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1
关键词:林业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 就业
充分就业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大学生就业日趋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人社部统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将成为城市新增就业人口的主力军,就业的总量压力依旧很大[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调查显示,工商管理专业是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前十位的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排名第六位[2]。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之一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一、国内研究现状
自1996-1998年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很少。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从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并不高,社会对大学生还有很大的吸纳空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不是很严峻。2000年以后开始有了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研究,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升温。主要围绕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就业政策的扶持来进行。
在就业服务体系研究方面,国内最早文献是1993年发表在《南方经济》第四期的《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问题》,文章主要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和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使它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表了一些看法。而最早研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文献是2001年刘和忠的《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3]从2005年开始出现有关“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硕士论文形式的研究文献 [4][5]。
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问题和影响。张秋莹从政策设计和执行方面谈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低效的原因[6]。杨伟国基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促进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7]。杨歌舞认为在政府就业政策影响上,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选择和就业能力。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均会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8]。刘克鹏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如政策规划缺乏统一性,可行性不强、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9]。陈海林从公共政策供给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政策。张凌云认为需要在规范各行动者的行为和加强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性上进行制度创新[10]。徐燕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短期性和有限性,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规范就业市场、健全就业信息体系方面构建了长效机制[11]。
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从学生层面、高校类别、具体专业等研究视角的成果鲜有。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林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
二、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西林)工商管理专业1999年开始招生,属于二本招生。在林业院校大背景下,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人才。以下对2009-2012年该校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西林2009-2012年向社会输送了262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四年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出现了下降趋势,2012年有小幅增加。
图1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的一个变动趋势,年终就业率呈现出先下降后逐年上升的趋势,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在2010年为近四年最低。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大环境因素导致。
为便于分析林业院校就业现状,本文选择云南大学(一本院校)及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三本院校)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
1.初次就业率处于云南省中间水平
图2 西林、云大、师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对比
注:此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
从整体情况看,西林工商管理专业近四年的初次就业基本处于中间水平,稳中有升,而一本院校的该专业初次就业率有下降趋势,三本院校则稳步上升。
2.以云南为主要就业区域
经整理近四年的年终就业统计数据,按生源地情况(省内外)分别统计了就业地区,得到如下数据。
表1 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
从上表数据看,整体而言,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四年来74.78%的毕业生在云南就业,超过云南籍生源的占比约10个百分点。进一步结合生源地情况分析,云南籍毕业生到省外就业的人数非常少,四年仅有10人离开云南就业。而省外生源四年共有35人留在云南就业,由于云南经济不够发达就业岗位有限,外省学生挤占了云南就业市场,导致就业压力加剧。
3.以大中城市为主要就业地
图3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毕业生就业地
根据09-12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汇总,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是大中城市。总体比例在70%以上,但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中小城市的就业人数逐年呈现增长,说明大学生就业开始趋于理性。
4. 以私企为主的就业结构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09-11年人数比例均在一半以上,11年达到最高值62.5%。12年呈现大幅下降。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就业方向开始分散,就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图4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以私企为主的人数比例
5.自主创业及考研人数较少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掀起了我国第四次自创创业的。近四年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极少。平均每年1人创业成功。
该专业考研升学比例也较低,09年3人,2010-2012年都为2人。
三、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为探寻该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就业期望、就业管理等问题在该专业应届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问卷,有效回收48份,问卷整理出如下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获取就业信息的主动性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就业信息很了解的仅4 %;41.6%的毕业生对就业信息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就业信息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学生主动寻求就业信息的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学校对就业信息的频繁性与学生对信息获取的麻木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2.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人才,但现实经济社会中,企业的财务岗人员需要财会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源岗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行政管理需公共事业管理或文秘等专业毕业生,因此,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市场营销岗位寻求就业。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在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尚有47.6%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3.学生就业期望值高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如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等。由网上薪酬数据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2011年的平均起薪点是2900元左右。云南等二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薪资状况,刚进入企业的薪资一般在1500-2000元[13]。而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见下图),73.8%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2000-3000元。被调查人群中超过半数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偏高,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自愿性失业,或者产生更多的摩擦失业。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该校在就业工作中采取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设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建立西南林业大学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赢在协诚大学生创业文化交流中心、昆明创业青年俱乐部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们对学校的就业指导看法不一。9.6%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重要作用。65.4%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有一定作用。21.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没有太大作用。3.7%的同学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作用说不清楚。从这个数据显示结果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部分同学仍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存在一些看法。由此看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四、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的社会形势、专业特点,林业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全方位的就业扶持体系的前提下,林业高等学校应该从教学培养目标、人才定位方面寻求自己的特色,并从以上基于学生视角的就业调查中得到启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1.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多是在高年级中进行,但就业理念应该从低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校的专业教育开始就应该具有就业引导的意识,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尽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分析专业出路,了解职业空间,另一方面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做好职业规划指导。
2.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就业信息的意识
目前许多高校都是通过网络、飞信或qq进行就业需求信息的,而如前分析,目前的现状是学校信息密集而学生视而不见,信息越密集,学生越过滤各种有用信息,因此,应该加大学生对就业信息获取的主动性教育,变被动接纳信息为主动寻求信息。当然,意识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教育应渗透到各项学习和生活当中。
3.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将选拔与培养相互渗透
用人单位如果仅通过面试和简历选拔人才,可能导致对招聘人才的不满意,从而导致学生暂时性失业,而学生仅通过招聘宣讲了解企业,也可能导致后期人才流动的普遍性,继而产生较多的摩擦失业。因此,如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将企业尽早引入学校,通过实践活动、竞赛活动、论文指导、奖学金设立等多种形式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同时,邀请用人单位进行求职前的模拟面试,既可以使企业做到早选苗、早培养,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度,提高初次就业的比例,更减少后期的摩擦失业。
4.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就业过程是从职业理想走向社会现实的转变过程,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难免出现患得患失、急躁焦虑、自卑自弃等异常的求职心理,从而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制定一个相对明确、合理的求职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D].北京:现代出版社,2010
[2]陈光金、李伟.2010年学生就业蓝皮书麦可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28(5):42-45
[4]吴薇.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邬红波.宁波、香港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张秋莹.大学生就业政策低效原因及对策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4(4):43-46
[7]杨伟国.中国就业促进政策的三大支柱[J]新视野,2008,(2):18-20
[8]杨歌舞.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9]刘克鹏.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向导,2012,(8):78,121
[10]陈海林.公共政策供给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决策与信息.2012下,(7):28-29
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通过集中开展稳定就业百日会战系列活动,努力克服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积极应对,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为全年就业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二、活动安排
围绕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和扩大就业,通过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市场招聘对接、大学生专项服务、就业援助、创业促进、特别培训”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㈠就业政策宣传活动
以“落实政策,助推就业”为主题,围绕贯彻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培训指导工作,为全面落实政策夯实基础。
1、政策普及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使企业和劳动者充分了解政策、运用政策。
——社区普及宣传。依托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以发放宣传材料、上门服务等形式,普及政策知识,做好宣传引导。
——集中宣传,利用社区招聘等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分片在人流密集地区,广泛进行政策文件普及活动。
——开展“政策暖人心、春风吹万家”创业政策宣传服务月活动。组织多形式的创业宣传和联动服务活动,对民营企业以及失业人员、大学生、外来人员等各类创业人员,深入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后续跟踪扶持等一系列服务,进一步推进创业工程。
㈡岗位开发及招聘推介活动
以“就业起步,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开展岗位开发储备、专场招聘、用工监测等市场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市场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1、岗位开发储备
——联动开发新增就业岗位。结合企业用工监测和失业监测,强化与相关单位部门及企业联系,积极开发岗位,并做好岗位储备。
——加大市场登记岗位收集力度。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上门开发岗位,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形势的宣传,引导企业参加市场招聘,充实市场登记信息资源,方便城乡劳动者求职。
2、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下移,组织专场招聘。
——举办迎新春专场招聘会活动。充分利用区人力资源市场的辐射功能,联系相关部门及企业在春节期间连续举办2-3场专场招聘会,重点为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
——开办区人力资源招聘活动市场。在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功能基础上,强化与辖区内单位、企业、学校联系,按照“走出办市场”要求,在辖区内不同区域或企业、学校开办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举办岗位进社区招聘会。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结合全市社区招聘日活动,举办社区招聘会,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服务,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3、市场监测和信息对接
——实行企业用工需求监测制度。对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实施定点监测,密切关注国有集体等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情况,每周汇总分析辖区岗位需求结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配置服务。
——做好岗位信息与企业裁员监测信息对接。针对企业裁员报告信息和拟裁员监测信息的人员结构和时间进度情况,提前介入,做好信息传递和对接服务,促进同行业间优势企业与裁员企业人员的岗位转换。一季度对一次性裁员50人以上的监测裁员企业,集中组织同行业缺工企业实地对接洽谈,避免岗位流失和减少失业。
4、民营企业招聘活动
3月份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集中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大学生免费服务,搭建民营企业与各类劳动者间的供需对接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三)就业援助行动
以“就业援助你我他、真情相助渡难关”为主题,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开展就业困难群体“四进”援助行动,打造充分就业和谐社区,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1、政策进社区
通过各种形式,把就业政策送进每一户援助对象家中,使每一位援助对象了解适合于自身的政策内容和办理途径。
——结合入户摸底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政策活动,以宣传单的形式,统一把《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青政发〔20*〕50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政策,送交社区每个就业困难人员。
——在各街道和社区设立促进就业政策宣传展板,悬挂再就业扶持政策条幅,充分宣传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和帮扶就业的成果。
——举办政策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咨询等形式进行现场宣传,提供政策咨询,为失业人员答疑解惑。
2、岗位进社区
重点采集一批适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援助对象提供及时的岗位援助。
——1月20日在全区举办社区岗位联动招聘日活动。各街道和社区要积极开展社区就业广场就业超市等多形式的社区招聘活动,面向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促进困难群体再就业。
——落实岗位储备制度。每个社区确保每天岗位保有量2个以上,活动月期间为每位求职要求迫切的就业困难人员至少上门提供一次岗位信息,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3、服务进社区
——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类别和服务需求,实行一对一指导,综合运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劳动保障相关服务措施,对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的服务方案,使每一位援助对象切实得到再就业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各街道和社区为有求职要求的援助对象建立就业援助卡,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针对他们在求职就业、享受再就业政策和其他劳动保障政策方面的不同需要,确定具体服务内容,促进帮扶对象尽快实现再就业。
4、温暖进社区
春节前,组织对特困就业困难人员开展送温暖活动,给予一次性生活救助,走访慰问特困失业人员172户。
(四)创业促进行动
以“激情创业在市北”为主题,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开展系列创业促进活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进社区活动。2月份,在全区启动“社区创业援助活动”帮助创业者应对危机,成功创业。
――建立“企业问诊室”。组织创业专家志愿团专家深入社区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帮助创业企业进行诊断自救,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资金援助。分别在辽宁路科技街、台东三路步行街、易初莲花超市门口开展“手拉手、共度危机”帮扶活动,现场进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快速通道”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困难。
――开设创业大讲堂。选择1-2个社区开展“创业大讲堂”活动,邀请创业专家、创业典型进行创业理念、技巧、对话等形式的讲座,现场开展互动交流。
――举办创业经验现场交流会。3月份表彰一批创业先进单位和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失业人员创业激情。
(五)技能培训活动
1、正式启用市北区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东部吴兴路新校区,广泛组织以大学生为重点的摄影、平面设计、形象设计的培训生源,争取在1月20日前,各专业全面开班,培训人数达到100人。同时,申报开设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dv拍摄与制作专业,2月10日前完成,2月份正式组班。
2、申报“3dmax”职业专业设置,进一步丰富市北区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西部中新商厦校区的职业培训内容,争取2月中旬,购置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设备,完成审批,2月底前组班开学首期计划招生60人。
3、完善各教学校区取暖设施,各专业争取2月中旬全面开课,计划招生培训260人。
4、强化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全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普查,结合我区优势专业,尽快制定培训计划,1月底完成。
——组织培训教师,采取登门和定点培训等多种形式,争取形成200人的培训规模。
——与区民政联手,重点培训农村进城务工的养老护理员,
预计100人左右。
5、开展在职培训
为薇薇新娘婚纱摄影公司的在职员工近150人,开展摄影、形象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婚庆摄像等专业培训,力争使该公司的上述技术工种,经培训实现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三、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组织实施。
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3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但上所形成的特点仍然继续存在着:
1.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
一方面,美国政府除反四大歧视行为之外,基本上不加限制,任意就业政策依然唱主角。这种松动的政策为美国员工在国内市场上高度流动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企业和个人都具有充分自由的选择。通过这种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了全范围村的个人/岗位最优化配置。
2.以详细职务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美国企业在管理上的最大特点是职务分工极为细腻。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都有了的依据。而公司专业化的管理则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经理人员的评估起到很强的监控作用。这也是美国主要商业和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之所以能够避免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强化培训
美国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内部短期培训,企业送培,在职学习,公司还会不遗余力地送有潜力的经理攻读高级经理商学班等等。但总的来说,美国企业还较为重视高层经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并且大公司每年花费在这种培训上的费用比例相当高。
4.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制度
美国公司内部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工,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木同的职业要求和不同的工资水准,表现出强烈的刚性。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多地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主要是以个人为激励对象。因此,公司在制定政策时重点考虑的是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公司经营效率所做出的贡献,基本目标是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奖励制度方面名目繁多,尤其突出的是高层经理的奖励制度。总裁的年收入(包括奖金)甚至可以达到上千万,是普通员工工资的几百倍。这些奖金计划对激励中高层领导实现自我价值,努力积极工作,不断增加公司的收入和价值起了较大的作用。然而,这种刚性的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员工与企业之间纯理性的基础上,两者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契约关系,这势必造成劳资关系的对抗性。 总的说来,美国公司是一个典型的职能经济机构。美国人仅把工作和劳动看作一种买卖关系,强调的是制度管人,缺乏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其管理模式的主流仍属于管理技术型的。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并为日本的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仍保持其特性:
1.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最突出也是最有争议的政策。这对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长期培训;第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第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第四,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直到今天,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就业政策,但是这种稳定的就业政策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企业利润的下降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年功序列制
年功序列制的管理方式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在职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种体系也有益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日本人还认为,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可以去掉许多评估中的不客观的因素。但这种方式却不利于以白领阶层为主的金融服务行业,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打击了专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金融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的主要原因。
3.注重在职培训
日本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是对员工,特别是在制造业工作的蓝领阶层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公司文化、统计知识、生产体系及质量管理的培训。这种培训的过程是工人接收“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也被学者们称为“蓝领工人白领化”。由于重视在职培训,工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和丰富了技术知识,促进了对企业的忠诚,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加企业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重视通才的培养
日本企业与美国不同,更重视通才的培养。日本企业分工粗旷,员工往往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并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轮班训练。他们认为这种通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全体员工在企业中的创造力和凝聚作用。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日本银行发现这种“重通才轻专家”的倾向直接了工作效率。
5.注重精神激励
日本企业的工资政策最重视公平和合理,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企业的福利政策也与此相对照。因此,企业更多地使用内部激励,如他们可以不遗余力地为员工营造一个友好、和谐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积极地吸收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全面合作的劳资关系。
由以上特性可以看到,日本企业实际上更多地强调企业组织的文化。在日本,工作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工作,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吻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的潜力,体现了人文关怀。可以这么说,日本企业走的是管理技术加企业组织文化的模式。
比较
随着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美日企业都对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反思,事实上,上述所说的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已经有了变化。
1.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变化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它有利的一面又有它不利的一面。美国的提拔政策、工资政策,以及培训政策等都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以及创造性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美国企业的高刺激、高奖励政策更是网罗了一批世界各地的精英。美国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综合政策和各种刺激手段,以及不惜工本地吸收人才的做法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与此同时,任意就业政策、详细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评估手段等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个体的竞争力和降低企业的成本起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美国模式在技术变化急剧的行业中更具竞争力。
然而,美国企业高提拔、高奖励、高刺激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负面。短期行为现象甚为严重,许多年轻人工作不到一年就更换了五、六次工作,这种现象打乱了公司的长期培训计划,影响了公司战略的实施。而且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普通员工的流失率也在节节攀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任意的就业政策也给许多员工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感,降低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劳资对抗、决策权的过度集中也显示出较大的弊病。在这种高度激烈竞争。情况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如果决策做不到高度分权,员工必然缺乏高度责任心和自觉性,也难以对市场做出敏捷的反应,其成功也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难以适应未来知识的发展。
为了克服管理中的不利因素,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管家和实践工作者纷纷加入到对日本企业成功原因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中,推动了美国企业对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当然,在众多企业中,反映最强烈的还是那些受到巨大冲击的汽车业、家电业,他们认真研究了日本制造业就业制度、劳资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手段和。如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现为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应和其他企业联合过程中,在加强员工培训、吸收一线员工参与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美国在业和服务业也开始重视对人才的长期培养。80年代以后,美国的大公司普遍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这被管理学家认为是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大变化。而如今美国却由于其激励人才的创造性、开拓性使其进人知识经济后,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由此可见,美国企业改变了原先漠视人力资源作用的态度,特别是在劳资关系、员工的培养和参与决策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地位来看待。
2.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变化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其合理和不足的地方。由于日本企业长期稳定的就业政策,他们对于员工的培训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这有利于提高日本工人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知识的积累。而且劳资关系的全面合作也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般来说,日本模式在技术变化不大的行业,如制造业,则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
然而,日本企业的就业政策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它使得许多日本公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优秀人才很难脱颖而出,被压抑和浪费的现象极为普遍。同时,对于业务技术性较强的金融保险服务行业来说,“通才”培养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再加上,激励手段的单一,特别是收入差别的缩小严重影响和压制了企业经理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市场的竞争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也就是说,这场残酷的竞争将直接取决于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的。
企业营销利润的压力迫使日本企业对其终身雇佣制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当今时代,企业所需人才比以往更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而这恰恰是日本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从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日本企业也已经取消了终生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也逐渐被打破。原有的“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规则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有人说,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慢慢地倒下了两根。
因此,日本模式已逐渐改变原先那种不重视劳动力市场配置的状况,稳定的就业攻策和论资排辈的晋升制度也阻挡不住变革的脚步。
3.
尽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植于一国的文化传统和经济体制,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迅猛成长,正在给我们的经济、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美、目模式也只是相对的,这也为两模式的交融趋势提供了不可辩驳的事实。
(1)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和复杂,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部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日渐提高,组织层次将不断减少,组织结构将逐步从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这些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更注重企业内部的协调、沟通与合作,更需要加强柔性管理,减少管理中的刚性。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美日模式出现交融也是不可避免的。
(2)跨文化的形成。一般的企业是基于统一的文化管理,并存在一个固定形式的组织内部,而跨国公司、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则无法实施单一的文化管理,不同文化之间出现相互渗透、交融、甚至冲突。企业的领导者转而加强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载体——人才的开发、培养和激励,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本管理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3)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不仅仅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企业的变革。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等等也随之发生巨变。发挥并提升人力资源的潜能,加强团队合作,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为两模式的交融提供了支撑和保证。
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4
近年来,市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创业就业政策,并摆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
建立完善了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创业就业总量持续扩大、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创业就业活力逐步提高,助推x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创业就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搭建平台,促进发展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由x个部门组成的全民创业、就业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进、上下协调、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
扶持社会化服务机构。成立了x市创业促进会,大学生创业联盟、青年创业协会等组织,设立YBCx办公室,为创业青年提供“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资金支持。
搭建创业孵化园。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发展、新经济业态,以及商贸物流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创业示范园区。如x大学生创业孵化园、x梦工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孵化平台。
健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全市建立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共有x家,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站)共有x个,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x家,劳务派遣公司x家。并构建了
“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推进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按照贴近创业者、贴近市场、贴近产业发展的原则,计划三年内培训x万名电商学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培训城乡劳动力x人,完成x.x%;生态移民职业培训x人。
x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注册登记工商企业x家,新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x户;新培养小老板x人,培育小企业x家。
(二)出台政策,大力扶持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x市促进创业就业若干规定》、《x市促进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x市加强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针对大学生制定了《关于鼓励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及《补充规定》等。实施了《x市创建创业示范社区实施方案》,开展四级创业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
“三创一室一园”服务模式。
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通过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三)充分就业,成效显著
就业总量大幅增加。每年度城镇新增就业平均x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x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x.x%以内,低于国家、自治区控制目标。
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向优化。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持续增长。
二、我市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金融支持政策落实不力。
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创业扶持基金规模和力度较小,社会风险投资机构对项目要求较高,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无法吸引其投资;银行信贷优惠政策尚未出台实施细则,缺乏有效信用担保,普遍存在户籍、反担保、抵押等限制性条件执行受阻。
二是相关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政府创业优惠政策逐步出台,但缺少实施细则,执行力度较弱。各项扶持政策多处于启动阶段,缺少后续措施和实施细则,未能有效执行。各部门政策间也缺乏协调和整合。政府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工商、税务、企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保制度、投融资制度、市场信息透明和宣传制度等均有待细化和明确,执行过程有待规范和监控,相关执行人员服务专业化有待提高。
三是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人力资源市场在发展公益事业和经营产业动力不足、活力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与加快建设x人才特区和区域人才开发不相适应。
四是创业培训不能适应创业形势需要。
培训针对性不强,后续服务和创业实训滞后,新业态、新形势的创业培训有待进一步开发。创业教育和培训覆盖面不断拓宽,但未形成完整体系,缺乏专业、系统、可持续的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仍存在不足,尚未形成渗入各级教育体系的系统、专业、可持续的创业教育指导,缺乏明确的创业教育激励和投入政策。
五是缺乏创业的实际技能。
不少大学生不具备驾驭创业的能力和本领,因此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学生虽然努力去创业,但层次较低,创业范围都集中在
x土特产枸杞的营销方面,高科技、高附加值、多产业链方面几乎没有,长久下去会出现以打原料战低价恶性竞争,将会对x枸杞品牌造成极大影响,这样的创业风险更大。
五是择业观念比较保守。
由于受传统择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热衷于选择考研、留学、去机关或大企业,选择自主创业的仍是少数。技术工种更加缺人,尤其是培养产业工人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毕业生严重不足,XX等园区所需的一线操作工严重不足。
七是失业保险金的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失业人员生活保障,而促进就业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支出渠道过窄,造成基金大量沉淀,已累计结余x.x亿元,由于没有政策依据,无法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渠道,不能很好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三、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创业是促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动力,抓住了创业环境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矛盾。
实践证明,要将人力资源压力转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需要培养一大批创业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创业活动,让创业者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创大业,进而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用创业的活力形成带动就业倍增的规模效应,实现经济的大发展。
(一)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实现多元金融优惠政策与学生创业者实际需求的对接。提高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增强直接融资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政策,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额度;优化创业投资结构,通过政府引导,尝试让保险、银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创投基金。
财税政策方面,设立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创业引导、创业基地建设、创业培训、贷款贴息等;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初创企业,给予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
(二)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健全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创业政策,切实将市委、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尤其是创业准入政策,如税收政策等几大关键性创业政策体系,增强对各类创业群体的吸引力。加强政策执行的协调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和可得度。构建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政策支撑体系,解除网络创业后顾之忧,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建设x人才服务产业园区,把x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和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不同特色产业的专业化分级市场,解决x市人力(人才)资源的缺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创业者用得起中介机构的服务和资源。
政府为中间桥梁,充分的组织、整合一批中介服务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构建一个政府扶持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服务创业者的发展格局。
(四)加强创业的专业化培训。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帮助。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持续性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宣传、执行力度。成立专门的创业服务与指导机构,提供系统、全面、专业的商务支持。针对大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有关法律、会计、工商、金融等“一条龙”创业指导和咨询。
(五)提高创业服务能力。
加强政府、教育系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引入并利用社会资源,构建良好的创业型生态系统。制定有关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和激励政策,构建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校园,开办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校企创业合作机制,高校将优势学科与地方支柱产业形成相依相伴的布局,打造大学与周边互动的创业生态圈,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与成功率。
(六)切实更新就业观念。
要通过正面引导,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和就业同等重要,激励大学生树立“创业优先、创业光荣、创业有为、创业发展”的时代新理念,在校园形成“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良好氛围。
政府应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宣传,发展创新文化,树立“理性创业”理念,形成活跃的创业氛围。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自主创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
(七)出台风险分担机制和退出机制。
推出相关风险分担机制和退出机制,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创业大学生的失业保险,为大学生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公安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创业大学生的户口和自由流动问题;人事部门应提供人事档案存放和职称评定服务等。
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5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对策研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我们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兴国的根本目标。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得不到改善,将会导致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也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突出表现为:供求结构性矛盾不断增强,“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共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制度、就业指导跟不上及毕业生自身原因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
1.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相应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在近年来每年大量新增劳动力,失业群体再就业以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背景下,宏观就业形势日渐突出。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微观主体,其劳动力需求状况从微观上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状况。当前,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企业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出口贸易型企业影响更大,致使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停业倒闭,劳动用工减少,现有岗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毕业生面临下降的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这对本来已经较为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2.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差距。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难觅就业机会。部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难与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匹配。另外,高校某些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与市场就业所需的知识相距甚远,很多毕业生努力学习了几年,却发现学非所用,所学知识很多过时,不能赶上市场的需求,毕业生难以按照所学知识找到工作。高校没有认真研究就业市场,招生与就业严重脱节,造成就业困难。一些专业,市场需求量不大,招生时却大量招收。或者是一看到某专业好就业,各高校便纷纷开设此专业,到了毕业生时,却发现已大大地饱和。
3.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未能实现好就业指导功能。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内容大多是浅层次,内容无非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观念,面试技巧以及就业心理调适。课程的开设也仅仅针对毕业生,属于临阵抱佛脚,不能对毕业生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内容上还停留在简单的收集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提供办理离校手续的浅层次上,不能对学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意见。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知之甚少,无法有针对性安排自己的学习。
4.毕业生个人原因。高校学生花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在减少,学习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就业困难,很多在校大学生在毕业那一年基本没什么时间学习。还有很多大学生找工作前没有很好的自我评估,过于自信,期望工作一步到位,工资、待遇和福利样样都要好;部分大学生面试技巧缺乏,在面试前对用人单位了解不够,在用人单位的文化核心、公司业务等方面无法做出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回答;更有高校毕业生连面试的基本礼仪都不懂,骄傲浮躁,对考官不够谦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就应从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以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方面下功夫,政府、高等院校、社会、高校毕业生自身共同努力。
1.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台大学生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各级政府应继续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创造条件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有机会就业。高校毕业生既是承载家庭高期望值和高投入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投入与低回报的现实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高校毕业生和家长无法接受,心理极不平衡,不利于高校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处理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之策。院校不应不分院校特色而设置某些实用性不强、社会需求不多甚至目前热门的专业,同时应根据对专业需求量的预测及已毕业学生的流向等情况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并及时修正学生的课程安排,在重基础、重专业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3. 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业指导功能,努力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越是就业形势严峻,越要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要注重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专家化。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强化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组织好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引导其通过见习实现就业。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对待就业。正确的就业观是指导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毕业生应该根据个人实力来选择岗位,不应对工作岗位和待遇抱过高期望。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等一般来讲是根据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价值来决定的,高校毕业生不应盲目向往高工资高待遇,而应更着重地考虑个人能力能否得到发挥,个人能否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机会。高校毕业生要接受就业难这个事实,主动抛弃精英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实事求是,降低就业薪金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
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创业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成为备受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家庭忧虑和学生渴盼解决的民生问题。笔者对西安市部分院校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参加了西安市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实地考察了该市部分人才市场,与参加招聘会的传媒类大学生就自己就业经历进行了座谈,并就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笔者现结合调研情况分析传媒类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市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2009年,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措施,无论是否是传媒类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和临时就业比例达89%。在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单位、自主创业者加起来仅占11%。绝大多数传媒类毕业生抱有只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对非本专业的职位并不给予考虑,不愿去基层就业的心态,加重了该市的就业压力。为了更深入了解2010年西安市传媒类毕业生基本状况,笔者随机对部分已经毕业的传媒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单位预期、求职中困扰毕业生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对哪种就业指导方式感兴趣。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92份,问卷有效率9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到以下数据。(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通过有关部门的广泛宣传,大部分传媒类毕业生对自己就业充满信心,而岗位知识、求职技巧这些工作实践经验是最为欠缺的,也是大学生求职中最为困惑的。
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增加了就业压力
自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提高,毕业生数量剧增。现在国家虽然已经限制了扩招,但是这些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每年毕业生数以万计。与此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增速低于大学生数量增速,这种供大于求的矛盾会长期存在,高增长形成高存量,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职业生涯起步难,社会实践经验缺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用人单位对新进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新员工一上岗就能干活,为企业创造效益。目前,“有一年以上的相关岗位实践经验”成了许多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成了大学生就业必须迈过的门槛。而大学生毕业就业时学校见习周期较短,无法保证见习质量,造成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无法及时融入社会;同时,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启动资金、缺乏经验导致大部分创业项目未经尝试,便告夭折。部分项目虽已起步,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创业者们心理承受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等弱点也造成项目最后无疾而终。
3、观念落后,对社会认知不够
大学生在目标和角色意识上定位模糊,既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求职或创业目标,而这种对社会认知的缺失,是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迈入职业生涯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关心度较低,多数传媒学子不能也不愿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妥善结合,缺乏毕业以后对人生安排的思想准备,对自身期望值过高,许多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政策的保障性和延续性持保留和观望态度,宁愿留在城市“蜗居”,成为“蚁族”,也不去农村基层。据陕西省内各大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其中传媒类毕业生对接成功率少之又少。多数传媒类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抱有一种“赶集”的心理,无目标、无准备、碰运气、要求高等心态,结果造成许多毕业生一方面有意向而没有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眼高手低,对自己的实力不能正确认知,过于轻浮。
4、市场还需完善
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侵害学生利益。2009年底和2010年初,该市媒体多次曝出黑中介及一些企业先以优厚的条件去吸引学生,签约时和上岗后又以各种借口降低待遇,甚至以收取服装费、保证金等形式诈骗后,将毕业生无故辞退等现象,这种无信誉、乱秩序的行为严重打击了大学毕业生对求职的积极性,更使得一些工作岗位人才的流失。
5、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主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政府部门,主要是公共服务机构。因为这些部门成立时,并无此客观现状,造成现今这些部门人手短缺、资金匮乏、执行力不足,毕业生对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文件知之甚少并心存疑虑。国家的就业政策管不了用人单位的土政策;二是就业指导与服务标准低,信息公开不到位,大学生的政策知晓率低。政策文件解读宣讲没有进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
6、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轨
我国过去基本是应试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等方面仍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脱离市场经济的现象十分严重,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教学规模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毕业生“出口”不畅,专业素质不强,综合能力欠缺,加大了就业压力与难度。
三、传媒类学生就业创业路径
1、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最根本的矛盾就在于,经济增长所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不断新增的毕业生就业需求。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发展生产力。西安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旅游资源,当前只有大力提升社会经济水平,才能进一步解决传媒类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实现“三开拓一惠及”,帮助毕业生职业生涯顺利起步
一是开拓多层次的就业渠道,完善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抓好已出台的政策的落实、延续和内容充实,规范政策操作方法,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做好动态监督工作,加强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定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同时,结合实际,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公开招考大学生充实到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中,拿出部分公益性岗位面向大学生,有效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引导传媒类毕业生去基层就业,改变单一死板的就业心态;二是开拓规范化的见习基地,统筹做好大学生培训和见习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传媒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范围,在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新建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制定完善的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和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落实见习生活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经费,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三是开拓全方位的创业援助,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信心;扩大创业孵化基地规模,引入创业团队,树立创业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大学生创业潜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3、走进高校进行“三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加强就业指导
所谓“三观”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传统观念,教育学生理性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就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要主动走进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那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只要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同时,加强培训,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等个性化辅导,并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信息公开、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社会需求信息搜集、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4、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每名毕业生权益,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加大人才市场监管力度,搞好公共就业服务,联合工商、税务、执法等相关部门,坚决取缔胆敢侵犯大学生利益的黑中介,对于诈骗大学生钱财的黑公司,一经发现,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国性的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组织领导,理顺政府职能部门,借鉴其他地区好的成功经验,与本地的实际相结合起来,充实到已有的促进就业政策中去,同时,搞好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研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革,适应市场,提供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