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1

这似乎也将彻底改变这位创始人此前对运通旅盟发展路径的没想――B2C作为最终运营目标,运通旅盟很可能借助这个机遇,与太平洋直客网形成“双网合作”模式,摆脱未来在从B2B向B2C过渡或是双核运行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孤军奋战的局面。

但这一切还不是定数。运通旅盟作为一个正式上线仅7个月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尚处于推广期,在经验、资源尚未形成足够积累的现阶段留然进入竞争白热化的B2C市场意味着绝对的冒险。行事谨慎的李荣很清楚这一点。

事实上,运通旅盟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性为行业内的B2B网站,一方面致力于为已加盟的旅游同业打造交易合作、展示推广的线上平台,一方面则在为将来进一步拓展B2C业务逐步积累资源丰富的产品供应商。

确切来说,运通旅盟与企图绕过中间商、以低价吸引直客的携程、艺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作为一个以旅游同业为目标客户群的线上销售推广平台,避开了与携程等几大B2C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直接对抗,在产业链上游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找寻准确的切入点

运通旅盟的诞生源于李荣本人的亲身经历。李荣从事旅游业二十多年,前十几年的时间在国外东奔西跑,回国后继续经营旅社,与此同时也目睹了旅游行业市场的各种变化。当时的行业发展已经趋于同质化竞争,而在组团社、地接社、景区等同业参与者之外又出现了一个行业新名词,专业旅游批发商。

按照李荣的解释,所谓专业旅游批发商,就是能够在航空公司、酒店、地接三方服务商处以大批量、低价买断业务的中间商人,他们将这些服务打包成为成熟的产品,批发给旅行社,赚取差价,以此切入这其中的利润空间。而李荣正是当年众多出境旅游批发商中的一员。

由于批发商的利润优势明显,模式也容易复制,“当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旅游行业的时候,市场空间变小,生存变得难以为继”。即使后来在行业内又出现了供应商“拼团”的共同获利方式,但利润空间的愈发狭窄却是不争的事实。

利润空间变小,批发商只能通过追求量的积累来实现盈利,这就意味着批发商必须想方设法找寻更多的潜在买家并且需要开始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传统的旅游产品推广模式是在报纸上投放大版大版的广告,每版八万的广告费用筑高了宣传成本,并且不一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对的,如果批发商通过互联网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不仅成本低、便捷,而且由于信息流动频繁、资源丰富,能够招揽更多的潜在买家。

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李荣于是在两年前开始着手研究电子商务。和很多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不一样,他乐于相信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也愿意为此做出改变。

而当时,曾经不被看好的携程、艺龙等旅行网站已经成长为国内线上旅游行业老大,占据着国内线上旅游不低于70%的市场份额,只有剩下不到30%的份额由中小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支配。

在线上旅游网站的运营模式已经乏善可陈的节骨眼上涉足旅游电子商务,这个想法似乎有点冒险,但是李荣并不这么认为。以一个旅游同业批发商的眼光看眼下的旅游市场,旅行社与批发商之间的界定已经变得模糊。“因为所有的旅游从业者都不是万能的,比如有的旅行社做欧洲线做得很精,别的旅行社就会批量购买它的业务;又比如有的旅行社做泰国线做得一般,它就会去批量购买这条线做得好的批发商的产品。航空公司、酒店、景区、地接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事实上,李荣关注的这个市场面和携程、同程等B2C网站专注的直客市场是相互独立的。这种批发的交易往往发生在产业链的上游:不同的景区、酒店、航空公司将门票、客房、机票批发给不同的旅社,旅社各自将这些业务打包成产品,再将这些自有资源投放到市场上,与愿意合作的其他旅社发生交易,从中赚取利润。而在这样的交易当中,旅社既充当了批发商的角色,又同时充当了向批发商批发产品的买家。

李荣决定从这里切入市场,打造一个与旅游同业者共赢的电子商务平台。

线上国美

找到了市场切入点并不意味着网站的建造轻而易举。

相反,半路出家的李荣对于如何规划网站、让其特点与同业者的需求完全契合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认为运通旅盟架构必须明晰,操作必须简单,这样才能得到同行认可。有了一定的认可度,将同行发展成正式的网站加盟商才真正成为可能。

投资了一百万进行网站的前期研发之后。李荣并未把整个网站的规划权完全交给网络工程师,他需要时常与自己的IT研发团队沟通,双方就网站的架构交换意见。

意识到网站从开发、运营到维护、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李荣在网站平台初具模型之后,开始动用自己早年经营出境游积累下的国际资源,进行招股。

台湾的家族企业,长荣航空此时对运通旅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在三个月之内多次派技术人员及管理高层到广州对运通旅盟的运作系统及模式进行了审慎的评估,去年6月正式投资一千万支持运通旅盟未来的运作,同时从台湾总部派遣高层介入运通旅盟网的日常运营管理。

其实运通旅盟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李荣用“线上国美”来比喻自己的这个网络平台――将不同的旅游产品细分为出境游、国内长线游、各省内短线游等24个专卖场、六个企业专卖场;各个卖场里均有旅游同业加盟成为运通旅盟的“盟友”之后按照自己的品牌和不同路线的产品开设的小型网店,方便买家自由选购的同时还能起到对卖家进行宣传推广的作用。运通则通过两个渠道挣取费用:一个是盟友在网站上实时资料需要收费;另一个则是盟友进入网站后台,以网店的形式将自己的产品上传到网站的“货架”上,运通按照产品线路的不同收取统一价格的上架费用。

对于运通旅盟来说,无论是帮助同业货架式的宣传还是提供实时宣传资料的服务,这些只是这个网络平台的基本运营模式,而李荣目前迫切希望实现的,则是尽快在全国各省、甚至是在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设立各个区域的总店,构架起一个四通八达的网上交易推广平台,让四面八方的旅游同业者都能够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这才是李荣真正想打造的华人B2B旅游网站。

事实上,这也是李荣打造这样一个网络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各个区域的总店都是统一的网站模式,每个总店里的30个专卖场囊括各个区域的本地盟友,看似各个总店各自独立运营、自付盈亏,但是它只有身处在这个巨大的蜘蛛网似的网络当中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及有效运营――不仅仅区域内部的盟友可以互相交易推广,区域和区域之间的盟友也同样可以实现获利及宣传――而一旦分离成为一个独立个体,几乎就不具备存活的可能。在盟友每年都需要为网店及宣传推广支付费用的同时,运通旅盟的盈利也就趋于稳定,而平台本身则只需要为盟友的宣传推广支付

费用。李荣说,这样的运营模式,是无法复制的。

目前,运通旅盟的广东、广西、海南总店已经分别成立,各自拥有过千的盟友。总店的设立采取合作制,有的可以成为中国总店旗下的子公司,运通旅盟控股51%,分店总经理获得49%的股权,有的则以独立法人聘任。

多渠道营销

最近,运通旅盟举办了一个“旅游行业的金马奖”评选活动,“这是我们一个大的运作模式,希望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加大网站的宣传力度,推动运通旅盟整个规划的加速发展。”

李荣非常清楚做同业线上平台的困难在哪里――同程网、携程网的成功在于面对的是直客群体,这样的群体当中有相当部分的客户群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群,但是作为旅游同业来说,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网站、了解互联网宣传推广乃至交易的运作模式的并不多。

“如果希望所有的同行都了解运通旅盟,这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让同行尽可能地了解和接受运通旅盟,李荣通过更多的非网络运营渠道对这个平台进行复合式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同业从准加盟商变为真正的加盟商。

最开始的时候,李荣从自身积累的同业者资源出发,将他们发展成为加盟商,再从每一个加盟商处获取他们的客户资源,从客户资源中再发展出一批加盟商。当盟友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运通旅盟就会通过短信、传真、寄送刊物等方式向盟友及非盟友进行会员商家产品宣传推广的同时达到对自身网站平台增值宣传的目的。

除此之外,每月定期举办大型旅游推广会,为了吸引准加盟商的加入,运通旅盟在举办推广会的同时会以相对公道的价格出售一定的资源空间,帮助准加盟商在参与推广会的旅游同业当中进行宣传。比如,在活动布景板上加入准加盟商的LOGO,允许他们在推广会上自行上台宣传发言等。

为了吸引同业的好奇心,运通旅盟甚至会与加盟商达成协议,不定期推出低价竞购的商品。这和同城旅游网曾经做过的“1元机票”低价预定和“20元星级酒店”低价预定的操作模式不同,运通旅盟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加盟商及准加盟商竞价活动的期限,每次竞投差价上涨五元至十元的额度,让同业者可以在线上参加竞投乃至实时监测到低价竞购商品的价格变动,在为需要推广的加盟商进一步宣传之外,也炒热了运通旅盟的人气。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2

成立以来,抓资源整合、抓工作融合、抓业务组合,企业品牌初步树立,行业影响力明显加强。可以说,汽运集团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旅游集散,壮大于和仁仁租赁的整合,发展于三晋文旅的组建。现将该公司发展现状、下一步发展思路,以及工作中的难题和思考建议进行汇报。

一、企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三晋文旅注册资本1亿元,截止目前,认缴3200万元,资产总额3802.44万元,净资产3302.14万元,资产负债率13.16%。现有职工114人;拥有营运车191辆;拥有子公司5个,分公司18个。其中,控股子公司2个,分别是仁仁汽车租赁公司、旅游集散中心;全资子公司3个,分别是晋游国际旅行社、晋创意文化交流公司、太原仁仁汽车销售服务公司。

2、生产经营情况

三晋文旅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加快发展旅游投资、交通服务、文化创意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1)做精做细旅游业务。

 旅行社线路方面,整合地接中心、国内专线、省内专线、出境、影视制作等11个部门。与百思特旅游联盟,新世界等省内国内共40余家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内游、出境游等业务。

运营托管方面,与“又见五台山”、红星杨旅游发展公司(武乡八路军文化园等)、双合成工业园区签订了运营托管协议。

门票采销方面,与省内外500余家旅行社,50余家票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获得15个省内景区的市场最低价票务资源。成为“又见五台山”全国三家商之一,祁县千朝浪屿水世界全省四家之一;与携程、同程、驴妈妈、途牛等线上主流旅游网站建立长期深度票务合作。

酒店资源采控销售方面,整合的24小时订房中心,截止目前预订房间数2.8万间。掌握省内最全的酒店资源和最低预定价格。分期付款投资五台山五峰宾馆房源,并成为临汾金都花园大酒店全省旅行社独代,保证资源优质优势。

旅游市场营销方面,一是拓宽广告宣传载体和营销渠道,与山西新闻网、太原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媒体展开紧密合作。与阿里巴巴旗下菜鸟驿站合作,在全省各大高校81个站点设立旅游服务咨询点,撬动大学生市场。二是针对旅游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和节日主题,积极开展相应营销活动,主办“千人骑行”公益活动,承办首届“太原旅游文化建设成果展”,协办“龙城100”赛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并在服务的同时将业务嵌入其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智慧旅游方面,打造粉丝经济,企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在2个月内,关注人数已达2.8万人,图文消息推送次数及阅读总人数达11万人次。打造“i游旅行”电商平台和移动客户端,目前已经实现上线运行交易。

(2)做优做强交通服务

传统租赁方面,对分公司实施年度责任承包经营,将租车业务扩展到已有旅游门店,推进“旅游+租车”融合发展。抓住公车改革机遇,积极拓展固定大客户,签约中标17家合作单位。

旅游交通方面,继续开通运营景区直通车。截至目前运营景区直通车线路53条,班次3190趟次,发送游客9.5万人次。此外,积极开拓景区换乘交通业务。

汽车后服务市场方面,延伸汽车租赁产业链,设立万国汽贸城仁仁二手车展厅,以“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模式运营二手车,一个月实现销售二手车12辆。下一步,将在柴村设立4500平米展厅,打造集汽车销售、汽车租赁、金融服务、汽车维修、美容、保险、手续办理、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二手车交易平台。

“互联网+汽车租赁”方面,与携程、悟空等线上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租车业务。自主研发安卓版和IOS版手机APP “易租车”,已在各大应用商城上线。

(3)做实做好文创业务。

文创酒店方面,在平遥明清街投资运营了具有明清仿古特色的文化创意酒店——光绪行宫,试水文创酒店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营销,开业至今40余天,接待1228人次,营收20余万元。同时,挖掘和放大光绪行宫文化底蕴,开发主题系列文创产品,让客人把当地生活美学、人文情怀带回家。

文创商品方面,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晋心晋意”文创品牌,加大对以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和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研发,推出多系列创意类旅游纪念品,其中四款被省旅游局选定代表山西省参加了5月24日—27日在义乌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

二、经营发展的思考与定位

总结这几年来企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探索经验,正因为我们致力于打造资源整合商和平台运营商,不以利小而不为,从无到有、以实起步、以小起步,坚持轻资产、平台化运作,企业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得到的政府重视程度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仅靠现在的经营业务、经营体量、拥有的资源无法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围绕能司的六大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贯彻旅发大会精神,下一步就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重点将在创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全过程涵盖在文化体验上,在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延伸、供应链集成、价值链提升”上下功夫,我们确定了“123456”发展战略:

“1”就是“明确一个战略目标”,即:到“十三五”末,将公司打造成为营收10亿元、利润6000万元的国内知名文化旅游旗舰企业集团。

“2”就是“坚持2个引领”,即:价值引领和文化引领。

“3”就是“创新三大业务板块”,即:旅游投资、文化创意、交通服务三大板块。

“4”就是“打造四大平台”,即: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资源整合运营平台、文化旅游项目投融资平台。

“5”就是“加快五化发展”,即:经营网络化、业务协同化、服务品质化、管理精细化、发展特色化。

“6”就是“打造六型文旅”,即:创新文旅、智慧文旅、品牌文旅、安全文旅、廉洁文旅、幸福文旅。

三、下一步发展路径

围绕“123456”发展战略,下一步我们重在要回答清楚“我们要做什么”和“我们要做成什么”两个问题。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核心是在做好现有产业精耕细作、挖潜增效的同时,积极创新实践,做好“跨界”和“旅游+”的文章,推进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性、跨越式的发展。重点抓好七个“+”:

1、积极发展“旅游+金融”,开展投融资及景区开发

旅游景区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将加大投融资能力建设,与银行、基金、投资公司合作,打造文旅投融资平台,积蓄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按照打造支柱产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收购、合作、新建等途径,进行旅游资源、资产整合,推进芦芽山天池国际滑雪度假区、晋中全域旅游、太行大峡谷、运城夏县架桑景区等3-5个资源基础好、发展前景广的主要景区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打造企业跨越式发展新动能。

2、积极发展“旅游+露营地”,构建房车旅游露营地网络和文旅综合体

前期我们与省旅游局共同推进“全省汽车旅游露营网”事宜,已作为全省唯一重点项目于5月15号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上签约,并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展为期2个月、遍及11个地市的调研,通过筛选,已经有29个景区场地纳入项目备选库。其中,在近期召开的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与长治市旅游局、晋城市旅游局成功签约8个房车旅游露营地项目,总金额3.06亿元。

而且,按照能司安排,就与SK(中国)、兵器集团就成立合资公司,打造房车与自驾游营地网络事宜,已出前期策划案,并进行了三方洽谈。其中,太原晋阳湖房车旅游综合体项目和大同文瀛湖综合体及房车旅游露营地项目已分别与两地市政府进行沟通,选址及地块已初步明确。大同项目已在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与大同市政府成功签约,总金额20亿元。搞房车旅游露营地是我们的切入点,是我们占领市场先机的出发点,但通过房车项目,掌握低价土地资源,吸引各类资本,推动建设旅游商业综合体,使营地、综合体遥相呼应,做强做精是我们的落脚点,力争把此项目打造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营地连锁经营品牌。

3、积极发展“旅游+文创”,引领山西文创行业新风尚

本着“向传统文化要活力,向固态文化要动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大对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和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开发更多新、奇、特、美、精的特色文创产品,做好代工、销售、品牌文化和载体延伸四篇文章,在核心城市及景区打造1-2处古村落,开发5-10处特色酒店、特色餐饮,通过自营和加盟等形式连锁复制,打造新的文创载体。

同时,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线上“礼库”电商平台,实现游客扫描商品二维码—线上下单—各地市分仓及配送中心送货到家,提升游客购物体验。

4、积极发展“旅游+交通”,打造专业服务集成提供商

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力发展旅游直通车、景区小交通、高端商旅、汽车租赁及汽车后服务市场等方面,打造旅游交通专业服务集成提供商,构筑绿色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按照领导的安排,在大运新能源快客公司的组建中,围绕运游结合,实现“双百台”的目标,即,班线车百台、旅游车百台。

5、积极发展“旅游+智力”,打造管理团队输出品牌

山西旅游行业运营托管团队多为省外企业,我们将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推动自有人才团队、运营模式、管理经验等智力输出,打造省内首家“智力、管理和品牌”输出型企业,改变现在“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格局。

6、积极发展“旅游+规划”,打造旅游规划设计服务企业

引进省内外知名专家,高起点介入策划与规划设计领域,以创造美好旅游体验,实现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规划落地与市场化运营为导向,提供旅游详细策划、旅游详细规划、旅游专项策划规划等服务内容。

7、积极发展“旅游+互联网”,搭建智慧旅游平台

利用自有“i游旅行”电商平台和“i游旅行”综合管理平台,配合自身渠道及资源优势,拓展线上渠道,打造山西线上旅游商业综合体,成为国内知名、省内第一的线上OTA(线上旅行社)。

四、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措施及建议

为确保上述七大发展路径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使文化旅游这一产业支柱真正站立起来,需要全面考虑资金、土地、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更离不开能司的大力支持与帮扶。

1、关于资金来源。在项目建设上,我们拟采取PPP、BT、BOT等模式建设推进,减轻建设资金压力。在项目推进落地上,恳请能司给予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以使其轻装上阵,在此引导和孵化作用下,我们尽最大努力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实现以小博大。

2、关于土地和景区等资源的取得。优先考虑以无偿划拨、无偿划转、免费占用、集团化重组整合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取得,节省大量市场交易成本。而且,楼阳生代省长在出席旅游发展大会主题会议时指出,“要大力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利益关系”。鉴于此,恳请能司与省市政府加强高层协调,借助行政手段或“行政+市场”手段,将部分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权以行政划拨或市场方式授予,助力企业快速壮大。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3

如景区和旅行社合作的模式,江西某旅行社的统计显示,每年投入在媒体的营销投入大概是一百多万,但基本上这些营销用都是和其合作景区代为承担的,可以说,达到景区和旅行社共赢。而南昌的另一家旅行社则采用与景区合作的方式,该旅行社购买景区门票的价格是该景区公开出售的价格的的2折,所以,安排此景点线路是改旅行社在同行中有形成了足够的价格优势。而代售机票和代售火车票早已是很多旅行社在运营的一种方式,而且有很多旅行社已经将主营业务放在这个上面,通过这些方式,旅行社可以增强竞争实力,分担风险,并获得更大的经营利润。

2.拓展线上旅行社、构建客户平台

目前,市场开发的渠道很多,而大多数旅行社由于规模和盈利的限制,采用的是最传统的方式。目前网络营销已经前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普及。大量新的市场开发方式如电子商务的运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自1999年,携程网、elong网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第一批在线运用互联网运营的旅游企业的诞生,也代表着从事旅行的旅行社走线上营销是一条必然之路。值得旅行社关注的是携程网、elong等这些网站重点都放在了,机票预定、宾馆预定等项目上,但在旅游线路设计和门票优惠以及代办签证上,旅行社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果在网站经营上以这些为主营产品,既避开了与上述的旅游网站直接竞争,又能争取到相当的客源,同时提高了旅行社的知名度,所以,不管是旅行社自行开发网站或者是借助专门的旅游交易网站进行营销,都是有利无弊的。

3.线上线下联合,多种营销渠道选择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2012年还是微博的天下,大家都忙着“织围脖”,到了2013、2014年,已经是微信满天飞了,未来是怎样信息传播媒体大家都没法预料,所以,旅行社要善于捕捉潮流,让信息顺畅传播。有专业人士推断,旅游行业作为一个受信息量影响非常大的行业,其发展趋势一定是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未来整个大旅游市场中,中国在线旅游消费的份额将占70%。所以,旅行社可以采用和OTA合作的方式,成为他们的供应商,提供线路产品,或者利用新型信息工具,如微博、微信等,用微博、微信可以不时推送和最新的产品信息,而且是图文并茂。

4.结论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行业;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运用,“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产业需要依托大量信息,是最早导入互联网技术的行业。旅游OTA(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发展,对原有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尝试通过转型中旅游企业的矛盾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旅游的内涵

“互联网+”旅游就是将网络技术和旅游行业全面融合,将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以及服务理念全面运用到旅游产业中,转变以旅游企业为中心的产销分离格局,变成以旅游者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格局。将大数据和云计算构成的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重网络技术的融合传输到用户个人电脑、手机等移动端,让旅游者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与创造。

二、行业转型中的问题

1.旅游者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旅行社通过提供大量标准化旅游产品,赚取旅游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收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必须按照旅行社制订的旅游计划进行游览活动,也就是所谓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在某种程度上,旅行社的旅游产品限制了旅游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信息技术相对滞后的时期,这种旅游方式能够很好满足全民旅游的愿望,但是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追求自由的愿望。而“互联网+”旅游的模式正好迎合了当下居民收入增加、文化素质提高对旅游的旺盛需求,满足了旅游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进行旅游的愿望。同时,互联网上海量的旅游出行游记、照片、视频也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旅游的理解,旅游者从“走马观花,求多求全”式旅游,转变为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和旅游感受。因此,旅游者在选择出行方式上就会相对愿意选择一些特别的旅游产品或者自由度较高的旅游产品。

2.旅行社营模式的转变。旅游者旅游观念转变的后果是,旅行社固定的旅游线路产品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通过OTA自由组合旅游产品,旅行社的经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家对公费旅游政策的出台导致旅游行业众多订单减少,旅行社经营利润下滑,再加上日益增加的房租和人力资源成本,使得旅行社不得不考虑转变运营模式,给旅行社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

3.旅游电商间的激烈竞争。旅游电商的出现虽然改变了旅游产业的运营模式,但电商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再加上BAT的进入,旅游电商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并购以及资本运作带来的恶性竞争也将成为阻碍旅游电商发展的问题。另外,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新的平台取代旧的平台,新的客户端取代旧的客户端,技术开发成本高昂,这些都是旅游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旅行社改变运营模式。要想改变旅行社的被动局面,就得改变旅行社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旅行社一方面可以考虑导入OTA的运营模式,建立线上、线下联合运营的模式对抗OTA,但是网站建设及维护以及后备人才培养都需投入大量的运营资金,只有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才能实现转型,例如港中旅的芒果网和中青旅的遨游网。而更多的中小型旅行社可以着手新商品开发上,依托多年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经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转变运营模式开拓旅游行业的蓝海,例如旅行社依托新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还可以接受一些非常规路线或者旅游产品的设计为客户定制产品。一部分旅行社将目光放在了既有客户维护上,针对多年积累的客户群做深层次的需求调研,定制贴合固定客户需求的产品。只有这样,旅行社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2.旅游电商进一步细分市场。旅游电商虽然能够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但是旅游电商之间竞争激烈,电商企业并购频繁,且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导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抢占中,一旦失去资本运作的介入,旅游电商企业发展岌岌可危。因此,旅游电商企业只有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分析旅游者的需求,以智能计算的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便利、多元的旅游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四、总结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变得更加贴近旅游者,为旅游者带来便利,同时行业转型也带来了旅游发展趋势的变化。旅游教育部门只有敏锐地感知旅游行业的变化,即分析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状态,才能更好地改进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旅游企业发展的旅游人才。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个性化旅游产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56

1简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以佛教为主要特色兼有自然山岳风光的国家地质公园,是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开发建设景区。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及“5A”级景区的九华山也在不断探索“互联网+”下的旅游电商发展新思路。

2九华山旅游电商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九华山电商发展现状,作者运用实证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共回收104份;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九华山旅游电商发展存在下列问题。

21互联网营销渠道多,但不精

九华山旅游电商借助互联网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营销,方式多,但细节化不到位,致营销效果不甚明显。由表1可知,受访者中有4405%的人愿意通过现场购票的方式预订酒店。

22线上人流少,宣传力度小

营销推广是旅游电商吸引潜在游客的重要手段。九华山无论是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其他线上旅游频道,其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由表3可知,仅有1952%的受访者是通过线上平台得知九华山的;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在亲戚朋友处听说或通过其他方式得知。

23旅游产品较单一

从表4调查中发现,旅游者来九华山旅游的目的呈现一种多样化趋势。目前景区向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多停留在浅层次的礼佛或景点观光方面,并没有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后续开发和深度的挖掘,难以满足现在旅游者对于旅行多样化的需求。

24品牌知名度不够

根据表5、表6可知,104位受访者中只有6731%知道九华山,其中仅有8714%的受访者知道九华山属四大佛教名山,可见九华山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目前,从整体上来看,九华山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后续增长空间大,但发展中存在困难以至于九华山知名度提高幅度不大。

25电商人才资源匮乏

旅游电子商务包括的学科很多,例如:旅游学科、管理学科、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九华山大力发展旅游电商的前提就是需要大量专业技术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成为九华山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

3发展九华山风景区电商旅游对策

31政府扶持打造旅游品牌

九华山旅游业发展需要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制定发展战略,创立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品牌。着力在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上做文章,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品质,努力营造吸引游客的旅游环境。

32“一站式”在线旅游定制

新市场环境下,游客出游和消费方式发生转变,自由行、自驾游成为主体,旅游方式向定制化转变;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迫使九华山必须利用网络信息化的手段,创新旅游业态,将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景区需要以传统旅游资源为基础,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利用互联网与全国甚至全球的旅游及租车企业、酒店及景点等建立合作关系,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另外,还应对线上旅游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总结,不断自我完善,为旅游者提供更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服务。

33创新网络营销方式

完善搜索引擎,为旅游用户检索、查询提供便利;利用第三方,如微博、邮箱、二维码、微信群等手段,加强旅游宣传,通过线上渠道挖掘潜在客户,同时也为其提供更为便利以及丰富的旅游信息资源。

34将分享经济模式融入在线旅游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分享经济成为新兴的商业模式。在九华山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面前,景区应利用分享经济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利用线上平台与分享经济型的旅游企业合作,切入住宿、体验、旅行规划等场景下的分享,围绕当地资源进行分享,从而达到推广宣传品牌的目的。

35将旅游在线保险服务融合其中

目前,互联网旅游金融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为197亿元,渗透率为59%。未来,互联网旅游金融的渗透力将不断加大。将旅游金融产品,特别是在线保险服务融入九华山旅游产品中,不仅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业创造新的盈利点,更是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行安全保障。

36引进和培养专业型的电商人才

在旅游电商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旅游专业知识及市场营销管理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等。因此九华山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此类复合型的人才。

4结论

九华山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旅游业和电商信息化的融合,虽然九华山旅游电商模式已获得一定的成功,但还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市场发展的最大作用。九华山旅游电商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品牌宣传,大力培养高素质电商人才,将电子商务模式和传统旅游业经营模式结合,不断探索旅游电商发展新思路,才能提高九华山旅游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钟栎娜,吴必虎,邵隽中国5A级旅游区门户网站的成熟度评估[J].旅游学刊,2011(12)

[2]梁方方,江金波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测量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11(9)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范文6

【关键词】旅游广播 生态文明 场景化 精准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旅游广播作为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旅游广播,指一切以旅游为内容的频率或节目。狭义上的旅游广播则指以旅游冠名的广播频率或者是单独的旅游频率,或者是涉旅游内容的综合性的专业频率。旅游节目已较长时间广泛存在于各种广播频率中,整体表现不温不火。专业化的旅游频率大多数诞生在2000年后,由于诞生时间较晚、市场表现不够出众,旅游频率和新闻、交通、音乐等规模较大的频率相比,较为弱势。

党的十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到2016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旅游人数超过44亿人次。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年我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11%,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则超过10.26%。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在此背景下,旅游广播这一目前较为弱势的节目形态应抓住机遇,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奋力而上,有所作为。

一、当前旅游广播的存在形式

目前,我国旅游广播节目主要有以下几种存在方式。

一是独立的旅游频率。这类广播频率一般都以传播旅游文化、提供旅游资讯为己任,目的是打造地区旅游专业媒体。我们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网站查询到,截至2016年9月30日,以“旅游”作为关键字命名的广播频率有50个。其中,省级频率12个,市级频率38个。12个设省级旅游频率的地区中,10个属于南方省份,北方仅有河北省、吉林省;38个设立旅游类频率的市级电台中,有24个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有14个。在这些频率中,有专门的旅游频率,如吉林旅游广播(FM103.3)、三亚旅游广播(FM103.8)等;还有旅游与交通、文艺、文化、经济、音乐、体育、生活等交叉频率,如海口旅游交通广播(FM95.4)、河北旅游文化广播(FM100.3)、昆明文艺旅游广播(FM102.8)等。2017年3月19日,宁夏都市广播・旅游(FM103.7)开播,省级旅游广播频率增至13个。

表1: 省级专业旅游频率

二是在其他广播频率中开办旅游节目。由于类型化的旅游频率目前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广播旅游节目都存在于各类频率中,其节目类型有资讯类、服务类、文化类、娱乐类等多种。如北京文艺广播的专业广播旅游节目《环球旅行家》开播已10年,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服务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旅游人群。2016年12月16日,全新升级的山东广播文艺频道时尚调频推出一档广播旅游节目《I LOVE 游》以“最新鲜的旅游资讯、最火爆的旅游活动、最省钱的旅游路线、最文艺的旅游体验”为节目宗旨,每天上午9点至12点直播播出,时长达3个小时,已经成为该频率早间的核心节目。同样开播10年的黑龙江台《龙游天下》节目以其精准定位、精准营销、精准活动闯出一条整合资源新路,年创收1600万元。

三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出现了一批存在于互联网广播平台中的旅游节目。如2014年喜马拉雅FM上线的广播旅游节目《随口说美国》,主播借助自己的移民优势,为听众讲述在美国的方方面面,目前已经坐拥10万粉丝,播放量近千万。这类基于音频客户端的旅游节目具有个性化、强互动和产品化特征,虽然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但可供广播电台制作旅游节目时的借鉴和参考。

二、当前旅游广播存在的问题

以“传播旅游文化、提供旅游服务、引导旅游消费”为宗旨,广播电台的旅游节目在节目设置上以旅游文化、旅游信息、旅游服务、旅游推广为节目专业特色,把旅游服务信息和生活休闲娱乐有机的结合起来。节目类型主要是旅游资讯类、旅游服务类、旅游文化类、综艺娱乐类等,其中主要以服务类节目为主打,突出服务功能和实用性。当前各台播出的旅游节目多数与当地旅游局或旅行社合作,逐步实现了对当地景区及附近邻省区主要景点和客源地的有效覆盖,提供优质的旅游休闲资讯服务,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有些地方台成立的旅游广播俱乐部或者驴友会等多是由热爱旅游、崇尚自然的听众组成,已经成为旅游节目之外强大的延伸平台,为旅游广播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另一方面,当前的旅游广播节目还存在以下问题。

1.旅游节目内容同质化

当前,各电台的旅游节目基本采用“互动话题+资讯”“互动话题+音乐”的结构,虽然互动话题的选取不尽相同,但内容大同小异。通过对某市级专业化旅游电台的节目设置进行分析后发现,该频率每天播出19个小时节目,其中五档节目均是介绍当地旅游资源,内容极其接近。广播旅游节目同质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旅游领域的垂直细分还不够,当然还存在着某一档节目火了,大家纷纷效仿的情况。不同需求的听众收听到的都是同质化的节目,长此以往,用户黏性会不断降低。

2.缺乏场景化收听

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J.Meymwitz)把媒介场景定x拓展为信息系统。他认为,地点和媒介同为人们构筑了交往模式和社会信息传播模式。场景化收听是广播在移动互联环境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声音媒介场景交叠的可能是广播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但通过我们的观察,当前旅游广播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就某个旅游话题和相关的嘉宾进行探讨;另一种是把简单的录音报道作为旅游节目的内容和素材。前者很容易做成普通的访谈节目,后者则容易在不断的场景切换中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再加上一些主持人知识水平自身的局限,都无法在旅游节目中引导听众进行场景化收听。

3.新媒体互动手段单一

当前旅游节目的新媒体使用总体比较单一。很多新节目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新媒体平台,多借助频率统一的微信或者微博进行传播,且新媒体互动只是停留在互动话题的层面。很多老牌的旅游类广播节目,虽然其官方微博拥有不少粉丝,但是缺乏运营,粉丝活跃度整体偏低。尽管一些节目尝试采用“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加强互动,探索广播可视化的新模式,但是这种直播的内容往往就是把主持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直播给听众,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听众的猎奇心理,但并不能形成长效的互动,不具有持久性。

4.线上线下活动断层

这里所说的断层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开展的线下活动与线上节目关联不大,线下活动的有效终点应该是通过活动把听众凝聚在线上节目的周围,使得线下活动成为节目内容的有效输入,而不是把听众引向下一个活动。活动本身应该反哺节目,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二是重活动轻节目,节目组因为线下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从而在短期内持续性地举办各类活动,反而降低了节目本身的制作水准,这与组织线下活动的初衷是相悖的。三是组织的活动商业性过重,广播旅游节目一直都有着传播文化、引领价值取向的职责,过重的商业气息不仅影响了听众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广播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我们认为线下活动的意义是形成听众社群、培养听众忠诚度、引导听众积极生活。

三、旅游广播的创新思路

如前所述,在“五位一体”的战略指导下,以旅游业、旅行者为主要服务范围和对象的旅游广播应积极调整定位,以全域旅游的视野、融媒体的形式,推出有影响力的节目。旅游广播要实现创新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突出广播特色,放大声音元素

旅游需要用视觉、听觉甚至味觉等多重感官来体验。基于声音传播的广播节目看似少了视觉的直观性,但通过主持人在进行旅游信息介绍时播放地方特色的音乐和歌曲、邀请旅游爱好者和旅行家到直播间讲述自己的旅行故事等,可以在保持神秘感的同时刺激听众的想象力,为听众留下可以品味的空间和认同感。

除了在节目中放大声音优势外,还可以利用声音优势进行服务性拓展。如佛山电台推出的“自助声导游”就将电台的声音优势与景区导览结合在一起,根据景区的需求,面向不同景区及周边商户提供高质量的、由知名主持人用粤语、普通话、英文讲解的音频内容等,在常规导览内容外,还结合景点更新、特色活动、游客互动等进行动态的导游内容更新与维护,既帮助景区宣传自身特色又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还增大了电台的影响力,可谓一举三得。

2.打破直播间约束,回归旅游本质

广播旅游节目有三个要素:一是旅途中的音响,这是广播要素之一,也是旅行节目的优势,旅途中的各种音响,如雨声或风声甚至是旅途中的交谈声,都是旅游广播节目的最好素材;二是音响营造出来的想象力,可以让听众在脑海中构建一幅画面,这个画面不一定真实,但足够美好;三是过程性,旅游广播节目抓住旅游本身就是一个享受过程的特点,发掘过程中的故事,展现过程中的细节。以上这三点要求广播旅游节目要突破直播间的约束,回归旅游本质。

如果将广播旅游节目视作旅游有关话题的主持人互聊或嘉宾访谈,都是对广播旅游节目的狭隘化。旅游广播节目需要不断走出直播间,走到旅途中,走到旅行的人当中去,把值得推广的旅游资源和有特色的人、事、物展现给听众。当前不少旅游广播频率和节目组织听众到本地或外域乃至国外旅游,并将旅行中的故事制作成节目,就是很好的形式。

3.立足本土资源,深耕文化内涵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是一种本土化色彩较强的媒介,广播旅游节目从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考虑从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风俗和受众的心理期待出发,立足本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播旅游节目。如近年来河北旅游文化广播不断在深掘地域文化、立体推介旅游资源上下功夫。其播出的百集系列节目《邯郸成语故事》,以妇孺皆知的成语故事作为主线,讲述先秦以来的邯郸历史,切入邯郸周边的旅游景点,打造“邯郸成语”旅游专线。

4.打造“旅游+周边”,实现节目产品化

很多旅游节目已经在频率中存在多年,经过多年的积累,节目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要善于利用这些数据库,开发节目以外的新产品,多渠道传播。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料出版有声读物、图书,也可以开发新媒体产品,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途径实现“旅游+周边”。这就涉及到把内容转化为产品的问题,特别是在转化为新媒体产品时,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技术基础、个性价值、性能表现、价格策略、用户黏性、文化基因以及盈利模式都是新媒体产品在设计和运营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要实现“旅游+周边”,一方面需要扎扎实实做好节目,不断深挖节目资源,增加节目自身厚度;另一方面,要求节目运营者要跳出传统广播的桎梏,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节目的发展空间。

5.丰富线下活动,建立听众社群

在新媒体环境中,广播“听众”开始逐渐向使用内容、使用产品、使用服务的“用户”转变。对于旅游广播节目来说,办好线下活动是打造节目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线上节目与线下活动的密切配合,形成广播听众与活动人群的双向转化。线下活动也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旅游广播要与合作单位密切沟通,做好策划、找准市场、开发活动产品。同时,听众社群的维护也是重中之重。众社群一方面为线上节目不断吸引听众,同时也是线下活动潜在的参与者。社群规则、社群氛围、社群成员关系、社群活动频率等都是影响成员活跃度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如江西旅游广播等许多地方广播竞相采用的自驾游活动,将车友活动与旅游活动结合在一起,带领听友们“线上听风景,线下游美景”,既促进了都市人群周末短途游习惯的养成,也迎合了市场需求,一举多得。除组织境内游之外,一些广播频率还组织听众境外游。

6.细分垂直领域,精准服务听众

目前广播旅游节目的主题设置稍显杂乱,未来要想在全域旅游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广播旅游节目需要对旅游系统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旅游人群制定不同的旅游节目。在常规节目之外,广播旅游节目可以借鉴电视节目季播的模式,每一季打造一行业细分。如将本地游、出境游、亲子游、老年游、徒步游等分别做成每一季的主题。每一季中各期节目再进行细分领域下的话题探讨,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季播模式的推行,可以做到针对不同兴趣群体听众的精准收听,同时便于投放新媒体平台,进行个性化收听。

7.丰富媒体手段,实现立体传播

旅游类广播节目要不断尝试各种新媒体手段。在自身新媒体平台搭建不成熟的情况下,要敢于借力发展。节目不必拘泥于频率的宣传平台,可以单独开设公众平台,通过内容运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资讯、旅游攻略、旅游项目为一体的信息搜索平台,通过该平台,还可以实现听众社群的建立,实现信息的“工”型流动。旅游本身具有的可视化性质与网络直播的属性相一致,因此可以突破广播音频节目的束缚,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旅游巧妙结合,通过直播内容的设置实现流量转化。在将节目进行新媒体投放和推广的过程中,要根据投放终端的不同,对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实现碎片化、差异化、精准化和专业化。

8.实现出行服务场景化、精准化

广播媒体一向以传递信息迅速快捷见长,所以广播旅游节目更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及时报道出行信息。实用性是广播旅游节目生命力得以持久的根本所在。外出旅行的人都希望通过广播得到对自己切实有效的信息,因此,一方面对节目听众进行分析,明确听众在出行前、出行时、出行后的各种需求,只有全面了解听众所需,才能够做到全方位服务听众。另一方面,革新信息获取方式,要与当地旅游局、景区管理部门、旅行社产生合作,争取拿到第一手资料,避免直接在互联网上搜集无信源的信息。同时广播旅游节目不能仅仅是旅游资讯的输出,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要把节目建设成一个调度平台,把适合出行的地点的接待能力、路况信息、突况等及时,从而指导人们有序出行。

四、结语

有人认为,旅游就是一个人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旅游广播,就是要让听众发现自己呆腻的地方的新乐趣、获得别人呆腻的地方的新信息,让听众产生身未动、心已远的行走期待,由耳朵的旅行变成心灵的旅行,进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广播之间的协作互补,旅游广播与当地和其他地方的旅游管理部门、景区和旅行社等都需要一定的磨合,建立一套良性互动机制,共同做大旅游业的“蛋糕”,实现广播的双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震茅《旅游广播节目的现状、文化内涵及发展趋向》,《中国广播》,2009年第3期。

2.邱翔《广播媒介的“场景重构”》,《中国广播》,2015年第3期。

3.彭兰《“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编辑之友》,2015年第4期。

4.李伟峰《论旅游广播的发展策略――以厦门旅游广播为例》,《东南传播》,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