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效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效益

企业经营效益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经营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一)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管理创新是主要是指,企业家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技术、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管理战略方案进行重新规划,促进企业以更有效的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运营,进而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力,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增长的目标。

在目前的经济局势来看,我国的企业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追求,为企业带来全面化、有效化的革新,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局势,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1.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可以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进而有效的提高其经营效益。通过管理创新,可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减少资源的消耗率,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当前效益与未来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

2.促进企业生存能力的提升

根据调查研究报告可知,在当前激烈的知识竞争趋势下,要想促进企业不断生存、发展、扩大,必须进行企业创新,正如美国的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不创新就会死亡”,企业若总是停留在原地,将无法获得进一步的突破,无法更好的应对竞争者的挑战。可见,创新不仅可以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化解,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保证自身的竞争实力,与时俱进,不断生存、发展。

3.促进企业发展力的提升

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运用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生命,促使企业焕然一新。它相当于企业发展的轮胎,不断推进企业向前进,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力的提升目标。

二、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一)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不高

创新主体,主要是指企业家、管理者、领导者及其员工、研究机构等。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家未能真正意识到创新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其创新意识不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创新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号之上,很难真正做到管理创新、技术、产品创新。而企业的管理者的创新空间并不大,其创新方案能否实施,往往要根据企业家的想法而落实,难以真正实现管理创新。企业员工在上级的严格管理之下,其创新管理意识薄弱,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低。而研究机构并未能引起企业家的重视,其创新主体的作用性不强。

(二)创新客体不明确

创新客体,亦可以理解为企业创新的目标或创新的对象。只有首先明确创新客体,才能更好的便于企业家与管理者明确创新的方向,进而制定相应的创新管理方案,量身定做,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企业创新管理是近年来初步萌生于企业管理之中,我国的相应人才支持、理论支撑、专业知识支持力度不大,导致许多企业处于无目标、无对象的创新状态之下,未能真正发挥创新的作用。

(三)管理模式不科学

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未能真正做到统筹规划、全面管理,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管理的出发点是哪里有问题就管理哪里,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均为就事论事,就环节论环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很少做通盘考虑。

三、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一)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

在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观念的更新是前提,内容的丰富是关键,方法的改进是保障,三者并行不悖,所以要合力推进。第一,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进行彻底的思想大解放,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理念的创新。第二,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管理就是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观念。科学决策,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武装自己,使企业以全新的姿态勇敢地走向开放,投身国际市场。

(二)管理制度创新

1.加强合同管理

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对合同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建立合同签订前的申报备案制度和合同执行过程中信息反馈制度,并对签约、履约进行过程监控,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加强合同的索赔管理,凡因对方违约造成的损失,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组织索赔。

2.突出资金管理

强调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效益。在企业内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运作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所有资金进出均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实行资金计划调度使用,规范内部资金市场,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制定严格的用款制度。

3.深化成本管理

企业内部成立成本管理中心,制定成本管理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系统。加强项目成本的监管工作,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对项目部实行分段考核,定期开展经济分析,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控制和降低各项费用开支;加强监管审计,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

(三)组织创新

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

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

(四)加强企业的创新管理控制

在进行企业创新管理时,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特点及管理模式制定管理控制措施,下面就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两方面展开分析:

1.创新质量管理

企业的产品质量是其发展的关键之处,只有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才能在留住固有客户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因此,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的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质量保障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投入于工作之中,与企业共进退、共发展。其次,加强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的一体化,严格质量生产责任制,并将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相挂钩。再次,加大力度对企业产品的生产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并针对产品质量知识进行必要性的培训,全面提升生产质量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及专业化素质。落实好企业的管理者问责制,严格将产品质量水平与管理者的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使其真正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保障产品的生产质量。最后,通过加强供应商的管理,落实好供应商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准则,严格供应商的质量责任考核制度,并以合同的方式加强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规定与标准。

2.技术创新

当前,技术创新已成为众多企业竞争的重点视觉,现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合理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发挥技术优势,才能实现企业利润及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在当前的信息化与科技化时代,企业只有加大力度进行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改进,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情况与市场发展趋势,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奠定基础。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五)人才队伍的创新

1.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带头作用

人才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中的关键人物,人才创新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真正实现企业的人才队伍创新,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带头作用,由企业管理者以模范者的身份带领企业员工共同建造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进而不断提升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

2.加大力度构建高专业化素质的人才队伍

通过构建高专业化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证企业管理创新与管理质量的基础条件。可以采取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的方式,即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能人贤士与企业共同发展,并挑选企业内部中具备相应潜力的员工进行针对性强、专业度高的培训,为构建高素质、高能力、高专业水平的人才队伍做准备。只有保证管理者队伍精通管理技巧,掌握大量的管理经验,才能以更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方式开展企业的管理工作。

3.全面化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只有在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设学习型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因此,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各式培训,在培养员工团结性与凝聚力的同时,引导员工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学习,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岗位练习、操作竞赛、主题讲座、交流座谈会等,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之中,这样更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健全企业的管理体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物流、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全面化进行创新。确保切实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创新管理环境,为企业营造出新型、合理、完善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动企业发展与进步,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J].管理科学,2009(10):283-284.

[2]常修泽,等.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4]王正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及其实现初探[N].西北大学学报,2009-03-17.

[5]马烈.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改革、加强管理[J].学习与探索,2009(05):119-120.

[6]周健临.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赵新峰,赵峰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N].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6):28-30.

[8]李俊华.企业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问题[J].研究经营管理,2013(04):80-81.

企业经营效益范文2

【关键词】 煤炭成本; 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要使利润达到最大化,一是要提高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而企业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各种成本费用。因此,控制成本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

一、加强煤炭成本控制,认清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属国家大型I类企业,山西省“AAA”企业,原有十个原煤生产矿井,年生产能力2 000万吨,2009年新增煤炭资源整合矿井11个;有八座大型洗煤厂,年入洗能力2 000万吨。长期以来,集团公司及各煤炭生产矿井努力转变成本控制观念,大胆探索煤炭成本控制新思路,积极做好各项成本费用的基础工作,为提升集团公司管理水平,提高集团公司经济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许多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均不同程度地重视成本控制,采取了很有成效的方法,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煤炭成本控制的具体要求上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在成本控制动因上,往往将成本控制当作权宜之计,没有认清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没有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这表现在当企业效益较好时,往往忽视成本管理;当企业效益不好时首先考虑提高产量提高价格,向上摆困难提要求,其次才会想到成本控制。可以说,目前煤炭企业成本控制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二是在成本控制手段上,往往只局限于财务管理职能,而没有充分发挥预测、决策、分析以及采购、技术等其他管理职能的作用,使得财务部门“孤军作战”的局面没有本质转变。成本控制工作面广、工作量大,涉及企业管理的环节多,单靠财务部门是不可能有效地控制成本的。

三是在成本控制深度上,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通过成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成本与安全相关结合、成本与质量有机结合,导致措施执行不力,收效不大,存在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的现象。

四是在成本控制广度上,往往只侧重于企业内部成本构成要素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外部影响成本变化因素的控制,缺乏对成本变化的趋势和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导致制定的成本控制的总体方案存在偏差,不利于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五是在成本核算分析上,往往只注重矿级成本核算分析,而忽视区队、班组、岗位成本核算分析;只重视材料、电力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分析,不能全面重视其他成本构成项目的核算分析;只重视产量成本核算分析,不够重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的核算分析。这种不能围绕内部管理需要核算的做法,也就不能更好地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供有用的依据。

六是在成本考核上,往往只重视区队、班组的考核,忽略了职能管理部门、岗位和辅助生产区队的考核,成本考核没有纳入煤炭企业统一的考核分配体系,使得成本控制存在许多“空白”,也就造成部分评价责任不清,成本升降的原因不明,不利于煤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煤炭成本控制,着力做好煤炭成本分析

(一)煤炭成本构成的主要特点

煤炭成本受煤炭企业的地质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劳动组织、技术装备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炭成本控制时,必须掌握和熟悉煤炭生产的特点以及煤炭成本构成的特点。

1.产量增减影响煤炭成本。煤炭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对其成本升降有较大的影响。在矿井开发全过程来看,产量存在低―高―低、成本存在高―低―高,且呈现总体上升的变化规律。

2.地质条件影响煤炭成本。煤层埋藏深浅、煤层厚度、顶底板好坏、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等都对煤炭成本有直接影响,若煤层稳定、埋藏较浅、条件较好,则煤炭成本较低。上述自然条件对成本高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用主观努力去克服。

3.掘进尺度影响煤炭成本。在煤炭生产中,开拓、掘进和回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掘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煤炭成本的高低。

4.自然物质影响煤炭成本。地下水、火、瓦斯、煤尘等容易形成灾害影响煤炭生产,为保证安全,井下通风、排水、照明、防爆、防尘、防水等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煤炭成本。

5.提升运输影响煤炭成本。从开掘工作面、大巷到井筒,提升环节多,随着生产向纵深发展,运输环节和设备需要增加,煤炭成本有随之升高的趋势。

6.材料回收影响煤炭成本。煤炭生产耗费的材料主要是辅助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且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修旧利废潜力大,这对煤炭成本具有一定影响。

7.固定成本影响煤炭成本。煤炭生产中辅助生产环节多,非直接生产占用高,设备及工程投资大,致使煤炭成本中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比重大。固定资产折旧、电力、配件以及维简费、安全费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转产发展资金等,在煤炭成本中比重较大,并呈现逐步增加趋势。

8.职工薪酬影响煤炭成本。煤炭生产作业环节多,工作地点分散,形成多工种、多工序的联合作业,劳动强度大,职工薪酬比重大。

(二)煤炭产品成本分析的基本程序

煤炭产品成本分析应做好以下主要程序:

1.分析煤炭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可对煤炭产品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总括评价,并为进一步分析提出方向。

2.分析煤炭产品成本同比的完成情况。以上年度煤炭产品成本实际达到的水平为起点,评价煤炭企业在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方面的成绩和问题。

3.按成本项目分析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并结合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具体、深入分析影响成本升降的原因,抓住关键问题,以便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

(三)影响煤炭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分析

1.按原煤成本的性态进行分析

按原煤成本的性态,即按原煤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原煤成本可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半变动费用。固定费用主要特点是其总额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即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固定费用总额保持不变,每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费用份额与产量成反比例变动。变动费用的特点是其总额随产品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动,而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不变。半变动费用的主要特点是其总额虽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的程度与产品的变动无严格的比例关系。为满足分析的需求,应从煤炭企业的特点出发,选取合理的方法将原煤成本分解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由此才能明确下一步成本控制的主攻方向。如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标准变化会给成本带来较大影响。

2.按原煤产量及其构成变动对原煤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同地质条件、煤层储存条件、开采方式、落煤方式下的原煤成本水平不同,当原煤产量构成发生变动时,原煤平均成本必然随之变动。原煤产量构成变动对原煤成本的影响,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可以从回采掘进比重变动的影响、各种开采方式产量比重变动的影响、厚薄煤层产量比重变动的影响、各生产单位产量比重变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如汾西矿业紫金煤业公司顶底板属极易破碎性泥页岩,给巷道支护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挂网、锚索、同时大量使用马力散,这样材料成本势必加大;汾西矿业中兴煤业公司矿井下巷道存在特殊性,巷道压力大,顶底鼓、片帮问题严重,为了保证生产和通风的要求,巷道断面要不断刷大,重复投入人工、材料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成本控制,需事先测算和考虑;贺西煤矿、双柳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要求严格执行先抽后采、不抽不采的作业规程,同时合理测算瓦斯抽放费用对成本的影响;汾西矿业新阳煤业公司属于遭水患相对严重的矿井,要求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作业规程,这样就必须给矿井单位留出相应的成本空间。

3.按原煤生产过程分析原煤成本

原煤生产过程由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巷道维修、设备装修、通风、排水及其他生产过程组成,这些生产过程成本最终构成原煤成本。各生产过程单位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各自的工作量及其总成本,而对原煤成本的影响,则集中表现在吨煤负担的作业成本上。笔者在成本分析中发现,必须积极与生产部门沟通,研究各矿井当年的采掘衔接,掌握第一手资料,各矿回采掘进过程中有无特殊情况,比如是否有断层,是否有无炭柱,是否是三下采煤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工作面回采率,增加各环节投入,可能会导致成本发生变化。

4.按成本项目分析原煤成本

煤炭企业要控制煤炭成本,必须严格划分煤炭成本项目,严格遵守煤炭成本开支范围,有效组织成本核算和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根据煤炭成本的特点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煤炭成本按照经济性质划分,主要包括材料、职工薪酬、电力、折旧费、维简及井巷费、安全费用、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转产发展资金、资源费用、其他支出等。煤炭企业在对煤炭成本进行准确核算的基础上,应作层层深入分析,分析其与计划、同期比较增减变动情况,对客观性因素、管理因素分别归类,并按成本和费用项目详细分析增减原因及金额。通过煤炭成本分析,可以了解原煤成本的构成及其合理性,确定每个成本项目的变动对原煤单位成本的影响;进一步按各成本项目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析各该成本项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查明影响原煤成本的具体原因。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加强煤炭成本控制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思想,落实全面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是人来管理的,也是由人来操作的。煤炭企业应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 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人员队伍。树立起成本管理的理念,首先要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使每个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使员工转变观念,人人学管理,人人会管理,形成全面成本管理的氛围。其次是搞好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可以扩大组织的管理幅度和力度。

全面成本管理就是要注重全过程成本管理、全方位成本管理和全员成本管理。

1.全过程成本管理。煤炭企业要加强地质勘探技术力量,提高地质报告的准确性,从而利于矿井设计的优化,支护方式和采掘工艺的改进,这是从长远的角度来降低煤炭成本;企业要从控制材料消耗、严格费用开支、降低安全成本等多渠道减低采煤成本。

2.全方位成本管理。煤炭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对煤炭生产成本进行管理,还包括投资成本、资本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组织运行成本等方面的管理。煤炭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降低工程成本;要加强筹资管理,降低资金成本;要加强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等,降低运行成本。

3.全员成本管理。煤炭企业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结合,使全体员工有成本意识,都能充分参与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环节中去,可见成本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二)拓展成本控制视野,抓关键、降成本

根据煤炭成本构成的特点,可以将影响煤炭成本的因素归类为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及其他因素,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必须对这些因素作出科学的分析,紧紧抓住控制成本的关键性问题,找到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

1.自然因素。煤炭企业生产有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如煤层的厚薄、埋藏的深浅、倾角的大小、煤层的稳定程度等,这些因素决定了矿井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开采方式和支护形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劳动效率的发挥和材料的利用效益,决定着掘进成本和回采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煤炭成本。同时,随着矿井开采的年限,矿井的开采范围由近而远,运输和通风的距离越来越长,需要维修的巷道也越来越长进而导致成本的提高。矿井的井型规模也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的单位固定成本,如折旧费、大修理费等。通常,井型越大,吨煤负担的地面设施、矿井建筑等固定成本费用越低。因此,煤炭成本分析不可忽略自然因素对成本高低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矿井,使用不同的方法。

2.技术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煤矿的成本水平是由技术工作决定的。当开拓系统、井巷布置、设备选型、开采方法等技术方案确定以后,煤炭生产过程中将发生多少料、工、费基本上就已确定,即煤矿的“先天成本”已确定。因此,煤炭企业应强化技术经济分析,达到合理设计;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改造生产环节,实现合理集中生产, 加大采区的生产能力,提高巷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原煤生产成本。

3.管理因素。一般来说,管理水平越高,全员及采掘效率越高,单位成本负担的人工费用也就越低;相反,则越高。管理水平越高,采掘关系衔接越好,采掘设备、巷道等生产因素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单位成本也会越低;相反,采掘关系失调,则造成大批采掘设备闲置,巷道无效占用,从而导致吨煤成本的上升。采区回采率对原煤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产量、回采率与掘进率之间的关系和折旧费用来实现。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回采率的变动,进而影响掘进率、年折旧费以及产量,最后集中反映到吨煤成本。

4.其他因素。煤炭企业成本不仅受矿井自身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对煤炭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因素、政策因素、安全因素、税费因素上。如贺西煤矿、双柳煤矿,存在村庄压煤的突出问题,由于采用综采放定煤开采工艺,煤层开采推进速度非常快,导致每年村庄搬迁费用特别大,这就需要及时与各矿联系,掌握当年需搬迁村庄数量、规模、人数等,合理地将预测的搬迁支出纳入成本支出范围。

(三)推行责任成本机制,注重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的建设

1.界定归口责任,完善成本管理组织。汾西集团公司的分级归口管理成本责任制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层次: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层分管的部门和各个矿井生产单位的领导的职能确定其在成本预算管理中所担负的责任;第二层次:根据各管理部门业务管理职能确定成本预算管理中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及考核各单位的指标项目,主要有:计划部门、生产技术部门、机电部门、劳动人事部门、通风部门、安监部门、地质部门、汽运部门、物资供应部门、企管部门、基建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第三层次:要求各煤炭生产单位要做好现场管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编制成本计划及考核办法,分解落实指标,建立稳定有效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保证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成本指标。

2.明确控制范围,指导核算单位工作。近年来,集团公司逐步建立井区、班组级成本核算,使井区、班组成为内部相对独立的成本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和控制主体,明确管哪些成本、履行哪些成本责任,怎样控制成本,控制的绩效如何等。如集团公司要求各矿井单位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方法,提高单产单进,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加强生产过程现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搞好回收复用、修旧利废,降低材料消耗;加大减人提效力度,控制工资总额,降低人工费支出;搞好机电管理,降低电力消耗;压缩可控费用支出,完成费用计划指标。这种严格的分级归口管理成本责任制体系,明确落实了各个层次、各个单位的成本管理责任,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促使集团公司、矿厂、区队、车间到班组乃至每个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提高了整个集团公司的成本管理绩效。

3.落实核算要求,规范对内会计核算制度。财务会计核算主要是适应外部信息要求而提供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内部成本管理的要求。为此,企业要完善和规范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内部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考核的需要展开成本核算工作,为内部强化成本管理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成本资料。集团公司财务部专门组织人力,结合企业实际,编写了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一整套财务管理办法,其中成本预算管理从技术设计、采掘部署、物资采购、采掘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煤炭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各个系统,需要全员化参与和全方位的执行,完成此项工作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自上而下的高度统一的成本预算管理理念。

4.加大奖惩力度,完善成本考核机制。煤炭企业应运用管理会计的有关方法,对成本分别制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固定成本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法,没有预算,决不发生;实行将变动成本与节奖超罚的办法相结合,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考核管理办法,并加大奖罚力度。

集团公司在成本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是目标成本与重点成本分级管理。它的优点在于,在相对稳定的市场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下,企业的日常生产成本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在相对稳定的内外部条件下,利用单位生产成本的测算,把各个煤矿应达到的生产水平相对地固定下来,以此作为考核各单位的成本刚性指标。同时,将一些政策性、发展性的重大成本支出项目予以从生产成本中分离,单独考核。比如国家规定的棚户区配套费用、科技开发费用性支出及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赔偿费用。这样通过严格考核目标成本,就能很好控制各个生产矿井的日常成本支出,而作为重点成本的支出也能做到及时掌握数据。对成本考核,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办法,下达分项成本控制指标,按期反馈指标完成实绩,按规定节超比例进行考核奖惩。对考评结果排序靠前、完成目标任务突出的单位、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在惩戒方面,坚持惩罚兑现,并进行通报批评。

四、推行精细化管理,正确处理安全、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关系

以往的煤炭成本管理主要对吨煤成本降低额、降低率方面进行考核分析,存在局部性特点,其效果是暂时的,而今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则是注重企业整体目标和长远目标,综合和协调企业的竞争战略、技术决策、人员策划、作业管理、服务管理等各层次各环节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成本战略管理的目标具有全局性,其效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企业经营效益范文3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经济管理;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企业经济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者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各大生产环节、内部审核等方面进行有效掌握、激励与协调[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结构也不断在进行升级与调整,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经济管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管理效益,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占优势[2]。

一、提高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一)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衡量企业经营水准的一个重要参数为资金经济标准,因此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要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利用,减少企业花费,提高资金的应用效率,并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够长久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二)定期进行经济预算

企业定期进行经济预算是经济管理过程中最常用的管理措施,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资金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良好规划,对有关经济项目进行合理预算,为企业的重大发展指明方向。

(三)严格控制企业成本

长期以来,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经济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合理调节,有效拆分竞争力极强的产品指标,设定出一个经企业全体员工努力能够达到的可行性目标,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经营中各个流程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策划经济管理方案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制定出相应的经济发展计划,设计资金应用方案,实施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还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结果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得以不断完善,最终促进企业各方面的发展。

二、增强企业经济管理力度

(一)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经营资金预算,对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资金缺陷进行及时补救,确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减少企业资金供应压力。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所支持的资金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第二,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树立强烈的经济管理意识,在工作过程中造成失误[3]。第三,客户长时期的欠款或者拖款。以上三大因素是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企业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专项管理团队,开展定期欠款收回活动。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要完成企业财务的经营工作,而且要与各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为其提供帮助,对企业的成本预算进行更好的控制,减少企业花费,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完善企业经济规划

经济规划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企业的经济规划与实际脱节,不具可行性,那么企业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使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对企业资金的大体流动规律要有所掌握。首选要全面了解市场行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波动现象进行深入调查,明确企业的投资方向,对企业的价格波动范围进行调节,不要盲目进行市场投资,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可行的经济发展计划。第二,要充分调研,守法诚信经营。企业经济发展计划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制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确保合作双方的诚信,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签署相关手续文件,不能贸然签下合同。第三,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效益,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力度,不放过每一个投资细节,减少企业发展风险。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监督力度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取得长久发展,应该建立与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及建立一支严肃活泼、团结友爱的领导队伍,强化企业资金相关管理监督工作。通过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对企业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充分体现资金监督的重要意义。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积极制止违背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并将其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坚守自身职业道德,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取的盈利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身经济发展计划的影响,遵循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却是平均分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最终导致多数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依照经济管理的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采取股票期权、分红等方式对职工形成激励作用,发挥杠杆原则的调节作用,使企业各方面都维持一个平衡状态,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对企业进行完善的经济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科学、可行的经济管理体系,完善资金核算、成本控制、投资规划等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推动企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勤.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3 (17):226-227.

企业经营效益范文4

[关键词]看板管理;量化目标;经营效益;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69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看板管理是Monden教授基于丰田的看板生产模式提出的管理方式。企业经营效益与看板管理相结合形成的模式可以借助于看板这个平台,将企业经营指标系统的数据予以量化、细化以及透明化,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及时地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方便研究企业的经营方案,进而便于指导接下来的工作。同时,该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明确责任归属问题,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

1 看板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看板能够显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信息

在整个生产系统中,设定了相应的基准库存,后面的工序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取件。总的来说,看板管理能够根据现场的进度指示什么时间生产,什么时间进行搬运,并对生产和搬运的顺序进行说明。

1.2 看板是一种能够通过眼睛看到的管理工具

看板能够控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和搬运。通过控制看板发放的数量,生产和搬运的数量也会得到控制。另外,看板能够对工序的情况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工序的生产能力、库存情况及生产进度。

2 构建基于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

将看板管理思想应用到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中,通过看板平台,及时传递生产过程的信息和生产指令。在构建基于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中,应遵循过程管理与效益优先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基于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涵盖业务操作的看板管理、目标操作的看板管理、绩效考核的看板管理。

2.1 目标操作的看板管理

目标操作的管理流程大致分为3个部分:制定目标、执行目标以及目标之后的分析。这3个部分中,制定目标和目标之后的分析是两个较为重要的步骤,故应建立相应的看板。在制定标注的过程中应包括4个步骤:设定目标的基准、影响因素、计算确定系数和获得目标。根据看板的管理理念,将得出的目标分为要素项目和职能目标看板两项。要素项目目标将其放在生产作业区域,职能目标将其放在所在的职能部门里。由于目标看板包括两项内容,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应需分别考虑两个看板。

根据企业各目标所创建的项目,应以该项目为出发点,借助于电子看板平台,将目标操作的各个注意事项及相应的流程展示在生产区域的周围,对企业的生产人员起到指导和督促的作用。在生产区域里,能够将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差值通过看板平台及时展现出来,形象地说明员工过去的工作情况,进而使员工主动分析原因,找出自身的错误。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所设定的目标值未超过实际值,这就说明了在生产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未能较好地去执行所设定的目标,未能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去进行生产,故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2 绩效考核的看板管理

绩效考核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是较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果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工具。为了使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指导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基层人员,借助于看板这个平台,采取电子形式,将绩效考核指标做成看板的形式,使每个员工熟悉标准的生产操作流程。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分级分层次进行考核。

另外,相关部门在确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应参考一下员工的意见。尽量在过程控制中,使员工向着预期的方向奋斗。考核指标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应该使员工有效地实施,且安排相应的员工进行监督。

2.3 业务操作的看板管理

业务操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借助于看板这个平台,建立起来标准的操作业务流程,将其展示给员工。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对操作的业务流程一目了然,对每一个工序具体的注意事项也做到心里有数。通过建立业务操作的看板管理,避免所创建的体系形式化,使其能够真实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

3.1 技术保障

要想使看板管理体系有效地贯彻起来,需要完善的技术系统支持。企业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可建立专门的技术团队为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及时解决在生产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把关,不仅要考虑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量,还应考虑该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对于应聘进来的员工,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醒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事项,使员工了解当前规范中所要求的内容及规定,进而提高员工专业知识能力,避免出现错误。

3.2 思想保障

构建基于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通过看板平台,使员工熟悉整个管理体系的业务操作流程、目标操作流程以及绩效考核,加深对管理体系的理解,便于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3.3 制度保障

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运营的重要保障。在看板管理的企业经营效益管理体系中,应明确分配各个责任人,使责任更加具体化。同时,所创建的管理体系应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自我完善机制能够针对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效果评估是指管理体系执行一段时间后,对体系的执行效果是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情况进行的评估,以及探讨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主要涵盖4个方面的内容,适应性、责任、可维护以及反应评估。改进功能主要是在引进新的技术基础上对现有的企业管理体系进行改变,主要涉及流程和体系结构的改进。

4 结 语

基于看板管理的量化目标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是结合了看板管理优点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缺陷,使其更能符合当前发展的需要,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借助于看板平台,可以对当前的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及业务操作情况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为了使看板管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执行下去,应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保障。如何将该管理方式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是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对看板管理的量化目标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模式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分析,以期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效益范文5

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持续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效益;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不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高

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内部竞争就显得日趋激

烈。只有以施工经营管理为中心,对实施的工程进行高效的运作和合理的组织,

有效的考核、跟踪及控制项目成本,增强竞争力,才能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壮大,就必须

注重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应当从思想上重视人力配置问题、经营方法问

题、人才培养问题等等。

1、.在企业建筑工程过程中,企业往往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人工、材料、

机械以及间接费用的管理控制,忽视了工程整理的统筹管理,对施工过程中重

点环节,以及容易增加成本的工序没有预见性,缺乏一套有效地整体控制成本

的管理制度。

2、施工技术力量不足,施工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的重

要原因。虽然我国近年来比较重视建筑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建筑企业职工学

习技术,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人才培养政策方面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基

本建设发展的速度和市场对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要求。同时人才结构失衡也是

导致管理人才缺乏的原因。

3、材料管理是促进施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取得利益的根本环节,但现今企

业往往是出现问题最严重的环节,成为当今建筑施工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承包体系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企

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在潜力、降低消耗,这是当前提高建筑施工企业

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

二、采取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经营过程中的人员配置

企业经营部门人员配置一定要合理,人员配置是否能够适应现阶段发展情

况以及日后企业的发展所需。同时可以和各大建筑类院校签订输送用工协议,

保证人才不断涌入,施工建筑企业,既要有建筑经济方面人才,又要有施工技

术方面人才,既要有土建工程人才,又要有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建筑施工企

业领导职对经营是否高度重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经营人员是否具有专业化

水平,是企业可以开展良好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的兴旺发达靠的就是人才,

提高人员优化配置,以及提高人员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敢于创新,

通过学习交流等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

益至关重要。

2、进行建筑企业的专项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强调专项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专项管理并不是针

对各个工作的分割,而是企业内部的一种针对性的管理,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空

间,而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中,有很多种类的工作都

需要进行专项管理,例如,对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财

务、施工安全、等等,都需要进行专项管理。建筑行业由于在人员的流动上非

常迅速,在生产上非常分散,这些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在管

理上比普通的企业更加复杂。虽然许多其他的企业设置了很多不同的科室,配

备了不同的管理人员,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行业中,这样的管理模式的效果并是

不理想。而专项管理就不同,遇到重大事情时,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达

到了义务和权利的统一,改变了以前的设置模式中,各个部门的全责不明,各

个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例如在讨要工程款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成

立专门的要债部门或者让专门的人员负责此事,这样可以使他们集中精力,利

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绩,提高了办

事的效率。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专项管理工作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工作的系统

性和综合性,有些工作是长时期内才能够做好的,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见

效。所以,我们在进行专项管理时,必须注意到工作的性质,根据实际情况,

作明智的分析,是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最终使企业的经

济效益得到提高。

3、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务必要紧紧围绕企业预算管理“责任有主体,

预算有依据,执行有控制,调整有程序,评价有标准,考核有奖惩”六个方面

总体要求,从“编制、审批、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监督、考核”八个环

节确定目标,并注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体现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决策

要求。编制预算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导向,合理高效配置资源。二是实现全面

预算管理的一体化与模式化,努力形成公司与各项目部预算管理“内容、要

求、流程、方法”统一。三是促进基础管理工作提升。把全面预算管理与对标

工作、信息化建设、“良好业绩创建年”活动相结合,坚持分级归口管理、按

事项编制预算、落实预算责任、明确编制依据、强化过程控制、健全内控体

系,努力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同时,强化预算管理,制定严格的监控措施,

密切跟踪其实施进度及完成情况。对总部确认的重大事项,各业务主管部门要

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规定,实施例外管理。各部门应根据分工明确责任,确保

重大预算项目在预算控制及监控范围内,有效防范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与此

同时,扩大预算考核范围,加强考核力度。预算管理考核范围涵盖预算管理的

全过程,不仅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预算编制过程、预算完成准确率以

及预算执行状况分析等也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全面预算考核机制,以考核促管

理,将各层预算组织全部纳入考核体制,促进各预算成员建立预算管理意识,

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4、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工程的质量就是企业的信誉,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就是增加经济效益。

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应当建造出具有自己代表性

的优质工程,正确的处理好质量、方案、设计、预算、等各项工作的关系,实

现最佳优化防范,达到节约成本,建造高质量工程,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把

成本的管理由生产经营决定成本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型转变。加强树立新的成

本管理理念是搞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内部成本激励机制,明确各

岗位的工作责任、目的以及成本控制内容,将工作责任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激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实现目标,使得企业经济利益提高。

正确处理成本与工期的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前提下降低工期成

本,在工程质量方面要防止因质量低下造成的成本增加,又要避免生产质量过

剩造成的成本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确定的,

加强合同管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防止合同条款遗漏造

成的不必要经济损失。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制定经济合

理的施工方案,对主要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审核,以达到合理的质量与工期,

在施工方案实施中要加强控制防止表面工程。(2)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提

高人员生产效率,压缩非生产开支,合理使用材料,杜绝工程材料浪费。提高

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以及使用效率,降低机械使用费用。(3)部门组织合理,一

项工程由多个机构组成,其各部门职责不同,有项目经理统一协调,合理安排

工作,避免部门之间竞争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成本。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巨大的体系工程,必须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

扎实的开展工作,实现管理目标。企业应当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

质量,诚实守信,赢得市场。有好的管理策略并且可以真正的贯彻实施,提高

施工过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才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

效益,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艳.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J].中国外资(上半

月)2013

[2]李建全.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及经济效益[J].中国经贸,2012,

企业经营效益范文6

1.1有利于降低成本费用

企业管理是每一个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1]。加强企业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活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煤矿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优化煤矿企业的管理体系,让煤矿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各个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成本费用,有效的做到控制生产成本,节约成本费用,煤矿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绿色能源的不断使用,传统的煤炭资源使用率有所下降,让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从国家长远发展来说,煤炭资源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变化,只是结构会有所调整,绿色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做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煤矿企业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煤矿企业要紧跟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脚步,及时优化能源配置,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宏观上要更好把握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的关系,对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到科学和全面,有利于煤矿各个部门协调开展工作,加强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好的配合,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可以有效顺利的进行,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的活力,增加经营效益。

1.3有利于提高员工劳动效率

煤矿企业通过加强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可以充分调动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煤矿企业增强生产效率,工作人员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通过强化企业的管理机制,增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让企业的每个部门和岗位都对生产工序有了合理的安排,对生产成本有所控制,进而实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陈旧是一大问题。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缺乏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只是把成本管理局限于控制生产环节的生产耗费上,忽视了煤矿企业的行政管理和营销推广管理以及产品设计等环节,过于重视煤矿生产部门,轻视煤矿管理部门,导致煤矿企业发展失衡。削弱了行政部门的成本控制,营销环节跟不上发展,管理拖后腿,致使煤矿企业的产品滞销,没有把握好成本管理和经营效益的关系,对成本与效益分析不到位,就使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亏损。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支持。我国大型的煤矿企业都是由国有老型的煤矿整合而来,技术装备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缺乏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信息化的硬件设备、软件和人员都是煤矿企业所缺少的,这就制约了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增加了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不利于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煤矿企业重总量轻质量[2]。煤矿企业在生产工作中,普遍采用的工作方法就是增加工作面的个数和作业面的深度、长度,这种开采方式对于设备的工作能力、人员的协调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开采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单纯追求煤矿总量,导致成本浪费巨大,后期煤炭产品的回收率和利用率都难以保证,对单一环节过于重视而忽视其他环节,就会让煤矿企业的生产布局不平衡发展,进而对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2.2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

重生产轻销售。煤矿企业过于重视煤矿生产工作,而轻视了后期的销售工作,主要就是对市场信息和市场定位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做好煤矿产业的产品研究,导致煤矿企业的“产、供、销”环节无法协调发展。缺少营销人才。煤矿企业重视煤矿生产工作,培养的人才多数都是一线工作人员,是要满足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企业的这种人才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发展了,没有及时进行人才结构调整,没有引进和培养专业的营销管理人才,造成煤矿企业的后期销售工作无法开展,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没有把销售工作和销售人员培养重视起来,现在的市场现状就是,客户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如果不随着市场的发展及时做出改变,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2.3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观念弱。煤矿企业重视煤矿生产工作,忽视了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营销管理,导致企业发展不平衡,前期煤矿生产工作缺少对设备和人员的整体管理,让煤矿企业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后期的营销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生产出来的煤矿资源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投入。前后期的工作共同导致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制约了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煤矿企业的正式工和派遣工收入稍欠和谐,作为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首要的目标,但是企业如果缺少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就会降低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没有贯彻和落实,缺少人性化管理,没有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拉开工作人员的收入档次。

3煤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对策

3.1生产环节方面的对策

煤矿企业要提高经销效益,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理念,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同步做好煤矿企业的工作[3]。在生产环节方面,煤矿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重视煤矿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优化管理方式,在生产工作中,提高设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煤炭的质量,应用科学合理的采煤技术,控制采煤成本,降低煤矿企业生产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控制成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断完善采煤技术,减少煤矿企业在以往生产中投入的巨大成本。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更好的解决开采难点和重点,不断更新开采设备,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煤矿企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拓展互联网市场,更好的生产和营销。坚持总量和质量并重。煤矿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不能只重视煤矿产量,而忽视煤矿质量,前期煤矿生产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如果不能保证煤矿的质量,就会让煤矿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前期的矿井勘查工作,利用准确的信息数据成果进行合理化规划和开发,确保开采出来的煤炭质量过关,可以满足使用,可以让煤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2经营环节方面的对策

经营管理方面,煤矿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要坚持生产工作和销售工作并重,把煤矿的销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及时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现状,及时改变企业的营销战略,满足市场需求,做好煤矿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4]。煤矿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针对企业营销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人才,培养我国的煤矿管理人才,调整人才结构,做到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并重,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及时深入市场,从市场中获取准确的信息,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工作能力。

3.3管理环节方面的对策

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转变管理观念。从生产环节上的管理到后期的产品营销管理,都要贯彻和落实下去,认真做好煤矿的销售工作,减少企业后期的管理成本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生产工作中要严格规范生产流程,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开采出来的煤炭都能满足市场需求,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加强营销管理工作,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规划营销策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进一步落实用人制度和薪酬制度。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要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的选人用人上,做好科学安排,促进企业人才结构平衡化、合理化。在员工薪酬方面,企业要针对员工工作能力进行薪资确定,做到企业的人文化管理,确保薪资制度合理化、科学化。

3.4响应国家政策,做出调整

随着国家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煤矿企业做出调整,及时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强化了资源节约意识,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对资源的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让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更加向可持续道路迈进。煤矿企业要利用先进技术优化煤质,做好煤矿企业的三废处理工作,减少环境污染,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减少煤矿成本投入,增加企业收益。

4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前景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改变,煤炭资源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能源,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不断提高。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就要从经济的宏观发展着眼,更好的完善自身技术,带动电力、钢铁工业的发展,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快更好。煤矿企业要做好资源整合,控制不合理能源的生产,进行煤矿企业合并,推进煤炭资源的整合,控制生产总量和煤炭质量。在《煤矿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文件中,国家提出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养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这也表明煤矿企业的前景还是很大的,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煤矿企业顺应国家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大力提升煤炭开采技术,运用机械化采煤工艺,大力发展煤矿事业。加大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煤质,减少污染,扩大市场,这样做就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来看就是煤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5结束语

煤矿企业要提高经营效益,就要紧跟国家发展脚步,加强自身建设,优化能源结构输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应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人员。煤矿企业要有大局观念,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提高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以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为目的,与时俱进,实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范慧强.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94.

[2]程杰.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