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分析范文1
一、社会保险基金基本投资策略评价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形成的社会保险基金,二是由财政转移支付形成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保基金的积累规模会不断扩大。我国政府按照一定的基金管理制度和投资策略,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运作,取得了一定保值增值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保基金投资的非理。
(一)投资时点选择论证不充分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一国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与否,以及是否具有支撑力和偿付能力,关键取决于是否有稳定的、可靠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机制和有效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投资机制。在社会保险运作中,缴费、投资和待遇支付是三个核心的环节,而这三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要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健运行,必须对社会保险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通过提高缴费率、提高投资收益率或降低替代率这三种方式来实现基金的增收节支。而降低替代率意味着待遇水平的下降,会引起公民的不满,降低社会保险的参保积极性;提高缴费率又会增加用人单位的人工成本和经济负担,使企业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充实社会保险基金。[2](120)在社保基金投资与否这个问题上,投资无疑是理性的选择。但是还要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和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来最终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怎样进行投资。例如,当经济下滑迹象明显,金融市场存在巨大泡沫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去冒险投资高风险投资品种,而应选择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作为投资对象。当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而国内经济处于稳健上升期时,就没有必要进行海外投资。此外,还要处理好金融产品投资和实体经济投资的关系。
(二)投资原则间存在矛盾普通公共基金投资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也不例外。但是,社会保险基金的特殊性质又决定其在投资中把握这三个原则的顺序上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基金,应按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进行排序。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保险体系能否安全运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因此,作为“养命钱”的社会保险基金必须把安全性作为投资的首要基本原则,不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让基金承担过高的投资风险,在投资组合中,应控制高风险投资工具的使用比例。在流动性方面,为了应付日常的社会保险支付,应在投资中保持足够的变现能力。要对社会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情况进行预测,留有一定的短期投资和现金存款满足短期支付需要;要对完全积累的中长期投资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资金的效益和保证未来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这就要求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要足够高,既能够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基金能够保值,还需要使基金能够增值。除了以上三个原则外,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还要遵循社会性原则,既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一定的社会效益。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要符合国家的经济社会政策,投资于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房屋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这四个投资原则之间是相互矛盾的,顾此失彼,难以形成能够统筹考虑四者关系的最优投资策略,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做到完全理性。
(三)政府对投资工具和投资策略选择干预
过度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实践来看,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外,还有公司债券、公司股票、房地产以及其他实体经济投资等。各国根据本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投向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规定各种投资工具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资产配置中的最高比例或最低比例,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减少投资风险。在投资策略上同时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基本要求,选择最佳的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模式,提高收益率并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限制非常严格(表1),不利于提高投资收益率。[3]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此外,对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规定更为严格,投资仅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这两种方式。尽管政府对投资工具选择的干预是必要的,有利于基金的稳健运行,但过多的干预势必影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最优决策,影响投资绩效。一方面,投资手段单一和投资渠道狭窄,是导致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效益低下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严格的投资限制使基金管理机构投资操作的灵活性受到限制,丧失了获得高投资回报的机会,最终导致基金投资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社会保险基金非完全理性投资操作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通过公开招标和严格的评审程序,选择并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股票、债券投资。同时,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与选定的投资管理人签订委托投资合同,按照预先设定的投资原则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来规范和约束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行为。而作为投资管理人的基金管理公司,具有独立的研究团队,能够按照已经成熟的金融理论和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实践,并且会在其内部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和管理程序,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资产组合进行投资。既然有这么严密的管理程序,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一流管理团队的实战经验,那么其投资应该是“完全理性”的。但实际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收益率并不能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平,甚至出现亏损。这需要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来解释。
(一)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的行为理性
偏误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石的前景理论分析了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行为理性偏误问题,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由于行为的有限理性和投资者个人的社会经验、观念习俗、偏好存在差异,会导致在投资决策时受到决策参考点、损失规避心理、非贝叶斯法则预期和框架相依效应的影响,而使其未来的决策带有不确定性,会存在行为理性偏误。[4](36)在实践中,社保基金理事会对投资管理人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开展的投资管理操作不予以干预,管理人可依据市场判断,自主开展投资管理操作。而作为投资管理人的基金管理公司则会把投资交给具体的基金经理或操盘手来做。这样就难以避免由于基金经理或操盘手个人的心理偏差所导致的行为理性偏误,最终造成投资决策过程和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的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投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不管是理性投资者还是非理性投资者,都不会怀疑自己行为理性的存在。这种过度自信并不仅仅表现于单个投资者身上,金融专业从业者和机构投资者也同样无法避免受过度自信的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者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认证程序才取得了社保基金投资的资格,因而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十分自信。他们自认为比其他投资者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投资技巧和市场信息,高估了自己投资获利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必然会产生行为认知误差,导致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过度自信还会导致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会更加关注市场和证券资产价格的近期变化,在股价上升时过于乐观,在股价下跌时又过于悲观,投资者的这种过度反应使资产价格产生过度的波动。反应不足是当新的重大消息到来后,对市场价格反应趋于滞后。[5](12)
(三)市场的套利限制与从众投资心理
标准金融理论认为,由于理易者能够正确评估证券的价格,非理性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会相互冲抵,因此,短期的价格偏离会很快得到修复,不会影响到市场的有效性,行为理性偏误投资者在市场上难以长期存在,市场存在套利的可能性。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从长期来看,套利无法消除非理对理的实质性影响,行为理性偏误投资者甚至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从而排斥理性投资者。[6](3-4)由于金融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行为普遍是非理性的,所以套利是存在限制的。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关系就表现为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的关系。中国股民的数量近些年在快速上升,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个人投资者群体。一些股民并不具备投资知识,只是受利益的驱使而进入股市进行投机性的短期交易,他们是典型的非理性投资者。而作为机构投资者的社会保险基金是相对理想的投资者,奉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但有时也很难摆脱散户非理的影响,完全按照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操作。社保基金与散户之间的博弈造成彼此间投资决策和投资策略的相互影响。套利的有限性使投资者的非理对证券资产的价格产生影响,而套利本身又无法对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进行控制。因此,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也不能真正做到理性。此外,行为金融理论中的羊群效应理论可以很好解释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从众心理。一般认为从众心理只会出现在个体投资者身上,这是由于其自身信息匮乏而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故采取与多数投资者相同或相近的投资策略。其实机构投资者也难以避免从众心理的影响。机构投资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声誉,确保其自身的投资绩效不比别的机构差,在投资策略选择上往往要参考其他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情况,采取相对一致的投资策略。这种从众心理会导致证券定价偏离均衡价格,成为套利限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终影响市场的有效性。
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策略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意义重大,其投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稳定运行,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需要从投资策略和投资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创新,综合运用标准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的最新理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策略,减少行为理性偏差,正确处理风险与保障、安全与收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
(一)调整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策略的政策限制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策略会对投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了让投资更加科学有效,政府应只做原则性的规定和把握投资方向,并对投资进行严格的监管。首先,在投资时点的选择上,要以对市场环境的把握为基础,来决定投资与否,以及将多大比例的基金用于投资,避免承担的风险与未来可能的收益不匹配的非理性投资。其次,在投资原则的制定上,不要只强调安全性,而忽视其他原则,因为无风险则无收益。应相对降低社保基金短期收益率的重要性,把提高长期资本投资总收益率作为投资的核心目标,建立一种可以测度的投资原则组合,将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社会性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这也有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去权衡和把握。最后,在投资工具、投资组合与投资风格的选择上,政府应逐步放松管制,实行有效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更好地分散系统风险,逐步将投资领域扩展到资本市场之外的实体经济领域。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因此社保基金投资风格的选择要与社保基金风险偏好的特征相适应,相对稳定的投资风格可以降低投资选择成本,便于准确评价基金投资业绩。[7]
(二)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的决策程序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要通过公开选拔,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这就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一是基金理事会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二是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8](240)为了规避投资风险,社保管理机构要与受托基金管理机构签订委托投资合同,并制定投资方针来指导、约束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行为。投资管理人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开展投资管理活动。投资管理人需要在社保基金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框架下对基金经理的具体操作进行规范,建立严格的决策程序,对市场行情判断、投资组合设计、投资风格选择等具体操作策略进行决策。通过集体决策和责任分担机制来避免投资权力过度向基金经理和操盘手集中所导致的行为理性偏误,避免由于投资管理人过度自信所导致的对市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所引发的市场价值偏离。社会保险投资管理机构还要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套利限制对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的影响,重视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共生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避免受短视行为和羊群效应的影响而进行的非理性博弈。
金融学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贷款难 惜贷 行为金融学
一、概述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融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但是,就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现状来说,绝大多数的银行在面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时,都存在“惜贷”的现象。中小型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但是,针对这种现象,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已经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接下来本文将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并分别从展望理论、证实偏差理论、框定偏差理论、羊群效应等方面分析讨论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根本形成原因。
二、从展望理论角度分析
展望理论最早由丹尼尔・卡内曼(Kahneman)教授以及特沃斯基(Tversky)教授提出,作为行为经济学的重大成果之一,展望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由于个人基于的参考点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风险态度,这个理论被广泛用于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对于展望理论有一个基本公式,
其中V为价值函数,π为决策权重函数;且上式左边为A方案的展望值,右边为B方案的展望值。当上式成立时,投资者会选择A方案。
如果从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出发,两种方案的预期收益一致,因此无法解释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但是,如果基于展望理论的角度,就会发现,通常银行会把大企业不能还款的极小概率视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却把至少有一家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很小概率夸大,由此得出,A方案中,其计算出的展望值为50,而方案B的展望值只有34.5。由此,从展望理论的角度来看,作为贷款过程中的投资方,银行就会认为方案A比方案B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银行更倾向于把钱贷款给国有大型企业,而对中小型企业保持“惜贷”的态度。
三、从证实偏差角度分析
证实偏差理论认为:如果形成了对某个事物形成了一个特别强烈的设想和假设,那么就会在做决策时将附加的一些证据强加在这种设想之上,为这种设想寻找依据,并且排除其他能够否定这个设想的真实信息,这种倾向就称作为证实偏差。
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资金周转的问题。因此,在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大量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作为资金投资者的银行就会发现,中小企业经常发生还不了贷款的问题,由此就会导致坏账的产生,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由此,银行在办理贷款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思维定势,就会在原先的框架内,认定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同时,从贷款回收的整体情况来看,相较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还款难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观点。虽然在国家政策层面上一直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并且推出了一些列的优惠措施,但是在社会民众的普遍认识中,正是因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国家才会在政策上进行鼓励,因此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银行的错误判断。
四、从框定偏差角度分析
银行作为投资人,在进行金融活动中,也会遵循一定的框架和约定俗成的模式。由于现在大部分的银行都是国家控股,因此在放贷过程中首先就会考虑大型国有企业,保证国企的利益最大化,因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方面就显得不那么重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会一直影响银行在贷款时所做出的首要保证国企的决策,中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五、从羊群效应角度分析
羊群效应认为,在执行某种策略的主体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产生从众的心理。同样,在金融业中,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在金融市场的群体活动中,银行和银行之间就会产生互相影响,并逐步演进为模仿、传染的地步。
除了国有大型银行,我国也拥有大量的中小型银行,但是中小型银行来说,它们在贷款业务的处理上,也会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惜贷”,这不得不说就是一种羊群效应。首先,国有大型银行的决策会对中小型银行产生引导的作用,中小型银行往往会通过观察国有银行的决策来进行金融活动;再者,中小型银行之间也会产生模仿、跟随的现象,它们往往会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贷款策略;最后,银行的管理经营者也面临着多方考核和指标压力,因此会尽量避免决策上的失误,而与别家银行采用相同的贷款策略无疑是一个降低风险的最好办法,即使出了问题,也会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从而将问题归根于客观原因。由此也更一步加大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难度。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银行在其现有的价值感受下所做出的贷款策略难免会产生偏差。因此,在进行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对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因素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并注重逐步调整和改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价值感受和判断偏差。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期望值差异,并且减少羊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惜贷现象,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带来实质上的改善。
参考文献:
金融学分析范文3
关键词:金融数学;挑战;发展前景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金融中存在的风险,然后探讨了使用金融数学迎战金融风险的措施,最后探讨了金融数学的发展前景。
一、金融存在的风险
当前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其中处于首位的便是经济。经济的不确定性是各大金融学派要面对的挑战之一。怎样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中寻找稳定自身经济的方法,保障自身的发展,提升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金融数学的重要性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得以显现,当时人们都关心买房,经济水平限制了房地产业要向缺乏经济实力的人提供贷款买房服务。但是受限于经济能力,人们的偿还能力有限,最后出现并放大一连串问题,由房地产业引发并波及各行各业的次贷危机影响至今。但是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前,有学者已经指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存在极大的风险,我们要予以防范。
二、利用金融数学迎接金融风险挑战
我们需要对经济随机性问题进行研究,学会怎样去处理,使用的方法为随机最优控制理论。中国之所以能迅速走出次贷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大原因是我们做好了经济随机估计。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房地产经济有一定的改善,国内现行的体制也限制了贷款,导致出现国外房地产市场低迷,国内房地产依然火爆的情况。其次,我们也应该归功于所做出的预计工作。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之一,世界各国经济必须依赖人口的促进。国外很多国家依赖国内的劳动力,需要国内的人口提升销量,相对而言,国内在这一方面对国外的依赖较少,这也是金融数学的直接考量因素。
我们使用数学微分方法能够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使用微分方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减少这一担忧。最近几年,经济金融界有两大派别,一个派别相信金融存在一定的规律,发展模式是循环;另一个派别认为经济金融的发展无规律可循。最新的研究理论证实,实际情况介于上述两派别所持观点之间,从整体上看,经济金融一般会遵循周期性的规律,如果市场中出现政治、文化因素等的影响,那么周期性规律的情况也有可能持续。引入微分方法,能够解决其中的很多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大都使用两种数学模式描述金融经济,其一,决定论模型,其二,随机游动模型,前一种模型事先给出初始状态,那么接下来的经济可能会确定,后者主要能划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
首先,我们要综合分析经济金融变、动的直觉三性,对相继的过度条件加以确定,认识转变机理等,这也和人们采取的金融对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综合分析以信用货币为中心的三量,为有效界定均衡或者非均衡货币提供正确的数学模型和金融理论,对社会经济金融总量加以改善,为四大平衡“财政、金融、物质、外汇”提供依据。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综合分析三大金融支柱,选择与国家、区域或单位相符合的生产力配置方式,综合金融指标,确定经济走向,尤其是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
我们继续分析2008年次贷经济危机。从某一方面来看,国内也受到波及。国内监管市场以政府为主,但是如果政府对市场过度监管会使市场的活性降低,生存能力减弱,最终导致政府调控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过度依赖,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与此相比,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干预对经济来讲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这需要辅以金融数学,一方面通过指数的稳定性观察当前的经济情况,有效避免由不确定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是我们仅仅治理引发经济危机的行业,由于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这种治理方式难有成效,同时,各行各业相互关联的指数日益复杂,所以发展金融数学是大势所趋。
三、金融数学发展前景
对于金融行业来讲,金融数学比较重要。股神巴菲特对美国经济束手无策说明我们必须对这一代表深入研究,以更新的理论来指引经济发展走向。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军事、政治水平。任何国家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使国内经济水平更加攀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金融,因此今后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金融数学。同时,当前各国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交互关系,全球化的经济趋势让金融学更加复杂,应对的问题不断增多,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金融数学着眼于全球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学习,利用好金融数学,以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
参考文献:
[1]丛国华,叶永刚,王树忠.关于金融数学深入认识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金融学分析范文4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曾琪: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及其实际应用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摘要: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运用。对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作概述,并探讨如何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实际应用行为金融学
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Kaheman,D.andA.Tversk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MakingUnderrisk”,Econometrica
[2]Baberis.N.A.shleiferandR.Vishny(1997).“AModelofInvestorSenti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金融学分析范文5
一、会计学和金融学进行比较分析的前提
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思考即比较。借助比对的方式,研究分析事物特征,掌握异同之处。根据以往的研究,了解其环境背景与起源,同时借助移植的方式可以更快地推动学科进步、创新。把会计学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弄清楚这门学科和另外一些学科存在的差异。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研究对象、研究形式、基础理论、方法体系等方面的比对,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把其他学科的优势移植到会计学之中,推动会计学的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跳出会计看会计”、“跳出会计研究会计”。所以说,把会计学同金融学进行分析和比较,正是要将两者进行比对研究,尤其是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基础理论等环节的对比分析,寻求会计学同金融学间的共性与不同之处,把金融学的优势植入到会计学当中,目的是为了推动会计学更快的发展。
二、会计学同金融学比较分析的必要性
之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提出:“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比较语言学等,恰恰是因为对比分析了被比较对象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诸多社会科学的实践表明了对比分析对于学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举个例子,规范会计学派和实证会计学派的出现,起源于经济学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同时这些研究手段来源于哲学中的方法论。把存在差异性的学科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二者的特点、联系及不同。然后,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寻求结合点,追溯起源,挖掘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进而为有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应该为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但与此同时,不少新会计问题的出现都是因此产生的,像产权会计学问题、委托会计原则、衍生会计工具、外币折算会计问题、通胀率问题等。会计学同金融学两个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说,把会计学同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寻求二者的不同,把金融学的优势和长处植入到会计学当中,对于会计的创新与变革有着重大意义。
三、会计学和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
(一)健全会计学的理论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会计学这门社会科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变革。同样作为和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的社会科学,金融学对会计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把这两者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寻求经济学的演变历程、理论机制,对于健全会计理论体制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拓宽会计学理论研究的视角要想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会计学的发展就不能只束缚于其本身的内容,这就好比“闭门造车”一样,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这时,就应当跳出会计的视角,把它和金融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把会计学的优势植入相关学科理论中,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会计学理论研究的角度。
(三)推动会计学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把会计学和金融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包括两者间理论基础、研究手段、研究对象等内容的对比,根本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具有创新性的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整个会计学的进步。
四、会计学与金融学的特点对比分析
会计学和金融学均是社会学科,因此两者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现阶段,会计学的演进朝着边缘化的方向转变,加上已取得的成绩数不胜数。因此,两者间更加深入的研究对比是推动会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会计学的学科特征所谓会计学,即能够准确体现会计客体本质、规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学科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分社会功能、根本特性、认知方式及演变规律等角度分析并研究问题。会计令人们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关注着自身发展。除了社会学科的共同特征外,会计学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会计学具有体系化的特点。历经许久的发展过程,会计学已渐渐成为一个由多个分支构成的成熟体系。它并不是分析这些分支的细致情况,而是将一切分支串联成一个总体进行特点、功能、发展形势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会计学具有理论化的特征。在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中,会计学的整体概念占据了主置。因其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成熟的体系,可以将这个体系作为各分支发展的指导。再次,指导性也是会计学拥有的自身特点之一。会计学是一个分析会计工作规律与发展演进形势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指导来自于会计实践又不同于会计实践。对于各分支的理论可以用于引导具体会计工作,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整体又指引着各分支的发展道路。
(二)金融学的学科特征对于“金融学”这一定义,是比较复杂的,相关术语对于此学科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例如,韦伯斯特字典当中提出了“筹集、提供资本”的定义词条。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将市场的运作、资金的定价作为核心。金融学的方法论是借助相似的替代物来达成金融契约及工具定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均作出了自己的考虑:首先,在国内来讲,金融学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两方面内容。究其原因,一是上世纪后期的一些政策使得对外贸易加强,进而令大量的国际收支及贸易中心确立;二是受当前环境的影响,政府主导的金融业间接融资成为了金融实践的核心。
五、结束语
金融学分析范文6
现代金融经济国际化、微观数理化的趋势迫切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备较深厚的数学功底,以适应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具备半强有效性的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测度金融风险,改进预测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寻求资本市场价格运动规律等。
金融数学,亦称数理金融学,是以数学为工具解决金融问题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在对金融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金融经济系统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变化及其规律性 [1] 。
国际上从事金融数学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大学的数学院系和相关的研究所,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英国的利兹大学数学系等,设立硕士学位、学士学位以及培训证书。在国内,1997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金融数学系。 由于国内外的社会制度、学科划分、金融运行体制以及教育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国内外在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教材的选编等方面各院校情况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的金融数学教育教学特色。在学士学位层次,西方国家院校在金融数学方向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和统计类课程要比国内院校开设的门类多,覆盖面广,而数学课程相对于国内少而精,在课程教学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国内的金融数学教育教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与我国金融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上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广州大学是国内创办金融数学本科层次教育较早的地方高校,现已初步形成了硕士、学士两个办学层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合理性,教材的选编, 课程教学环节的有机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自己宽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特色。
从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视角分析可知,在金融数学教学中, 金融类课程要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的方法来教学,本着经济―金融―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定性―定量―定性的三结合原则, 围绕金融经济现象所呈现的各种本质特性,进行金融问题的数学建模、产品定价和风险度量。这种定量定性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多专业性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而在学生方面,同样需要具备多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对其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达到累积综合效应递增。在基础课程方面对数学专业和金融专业应同等重视,缺一不可。金融与数学专业交叉程度高的课程(如保险精算、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时间序列、风险管理学、统计软件操作等)是金融数学的核心所在,应根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 [2]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应用性。因此,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金融数学教育教学上的这些特殊性,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数据和调查数据,才能深刻认识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间的相依关系,避免只从金融学或数学片面看待和认识金融数学。
二、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
本科层次的金融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至少使学生懂得数理(微观)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初步的金融数据统计建模、产品定价求解和风险度量能力。为此,广州大学依托数理统计、随机分析、模糊集方法等数学学科优势,整合力量,校企联合,做好金融学与数学的重点交叉课程建设,用概率统计硕士点的金融数学核心方向的研究带动该方向本科层次教育,形成了金融数学教育宽基础、重实用的特色。然而,当前金融部门需要金融数学人才的岗位入职资格提高至硕士、博士层次,这迫使金融数学方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调整到既要为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又要注重向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在新生入学时要求学生做好个人规划,或立志考研深造,兼修金融学或会计学或保险第二专业,或在课程设置中按选修课形式加入相应专业模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金融学或会计学专业或保险专业学生基本相同。同时,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做好向硕士研究生层次输送人才的工作,对于数理金融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鼓励其考取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郝华宁,孙晓群.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98-99.
[2]姜礼尚,徐承彪.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