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1
1改革指导教师考核制度
将指导教师的考核情况与研究生导师资格、职称评定、荣誉授予等挂钩,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部分责任心不强、指导不佳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考核结果直接与工作量挂钩。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1成立院、校两级毕业设计督导组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必要成立院、校两级毕业设计督导组。院毕业设计督导组要服从校毕业设计督导组的统一安排,并作为年底考核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促使各院对教学、科研并重。院毕业设计督导组不定期地对论文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进行检查监督,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督促指导教师做好工作。如果有条件的话,派专人全程跟踪某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实时发现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和学校,并及时完善更正,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
1.2建立指导教师诚信库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高校教师设立指导教师诚信库,不仅实现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自我约束,也是高等学府为社会输出优秀毕业生的前提。校院两级毕业设计督导组随机抽查本科生往年的毕业设计,并聘请外单位专家对毕业设计进行盲评,评阅结果设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以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连续两年评阅结果为中及以下的指导教师给予黄牌警告,第三年仍为中及以下评阅结果的指导教师,将出现不良记录,纳入个人诚信库中,并相应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加职称评定及各种荣誉的资格。另外,让本毕业生为指导教师进行打分,客观评价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为了保证公平性和合理性,以三年内各位本科毕业生的打分的算术平均值为依据,满分100分,低于70分的指导教师同样出现不良记录,纳入个人诚信库中,并相应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加职称评审及各种荣誉的资格。从而有效地提升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指导力度。
2建立合理奖惩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方面,通过适当、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毕业设计高质量的顺利进行。
2.1学生奖惩制度方面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而毕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独自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为日后参加工作或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应密切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创新理念开展各自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开展的工作可在具有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校可适当资助一定额度的版面费,充分调动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潜力。若论文内容创新性好,学生表现特别优秀,评为校级及以上优秀毕业论文,学院学校可考虑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积极性不高、表现较差和常以找工作和考研为借口的学生,则坚决不能纵容,一次答辩不通过者将进行二次答辩,如果二次答辩仍不通过者,将不予发放学位证书,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在毕业设计初期就有一定的紧迫感,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完成。
2.2指导教师奖惩制度方面
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的点拨、启迪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工作习惯、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领路人,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好坏至关重要。目前往往一名教师需要指导多名甚至十多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导致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因此,对那些密切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创新理念为学生选题、悉心指导,并获得相应成果者(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校级及以上毕业论文)给予研究生导师资格、职称评定、荣誉授予等倾斜,鼓励各位指导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对于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不通过者,将同样纳入个人诚信库中,并相应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职称评定及各种荣誉的资格。从而提升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重视程度。
3探索校-企合作本科毕业设计模式
石油工程是一门工程性强的专业,比较注重油气田现场应用。目前校内的本科毕业设计多以理论性课题为主,往往缺乏实践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借助其地理位置优越性,周边可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研究院所、中石油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和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展开毕业设计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发挥人才和理论优势,企业发挥生产技术实践优势和经验,从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双方共同制定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实施方案,共同指导,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相关制度进行开题、检查、评阅和答辩。学生也可以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观念,使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也锻炼了为人处世的能力。同时校-企指导教师也可相互学习,学校指导教师可接触油田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提高自身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企业指导教师通过这一合作模式也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指导油田生产实际。由此可知,校-企合作本科毕业设计合作模式可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既解决了油田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从而达到了石油工程专业的设计初衷。
4结论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2
【关键词】电力公司 效能监察
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已逐渐成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对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也是新时期企业纪检监察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强化企业管理中,效能监察主要起着三大作用,一是对重大事项参与监督监察,防患于未然;二是对生产经营强化检查,堵塞管理漏洞;三是对企业管理者监督监察,促使其勤政廉政。总之,效能监察室一种高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监察活动,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效能监察这一优势,为强化企业管理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电力公司效能监察流程
公司效能监察流程为:选题立项、组织实施、提交报告、督促落实、成果核定、立卷归档六大步。首先,现状调查确定立项项目,报领导审批后,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对小组成员培训学习,下达效能监察通知书,接下来就组织实施监察项目,也可以不通知直接监察,监察要综合运用多种监察方式,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提交监察建议书或决定书,报领导审批并公示,若有异议,可向领导小组提出要求重新监察。监察报告经审批后,通过监察建议书或监察决定书下达给监察对象,督促有关部门、监察对象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奖惩决定和整改措施。效能监察项目完成后,对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成果核定,提交项目成果核定表和项目终结报告表,为推广优秀监察项目,每年选择一个项目向上级公司申报优秀成果。最后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归档,资料要完整有序。效能监察工作体系强调对影响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业务流程的识别与管理,强调影响业务流程运行的关键步骤与环节的识别与管理,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求识别、测试、评价和改进业务流程,识别业务流程中引起管理失效的潜在风险,并且制订措施,督促落实。效能监察工作开展实施的组织的建立过程中,由于监察公正有效与真实的需要,与监察对象有直接的决策、管理与执行职责关系的人员或部门应回避。
二、效能监察管理实施措施构想
(一)提高认识和加强学习。由于效能监察政策性高、实践性强、技术面广、覆盖面宽、涉及部门多、组织协调和实施难度大,在新的形势下,纪检监察人员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业务水平,不仅要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还要加强电网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金融、经济、科技、法律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更要精通效能检查业务,并且应善于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成为熟悉企业管理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必要的话,可以根据实际的立项项目的特点,配备物资流通、工程造价、财务等专业知识人员参与项目的监督与监察。
(二)重视选题立项工作。针对送变电公司立项贪多、求大、立项笼统、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立项。由于单位所处行业、单位性质、单位规模等的不同,加上不同时期单位具有不同的经营状态,需要企业实事求是,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立项工作。
(三)健全效能监察工作机制。健全效能监察工作机制,首先就是要建立正确的领导指挥机制。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效能监察重要性,将效能监察纳入企业全局进行考虑,在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特别是对重大效能监察立项问题纳入其年度计划中去,确保领导组织落实到位。企业负责人应亲自组织效能监察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了解进展情况,并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对于工作人员需要监察对象提供有关的材料或者需要相关人员作出解释与说明确不合作的情况,领导应出面支持监察工作。
其次,建立起可行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一是落实分级责任制。明确分管职责,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组织体系。二是监察部门作为效能监察主体,要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做到专业职能部门配合参加,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配合。这就需要做到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仅仅要把他们当作监察对象,严格对待,增强监察工作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又要看到其与业务管理机关的紧密联系性,两者要相互合作和协调,共同搞好效能监察工作。
(四)注重效能监察的实施与落实。一是建立起效能监察具体的实施细则,确立监察部门具体的权限,以保障监察工作的规范运行,增强实践工作时的可操作性。二是根据效能监察工作重点,明确安排部署效能监察工作的时间、内容、目标和具体要求。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日常效能监察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或突击监察,并通报监察结果。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三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形势,适时的对监察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综合灵活运用各种监督方式,根据项目特点,确定专项监察或综合监察,并确立好以“事前事中监督为主,事后监督为辅”的方针。在效能监察中,事前事中监督是最为重要的,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能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防范于未然,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损失的发生。事后监督则可以起到总结教训,吸取教训的作用,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在方式方法上,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技术、技巧和内控技术进行效能监察工作,比如运用审计的方法,充分利用数据间的统计规律,统计跟踪并横向各非财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发现问题;为防止漏查,可以采用穷举法列出单位的经济活动监督清单,纳入企业监督体系;对无法采用业务环节分离的项目活动可采用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推动效能监察的落实。责任追究是送变电公司的难点也是弱点。实施责任的追究是保障效能监察有效性的保证,如果效能监察工作知识查漏、堵漏,而忽视对失职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那么效能监察也就失去了严肃性和权威性。首先,需要确定奖惩制度和方案。奖惩方案要做到公正公平,奖罚分明。其次,奖惩需要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岗位的责任,根据岗位职责、任务目标、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发现存在的问题。凡明文规定的,要坚决执行,不允许打折扣。
参考文献:
[1]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张蕾.现代企业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3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组织工作内容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一项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二、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提升战略管理能力。通过预算监控可以发现未能预知的机遇利挑战,这些信息通过预算汇报体系反映到决策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规划,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
2.有效的监控与考核。预算的编制过程向集团企业和子公司双方提供了设定合理业绩指标的全而信息,同时预算执行结果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于段。
3.高效使用企业资源。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平衡,企业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4.有效管理经营风险。全面预算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情况,使可能的问题提前暴露。参照预算结果,公司高级管理层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所在,并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5.收入提升及成本节约。全面预算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共同作用,可以激励并约束相关主体追求尽量高的收入增长和尽量低的成本费用。
三、全面预算的工作组织
企业设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一般由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委员,吸纳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的主管为成员。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是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以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各责任中心是预算管理的实施主体。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全面预算的内容
全面预算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
特种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临时编制的一次性预算,特种决策预算包括经营决策预算和投资决策预算两种类型。
日常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企业的各种预算。
财务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利润分配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1.预算的编制。是以预算目标为依据,对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具体量化,并下达给预算执行者的过程,是预算管理的起点,是基础性、关键性环节。
(1)预算编制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
整个过程为:先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目标;各基层单位根据一级管理一级的原则据以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最后,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2)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的水平。
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
(3)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
(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切实抓好“四个结合”
第一,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
第二,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
第三,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
第四,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
2.预算的执行和分析。是调动各级预算责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责任意识,并调动各项经济资源通过人的主动性努力完成预算目标。是预算的具体实施,是预算控制的核心环节。
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发执行的,各责任中心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执行预算,控制生产经营金过程;预算的执行要求各执行主体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真实完整准确的计量、记录;对预算执行主体建立预算激励和预算约束机制,自觉地在预算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
3.预算的监督。有力的监督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预算控制部门应通过日常运营信息和动态管理分析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提出有关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预算的调控。预算的灵活性体现在预算面向未来,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对个别预算项目进行微调,只对预算执行过程中重大变化进行最小程度的调整,并实施监控,使其调整在不影响预算总体目标下适应当前情况。
5.预算的考评与激励。通过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的预算差异分析,掌握进度和状况,及时纠偏补漏,兑现奖惩,为下一步预算调整、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业绩考核委员会在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五、全面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协调一致。预算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实际,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目标制定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与公司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二是目标要符合公司内部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员工素质相适应,不能过高或过低。
2.建立预算管理的保证体系。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各自的《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内部规章制度,严格预算的约束机制,规范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4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completed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work place. On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is a concrete and meticulous work, it blended with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defects in the management, and gives the strengthe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are give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 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建筑企业树立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组织结构,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施工现场中的各个生产要求进行组织、计划、激励、控制、协调等,以此保障施工现场按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安全、高质、低耗、文明生产。由于施工环境不同、工程规模各异以及施工企业行为准则、技术含量、经济实力等的不同,造成施工现场管理的差距和工程质量不同。因此如何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建筑企业值得关注的课题。
2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
2.1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普遍存在
有的企业对安全防范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挪用安全管理专项资金,有的企业违背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一味强调施工进度,轻视安全生产,蛮干、乱干、抢工期,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普遍。有时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有的作业人员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在模板工程、外架工程等高空作业时野蛮施工,伤人、伤己、或者是被他人所伤害,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有些项目经理过分强调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把安全工作当作陪衬,安全事故发生后片面强调客观原因,寻找客观理由,忽视自己的主观原因和责任。这种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普遍存在于施工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中,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大隐患。2.2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高资质企业和低资质企业之间、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之间、国有、股份、个体等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不规范,不同形式、规模的企业间的安全生产意识、管理模式、安全投入、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差距也很大。由于不同等级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管理适应市场机制转变等一系列深层次管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和深度,也直接影响、制约着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建议3.1抓好建筑项目质量控制
3.1.1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所有隐蔽工程的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控制点,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按程序施工。
3.1.2 坚持“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3.2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靠市场竞争得到,业主或顾客越来越苛求项目的实施质量。因此,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劳动者和管理者在工程项目上直接结合的水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进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系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二是把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体制分层次进行改组:公司总部为经营决策层,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管理层,施工队伍为劳务作业层。三是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成本核算制。四是企业对项目采取复合性指标责任制。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六是要维护项目经理的地位和合法权利。
3.3 提高项目经理的科技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的一线指挥员,是项目的管理者,他们的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和成败,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其位置重要、作用特殊,所以选好选准项目经理,并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项目经理各方面的科技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胸怀全局,能顾及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这点,首先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域等方面统一规划及合理布局,以便施工、生活、安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对施工工序安排要符合生产要求,及时提前做出相应安排。在前一工序中要为下一工序创造条件,而不能让下一工序等前一工序。要重视各工种、各专业间的横向协调,因时、因地、因工种安排组织施工,让各部门的工作在现场形成最大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2) 要坚持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种类多,消耗大,哪些材料该进,哪些材料要缓进,进多少,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动调整。如果让不该进场的进了场,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影响到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窝工和浪费。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对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项目经理必须熟悉掌握各工序,对各工序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准确测算,并根据场地、环境、条件指挥调度,才能使现场管理有序,工作效率高。
(3)加强项目经理知识更新和培训力度。经常组织他们走出去参观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3.4 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准则,是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1)要对进场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规意识,熟悉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由于建筑行业使用了较多的民工,他们从农村到工地,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是法规意识不强,遵守规章制度观念差。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施工中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
(2)要结合项目实际完善现场管理细则,让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各种管理细则施工。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行业法规为依据,完善符合实际的实施细则,规范现场职工行为,强化职工的自觉性。
(3)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没有奖惩,就会缺乏对职工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赏罚严明,才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和措施,并认真落实。
3.5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应重点抓好对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农民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切不可忽视。一线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公司、项目、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要切实把好入门关。有针对性地引导施工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和管理,做到未经安全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做到持证上岗。同时,需要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新入场或转岗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严格考核标准。人员的教育培训记录,企业安全管理部应予以备案。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5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干扰性负荷;可靠运行;制度建设;用电监督;谐波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荷的广泛使用,干扰性负荷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严重,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而大量基于计算机的控制设备和电子设备对电能质量非常敏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的短时变化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有这些都使电能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日趋关注的问题。
1 干扰性负荷管理体系的构建
1.1 干扰性负荷管理机构的职责
1.1.1 省级公司电网谐波技术监督管理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部颁有关谐波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
2)掌握电网内谐波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和指导全省电力系统谐波技术监督工作。
3)组织制订省网谐波监督的制度、实施细则、技术措施等。
4)组织协调省网谐波技术监督中的重大问题和落实改善电网谐波水平的措施。
5)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对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影响谐波水平、设备设计、选型审查及技术进行全过程监督。
6)组织制定省网谐波技术监督工作的规划与年度计划。
7)组织召开省网谐波技术监督会议,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并确定下年度工作重点。
1.1.2 省级电科院职责
1)负责组织省网谐波状况的分析、整改措施的研究。
2)确定电网谐波监测点,每年按要求汇总谐波监测点的测量数据,提出分析报告,报省级公司谐波技术监督管理领导小组。
3)进行网内重大谐波事故或谐波引起的异常现象的调查分析。
4)参与大型谐波源和谐波治理工程及大型电容器组工程的评审,以及相应的谐波监测工作,并签发谐波测试报告或鉴定书。
5)每年对省级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谐波分析仪进行对比性校验。对本网内的电能质量检测设备进行入网检测。
6)建立全网谐波、闪变、暂降数据库及有关的技术档案。
7)组织谐波学术交流和培训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
1.1.3 各供电分公司,发电厂的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谐波监督的实施细则、规定、规程、标准等。
2)组织制定、审查本单位谐波监督制度和各类规程,并检查、督促执行情况。
3)监督本单位完成上级下达的谐波监督指标情况。
4)召开本地区电网谐波状况分析例会,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行使对本地区并网用户的谐波监督职权并进行谐波监测,保证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6)对所辖范围内可能由谐波引起的事故的有关信息(如录波、事故追忆等)进行收集整理,报省级电科院。
7)完成上级谐波监督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做好阶段性总结和年度报告。
8)各供电分公司设谐波管理工作专责人。
1.2 干扰性负荷技术规约的制定
(1)各级谐波监督机构及专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有关谐波监督的规程、制度、规定。
(2)各级谐波监督机构,应建立和完善谐波监测、统计、考核和奖惩制度。
(3)省级公司谐波监督职能部门应在谐波监督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定期召开谐波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传达布置上级有关谐波监督工作的指示,进行工作总结,交流经验等,对在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4)谐波技术监督应建立监督报告制度,按规定时间报出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和改善这些指标的计划及措施的完成情况,重要问题要进行专题报告。
(5)应制订谐波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计划,并按要求进行考核。
(6)应采取监督和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为谐波管理服务。
2 干扰性负荷管理其他相关政策研究
2.1 规划、设计、基建监督
(1)在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时,对配置地点应预先进行谐波计算与测试,以防所配置的无功补偿设备引起谐波放大或谐振。
(2)在电网及谐波源用户电容器组的施工验收时,应有项目的谐波评估、测试报告。任何组数电容器投入时,实测谐波电压放大率应不大于1.5倍(如投运后谐波电压低于标准的50%,则放大率可以适当放宽)。否则应采取措施,改进后才允许投运。
(3)因电网变更或电容器组接入引起的谐波放大或谐振问题,应由设备所属单位负责解决,如解决有困难可请省级电科院协助解决。
(4)电网中使用的大型变压器(电压110kV及以上,容量31.5 MVA及以上)的型式试验,应有谐波检验项目并合格。
(5)各级电网管理部门应鼓励并推广采用新技术,以降低谐波污染。
2.2 电网运行、用电监督
(1)电网电压母线的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电压波动值和闪变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电能质量允许波动和闪变》(GB12326-2000)和《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的限值规定。
(2)根据谐波源的分布,在各级电压电网(包括低压网)设置一定数量的谐波监测点,谐波监测点一般选择在主要发电厂、枢纽变电站及接有大谐波源负荷或电容器组的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母线上,也可选择母线谐波电压畸变率达国标限制值的75%以上者。谐波监测点应随着电网的发展作及时调整。
(3)谐波的日常监测:对于谐波监测点的谐波电压和主要谐波源用户的谐波电流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连续或定时监测。
(4)谐波的定期普查:为了全面掌握电网的谐波水平和负荷的谐波特性,每1-2年对所辖的电网进行一次谐波普查测试。普查的范围和内容应根据电网的特点和谐波源分布情况确定,普查结果应提出专门的报告。
(5)当大容量的谐波源设备、电容器(或滤波器)组等接入电网前后,均应进行专门的谐波测试,以确定电网背景谐波状况,谐波源的谐波发生量、电容器(或滤波器)组对谐波的影响等,以决定其能否正式接网运行。
(6)新建或扩容的非线性用户在规划设计、申请用电时应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有关设备的参数;用电管理部门在研究确定对用户供电方案时与谐波管理小组一起根据用户提供的设备参数进行谐波审查、评估,必要时应要求用户补充消谐装置的设计;双方在《供用电协议》中对谐波管理应达成明确的规定;在用户接电前,其消谐装置须经谐波监测站检验认可后方可供电。在接电后,仍须进行测试复核,不合格者不允许接入电网正式运行。
(7)谐波源设备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者,谐波测试及设计审核应由省电网谐波监测中心认可,并核发审核和测试鉴定书;容量在 4000kVA以下者,应由省电网谐波监测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委托各地区供电分公司谐波监测管理小组负责审核及测试,并将结果报省谐波监测中心,领取鉴定书。只有鉴定合格者,市场营销部门方允许其正式接网运行。
(8)现有非线性负荷用户应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设备的参数和运行特点,应由谐波监测站建立健全有关非线性用户设备的技术档案,并每两年核查一次。
(9)当谐波源的谐波水平超过标准时,应按就地治理的原则,由谐波监测中心、各地(市)供电公司谐波监督管理小组督促用户制定消谐措施,签订供用电合同或协议,限期解决。
(1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
3 结束语
总之,谐波技术监督工作是电能质量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谐波技术监督要从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电管理等多方面全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6
——公司上半年度法制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企业三年法制工作目标和相关要求,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以及八院的要求,公司以“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为核心,以完善规章制度为手段,并全过程参与到重大问题决策、合同审核、制度审核等工作中,发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应有的效能。现对半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明确工作重点,逐步推进实施
年初,制定了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了今年法律工作重点。主要包括辨识法律风险,对法律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方案,完成年度法律风险管理报告。
2、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
根据八院要求,完成了公司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并落实在防范风险方面的责任制。对于办公管理、设计质量、经营合同管理、费用报销管理等各项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并制定、修订各项审批流转程序,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3、加强法律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意识和能力
开展法律风险管理队伍培训,引进了专业法律人才。同时,学习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提升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4、梳理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完善了合同管理流程,并制定了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做到在合同上,法律监管率达到100%。
公司与房产公司合并,规章制度需要重新梳理,对已有规章制度进行废、改、立,加快填补规章制度的空白领域,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评审程序、责任追究机制,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从办公管理到经营策划与设计生产都有章可循,不断提升公司依法管理的能力。
5、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法律工作科技化水平
逐步开展法律监管信息化建设,做到“制度+科技”的结合,丰富信息来源渠道,在审批流程上做到法律把关,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为法律风险监管服务。
6、启动“六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八院“六五”普法活动启动后,公司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网络和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
二、 主要工作体会与亮点
1、通过实施信息化,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目前已经正常运行。运用“制度加科技”的方法,可以对法律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监控。
2、提高全员法律风险意识,才能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管理并非仅仅是法律工作人员的职责,需要每个员工都要形成良好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法律知识,工作中始终将防范法律风险放在重要位置,才能真正做到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
三、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缺乏对于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
、理院段上才,开展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以来已有初步成效,法律风险管理也逐步深入到内部管理中,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建立了基础。但是在具体实务操作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法律工作在服务经营管理方面的支撑力度不够。
2、法律风险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公司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开展这项工作的经验不多、能力还不强,因此还需要边推进、边摸索、边总结、边积累,同时向各兄弟单位学习取经,提高公司法律工作水平。
3、缺乏监督跟踪考核,各部门、岗位法律工作职责有待进一步落实
虽然规章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在一些重大经营、决策活动中法律工作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一些部门在按程序办事、事先主动请法务人员参与的意识还是不强,使得法律工作显得有些被动、滞后。
四、三季度工作打算
通过对上半年法制工作的自评与分析,公司对于第三季度法制工作有以下打算:
1、法律风险防范方面
积极做好法律纠纷案件的预测以及应对手段。通过分析单位实际情况,借鉴同行业法律纠纷案例,整理公司法律纠纷应对手册。
2、制度建设、工程推进方面
(1)第三季度中,继续严格贯彻“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基本程序,以及做好决策后的落实、考核、后评估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2)运用“制度+科技”的手段,提升档案管理的能力,充分运用OA系统,通过科技手段,设立合同网上审批流程,规范合同管理。
3、法律服务支撑情况方面
提高法律在业务服务方面的支撑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出具针对合同、项目的法律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