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1
1.1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职业习惯
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感受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在顶岗实习中可以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1.2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学生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前到岗位上去真刀真枪的实践。
1.3可以更广泛的调动社会资源投入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会计实训室和实习基地不能满足需要,难以保证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较快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也更有针对性。
1.4促进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能力不仅仅只专业知识掌握,还包括会计业务水平、交流和沟通等能力。学生通过项岗实习,能够熟悉实习企业的工作流程,掌握所在会计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的会计技术本领,并且充实会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职业能力都得到提高。
1.5项岗实习符合高职教育规律
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以学校为中心向校:企合作转变。高职教育强调学校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这_-过程中顶岗实习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发挥职业教育的关键作用
1.6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缺少实践经验,对学生实施顶岗实习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对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建立实习基地困难,顶岗实习具有不稳定性
近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数量众多,找能够容纳数量众多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较为困难,项岗实习单位开展不力。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所涉及的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使学校顶岗实习中,难于对学生管理,只能是抽查或远程指导,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2.2顶岗实习不对口问题突出
由于许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出现不对口,所以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觉得从事的实习对于个人发展空间局限,将来不愿意从事现在实习的工作,导致学生毕业后,更换工作单位较多。
2.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以指导
有些指导教师疏忽对学生管理,甚至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影响了实习质量。还有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中,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实际业务操作了解甚少,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由于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有限,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项岗实习的效果。
2.4接收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项岗实>-j,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会给实习单位增)JDT作量,企业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财会岗位通常一人进行处理,容纳学生很少。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地到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j是非常困难的。实质性合作的企业较少,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5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实习困难
很多学生认为经过三年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很好,不愿接受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接受项岗实习企业会计经常和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打交道,所以企业比较重视的能力,如沟通协调、职业道德、持续学习、团队合作等,但这些,在学校教育中往往重视不够。
3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对策
3.1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属于综合实践课程。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院应成立专门机构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专人负责顶岗实习管理事宜,以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充分听取企业财务人员意见,制定顶岗实习综合课程《课程标准》、《实习计划》及《实习任务指导书》。
3.2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职责
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浣,实习单位要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经常及时与学生沟通,定期到学生工作岗位了解情况,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填写“顶岗实习的考核登记表”,发现问题要主动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3.3加强和顶岗实习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教师一方面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短信、邮件、QQ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结或心得。
3.4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高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在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诚信榜样。精心组织毕业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诚信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借鉴国内外优秀道德准则,树立诚信榜样等来帮助毕业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
3.5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大力加强安全教育是现在当务之急,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风险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都和学生今后工作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2
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此方面的会计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从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研究成果较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员;基础会计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会计知识在管理类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重心应是管理,要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因此,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应是: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领域特有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财务资料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懂得如何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二、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通过模拟真实的、不同会计主体的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全面。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才能真正懂得何谓会计,才能认识到会计对经济业务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体会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为未来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要搞好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有必要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内要求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挂图等资料要齐全。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内真实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工作流程、会计的岗位牵制制度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专业的对口实习基地,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到旅游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物流专业到物流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这样做既能节约经费开支,又能使会计实验落到实处。
三、实验教材的建设
教材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材,所以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在实验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笔者根据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及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计基本技能;二是专题实验;三是综合模拟实验。
(一)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与验钞、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会计技能训练,而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开设一门基础会计课程,增加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是为后面的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准备的,是会计手工记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能够解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开票等需要书写的问题,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安排在填制凭证之前。点钞与验钞是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常常与钱币打交道而设置的,点钞与验钞可以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虽然此项实验对会计理论的学习没有什么影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二)专题实验。围绕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而设置,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简单的成本计算、账簿的登记、存货的计价方法、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编制会计报表、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增加会计报表分析的重点在于培养非会计学生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体现会计教学的目的。专题实验内容用于在相应的理论课讲解之后作为随堂训练使用,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消化吸收。
(三)综合模拟实验。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会计业务的选取既要典型又要全面,业务量以50笔左右为宜。综合模拟实验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使学生完成从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在模拟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管理类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内容进行实验,体现专业特色。如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旅游企业的会计实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选择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短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就业后实际业务的认识距离,快速适应从学校到管理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对其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管理工作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从而达到会计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在实验内容的侧重、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实验考核等方面应紧紧围绕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要与会计专业相区别。
(一)实验内容的侧重。会计专业侧重于“生产”会计信息,侧重于使经济业务的核算得到正确的核算结果,非会计专业侧重于“消费”会计信息,懂得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体会经济业务的核算特点与财务结果。在专题实验中,会计专业侧重于会计业务操作的训练,非会计专业侧重于验证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如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定价、销售决策的影响等;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等等。在综合模拟实验中,会计专业要求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岗位轮换完成对综合模拟资料的操作,非会计专业只需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来完成模拟资料的操作即可,不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管理方法等等。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3
论文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1+1+1”模式
一、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企业、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因而使会计专业学生在社会实习环节中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稳定的运行机制。如何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会计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呼吁社会会计职业界关注和参与学校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技能和较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是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将通过本论文探索构建融单项技能训练(蕴含在会计相关课程中)─分岗位模拟实训(会计实验室) ─综合实训(在会计中介机构,如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顶岗实习(在真正的会计岗位)于一体的、校内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该体系将为各高职院校规划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效的借鉴,为会计中介机构参与会计教育与实践提供有利的平台,为教育行政部门、会计主管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会计教育的管理、指导与协调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论文格式,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会计职业教育。
二、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僵化
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普遍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环节支离破碎,会计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相脱离。学生实习操作主要依靠票据、描述性的语言资料进行,实践内容空洞,与具体经济业务的职业情境相脱离。学生被动跟着指导老师走,缺少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感受。
2.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局限性
教师讲授偏多,仍以准则加解释为主,学生始终陷于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就是集中实训,无论采用“独立式”或“分工式”,都会存在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学生不能独立、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达不到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主要以“双证”教师(职称证加会计师证)居多,由于这些教师多数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虽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还是脱离不了书本,教师本身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不高,满足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3.实验教材的滞后性
由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会计准则和制度经常修订,往往实验教材滞后,新教材中新旧知识混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比较迷惑。
(二)外部因素
1.政府部门对会计教育管理的缺失
教育行政部门、会计主管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对于会计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宣传、引导与协调工作不到位,导致学校与企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相脱离。
2.缺少会计中介机构的参与
目前在学校与中介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困难较多,主要是会计中介机构没有承担会计教育的义务,他们不愿给自己找麻烦;另外,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在实习费用上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3.企事业单位不愿接纳会计实习学生
学生到企业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会计工作涉及单位的敏感事物,企业不愿让外人接触,所以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现难度较大。
三、国外会计实践教学的启示
美国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论文格式,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能力。美国规定:“大部分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且大学专职教师至少必须有40%在最近5年内拥有60天以上的相关会计实务经验,且允许会计教师每周有一定时间外出自由谋职。这些措施对于增加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都很有帮助。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会计教育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根据这一目标设置的会计课程体系,也紧紧地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英国学校重视与社会会计职业界的沟通与协作,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紧扣时展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会计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教师都要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
目前,日本的会计教育除教育机构实施外,还包括各种专门学校和企业及监察法人(如会计事务所、职业会计人团体)实施的会计教育。日本学校积极探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职业团体和经济团体的合作,增加产学、师学合作的机会。教育机构按照实业界提出的职业会计师标准来改进教育体系和课程计划,提高会计教育水平。
国外会计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除了加强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之外,必须重视学校与社会、政府、会计职业界的沟通与合作,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社会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1+1”模式的构建
(一)什么是“1+1+1”模式
该模式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里的“1+1+1”即学校、会计中介机构、企业三方合作,共同承担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实现三方资源和人才共享论文格式,优势互补,既破解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给企业培养了“理论够用,技能管用,人才适用”的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模式突破了原有校企合作模式,引入了会计中介机构,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师资保障;实践教学的安排包括学校专业课程模拟教学、会计中介机构模拟实习及实战演练、企业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在学制上,学生一年(或一年半)在学校,一年(或半年)在会计中介机构,一年在企业,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这一模式将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为培养会计实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1+1+1”模式对策
1.完善校内实践教学
(1)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课程设计中,要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训练和一专多能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改革中,要增加一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性课程。增设专业技能课程如单证模拟、会计综合模拟(手工及软件应用)、会计职业判断案例、会计分岗位模拟、毕业实习等。
(2)选择和编写适用的实验教材
组织教师或企业财会人员编写适合创设以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任务情境为中心的实验教材,或选用企业真实的材料,让同学们在仿真的环境中体会会计核算的流程。
(3)提升“双师”素质,加强“双证”教育
提升“双师”素质的手段有: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会计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科研、咨询服务和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会计教师参与会计实践和开发工作;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来讲座或者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专职会计教师的指导;选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加强学生的“双证”教育,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会计日常教学,学生通过参加会计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能力。
(4)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要摒弃传统,采用实物、模型、图表、音像、投影等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媒体,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增强其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论文格式,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切实加强与会计中介机构的合作
会计中介机构虽然没有承担会计教育与实习实训的义务,但它们拥有丰富的会计专业人才资源,拥有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会与经验,加强与会计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参加他们组织的会计实习培训,参与会计实际业务,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捷径。
3.实现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事业单位的对接
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关心和关注会计教育,及时反馈企业会计岗位工作信息,积极参与会计教育,为学校会计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可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4.政府相关部门对会计教育应担负一定责任
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教育指导和管理责任,会计主管机关要创造更多的会计人才培训、考试测评机会,协调和引导会计职业界积极参与会计教育,为会计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凡.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梁瑞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财会月刊,2009(9)
[3]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会计之友,2010(1)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学院(简称高职)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也随之增加。会计专业实践技能和培养模式规范性、标准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院校以及用人单位的关注。高职会计专业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来设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加强实验实训的教学环节创新,增强高职会计人才的操作实践能力,从而能够适应社会会计需求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加强中国高职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还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胜任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会计实验实训的重要性
对会计学专业而言,其较强的实践性必须能够理论结合实际,使得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会计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老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会计教学效果并提高会计教学质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会计实验和实训是会计理论知识的保障。注重理论,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我们可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战演习,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从而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会计理论知识应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教师在对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更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都需要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存在的不足分析
第一,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缺少针对不同行业的实训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内会计实训内容是基于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这使得学生仅能掌握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但是,学生无法准确地对其他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求能独立操作,及时上岗,熟练处理有关会计业务。这要求会计专业学生不仅熟悉工业企业会计,还要熟悉其他行业会计。当会计专业学生遇到非工业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则会担心自己是否能胜任,因为他们在学校很少甚至没有接触到其他行业的会计处理业务。
第二,教材内容陈旧,实验实训用具和仿真环境不够理想。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在日常教学环节中,一般会以公式、文字和图表等来表达和讲述会计业务的教学模式,可能考虑到理论教学方式远比实践教学方式成本低,可反复教授,便于学生掌握,但这种教学方式更适用于本科及以上会计专业学生来学习,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另外,一些高职院校对会计实验实训所提供的实训材料或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案例中会计业务的原始凭证及相关材料年代久远。一些手工模拟实训中涉及的原始凭证经过反复印刷,存在数据缺失或信息失真等情况,并且实训内容也缺少真实性,并未实现真正的实验或实训,而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理论性地实训。另外,由于学校设置的仿真实验室通常是单项实验,不能提供综合实训项目或环境,实验实训内容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三,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多由理论教师担任,而这些理论课程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他们具有较高学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却缺乏会计工作实践经验。他们可能无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比如,会计教材中的经济业务多以文字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则以各种单据、票证出现,很多教师由于不清楚各种单据的传递程序,所以在指导中只侧重于业务的账务处理,忽略实际环节的具体操作手续及流程的指导,在实训指导与解释中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
第四,高职院校校外企业会计实训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采用的校外实训形式多以顶岗实习为主,目的是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的结合,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指导教师不能亲自到学生实习单位了解情况和指导实习,只能通过电话或上网与学生联系,对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不十分清楚。因而无法有效地对学生实习进行管理,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有些学生实习不认真,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很多单位虽然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但实际上并没有允许学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毕竟财务工作涉及到企业或多或少的商业机密,同时又担心学生不熟悉业务的处理而出现差错,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并影响工作,所以只是允许学生旁观或做一些辅的工作。因此校外实训往往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改革建议
第一,注重实训教材的内容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局限于工业企业的财会工作。因此,校内会计实训,除开展工业企业会计实训外,还要开展多行业的会计实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行业特殊业务会计教程》的课程,根据地方上的需要,选择学生就业较多的几个行业来开展会计实训。例如进行商业企业会计实训、建筑安装企业
会计实训、物流企业会计实训、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实训等。为了开展多行业会计实训,就需要编写相应行业的会计实训教材。教材不仅要有模拟企业基本情况和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而且要有该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仅要求学生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具体会计业务处理手续的操作。同时,行业会计实训教材应介绍各个行业会计岗位具体业务处理操作程序与处理方法。
第二,构建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掌握具体会计业务处理的程序与方法,就必须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例如建立模拟财务科、模拟银行、税务申报模拟室等。以建立模拟财务科为例,可以按照中、小企业财务部门设置布局,设置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包括材料物资核算岗位、成本费用核算岗位、薪酬核算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稽核岗位、出纳岗位、总账岗位等。通过环境的建立使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先使学生从心态上重视实训,增强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具有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和手工核算功能。对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业务,让学生将一系列的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先进行手工核算操作,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让学生进行双重会计实训,同时注重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账务处理。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5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下,加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和教材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这方面的探讨虽然已较多,但由于认识上的不同,使得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实践经验,对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不同的教学目的决定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确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时,都习惯于从会计学科角度出发,过多考虑会计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够,甚至直接将专业会计人员的教学目标作为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宽窄不一,差异较大
现有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一般均涵盖了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但具体内容略有不同,有的包括总论、复式记账及会计6要素的核算[1]1-297;有的内容略有增加,加入了财务会计报告及分析、会计核算程序等内容[2],目前多数非会计类教材均采用这种模式;有的再加入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3];也有的在讲述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会计3大报表入手,讲解6大会计要素的意义和作用,剖析3大报表之间的关联[4];其他许多非会计类教材的内容均大同小异。尽管内容涵盖面宽窄不一,但均存在知识覆盖面不够的问题。
(三)侧重于会计核算或分录教学,不注重信息使用者将会计信息用于决策的需求
多数非会计教材侧重于对会计要素核算的讲解,特别是会计分录的编制,不注重会计信息的使用和理解。在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时,讲解的方法过多,重点不突出。如存货的计价有5种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有4种方法、账务处理程序有5种等等;有的教材对非常规方法讲解过多,如在介绍“会计循环和会计处理程序”时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会计循环概述、意义和要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普通日记账处理程序[1]325-338。其实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理解做账的基本程序就可以了,一般情况让学生理解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即可。
(四)教材选用困难
现在许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均带有较强的通用性,常常忽视不同专业的差异,兼容面过大,通用性过强,没有考虑到学生就业多样化和创业的需要。如有的将教材界定为“可作为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之用,也可作为企业财会人员、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书。”[5]有的标明既“适用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学习会计知识的参考书。” [1]2这种情况的存在,客观上为教师选用合适的教材增加了难度,常常使征订的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和针对性。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背景知识不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会计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重组,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必须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侧重于“四基”,即基本会计理论、基本经济业务、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会计操作技能。以常规业务、简单业务、小企业业务为主,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要的法规依据。
2.强调会计信息与管理的关系和会计基本原理的应用,不追求各种具体会计核算技术、技巧细节的介绍。改变传统会计学教材偏重程序和规则的做法,简化大量与非会计专业没有密切关联的内容,多讲道理,少讲核算。
3.不涉及当前有争议的和前沿的会计理论问题。会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要求,会计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完善和发展。一系列新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不断出台,核算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如果教材过于追求与制度、方法的同步性,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实在没有必要。
4.注重会计基本原理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紧密结合。本着“必需”、“够用”、“易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时的需要,既不过多地阐述会计理论,也不过繁地介绍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说,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应遵从典型的实用主义原则,以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需要为其最高目标。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计学是高职院校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会计专业而言是入门课程,但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却是一门独立封闭的课程。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不是会计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但却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非会计专业来讲,会计学融合了学生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必须掌握的会计基本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服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兼营”而不是“专攻”,学习的目的是培养非会计专业学生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所产生的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
(二)准确把握课程特点
很多用于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在特点上表述很多,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3个基本特点:
1.基础性。根据“必需”、“够用”原则,教学内容只介绍“四基”内容,即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基本会计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2.通俗性。由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会计知识的背景,因此内容上必须遵循“专业知识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阐述会计理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实用性。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用性是其基本的要求。实用性要求教学内容能直接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服务。
(三)选用合适教材
由于教学的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知识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各种兼容性很强的教材是很不适应的。如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同属非会计专业,但对市场知识、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异的,毕业后对会计知识的应用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非会计类专业会计学教材的选用,应反复甄别和筛选。首先,选用高职高专类教材;其次,选用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如旅游会计、营销会计等等。确实没有针对专业的,在选用通用教材时,要注重实用性,且在制订授课计划时按大纲予以调整。
(四)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从上述情况看有所不同。在会计专业,会计学由于是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具有前导性,大量内容放在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中,同时还开设有经济法、税法等课程,因此在会计学中只讲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即可。但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不存在会计学的后续课程问题,一本书就要解决所有的会计核算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因此教材内容宜宽不宜窄。
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出纳知识、税收基本知识等课中最基础的部分,是这些内容的有机组合。其内容应包括以下4个部分:
1.会计核算知识
主要将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内容糅和起来,内容应体现专业特色。具体内容包括: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任务及核算方法;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6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的意义与作用;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的试算平衡与记账错误的更正;账簿的结账与对账;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盘存制度、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循环、会计核算形式等内容。本部分应侧重于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不要求学生过多掌握具体的账务处理办法,只是通过会计核算方法领会会计工作过程。内容按照凭证、账簿和报表这一顺序加以展开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完整地理解基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看得懂基本的会计账,懂得企业经营、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能应用所学的会计知识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比如,通过学习明白企业的经营涉及哪些税费,在经营中如何合理地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2.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由于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最直接的渠道和最直观的方式,学会阅读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基本功。因此,在讲述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俗地讲解6大会计要素的现实经济含义和作用,剖析三大报表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报表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只要求学生能看懂。其中重点又应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其次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对于较难的现金流量表不作专门讲解,可放在现金的管理和核算部分作简要的说明,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现金流量的重要现实意义。
3.出纳知识
本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现金管理和控制制度、银行结算方式、银行存款管理和控制制度等内容。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开支范围的规定、现金管理的“八不准” 、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处罚等问题;懂得钱账分管制度、现金开支审批制度、日清月结制度、现金清查制度、现金保管制度、保险柜的配备使用制度等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于银行结算介绍主要的银行结算方式,重点是银行结算纪律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常见国内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种类和特点、银行结算的基本原则、办理银行结算的基本要求、单位和个人应该遵守的结算纪律、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应负的责任、银行账户的使用要求等内容。
4.税收知识
由于非会计专业一般不开设税法课程,为了方便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创业,学生应了解一些关于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本部分应包括各种常规税种的计税依据、税率、计算方法、征缴办法等内容,尤其要让学生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涉及的主要税费,充分理解每一个税种对企业的实际影响,为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纳税意识和合理避税意识打好基础。
(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模拟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非会计专业,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充分的模拟实习教学。根据教学特点,在非会计专业宜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光正,等.新编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刘世青.会计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22-265.
[3] 张远录,郭传章. 会计基础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67-270.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及意义范文6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一直是困扰这个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学历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再加上单位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企业拒收一定规模的不熟悉的学生来实习,这决定了我们无法组织学生集中到某一单位实习。身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最应当具有的优势是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不能像其他专业那样做到较大规模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我们只能依靠家长的帮助,从小微型企业做起,不仅仅从会计对口岗位,又或者不沾边的一线岗位做起,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本次实习活动安排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突破了这个专业一直进展不利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指导中的发现
1.学生“长心、长见识”了。学生明白了要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就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职业素养上应当具备哪些,在实习中他们学会了“补”——缺什么,补什么。一名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有无工作经验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视,这道门槛拦住了不少学生。因此,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2.学生知道“宽容”了。他们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了,他们见识了社会工作的冷暖,更加珍惜同学间温馨的情谊,这学期一开学我发现班上的氛围明显不同了,大家不再相互“掐”了,而是学会了“融”,这一点最让我感到高兴。
3.学生“学会观察思考”了。实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学生“懂规矩”了,明白工作是怎么个事了。学生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班里同学有实习做会计的,有柜台收银的,有建筑工地帮工的,也有营销性的,基本上都是从基层做起,学生明白这是他们必走之道,增强他们的岗位意识。明白了每一个岗位都有他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用人单位很注重这种品质。必须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职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5.学生明白“粒粒皆辛苦”了。微薄的工资收入让他们知道,他们吃穿的一切是那么来之不易,除了节省,他们还懂得了关爱父母,远远超过了实习本身的意义。
6.学生知道上进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没考过会计上岗证的同学开始发奋图强了,而考过了的同学知道一本上岗证还远远不够,不少同学已经开始着手考初级会计师了。
三、对本次指导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1.不乏有的学生借家长之力在实习合同上盖章,进行假实习。下一步应该思考如何减少以至于达到杜绝此种现象,让家长体会到学校的“用心良苦”。
2.对于确实为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做出努力的企业,我们在去指导学生时可根据情况送一个锦旗之类的礼物,既表示了我们的诚意,又做了宣传,以小的成本获得大的收益,助推我校会计专业的长远发展。
3.缺乏岗前培训和心理辅导机制。中专阶段的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习有一个专业缺陷,他们的课程并没有开设到《会计实务操作》课程,这样给学生下去实习带来了畏惧,既害怕学得不精的工作,又害怕不熟悉的人。
4.学生在工作中缺乏灵活性,明显是综合能力尚待提高。建议学校及部里多开展一些大型的与专业相关的室外活动。
5.由于本次实习活动学生的工作单位是自己寻找的或在家长帮助下找到,实际上为这批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情况做了一个试探,一年以后的情况也基本上如此,因此班上不到1/3的学生做会计也基本反映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实情。
6.会计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找工作时提供工作经验证明,建议学校完善假期这次和毕业实习那次的设计,能够成为学生就业时拿得出的一份工作经验证明,为会计学生就业做好服务。
四、对本次实习指导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