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开发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开发现状

旅游开发现状范文1

2概念界定

目前来说,对于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很少,有几位学者对冰雪体育旅游的概念做了简单的界定。由于冰雪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一种,因此我们根据体育旅游的定义,把冰雪体育旅游概括为:冰雪体育旅游者在旅游中借助冰雪所作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亦可这样理解: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冬季体育的各种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器材和冬季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冬季体育的诸多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3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然而,辽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有着天然的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再加上近年来辽宁举办了多次冰雪节,冰雪体育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因此对于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更应该跟上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强理论上的支撑。

3.1辽宁省开发冰雪体育旅游的优势

辽宁有着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既有银装素裹的妖娆,又无刺骨的严寒,在冰雪旅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3.1.1自然资源优势

辽宁四季交替分明,冬季积雪期长、雪量大、雪质松软,冬季温度比哈尔滨要暖,更适宜人们进行户外休闲活动,为冰雪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3.1.2地理位置优势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冰雪体育旅游开展发达的吉林、黑龙江省更靠近内地,应该更好的发挥冰雪旅游第一站的地理优势。

3.1.3举办冰雪赛事优势

白清寨滑雪场,是我国仅有的几家可以承办国际大型滑雪比赛的场地之一。可以通过这个优势提升其知名度。

3.2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截至2003年末,辽宁省共有滑雪场地10所,占地面积9万m2,2001年至2003年之间共建成8所,占地面积共111万m2。其中几个主要滑雪场为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沈阳白清寨滑雪场、沈阳东北亚滑雪场、辽阳市弓长岭滑雪场及大连林海滑雪场等。

经过5年时间的打造,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目前已成为在海内外知名度颇佳的品牌。将冰雕、雪雕融入冰雪活动中,是近年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为丰富旅游产品而增加的项目,2005、2006年这里的雪雕作品连续两年创世界吉尼斯纪录。

辽宁省滑雪场从规模来说基本属于中等水平;从滑雪场硬件设施来说,雪道长度、宽度设置都很完善,基本都设有索道设施;但是拥有跳台的滑雪场只有一家,即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因此辽宁省滑雪场基本只能作为旅游娱乐性滑雪场存在,相互间硬件设施差异性不是很明显,缺乏教学和举办大型比赛的条件。

作为辽宁省唯一拥有跳台的白清寨滑雪场,是我国仅有的几家可以承办国际大型滑雪比赛的场地之一。雪场建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U型场地、高山大众滑雪场地(初级、中级、高级雪道)。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U型场地均达到国际比赛标准。游客在滑雪的同时,可以欣赏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精彩的训练表演还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单板技巧表演,为训练比赛促进滑雪运动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3.3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3.3.1赛事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

体育观赏型产品也称为活化体育旅游产品,是指组织各项体育赛事的观众前往比赛举办地进行观摩并参加各种节庆的旅游产品。白清寨举行过冰雪国际赛事,为辽宁的冰雪体育旅游做了一张名片。

3.3.2休闲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

休闲型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是指在冰雪体育旅游中能使旅游者既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又能休闲娱乐的体育旅游产品。辽宁娱乐休闲型的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得比较好,有冰上摩托、卡丁、爬犁、雪地滚球、驯鹿拉雪橇等40多种冰雪娱乐项目。

3.3.3节庆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

节庆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是指在体育冰雪旅游项目中包含特定节庆因素的体育冰雪旅游产品。包括具有体育冰雪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体育冰雪旅游特殊事件等。

3.4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3.4.1冬季体育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我省由于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对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也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居民缺乏支付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的能力。

3.4.2思想观念偏差,对旅游资源缺乏合理认识。冰雪体育旅游业在我省乃至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人们对冰雪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非常浅薄。

3.4.3专业人才教育发展滞后。冰雪体育旅游在于参与性、刺激性、挑战性,旅游者在参与冰雪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他们需要有人帮助自己解疑、克服障碍,这就需要具有体育和旅游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安全保护和讲解服务等。

3.4.4缺乏科研基础和科学技术的支持。在国内的旅游类学术著作中对冰雪体育旅游的论述非常少,对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缺乏深入和系统性。

3.5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

3.5.1突出重点,开发冰雪节特色产品体系。产品特色是产品的生命力,因此冰雪节产品要具有东北特色。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特色要结合东北冬季体育旅游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发既有东北特色。

3.5.2积极开展广大青少年学生寒假期间的滑冰运动,既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学生寒假生活。上冰活动的青少年人数越多,冰上运动普及程度越高,冰上竞技运动水平也会提高。

3.5.3加强对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科研工作,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5.4建立协调机构,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的部门很多,必须有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或权威机构,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5.5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省内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资源优势,为冰雪体育旅游市场提供专业人才,已确保对冰雪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

4结语

辽宁省

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又有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厚政策,应趁此“东风”利用其自身的地域、文化、历史资源,加速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以次作为辽宁省经济的增长点,促进辽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诚民,刘毅.冰雪体育旅游探析[J].体育旅游,2006,(3).

[2]罗胜天.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冰雪运动,2006(1):88-94.

旅游开发现状范文2

一、烟台市旅游业现状

烟台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与港口,其旅游产业也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和海洋文化,有被誉为黄金海岸的909公里海岸线,拥有7处自然海湾,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由宾馆酒店延伸到渔家东再到农家乐,由观光到休闲,山海仙境的结合文章越来越丰富多彩,直至如今全域旅游的提出,旅游已经由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发展。从1998年烟台成为首批5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到2012年,烟台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22.7%,旅游业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全市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中国旅游强县1个,省级旅游强乡镇3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82个。全市共有旅游企业1413家,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9.8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59万人。2016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51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39亿元。同时,烟台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获得全国所革命先进市称号。已经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二、烟台旅游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烟台的旅游产业相对来说开发较早,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但与国家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长期以来的旅游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旅游产品内涵不中足,产品单一,缺乏过硬的特色产品。烟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海洋特色,但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存在同质化现象,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内涵上深挖力度不够,大都停留在自然风光上,没有留下人、留住人的明显优势。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产品深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只有夏季优势,春秋次之,冬天旅游明显疲软,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很强。

二是客源市场分布不均衡,宣传促销不到位。由于烟台地处东部沿海,在地理交通上处于末端,可进入性不强。根据《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2014年度报告》,来烟台旅游的,主要以省内旅客为主,而且以自助游为主流。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对外地游客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是要素整合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存在瓶颈。烟台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先进旅游城市比较还是存在很大差距,随着烟台高铁的开通,大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但市内旅游交通不便,缺少专门的旅游线路交通,节假日限号以及停车难等问题也局限着自助行游客的旅游活动。

四是旅游市场分散,缺乏联合经营。烟台的旅游大市场不完善,仍然停留在以各县市区为主体的旅游体制上,各县市区各自为营,缺乏必要的联合互补。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烟台旅游在投资渠道、资本运作、旅游综合管理、产品开发上都客观点存在了不足。

三、烟台市未来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是旅游业要发展,交通要先行。烟台“十二五”期间旅游年接待人数将达4000万人次,每天有近11万人来烟旅游。但目前每天饱和旅客运送量约4万至5万人,相差2倍,如何将旅客运送到烟台是一个关键问题。交通运输能力要提升需要进行一个综合的规划,要围绕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特点来构建高效能的交通网。其中海上交通也要打开缺口,海上航道不仅是交通的问题,也是旅游的吸引物之一。同时与大连联盟,延长旅游者在烟台市的停驻时间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议项。例如,长岛县着重开辟“海上游”航线,将各个岛屿串联起来,建设海上游览线路,打造南长山环岛慢道,各岛屿陆岛交通码头改造和新上豪华游船。

二是做好烟台城市总体规划,为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仅将烟台市五区确定为城市规划区远远不够的。目前自驾游和个性游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打造各具鲜明特色的县域城镇建设必不可少。这需要全市的通力合作与努力开发,进行合理的整体规划,找准定位。如今随着民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已经不满足于单看山水光景,了解一个地域的城镇建设、绿化美化、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已经成为旅游的主要内容。旅游产业链条的延长和丰富,使旅游的内容从单纯的景点观光不断扩容。人们不仅满足于游景点,还在意是否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烟台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旅游开发现状范文3

铜川照金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等同志开辟的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香山是西北佛教名山,以观音肉身妙善公主成佛闻名,两大景区的结合无疑使照金香山景区的吸引力倍增。

一、照金香山旅游景区开发现状

(一)旅游景区开发定位明确

照金香山景区以“重温革命史、重走路、穿越大峡谷、朝拜大香山”为旅游主题,集革命纪念游览、佛教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是陕西西北线旅游的重要新兴景区。由于照金香山景区的开发,弥补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单一性,为陕西红色旅游增添了多元性和选择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类型丰富

照金香山景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纪念碑、兵营旧址、大香山寺等,自然旅游资源包括香山森林公园、薛家寨丹霞地貌地质公园等,可谓自然山水与红色人文相融,资源吸引力大、特色强、开发价值高,是不可多得的集地质地貌、森林植被、红色旅游、佛教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二、照金香山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尚浅

照金香山景区的主要核心吸引力来自于经典红色旅游文化,然而目前景区仅将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逐一开发,大张旗鼓建设土木工程,而忽视了红色旅游的内在精神挖掘。旅游者看到的只是一个纪念碑、一个纪念馆、一个革命遗址,看不到鲜活的革命史诗和革命力量的精神。在景区内,尽管设置了很多标牌来标明当年的革命人物、事件、纪念地等,但缺乏全面的视觉体验,给游客的印象不深刻,大多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很难令游客产生进一步探究红色精神的欲望,观光型远远大于体验性。

(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差

目前照金香山景区正在进行扩建,而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比较落后,比如供游客方便进入的公共厕所的数量较少,甚至有些女性游客沿途因公共厕所卫生差、私密性差等原因宁可选择直到看见满意的厕所才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另外,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离景区正门较远,甚至还需乘坐电瓶车往来,餐饮、小卖部等设施也存在不规范之处,与景区的整体形象不协调,影响了景区红色旅游的核心定位。

(三)景区管理存在漏洞

由于照金香山景区是新兴旅游景区,在景区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门票管理中,由于监管不力,存在个人违规倒卖门票的现象,拉拢游客购买私票,而私票的来源往往是通过同售票处、检票处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从中获取私利,损害的是景区的正常门票收入,更影响了红色旅游这一招牌形象。另外,在景区服务人员的管理中,由于主要吸纳本地百姓进行旅游就业,专业服务素质不强,如遇到真正要了解景区红色文化的游客基本不能应答游客的咨询问题,有的工作人员甚至连门票张数都数不清楚,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

三、照金香山旅游景区开发对策

(一)深度挖掘和展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红色人文情怀是照金香山景区的核心旅游吸引要素,深度挖掘和展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是亟需解决的景区开发问题。与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甚至本省的延安相比,照金的红色旅游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更应对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创新的整合。如可以借助照金香山景区的真山真水背景,搭建艺术演出舞台,编排地方特色浓郁的革命歌舞剧,把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事迹和光辉历程展现在舞台上,让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接受到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体会红色精神的魅力,不仅脚在走着当年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心在感受红色精神的鼓舞。

(二)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拓建景区规模固然重要,但一味注重表面的开发规模,忽略游客关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不明智的开发理念。因此,在进行景区扩建的同时,也要尽量投入资金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上,给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针对主要的游客群体,如教师、学生、单位党委组织等群体提供适合其旅游体验的完善设施,如配备专门讲解员或电子设备,方便广大师生、党员对照金红色文化的进行深入了解,切实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让红色旅游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人文作用。

(三)吸纳专业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景区管理

旅游开发现状范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开发现状范文5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对山地旅游产品类型的分类,对重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理念,总结出重庆市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重庆山地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以及重庆山地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重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以山地、丘陵为主。重庆形成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融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美食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山地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良好、密集性强,比较优势突出,有着发展山地旅游的良好基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是山地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重庆对山地旅游的开发力度加大,一大批山地旅游产品被开发出来,很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开发现状分析

重庆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以观光游览类产品开发为主体,观光型产品较为丰富,即对山水岩石、动植物、气象、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欣赏。观赏性、生态性、乡土性与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山地旅游开发思路普遍受到重视[2],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大大推动假日游、市内游和周边游的增长和繁荣,山地旅游在全市旅游产业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主体地位,极大地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半小时城区,八小时重庆”口号的提出下,重庆将山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交通设施建设联系在一起,山地旅游等级公路在逐步建设,新的山地景区、景点产品开发项目正不断增多,如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考价值以及体育健身价值,等级公路的修建,使它加强同中心城市和旅游客源市场的距离,使山地旅游产品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展现,增强产品的可开发性。

2.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产品类型少,开发层次低

从重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来看,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游览类产品为主体,开发层次较低,缺乏参与性、互动性、深层次体验型的旅游产品,开发项目范围狭窄。因此,山地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重庆山地旅游的发展。

2.2产品未突出特色,竞争力差

重庆山地观光游览类旅游产品资源禀赋较好,但在开发上一直不注重突出产品特色,如称缙云山为”川东小峨眉”,实质是把自己的产品特色甘居于他山之后,把游客局限于本地范围内,从而阻碍其发展。许多品位较高的风景区如金佛山等餐饮设施水平不高,美食购物类产品却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旅游商品品种单一,档次低,无特色纪念品可供购买,缺乏吸引力,旅游购物总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低。

2.3产品宣传力度小,形象不鲜明

重庆多数山地旅游资源如缙云山、四面山、金佛山,很早就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知名度却一直很低。这是由于许多山地景区缺乏统一的旅游形象,各景区对外宣传主题口号各自为阵,不利于产品品牌的塑造。在旅游要素方面,仅在“游”上宣传较多,其他五要素相对较少;客源市场方面,本地、周边的较多,市外、海外的较少。

2.4产品开发不平衡,未成体系

重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不平衡,未成系统的开发体系。观光游览类产品占很大比例,开发范围也较为全面,其次为休闲度假类和运动健身类,保健疗养类、科考科普类、美食购物类产品所占比例很小,开发水平低下。

2.5无系统的研究,产品开发针对性差

对重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而言,基本上无系统的研究,只能从城市规划和普遍的旅游规划中找出依据,没有显示出重庆山地旅游产品所应该具有的特殊性。没有系统的研究作开发指导。

3.开发对策

3.1分层次开发,发展多样化产品

山地旅游产品类型分为观光游览类、休闲度假类、运动健身类、保健疗养类等八个类型,呈现从低到高的层次,应遵循开发的层次性因地制宜进行开发。适当借鉴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成功案例如阿尔卑斯山地,以生态化、休闲化、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为导向。增加运动健身类项目如漂流、滑雪、狩猎、拓展训练、登山、滑翔以及其他项目如探险等的开发,在有条件的山地开发保健疗养类项目如森林疗养、高山疗养等;开发科考科普类项目如地质地貌、矿产、植物动物、立体气候、历史文化、宗教演变、灾害防治、生态保护等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大力开发美食购物类项目如山珍水产产品、土特产品、风味产品等。建立合理完善的旅游休闲度假体系,发挥各种产品的优势,以增加吸引力,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

3.2突出产品特色,进行针对性开发

重庆山地旅游观光游览类产品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开发应注重资源的自然性,在显现产品的文化底蕴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一直被称为重庆后花园的南山,植被茂密、风景秀丽,但历来吸引的游客只是重庆本地人,但如果结合2005年底开放的位于南山风景区内的抗战遗址博物馆,以其为物质载体打造重庆的陪都文化,南山就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3.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鲜明产品形象

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创新自己的特色定位,提高游客对资源的感知度与美誉感。如四面山应大力宣传“瀑布之乡”这一特色,箕山茶山竹海可以其曾为电影《十面埋伏》的外景地作为宣传亮点;可通过开展主题旅游节活动如红岩文化节、乡村旅游节、庙会等来增强对产品的宣传;设计自己独有的纪念品、挖掘独有的风味土特产、创新风味饮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3.4区域整合产品,形成旅游网络

与周边特色山地旅游区域华蓥山区、南充、成都等地进行合作,实行山地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联合打造川东精品山地旅游线路,形成山地旅游网络环线,在区域共同发展中取长补短来实现重庆山地旅游的特色发展,增强影响力,提高发展水平。

3.5系统开发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对重庆山地旅游开发进行系统研究和合理规划,挖掘其产品开发优势,改善不健全的管理机构,实行规范管理,从而指导产品进行充分开发。开发中建筑布置、道路走向、基础设施布局等都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条件的制约,因此开发应依山就势,灵活布局,巧妙结合和利用起伏的地形,有效地维护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环境基础。(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路璐,朱淑芳.重庆市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4:112-115.

[2]吕连琴.河南山地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3(25):60-64.

[3]李艳娜,周蓓.重庆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建议[J].区域经济,2006,8:148-149.

[4]夏小江.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华蓥山旅游区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5]谭彩荷.山地城市旅游发展浅析——重庆都市区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旅游开发现状范文6

中图分类号:F127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038-03

淮安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水资源丰富、水人文历史悠久,河湖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37%,淮安的兴衰与水密切相关,她曾因水而兴,历史上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也曾因黄河夺淮,饱受洪灾肆虐。一部淮安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兴水史,在此历程中形成内涵丰富的水文化,是淮安地方文化中格外闪光的组成部分。而其中淮河是经过淮安的众多河流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一直以来,秦岭-淮河一线因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而被周知。“淮河”的名声家喻户晓,而淮安作为淮河经过的重要城市之一,若结合淮河文化并合理开发利用淮河淮安段的旅游资源势必可以促进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使用实地考察法以及文献资料法收集和了解了淮安市境内淮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综合运用所学的旅游规划、旅游学、人文地理学等知识,从淮河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秦岭淮河分界线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深入挖掘淮河文化,并依据淮安市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方案,充分利用淮河的水资源并以此来促进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淮安市古淮河区域内现有主要景区众多,本文重点以淮安市内古淮河生态景区为例,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一、淮河的概况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12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干流大致与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经今江苏省盱眙县后折向东北,经淮安市于今天的响水县南部的云梯关入海。当时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水的下游支流。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时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并冲淮南堤溢流坝,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次北迁改道由山东大清河入渤海,但淮河入海故道已淤成一条高出地面的废黄河,这条地上河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

其中淮安市的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转淮河上中游约16万平方公里的来水,在12.5米水位时,水面面积2069平方公里、蓄水量3l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二、淮安与淮河

淮安地处淮河之滨,北联黄河、南通长江,素有“南船北马”之说。横贯中国东西的秦岭——淮河一线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这一观点一直得到国内地理、气候等方面专家的认可。而千里长淮穿淮安城而过,在秦岭——淮河线上,秦岭两侧均为山区县城,在淮河沿岸平原,像淮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样与淮河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几乎没有。

淮安市于2008年正式开工建设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一时间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和网民的关注。淮安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比较典型的地区,同时南北地理差异并不是哪个省哪个地区所能垄断的,也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绝对代表,因为这个地理过渡带是个比较广的概念。如果要建中国南北地理标志应当考虑这个地区过去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气候差异性等因素,另外还应结合各个城市的历史悠久的区位条件等进行考虑。从这些综合方面考虑,淮安最终于2009年8月份获得了国家测绘局的批准并最终建设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这也是淮安市独有的一大特色。由此可见淮安与淮河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历史渊源是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取代的。

三、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的SWOT分析

(一)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概况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江苏自驾游基地。景区是一处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型园林景区,景区内建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中国城市化史馆、淮安国际摄影艺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景区将艺术与历史、生态与文化完美融合,是游人领略淮安深厚历史文化以及享受淮扬美食的生态旅游胜地。2012年11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以其水利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4年由省旅游局、省环境保护厅批准,淮安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这是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基础上,该景区获得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二)SWOT分析法简介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它是指在进行战略分析时,着重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方面。

(三)对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2012年淮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1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78.0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2.65亿元,同比增长18.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比较于,2011年淮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4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98万人次,增长20.9%;入境游客3.23万人次,增长14.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00万美元,增长9.1%。淮安市的旅游市场正处在一个快速上涨的时期,这点淮安市内的各大景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地机会。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在淮安众多的景区当中相比较而言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景绝佳,而且紧邻高速公路,场地大可以承包很多大型的活动。有利于景区发展。

2)劣势(Weakness)

景区的地理位置绝佳,非常适合于自驾游的游客,但是公共交通设施并不完备,游客若没有车很难自行前往游览。另外场馆之间分布散乱,尽管有指示牌仍然难以分清。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一直是淮安旅游开发的主要投资来源。古淮河景区20多亿元的建设投资几乎全部来自于淮安市和清河区。投资来源过于单一,如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是古淮河景区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3)机会(Opportunity)

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数百年后,这座淮滨古城迎来了发展旅游业的机遇。《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将淮安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而清河是淮安的历史文化名区。淮安市旅游局副局长王贻文介绍,4年之间,清河人斥资20多亿元,在一片无人问津的荒河滩建起了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如今这个文化生态景区已经成为展示淮扬文化和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的成功,正诠释了淮安近年来在旅游开发上的探索。在2011年的《淮安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将在2015年,淮安要打造成苏北第一个生态市,打响特色文化品牌,深度开发“名城、名人、名菜、名湖”资源,这些都是市政府努力发展旅游业的目标,这些都为古淮河生态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地机会。

4)威胁(Threat)

淮安市本身在旅游业与周边的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竞争力不足,同时在本市内的景点之间存在竞争力,古淮河景区如何在这些景点之中获得胜利,是一大挑战。此外淮河流域其他城市的竞争也需要考虑。在2014年6月淮安境内的另一主要河流——大运河申遗成功,这势必也将增加淮安市内其他景点的竞争压力。

四、古淮河旅游发展前景

以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为例,我们不能难发现在淮安市内淮河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机遇。在继续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如何提升原本景区的实力?除了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寻求投资之外,大力拓展自驾游等新市场,为古淮河力争“月月有节”,并着力打造“冰雪狂欢节”等精品节庆也将有助于淮河流域的知名度。同时,可以通过与南京、上海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更多自驾游客熟悉了解古淮河。更重要的是要将名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等淮安特色充分挖掘整合淮河文化;整合产业链,带动食、宿、行、游、购、娱等大旅游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国河湖大典·淮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91-192

[2]李森、卫爱玲.《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淮安: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组委会,2009.334-339

[3]王俊峰.《淮安“大旅游”开发如何突破》[N].江苏经济报,2012年2月(1).

[4]于文.《我国再添43处国家水利风景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EB/OL].新华社.

[5]冯超超.《古淮河生态景观的SWOT分析》[Z].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310323003Z);2013年淮阴师范学院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熊炜(199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