硬,急于在经济建设上看到猛增长,从而不顾文物本身的维护。长此以往,即便是当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只是短期的。不仅如此,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这样一种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我们需要在对当地的文物单位有充分深入的了解下,分清主次,集思广益,探索出妥善的方式,制定出最佳的方案[4]。而在这个问题上,最值得学习的还是敦煌莫高窟的做法。

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盛名远扬的旅游胜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特别突出。其一直被奉为佛教石窟壁画圣地,在国内艺术界和考古界地位超然。敦煌莫高窟除了佛教造型,以壁画最叫人称绝,发现数量之庞大,绘制之精美,为国内少有。而石窟这一特殊的人文艺术的保存与维护也在与时间赛跑。石窟壁画虽在室内,但并非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所以壁画一直受到空气温湿度、当地风沙变化而产生变化。再加上敦煌壁画因其传世塑法、精美技艺名声大涨,游人一直络绎不绝。大批游客的进入,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使石窟内温度、湿度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加快了石窟壁画氧化、侵染病害的速度。参观者的成倍增加给其带来的负担,使得敦煌石窟壁画与最初发现时相比已产生较大变化,并且这样的变化还在继续着[5]。游客的参观对洞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往年的旅游人数统计表来看,敦煌游客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每日游客人数都会超过千人以上[6],这样的人流量对每个景区都是不小的考验。因此,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我们可以想象,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也不能因保护要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那么,敦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呢?

首先,敦煌莫高窟景区实行参观提前预约制,在高峰时段实行人数上限控制。游客进入景区后,则由导游带队,按照固定路线进行参观。导游的作用并不只是引领导览,还会为游客进行简介的专业性讲解,让其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这样是最有效率的参观方法。其次,选择性参观洞窟,设置多条参观路线。敦煌莫高窟共有七百余个洞窟,而景区常年开放的洞窟有二十个左右。这样一来,即使游客数量巨大,但也减轻了每个洞窟的负担。

所以,游客在洞窟内的实际游览时间被压缩,仔细观察造像和壁画基本不能实现。不过,莫高窟早已找到了补救的方法,那就是开设陈列馆。景区内共有4个陈列馆,其中3个为常设陈列馆,1个为临时展馆,分别是藏经洞文物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文物陈列馆和美术馆。这样将有效的分散部分游客,减轻洞窟人流压力。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国内;城郊旅游;综述

鉴于城市郊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笔者在检索已有研究成果时,利用了“城郊旅游”“郊区旅游”、“城市边缘区旅游”、“城乡结合部旅游”、“城乡交错带旅游”、“环城休憩带”、“城市影响区旅游”、“郊野旅游”字段,检索项选择题名,检索结果如下:

城郊旅游相关文献分布情况(单位:篇)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国内城郊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城郊旅游特征、市场需求及产品研究

少数学者研究了城郊旅游特征,赵玉宗等(2001)认为,城郊旅游具有圈层性、时间集中性、产品休闲性及景观郊野性等特征。翁莉(2005)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了城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基本旅游动机为调节身心,回归自然;出游方式以家庭、朋友和个人的自助游为主;基本消费敏感度高;高度符合旅游地吸引力距离衰减规律;重游可能性大。周丽君(2005)探讨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时间上以近年开发建设为主,类型上多为度假游憩地,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线附近。

在城郊旅游产品方面。吴国清(2003)提出了城市郊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及产品设计(自然风光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纵观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对城郊旅游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如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休闲旅游等。其中农业旅游是研究的热点,从不同空间尺度来研究观光农业的就有13篇。

二.城郊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研究

城郊旅游地类型方面。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郊区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和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的旅游地类型。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旅游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他认为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

城郊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目前只有张立明等(2006)对城郊旅游地的空间布局演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呈三阶段发展递进规律:第一阶段各旅游地呈零星点状分布;第二阶段将以吸引物较突出且开发较早的旅游地为中心形成组团分布格局;第三阶段,由多个组团通过景观轴线形成环城游憩带;其余主要表现在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王云才等(2000)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三个圈层、八个地带。吴必虎(2001)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按照第一、二、三环带向外扩散的同心圆形式。何雨等(2006)对城郊游憩带空间配置原理、配置模式及空间特征研究进行了综述。

三.城郊旅游发展研究

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或动力机制方面。张立明等(2006)认为城郊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包括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郊休闲环境、吸引物和服务设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演变和决策者行为四方面;刘丽梅等(2005)、刘江辉等(2008)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优美的城郊生态环境是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罗艳菊等(2006)认为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是城市居民的经常性短途旅游需求以及因郊区较低的地价和各种优惠政策诱导企业在郊区投资。刘顺伶(2007)也探讨了城郊旅游的形成机制。

城郊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上。段圣奎等(2006)对我国城郊农业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朱兰玉(2007)对城郊农家乐的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田逢军等(2006)以上海为例,对城乡交错带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思路和保障措施。

四.城郊旅游开发研究

城郊旅游开发研究是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众多学者从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研究。孟明浩等(2002)从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进行了综述研究。贡保南杰(2004)探讨了北京郊区旅游的重复建设问题。赵玉宗等(2005)提出,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等。周杰(2005)指出城郊旅游开发应遵循原则,并提出政府主导、规划协调高层次开发、打造旅游产品形象、加强宣传与促销,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策略。赵玉宗(2004)、柴晋华(2007)等人从个案出发,对城郊旅游开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3

“养生”一般是指人们主动的遵循自然规律,用适当的手段去调理身体,以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将养生资源应用到旅游开发中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等国家,目的就是让人们在旅游中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

一、秦岭的养生资源

(一)丰富的自然养生资源

秦岭不仅水清峰秀,而且有仰天池、善池等泉水;山峰有著名的圭峰山等,可谓奇山异水。该地景点众多,如圭峰山的紫阁、凌云、罗寒风等。有的具有悠久的传说,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二)丰富的人文养生资源

秦岭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在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等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始祖李耳等等。正因为能人异士特别多,所以这里关于他们的传说优美而众多。此外,这里是道教、佛教等诸多宗教的发祥地,不仅宗教寺庙众多,而且宗教文化异常发达,这些都为秦岭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养生资源。

二、秦岭养生资源现代应用

对于将养生视为延年益寿重要手段的人们来说,重视秦岭养生资源,并且希望将该资源能为我所用,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望。这就为秦岭养生资源的开发应用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而旅游开发这些资源,无疑是将两者连接起来的重要手段。

(一)开发山岳养生旅游产品

主要就是要营造适合练习瑜伽、太极等运动项目的环境,让旅游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精神,强身健体。这样的环境需要整合森林、溪谷、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等自然养生资源,开发食疗餐饮、雾浴、森林浴、生态保健等产品。

(二)温泉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在对温泉养生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时,要紧紧围绕度假、休闲、养生,针对消费对象的不同,开发不同的产品项目。如对于年轻群体,可以开发充满浪漫氛围的新婚蜜月汤池;对于健康需要选择温泉养生的,可以开发康体保养沐浴的汤池;对于中年群体,则可以考虑开发结婚纪念汤池等等。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治疗设施,甚至是按摩师,以强化产品治疗效果。

(三)宗教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手段,将宗教养生思想,或者承载宗教养生思想的文物、文字拍成图片进行播放,对旅游者传达宗教养生思想,使对象能深刻理解宗教养生的内涵。同时,通过开设宗教养生馆、宗教养生医馆、宗教武术馆、宗教餐厅等,让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宗教养生思想的认识。

(四)美食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中医认为食疗是药疗的辅助手段。所以根据秦岭食材多样的特点,可以考虑选择食疗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美食养生是在医生对个人体质特性提前诊疗后,根据身体需要,选择适合的特色饮食,从而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食物选择的时候,要经过医师、药师、厨师的综合选择,正确是食疗做到美味与保健品种的效果。

三、秦岭养生旅游开发构想

(一)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养生产品

虽然秦岭具有丰富的养生资源,并且对人体养生极有益处,但人们不可能完全将时间、精力投入到从这些养生资源上来,更倾向于通过旅游尽可能的让自身获得养生知识和得到养生,所以开发养生产品,必须要在掌握客户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开发集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一体多功能的养生旅游产品,能满足客户生理、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秦岭养生产品的综合性开发。

(二)开发有针对性的养生产品

养生产品要作为商品要实现价值交换,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养生产品。如从性别上看,女性作为市场消费主力,其更注重美容养生产品。从行业看,商务人士更注重产品效果,而不是价格;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往往经济和疗效并重,但养生愿望相对于其他群体更强,消费次数也更多。

(三)打造养完备的养生产业链条

要打造完备的养生产业链条,是因为只有尽可能满足各种客户各个层次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加养生产品的销售力度。要达到这个目的,要首先征得政府的支持,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各类俱乐部、景区、航空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完成养生旅游路线、养生基地、养生产品的开发。

(四)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是企业赢占市场的前提和基础。要打造秦岭养生产品品牌,并以此促进秦岭旅游,主要将秦岭与其它地方相较,独一无二的养生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具有秦岭鲜明特色的,其它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品牌优势。秦岭以道教和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养生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等无疑都是打造旅游产品品牌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结论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4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下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财政收入完成429万元,占全年目标550万元的78%,位居全县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亿4075万元,占全年目标4.5亿元的53.5%,位居全县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7亿元,占全年目标2.5亿元的69.7%,位居全县第四;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完成3578万元,占全年目标7000万元的51.1%,位居全县第五。

2、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取得新成就:洛阳卓一重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属曹村乡招商引资新上项目,该公司位于洛新工业园区卫生院东部,占地25亩,由四川客商投资兴建,总投资8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矿山和冶金设备设计、制造的大型企业。目前,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2009年4月已建成并投产,拥有标准化厂房5000平方米,各类专用大型设备30余台,主要为中信重机等多家大型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及其配套件服务,可实现当年生产当年见税。

3、林业生态建设再取新辉煌:投资200余万元,打造生态曹村。通过抢抓机遇、创新机制、细化规程、严明奖惩等措施,完成生态能源林建设5160亩;村庄绿化11个村;通道绿化20公里;退耕还林后续工程1500亩。苗木成活率均在90%以上。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并先后赢得市、县现场会的召开。

4、旅游开发取得新进展:施工队已进驻,重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之中。

5、为民办实事取得新成就:(1)产业化:小沟300亩粮菜间作工程;小寨岭烟叶、柿树等。(2)资金争取:石板岭上半年争取9万元,元山6万元等。(3)移民搬迁:山碧移民搬迁40户210口人,目前一期20户主体工程已完工,二期20户正在紧张施工中。

存在问题:1、税收不过半;2、招商引资无明显行动;3、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4、干部作风亟待转变。

二、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切实抓好下半年工作的关键和重心

1、税收入库:(1)紧盯现有税源不流失;(2)紧扣引税目标不减压;(3)紧追各种关系不放弃。

2、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继续实行全员招商机制,年初确定的目标不变,考核不变,奖惩不变。

3、旅游开发:(1)积极配合县旅游开发指挥部搞好协调;(2)旅游沿线各村要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提前着手,及早规划;(3)抓好为旅游开发、三产服务主要内容的招商引资。

4、新农村建设:(1)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上半年疙瘩、纸坊已经被县电视台曝光。(2)强化措施,各重点村必须加大投入,根治死角,建立长效机制,出形象,有进度。(3)严格奖惩,给我乡抹黑的坚决处理。

5、稳定:(1)加大排查,摸透情况,掌握大局;(2)重点处理化解积案;(3)加大对非法上访、无理上访、缠访对象的打击力度。

6、安全生产:尽管三令五申,安全事故仍有发生。形势仍然严峻。工业、消防、交通、防汛、防火、旅游、卫生仍是重点。

7、实事工程:(1)吃水;(2)组组通;(3)产业化;(4)项目资金争取

8、三资管理:(1)正确认识;(2)认真对待;(3)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4)长效机制

三、强化措施,加压奋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责任目标。

1、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要带着责任心去工作,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触及矛盾;拒绝一切借口,带着没有任何借口的习惯去工作。

2、要狠抓落实:落实反映水平,落实体现能力。不抓好落实,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谈兵,再美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一定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更加紧迫的责任感,扑下身子,扎实工作,求真务实,取得实效。

3、要勇创一流:去年我们共荣获26项荣誉,要继续发扬争先创优意识,凡事要想高标准看齐,向细微处努力。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5

从近几年的各地高考卷来看,《旅游地理》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旅游区位评价、旅游规划、旅游与区域发展等方面。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新课标全国卷I,结合时事热点考查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的是根据图文资料,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山东卷是根据材料,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由此可以归纳出《旅游地理》考查的几个基本特点:

(1)以区域为背景,注重地理事物的分布,紧密联系区域地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2)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图表分析,考查地理思维能力;

(3)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考查主干知识,是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系统化和拓宽;

(4)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当年时事地理;

(5)试题一般以两问居多,分值为10分,难度适中。

【复习方法】

1.掌握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

同学们要从知识结构人手,做到条理清晰、不遗漏重要知识点,具体要求是宏观掌控、微观落实。

(1)宏观掌控,即做到胸怀全局,可以教材的目录为依据,结合考纲抓重点。如“旅游业”的知识结构:

(2)微观落实,即对知识进一步细化,各个击破。如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可以用知识框图来逐一落实:

2.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此目的在于增强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可以用表格进行归类复习:

3.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有机结合。

《旅游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涉及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等人文地理的分支内容互补。在复习《旅游地理》时要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即用必修课程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关注可持续发展。如旅游业对社会环境的作用,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复习时要把握旅游业极强的关联性: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旅游业规模和收益大,对经济增长率贡献大。

(2)辩证地思考问题。如旅游规划部分可以贴近社会实际,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正面影响;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会带来破坏生态环境、滥用土地、破坏文化遗产、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等负面影响。

【典例精析】

基于旅游地理考查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下面以一道《旅游地理》试题为例说明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例题 (2013年江苏卷)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下图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____。

(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___。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本题以陕北发展文化旅游为背景,主要考查旅游发展条件评价、旅游资源与发展旅游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题问题简洁明了,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对同学们阅读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也涉及对区域地理相关内容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有清晰的思路:

1.明确试题要求。中心词――文化旅游;限定词(句)――各问题中都有答题的限定词(句);指令词――因为是填空形式,可直接“填写结果”(不需要分析、论证)。

2.准确提取信息。从图示区域得出以下信息:各种“文化资源”丰富;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文字材料中的“旅游名城西安”,说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等。

3.理清问题考查的学科主干知识。本题涉及到的主干知识体系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知识体系(见前表)。按本题的要求,第(1)问考查有利的“资源条件”,从旅游资源数量、游览价值高低、集群性、地域组合性等方面评价。第(2)问考查延安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回答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要结合政治、历史等知识认识延安革命根据地。具体回答还是要回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上,从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交通改善、本身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方面回答。

第二个方面是旅游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的知识体系。在旅游开发中难免会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等问题。第(3)问可以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4.让术语化答题成为一种习惯。术语即地理学科语言,回答问题语言准确,要素全面,针对问题重点作答,如旅游要素有食、宿、行、游、购、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包括四个方面,若是就其具体某一方面回答,内容要重点突出;旅游环境保护包括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旅游承载能力)、游客流量、生态旅游等。

【参考答案】

(1)类型多;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任答三点)

(2)红色革命文化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

(3)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

地理小贴士

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地方政府 旅游目的地 角色定位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地区 经济 发展的重要增长值之一。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旅游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必须实施积极有效的宏观引导和行业规制。尤其在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中,更需要地方政府扮演重要的角色。

“温泉之城”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旅游资源丰富。在温泉效应的带动下,武义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经济初具规模,产业竞争力逐步提高。2008年接待游客147.3万人次,增长24.3%;实现旅游收入11.05亿元,增长24.2%。在2009年春节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0.3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旅游业总收入988.4万元,同比增长37.9%。旅游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的态势。在武义温泉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成为发挥其重要作用的首要保证。

一、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定位

在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符合旅游市场化经营的要求,政府职能重心逐步由规制者向协调者过渡,由单纯依靠政策法规等强制性行政职能,转变为在遵守市场 规律 的前提下,提业扶持政策、公共和相关产业的协调以及环境保障等服务性职能。

二、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政策行为

政策是市场机制驱动因素的根本性保障和原动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营造出利于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市场化操作的制度环境。

1.制定区域旅游产业及相关配套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战略定位,制定具体的旅游产业政策和产业划分体系。通过 科学 的规划开发,重点培育优势产品和特色资源,形成区域性旅游热点。同时,加强与相关产业间的协调,在行政审批、 交通 运输,税收等方面实施优惠和扶持。

2.旅游市场培育政策

旅游市场的宣传与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以及单个旅游 企业 的局限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要承担培育旅游市场和塑造区域旅游形象的责任。政府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促销和主题推广活动,并积极为旅游企业搭建营销平台。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发阶段,地方政府应根据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旅游市场培育政策,营销树立与提升区域旅游形象,引领市场需求。

武义县围绕温泉度假这一核心旅游产品,制定极其优惠的旅游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来武义兴办旅游业。颁布引进会议、培训、赛事等项目的奖励政策,扶持培育温泉会务、温泉养生、温泉休闲等目标市场。实施旅游组团奖励政策,鼓励旅行社组团来武义旅游。近来,武义县政府又推行发放旅游券政策,进一步促进和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地方政府在 旅游 开发中的服务行为

旅游业的快速 发展 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持。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即为旅游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在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服务职能主要包括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监管与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提供旅游产品供求信息、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软环境。

武义县政府先后组织编制《武义温泉度假区总体规划2003-2020年》等旅游规划,制定旅游发展战略。通过改善对外 交通 等基础设施条件,营造良好旅游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实现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 金融 行为

旅游业的产业化运作要求地方政府改变以往行政手段为主的单一调控方式,主要运用 经济 和 法律 手段解决市场化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财政手段、合理的融资机制以及完备的金融风险规避策略,成为地方政府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履行金融职能的主要内容。

1.财政手段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政府财政的保障性投入支持,这在政府主导型旅游目的地开发中更为重要。旅游开发初期,具有公共属性的旅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都依赖于政府财政的投入。此外,政府的投资还具有示范和导向性作用。

2.融资手段

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合理利用,是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步骤。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必然涉及到景区产权关系的结构性调整。

在武义“温泉旅游”开发过程中,武义县财政提供了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并且每年为旅游配备5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扶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和旅游服务 企业 发展。在旅游发展模式上,采用了国际流行的“bot”(投资—建设—转让)发展模式,武义清水湾温泉度假村,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的经营权都通过公开竞标转让给民营企业,掀起了民企进军旅游市场的。

3.法律手段

在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秩序的有效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都依赖于完善的法制保障。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控制旅游行业中不规范的行为,保证旅游企业竞争的公平性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经营市场健康稳定。另一方面,控制旅游经济中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 文献 :

[1]罗文.旅游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经济师,2003.(5).

[2]章尚正.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反思.旅游学刊,1998,(6).

[3]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 科学 出版社,2000.

[4]刘怡.政府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科学时报,1999,(05).

[5]都索.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和政府行为.旅游学刊,2001,(02).

[6]邓燕萍.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宏观经济管理,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