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简单到专业,因而对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

所以,在经济学考研中金融学是非常热门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热门分析:如今,许多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原本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培养能在银行系统及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理想的就业方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

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热门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增长27.34%。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金融投融资等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学

热门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范围极其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也都离不开投资。近年来家庭理财及投资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推荐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保险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保险法学与保险数学,保险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运行规律,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业的关系等全方位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南模式”、“武汉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

热门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再次,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保险学专业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还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也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些诸如“委托-”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后,可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具备创新、管理和应用能力后,可努力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也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就业;SWOT分析;对策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项目开始与国际接轨,项目管理的作用愈发突出,并且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我们的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急需既有工程技术又精通管理业务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教育决策者,应如何为本科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本专业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旨在通过调查问卷搜集相关数据,运用SWOT法科学分析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的就业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工程管理专业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性结论。

本文是针对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这一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SWOT法客观分析其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并列举出来按矩阵排列,最终讨论得出相应结论。这种方法可以对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发扬优势,弥补差距。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课题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适用于青岛市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的关于课程设计、就业态度、自身的就业优势与劣势的调查(本文称之为问卷一);另一套是适用于青岛市相关企业(如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以及相关其他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关于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以及就业现状的调查(本文称之为问卷二)。

根据我们掌握的青岛市高校和相关企业情况,调查了青岛市八所高校,发出问卷一400份,回复问卷340份,回复率为85%;走访了青岛市8家企业,发出问卷二150份,回复问卷120份,回复率80%。据统计共获得7050个有效数据。

(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结构自身存在的就业优势

1. 工程管理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就业面广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综合性、交叉型专业,是以工程力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知识为背景,以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营造制度与建设法规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学科。毕业生若具有相应的工程技术,熟悉和掌握建设产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及现代管理方法,便可以有多个就业方向选择。据问卷二我们了解到本专业就业方向如表1所示:

表1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2.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可观

工程管理专业包含多个方向,如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投资与管理、建筑业与建筑企业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自著名的鲁布革工程之后,项目管理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内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管理愈加重视。2007年11月8日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津召开,据统计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中,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收入占到52.0%,全国工程监理企业的营业收入达376.54亿元,其中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收入达33.98亿元,有11家监理企业项目管理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国项目管理正在发展,这也将给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建筑领域,我国只是将管理实施在施工阶段,对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不够重视,然而成本、质量控制的有效阶段正是在项目前期。也正因此,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认证多偏重于施工和监理方面,忽视了对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所以素质普遍偏低,这样不仅会造成经济成本的扩大,也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综上所述,我国的项目管理业务必须扩大,这是发展的要求,随之需要的管理人员也会越来越多。

再者,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会开发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安全方面的管理会越复杂,所以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实行系统化管理。这样就会为精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项管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工程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就业劣势分析

1.工程管理专业是一新型专业,没有完全得到企业认可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1988颁布的专业目录中,相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还算刚刚起步。问卷二调查结果显示,80%的企业人事部负责人不知道工程管理专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在招聘会中建筑领域的大多数企业对于本专业也没有列出专门的招聘信息。本专业是新型专业,往年毕业生的任职情况还没有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所以相对来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偏少。

2.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多而不精,处于粗放型阶段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在本科阶段有限的学时限制下,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很难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相对于土木工程、经济类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不够。问卷一调查结果显示,85%学生普遍反映学得知识过于笼统,不够精湛,因而就业信心不足。

3.高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

实践性强是工程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主要特点,作为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发现工程进展中的有关问题,才能提出决策和实施控制管理。问卷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践性课程较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管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学分总共为25分左右,根本达不到充分掌握运用专业知识的要求。所以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不高,缺乏工作经验,在找工作过程中常处于被动地位。

(四)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机会分析

1. 政策效应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

当今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建筑市场相对饱和,而中西部土地供需相对宽裕,且房地产发展滞后,随着西部建设的不断加快,其建筑领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加大,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同样紧缺。

现今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为促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解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难问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下乡,支援农村建设。青岛市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七部门《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鲁人办〔2008〕82号)精神,今年将继续招募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扶贫工作,共招募120名。本专业学生完全可以选择农村就业,支援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新出口。

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可以减免税费和小额贷款,给于创业培训补贴,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许多高校也创建了相应的创业团体、协会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自主创业。

2.高校逐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国家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定期对高校进行教学评估,为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央财政设立“质量工程”专项基金。有了财政的大力支持,高校的教学水平将会有更好的提高空间。

由恩格尔定律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应当越来越高,其中最能证实的是每年高校的学费收入占GDP的比例(如表2所示)。

表21993-2004年我国高校学费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情况

近几年我国的高校学费占人均GDP 的比例已达到45%左右,所以教育消费是以后的消费热点,这样有利于高校规模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从而可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威胁分析

1. 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长,就业压力加大

从教育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知,自1999年我国高校第一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就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若没有近几年政府的就业优惠政策,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工程管理专业每年也都在扩招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据问卷一的调查数据,青岛八所高校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增长如图1所示:

图1:毕业生人数增长分析图

2.金融危机对建筑业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做直接影响的就是建筑业。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被迫停止,房地产市场处于衰退期,许多企业开始裁员,所以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很不乐观。

本课题组根据当今青岛市建筑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增加人数,就08、09年的就业率预测10、11年的就业率。如图2所示:

图2:毕业生就业率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09年的就业率明显下降。经专家预测,这次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在3年左右,到2011年就业率会有所上升。但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加远低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就业政策出台,我们的就业前景仍不乐观。

3.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对西方国家就业机会偏少

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一个贯穿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专门管理企业,这也是我们项目管理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形成规模性的行业很难壮大这一学科的发展。国内相关企业数量太少,不能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且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国外项目的竞争能力很差,很难立足于国际市场,所以通过扩大国外市场缓解国内就业率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二、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的构建及策略分析

根据上文的系统分析,本文得出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分析

(一)实施SO战略

SO战略是发挥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优势,借助目前本专业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供选择的战略包括:①充分利用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方向化,响应国家政策,到中西部、农村地区支援其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②工程管理的发展前景可观,毕业生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从本专业的各个方向自主创业。

(二)实施WO战略

WO战略是利用外部发展机会,改变专业自身的劣势。可供选择的战略主要有:①高校应抓住国家支持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机会,加快工程管理专业由粗放型阶段向成熟型阶段迈进的步伐。②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办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③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好高校的优越教学环境,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

(三)实施ST战略

ST战略是发挥专业优势,减轻外部威胁。可供选择战略主要有:①工程管理是复合型专业,涵盖了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就业弹性较大,在就业时可以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工作。②在就业时可以暂时找比自己期望值低的工作,金融危机过后,建筑业会很快复苏。③工程管理专业前景可观,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可避开经济危机的影响。

(四)实施WT战略

WT战略是减少专业自身劣势,回避外界的威胁。可供选择的战略主要包括:①鼓励在校生主动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完善自己,进而推销自己,提高本专业的知名度。②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分方向设置,培养专业性强、素质高的人才,使尽可能达到实际工作要求的标准。③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科学有效,这样将会带来给多的就业机会。

三、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要全面地、系统地、清晰地分析影响本专业就业的内部、外部因素,在专业的发展中扬长避短,在求职中规避威胁,发扬优势。我们要运用SWOT分析的战略,不断完善整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鲁成、苗红 等.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 陈晓毅.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广西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教育,2008(8).

[3]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4] 叶逢杰.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及其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7).

[5] 蒋卫平、喻可泽、杨正勇.浅议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J].项目管理技术,2008(11).

[6] 袁桂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华建设,2008(10).

[7] 夏玉英.浅谈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J].山西建筑.2008(11).

[8] 李硕豪.基于SWOT 法的甘肃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分析[J].价值工程2008(9).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应用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36-02

一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模式的构建

本文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在课程体系上进行跨学科融合,在教育模式上,尝试改变教育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采用了“3+1”模式 。 “3+1”模式要求高校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社会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人才观,并把高校和企业作为共同的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

(一)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系统框架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由三个系统组成,即实践系统、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实践系统包括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建设、联系校企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建立师资队伍等内容。评价系统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保障系统由制度保障、规划保障、组织保障和条件保障组成。

(二)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

“3+1”模式是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载体。从内涵上讲是指大学四年的教学活动前三年在学校进行,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 当然“3+1”不单是一个时间分配,本质上它讲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能力问题。该培养模式的实质特征是高校、企业这两个育人主体在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培养的人才全面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3”阶段高校教学设计和“1”阶段企业教学设计两个部分。“3”阶段高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学科融合、校企f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设计以高校为主体,吸取企业提供的建设意见。“1”阶段企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企业环境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验环境中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在企业与高校双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企业中完成毕业实习,并结合社会实际问题选择和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二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模式的实践

为贯彻学科融合、校企合作的原则,实施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达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院在商业软件工程和金融信息管理两个专业试点进行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实践。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根据广州商学院发展规划和定位,结合学校经、管为主的学科优势,计算机教育必须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结合,以软件技术教育为核心,进行多学科融合。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开设计算机专业必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外,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商务应用和金融管理方面的跨学科课程。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1 商业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该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特色主要是:特色一:基本的软件开发与管理技术的能力。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基本软件开发与开发过程的管理能力,以及掌握应用部门的管理模式及内容的能力。特色二:熟悉计算机在商业模式、商务活动中的开发应用。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基本具备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和电子技术,分析商业应用领域进行网络和商业软件的设计、开发、维护的能力。

所以针对之前的课程体系(软件工程方向)主要进行的建设调整内容有:(1)明确专业领域方向。专业方向由软件工程改为商业软件工程,更加明确专业的领域方向,结合商业、商务领域,深入软件工程在这方面的应用。(2)调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顺序。将一些政治思想课程,安排在学生即将走出学校,接触社会时进行,更好地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思想支持;同时,将专业课开课学期适当前移,让学生更快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同时,为学生预留更多实践机会。(3)集中实践教学体系新方法。在第6、7学期,开始尝试以小学期为上课方式的课程设计的实践课,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就业提供扎实实践基础,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竞争力。

2 金融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该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特色主要是:以金融等经济信息管理能力培养为主体,管理技术教育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学生的管理软件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导,学生管理软件的开发能力为进一步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商业智能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学习金融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与应用技术,为金融领域提供决策支持与技术开发等能力。

所以针对之前的课程体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进行的建设调整内容有:(1)专业培养特色更突出。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商业智能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学习金融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与应用技术,为金融领域提供决策支持与技术开发等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2)突出方向特色,新增与金融、商业智能相关课程。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了金融学、银行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商业智能应用案例等课程。根据当前国内实际应用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如,“统计分析与SAS程序设计”调整为“统计分析与SPSS程序设计”。另外,部分过时的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的课程也做相应调整,如不再开设“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专业英语”等课程,并通过其他方法,如要求专业课老师在授课时增加本课程有关的专业英语教学等方式来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空白,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教育模式建设的实践

将传统的 “3.5+0.5”的教学模式,改革为 “3+1”的教学模式。即大学生的四年教学生活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与专业课程教学;最后1年到企业现场实践,在企业进行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

学院与东软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探索校企联合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通过校企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在教学科研、成果申报、学生培养和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学院与东软目前已经为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开展了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项目实训。东软为学院提供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并负责对所培养的学生进行考核评定。

校企联盟构建学科融合、产学研合作平台。我院与十几家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这些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与东软集团睿道教育信息技术、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深圳市中科鸥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的校内基地,开出各类实训项目,引进企业投入的设备及各种软件。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定岗实践,积极地以“企业人”身分要求自己并尽快融入企业环境中,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并在企业选派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就业培训,接受部分专业课实践指导教学,努力完成企业所交付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从今年2011毕业生开始试行去企业去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工作。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从校内扩展到校内与校外双导师制,实现了院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共赢。当然也有很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极大提高了就业率。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1 加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指导教师的培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积极建设并培养了一支思想觉悟高,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水平强,人员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度

对学生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度,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规划方向,可以选择专业方向对口企业导师。同时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所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学生的成绩考核由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商量评定,并规定学生每年跟随企业导师在工程一线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

3 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建设

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推动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可通过在岗实习、专业进修、聘请外校名师、现代教育技术轮训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拓宽知识面,积极提高业务素质。建设更具开放性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提高团队的整体效力。

4 鼓励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每学期将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或专家举行2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

5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每年度评选学校的教学工作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给予一定的表彰与奖励。以激励的方式和榜样的力量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4

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是所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核心。该专业属于基础型专业,就业面较宽。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比较多,因而接受数学专业的严格训练的优点是: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能够想到的技术方面的职业,重新择业改行相比其他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发展。

选择数学专业,最好能有同步自学的计划。先打好数学专业的基础,再从其他方向寻求发展,会更容易突破就业局限。毫无疑问,自学课程最好是经济、金融、管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主干课程。

面对就业问题,数学能力仍然停留在各类毕业生的软实力上。若想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工作,就有必要培养一定的非数学的专业技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前景

一般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为:数学或相关科研院所;在科技、管理、经济、金融、证券、软件、通信、IT等行业以及国防科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决策、风险管理、软件开发、信息安全等研究及应用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信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工作,都离不开数学专业知识。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技术专业工作的基础。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据有关专家分析论证,我国未来人才就业的特点如下:

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形成的就业专业化和职业化(一辈子从事一种固定职业);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和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改行跳槽与职业再选择。而职业的变换只有以某种基础专业知识作为依托,才能有效地进行转换。有关专家对IT行业230名成功人士抽样调查表明,以数学专业或其相关专业为依托实现职业再选择的人数占87%。

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聘任制的全面推行,普通中学师资的来源正在打破行业地域界线。拓宽师资渠道,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为报考综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同时也表现在质量上的提升。

综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资源优势。报考综合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仅有利于未来就业,也有利于个人将来的发展。

统计学专业前景分析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为:相关专业的相关科研院所;从事经济、金融、保险、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环境与工程、高校等单位的科研、管理、教学等工作。

考取相关的统计会计类证书也可以为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助一臂之力。各类证书包括以下几种:

1. 国际注册统计师

国际注册统计师分为一般统计专业和经济统计专业两类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出现国际注册统计师的初衷。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2. 国内的会计证书

目前国内的会计证书考试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级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级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根据国家规定,在我国所有欲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报考人员要符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自主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依据财政部的规定,凡在2年内参加4门考试成绩合格者,考试结束3个月后可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可保留1年。必须提醒的是,考试人员必须到财政部指定的报名地点报名。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人,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

(3)注册会计师考试(CPA):但凡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考试科目包括审计、税法、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共5科。依据相关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试1门专长科目。考试实行滚动式,从第1门单科合格成绩取得之年限算起,5年内必须通过所有科目,才可获得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考生一次可报考5科,也可报考部分科目。同时,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籍公民专门安排。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前景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5

(1)“订单班”模式: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三一订单班”,商贸旅游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通程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都安排到对应企业;(2)“工作室”模式: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的“多迪工作室”企业提供设备,带着学生开发相关软件;(3)“校中店”模式,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的“都市丽人班”,学校与都市丽人公司合作,开设了“都市丽人连锁店”完全按照连锁店经营模式让临近毕业和实习的学生进行经营与管理。目前,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同时行业优势很明显,高职院校知名度远不如“211”和“985”本科院校,行业与其合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只能在校外联系实习基地,学生没有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只是学院推荐学生到行业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真正的校企合作还谈不上。

二、实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校企合作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并大力支持。学校要根据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来鼓励、引导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校企合作。要在政策和人事上支持,资金投入上进行倾斜,要让合作有人、财、物的保障,使得校企合作能深入开展。

(二)要把有着好的形象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引入校园。借鉴我院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本专业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考察并选择好的企业将其引入学校。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长沙分行、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公司、世纪和红塔以及方正证券有限公司等有意向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双方都有诚意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石。

(三)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校内外教师、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商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与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材,改变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建立基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法,及时更新了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和考核办法,实现学生向学做人做事型方向转变。

(四)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双向交流制度。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和操作技能强,又熟悉行业发展情况,且具备教师条件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做兼职老师,并在教学时间上灵活机动。培养“双师”队伍,鼓励支持特别是青年专职教师到知名金融企业对口岗位挂职锻炼,挂职锻炼结束时,企业向院校提交教师挂职锻炼的证明和评价,保证挂职效果。

(五)按照行业企业岗位工作需求,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与学校有联系的金融企业的技术和实操优势,来稳步扩展校外实训基地,让金融专业大三学生有顶岗实习。同时在校内仿造与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等企业的设备设施。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和信贷业务、证券实操业务和投资理财以及保险产品销售洽谈等实训室,使用与实际工作相同的软件,按照实际工作场所业务场景进行高度仿真的教学。

金融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6

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想进入高薪行业无可厚非,但是在选择就读专业的过程中,如果只以“热门”为选择依据既不理智也不科学,因为我们都知道,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并不一定都是金融专业出身,而学金融相关专业的人也未见得都能进入这个行业。那么,选择专业当以何为依据,选择的过程当中又应当规避哪些误区呢?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跟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当个人意愿与父母的愿望发生冲突

秦越,重点高中高三学生,成绩优异,高考目标是985院校。小秦思维敏捷,个性活跃,有冒险精神,从来不畏惧尝试新鲜事物。因为从小对电影艺术非常着迷,小秦梦想有一天能成为电影导演,他说:“我自己特别想到美国读艺术院校,将来做个电影人。但父母都在银行系统工作,一直希望我将来也进入这个行业,建议我学金融或财会。我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我真的对那些跟数字打交道的工作完全没兴趣,他们则认为我进入电影行业发展没有前途,现在因为这个问题经常跟父母争执,谁也不能说服对方,他们为支持我读书已经付出很多了,我真的不想这样的,可是又不想为了父母的愿望放弃自己的梦想……”

小秦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父母提出建议的出发点永远不会是为了伤害孩子,而自己的意愿则可能决定今后几十年职业生涯的幸福程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

以职业规划的思路来说,我们最关心的不是客户“学什么”,而是他将来要“做什么”。很多人或许会说:“连学什么都不能确定,怎么确定将来干什么啊?”实际上这种思路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不是要以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来服务于所学的专业,而是先要确定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目标,之后让教育经历为达成这一目标服务。至于职业方向则需要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而不是靠争论来解决,因为不管是父母的愿望还是个人的意愿,归根结底都很主观,金融行业未必能一直保持发展优势,而个人的意愿也未必不会改变。

以小秦的案例来说,我们首先以测评工具帮助他分析自己的职业发展优势,之后通过深入交流,了解他对电影行业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去寻找既能满足他的职业兴趣、又具有良好发展预期的岗位。小秦的测试结果显示,他是比较典型的公关型人才:热情友好、情绪强烈,需要他人的肯定,也乐于称赞和帮助他人,在意维护人际关系,愿意花费很多心思结交各种各样的人,而不是单纯只为做事。这一类型的人通常都富有想象力,善于创新,自信,富有灵感和新思想,善于寻找新方法,这可能正是小秦认为自己可以做个电影人的原因。

任何行业内都会提供各种职位,所以针对未来职业发展首先要定位的是“做什么”,即职位,而不是“在哪里做”,即行业。小秦显然更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不是单纯做事的那一种,例如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招聘、公共关系、营销、市场开发等都是合适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分析小秦进入哪个行业发展会更有优势。通过深入交流我们发现,小秦对电影行业的了解只停留在“感兴趣”的阶段,在我们一个个帮他列举电影产业内可提供的职位,并对这些职位进行说明并结合他的特质加以分析之后,小秦才明白“当导演”对他来说是个很难的职业。因为他的确思维够活跃,也乐意创新,但基于他是不愿与人争执、对人际关系和谐程度需求较高的人,做导演工作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公共关系等职位则更能满足他的职业需求,并最大程度上发挥他的职业优势。

目前小秦基本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不再抗拒父母的提议,因为在金融行业内一样有适合自己的职位,个人意愿与父母期待的纷争随之结束了。关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分享的经验是:专业是为就业服务的,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先确定未来从业方向,即做哪一类的工作,然后再据此选择对进入目标职位有直接帮助的专业,而行业是可以根据兴趣、资源优势等客观条件来决定的。

要以未来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决策依据

段恒,高中二年级,成绩优秀,今年将赴澳大利亚读预科,计划在国外完成所有教育,争取获得工作机会,有移民的愿望。段恒本人对商科课程比较有兴趣,父亲则希望她本科可以读工科专业,目前考虑建筑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方向,理由是她目前理科成绩很不错,英文水平也很好,读工科专业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父亲认为本科读商科,所学知识会比较空泛,担心影响到她未来的发展。可是段恒对学工程没什么兴趣,家人又不想太委屈她。两难的选择之下,段恒的父亲向我们寻求帮助。

段恒的案例和前文中的秦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两个方向上游移不定。那么可否按照秦越选择专业的步骤来处理呢?对段恒进行分析之后我们的结论是:段恒的案件不适用前案的方法解决,原因在于段恒有比较明确的移民愿望。在就业问题上还需考虑澳大利亚的就业状况,同时还需兼顾个人兴趣、职业倾向、回国就业的可能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从段恒本人的职业能力来说,她在活跃度、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较强,对工作内容单一、工作环境固定的岗位比较抗拒,同时在细节关注度上有所缺失,商科分类下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如果学人力资源、营销等专业,那么在国外就业难度相对会更大。在与段恒及其家人沟通之后,我们知道移民是他们的第一需求,多年之后父母亲也会移民澳洲。在此前提之下,段恒只能选读工程专业。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段恒有点闷闷不乐,对一个17岁的女孩子来说,远赴国外学习一个没什么兴趣的专业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作为职业发展顾问,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客户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兴趣和现实条件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段恒可以学工程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必须以此为终身职业。我们协助段恒制定的发展计划是:

1.考虑到移民需求,在商科和工科之间选择后者。

2.工科的专业细分下,考虑到澳大利亚移民政策、建筑师在澳洲的地位、未来回国就业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和环境工程之间选择前者。

3.本科学习期间选修管理类的课程,在完善知识结构方面做出努力。

4.毕业1~3年内在澳洲寻求建筑行业的工作经验。求职目标首选建筑行业内的公关、市场、策划、客户服务等较多与人打交道的职位。

5.2~3年之后攻读建筑类别下偏管理的专业,获取硕士学位。

6.毕业后从事建筑行业内咨询、客户服务、管理类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