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教学

金融学教学范文1

Abstract "Currency Finance" is a cor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urrency finance" with undergraduates, and expounds some explora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currency finance"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ing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currency finance;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1 课程介绍

“货币金融学”也叫“金融学”,属于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整个金融学专业中占据着统率性的位置。各大本科院校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均有开设此门课程。金融学有两大分支:一个是宏观金融,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为代表,另一个是微观金融,以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等课程为代表。货币金融学是这两大分支的公共基础,概括了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基础理论,它是一门以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理论为研究对象,集中讨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体系中,货币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的这样一门学科。通过考察金融市场(例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和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运作,探寻货币在经济中的角色。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不仅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还涉及经济中数万亿资金的流动,影响企业的利润、商品和服务的产出、影响世界各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本门课程的任务在于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货币、金融市场、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一般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具有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来识别、阐明、分析、研究、探索当前全球金融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人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要求,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理念

货币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金融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理念上既强调学生对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基本理论即对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把握以及对基本知识的系统、全面掌握,也强调学生对货币政策方法、操作方法等应用技巧的掌握,并动态跟踪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态势,注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型学习,研究型学习以及实践探索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面,可以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5个环节的教学安排,使“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了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1)理论教学,向学生系统讲授“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与此同时,注意及时吸收学科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以及国内外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及时补充到理论课程教学中。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每一章节的学习都来不开案例的引入,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研究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知识的学术背景,并让学生通过?读中外文经典文献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金融和相关数据,对课程中的实证问题进行数量验证,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4)实验教学,教授学生学会使用万得资讯等金融软件,开展综合模拟实验课程,上机训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软件的能力,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的一些实证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小组完成金融分析报告,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让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水平。

(5)实践教学:在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培养、研究与分析问题训练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单位参加课程实习,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教学效果。达到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手参与相关内容的工作,完成课程学习与工作就业的有效衔接。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与立体化。具体采取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主题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大大激发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显著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

(1)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完善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立体、形象、直观,还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教学互动,而且由于信息化网络的普及,可以将最新的金融事件视频、财经问题短篇以及学术研究进展等内容吸收进教学中,显著丰富了教学的信息量,使之促进教学效果。同时,教案全部上网,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2)翻转课堂的运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尝试利用在线课堂进行课前学习,比如使用爱课程、慕课等多种自主学习平台在课前自学,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法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做引导和辅助并对课前自学内容进行练习,以此检验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可以充分体现课程学习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3)运用案例教学方式辅助理论教学。选用的案例需要紧扣教学内容,既有经典案例,也有最新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典型性以及指导性,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更加深刻形象的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4)主?}讨论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主题讨论。一般可以在安排讨论课的前一堂课,先给学生布置下节课将要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报告的完成。讨论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以PPT展开并讲解的方式进行话题分析报告的汇报。另外,在课堂知识点学习过程中间也可以抛出某个话题,让同学们思考后现场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过程中,教师只是问题的引导者,学生是发言的主体。通过主题讨论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5)开展综合模拟实验教学。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学会阅读分析证券资讯,熟悉金融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金融数据的搜集方法,掌握金融问题研究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训练数量分析能力和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6)通过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课程实习。学生所在的城市以及所在省份,有多家金融机构与学校建立着长期合作关系。在学期期末的适合,可以安排学生去这些机构部门进行实践实习。金融机构提供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感性认识空间,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实现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

金融学教学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金融学;教学方法

伴随着金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即便不是金融学专业但是作为经济类学生也非常有必要了解金融学基本原理及相关基本知识,所以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学科教学平台中都含有金融学。而作为独立学院的一名老师,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如果不注重课程、学校、学生方面的特点,即便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精力,也不能取得相应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在对独立学院各方面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前提下,针对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对金融学教学方法进行深一步的探讨,使教学效果更富实效。

一、独立学院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存在的几对矛盾问题

1.独立学院学生群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由于三本院校学生家庭环境普遍较优越,虽然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较不成熟,生活能力弱,但同时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有突出的优势,且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2)在学习上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3)在学习和生活上虽然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但体现出较强个性,自我意识很强。非金融专业的学生还有一点不同是讲授过程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因为他们很少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中央银行、证券投资学等后续金融类课程。

而在具体的金融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灌输的教学方法比较多,往往忽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特点及个性。不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每章内的各个目与节节与节之间以及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这种单一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三本学生的学习特点,既不利于教学相长,亦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从金融学课程本身来看,它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实用性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货币、经济的运行有个宏观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热点问题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但不如专业实务课具有技能性和趣味性。目前独立学院金融学教育教学存在对大问题是目前,课程内容局限于课本,缺乏特色与创新,缺乏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内容的完整性也有一定不足,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学生对最新知识的渴望及学习方法多样化的要求,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效果,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实现迫在眉睫。

3.从独立学院自身来看,大学的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相对于重点大学或者母体学校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学科型的本科学校。但现在独立学院金融学教学过程普遍缺乏金融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非金融专业没有后续的金融学课程,学生如果能进行比如进行简单的证券模拟交易、期货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模拟,对其认识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运行的基本程序,以及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操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认知的主动性。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教师就缺乏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也先天不足,因而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显得底气不足;另一方面从教学手段看,许多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紧张,没有配备教学实训硬件,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教学的工作质量与教学效果,这些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了我们独立学院更好发展,必须要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挥独立学院优势率先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行的教学原则。

1.针对三本学生基础薄弱和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等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耐心和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尽可能的把基础知识弄扎实,同时采用多种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的结合,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案例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针对三本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而且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金融学基础对一些知识点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自己不仅掌握相关知识,更可以了解不同知识点的背景,因而获得的知识是鲜活有生命力的而非生硬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过程要注意了解学生知识架构,尤其是非金融类的学生,要对其知识背景有清楚的了解,进而对案例的选取要有所不同,或者对同一个案例教授的方式和深度要有所区别,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迷茫的情绪,无法达到好的效果。而运用好案例教学,有益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其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提高对特定市场环境的分析能力,了解金融与金融市场的运动特质以及金融一体化变革的本质,以保证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2)情景式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该种方法可以调动三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主意识强的特点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的同时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该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①设立情景问题。比如在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策略具体化是实施好情境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教师最好是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最后一部分金融监管、金融危机时,以08年金融危机为离来讲解,通过一些视频资料和讲解让学生先了解过程,然后设置一些情景问题,如为什么发生危机?明知道信用不好为什么贷款给他们?投行为什么买ABS?②实施情景方案。接下来就让发挥三本学生表现欲强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次级贷款人、房贷机构、投资银行、评级机构等来近距离切身感受整个过程,体验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③讨论和总结。最后老师讲原理,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总结和体系的整理,让学生进行讨论第一步的问题并总结,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加深印象的目的。

(3)启发式教学方法。论语里就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冥思苦想也想不通的时候不要启发他,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而说不出来时,就不要去开导他。总之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路径而不是代替他们得出结论并硬要求他们记住结论。尤其是对三本的学生自我监督和学生能力较差,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问题的潜能。

2.时刻关注经济形势变化,讲授过程能结合热点问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讲课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补充教材里没有的最新知识,最好要结合现实经济实践进行讲解。比如讲商业银行的时候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深化改革与混业经营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网络银行的现代化发展,对有关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等要结合案例和经济最新动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金融发展的最新理论动态及实践成果,对经济金融形势有自己的判断,探讨有效对策,还有就是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有所侧重,比如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下转第263页)(上接第261页)在金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量化分析方法非常重要,市场主体如何实现优化的资本资产组合,已经成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以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那我们的讲授就要侧重量化分析过程符合市场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为他们工作和以后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坚实的铺垫。

3.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有必要对金融教学强化实验性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实验室条件和课时的限制,金融教学的实验性方式极少,这和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相违背,更无法发挥三本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们三本学校更要下功夫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产学合作。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信息化、开放式、实践性教学。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

[2]林晓婵,张永丹,王庄严.独立学院金融本科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9).

[3]郑璇.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金融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创新,2008(23).

[4]廖霄梅.《货币金融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

金融学教学范文3

第一,当前的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实践,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以实际运作情况的角度分析,截止目前,两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要求;而第三种教学模式针对一般院校,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行业具有的特殊性,即要求很高的保密性。如证券公司和银行等行业,接触到的内容大多为保密资料,如客户资料等等,所以为了保证资料不被泄漏,像这种单位企业是无法提供实习场所和环境给高校实习生的。以学生实习情况分析,学校要想为学生联系银行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争取到机会进入银行实习,也只能是做做内勤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实际操作。第二,普遍缺乏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一直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部分高校受其影响致使文科类的专业实践教学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越来越薄弱,尤其是近年来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有些高校并不具有招生条件,但仍然采取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计划,增加部分热门专业,譬如金融学。然而,学校并没有与实际结合,没有制定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实验指导书、实验任务书和实验项目在制定和设计上都与教材内容等脱节。这种不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起不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第三,加强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些高校一直以来都是闭门造车,教师因需要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到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所授专业的实际业务锻炼,造成其实践经验缺乏,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大部分教师感到把握不住,力不从心。教学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实践基础。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学实践基础,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都没有专门制定。二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教师课题研究的活动都没有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受挫。

2提高应用型高校本科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2.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教学模式的角度分析,要构建实验教学模式,即课堂实验、综合实训及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角度分析,应以金融专业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实验的内容和项目设计。

2.2优化金融实验室建设,提高校内实训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进入金融企业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就突出了仿真工作环境实习的重要性。所以,应将金融训练中心建设的重点放在各类不同金融机构营业部门的建设上。

2.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实践基地为载体的金融实践教学,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从而将课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熟练掌握业务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咨询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条件和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财务运作能力。

2.4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师的缺乏导致出现了实践教学模式不稳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设置混乱等现象。实践教师队伍应该由金融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和专职实践指导教师构成。学校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投入,鼓励、支持、引导高水平的教师参加金融实践教学工作,并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工作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实施奖励。

金融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金融学 应用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更加复杂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必须加以创新。《金融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中应当突出传授理论、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个重点。笔者认为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应引入案例教学法,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同时满足现代金融市场对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需求。

金融学这个学科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只是凭借一本教材按部就班进行理论教学,脱离现实性的案例研究,可以说,对金融学的学习,就只能是不得要领,似是而非,难以掌握其精髓。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憾,从而提升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金融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1.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使学生成为主角,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案例教学法还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又逼真的现实情景,这对于缺乏金融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实际出发,从个案中归纳分析出一般结论,而并不只是书本上纯理论的堆砌,并且能够及时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众多案例,都来源于复杂的金融实践,通过对现实市场过去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案例教学是形成师生互动的一种有效手段。组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案例讨论小组,根据教学班级的规模,每组可由4~8人组成。对案例的讨论,往往不会形成唯一的答案,因此讨论后还需要针对要点问题的不同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争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成了主角,通过小组讨论的沟通形式参与案例分析的各个环节,教师只是通过适时引导、简单评论和沟通方式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分析,这既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本人也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收集、整理及时、生动的案例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讲好金融学课,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占有、熟悉和理解案例的基础上,否则,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及时和最生动的案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金融业务操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理论研究的前沿。而关注金融理论前沿不仅使教师对案例有更深的认识,也是开展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积累。另一方面,在进行科研工作中的部分实践内容也可编写成案例用于教学,从而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可见,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师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科研水平。

二、案例教学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案例教学需要教学双方积极地参与和配合。为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整体的设计和组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的准备

教师的课前案例准备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因而必须对其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准备教学。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设计时处理好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内容的比例,不能脱离教学大纲。

(3)精选案例。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合适的典型案例,教师必须搜集、选择、整理教学案例,并使之适应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选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实践中的金融案例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方面下功夫。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及时性。即尽可能选择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笔者讲解资产证券化时,选取了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学生对案例本来就有所耳闻,有话要说,课堂讨论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很高。

第二,针对性。针对学生现有的金融专业知识、能力、知识结构与专业要求进行案例设计。同样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增强信心。实践中的金融案例往往比较复杂,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分析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对此,笔者认为,可对现实案例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改编,使之能够符合学生能力范围。

第三,适当性。案例教学并非案例越多越好,盲目堆积、滥用案例于事无补。所选用的案例应与所讲授的知识紧密相关。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案例即使社会影响很大,也不宜选用;所选案例还要难易适中,案例太难,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太容易,则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应尽量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案例,如国内新近出现的热点问题,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4)分析案例。在将案例交给学生之前,教师自己必须先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也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

(5)制作案例课件。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如果仅是单纯地依靠教师口述有关案件事实,则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又显得不够直观生动,而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克服这一不足。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录像等视听资料的运用,能够将案例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制作案例课件应成为课前案例准备的一项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想方设法搜集有关视听资料,如电视台有关财经栏目所播放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提高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2. 学生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这样做有助于展开案例讨论以及课后评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自由结合。其次,教师可以把要讨论的案例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先熟悉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自主思考和分析,并形成自己或小组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备而来,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如果缺少这样的环节,案例教学的互动性就差,那么课堂案例讨论就有可能流于形式。

3.课堂实施阶段

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于具体的课堂实施环节。《金融学》课程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就要注重案例教学法的灵活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初期,应主要以一些简短、典型的案例为主,采用教师讲解、举例、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刚刚接触到的金融概念、金融原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以通过对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引出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一般来说,这种案例的课堂教学组织比较简单。到了课堂教学的中后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此时就可引入复杂的、综合性案例。一般而言,可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案例法:教师介绍案情并提出讨论问题――确定讨论形式――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进行小结或讲评。例如可以结合我国目前的物价及经济现象,分析判断是否属于通货膨胀并分析形成的原因,国家应采取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现实评价政策效果,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这种案例的课堂教学相对复杂,笔者认为,这里需要特别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精心组织课堂讨论。作为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要注意:(1)尽量营造自由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尽量做到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发言的代表性。可采取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以及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即使认为学生的观点不正确,也不必在讨论阶段急于反驳。(2)倾听学生发言,时刻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不要过早表明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约束学生的思维空间。当讨论陷入僵局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避免出现“冷场”的情况。(3)讨论时应紧紧扣住案例展开,要保证课堂讨论的秩序和效率,不要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其次,认真进行案例小结。课堂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有必要进行小结。一要总结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恰当与否、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当与否、表达清晰完整与否等。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从中取得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课后整理阶段

在每次案例分析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课后整理。对于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完善。教师不仅要不断收集案例,而且要及时的修改、补充,形成案例集或案例库等教学资料,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参考。

三、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好处不少,但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必须紧扣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难点、重点。应当强调的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目的是为了阐释理论、讲清问题,因此必须与理论教学相配合。切不可把案例教学当成讲故事,凡是与案例有关的人和事都讲,这样,学生常常听完了,也就忘了。金融学课程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内容相当多,如果处处举例,不仅浪费教师精力和教学时间,而且会淹没重点,忽略难点。

2. 教师上课前对案例应有一定的研究和思考,切不可“为案例而案例”。只是把案例提供给学生,教师自己都没有认真研究过,交给学生议论一番,不评价,不总结,当然没有理论深度,也不可能出现应有的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

3. 案例教学中反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手段。利用案例的讲解过程中,要善于提问,不要先下结论,让学生自己思考,留下悬念和一定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判定,甚至提问讨论,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4.教师应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教师大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缺少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了搞好案例教学,教师应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或多或少的实际感受。通过深入实践,与金融界的人士加强交流,或者直接聘请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来共同进行案例教学工作,都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缺乏实践而导致的纸上谈兵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案例教学指南(第3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期

[2]张丽梅. 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3期

[3]王青梅 赵 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金融学教学范文5

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包含投资、融资、运营和利润分配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活动开始同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紧密相连。比如,企业通过发行债务和股票筹资;通过购买债券和股票进行投资。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企业贯彻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国际贸易中的结算和汇率风险也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此外,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既给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些现实要求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金融知识和技能,学会利用金融市场的规则和金融工具趋利避害,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

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金融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反映到高等教育中来,就要求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开设金融学课程。本文作者就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财务管理系,该系自成立后的第二年,即开始了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学时为36个学时。此后,每届的财务管理专业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这对于丰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金融知识,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在作者从事金融学教学的实践中,感到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为关键的是,目前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金融学教材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学习。现有的教材大多针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编写,有的侧重于货币供给和需求、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等宏观金融的内容,有的虽然侧重微观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定价,但对金融产品定价过分强调理论,对金融产品的应用性方面介绍不足。有的教材尽管内容全面,兼顾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知识,但相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在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方面的介绍过于简略,针对性不强。而国内流行的金融学教材如黄达《金融学》、曹龙琪的《金融学》等,都是面向金融专业学生,内容繁复,很难在36个学时内完成这些教材规定的授课内容。教材选择的困境,反映了我们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需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如何切实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金融学知识需求,在精炼基本的金融知识讲解的同时,根据财务人员工作的特点,有重点地针对性地进行金融知识的讲授,从而改善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我们认为:要科学确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仅仅了解国内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地是要面向学生毕业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金融学知识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我们利用2014年暑假的时间,走访了北京地区我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实地了解他们参加工作后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为了提高走访活动的实际效果,我们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考虑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70%的生源来自北京,此次调研走访对象确定为北京生源。我们共走访了30个毕业生,剔除毕业后不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外,实际有效走访的毕业生为25位。

三、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

3.1从事财务工作毕业生的工作时间情况。由于我系成立时间较短,因此毕业生工作时间在1-5年之间。通过图1可以看出,访到学生的人数在不同年级之间分布比较均匀。其中,工作一年的约占16%,工作2年的约占28%,工作三年和四年毕业生各占20%,工作五年的占4%。总体上看,工作两年及以上的学生占到总样本的84%。这意味着,即使考虑到刚刚工作的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需求体会不深的因素,本调查的结果也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3.2工作中常用的金融知识图2统计分析了毕业生在财务管里工作中常用的金融知识。我们将学生可能用到的金融知识划分成几个模块,然后让接受访谈的学生选择其在工作中最常用的金融知识模块(可以多选)。图中的纵坐标表示受访学生中选择该模块金融知识的人数。从统计结果看,微观层面的金融知识最为常用,如利息、利率结构与决定理论、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等,而宏观方面的金融知识如现代货币体系、货币供给与需求等则运用得较少。这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投融资等业务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多数是北京生源,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毕业生受雇于国际大公司或者国内从事跨国经营的大公司的机会较多,学生对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需求也逐渐增多,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3最重要的金融知识如同我们在教学内容中经常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一样,在考察财务管理系学生的金融知识运用方面,我们既强调这些知识的使用频率,同时也强调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所谓频率是考察是否经常用到这些知识。所谓重要性,是说这些知识可能用的频次不多,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在财务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图3给出了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利息和利率结构与决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而言重要度更高些。众所周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投融资占很重要的地位,利息和利率结构理论事关筹资的成本以及投资收益的测算(在企业投资分析中,计算投资的净现值时,资金成本常用来当作折现率。),金融工具则直接关系投融资的渠道和途径,金融机构则是企业与资本市场打交道的中介。这些访谈结果所反映的毕业生对不同金融知识重要度的认知,将对确定未来金融学课程重点内容提供借鉴。

3.4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企业与金融市场打交道,完成企业投融资等财务活动的重要的载体。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将全部的金融工具分成如下几大类:外汇产品、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品、股票、债券、贷款和商业票据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运用最多的金融工具是贷款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的企业融资主要是面向银行。不过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产品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多。当然,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商业票据的使用频率也使很高的,这点不难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频率逐渐升高。通常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金融衍生品主要用来风险管理,这反映了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不过,金融衍生品的内容在现有的金融学教学安排中非常少。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四、对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的思考

金融学教学范文6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部门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人才是支撑和决定金融部门发展的关键。从现实需求来看,专业化应用型金融人才数量需求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质量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高校是金融人才队伍培养的最重要阵地,是金融人才的主要来源,应主动适应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为此,本文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尝试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以弥补长期以来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较多偏重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为探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和支撑。

一、开展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实验教学有助于体现金融学专业理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

在当代社会,金融领域越来越注重应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金融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等创新日趋活跃,金融活动的技术属性不断突显,使得整个金融学表现出明显的向文理综合学科发展的特征[2]。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金融学专业教学内容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内容在金融学专业教学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并且是一般课堂教学难以简单直接替代的。综合而言,采用课堂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教师课堂讲解与学生动手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改变以往财经类专业学生课后作业不多,忽视学习过程,过于重视考试前死记硬背和由此带来考试分数高但并未真正理解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在具体分析和应用方面捉襟见肘的现状。

(二)实验教学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尽可能逼真的模拟市场环境

在金融实验室的支持下,各种金融市场环境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得以重现,由此为学生提供一种接近真实的金融市场场景,这对于现有的实地实习实践而言,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补充形式。长期以来,在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实习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通常要有老师与相关的金融机构事先联系。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经济效益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对接受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出于行业内部竞争的考虑,金融机构也不希望让实习生接触更多的工作流程,导致实习过程沦为表面形式,学生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相比之下,实验教学提供的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业务等不同类型的模拟系统,既可以让学生较好掌握证券市场交易的基本流程和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结算等基本程序,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3]。

(三)实验教学有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就相互关系而言,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相辅相成,出色的科学研究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质量改进,而教学活动进一步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拓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名金融学专业教师,只有持续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才能保持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知识内容的更新,始终关注金融领域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发展情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讲解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与此同时,技术性和应用性强是金融学理论和工具的典型特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须强化学生的实际参与过程,避免传递简单的知识信息,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从现实例子来看,金融领域中的股票价格波动、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联程度及其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等课题的研究,都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才能有效开展,更需要借助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来提高研究质量。

(四)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复合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金融行业的竞争程度也随着市场开放而不断提高,信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金融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过于专业化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复合型金融学人才培养将成为未来的基本趋势。面对这种情形,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做出调整,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教学课程必不可少。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开设实验课程已成为财经高校的普遍做法,这充分说明实验教学对金融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就内在逻辑关系而言,加强大学期间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和实践动手的学习机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金融行业各种岗前培训,尽快完成从在校学生向单位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实验教学理念需要及时更新

从实验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与一般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还很不完善,而且实验课程定位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一线任课教师自然也就难以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大的作为,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有文献研究表明,当学生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之后,他们通常只会认真完成该专业方向的相关实验课程,而对其他专业方向的实验课程兴趣显著下降,学习态度不积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4]。

(二)实验教学队伍需要继续充实

目前的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教师,既有专业实验指导教师,也有专业课程教师。其中,专业实验指导教师是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室的基本人员配置,总体上,他们比较熟悉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使用,缺点是金融学专业知识储备和积累不足,实验指导效果有限。专业课程教师是大部分实验课程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在实验软件操作和各硬件设施使用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面临障碍,这意味着任课教师准备一次实验教学课程要花费很多时间,即使如此,教学效果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甚至不被学生认可,如此一来,势必导致任课教师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来参与实验教学。为此,需要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机理机制,鼓励和吸引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三)实验教学形式需要不断完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形式相对较为固定和单一,其基本过程大致如下:在修满规定的基础理论课程后,选修不同专业方向的专题实验课程或实验模块,或者在某些专业主干课程中设置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课程的教材选择方面,总体上自由度较大,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的实验教学课程教材严重不足,特别是实验教学软件与所使用教材难以有效匹配,既不利于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此外,现有实验教学形式缺乏区分度,不能识别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研究型技能训练,对于一部分专业基础好且有研究兴趣的学生而言,他们难以从实验室得到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效果。

(四)实验教学设计需要动态优化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一般是根据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按照顺序依次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实验教学往往被排在后面。有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没有充分考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是以任课教师为导向,具体讲哪些内容,安排多少课时,缺乏科学严谨的考虑,随意性较大,由此导致比较多的问题出现。例如,在第四学年,多数学生都在寻找就业机会,参加各种面试甚至是一定时间的试用实习,这是对大学期间综合能力的一种全面检验,相当一部分学生此时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修习实验教学课程的必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来不及解决,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偏弱,不利于校内学习和走向就业岗位之间的顺利衔接。从教学过程来看,实验室教学是多数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典型模式,采用校外实训和校企合作等方式的实验教学环境较为薄弱;更位突出的问题是,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受到现有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特别是当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实际业务脱节时,软件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会明显受到影响。

三、加强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主要建议

(一)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个比较完善的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由多种要素构成,其中最为核心的人才,这是促进其他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怎么强调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此,要提高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和解决人才问题,培养一支稳定、精干、能力强、素质高的实验教学队伍。一方面,应着力推进鼓励实验教学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充分考虑担任实验教学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待遇,切实为开展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实验开发人员和实验教学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进来,促进实验教学既有资源的整合,尽量减少并努力避免实验、软件开发与教学衔接不紧密的现象。

(二)优化实验教学课程设计

课程是教学质量的基础,要开展实验教学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在学校层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讨论和修订需要认真梳理,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通盘考虑,明确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绝对学时安排,设置实验教学课时占专业课程教学总课时比例的最低标准。在二级学院层面,应重点推进与商业银行及证券公司等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全方位合作,及时把握市场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以此为参考不断优化实验教学,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依据。在教师层面,学校和二级学院应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主动搜集金融市场的各种需求信息,持续探索和优化实验教学的现行模式,增强实验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金融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的金融机构如何开展金融服务和金融营销等活动。高等院校可以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帮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组织学生进行短期实习,增加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这是建设实验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可以考虑实验室实验教学、企业实训与假期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安排[5]。高校要积极联系金融企业,设计校外实训课程内容,布置实训报告和实习报告。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重点,低年级重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论基础;高年级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岗位适应性。

(四)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开发

努力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事先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筛选出有针对性的软件类别和品种,充分听取一线实验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意见,尽量全面测试不同种类的实验教学软件,根据测试结果筛选出符合教学要求、模块设计科学、内容合理充实的软件,为教师顺利开展实验教学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注重积累,增强规划意识,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一部分优秀一线教师开展实验教学软件的自主设计工作,逐步优化实验教学软件的结构,由此推出符合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需要的软件课程体系。

作者:童馨乐 郭文旌 刘圣囡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邓鸣茂.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2):184.

[2]李佳颐,宋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J].中国金融,2013(10):87-88.

[3]杨菁.对金融学实践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4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