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医学的含义

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孟子;学;性善;求其放心;深造自得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1-0093-05

收稿日期:2014-11-12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道德承续研究”(14Z14);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现代转化研究”(13K010)。

作者简介:冯丕红(1987-),男,云南大理人,哲学博士,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化、教育哲学研究。

在“性善论”和“仁义说”的喧嚣中,学界很少有人专门论及《孟子》中“学”的意涵,即使偶有关注,也多从“教育”或“教化”视角概而述之,而不愿正面论之,这似乎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规常。何以如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孟子》言“人性本善”,在顾名思义的解读中人们通常认为,人性既已善矣,故无需学以善之,因此,“学”自然显得不重要;另一方面,《孟子》言“学”,凡32见,占全书之0.09%[1],其所论之“学”远不如《论语》、《荀子》浓墨重彩,其意涵未被深入发掘,自然不足为奇。因此,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并非《孟子》之重要范畴,而不屑或不愿进行研释,纵有涉及亦统归于修养教化之列。事实真的如此?实践证明:顾名思义式解读不仅流于草率,堕为肤浅,且常是错误与悖谬之滥觞;《孟子》中“学”论述虽少,着墨亦轻,但并不能从逻辑上推断它没有特色优长,更不可断然否定其研究价值与意义。因此,在遵循《孟子》原典本意基础上,破除顾名思义式解读所铸就的――《孟子》言“人性本善”不重视“学”或无需“学”的――思维定势,于“无墨”或“少墨”处悉心探寻其中“学”的意涵不仅急迫而且必要。我们于此立意,拟对其论说语境、基本内涵做梳理澄明,以提供学习之参考借鉴。

一、“求其放心”:《孟子》中“学”的

论说语境

“求其放心”是“人性本善”的逻辑使然,是《孟子》中“学”的论说语境。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指出“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孟子・尽心上》)。四端乃人的基本规定,一开始就以萌芽形式存在于每个个体中,并构成了个体自我实现的内在根据和出发点,理想人格的养成,无非是其具体展开。那么,现实生活中人之恶从何而来?孟子以“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牛山之木”等做了回答,指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并不是天生的资质如此,而是受到了外界的污染、为环境所迫,即由于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放其良心者’――才会变成这样”[2](P25)。具言之,孟子认为人性先天本善,之所以变得不善,并非本性使然,而是由于“外力影响、自暴自弃、‘以小害大,以贱害贵’等原因‘不能尽其才’”[3],因耳目之欲与不良环境的侵袭致使(善)良(之)心失掉了自身作用[4]。虽然,孟子未能像荀子一样深究“人之恶”的本原,但这并不妨碍其指出复归“本善之性”的方法。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人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中“学”之鹄的在于把“我固有的”后因诸原因而“放失”、“陷溺”的“善心(端)”找回来,从而回归“先天本善之性”。换言之,《孟子》之“学”是在“从先天善端出发而又返归本善之性”[5](P131)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因此,如果说“人性本善”是《孟子》一以贯之的主旨,其“七篇之中,无非此理”[6](P235),那么,“求其放心”就是《孟子》中“学”难以逃脱的论说语境。

《孟子》中“学”要在“求其放心”的语境中才能被准确理解。“求其放心”是把握《孟子》之“学”的关键,若抛开该语境,则难免会陷入两重困境中:其一,《孟子》中“学”失去存在意义――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人性本善”故无需言“学”,《孟子》中诸多论“学”文本终因缺少提挈之纲领而变得支离难解,以致被当成“篡文”;其二,《孟子》中“学”将丧失本色。正如《荀子》之“学”以“化性起伪而从善”为存在语境[7],从而显现出独有特色一样,《孟子》中“学”也唯有在“求其放心以复归善性”的语境中才能确证自己的特色。那么,何为“求其放心”?结合《孟子》全书,我们认为将其释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8](P206)是较妥当的,个中缘由,船山先生做了精细公允的论述:

“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义而已矣。受之于性,而含之于心,其存其去而善恶分焉。其失之也,则有放之事,而所放者皆吾之此心,非其难存者也;其求之也,则有学之功,而所学者皆以尽吾之此心,非有外袭者也……人皆有心,心皆有路,存之则不放,放之固可求,是以君子知其可求,而求之事起焉。古人之嘉言懿行,皆示我以此心之轨则;天下之庶物人伦,皆显我以此心之条理;于是而有学问之道。乃不知者谓增加于见闻之后,求备于古今之远,而非也。君子之所以终身学问而不倦,其道岂有他乎?心不自信,以学验之;心不自坚,以学辅之”[9](P727-728)。

《孟子》在“存心复性”的前提下谈“学”。“在强调先验的‘善’的同时,又强调经验的‘学’,认为如果不加以后天的培育,先验的‘善’仍然会掩埋失去……孟子的‘学’是为了扩展人性(善)。对于孟子来说,一切后天的经验和学习,都是为了去发现和发扬亦即自觉意识和保持、扩充自己内在的先验的善性,也就是所谓的‘存善’”[10]。因此,当毛奇龄看到朱熹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阐释为“学问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则在于求其放心而已。盖能如是则志气清明,义理昭著,而可以上达;不然则昏昧放逸,虽曰从事于学,而终不能有所发明矣”时[6](P312),对其提出严厉斥责,“据此,则求放心但为学问而设,其曰‘义理昭著’,谓必存心则学问义理始昭著也。曰‘有所发明’,必存心始学问可发明也。是孟子一生只在求放,而注者抄变其词,谓必著义理;孟子一生只存心养性,而注者抄变其词,谓必发明学问,是背驰也”(《四书改错》)。也正是出于《孟子》学之“存心复性”的语境,我们不赞成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释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11]。此外,“学问之道”值得关注。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指向是人文而非科学,学习内容主要是伦理道德而非客观知识,《孟子・滕文公上》“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即为确证。因此,“学问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非“读书学习”四字所能概括。

概言之,在《孟子》的思想世界中,我们决不能离开“求其放心”语境,抛弃“存心复性”意境而空谈“学”。

二、“深造自得”:《孟子》中“学”的基本意涵

在“求其放心”的语境下,《孟子》中“学”的目的在于“存心复性”。《孟子》言“学”进路虽与《荀子》“长迁而不反其初”(《荀子・不苟》)相异,但同样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或恢复人之善良本性,这可说是儒家的大传统。与《荀子》在“恶”之前提下主张“化性起伪”并一以贯之的做法不同,《孟子》言“学”为善展现出了两个貌似矛盾的面向:其一,顺先天本善之性而为之,即对先天善端“扩而充之”;其二,面对后天或现实之恶,主张“反诸求己”。前者是在理想境况中说的,可称为“顺推”,后者则是在与实际生活交会遭遇阻力与逆境后提出的,可称为“逆求”。因此,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实践工夫,有顺推与反逆两端”[12]。顺、逆似乎矛盾,实则均以“人性本善”为起点和归宿,呈现出内在一致性。不管“顺推”或“逆求”,《孟子》中“学”都以“深造自得”为本意。

“深造自得”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原意“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8](P145)。泛指“学习者在学习中对学习内容在内心不断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加工,以达到精深的境地的学习策略”[13]。若要准确把握《孟子》中“深造自得”的内涵,需对“深造之以道”和“自得”进行深究。“‘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6](P273)。此处“道”除具指学习方法,亦可释为为学之总依据,在《孟子》指“人性本善”的大前提和“存心复性”的要求,亦即逃脱不了的“求其放心”语境;“自得”除指“自己去做、去看、去想、去经历而有独特的心得体会”[2](P59)外,亦指在“求其放心”语境中,顺性而为,循“顺推”路径扩大本有善端,或努力克服外在环境及自身不足的影响,依“逆求”路径“反诸求己”,最终殊途同归,均有斩获――在《孟子》中集中体现为努力趋近或最终成就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

那么,《孟子》中“深造自得”有何可行之方?主要包括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等六方面内容。

(1)先立其大。《孟子・告子上》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贵害贱……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在孟子看来,所谓的知识,不外是认识并保持仁义的规范”[5](P55),与此相关,孟子将感性(食色利欲)与理性(善良本心)分别同小体和大体对应起来,认为“大体”――“心之官”,代表理性,“小体”――“耳目之官”,代表感性。顺从“大体”就是“大人”,从其“小体”即为“小人”。“孟子看来,理性与感性既有大小之分,又有贵贱之别,感性永远处于从属地位,不能以感性的欲望,去抑制理性的要求”[5](P83)。因此,主张“先立乎其大”、“无以小害大”,将理性(善良本心)奉为圭臬并将其做为认识的起点与终点,指出要善于理性之“思”,而不能蔽于“耳目之欲”。《孟子》论及“大”、“小”之处虽未直接言“学”,但却胜似言“学”。因为,“学”作为一种具体实践无疑需以“认识论”或“知识论”为基础,《孟子》中多处论“学”,并展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如反思质疑等),与其“先立其大”的理性认知不无关系。

(2)反诸求己。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以及《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是对孔子《论语》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语义延续。意谓:当学习实践遭遇困境时,首当从自身查找原因,审视、检讨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孟子》“反诸求己”是在“人性本善”、“求其放心”的语境下提出来的,它要求人们反观自身,且要心“诚”。“诚”即真诚地内省人之先天固有善性。当然,反诸求己并非主观臆断、为所欲为而是有前提和原则的:其前提是“万物皆备于我”以及“人皆有之”的善端;其基本原则就是“诚”。

如把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分别看成是《孟子》之“学”的认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是从宏观处着眼的,那么,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作为为学的具体方法,则是从微观处着手的。

(3)博而约之。“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之”(《孟子・离娄下》),意谓学习理当注意“博”与“约”的关系。做到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论说阐述,对各种知识有较为充分、全面的认知了解,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而“约取”之。博学详述旨在增广见闻知识,夯实基础。但唯有把“博观”之见闻知识进一步提炼升华、融会贯通,之后方能进入执简驭繁的更高境界。这与苏轼所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琥》)无疑有相通之处。学习过程中,博而约之,“博”是“约”的基础,“约”乃“博”之提炼、深化与目的。无“博”而欲“约”之,古人称其为“躐等”;无“约”而徒“博”之,古人诟病为“支离”。不管是“躐等”抑或“支离”,都是学而无方、不得要领的表现,如此谈“深造自得”犹痴人说梦。与之相比,《孟子》已然洞见“博”、“约”之内在关系,为横渡“学海”,攀爬“书山”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4)专心致志。倘若反诸求己道出了学贵自得的真意,那么,专心致志则说明了学而贵专的道理。学而贵专指学习用心专一,无丝毫马虎。孟子举“弈秋诲二人弈”(《孟子・告子上》)的故事说明学而贵专的重要性。在个体智力与教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能否专心致志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最终效果。倘能专心致志地学,人们完全可在后天环境中弥补先天智力等不足。那么,同时学弈,何以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驰心神游?其实“有心不专,非天啬之于心;有志不致,非天夺其志”[9](P718),而是因为为学过程中未能“先立其大”,结果被外在的、感性的欲望――大雁的诱惑――所牵引遮蔽,这也进一步确证了“先立其大”之于学习的前件性作用。

(5)持之以恒。《孟子》中多处论及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如:“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刃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上》)……为学犹掘井,唯有坚持到底,方能泉源洞开;为学亦如走山路,不坚持终将茅塞。学贵以恒,恰如泉水般“泉源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如此,离所期盼的理想境地――不管是内圣外王抑或复归本善之心――亦不远矣。

(6)反思质疑。“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尚书》乃儒家经典,孟子怀疑其中《武成》篇所载“武王伐纣”事件的真实性。孟子怀疑的具体内容姑且不论,其学习的严谨态度及善于反思质疑的治学精神无疑值得我们效法和借鉴,纵是世所公认的经典,作为学人亦不能盲目崇信,而须实事求是,在反思质疑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审慎思考与独立判断。正因反思质疑之为学精神的宝贵与难得,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成为了一句千古治学良言,素为世人津津乐道。

如上所论,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构成了《孟子》为学之“深造自得”的基本内涵,也正是基于上述内涵,孟子才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尽心上》)。

三、“学应有方”:《孟子》中“学”的现代启示

《孟子》中“学”除了包括以上意涵,还纳含知人论世、磨练意志等内容,但不可否认以上方面是最主要的。尽管其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方面,与当下知识之学有所不同,但“学”之方法与精神无疑是相通的,即便今天我们一一审其学的意涵,依然能得到诸多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当致用。孟子言“性善”,论“为学”,终未将其束之高阁,而是为实现“王道仁政”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服务。结合孟轲人生轨迹,《孟子》中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莫过于:学当致用。具言之,学习应为改善社会总体状况,为公义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私利。所以,当孟子发现乐正子学习是为了吃饭、饮食时,对其投去了鄙弃的目光,感慨道“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J啜也”(《孟子・离娄上》)。放眼当下,为短期功利目的而学甚至学而无用、学无目的的观念与乱象在社会乃至大学中依然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为己之学”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分离,“学”没有了支点、目标与方向,自然难以产生孜孜不倦的热情与兴趣。孟子学以致用,点醒我们:个人之学与我们所栖身的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忘记中国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就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形成了知识报国的深厚传统”[14]。张载、顾炎武、等无不例外。因此,“当代学者生逢大时代,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确实需要超越左右、超越虚无、超越极端,真正将国家前途、民族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强盛和民生福祉不遗余力地贡献才智”[14],为国家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另一方面,学当有方。从《孟子》的学习意涵中我们体悟到,学习也要讲规矩、方法。倘若学而无方,那么只能徒费心力而不得门径。学习有何方可循?(1)学习要始终秉持理性精神。学习是个过程,其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在此过程中作为学人固要兼顾感性之知,但绝不可被感性见闻所遮蔽,被无穷欲望所牵引,而需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与清醒的理智,如此方能洞明世事,学有所成;(2)学习要注意自觉自省。现代人通常寄“己之学”于“他人之教”,当学无所获时,便哀怨“在外者”(客观环境),而不反省“在我者”(主体自身),不愿查找自身原因,徒然不知学习是个“出于己又归于己”的过程。《孟子》反诸求己可谓根治上述病灶之良方。学习是自己的事,理应自觉自进。若学有依傍,将其寄托于“他者”,则难免徒学无功。因此,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用之于学,无非此理;(3)学习要讲究博观约取。“博”与“约”的内在联系如加以引申,既可用到今日大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亦可用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中。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精或精学专业知识,教育界亦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主张,这无疑是学习需博观约取的自然深化与逻辑演绎。就此而论,《孟子》“博而约之”的学习理念并未过时;(4)学习应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习既是过程,那么,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深入精髓,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源远流长。现代人读书学习往往难以静心,纵能静心亦不能持久,仅此现象已足以反映目前“学”之社会心态。《孟子》“弈秋诲二人弈”所内涵的“学当专心致志”的精神可提供有益启示;作为学人除了专心致志,尚需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更不能像“陈相见许行”一样,见异思迁,“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滕文公上》);(5)学习要有反思批判精神。反思与批判不仅是行之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而且是涵养学者气质和学术精神的重要途径。就读书而言,学者“保持自己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千万不要以为印成铅字、装订成册了,其中的内容就一定是对的”[2](P59);就治学而论,学者不能唯权威与专家是从,而应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保持批判性与独立性,不可人云亦云。

总而言之,《孟子》中“学”给予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上述所云仅是个挂一漏万的概括,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参考文献

[1] 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50.

[2] 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1-202.

[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7.

[5]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冯丕红,李建华.《荀子》中“学”的意涵及现代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3(4):92-97.

[8]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 王夫之.四书训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1.

[10]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43-44.

[11] 张传燧,陈艳君.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J].大学教育科学,2013(5):95-100.

[12]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92.

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艺术院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 in Art Institutions

——Take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LIU Tiansheng

(Jilin Animation Institute Media Branch,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The contradiction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odern Chinese in art institut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you can combine professional features, step by step;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lassic, based on the flexible expansion; emphasis on two-way interac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use in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language.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art institut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fessional

1 结合专业 循序渐近

现代汉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一学期开课,36至56学时不等,选用教材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广播剧创作、电视小品写作等专业类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汉语实用性强,直接关系到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关系密切。但实际学时数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考虑到专业实际需要,不涉及语音、文字和词汇,主要讲授语法和修辞部分。就整体而言,编导专业学生的入学门槛高于本院校其他专业,但水平参差不齐,语法基础好的学生有限。而黄、廖版《现代汉语》是适用于普通本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难度,拓展的内容不宜过多。

黄、廖版《现代汉语》与中学语文中的语法知识有所重叠,虽然学生早有涉猎,但基础并不牢固,所以,首先要查漏补缺,将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夯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这种实际情况,为课程导入提供了便利。面对“似曾相识”的内容,学生容易入门,但又与中学阶段不同,则避免了“审美疲劳”。比如修改病句,先展示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典型的病句,他们很容易完成,然后再展示较难的病句,提示学生完成,最后归纳总结病句的类型,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分步骤、分阶段、逐层进行。

现代汉语课“学院气”浓厚,比如讲语法,从语素到词,到短语,到单句,到复句,再到句群,层层深入,虽然系统完整、条理清晰,但涵盖大量的概念、界定、区分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编导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课程,尤其对视频资料感兴趣,对这类“文科中的理科”,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关注传媒行业中与语言相关的现象,将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比如“甄嬛”读音之争,提醒学生作为传媒工作者应精益求精,尽量避免失误;比如汉字书写危机,使学生警醒,认识到汉字传承的重要性;比如国际上的“汉语热”现象,培养学生作为汉语使用者的自信心。这些内容的插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语言现象,提高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的能力,进一步了解传媒与语言自然天成的关系,从行业的角度审视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意义。

2 不舍经典 灵活拓展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教学需要结合大量的例句,黄、廖版《现代汉语》中的例句大多来源于鲁迅、杨朔、秦牧、吴伯萧、峻青等现当代作家的文章,时代印记明显,吸引力不足,在调动学习兴趣方面显得力所不及。如果全部抛开,在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寻找更新颖、更恰切的例句,并非轻而易举。况且这些例句都是从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典型性强,与相应章节的知识点结合紧密。因此,不应全部摈弃,可以酌情选用,目的在于将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清楚无误地讲解给学生。但在练习环节,可以灵活拓展,不拘一格。教材和参考书中虽然有配套的练习,但很少体现如何“运用”现代汉语。学生即便完成了练习,也只是了解了概念、掌握了分析方法,仍不知如何运用。练习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弥补缺憾。当下,媒体语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新媒体的发展更是导致了各种网络语体的流行,学生对网络流行用语耳熟能详,结合网络用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解析,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从2013年流行的网络语“女汉子”引申出“很女人”、“很中国”、“很雷锋”等“副词+名词”这一语言现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另外,还可将与编导专业有关的语言文字材料融合到练习中,比如,从《舌尖上的中国》、《人与自然》、《幼儿园》等经典纪录片中选取3~5分钟的视频资料,将经典段落的解说词用PPT展示出来,结合每节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学生往往会改变“事不关己”的状态,表现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如此,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将讲授的内容落到实处,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与专业课互相渗透。

3 双向互动 注重实践

目前,高校现代汉语基本上仍采用最传统的讲授法,侧重于知识的介绍,缺少课堂讨论和互动,本来就枯燥的教学内容,加上单调陈旧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缺乏魅力,尤其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比,所以很多学生“不买帐”。如何搞活现代汉语课堂,成为教师的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寻找和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绪论部分,讲到现代汉语的几大方言区时,可以请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走上讲台,用家乡话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指出学生所在方言区语音的发音特点,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语言现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考虑到90后的学生中“杰迷”很多,讲解部分修辞格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周杰伦的哪首歌?请将歌词写下来,分析用到的修辞格,学生们跃跃欲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现代汉语的课堂也可以借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做法。比如,语法部分比较难懂,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状态,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受到影响,极易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可以将部分章节交给指定的学生来讲授。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精心研读教材,反复琢磨重点难点,一旦发现问题,会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在思索、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实际能力也得到提升。当学生带着制作精美的PPT走上讲台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发挥,课堂气氛随之被带动。教师也能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口味和需求,在日后的教学中适当改进,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注重语言实际和研究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鉴赏文学作品,鼓励学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式进行创作,是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以“中国梦”为题,要求学生从对偶、层递、回环、排比、双关、拈连、仿词、反语中选择四种修辞格,来写演讲稿,并选取最精彩的段落在课堂上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3

摘    要: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人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医学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近代医学认识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医学本质的文化特征被揭示出来。在现代人看来,医学不仅是一门生物科学和技术,而且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类的生死、疾病和健康,甚至是生存和发展。因此,医学的定位应该能够反映现代医学的全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社会因素在空间上的参与作用,体现医学与社会的融合点。这种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为现代医学寻找价值,而且在于避免在科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时代迷失现代医学的方向。“人性”是医学的内在含义,或者说是医学的内在因素,是医学的必要医学条件。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 医学生人文素养 医德培养

人文医德素养培养概述古代哲学中有医学,医学中有哲学,而哲学是医学,医学是哲学,这就实现了医学与人文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文与医学的统一是一种低层次的、原始的或原始的统一,虽然那个时代也产生了许多医德名人和名言,甚至许多著名的医德名言警句或医德思想,如西医希波克拉底誓词和中国古代医德经,如大医的诚信,仍然具有影响和道德价值,但这种原始医学与人文的统一,无论如何都是与时俱进的,只是当时医学的具体反映,由此形成的医患关系,无论是古代医学,还是与之统一的医德知识和思想,都只有历史意义和特定的时代价值。当医学以及其他学科,如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脱离自然哲学时,它开始沿着自己的路径进化,并开始沿着一条远离人文学科的路径前进[1]。事实上,无论离人文学科有多远,人文学科始终是医学的核心,这也是医学领域性质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与人文的分离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它是医学学科乃至整个社会在其发展的特定阶段理解和把握医学人文特征的能力的弱化甚至丧失,而不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完全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所谓医学人文学科领域。

医学生医德素养在当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当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医疗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着私人资本进入医疗事业,现代医学面临着伦理道德的挑战。临床研究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即研究中的医生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这种冲突表现在医务人员之间,也表现在作为研究对象的医生和患者之间。医学研究的产业化扩大和加强了研究人员的私人利益。医学研究的产业化导致研究机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忽视了改善人类健康的研究旨趣。不道德行为,例如科学研究中的欺骗行为,也在增加[2]。医院文化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了解行为规范、价值观和各方面的制度。医院文化是医院意识的综合体现,是医院的灵魂,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医院文化的建设有赖于此,医务人员的热情、文化活动的传承也会在医务人员的荣誉和骄傲中发挥作用。优秀的文化背景也加强了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医学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医学人才,更需要具有深厚医学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临床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与培养是医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对人文素质的认识,就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社会责任感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创新精神。建立医院文化,不仅能促进医院回归公益,为患者提供负担得起的优质基本医疗服务,而且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规范其行为,增强归属感,充分发挥其凝聚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学生和临床教师的问卷调查、现场访谈以及对人文素质和医院文化建设现状的评价,探讨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职生医学生医德素养培养措施探究高职的医学生作为一个职业定位很强的大学生群体,将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任,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的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在纲要的指引下,我们无论是在校的理论学习还是学生临床实习阶段,都把医学生的医德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融入授课、见习、实习中,这将对医学生良好的医德素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医德素养和在执行医疗任务过程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临床见习、实习和社会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医德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具体来说,在进行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在医学日常教育过程中坚持把临床技能教育与医学生的医德素养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遵守各项临床规范,践行医务工作的职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会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维护医学伦理。在技能训练、考核、竞赛等教学环节,要把医德素养融入教学内容、考核题目,培养、考查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运用临床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考查学生的沟通、协调和人文关怀的能力;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医院概况、医院文化、医患沟通技能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了解预防医疗纠纷等培训内容的第一堂课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包括“融入医院文化提高医院意识”“加强医德素养与医患沟通、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精神”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岗位上”等专题讲座,岗前培训结束后,对岗位需求会有初步的认识[3]。(2)优化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的育人功能:实践育人是落实育人成效的试金石,为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服务意识,我院医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到乡镇、社区卫生院开展社会实践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等现状,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服务型人才。暑期在指导教师、附属医院专家的帮助下,充分发挥医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开展免费诊疗查体、乡村医生、护士培训、普及健康知识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医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贫困地区基层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培养学生扎根川陕革命老区,服务基层的职业担当。近几年,医学生在实习阶段有专门的实习宣传、患者护理志愿者活动、先进医学专家讲课、换位思考、阅读讨论、患者协会、人才展示等形式,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支持;通过学习贯彻医疗法律法规、医院人文关怀要求等制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建舒适的医疗环境,营造鲜明的形象和人性化护理口号[4]。很多医院的文化实践让医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只是医生,而是从多角度去感受患者的需要,理解医学人文的真正内涵。近年来医院进行文化的收集提高和锻炼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精神支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文教育和培养是医学生必备的内容,进入医学界在医院临床实习阶段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培养以医学人文为基础、与医学实践相联系的临床医学生;这个医院文化的人文精神应融入医学教育中,关爱人性,健全人格,做一个好医生;我们是医学实践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者,我们是既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又要培养人文精神,开展人文医疗实践。学着与人相处、交流,和其他同事协作开展医疗工作。要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3)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需要反复的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所以针对医学生的特点,抓住思想脉搏,创新定位模式,灵活运用新媒体,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所以展开例如社会实践、加强医学人文课程学习、人文沙龙患者访谈、个人管理技能与团队合作、人文知识传授等人文实践活动,旨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医学人文精神在诊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医学生自觉教育和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意识,提升高职医学生医德素养[5]。综上所述,在当今,医德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医德也是一种医疗技术;是创新医学教育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的现实需要。医德素养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的发展要求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现代医学必须人文精神才能加强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医学人文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把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德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将医教协同培养贯穿医学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医德素养教育有了全新的意义,尤其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调整和优化高职卫生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基层卫生人才。参考文献[1]张梦.“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引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20.[2]雷先辉.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3]姜翙.医院文化引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7):266.[4]杨敏.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有效路径研究--以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3):155-157.[5]巨鲜婷.浅析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6):74-75.

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4

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平台。但是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的领域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大多数针灸科室的病种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中风后偏瘫、面神经炎及颈肩腰腿痛等,针灸的很多优势没能充分发挥。本文简述康复与针灸的相关性。

1 康复的概念

从历史文献来看,中医学最早使用了“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康,安也”;《尔雅·释言》:“复,返也”。即康复为恢复平安或健康。古代医籍中的“康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1)指疾病的治愈和恢复。如《续名医类案·带下》载:“毛达可妇人罹患带下病,如法调理,康复如常”。(2)指精神情志的康复。(3)指正气的复原。进入8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康复治疗技术大量引入中国,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确立,康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81年对康复定义进行修订的解释:“康复是指一切有关的措施,以减轻致残因素或条件造成的影响,并使残疾者能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功能是康复的立足点,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各种功能障碍者。

2 康复医学与中医康复学

现代康复医学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逐步确立。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现代医学体系。随着现代康复观念及康复医学的引入,中医开始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治疗方法,出现了中医康复学这一概念,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与中医养生学和中医临床学构成了完整的中医体系。

尽管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康复治疗技术,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功能障碍,促进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3 从康复的角度看针灸的发展

针灸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门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针灸在海外的推广应用,针灸的疗效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的肯定,现代康复医学已将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纳入到康复治疗技术中。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的迅猛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质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及社会层面的生活质量。健康的内涵不断扩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虚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这一定义体现了医疗思维模式的转变,从以前的医疗二维思维模式:治病-救命,发展到三维模式:治病-救命-功能,强调了功能。康复观念及康复医学的出现正体现了这一医疗思维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是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医学,始终以人的功能为研究主线,无论是身体的,还是精神和社会生活层面的,都是康复的研究对象。作为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在改善人体功能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针灸的适应证多数是功能性的,大量的临床实验及报道已经表明其改善功能性病变优于并多于器质性病变。针灸减肥、针灸治疗神经官能症、针灸戒毒、针灸缓解精神紧张等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证实,针灸在海外的迅速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

笔者认为要改善目前国内针灸所处的尴尬现状,我们不妨解放思想,从康复的角度、从功能的角度看针灸的发展前景,针灸不仅是独具特色的祖国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更是改善身体及社会、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给针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针灸的发展,扩大其临床应用领域,使其更好地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脾胃病;辨证论治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医学界对此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中医学已开展了亚健康状态的相关研究,但较多文献只是笼统地把亚健康状态分为几种中医证型进行辨治,却很少将其作为某一系统的病前状态去具体地细化研究。这样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针对中医亚健康研究的困惑,笔者从剖析亚健康状态相关概念入手,并以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为例,探讨中医亚健康状态的辨治思路。

1对亚健康状态的思考

11对亚健康状态概念的理解20 世纪70 年代末,医学界依据疾病谱的改变,将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和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的观点。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最先将其称为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1]首先提出“亚健康”这一名词。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一观点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可。

因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故若要确切理解此概念,则应先界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把健康定义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完全良好”这种提法,是把健康概念绝对化了。这种“完全良好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理想。实际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绝对”的健康标准。此外,所谓“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的含义也不够具体,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健康”的定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之后有人把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修改、补充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这种良好状态有赖于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赖于多种调节环境稳定的维持。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有在他本人所处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活动和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与环境保持协调关系[2]。由此可知,并没有普遍适用的健康标准;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或者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健康的程度或水平,可以各不相同。

关于疾病的概念,根据目前的认识可将其概括如下: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稳态(homeostasis)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在多数疾病中,机体对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防御性的抗损害反应。内环境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可以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应当指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例如,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结核病,甚至早期癌症,都可能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些早期疾病,只有在仔细地检查时才被发现。随着科学的发展,疾病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

由上可知,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尤其是疾病的内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检测手段的不断出现还在进一步扩展中。因此,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具有相对性,由此则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外延也具有相对性。亚健康状态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说,健康概念的范围有多大,亚健康状态的涵盖范围就有多大;疾病和病症谱涉及领域有多宽,亚健康状态谱的涉及范围就有多宽。因此,对亚健康的界定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

12对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几种观点的思考

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低质状态论:有学者[3-4]认为,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这种观点揭示了亚健康的本质,体现了亚健康的共性,但个性化的阐释不够,范围笼统而不深入,临床研究不易操作。(2)个别系统功能紊乱论:有学者[5]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诸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和功能紊乱而致。这种观点已触及到相关的系统,范围较为具体但不全面。(3)综合征论:此种观点[6-7]是把国际上相对正式命名的综合征等同于亚健康状态。如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定陈述综合征等。此种观点临床易于把握,但内涵不足,有以偏概全之嫌。(4)中医“未病学”论:此观点[8-9]把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联系起来。中医学中的“未病”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 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层次上的涵盖。“亚健康”是“未病”四态(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对中医治则的确立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在具体辨证方面又显简单化和概念化,研究不够深入。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各有优点,但亦均有不足。亚健康状态、健康和疾病统属同一内涵,研究亚健康状态就如研究疾病一样,应具体化,避免抽象化、概念化,要体现亚健康状态的动态化特点,避免对其进行机械地静止地研究;应意识到人体不同系统的不同疾病具有其各自的病前状态或潜状态,也就是各有其不同的亚健康状态表现。只有这样,研究才能有的放矢。而目前的研究现状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同样,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很多文献亦只是笼统地把亚健康状态分为几种中医证型进行辨治,即使是做一些量表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只是把亚健康作为一个系统去研究,却很少把它作为某一系统的病前状态去具体地研究细化。这样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这也是目前中医界在研究亚健康方面遇到的一些困惑。多数文献及相关亚健康的学术会议停留在探讨“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上,真正解决有关亚健康状态的实质性问题的学术文章却乏善可陈。事实上,在临床工作当中,有较多的功能性疾病(轻微)均可包含在亚健康范围之内。各个系统的病前状态(亚健康状态)按中医辨证分型,则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故结合人体各系统来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提高临床疗效更具有实际意义。以下试以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为例来阐述此观点。

现代医学的含义范文6

1医生人文素养及其内容

人文素养是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层面含义有所不同。简单说,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理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品格、气质和素质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医生对健康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人文关怀,以及对患者处境的无限关切,医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人格品质、精神追求则是医生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医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患者个人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尊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每位患者追求生命延续和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2)具有崇高的医德。医生作为一种与生命直接打交道的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而具体体现。良好的医德不仅是医生面对患者病痛时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真实同情和深切关怀,还包括医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具有正直的品德,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标准,严格遵守行业规定。

(3)具备不断进取的心态。一方面,要求医生自觉地纯净医疗行业,促进和维护和谐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必须对生命要有源自内心的敬畏,以及不断追求并实践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

2现代医学技术及其特征

大量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了医学技术。而现代医学技术是指涉及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尖端技术成果,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应用于人体的医学技术。可以说,现代医学技术是医学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人类健康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推动者现代医学技术的空前革命。技术发展改变着医学技术的特性,现代医学技术体现出以下特征:

(1)医学的全面技术化。从表面上看,技术等同于医学,技术成了医生全部,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受到技术的排挤,得不到重视。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治病救人的独立工具。现代医学技术不再仅是医生控制疾病、增进健康的工具,而是能够按自身逻辑独立发展。

(3)现代医学技术削弱了医生个人经验的地位,医生过多依靠现代医学技术装备,甚至出现没有检测仪器的图像资料和精确数据,医生就无法进行诊断,医生的个人经验被医学辅助诊断技术替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医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4)现代医学技术制约了医生的理性。医生的意识形态受到现代医学技术控制,将更多精力用在了探究和掌握新技术,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3现代医学技术和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3.1医生人文素养对现代医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医生人文素养指导和规范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医学技术本身只是人类谋求健康的工具和手段,但是在医学技术不断实用的进程中,对过程有效性和方案正确性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结果的认知,人们忽略了去探寻采取某种工具与手段所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合理。然而,人文素养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要求人们必须去掌握医学技术实用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去认知医学技术这一工具手段所致结果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医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医学技术才能在人类设想的规范和目的内发展。

(2)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良好、开放人文环境。在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人文环境中,医学技术发展的也会得到促进。

(3)医生人文素养极大地影响着医学技术的价值评价和舆论导向以及医学技术活动的方向、目的、效果。医生对医学技术的应用和评价,都会让人们对医学技术进行理性反思和重新选择。

(4)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现代工具手段知识含量的提升,离不开人们勇于探索和求真务实等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便是来自人文素养。

3.2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1)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物质条件。人类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为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人文素养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现代医学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条件。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技术支撑。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建立起了知识、文化、信息交换和传播的网络系统,人们在这一系统内能够迅速快捷的分享最新知识和交流先进思想,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得到促进,人类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张扬,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类思维智慧的迅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加速人类人文的发展进步。

(3)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真实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人类文明和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因此,没有科技的存在,医生人文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医学技术提升了疾病诊断的精确高效,丰富了手术的多样性,促进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无形地提升了医学领域中的的人文关怀。正如超声刀、微波、射频、腔镜技术、氖气凝结器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体现出现代医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以更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痛为目标,以能够让人类更长久健康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而医生人文素养也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用中得到的体现。

3.3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削弱作用

(1)医生与技术的关系取代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当今,现代技术成为医学发展的强劲动力,给患者带去了福音与希望。然而,对于现代医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却造成了医生人文素养缺失,触发人们对医生更多的失望与不满,以致于医学技术越发达,医患关系越发紧张。究其原因,是医生对现代医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减少了他们对疾病诊疗过程的深思熟虑,思维方式也变得呆板僵化,当他们在面对患者时,更多时候只把患者作医疗仪器设备的对象,而忽视对患者心理行为和精神活动等方面的整体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被医生与技术设备的关系替换,患者不再是医生与技术交流的主体。

(2)医学技术从手段变为目的。医生为解除患者病痛本应该不断追求医学技术的革新。然而,当医生只关心医学技术的运用时,技术从治病救人的手段却在医生的追逐中转变成了目的,对患者疾病全面和理性的辩证思考却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的诊治,还会导致医生人性的逐渐消失。

(3)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模糊不清。医学技术的滥用,使得如今的医院成为众多技术组合而成一个共同体,所有医生只是这一共同体上的零部件,医生对患者承担的个人责任被这一共同体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