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信息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信息分析范文1
中图分类号: F29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房地产市场中,各个市场参与者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均匀的,对于所要交易房屋的质量、性能等内在性,一方比另一方更为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市场,购房者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连续数年的快速发展,商品房价格迅速攀升,尤其是近一段时期,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已经在较高的情况下仍然迅猛上涨。
据最新研究资料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平均相对价格已经大大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已经发出“抑制”房价的信号。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房产商通常在市场需求、产品成本、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而消费者(买方)则明显处于信息劣势的位置。
二、房地产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一)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
房地产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房地产商品生产过程复杂,涉及领域繁多,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很难有人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很精通,这导致消费者难以确定商品的质量。(2)房地产商品隐蔽工程多,被后续工程覆盖后,由于其本身的特点,难以进行全面检查。(3)房地产商品地理位置、设计、构造各不相同,在市场上不会存在相同的两个商品,人们不可能通过了解其他商品的特性来帮助判断,这决定了房地产商品的私有信息非常丰富。
(二)预防信息不对称的成本费用高。
(1)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与开发商相比,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消费者若想获得与房地产企业相对称的信息,是要付出高额代价的。(2)理论上讲,一个完全的合同应包含交易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双方的行为。但现实中,充分估计将来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及如何处理这些偶然性是非常难的。(3)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人们的有限理性,合同绝大多数是不完全合同,所以违反合同是难以避免的。在我国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多是开发商违约,作为消费者也是受害者,要想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就要付出高额成本。
(三)房地产市场中的利益驱动。
(1)房地产一级市场主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市场的主体是国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国家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时,有的开发商难以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就利用各种关系与政府官员勾结,以非正当手段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2)房地产二级市场主要是指住房一级市场,是开发商把建好的楼盘卖给消费者的市场,市场的主体是开发商和购房者。在这个市场里,开发商主要通过牺牲建筑质量降低成本、隐瞒产品信息、夸大宣传等手段维护自己的信息优势。(3)房地产三级市场主要是指二手房买卖市场,包括在二级市场基础上的第二次或多次房地产转让交易活动,即购房者将自己所购买的住房,通过房地产中介机构转卖给新的购房者,这一市场的主体是售房者、房地产中介机构和购房者。由于这三个市场主体对房地产商品的信息掌握程度各不相同,造成了任何两个主体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想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得最大利益,都会由此加剧信息的不对称。
三、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信息不对称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但完全消除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营造完全竞争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各个利益相关者着手,将信息不对称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此,笔者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一下相关对策建议,为完善房地市场献计献策,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从开发商角度而言
开发商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力求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优质的产品即使价格偏高,也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最终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低质量商品房若要进来滥竽充数,他们后期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还应充分意识到,信息经济正逐渐把整个市场推向买方,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做的不是研究如何榨取消费者,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消费者信息,增加自身的信息含量,并敢于把“私有信息”共享出来,增加企业透明度,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值得信赖的产品,让广大消费者放心购买自己的产品,走出一条品牌经营路线,这种无形效应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利润将是巨大的。
要降低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键在于要让消费者充分了解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和产品成本。这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商业机密问题。但是,对于房地产这样的特殊商品,房地产商不能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而否定信息公开。当然,这里所说的信息公开主要是强调在宏观、行业、区域层面上充分揭示和传递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信息,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形成判断的合理基础。
(二)从购房者角度而言
对于购房者来说,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开发商或是销售商,这些信息一般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大多数购房者不具备专业知识,信息搜索又要付出很高的成本。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小开发商只注重短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逆向选择问题。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尽力收集各种从正规渠道获得的权威信息,借助于社会、政府、行业协会的援助,或请律师陪同购买,或付稍高的价格去购买质量有保障的商品房,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依法维权,不让侵权者有机可乘。
面对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或不对称及其已经造成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快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房地产市场,使之逐渐成熟。
参考文献
市场信息分析范文2
本系统是针对贸市场打分机制,并结合其应用特点,进行定制性开发项目,可实现终端评分管理、数据汇总及报表生成、贸市场信息管理等模块功能。
系统将会提高考核结果的使用效率,保证和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各项权益,为贸市场联合检查组搭建更高效、精准、便捷的信息化检查系统,积极改变管理方式,变被动监控为主动控制,提升市场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中心平台 移动终端 评分管理
1 背景介绍
在“十二五”期间,各地方政府都迫切需要深化“电子政府”建设,加强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协同的“云政务”体系,努力实现行政事务的“互动参与”高级形态,推动政府资源整合、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从“一个政府、多个部门”向“多个部门、一个政府”模式转变。
贸市场是城市的窗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标准化菜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对于贸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已经成了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的重要环节。
而通过传统模式,使用纸质表格对贸市场进行考评及打分,具有以下问题:
检查工作点多面广,覆盖范围大,检查时间有限,采集数据之后,通常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将数据录入到电脑,人工操作工作量繁重;
不同部门现场评分项目种类繁多且结构、权重各不相同;
评分手写记录,不便于数据的管理,且容易丢失:
手工录入及计算,易产生误差,并难于发现,无法及时有效追溯和更正;
扣分项无佐证信息(如图片、文字等记录),不便于信息传递与市场整改;
评分表单固定化,在数据的汇总分析上费时费力,不方便纵横对比,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评分原始数据以纸质形式保存,没有纳入政府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利于数据共享。
而建立一套贸市场信息化评分系统,可以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
2 项目特色说明
2.1关键技术
(1)先进的终端图像处理技术
本项目使用平板电脑作为终端,应用程序能自动以最优的图像质量存储最多的照片。同时节约了终端的存储空间和图像发送时的流量消耗。
(2)独有的终端数据处理技术
评分数据采用专用格式存储和交互i并可一次性上传多组数据,以最小的数据流传输评分信息,可以节省日常运营的通信费用。应用软件包含数据同步功能,能保证终端、中心平台主数据库、中心平台备用数据库内的数据在网络畅通时候保持统一。
(3)双重权限验证技术
系统实行用户名登陆及终端绑定双权限验证,可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系统内数据的安全。
(4)自定义报表生成技术
系统采用Excel报表自动生成技术,不但能自动生成预定格式的数据报表,操作者还能通过自定义统计条件生成特定的数据报表。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考核结果,输出各类不同的统计汇报表。
2.2项目创新点
(1)通过便捷的信息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本项目基于无线城市,贸市场评分检查将实现电子化、无纸化、便捷化、低碳化。全数字化的信息录入、数据智能分析,报表自动生成能大大简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步骤,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贸市场评分检查更快捷方便。
(2)良好的系统扩展性,可挂载在对外网站
系统应采用模块化方式,可扩展性好,可按系统上线后管理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新的功能;对未来增加的功能或扩大规模实行无缝式扩展,同时也提供不同端口与OA系统完美整合。更可挂载到政府的商业信息中心站点,将各类考核结果、市场排名等通过Web方式对不同权限用户进行有区别的、针对性强的信息。
(3)多硬盘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中心端系统使用最新的磁盘备份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保证应用服务器时刻可以被客户端访问。
(4)云计算技术的运用
系统结合“云计算”模式,为客户提供快捷、简易的数据处理服务。使贸市场检查人员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通过无线网络,3G还是有线宽带,都能快速地访问系统后台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报表、地理信息等资源。一改以往的只能在本机上实现数据处理和运算,人机分离就无法运转的状况。
3 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针对政府组织的贸市场联合检查行动。以部门为单位细化打分表格,达到规范、细致、打分部门与模块一一对应的效果。
评分管理子系统/模块:该子系统负责评分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
数据汇总及报表子系统/模块:该子系统负责整理并汇总各类评分数据,并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类报表。
贸市场信息管理子系统/模块:管理各类市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负责人等基本信息。支持用户停用及更改市场信息,相应的评分表格将随着市场信息的变更而自动变更。
权限管理子系统/模块:系统对用户及用户权限进行了分部门、分等级、分人员的严格管理,将系统内的各类信息进行了分类规整。极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信息的保密性及规范性。
移动终端子系统/模块:检查人员通过安装移动终端子系统的移动设备,实现了方便准确地现场打分,移动终端提供给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用户单独的评分模块,完成包括针对各类贸市场各类评分操作。同时,移动终端也提供了各种评分的辅助模块,能让评分人员对市场的过往记录和基础信息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分。
4 系统应用
本系统已在某市贸市场定期的联合检查中得到应用(如图1所示),用户对系统的便利性及可操作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在向其他区县进行推广。
市场信息分析范文3
[关键词]战略;市场信号;辨识
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一个规范性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大体上分解为3个阶段,分别是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及评价阶段、战略实施及控制阶段。在战略分析阶段,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信号辨识。
1 市场信号辨识的重要性
古典经济学认为交易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自然秩序是这种交易过程的结果,而这种交易过程的运作原理就是“看不见的手”原理。“看不见的手”原理主要强调两点:
1.1人的自利心和人的交易的天性使有效率的经济运作体系成为可能。如果每人均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充分应用他的资源,并且如果这个明显简单且自然存在的自由权未受到干扰的话,那么整体来说,就可以达到财富最大化。但是古典经济学并没有说明个人是如何精确地利用他拥有之物,以达到财富最大化的效果。
1.2“看不见的手”之所以能有效运行,并非出自某种价值判断或道德的说教,而是具有自利心的交易者自由交易的结果。古典经济学认为自由竞争是最有效的交易方式,而自然价格则是有效交易的实质。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交易的分析一反古典经济学从整体和宏观角度出发的框架,将研究的焦点放在满易者个体的欲望、需求和效用计算,效用计算支配着个人的理性决策及这些决策对交易价格的影响上,而交易价格则包含了所有的市场信息。
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均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设之上,而现实与假设并不相符。正因此,后续的大量研究都关注完全信息假设放宽后,交易有效性受到的影响,由于研究发现此时的交易已经脱离了财富最大化的结果,很多学者便试图找出有效的方法,使现实的交易回到有效的途径上去。这就是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就企业个体来看,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均认为,其决策只是在自身的限制条件下求极值的过程;但博弈论的研究表明,其决策不仅仅要考虑自身,还要考虑利益相关者。当决策考虑的因素涉及自身以外的利益相关者时,信息问题便突显出来。博弈论中动态博弈、重复博弈和非完全完美博弈的研究,以及激励理论、契约理论研究的内容,都涉及甚至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以上描述的理论研究变迁正是反映了实务的需求变化,及人们对市场信号辨识重要性的认识过程。
2 市场信号辨识的分析框架
严格意义上,企业战略管理是辨识各种信号,进而进行决策的动态过程。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市场信号则是指竞争对手的任何行动。市场信号是市场中信息传递的间接方式,即使全部竞争者的行为不是全部都表达了某种信息,但这些行为至少有助于分析竞争的情况和制订战略。国内外企业常用的市场信号有提前预告、事后宣告、同一产业竞争者的公开讨论、竞争者讨论和解释自身的行动、将竞争者的战略与其可能采取的战略相比较、战略变更的最初执行方式、偏离过去的目标、偏离产业惯例、交叉回避、格斗商标、秘密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诉讼11种。从信号博弈的角度,以是否有成本来分,其中前4种为声明信号,后7种为行为信号。
就信号机制而言,一种行为因为其存在成本,只要不同类型竞争对手的行为成本有差异,就可以以一定的标准来辨识其类型,进而制订相应的战略。而声明信号因为没有成本,其真实性较难认定,这就增加了辨识的难度。
在声明信号辨识中,竞争对手只是作一个声明,记为“声明方”,企业则采取一个实质性的行动,记为“行动方”。双方存在四种偏好相关类型:
在类型1中,U类型的竞争对手偏好企业的L行为,D类型的竞争对手偏好企业R行为;企业在竞争对手是U类型和D类型时也分别偏好L行为和R行为。因此,双方的偏好具有一致性,这使得竞争对手愿意企业了解自己的真实信息,因此声明是可信的。在类型2中,两种类型的竞争对手都偏好企业的L行为,而企业只在竞争对手是U类型时才偏好L行为,此时竞争对手总会声明自己是U类型,声明不完全可信。类型3中,企业的行为不受声明影响。类型4中,竞争对手和企业的偏好完全相背,竞争对手的声明即使是真实,企业也不敢相信,声明不能作为战略制订的依据。
3 市场信号辨识的应用
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可能为“声明方”,也可能为“行为方”。根据上述分析,企业无论处于怎样的地位,在应用市场信号,尤其是声明信号时,首要的是分析与竞争对手的偏好相关类型。当企业为“行为方”时,可信的声明信号存在于竞争对手与自己偏好一致时。对称的,当企业为“声明方”时,与竞争对手偏好一致时,鉴于声明的零成本,使用声明信号会有较好的效果。当双方的偏好不一致时,企业作为“行为方”,应将竞争对手的行为信号作为战略制订的依据,而不是声明信号;作为“声明方”,使用行为信号向竞争对手传递信息会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存宽,等.战略环境影响识别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8).
[2]刘恒江,陈继祥.战略环境分析和危机预警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3,(4).
市场信息分析范文4
关键词:移动电话;寻呼机;扩散模型;预测
一、中国寻呼机产品的市场扩散分析
作为信息社会的一项工具,无线寻呼机是中国最早开放经营的电信业务之一。1983年9月16日,上海电信率先提供160MHZ频段的模拟寻呼系统,标志着无线寻呼业务在我国的开始。到2000年底,全国寻呼机总量已达4884万户(见表1)。寻呼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的放开经营政策极大地激活了市场;寻呼业发展初期的投资回报率高,促进了市场竞争和效率的提高。然而,寻呼业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被手机取代,由于缺乏对市场潜力的正确估计盲目建台,中国的寻呼业过早地进入恶性竞争。因此,对寻呼业市场做出正确的估计,以指导寻呼业以及我国整个移动通讯的发展十分必要。
根据Bass模型对寻呼机数据的线性分析回归计算,可计算出创新系数P、模仿系数Q和最大潜在市场分别为0.0057、1.3034和5268.36(表2)。由此不难看出,用Bass模型进行线性回归,不仅估计的系数超出经验要求,而且最大潜在市场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线性回归得出的结果不可信。
为了选择适合中国寻呼机市场扩散的模型,我们分别用Fisher-Pry、Bass、Floyd、Sharif-Kabir、NSRL、NUI等在不同初始值设定下(a=0.01,b=0.3,其他如δ、σ、γ等参数均为0.5,M=取不同初始值进行拟合,以判别系数最大作为拟合的最终值)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以判别系数作为判别标准的市场最大潜力在6000万户左右。符合参数要求且统计检验效果较好的模型只有NSRL模型和GRM2模型,由此得出的最大市场潜力分别为6100万户和6800万户,即按人口13亿计算,寻呼机在中国的普及率与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35%普及率相比差距很大。造成模型估计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可利用的数据不足使被估计的最大市场潜力接近最后观察周期的累计采用数,也说明Bass模型族常常会低估最大市场潜力。如果我们把其他国家的普及率作为非线性回归的经验值,那么按13亿人口的20%计算,中国寻呼机的最大市场潜力应为2.6亿用户。据此,我们重新对各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拟合效果好的依次是Jeuland、Sharif-Kabir、KKK1、NUI和NSRL模型,但前四个模型的系数估计不符合经验要求,且统计检验值并不良好。因此,我们选择NSRL模型来描述中国寻呼机的扩散过程,并对今后几年的扩散情况进行预测。
求得拐点N(t*)=8536万户,即寻呼机在中国的扩散达到8536万户后(1999年后),其年扩散速度将放慢。这符合中国寻呼机的实际市场扩散情况。另外,计算发现,中国寻呼机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20%的普及水平。当然,如果寻呼机费用进一步下降,寻呼台的服务措施更加完善,特别是面对手机冲击,寻呼机能在技术和性能上实现新的突破,寻呼机采用的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2000年1月2日,以虚拟广播的方式为寻呼台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信息服务的中国无线信息服务网正式宣布开播。它的出现标志着寻呼业务成为继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之后又一项受众广泛的电子传播媒介,进一步拓展了寻呼业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寻呼业的实际功
能。
二、移动电话的市场扩散分析
移动通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在移动中进行通信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蜂窝移动通讯、传呼、专用网等;而狭义的移动通讯主要指公用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和产品。本文指狭义的移动通讯。移动通讯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才兴起的一种高技术的先进通讯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引进中国。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在广东、上海采用欧洲标准TACS系统开通了模拟蜂窝移动通讯网络。1994年底中国联通率先开始建设GSM蜂窝移动通讯网络。自1990年以来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的用户数的年增长率高达80-150%,是整个通讯产业营业额年均增长率的3倍。截至2001年底,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12060万户,成为全球第一手机消费大国,增长势头迅猛。移动电话10年的发展相当于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规模。移动电话的高速发展,不仅反映在数量上,而且移动网络的技术含量和业务功能也有质的变化。
移动电话发展与大多数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都要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当然,衰退期可以通过技术更新从而变成新一轮生命周期的起点,但如能计算移动电话的饱和度,这对于从事移动电话网络运营的电信企业而言,将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的手机用户规模究竟有多大?中国未来手机的扩散速度如何?我们采用Bass模型对中国手机扩散数据(1987~1998年)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见表3)。结果显示,不仅参数值不在经验范围内,而且估计出的最大市场潜力只有5224.34万户,大大低估了中国手机的用户规模。
我国移动电话发展的趋势曲线与指数曲线或S型曲线的前半段较为相似,通过模型识别,认定我国移动电话发展趋势与Compertz曲线最为符合,因此我们选用Compertz曲线作为预测的数学模型。
Compertz曲线数学表达式为:
y=k・abt①
其中,k,a,b是常系数,t是时间变量。
对其数学表达式①的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lny=lnk+lna・bt②
在②式中,令Y=lny,K=lnk,A=-lnα,B=b,则得如下形式:
Y=K-A・Bt③
求Compertz曲线系数k,a,b的方法:首先将所给的原数据系列三等分(从最远的数据点舍去三等分的剩余数据);其次将原数据系列变化成对数系列lny,求出各个部门对数系列的和Σ1,Σ2,Σ3;最后利用下列各式计算各个系数(各式中的n=N/3,即各个部门系列中的数据项数)。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将中国移动电话历年来的用户数代入公式计算,得a=0.000332,b=0.802244,k=11129.63,则Compertz曲线公式为:
y=1112.63×0.0003320.802244t
因此,不难对中国手机未来的市场扩散做出预测,结果见表4。
中国手机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2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此后增长速度将放慢。2001~2005年中国手机的普及率分别为7.5%、10.9%、15.0%、19.4%和23.8%。到2005年后,中国手机的普及率大约能达到一些欧洲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盛亚.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张炎,张子丰.市场信息预测[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3、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4.
市场信息分析范文5
然而值得我们欣慰的是近两年IT经济普遍走向低迷的状况下,信息安全市场稳重有升,持续保持住增长。虽说目前这个产业市场容量目前还不大,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信息安全产业,潜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我们划分信息安全行业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导入期
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的导人期已经过去,但其时间发展较长,从1997年至2000年末期。这时期的特点一般为: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很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企业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和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尚不成熟,行业竞争状况和用户特点等尚不明朗。竞争较少,但风险很大,利润很少甚至是亏损。
成长期
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已进人成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为: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竞争状况和用户特点比较明朗,顾客对产品的认知能力迅速提高,产品形成差别化趋势以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生产能力呈现不足;市场竞争逐渐形成,进人壁垒拔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量得到增强,利润呈加速增长态势。
成熟期
预计在未来的5、6年安全行业就会进人成熟期,那个时候,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进人壁垒更高,企业利润不再增长甚至开始回落。中国的信息安全主要市场已经被瓜分。就算有新的产品进人,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的壁垒,新产品也会被已有的行业瓜分成员所享用。
衰退期
信息安全行业很难估计这个时期,由于存在长期的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这一时期应该很长。
影响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市场正处在成长期的时候,国内的信息安全市场虽然增长很快,但是问题不少,信息安全市场还远未成熟。当前信息安全领域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安全应用需求不明,当前市场上存在的众多错误概念和混乱意识,使得刚刚开始形成安全意识的企业用户莫衷一是。在众口一词“满足用户需求”的宣传口号下,信息安全厂商是否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一个客观的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信息安全市场是越来越大了,产品是越来越成熟了,可是我们的用户们却越来越迷惘了。
信息安全公司的销售人员往往向用户宣称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可是购买了他们的产品就安全了吗?装上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甚至人侵检测就万事无忧了吗?如果不知道花钱能不能得到效果,那么还不如不花。这个清况代表了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企业用户的想法。事实上,我们的用户已经在市场的热情攻势下迷惑了,市场和需求完完全全地脱了钩。这是因为,作为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求什么,而厂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加以误导。
产业结构失调,产品过度集中,低水平重复严重。现在的安全产品的开发“扎堆儿”现象严重,有特色的产品少,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防火墙、防病毒产品和IDS的热销,新进人的厂商多半也集中在这几个领域。目前,仅开发防火墙的厂商就有200多家,就三两个人,把Li~操作系统改一改就做一个防火墙的现象非常严重。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依赖国外技术设备装备起来的。在国际财团涌向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大举推销电子信息设备之时,我们却在相对缺乏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花钱买淘汰技术和不成熟技术的现象,这其中就潜伏着信息安全隐患的极大危险。我们的计算机软件也同样面临受人遏制和封锁的威胁。虽然我国的计算机制造业有很大的进步,但其中许多核心部件都是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我们对其的研发、生产能力很弱,关键部位完全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
国内几千万台计算机(包括服务器)CPU是英特尔和AMD公司的产品(由于厂商在芯片上安有序列号,可以通过网络监视远程计算机);操作系统80%的使用微软视窗,余下一部分也基本上被其它公司瓜分;大型数据库大多数使用ORACLE、DBZ、SQLSERVER、INFORMIX等国外数据库;另外,承载防火墙的硬件设施目前也大多被国外控制,包括路由器。所谓“超级端口”的隐患,以路由器为例:当路由最高管理层丢失了超级密码,几乎所有的路由器都提供一个特别端口,可以使管理员绕过口令重新设置密码,而这样的设置其实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也为在线攻击者留下了人侵的机会。无疑,这些都是国家安全系统无法接受的。
技术水平相对于国外的同类产品还比较落后,产业化水平较低。在我国自主开发产品并不在少数,但技术水平相对于国外的同类产品还比较落后。目前除了在密码方面有政策保护之外,其他产品在技术及性能方面不占任何优势,尤其在防火墙、防病毒及人侵检测方面完全是国外产品一边倒的局面。应该说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知识积累一定要充足,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内安全产品市场近八成高端用户的首选是国外产品,而国内厂商整体上是以技术模仿和重复投资的手段争夺区区几亿元的低端市场。
信息安全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多头管理严重。中国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太过分散,没有一个有实权、有效率的专管部门。各职能部门在信息安全管理上没有明确分工,各类上级主管部门都不想放弃对信息安全行业的管辖。各种各样的销售许可、人围许可、资质认证、产品测评,对厂家而言除了付出几十万的测评费用不说,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令厂商苦不堪言,疲惫不堪。这种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安全软件产业的发展。
缺乏产业政策引导,政府对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总体设计思路,安全厂商在缺乏总体框架引导的情况下,发展方向不明确,导致我国的安全产业缺乏主流产品的引导,而仍处在混战之中。人才问题,有人才能做一切,这是没什么争辩的。
如何提高信息安全企业的核心竟争力
面对以上信息安全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的信息安全企业如何能突出重围,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对一个企业来讲,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当然,核心竞争力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某项技术;可能是企业管理;可能是一种产品;可能是企业文化也可能是某种人才;或者是它们的某种组合。总而言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那些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因素,针对不同的企业,其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核心竞争力还是可以通过改善一下方面来加以提。
市场信息分析范文6
[关键词]C2C 信息不对称 不利选择 网络诈骗 欺诈
时间走过了2006年,网络经济在红红火火地发展着,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电子商务吹尽了泡沫,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06年5月,国内最大的C2C网站――淘宝网宣布,淘宝网一季度的营业额达到30亿,它每天的营业额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华的56家门店的销售总额。网络零售业已经成为了一支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以互联网为信息交流平台的网络交易在形式上极大地区别于“一手交钱一手货”的传统面对面交易形式,由此也带来了区别于传统交易模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双方所掌握的交易所需的信息的度量不同,掌握信息多的一方处于信息优势,掌握信息少的一方处于信息劣势。信息经济学中有许多针对传统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如阿克洛夫的“旧汽车市场”模型、自由市场中通过讨价还价来缩小信息差距的“谋略”、市场价格的离散导致的“价格歧视”问题等。传统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分析是基于交易所需要的两大类信息:价格信息和商品质量信息展开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人们无法进行无限的搜寻和在交易中交易双方人为地屏蔽信息造成的。而在网络交易的形式下,人们对信息的搜寻已经突破了传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网络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呈现出新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因为淘宝网(阿里巴巴旗下)、ebay易趣网(世界最大拍卖网ebay旗下)和拍拍网(腾讯公司旗下)提供的C2C平台上进行的网络交易占据了目前国内网络零售的99%的市场份额,因此笔者想以这一类C2C网络交易形式为背景来分析网络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一、传统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网络交易中的改善
在普通的商品交易市场中,买方和卖方的信息地位是不同的。卖方因为掌握了自己的私人信息,如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以及商品的质量优劣而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而买方则难以拥有商品的全部知识,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商品质量和进行讨价还价,使自己在交易中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买卖双方都会极力屏蔽自己的私人信息,卖方不会真正透露商品的进货价格而买方也不会轻易透露自己对商品的最高意愿价格。在这一场“斗智斗勇”的博弈中,买方往往是处于弱势的,这就是俗话说的“买的不如卖的精”。在这类交易中,买方要改善自己的信息劣势的地位,就需要在市场中搜寻大量的信息,所谓“货比三家”,但由于搜寻成本的限制(时间和鞋底),买方难以对市场进行无限的搜寻,这又造成了卖方可以对不同的买方实行“价格歧视”的策略――对精明的买家卖一个较低的价格,对不了解行情的买家卖一个较高的价格。
上述的情况在网络交易市场中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网站提供交易平台的C2C的交易形式的出现加速了网上经济的繁荣。目前,淘宝网和拍拍网提供的服务是完全免费的,人们在网上开一家网店的成本非常地低,只需要有一上因特网的电脑,在交易网站上注册一个帐户,往上传一些产品的图片,再做一下文字编辑就可以开成一家网店等着生意上门了,没有月租也没有税费。网店的低门槛使得大量的卖家涌现,也使网上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模式下,买方在价格信息上的劣势地位得以改善。交易网站提供了商品搜索的功能,当一位买家想购买某样物品的时候,他只需要在商品搜索栏输入商品的品牌、名称等信息,一搜索,这种商品的所有卖家就都出来了。网站还提供了排序的功能,我们只需要点击按价格排序,商品的信息就会按照价格从低到高一一排好,在传统交易市场中最费时费力的询价行为,在网上只需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询价的信息成本接近为零,使得网上交易接近完全竞争的模式,因此网上的卖家也难以得到传统交易中因为信息屏蔽而带来的高额的利润。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每一个卖家都必须把自己商品的价格标为有最竞争力的价格,否则可能一件商品都卖不出去。因此,网络零售市场的商品平均价格要远低于传统商品市场的。
同时,在网上购物的讨价还价行为要比传统市场中的讨价还价少得多,大多数的店铺都打出“本店商品微利出售,谢绝还价”的声明,因为如果接受讨价还价还不如直接打一个更低的价格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此时在现实生活中最不善于讨价还价的人在网上购物也不用担心受到价格歧视了。
由于价格信息的相对完全使得在网络交易中买方的信息劣势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由于买方市场的原因,有时买方在交易中还处于一个强势的地位。
那么,是否是网络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就被消除了呢?
二、在网络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网络交易中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甚至可能加剧买卖双方原先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网络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体现在“不利选择”和“网络诈骗”两个方面。
1.网络交易中由于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现象
在传统交易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对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差别有时候会给卖方带来不利的一面。阿克洛夫的“旧汽车市场”模型描述了因为买方无法知晓汽车的真实质量,而只能对所有二手汽车给一个平均的价格,从而导致好车卖不出好价钱而逐步退出市场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劣货驱逐良货”,我们称这种现象是对高质量商品卖主的不利选择。这样的市场是一个低效率的市场。
在网上交易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网络市场的低门槛引发的竞争是空前的激烈,低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网络市场中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网店里,我们看到的商品只是一幅幅图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只能依靠图片再加上商品的文字说明以及自己的“想像”。这些图片有些是商品实物的照片,有些则是经过精心加工处理的。因此,照片上一块标价2000大元的晶莹剔透的美玉,可能不过是现实中花鸟市场里几块钱的地摊货;图片上一件风格独特的时尚名牌服装,可能不过是服装批发市场流出的质量无法保证的盗版货;一套价格只有市价1/5之一的名牌化妆品,可能也就是日用品自由市场中常见的假冒产品。储如此类,数不胜数。这些商品在传统的市场中人们近距离的观察往往不难辨别,但在网上,店主信誓旦旦的保证,图片的诱惑,低价的吸引,此时人们的分辨能力会下降,买到不合意的商品也是常见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情况大量存在的话,可想而知,卖正品的商家会因为产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难以卖出去产品而退出市场,消费者则会因为假货的大量存在,又无法辨别产品的真伪而放弃购买,整个市场会变得效率低下,同样出现了“劣货驱逐良货”的不利选择现象。
在传统市场上,高质量商品的卖主为了消除“不利选择”对自己的影响,往往会选择进驻一些有信誉的百货商场或大型超市。但进入网络经济中最活跃的C2C网站,就如同进驻了一个巨大的自由市场,所有的卖家同台竞技,此时对高质量商品卖主产生的“不利选择”较之传统市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网络交易中的“网络诈骗”网上确实存在着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与此同时,一部分低价的后面却隐藏着风险――有的是假冒伪劣商品,有的则是纯粹的骗局。
目前的网络市场还缺乏监管,有一些在普通市场中不常见的商品也在网上大行其道,其中有不少是骗子精心设下的骗局。例如,一些骗子打着“海关罚没商品”的旗号,以超低价格出售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大件物品,然后又以各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络交易平台,要求对方直接付款到其银行帐户再发货。一旦用户经不住低价诱惑而汇款,一条大鱼就又上钩了。由于网络交易的双方并没有真正见面,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成交易还需要借助银行系统和传统物流。由此带来的时差和空间距离正好给网络骗子提供了机会。而这一类网络案件又要比传统交易中的诈骗案更难侦破,因为受骗者通常对对方一无所知根本就无法给警方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网络诈骗,究其原因是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交易双方难以确认对方的身份而引起的。虽然每个C2C网站都有一定的身份验证手段,如易趣网有手机验证、固定电话认证和身份证认证,最严格的就是身份证验证,只要用户往网站上传一份身份证复印件,网站再到公安部门调查其真实性,如果是真的就可以通过验证。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其中的漏洞――骗子是不会拿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上传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拿到别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也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因此,这样的身份验证本身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交易双方身份信息的不对称构成了网络交易安全的一大隐患。
2005年1月份的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62.5%的网民不敢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怕受骗上当。而笔者对周边人群的调查显示,当问及“你会在网上购物吗?”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说一句“如果给了对方钱他不发货怎么办?”另外对网络购物存在的顾虑还主要有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售后服务等问题。因此,网络交易中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会制约网络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网络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现实对策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网络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会给网络交易市场的效率带来直接的影响。要继续促进网络经济的繁荣就必须拿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应对措施可以从网站联合银行推行数字签名认证、网站监管、网站信用体系建设和卖方主动出示信号几方面来着手进行。
1.联合各大银行推行数字签名认证,加强网站监管
C2C网站应该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供双方安全交易。网络交易的身份认证问题始终是网络交易安全的一大问题,推进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建立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基础上的“数字签名”技术,可以在电子事务中证明用户的身份,就像网上“身份证”。通过法律认可的数字签名和签名技术,能够实现网络和虚拟环境下的不可否认和身份验证,从而建立信任关系。在我国目前数字签名技术使用较为广泛的领域是在网上银行系统,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U盾”。“U盾”是网络环境里工行用来识别客户身份的数字证书,是一种带智能芯片、形状类似于闪存(即U盘)的实物硬件。拥有“U盾”的客户在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活动时,除了需要提交网上银行用户名称和密码外,还需要将“U盾”插入电脑的USB接口,银行经过多重验证无误后,才允许进入网上银行操作自己的账户,可以有效保障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显然,银行系统对客户身份的验证要比各网站现行的身份证验证更为可靠。
如果由交易网站自行开发数字签名认证系统不仅耗资巨大同时也会加重用户的负担。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各大银行纷纷推出数字证书的同时,跟银行达成合作,共享数字证书。一方面在网上交易时保证安全支付;另一方面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的级别。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强制性要求网站上的卖家在网站开通账户提交个人资料的同时要求提交数字签名(如工行用户往电脑的USB口插入U盾),然后网站联合银行的数字签名认证系统对该用户进行认证。这样得到的身份验证不仅更准确,而且可以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生交易纠纷,警方可以通过银行账户的资料来进行调查。
此外网站还应该加强对卖家的商品信息的监管,严禁一些违反国家有关法律的物品出售(如一些走私的、假冒的商品),对卖方商品说明中要求进行网下交易的商品要特别加强控制,严防骗局的出现。
2.网站信用体系的建设
由于网络交易的买卖双方缺乏了解带来的“信任危机”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交易网站信用体系的建设。网站信用体系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安全支付和信用评价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安全支付的问题。淘宝网使用的支付宝、易趣使用的安付通都是这样的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安付通为例,它的操作流程是买家拍下商品后,先付款到安付通,然后通知卖家发货,等买家收到商品验货满意后再通知安付通付款给卖家。如果在交易中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如买家没收到货,或者货不对版,买家可以通过安付通拒绝付款。新兴的IT产品销售网站“搜易得”,更是提出一个“先行赔付”的制度,通过设立基金,对在交易中受损的用户进行先行赔付,再由网站全力追讨。由于第三方提供的强大信用保证,使消费者过去最担心的支付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由双方不见面交易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由于网站这个中间人的出现而得到缓解,从而促进了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
在信用评价方面,几大C2C的网站都建立了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几个信用评价体系各有优缺点。信用评价体系的功能是通过记录用户交易的历史来衡量用户的诚信度,并提供给其它用户参考。以淘宝为例,它的信用体系分为了买家信用和卖家信用两部分,每次成功交易买卖双方都可以进行互评。评价等级为三级,好评信用度加1分,中评不加分,差评扣一分。在网上信用度已经成为了新开网店的一个门槛。在相同商品、同等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往往会选择信用度高的卖家来进行交易。因此在网上大家都会特别珍惜自己的信用度,卖方也会尽量给买方提供好的服务,以争取好评。信用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双方的诚信交易。
3.卖方主动出示信号
在传统商品市场中,优质产品的卖方为了改善自己的不利选择地位,往往会选择主动发送信号,如作出三包承诺、做广告等。
在网络交易市场,优质产品的卖主也可以借鉴同样的思路。一方面,在产品选择上尽量选择标准化的产品(有明确的质量等级和品牌的产品);另一方面,网站本身给了卖主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在商品展示页中,卖主应该尽可能详细地说明商品的功能、性能、所获的质量认证,出示经销权证书或企业营业执照并作出三包承诺等,对于知名产品还应该突出商品本身的防伪措施,如电话防伪功能,尽可能地减少买方对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打消买主的疑虑,同时改善自身的不利选择地位。
四、结束语
网络交易的日渐繁荣显示出这种经济形式的特有活力。研究网络交易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提出现实对策,是促进网络交易健康持续发展的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瑞华,编著.信息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