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金融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金融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金融政策

乡村振兴金融政策范文1

摘要:本文通过对亚洲国家“小额贷款”体系改革政策的借鉴,依据我国国情,就小额信贷产业组织体系、法律地位、可持续发展基础、模式的多元化以及产业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急剧震荡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内需、振兴经济的切入点。在其他国家已逐渐形成规模化、制度化的小额信贷产业(microfinanceindustry)在我国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

小额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小额贷款(MicroCredit)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5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金融发展模式。经过各个国家多种模式的不断探索,小额信贷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为穷人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贷机制,并向全面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形成了小额信贷产业(microfinanceindustry)。自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入小额信贷(孟加拉模式)以来,小额信贷在我国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小额信贷还没有成为一个制度化、规模化的产业,并未真正发挥对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回顾和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借鉴与反思,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发展民间经济、消除乡村贫困的道路。

一、亚洲国家推进小额贷款的金融体系改革措施

为了实现金融体系对发展民间经济和消除乡村贫困的全面支持,亚洲国家走上新的改革之路,改革政策主要围绕三个方向推进,其具体做法主要是:

1.1改革传统银行体系,发展和完善小额信贷制度建设

从世界各国来看小额信贷主要分为福利性和商业性两大模式。福利性模式更注重项目对改善穷人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比如,以孟加拉BKB、BAKUB为代表的福利性模式,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彻底的公司治理,使其免除外部行政干预;健全以保险机构为核心的农村保险体制;进行资本重组,剥离历史呆坏帐;健全公司内部运营机制。以印尼的BRI、BKD和玻利维亚的BancoSol为代表的商业性模式采取的措施是对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核心是政府不再对银行正常经营活动进行行政干预,实行政企分开,银行可以根据经营成本、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存贷款利率,同时,政府继续为银行提供旨在提高其运行效率的技术支持。

1.2推动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建设开放、竞争的金融市场

亚洲国家在推动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这项改革时,积极推动建立各类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孟加拉政府首先承认了非政府组织在乡镇地区开展金融活动的主导作用,并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其次是鼓励有规模的民间小型金融机构在乡镇建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印度政府是将银行改造的重点放在提高银行体系的开放性,改善相应的政策环境上,比如允许银行与邮局、非政府机构、合作组织、盈利性公司等专业小型金融机构建立零售关系,鼓励国有及私有银行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菲律宾政府主要采取将民营金融组织引入银行体系,使银行结构多元化的政策。柬埔寨实行的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允许私人及外国资本进入银行领域的政策。

1.3转变政府职责,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亚洲国家政府在为民间资本的进入铺平道路方面,其改革主要聚焦于三个方向:

第一,消除金融体系垄断监管制度。亚洲国家政府主要围绕两个方向推进。一个是改造传统金融体系,通过政企彻底分开、商业化改造,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各个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向民间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另一个是塑造新的金融体系,废除造成金融体系封闭、垄断的规章及监管制度,为民间资本进入、发展及其相关创新活动开辟制度空间。

第二,为民间资本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创造条件。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小型金融机构的盈利环境,保证这些小机构在提供实惠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帮助小金融机构适应乡村地区的特殊情况,为他们在服务模式及产品创新上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政府都建立了相关基金,以扶助社会机构为提高金融包容性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第三,完善金融领域法制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孟加拉建立并健全以保险机构为核心的农村保险体制,政府政策支持,公司商业运作;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政府都建立了相关基金,以扶助社会机构为提高金融包容性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二、我国完善小额信贷产业制度性建设的对策

2.1积极完善小额信贷产业的制度性建设,把握好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的切入点,应该是当前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把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产业覆盖整个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挥其集合效应。

我国小额信贷客户点多面广的特殊性决定了小额信贷不可能由单一的、小型化的机构来开展。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将小额信贷当作一个金融产业覆盖整个金融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其集合效应。小额信贷产业的参与主体应当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内的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整个金融机构体系。这种多元化的经营不仅有利于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且有利于小额信贷市场竞争与效率。

2.2明确小额信贷法律地位,完善监管制度

明确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使小额信贷有明确的统一归口管理,有利于监管标准的统一和监管法规的完善,也有利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应将小额信贷定性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归银监会监管。从其它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小额信贷吸收公众存款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银监会作为专业性的监管机构对信贷市场的管理比较有经验,也有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监管法规。因此由银监会负责监管小额信贷,相对而言驾轻就熟,也会为下一步制定专门的小额信贷管理法规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银监会作为监管者,要尽快完善小额信贷监管制度,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小额信贷机构在法人治理、资本充足率、内控机制等方面符合各项指标要求。

2.3改革与创新小额信贷产业机制,夯实小额信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专为“穷人和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小额信贷产业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小额信贷是否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切实地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改革与创新小额信贷机制,夯实小额信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瓶颈难题;创新小额信贷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维护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性的关键;完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增强小额信贷金融创新机制等。

2.4积极推动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对于小额信贷是要利润还是要社会效益的争议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从国际小额信贷产业实践来看,二者并不矛盾。即使是福利性小额信贷,只要运营得当也是足以覆盖其成本。更何况我国目前强大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适当的给予小额信贷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还利于民,是完全可以应付的。构建福利性和商业性并存的、多元化的小额信贷新模式,是小额信贷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我国无论中小企业还是个人,其资金需求度和贫困状况都有很大差异。因此福利性模式和商业性模式在我国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制度设计上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福利性小额信贷,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商业性小额信贷为主兼顾福利性小额信贷(主要针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涉及不到的地区)。对于生产性资金非常匮乏的个人和微型企业,只要生产项目具有经济可运行性,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或属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型项目或自主创业项目或满足福利性信贷救助的其它要求,就由政策性金融机构以福利性模式办理贷款;对于其他小额信贷客户,只要满足小额信贷正常的管理要求,就由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商业性模式满足其贷款需求。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小额信贷客户的多样化贷款需求,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5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任何产业的振兴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不光是国家的政策性号召,必须要将各种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相关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金融政策方面,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中央银行要积极给与其再贷款的优惠政策,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符合监管要求的小额信贷组织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并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业拆借平台。银监会可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规定一个小额信贷占贷款总量的最低比率来促使其开展小额信贷;中央银行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规模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挂钩,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小额信贷。

参考文献:

[1]凌宁,发展“小额贷款”的借鉴与思考,

[2]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刘玲玲、杨思群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鱼小强,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2005(3).

[5]李莉莉,小额信贷正规化演变[J],银行家2006(1).

[6]石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理论研究[J],理论探讨2006(5).

[7]高扬,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6(5).

[8]周建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12).

乡村振兴金融政策范文2

2017种植业补贴政策如下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补贴资金与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挂钩,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这部分补贴资金以现金直补到户。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补贴对象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一般机具的中央财政资金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5万元;大型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4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60万元。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报废补贴机具种类是已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登记,并达到报废标准或超过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从3000元到1.8万元不等。

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6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118元,2016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

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奖励资金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牛羊调出大县资金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三个部分。

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支持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

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亿元。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政策

今后5年,坚持生态优先、轮作为主、休耕为辅、自然恢复的方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加快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体系。

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

重点是在强基础、提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在蔬菜、水果、茶叶优势区域集中连片推进。与老果(茶)园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等项目实施结合,在资金安排上,将加大对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支持力度。

化肥、农药零增长支持政策

2016年,以用肥量大的玉米、蔬菜、水果等作物为重点,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利用率。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在全国部分县(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建设试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技术模式。一是退化耕地综合治理。二是污染耕地阻控修复。三是土壤肥力保护提升。重点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

目前,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投资主要有,国土资源部国土整治、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和水利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等。

设施农用地支持政策

一是将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用地”范围。二是将设施农用地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三是细化设施农用地管理要求。

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

2016年,农业部整合项目资金,支持“镰刀弯”地区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改变玉米连作模式,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开展马铃薯产业开发试点,研发不同马铃薯粉配比的馒头、面条、米线及其他区域性特色产品,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

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一是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二是推进现代种业工程建设。三是继续实施中央财政对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采取择优滚动支持的方式加大奖补力度,支持制种产业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

力争5年内基本覆盖“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同时提升创建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五化”,实现“五个率先”,成为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样板区。

“粮改饲”支持政策

2016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并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实施范围。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并开展优质荷斯坦种用胚胎引进补贴试点,每枚补贴标准5000元。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

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

退耕还林还草支持政策

一是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陡坡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二是加快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进度。三是及时拨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新一轮退耕还草的补助标准为:退耕还草每亩补助1000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现金补助850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种子种草费150元),补助资金分两次下达,每亩第一年600元(其中种子种草费150元)、第三年400元。四是认真研究在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以及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二是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政策。三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四是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五是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亿元用于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强化集中连片建设,实施县原则上调整数量不超过上年的30%。提高补贴上限,每个专业合作社补助贮藏设施总库容不超过800吨(数量不超过5座),每个家庭农场补助贮藏设施总库容不超过400吨(数量不超过2座)。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支持政策

鼓励建设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鼓励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品牌培育,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

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政策

一是支持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二是支持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金主要用于对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的主体工程、设备(不包括配套管网及附属设施)及其运行进行补助。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

补助对象为项目区内自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的农民(包括农场职工),或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

农村沼气建设支持政策

2016年,农业部拟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支持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生物天然气工程需日产生物天然气1万立方米以上,鼓励地方政府增加对试点项目所产生物天然气全额收购或开展配额保障收购试点。重点支持沼气工程全程智能控制、沼肥智慧化加工应用、带动附加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3.9亿元农民培训经费。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对象。继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增培育对象1万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26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育、农技人员推广服务补助等。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

2016年,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工作,全年计划举办170余期示范培训班,面向全国特别是贫困地区遴选1.7万多名村“两委”成员、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等免费到培训基地考察参观、学习交流。全面推进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积极推动有关扶持政策向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倾斜。组织实施“全国十佳农民”2016年度资助项目,遴选10名从事种养业的优秀职业农民,每人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组织实施“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和“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资助项目。

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支持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鼓励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

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

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

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深入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加快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

农业电子商务支持政策

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电商平台,重点推动电商平台开设农业电商专区、降低平台使用费用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实现“三品一标”、“名特优新”、“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邮政局所、快递网点和社区直接对接,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进一步降低农村电商人才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门槛。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

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机制

创新试点政策

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粮食烘干、集中育秧、统一供种、动物防疫、畜禽粪便及废弃物处理等普惠为重点,围绕购买服务内容、承接服务主体资质、购买服务程序、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等,引入市场机制,开展试点试验,创新农业公益供给机制和实现方式,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

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细做实。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

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行物权保护;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行管护机制。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功能。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政策

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

农业保险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3大类,共15个品种,覆盖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棉花、糖料作物、畜产品等。

财政支持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政策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框架,为农业尤其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中央财政利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对地方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财政出资建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必须坚持政策性、专注性和独立性,应优先满足从事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需要,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信贷担保余额不得低于总担保规模的70%。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政策

支持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进一步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户籍政策

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依法为无户口人员登记常住户口,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户口被注销人员,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原籍户口的人员,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以及其他无户口人员,都可提出申请,经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继续推动各试验区深化改革探索,组织实施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的试验任务。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

一是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示范区安排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引导示范区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二是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建设投资不低于1500元,其中中央定额补助1200元。三是探索金融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有效办法,搞好27个示范区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试点,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的贷款支持力度。四是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推动各类资源、各方要素向示范区集聚。

 

2017种植业补贴政策相关文章:

1.2017年农业补贴政策

2.2017种植大豆的补贴政策

乡村振兴金融政策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水土保持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愈发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一大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从而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提出几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水土流失保持工作的特点及意义

1.1水土流失工作主要特点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复杂、不均衡以及多样性的特点。水土流失工作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防护治理的结合、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以及突发性特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地表土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差异较为显著,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貌和地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1.2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一方面,在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促进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需要着重考虑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益,对于施工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需要遵循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施工区域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促进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运行,工程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能够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平衡运行能力的提升能够明显改善自然环境灾害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危害影响,不断提升水土保持高质量工作水平,提高地表土层的抗侵蚀性和蓄水能力、山洪抵御能力,对于提升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生产领域可持续健康发展。

1.3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原则

首先需要遵循综合治理与防治治理结合的有效原则,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从系统全面的治理方向出发,坚持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在开展治理工作过程中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做好防护工作,例如截水渠、挡土墙的设置,采取各种环境修复措施对植被环境进行保护,构建科学完善的防护治理体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护也需要做好植被的保护与水源涵养工作,仍然注重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措施的执行,尽可能增加绿色植被覆盖范围,以此达到巩固土壤、增强土壤地域能力的目的,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现象。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土壤层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更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前提。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对农业基础资源的合理开发构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因为水土流失而导致外流土壤层日渐贫瘠,土壤的吸水力一度降低,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我国的耕地每年因土壤侵蚀而不断减少。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角度来看,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更甚。一方面由于土壤流失而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严重枯竭、河道断流,土壤的蓄水量明显减少。同时对梯田、水库以及河道的蓄水容积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水力侵蚀下导致大量泥沙流向塘库、湖泊,不仅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利工程的运行寿命,而且导致洪水宣泄不畅、水位河床上涨,直接制约着水利工程行洪能力,致使水库出现泥沙淤积等现象。

3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困境

3.1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严重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平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全面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重点强调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由于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加剧,农田污水灌溉、农药过度施肥等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部分农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保持意识相对薄弱,另外部分农民对水土保持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无法正确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价值,因而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1]。

3.2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不够

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力度,整体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需要相关执法部门与监管单位、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由于部分单位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无法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全面的基础保障,如完善的监管制度、专业监管人员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从而导致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所降低。

3.3建设资金的匮乏

建设资金的不足其影响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会严重影响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具体落实,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到一半后由于资金的不足就会停止施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无法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目前随着农村地区税费的改革和取消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政府财政支持,政府层面财政建设资金投入减少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包括施工设备、技术的引进等。

4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质量的策略

4.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综合治理

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于具有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施工情况来制定完善合理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划。相关制度的完善需要相关部门组织的共同配合,通常由当地县级组织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主要责任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定和相关政策,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最大程度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将水土保持工作当做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可考虑将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到日常考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约束和监管,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端正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从而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地位[2]。除此之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职能,由上级部门给予水土保持单位更多制度政策以及方法、资金方面的支持,正确引导水土保持单位有序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相关部门作为领导者和监管者比工作实施者有着更多的优势,通过思想意识的引导来促使农民对水土保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引导农民积极配合水土保持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另外相关部门需要承担起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指导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附近村民以及水土保持单位工作人员广泛参与,同时,针对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案,明确当地水土流失的问题及原因制定针对性水土保持方案。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水土流失实际情况和普遍规律来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包括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地域土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在落实具体方案计划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对于水土流失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地质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无法对某一单向内容进行独立治理,需要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理原则落实水土保持工作,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植被区造成的影响可考虑设置排水沟、截水渠,或者设置挡土墙来避免出现山体滑坡的现象,通过加强对水土流失现象的综合治理来增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

4.2加强水土保持监管防控力度

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往往会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手段来解决,因此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着重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占地面积、水利设施设备的占地面积、水库容积以及建设物资占用面积等。同时由于水土保持作用重点在于水土流失,考虑到不同地区土壤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采用相适应的防治措施,并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重视土地整体规划以及水土流失的管理控制,尽可能将水土流失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效果。另外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监管机制,由水土保持单位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管巡视,对于发现的不足之处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全过程施工都需要充足的建设资金予以物质上的支持,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和统计,通过以多元化渠道来筹措资金,鼓励社会主体加大投资参与力度。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予以财政政策上的更多资金支持,重视农业现代化生产,对于以往运行受损的水利工程分拨建设资金进行翻新维护,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水土保持措施、要求,引导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发展。另一方面,为合理控制水土保持治理成本需要加强治理成本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实际建设需要制定完善合理的工作规划,从而分析判断所需建设资金,达到合理控制治理成本的目的,并注重对建设项目预算核算内容进行审查和合理规划,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费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与核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由监管小组进行全程监管,避免资金浪费或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另外需要争取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明确国家金融体系对农业发展领域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了解农业贷款程序要求、贷款利息以及信贷额度,确保农业贷款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筹措充足的建设资金,提高建设项目资金周转率和资金流动性。同时需要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利用金融工具将建设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为农业水利发展提供更高的金融资本,保证水土流失方面的科研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4.4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节能发展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要善于发现并引进节能环保新技术,在保证不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必要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这样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加大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力度,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加强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例如农田灌溉时可充分利用喷灌或者滴灌技术来完成灌溉工作,有效弥补传统农田灌溉对水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监测系统,依据科学完善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来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特定指标,将水土保持检验的内容作为检测的主要目标,为此设定特定的检测指标尤为关键,以特定的指标确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每一个节点,从而加强对每一环节的治理和检测,全面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在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对具体过程进行监测,并依据各项指标对工作内容进行检测分析,依据具体的分析结果俩优化调整水土保持方案和作业方法。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效果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浅谈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41-42.

乡村振兴金融政策范文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实施6年后,中部地区发展再次迎来利好。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确定了7大重点任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经济带,推动晋中南、皖北、赣南、湘南地区开发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

被外界称为“中部地区的西部地区”的江西,如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成为当务之急。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江西“绿色发力”

2012年以来,江西加大推进绿色崛起,科学发展,进位赶超,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江西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年中成绩单”。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大幅度进位赶超,凸显发展活力与后劲。今年上半年,江西完成生产总值5403.6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增长幅度居全国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增幅排全国第5位;外贸进出口额增长31.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今年上半年,江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截至6月底,江西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20.4万套,竣工12.2万套,分别占国家开、竣工目标任务的88.2%和67%,开工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增强。今年上半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0.1%,分别比全省工业平均增速高1.8和5.7个百分点。

实现进位赶超关键靠工业

省委书记苏荣曾反复强调:“江西崛起,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2011年12月19日,在江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代省长鹿心社明确指出:“实现江西经济的进位赶超,主要靠工业,关键靠工业,要深入推进工业的三年强攻计划,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鹿心社表示,要坚定不移的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着力做大做强工业,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00亿元,增长18%。2012年1月9日,省长鹿心社在《对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工业园区工作会议的批示》中再次强调:当前,实现江西进位赶超,关键靠工业。决战工业三年强攻计划,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工业园区集约化水平,着力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着力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着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把该省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2010年5月12日,江西省政府制定实施《江西工业三年规划纲要(2010-2012年)》,吹响了工业三年强攻的嘹亮号角。两年来,全省工业战线迅速兴起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三年强攻的热潮。截至2011年底,全省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1万亿元,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双双过万亿”标志着江西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财政收入,已经突破1600亿元;外贸出口突破200亿美元,稳居中部六省首位。但从总体来看,江西省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经济欠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仍是江西最基本省情。发展不足依旧是江西的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工业发展不足。尽管通过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规划,江西工业近几年持续大幅增长,已形成一定基础和规模,但依然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仍是全国较为落后省份之一,工业总量在中部六省仍排倒数第一。当前,江西工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核心增长极

从工业园区到产业集群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着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打造由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产业带、昌九工业走廊构成的核心增长区,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工业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

作为欠发达地区,江西要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必须要加速培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集群优势促进工业化进程向高级阶段发展。

工业园区是江西绿色崛起的主战场。为此,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财源,增加就业岗位。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富民兴赣的创业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区。

“十一五”期间,江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规模总量进一步壮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88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1.9亿元,总量扩大了2.5倍;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年均分别增长37.3%和38.9%,比“十五”年均增速高10.8和10.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146.4%提高到275.1%,年均提高25.7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年完成1372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2倍,园区经济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0%,产业集聚态势强劲。

为引导工业园区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生产要素集中、配套协作程度高的产业集群,2008年7月21日,省政府下发《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提出通过信贷担保、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集中扶持符合江西产业主攻方向的重点项目。

为推进产业集群,促进集约发展,实现工业园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2011年12月2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促进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集中培育一批规划科学、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建立功能较为完善的园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集约低碳型发展方式。到2015年,每个工业园区至少形成1-2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全省力争形成2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

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12年6月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动员大会。这标志着“支持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加速推进的崭新阶段。

省委书记苏荣在会上强调,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南昌打造成核心增长极,就是要继续推动南昌走在全省前列,带动全省发展,实现五个“明显提升”: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的首位度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力争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全省的30%左右;二是产业与人口集中度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产业、大交通、大都市格局,成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大引擎;三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快速高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四是体制活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和以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显著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五是城市承载力与和谐度明显提升,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南昌成为功能完善、生态优美、文明守信、多元包容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为全力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2012年6月4日,江西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南昌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50万人,城镇化率72%,统筹城乡发展初见成效;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框架基本拉开,“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基本完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和其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要求。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力争达到三分之一,制造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鄱阳湖城市群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南昌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江西省将围绕增强南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支持南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支持南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南昌产业布局向高端化发展,把红谷滩中央商务区作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和引导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南昌重大平台建设,支持南昌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整合扩区,鼓励和引导高端人才向南昌市聚集;支持南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南昌加快形成三个千亿元、五个500亿元制造业集群。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支持南昌基础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支持南昌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形成南昌到省内设区市2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的交通格局。支持电力能源工程建设和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全力支持南昌市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支持新区建设。重点支持九龙湖新区建设,积极引导重大功能性社会事业项目落户新区,争取用5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一个面积100平方公里、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框架。支持旧城改造。加快老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提升老城区品质。支持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围绕激发核心增长极内生动力,全力支持南昌市大胆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支持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加快编制先导区规划,合理划定功能分区,优化产业布局,赋予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更大的改革权和试点权。鼓励南昌先行先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围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支持南昌发展的要素保障。

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注入新动力

九江坐拥1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在该省大开放、大物流、大旅游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快九江沿江开发和港口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九江港口城市的功能,提升江西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江西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的步伐。

2007年10月30日,《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正式,掀开了九江沿江经济发展的崭新一页。《总体规划》对九江沿江开发的总体定位为:江西省发达的临港产业基地、长江沿岸新兴的经济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沿江开发建设形成“一核、两轴、六板块”的空间架构。“一核”指九江中心城区及九江县城形成的城市集聚发展核。“两轴”指沿江临港产业发展轴和昌九产业发展轴。“六板块”主要包括城西板块(九江开发区、九江县),金安板块(庐山区为主,浔阳区为辅),金砂湾板块(湖口县),码头镇板块(瑞昌市),马当镇板块(彭泽),庐山国际旅游板块。

为加快推进沿江开放开发,2009年3月,江西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九江沿江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从金融、土地等方面出台20条具体措施支持九江沿江港口等项目建设。

2011年10月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适时作出了全力推进新一轮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宏伟战略,由此吹响了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号角。

九江市在沿江开发中,切实加强投资项目的筛选,重点向“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资、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项目倾斜。开展沿江工业园项目清理工作,对不符合产业布局的企业,制定搬迁计划逐步搬迁,实行“腾笼换鸟”,不断提升沿江项目质量。在沿江项目引进中,九江市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严把环保入口“三关”,即产业选择,环保为准;产业发展,环保先行;产业监管,环保贯穿。同时,提出了“三个坚决不搞”,即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坚决不搞,环保措施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搞,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沿江的产业定位、土地利用、岸线使用、投资强度和环保准入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功能区划、污染严重以及没有减排作支撑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未经环保竣工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据统计,2011年,九江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3天,优良率99.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连续3年被评为江西省污染减排先进单位,境内的长江及鄱阳湖流域水质均达到类水体水质标准。

2012年5月24日,江西省政府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九江沿江地区“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九江沿江地区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全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并明确提出支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财税、产业、土地、金融、环境、人才和科技等七方面支持政策。而《指导意见》则着眼于鼓励“飞地经济”的发展,要求省直各有关部门在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内,从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金融政策等多方面予以倾斜。

紧接着5月25日, 江西省委、省政府在九江召开全省深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工作会,关于九江沿江开放开发“1+5”规划正式出台。“1+5”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制定,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九江沿江开放开发高起点、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并提出了远近结合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力争实现九江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三年翻一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五年翻两番。再通过 5到10年努力,力争沿江地区经济总量占我市比重超过70%,占全省的比重超过10%,人均GDP达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把九江沿江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引擎、长江中游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中部地区商贸物流枢纽中心、全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省委书记苏荣强调:“没有一批成长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就不可能有江西的崛起。”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强调要举全省之力将其打造成江西崛起的脊梁。

早在2009年12月底,江西省就在全国率先确立并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省委、省政府将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中心任务,确立了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年来,该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的若干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办法》、《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和投资基金。各地也纷纷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营造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2011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的40%以上,成为全省大跨越、大发展的强大引擎。

今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全面,有关配套政策将同时出台。江西省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今年力争增长20%以上,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3月,该省出台了《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除了开辟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各地还制定完善了推进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光电、生物医药、航空、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突破千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4%。

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和谐秀美新乡村

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江西的城镇化基础十分薄弱。2007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4.9%,江西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1个百分点。拥有的城市数量为中部地区最少,拥有的百万人口以上和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在中部地区也最少。除城市用水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等城市设施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工作,2008年4月,省委书记苏荣和时任省长吴新雄带队的学习考察团先后赴上海、江苏等省(市)专题学习他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江西省授课。此后,江西省城镇化进入快速推进通道。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突破40%,达到41.36%,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43.18%,比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缩小。

2010年1月11-13日,江西省举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当时会议确定的江西省2012年城镇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2010年6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2011年底,江西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5.7%,以此为基础,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未来5年全省城市的总体布局和发展形态进行了全面统筹,对主体功能区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管理等作了全面规划,那就是“实施城镇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个战略不仅是规划中一个新亮点,更是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找到了一条关键路径。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城镇化率要达52.8%。统计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城镇人口55万。预计未来5年江西省可新增440万城镇人口,直接带动城镇开发性投入53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