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思考

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规模等逐渐增加,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使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大打折扣,并且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及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借助政府力量完成引导、调控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将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进行排除,降低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出现几率。下面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

1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1.1 政企不分,管理工作存在乱象

大部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由同一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状态较为封闭,此时无法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提供更多保障。我国不同的政府部门均有其专有设计及施工团队,因此存在政企不分和管理工作乱象问题,针对此方面问题我国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是未能彻底对其进行解决,因此市场竞争机制等无法发挥其自身优势,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随意性过强,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1.2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多个不同部门对其进行监管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对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效果、效率等方面产生较多影,并且矛盾及冲突问题时有发生,对管理措施落实产生不利影响。一个以上的部门对建筑工程管理时,若某一个政府部门未能对验收进行通过,建筑工程便不能竣工。此外不同政府部门间利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同样对政府质量监管效率产生影响,在互相干涉和影响的情况下使质量监督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2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提高措施

2.1 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理念进行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新时期发展形势进行适应,需要对原有质量监管理念进行调整:其一,避免对建筑企业具体作业及生产过程进行过多干预,并且减少对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干涉,使其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结合市场规律完成自我约束、发展和调整等方面工作,提高建筑企业对问题及风险的“自我抵抗力”。其二,政府质量监管单位需要对所有建筑工程发包企业、承包企业、中介机构等一视同仁,避免出现偏袒的情况,使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和自由,为优胜劣汰及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其三,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对改革工作进行不断的深化,对原有机构进行简化,并且对相应的政策法规等进行健全和完善,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 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创新调整

定期定点的质量监督管理一直以来便是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可能给某些建筑单位留下可乘之机,出现钻空子和应付检查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随机巡查的方式对传统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中的不足和漏洞进行弥补,具体来讲政府质量监管单位需要对原有前往施工现场直接控制、干预的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巡查的方式对各个参建单位有无违法行为的情况进行了解,为质量监管体系及机制的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人们可以将随机巡查视为建筑工程复查的一种手段,在建筑工程检查合格之后对其进行重复检验,进而对建设单位行为进行更多的规范和约束,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

此外,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和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理部门进行更多的合作与联系,对质量进展状况进行掌握,并且需要将实物抽检及质量监管进行有效结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不同时期的整体质量监督管理中,通过适宜的监管手段完成实物监管工作,切实落实验收和抽检工作。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信用记录、档案建设的方式对内部质量监管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获取参建单位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最后,为了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规范性、权威性进行提升,需要增加质量监管工作的经费支持,防止因经费问题对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2.3 明确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内容并促进其有效落实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较高,并且涉及到了较多方面的内容,基于此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质量监督管理内容进行明确,确保各方面工作进行有效落实,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对建筑工程申报方面的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建筑工程正式投入建设前,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对其申报进行审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接收后需要完成申报手续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对相关资料严格审核,待确定全部达标后方可将质量监督文件进行签发。

其次,对开工前的监督审查工作进行严格落实。在建筑工程正式建设工作开始前与申报质量监督之后的时间段中,参建单位需要完成第一次质量监督会议讨论工作,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则需要完成初次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待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时,准许其开工建设。

再次,作业过程中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施工环节中,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相关负责部门需要根据监督管理方案完成各项施工项目的检查工作,一旦察觉存在安全隐患或是质量问题,便应立即责令相关负责单位定期整改,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更多保证。

最后,切实落实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管工作。进入竣工时期后,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对最终环节的质量复查工作有所放松,需要对验收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且根据监督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对监督报告进行编制和完善,对相应的档案进行健全,做好记录及存档一类的工作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相关的重要资料保存完好。

2.4 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健全

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需要依靠法律制度的支持,为了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依据,需要通过适宜的措施对法律制度进行完善。经过长期积累及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但是其中依旧具有一些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此时人们需要对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进行具体分析,对立法知识的研究工作进行更多支持,确保制定的法律制度能够与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相符。此外,企业质量自控工作同样受到相关法律制度的影响,在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企业自身自控水平,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和配合。企业质量自控可以被视为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最主要手段,而完善的法律可以被认为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相应的法律法律支持下能够对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的行使进行规范和约束,为建筑工程最终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总结全文,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使用性能及质量,需要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为各个参建单位利益提供更多保障。上文对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从质量监督管理观念的改变、法律法规和相关机制方面的健全等方面对其进行说明,以期为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作用的发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许金炳.关于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2027-2027.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主要是指:在规定的施工期限内,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尽快制定出最佳的施工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进度控制的好坏与否。对建筑工程的工期、资源、工作量以及消耗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应加强施工进度控制意识,定期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进度检查。尽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误差,及时进行讨论解决。从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一、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诸多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材料设备等因素。

首先,施工进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的进度控制是否有效。因此,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

其次,材料设备也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在建筑项目施工中,企业内部人员分配的不合理,极易导致材料交接问题。加之,建筑工程项目受工期、物质缺乏等限制,施工人员无法继续进行项目施工,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建设进度。

再次,充足的资金是项目建设施工的重要保证,资金问题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交付。在项目建设施工中,如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对项目的建设施工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

最后,施工条件的好坏也是影响项目进度的一大因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环境要求条件极高,由于受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影响,如:气候、温度、天气等,项目施工进度将会被拖延。如果项目施工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缺陷,那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付,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形象将会面临很大的损失。

二、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水平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其本身内容较为复杂。因此项目建设施工部门和项目监理部门都应提前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提前找出应对措施,防范于未然。对于已出现的偏差,应及时进行改进,防止问题的扩大。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为建立完善的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项目施工部门和项目监理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前,项目施工部门应积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最终目标进行着重分析,根据工程合同提前完成项目施工计划编写。以便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有审核依据可以参考。各个部门工作应切实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从而避免出现材料、设备以及资金等出现衔接不当的问题。

其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施工人员和项目监理人员应加强进度控制意识,做好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措施。积极协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工作,协调施工材料、设备以及资金的供应。另外,项目施工人员和项目监理人员还应注重项目施工预算,对于项目中的预付款、进度款以及其他材料款项应积极支付,对于施工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对于影响项目施工建设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充分调动项目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再次,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部门应与建筑工程施工部门明确工期合同款项,特别是相关赔偿款项,双方应在合同上标明。以便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施工部门可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施工合同进行施工。对于项目工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施工部门要予以进行严格的施工进度检查。同时,项目施工部门应严格加强项目进度款的拨付控制。如果项目不能如期交付,项目投资方和项目施工方应充分考虑工期延误原因,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延期。

最后,项目施工部门应加强项目工程施工进度风险控制,对于可能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应提前进行分析,积极做好应对方案。以便在问题出现时能及时解决,从而杜绝问题的扩大,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保证施工单位的良好形象,确保其经济利益。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建筑施工部门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安排,防范于未然,才能有效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涂维. 赣州中航城城市综合体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

[2]王金龙. FC市DS镇WHGC住宅小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3.

[3]金侠杰. 大型集群式化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集成管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3.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3

1.1成本控制不力

控制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然而建筑产品再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建设环节多(包括前期准备、勘察、设计、施工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设备材料采购等)、建设过程长(从工程项目招投标开始,直至竣工交用,并且到保修期满,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产品成本形成复杂(在建设过程中,随着设计的变更和各种条件的变化,直至工程竣工结算、业主签证,才能最终确定产品成本)等问题,通常导致产品成本失控。

1.2拖欠施工工程款严重

虽然建筑市场规模扩大,但是往往建设资金有较大缺口。业主拖欠施工工程款和勘察、设计及监理费用问题比较严重。

1.3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监管机构监督不到位,加之施工企业安全措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民营建筑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企业及社会的重大损失。

二、民营建筑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1.建立集权的财务组织结构

1.1实施会计全员委派制。由于建筑产品地域分布广泛,不便于总部监督,因此在财务组织上更适于采取集权管理的战略,实施会计人员全员委派制。在这一制度下,总会计师由董事会任命,各分子单位的财务经理由总会计师直接委派,财务经理再直接任免各工程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摆脱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可以依法大胆地抵制企业的不合法行为,进而使会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1.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事实证明有关企业经营失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企业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因此,整合企业的管理制度非常必要。企业的管理制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如从管理层级看,可分为公司章程、公司治理制度、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公司作业管理制度四个层次;从制度管理范围看,可分为综合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从制度管理功能看,可分为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指南、实施细则等。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框架应该以管理层级为主,以管理范围和管理功能为辅进行设计。

1.3将财务管理职能独立出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因其管理范围广,管理内容复杂,通常都作为独立的部门以提高财务管理管理效率。通常,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实施集团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审计、委托审计的规章、制度等;对集团经济活动开展事前、事中审计,最大程度防范风险,化解风险;融资及管理资金,对集团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与监督,为企业经营决策提出建议;负责集团及各级控股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财务委派人员的业务进行管理等。

2.开展有效的资产管理。

2.1成立内部银行,充分发挥资金蓄水池作用。由于建筑企业的工程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了施工方便,企业会设立很多银行账户,而每个账户中沉淀的资金如果集中起来数量会很惊人。因此,如果成立企业内部银行,将外部银行结算、信贷、代收、代支等职能引入集团内部,则可在企业内部统一调剂、融通资金的运用,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此外,还可将集中起来的闲散资金进行短期无风险投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效益。而且,整合后内部银行,统一结算办法、统一银行账号、统一对外开具发票的整体会计核算,能真实反映各核算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中的往来关系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对分、子公司有效监督、考核、控制。

2.2实行资产有偿使用,明确经济责任。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占用公司大量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但有些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并不计入各项产品的成本,这会导致虚增利润,同时也使公司承担巨大的风险。如果将各独立核算单位使用的房屋、设备都按一定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则既可以促进下属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又能体现谁投资谁获益的利益分配原则,保障集团总公司的应得利益。

3.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4

2004年12月下旬,本人有幸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对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组,近十天来的审核工作实践,使我的见识和经历有了拓展,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有了提升,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这里简述参加审核工作后的一点感想:

一、被审查企业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中央企业主要领导能按要求参加建设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充分说明建设部对这项工作的宣传、组织工作到位。被审查企业在家的领导多数出席见面会,由主管领导亲自汇报,被推荐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基本达到合格。安全生产资格审核资料准备的齐备,能耐心接受专家审核组的“听、查、看、问”,并能积极配合,虚心整改。

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未按总承包公司的职能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各集团公司、总公司按建设部要求的安全生产条件,做了大量的工作,审查结论都达到了合格或基本合格。但多数被审查企业的安全职责定位还不准确,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所赋予其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未按总承包公司的职能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一些管理制度和资料,经不起推敲和延伸,有明显的目的性。二是安全机构设立和专职安全人员配备有短期行为。有不少集团公司、总公司的安全机构和配备的专职安全人员虽从文件资料上达标,但不少是近期所为,实际上独立的安全机构和专职安全人员有虚设及挂名的可能。企业在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合格后,安全机构和专职人员能否保持现状,还有待观望。另外,建设部对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资格审查工作是非常认真和规范的。据了解,有不少省市仅仅是为了在期限时间完成此项工作,未借此载体有效地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部应在两项许可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示范作用,这对规范各省市两项许可工作会有很大的促进。

三、规范各地两项许可审查工作。为了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促进企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建设部可否立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审查标准》和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审查标准》。规范各省市对“两证”监督管理的行为,协调因地区间不同监管力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监管方式对企业相近的安全生产违规行为,给予“两证”处罚差别较大的问题。

四、深化管理,构建长效机制。两项行政许可仅仅是安全监管创新的开始,建议以强化过程监管为载体,提升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考核证的市场含金量,实现安全一票否决。条件成熟时,可在全国总结两项许可工作的经验,实现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5

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已广泛普及,但缺乏深层次发展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仅方便了会计核算,对会计信息工作的收集、整理和为企业提供信息等方面都提高了准确度和便捷度,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财务决策也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当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整个行业的特殊性,点多面广,内部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局限于替代以往手工账务工作,缺乏更深层次的发展和管理。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体来说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总体财务管理系统实行电算化管理还是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资源。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十分混乱,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局限于替代手工记账,也仅仅是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整体会计决策、为公司战略提供信息等方面还缺乏基础性信息系统的配合。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缺少有适合本行业要求的电算化软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所使用的财务系统无外乎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新中大等比较主流的财务软件系统,但这类综合性的财务软件系统,往往注重本软件公司自身的开发特点,而且各个财务软件相互之间不兼容,帐套数据不能有效传输;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和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薄弱,对财务软件相关功能缺乏系统有效的应用,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软件对本公司财务整体决策的支持,未能有效的提供可参考性的决策信息,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短缺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往往户外作业,作业环境相对艰苦,造成许多大中院校毕业生对建筑行业排斥,因而使整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队伍人员知识老化,财务队伍人员断层,对计算机应用不够熟悉,而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既精通建筑行业财务知识,又懂得电算化核算的复合型人才,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真的是求贤若渴。

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性风险、保密性差

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财务系统中的数据往往涉及到公司的机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整体状况,关系和决定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对财务系统的安全性不够重视,对会计数据的保密性亦做的不够好,存在着诸多隐患。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财务系统的整体防护,做好日常数据备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财务数据安全。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潜在风险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风险

由于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配备财务人员素质各异,加之每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和执行各异,就会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增加了会计部门内部管理的难度,对会计部门整体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职责分配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在传统手工的会计系统中,每个过程和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内部工作人员职责较为明确,而且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通常授予管理员和操作员一定的权限,而在权限的授予和设置过程中,未能通盘考虑到整个财务体系,未能结合手工账务系统时的经验,在权限操作和访问设置过程中,各道工序缺乏有序的牵制和控制,给财务工作带来风险。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电算化管理后,电子帐套的财务数据来源于最原始的记账凭证。除了原始凭证和报表,其他会计信息资料都储存于电脑中,这其中就存在隐性的财务信息风险。其次,在整个财务体系中,各道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控制,输入错误或者结算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正确,影响了公司正常决策。

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做好内控环境,就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合本企业模式的规章制度,以相互制约、职权分离,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电子档案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等,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约束。

2.坚强建筑施工企业电算化人员的道德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依托,完善用人机制,改善人才待遇,加强团队精神,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素质高的“双高”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的主体诚信。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部审计,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完整

首先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其次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做到账表相符;再次要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最后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电算化实施过程存在的漏洞。

五、结语

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发展,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对自身建筑管理进行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建筑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应对,便会严重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企业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发展与创新,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健全企业施工管理制度,还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对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发展,最主要的可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在建筑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健康长远发展。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在总体水平上不一致,部分企业甚至没有符合国家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更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中重要的岗位进行施工,而企业自身也没有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责任划分,导致在施工中出现无人管理或管理混乱等情况,给工程的整体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还有一部分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发展与完善,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很好的落实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即使有的施工单位建立了一定的施工管理制度,但却缺乏对施工一线人员的培训,不能进行规范操作,不能完全保证工程质量,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缺乏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缺乏一定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当前建筑企业总是通过总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在制定规范的施工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总包单位即使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在承包给各个施工单位之后,原定的施工技术或是施工准则很难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特别是在原材料、半成品等物品购买、存放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造成施工单位不仅会出现资源损耗过度、延误工期、成本过高等现象,还会在企业与企业进行工程交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软件条件比较差的施工单位来说,更容易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出现问题。

3、缺乏长效的施工技术监督管理体制

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会采取一定的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或是实效性,导致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往往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监督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监管,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建筑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措施

1、完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各个建筑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还能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我国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离不开建筑单位总体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物品、原材料的购买、存放、运输以及具体的施工技术、最后的结算等,均应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制度,并制定出与之相符责任制度,细化责任、明确到人,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确立和落实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建筑企业,特别是总包商以及分包商等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比如将原先那种只是通过制定分包合同以达到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一致性,转变成为通过培训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并将其分配至各个施工单位中,对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进行有效指导的制度。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帮助软件条件比较差的施工单位快速的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还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技术要求在各个施工单位得到贯彻落实,可谓一举两得。

3、建立长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制

对于建立长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制,最主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出严格的考核机制,将其工作内容与个人绩效挂钩,督促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进行监督和规范。同时对监管人员实施一定的培训,使其能够熟悉掌握各个施工环节中具体、规范的施工操作,以便在进行监督管理时,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符合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

4、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要做到检查监督相结合

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又是科学地组织建筑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各项技术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出来,应要抓紧实施并且做到平时检查与监督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测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及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5、重视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在优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严格的落实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的责任,同时应责任到人,重视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情况都是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的,如果发现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的,应立即要求其进行整改,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施工安全,保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另外,还要重点关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工期的客观条件,人力、组织、技术以及物资等部门都应积极的配合,从而为工程的施工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要确保工程项目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的同时,应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  

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第一,在制定实施步骤的过程中,要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如规模、能力、技术水平、配置等。并且能够尊重科学规律,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第二,所有施工技术工作都要对其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全面考虑,运用科学、合理地方式进行分析,并选择其中最优的那个,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的利益;第三,日常技术管理工作要和生产实践过程紧密结合。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分工协作,力求最大程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服务。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地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管理技术的薄弱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竞争中却常常处于被动境地。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获得长远发展。对此,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施工管理监督体制。通过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不断优化,促使其在施工各个阶段中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