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市场预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市场预测范文1
关键词:灰色预测 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GM(1,1)模型
1 概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决策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市场预测已成为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关键一环。所谓市场预测是指企业在通过市场调查获得一定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关的现实环境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企业和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作出适当的分析与判断,为企业营销活动等提供可靠依据的一种活动[1]。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果还是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模式、过去的参数,难免会导致预测的偏差。现在,人们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来进行市场预测,从而提高了市场营销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了市场营销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市场营销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决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灰色系统理论是结合数学方法发展出的一套解决信息不完全系统(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意义在于把问题具体化、量化,从变化规律不明显的情况中找出规律,然后去分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2]。近年来灰色系统理论在管理预测中的地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科技人员的重视。基于GM(1,1)模型的预测称为灰色预测,灰色预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连续的灰色微分方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现在的市场信息,模拟出未来发展趋势,可对系统的发展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并作出预测。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管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2 GM(1,1)灰色预测模型
GM(1,1)模型是由一个只包含单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是GM(1,1)模型的特例,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灰色模型。建立GM(1,1)模型只需要一个数列x(0)。
3 算例分析
表1为某市2001-2008年电网年度售电量(见表1),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市2009-2011年的售电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对比。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09-2011年各年度的售电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的售电量进行比较,所得误差分析见表2。
由上表可见,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售电量预测能取得比较高的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技术方法。
4 结论
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售电量预测能取得比较高的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技术方法。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对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中的其他方面进行预测分析,有利于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管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根据售电量的历史数据预测了2009-2011年的售电量,并与实际售电量进行比较,可知灰色预测模型对售电量的预测精度逐年递减。因此,灰色预测模型也存在局限性:一是当数据离散程度越大,即灰度越大,则预测精度越差。二是不太适合长期后推若干年的预测,只是短期预测的精度高,即仅仅是最近的一、两个预测数据有实际意义和高精度。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电力市场预测范文2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市场营销;营销理念;营销策略
电力产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社会产业,其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深受全球各国政府的重视。当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已经进入到深层次的关键阶段,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电力产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电力的营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电力产品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及用电客户。电力营销工作既包括从发电企业到电网的营销,又包括电网企业对用电客户的营销。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为求得发展,必须摆脱旧的由生产导向主导的营销观念,转而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市场营销观念,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营销管理机制,创建新的市场营销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效益。笔者分析了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理念和策略,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当前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与电力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颂布了《电力法》,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法律保障。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显示出不完备的法律体系难以满足电力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电力企业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虽然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电力市场营销在经营中的重要性,但是仍有许多企业对于具体的营销理念缺乏意识,对电力市场营销的必要性估计不足。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市场营销主导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许多人的意识仍然停留在国家垄断经营阶段,因此,必须引导他们把意识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竞争经营上来。电力的竞争手段比较单一,一些用电客户拒绝使用电网接电,采用自用发电价发电或者使用其他能源设备来代替,众多能源产品的开发推广也使得电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因此必须针对市场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3.价格调整问题
在国家发改委的严格控制下,企业无法针对市场的变化直接对电价进行调节,只能被动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4.行业作风问题
电力行业有为客户提供优质、规范服务的责任,但是许多不良行业作风仍然存在于工作当中。业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工作不认真等问题对用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行业作风,也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
5.管理问题
(1)管理方法陈旧。旧的供销一体模式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于管理者心中,这也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由产量来决定销量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管理方法严重限制了电力市场的发展。
(2)管理手段落后。在电力营销管理问题上,不仅在基础理论上有所欠缺,更缺乏市场竞争方面的人才,这使得整个团队的管理素质较低。按照当前的电力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与商业市场的要求相去甚远。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还是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
6.电价是电力市场的重要要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电力系统的调节既需要行政手段也需要经济手段,从市场层面来讲,经济手段更为重要,因此制定有效的电价形成机制关系到市场供需的合理配置以及市场资源的优化使用,这时电价的核算就成为调节经济运行以及电力市场营销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内容。
这些问题说明,电力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必须调整现有的营销方式,完善具有竞争与创新能力的现代电力营销体系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要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此同时要注重培育潜在的用电市场。总之,电力企业要树立全新的电力市场营销理念及策略,才可以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促进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二、树立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
电是一种商品,但是与其他商品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地方。电是一种看不见的能源,应用极其广泛,可以说是国民生计的命脉。电是一种绿色能源,方便快捷、效率高。电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力市场营销的理念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原来的供电管理机制已经不再适用,电力企业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树立新的电力市场营销理念,创建一个适应市场的营销模式。电力营销的主导方向应该是市场,电的生产经营需要围绕电力的需求展开,所以电力营销亦是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工作重心之一。
1.营销需要与市场紧密结合
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中,需要时刻了解市场发展状态,做好市场跟踪研究,对于供需平衡情况要有充足的预测与估计。管理团队需要规范市场化管理,依法经营,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发电及售电等生产经营计划。营销策略需要灵活,不要一成不变,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提高营销效率,创新管理手段,才可以开拓市场、扩大经营。
2.营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树立诚实守信、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努力提供优质的电力商品,对于基础电网设施建造要重视,电网的建设、配电网络的完善也要从用户出发,一定要适应用户的用电发展,才可以满足不同用电客户的各种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宣传节能产品,清理不合理现象,利用多种宣传渠道,为客户提供优质电力产品的同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减轻消费者负担。
电力市场预测范文3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处理对策
一、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常见问题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在国有企业里,由于机制庞大,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这样很难进行细致管理,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机制。很多大企业都是采用属地化管理,使用权无限转移,监管机制对这些项目便失去了效用,也就难以保证这些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了。(2)电力工程设计方面问题分析。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区域跨度比较大,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地理条件和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着重注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非常大的质量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管理不当所造成的。(3)低劣的机械设备问题。电力工程里,机械设备的优劣,不仅影响施工时间,更是影响工程的质量。低劣的机械设备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会给工程项目留下隐患,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4)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可怕的,轻则影响施工进程,增加费用,重则可能影响此工程的安全性,留下隐患,甚至引发重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财产损失;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是难以预测的,并没有规律可寻,因此,电力工作人员需要时刻预防并对其加以总结,防患于未然。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还可能会连坐其它系统的质量变异,这就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以杜绝发生更严重的事故。(5)施工方法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法纷繁复杂,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放松了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没有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导致施工现场混乱,极大的影响了施工质量,甚至降低了施工进度,提升了施工成本,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失误操作,降低材料的消耗量,有效的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必然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力。(2)促进施工管理现场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包含有很多因素,如施工人员、工程材料、信息流动等。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和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
三、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
(1)有效控制工期、质量、成本。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期、质量、成本是工程施工需要保证控制的三大要素,进行工程施工的控制与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而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工期是工程施工的重点,成本是工程施工的落脚点,因此,对于工期、质量、成本,施工单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电力工程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性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质检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关工程材料的采购,保证工程材料的性能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2)健全工程项目监管机制,查遗补缺。在电力行业,由于国家干预较多,却不能在管理中面面俱到,这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健全监管机制,查遗补缺,弥补缺憾带来的不便,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真正做到提到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3)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促进工程项目的进行。低劣的机械设备是对工程项目的损害,因此,必须要采用高性能的机械设备,拥有稳定的性能和方便的操作,并对工程项目的开展加以把关。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电力行业拥有了高性能的机械设备,从而促进其发展,这种互补的发展使得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所保证。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机械设备质量,以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说,如果仅满足于当前的发展,电力行业就会止步不前,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控制有重要意义,只有有效加强电力工程施工控制,才能够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电力工程》出版发行[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6)
[2]李涛.浅谈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8(14)
电力市场预测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新厂新制;管理模式;思考与对策
新型火电厂实行新的管理模式,从1998年国电公司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提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中国新型火力发电厂基本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对割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多,人浮于事,机构臃肿、重叠,工作效率低,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等弊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提高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唐盘电”)实行的“新厂新制”管理经验的调研和借鉴,结合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电公司”)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思考和应对新型火电厂建成以后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厂新制要求,最大限度发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公司年度目标。
一、火力发电厂新厂新制管理模式的提出
1998年国电公司颁布了《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该标准是在原水利电力部《火力发电厂机构定员标准》和原能源部《关于新型电厂实行新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250多个火力发电厂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布、劳动定额和用人水平现状等的普遍调查和对10个新型火力发电厂的典型调查,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国内的改革成果,结合近几年来发电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引入、劳动组织的改善、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等实际情况,经过有关专家的多次论证修订后编制而成的。标准对新型火力发电厂及管理形式进行了定义,指机组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主机实现了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各辅助生产系统实现了集中监控的;实现了按现代化管理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的火力发电厂。相对于常规火电厂,该模式被称为“新厂新制”,即新型火电厂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其要求按照现代化管理“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制度优化设计,改善劳动组织关系。对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职工素质优良,人员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普遍达到一专多能和一岗多责,主要运行岗位的值班人员达到全能值班水平,设备管理实行点检定修。
二、大唐盘电的实践模式及思考
大唐盘电两台60万千瓦机组先后于2001年12月和2002年6月投产发电,该公司现有员工192人,也是集团公司最早由基建移交生产、达标投产机组。其机组进入商业化运行以后,分别引进广东核电集团的“标准化管理”,上海宝钢和大亚湾核电站的“点检定修”,北京华电天仁公司的“康派优化控制管理系统”,形成了适应新厂管理的三大支柱: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全能值班和点检定修。
信息化是新型火电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网络平台的构架,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各种生产和管理信息,实现生产管理的模块化操作,使生产和管理更趋于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地将人员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唐盘电相继建成了千兆位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平台、OA办公自动化系统、SIS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档案、财务、燃料等系统接口。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基本覆盖了各个管理领域。
在全能值班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经过仿真机培训合格,达到全能值班水平。
在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方面,通过引进和吸收,建立起以点检定修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落实点检员的责、权、利,使点检员是设备的主人、是设备检修、维护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责任更加明确。较好地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大唐盘电模式,是新型火电厂实施现代化管理实践中的一个缩影。其构建信息化、全能值班、点检定修“三大管理支柱”的具体做法对新型火电企业实施新厂新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信息化管理是基础。不管是全能值班、点检定修还是日常的管理工作,信息技术是支撑的基本平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管理更加规范,使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人员素质是关键。现代化管理的最终实现,依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按照盘电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一要懂技术(生产的、管理的);二要会操作(信息技术);三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按照管理学的说法,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一旦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管理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三、当电公司“新厂新制”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电公司是大唐集团公司沿江发展战略的重要电源点,是安徽分公司首家实施新厂新制的新型火力发电企业。当电公司对新厂新制管理模式有效实践和积极探索,也为分公司推行这一管理模式积累经验。当电公司在建厂时间上是新厂,但是当电也有当电的实际、企业特点。当电公司与其他新建电厂最大的不同就是“上大压小”项目,多少带有一定的人员安置色彩,既不能按需挑人,也无法面向社会招人。来当电公司的这些职工一是对66万超临界大机组知之不多,对新厂新制管理模式更是知之甚少;二是部分员工到位较晚,没能赶上基建安装时“免费”学习的机会,对接手的设备了解不多,现在又必须搭乘“一专多能、一岗多责”这班车并提上一定高度,暂时出现了“高原反应”。三是在现有管理体制下,设备维护与管理“两张皮”,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责任到位连续反应过程,同样考验着当电公司人和外委维护职工的智慧和胆略。因此,超短时间的角色转变不可避免地为当电公司全面实施新厂新制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
(1)新厂新制管理模式配套硬件设施相对一期工程建设滞后。在去年火电基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当电公司实现了从打点放线到顺利“双投”只用了短短的23个月。当电人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如期投产上。2008年12月30日#2机组顺利结束168小时的试运转,也就意味着基建期的终结,生产期的开始,新厂新制正式运作。此时,新厂新制得以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刚刚起步。
(2)有些职工对新厂新制管理模式认识不到位,“怀旧”的心态制约着这种全新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由于当电公司大部分职工是从老厂抽调过来的,观念上难免留存老厂的管理方式和思维定势,习惯用老眼光看新事物。
(3)新厂新制管理策略、实施等环节还只是在照葫芦画瓢阶段,暂时还没有形成有当电特色的管理模式,需精雕细琢、刻意细修饰、精装潢。
四、让新厂新制管理模式在当电扎根的对策
针对新厂新制管理模式在当电出现的轻微“水土不服”情况,公司领导班子积极想办法、寻对策,充分利用“内智外脑”两个资源,进行科学“土壤成分分析”,保墒施肥,让其在当电扎根、发芽、结果。
(1)着力搭建互通互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一个个“信息孤岛”,为新厂新制管理铺就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路。盘电的“三大管理支柱”中,信息化建设是重点。当电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网络平台已经搭建,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及相关的子系统已经投入运行。下一步将按照“稳定可靠实用”的原则,进行充实和完善。目前,当电公司正在加紧建设以厂网主页为主的信息“换乘中心”,当电公司MIS项目正在按计划、有步骤整体推进。现在,只要登录上当电公司内部主页通过网页链接就可极其方便地打开OA、生产MIS、厂级生产过程监视和管理SIS等,最大限度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共享,为有效实施新厂新制管理提供硬件保障。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标准化和制度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践行科学发展观,用解放思想的利斧斩除职工心目中的老观点、老模式,为新厂新制管理扫平思想障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为当电公司破解实行新厂新制管理模式的难题,送来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调查研究,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征求管理部室、生产班组、普通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探寻破解难题的好办法、金点子。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安排相关人员到新厂新制新模式的单位观摩学习,以准确把握全能值班、点检定修管理的实质,结合当电公司企业实际,探寻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用新思想、新理念置换老观点、老模式,用成功案例鼓舞士气,增强克服当前暂时困难的信心,减少职工对全新管理理念的“排异”反应,以实现新厂新制管理模式与当电公司现有体制的良好对接。
电力市场预测范文5
【关键词】 发电厂 检修管理模式 存在问题 思考与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也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电力工业的设备设施也越来越先进和复杂,大容量发电设备的引进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发电厂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加强发电厂机械设备的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发电厂设备工作运行的效率、降低发电厂设备维护与修理的成本以有效的提高电力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了发电厂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我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模式仍然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发电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主要对我国发电厂的维修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
1 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别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工业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手提肩扛的劳作模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自从工业的机械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生产之后,为了提高工作生产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人们就开始了对加强企业设备检修管理的研究与探索[1]。而设备检修管理这一工作体制在其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对机械设备的检修管理模式也因行业与设备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节将主要对发电厂这一行业的检修管理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
1.1 事后维修
对机械设备进行事后检修是一种非计划型的检修方式,主要是在发电厂的机械设备已经出现故障或者设备已经不能工作运行时采取的一项检修措施。由于这种维修方式的时效性较差,因此不能保障发电厂设备的正常工作与运行,检修效果不是很理想[2]。所以事后维修方法只适用于那些对发电厂生产影响较小的一些非重点机械设备或者是有备用和利用其他检修方式经济成本较大的机械设备。
1.2 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主要指的是一种将时间作为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基础的设备检修方式,通常上被人们称为计划性检修管理方式。定期检修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检修人员对设备运行及磨损等状况的记录数据对机械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行判断的管理方式。这种检修管理模式对于那些需要时刻保持运转的自动生产线及流程机械设备的检修具有重要作用[3]。
1.3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管理模式是定期检修管理模式不断发展与改进的检修体制,它主要将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作为设备检修的基本,并且以设备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作为其具体的检修方式。状态检修管理模式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日常运行检查结果、定期重点检查结果、设备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有效的对发电厂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与判断,并对机械设备的未来运行趋势进行预测[4]。状态检修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检测,从而有效的降低生产的风险性,提高发电企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力企业设备维修的成本,提高发电厂的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2 发电厂机械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维修不足
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往往会由于许多不同的原因而造成在检修期没到之前产生各种故障。并且由于机械设备检修计划的相关制约,使得机电设备不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运行,而且机械故障的进一步恶化会使发电厂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增加,很可能造成发电厂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重大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电厂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5]。
2.2 维修过剩
发电厂的机械设备检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还存在着对一些本身具有良好性能的设备进行过度检修的状况。这种过度维修现象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发电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的影响。
2.3 维修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我国设备检修管理的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往往存在着对设备检修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检修工作人员通常只是按照设备的检修标准安排作业,而对于一些没有包含在检修标准之内的工作内容则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检修,使得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2.4 临时性检修频繁
对于发电厂中的一些较为容易发生故障的发电机组,电厂检修管理人员往往会为了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而对其进行次数较为频繁的检修,已经超出了发电设备检修的规定次数标准。这种临时性检修的状况往往会导致发电厂生产的中断、检修规划被打乱等问题,增加发电企业的经济损失[6]。
3 发电厂机械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存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检修管理经验不足、机械设备的差别性
设备检修人员往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与设备的出厂资料来设定机械设备的检修计划方案,而往往忽略了设备实际运行性能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发电设备过度维修与检修不足现象的发生,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2 人员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电厂检修管理工作并没有将设备检修工作具体的落实到某一个检修人员的身上,再加上很多检修人员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与热情,使得检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往往只是敷衍了事,不能对设备故障进行查明与处理。而且设备检修体制的不完善也使得设备检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检修技术的兴趣不浓厚,不能有效的提升人们的检修技术水平。
3.3 设备检修管理模式不健全
我国发电厂现行的设备检修管理模式主要为计划检修管理模式。此种检修管理模式由于只是根据检修人员的工作安排与经验来安排检修计划,却没有考虑到发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性能的好坏,这是导致设备检修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国设备检修工作还存在着工艺水平不高、检修现场存在局限等问题,使得我国电力设备检修工作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依然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4 发电厂机械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4.1 发电厂机械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运算量大
在对发电厂的机电设备施行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由于对发电机组实施状态检修时涉及到的数据范围与信息量是十分广的,这就使得状态检修的数据计算与整理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对发电厂的计算机服务器与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更是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如果发电机厂所获取的数据或是计算过程中出现失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检测的准确性与精确度。
4.1.2 检修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设备检修的认识也不够深刻
我国发电厂设备检修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都不是很高,往往都是根据其经验来对发电设备进行操作的,再加上检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明显的存在着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设备检修技术的有效实施[7]。
4.1.3 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存在盲目性
一些发电厂的状态检修人员只是机械的按照管理规定对设备进行检修,而不考虑发电设备的具体型号及运行性能和状态,存在着盲目性检修的现象。
4.2 发电厂机械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中问题的具体方法
由于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发电企业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还降低了发电企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使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此,发电企业必须尽快的制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
4.2.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动力。人员作为技术的载体,必须要树立起学习的意识,对企业内的重要技术与理念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阶段,虽然状态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已经替代了较为传统的计划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然而在企业内部,许多员工依然缺乏对状态检修技术的认识与了解,没有相应的树立起良好的状态检修责任意识、对状态检修技术掌握的也不是十分牢固。因此,发电厂必须要努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的对设备检修人员进行状态检修理论与状态检修实际运用技术的宣传与讲解,从而有效的提高发电厂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人员自觉的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设备检测质量与水平,保障发电厂各种设备的安全运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4.2.2 设置相对配套的服务支持系统
由于设备状态检测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国许多的发电厂为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赢得发展的先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率先的将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应用到实际的发电厂的生产管理之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多种设备检测诊断技术、设备故障预测技术不断的对发电厂内部的管理系统进行完善。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使得发电厂设置一个与发电设备相配套的状态检修管理系统成为可能,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设备检测系统对监测数据计算的速度,更有效的提高了设备检测技术的准确性,降低了发电厂的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
4.2.3 相应的对发电厂企业的管理机构进行配套改组
发电厂设备状态检测管理系统之所以屡次实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电企业对设备状态检测管理系统的投入不够,而且也没有获得相应的专业管理资源。由于发电厂设备检测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发电企业各项工作环节的一个工作,不仅数据信息量庞大,而且还十分复杂。在设备检测的规划阶段、计划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与实际运用阶段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发电厂企业必须要相应的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以支持设备状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人们应该注意的是,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并不是一项无关紧要的工作,而是发电厂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以项最为基本的活动,因此,发电企业必须要设置一个专业的设备状态检修管理部门,以指导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4.2.4 建立起切合实际的电力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由于发电厂的机电设备的型号与工作性能是存在差别的,因此,设备状态检修管理部门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的安排与处理时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检修方案,提高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精确性,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在经济与科技发展日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发电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为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对发电厂的设备进行检修管理作为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发电企业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地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为提高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助力。本文主要对我国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文贵,黄定奎.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及状态检修管理体制研究[J].贵州水力发电,2012,18(4):67-69.
[2]陆颂元,汪江,刘晓锋.关于我国发电设备状态检修实施模式的探讨[J].汽轮机机技术,2011,46(6):401-404.
[3]陆晓春,王忠华,崔力健.变压器状态检修技术方案的可靠性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3,19(2):26-32.
[4]申健康,王春磊,宋健安.水电厂状态检修系统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09,25(4):127-132.
[5]陈喜阳,张克危,彭玉成.水电机组状态检修实施策略与框架设计[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28(2):125-128.
电力市场预测范文6
1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展电力营销工作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用户是所有行业开展营销工作的重心,只有对用户的需求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与掌握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工作。电力营销也应本着这一原则来开展工作,然后对过去电网不够科学的地方进行重建与改造,使电网建设与用户的用电发展观相协调,同时对企业的供配电网络进行优化与完善,使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还有就是,电力企业要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来开展全面、高效的服务工作,及时发现与解决客户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严格及规范化的监控管理,为用户提供价格实惠、服务优良的电力商品,以此来改进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2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要基于当下市场环境的分析
对电力营销进行管理应首先从市场环境入手,通过对当前市场动态的分析与掌握来对当前形势下当然电力营销潜力以及未来营销状况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市场营销的手段与方法进行革新与改进,及时调整电力企业发电以及售电等目标,并制定出符合电力市场未来发展形势的营销方案,积极挖掘市场潜力,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强化电力营销的服务功能
电力营销的服务优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健全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机制,并以此来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在这个基础上,电力企业内部还要设置专门的业务服务流程,通过具体的服务流程来掌握用户的动向以及需求,然后通过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机构以及体系来进行优化与完善,把用户的需要放在所有营销工作的第一位,积极为用户服务,尽企业最大能力来满足用户的各种服务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服务成本的优化。
电力营销的新策略以及新策略的开展实施
1电力营销的新策略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电力营销的新策略要能够保证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扩张目标的实现。首先,所有的营销中心应该是用电客户,通过市场调研以及电话访问等途径对用电客户的基本资料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然后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电力营销工作,通过不同客户用电发展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使电力营销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其次,加大宣传电能自身具有的优势,比如说,电能具有快捷、高效以及清洁的特点,它不仅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理念,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同时还是切合现代社会各种需求的一种商品,能够使客户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高生活的质量。从电能的这些优势出发去开展营销工作,打造电能的环保节能品牌,占领市场先机。第三,电力企业还要对电网的结构进行重置与优化,以此来保障为客户供电的质量及可靠性,生产出更多的节能环保型电力产品,从而满足客户的不同生活需求。在保证电力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对电价进行合理调控,按照国家在电价方面的相关政策来处理基本电价与电度电价之间的关系,并综合各种因素制定出灵活合理的电价收费标准。最后,应使电力营销策略更加多元化,除了进行广告促销外还要开展相应的公共关系促销以及专业人员推销等,并把这几种促销方式进行结合,通过多方位、立体式的营销方式来促进电力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他们掌握电力的相关知识,并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范围及服务标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建立用户对企业的信任与好感,为以后的营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电力企业在市场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2电力企业应如何实施其新的营销策略
电力企业对其制定出的新的营销策略应尽快实施,首先应加强营销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培训,使其对电力营销的本质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营销技巧,并把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力营销工作。电力营销人员在具备专业性营销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其次,尽快改善电力企业的信息体系,对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与完善,根据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统筹与安排企业内部的各项事务,使企业的内部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及合理化。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