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1
每次实训前,我们必须先配置客户机,再将原有的实验室删除,重新下载上次的数据,才能进入自己的模拟实验室,然后才能开始实训操作。
前几次的实训内容是企业基础数据的录入,主要有:模拟企业资料、系统操作介绍及基础代码设置、物料设置、其他资料设置。
模拟企业资料让我了解到一个企业主要有营销部、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仓库、设备动力、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部等九个部门,这些部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想画好公司内部的结构流程图,就首先要理清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公司的结构先有个思路或总体的把握),然后再开始画,否则就会画到中途画不下去了。在系统操作介绍及基础代码设置中,具体的操作相对多一些,由于对模拟实验室还不是很熟悉,一不小心出错的话就要重头再来,所以我们一般是一边讨论一边做的,做起来就比较慢,这要求我们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以防出错。通过物料设置,了解了本环节主要有物料主文件、物料批量提前期、工艺路线、物料清单等,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唯一识别代码,与企业的所有物料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以前只是简单的认为物料就是原材料的采购,其实则不然,它是企业生产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从其他资料的设置中,进一步了解了人事档案、数签名、班次分段编辑、客户资料、业务员资料等相关资料的录入情况,企业的内部情况确实很复杂,简单的其他资料设置就这么多的内容,实体企业运营起来应该更复杂、更困难。经过基础数据的录入,对模拟实验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操作也熟练多了,大部分的内容也可以独立完成了,其速度自然也有所提升,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基础数据录入后,就是业务数据实训了,即迪宝乐公司的整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我们的实际操作主要是从签订销售合同开始,依次经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最后完成出货的全过程,当然,最后还有财务报表的分析情况。
在实训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真可谓是状况连连。有的时候做错了,因为上一个项目没有上传,也就不记得上次上传的是什么时候,如果下载上次上传的数据,还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核对,才能找到上次做的地方,但是要很久;如果从本次实训开始的地方开始做,那么也要浪费很长时间的,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项目上传一个项目,虽然很麻烦,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很大的问题,麻烦一点也是值得的。在录入水费的时候,当把实训指导书中给的数据录入以后,因为没有多点击下鼠标,让水费的总额变为6350,所以在最后的应付款统计中,水费只有50元,很显然不对的,当时也不知道是哪儿的问题,就重新录入了一下水费,在保存前多点击了下鼠标,然后数据就是对的,也才知道是这儿出现的问题。有的项目因为是要打“√”的,但是却在签名后才发现,签名了就不能修改了,所以就必须重做此项目,这要求我们要细心,仔细观察。有的时候实训项目都做完大半了,但是却发现明显不对,做都做不下去了,也不知道是哪儿错的,没办法,只好从导入数据的地方重新开始做,我发现做的次数多了,我做的次数越来越快,前面的部分项目都不用参考实训指导书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很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熟能生巧的精神的。
通过业务数据实训,我们体验到了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按销售预测和订单进行生产,一起技术研发、生产计划、品质的保障、原材料供应、仓库、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变化,反映出了整个企业的动态性。了解了企业经营的目的,理解了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过程,掌握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行规律,进一步理解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工作程序以及各部门的协调和制约关系。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2
关键词 自愿性披露 强制性披露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可见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目前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信息披露一直争论不休,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哪种披露方式,都有其深厚的理论根源。
1 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理论、信号传送理论以及市场基础动力是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基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司为什么有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1.1 理论
理论(Agency Theory)把公司视为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该理论具有两个基本假设:①不管是人(在契约中发挥管理职能的集团)抑或是委托人(资本或其他资源的提供者)都试图尽可能扩大自身的财富,但他们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因此委托人和人如何从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所作的决策中获益是理论所引发的最主要信息披露问题;②委托人和人都希望尽可能扩大自身财富从而导致委托人和人的利益存在冲突,而契约是减少这种冲突的一种途径。契约的有效执行将引发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等成本,而成本一般是由人承担的,人为了减少成本,便有了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1.2 信号传送理论
信号传送理论(Signaling)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的情况下,公司会有在资本市场上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上稀缺的风险资本,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自愿披露是必要的。会计信息向所有市场参与者传送有关公司资源配置、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当公司高度依赖会计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成果时,会计信息便无可厚非地成了再现公司具体存在的最佳信号。
对于业绩优良、资本结构良好的公司,在寻求资本的时候,有动机自愿披露会计信息。通过信息披露,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市场信誉,增强公司筹资能力。而且业绩优良的报告表明公司有很大的抗风险能力,从而维护投资人的利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从而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对于一些业绩平平的公司,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筹集资本的需要,也不得不对外披露信息,因为“沉默”往往被理解为公司不愿意披露“坏”信息, 因此业绩平平的公司为了避免被怀疑为不良业绩,就不得不报告它们的经营成果。只有那些业绩差的公司可能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是为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吸引投资者对其未来经营前景的期望,也将会迫使业绩差的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的信心。
1.3 市场基础动力
市场基础动力(Market—Based In?鄄centives for Information Production)源自经理人才市场的动力,正如Fama所探讨的,经理人员是隶属于经理人才市场的,其管理服务具有市场价值。理性的经理人员将更希望获得在同等情况下的高市场价值。由于他们在创造企业价值上所取得的成功很可能决定了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因而他们必然会努力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主要从两个方面有助于对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克服,推动经理人员对信息的提供。第一,将降低经理人员逃避责任的可能,使其更愿意提供影响企业价值的信息。第二, 经理人员将设法最小化企业的资本成本,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构成了经理人员向市场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动力,因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将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市场价格,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促进企业间的交易,从而提升其市场价值。另一个规范经理的基本市场是收购市场,如果经理人员不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企业就有可能被收购,而企业一旦被收购,通常将导致经理人员的下台,因此收购市场的存在也激励着经理人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推动他们对信息的提供。
2 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质以及会计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切构成了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2.1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是指一家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能够传导影响其他企业的现象。比如一家企业披露其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信息,能够影响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市场预期。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引起市场缺陷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管制,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背离,即积极的外部性会引起会计信息需求过度或供给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比如一家垄断企业为了阻止另一家企业进入同一行业,可能有意不披露有关信息,使新的竞争者存在进入障碍,从而增加了社会成本;而消极的外部性会引起会计信息供给过度或需求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水平,由此必然会使市场供求失衡,使会计信息资源配置偏离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政府就有必要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
2.2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会出现生产不足,或者说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计信息的生产者通过别人对其产品的使用不能内在化其生产成本,即消费者不用为使用公开披露信息而付费,生产者的生产动机受到限制,企业会从利己主义出发有意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而对于使用者有需求但对于企业获得资本不利的信息却可以含而不露,甚至极力隐瞒和歪曲事实。如果要让公共物品的生产满足需求的话,那么那些不用付费就可以消费会计信息产品的“免费搭乘者”的信息成本就必须由整个社会承担。政府显然就必须在这方面承担责任,即负责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2.3 会计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里把参加交易的各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方所没有掌握的信息优势称为信息不对称。在会计学中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比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他们有能力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真实———以维护自身的利益。由于经营管理人员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可能会粉饰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进行管制。实际上,Spence最近也指出:“公司自身都有一种内在的动机和倾向,即操纵或伪造财务报表以误导投资人,这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要以外部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公司经营者,使其能在行为上有利于投资者获取充足的信息。”
3 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的对比分析
以上对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诠释,这些理论分析各执一词。下面将从信息披露产生根源对这两种披露方式进行分析和阐述。
3.1 自愿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企业融资模式由内部转向外部,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需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二是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及投资者素质的提高使得投资者更为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企业的信誉是其在竞争中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经理人在经理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下,有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动机,所以会将相关信息如实可靠地提供给投资者。
3.2 强制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虽然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有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但这种自愿披露是建立在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这种自愿披露信息是不充分和不完善的,甚至可能是误导和欺诈的,因此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二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存在防碍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由于现存的资本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就造成了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披露成本超过信息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致使管理当局放弃披露部分信息。只有当披露成本较低且信息的社会价值大于市场价值时,公司才会愿意披露信息,产生了信息披露的经济约束。三是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结果。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看上去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实质上这两种披露方式是有内在联系的,无论是自愿性披露会计信息还是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都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4 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建议和设想
近年来,关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披露,一直众说纷纭。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会计界关于会计信息披露采用何种方式的结论不够完善。笔者认为,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这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极端情况,它们都很具有说服力,但都不能产生定论,过分地强调单纯地选择哪一种方式,未免有失偏颇。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应朝着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相衔接的方向发展,而如何寻求两者的衔接,如何适度地披露会计信息,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4.1 两种方式披露内容的有机衔接
强制性披露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自愿性披露是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未作要求,而企业自愿披露的内容。强制性披露针对的是企业诸如上市公告书、财务报告之类的“硬信息”;自愿性披露针对的是企业诸如良好的商业信誉、人力资源等“软信息”,这两种方式披露的内容完全可以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3
一、系统动力学理论简析: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基本规律
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处于发展阶段,其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规律。
(一)经济水平制约会计发展 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常常会涉及到资金,而涉及到资金就会涉及到会计,因此,会计与经济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会计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复式簿记的会计方法产生了;在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速,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本会计产生了;之后,随着股份制公司的产生,出现了会计主体、审计、会计分期假设等思想;到20世纪,计算机得到普及,使得会计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物价变动会计;而目前,由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会计应用软件,使得会计人员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二)信息需求是内在动因 会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工具,具有八种职能:制度职能、规划职能、决策职能、控制职能、监督职能、反映职能、记录职能,其中记录与控制职能为基本职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一个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就是要满足基本需求。马克思曾经提出,社会中最重要的经济规律就是节约劳动时间,而想要节约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就要求对会计体系进行优化以达到节约劳动时间的目的。另外,随着生产力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而会计系统会不断进行改善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三)会计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杨时展教授曾经提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会计的发展,而会计的发展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发达的国家会计系统必然是发达的,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会计系统必然是不发达的。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会计作为一种工具,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优秀的会计信息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并且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一个失败的会计信息体系则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四)其他因素 会计体系的发展不但与经济水平、信息需求有关,还与经济体制、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等因素有关。第一,经济体制因素,一个国家采用的经济体制类型会伴随着采用相应的会计体系,比如我国早期采用的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会计体制就采用了前苏联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制度。第二,政治法律因素,政治因素表现为不同的政治体制会拥有不同的会计体制;法律因素表现为不同的国家针对会计制度制定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大的区别。第三,教育文化因素,教育因素表现为每个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不同,因此,人们对于会计知识的掌握水平也就不同,因此,会计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也就不同;文化因素表现为不同国家的文化水平不同,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会影响会计行为,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社会经济信息化背景下传统会计信息加工模式缺陷
会计活动是以提供经济活动信息为基本目标的,并且要求信息可靠、真实、准确、及时。其中,可靠与真实是保证使用会计信息管理者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快,国家与企业、个人,个人与个人,企业与个人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关度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他们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会提高,尤其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一)传统会计的理论前提 传统的会计理论以四大假设为前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会计主体假设,该假设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把承担企业经营过程中责任与成果的人以及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资产的归属问题整理清楚。根据会计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会计理论都是以会计主体假设为前提发展的。均认为会计主体是损益、成本、权益、负债、资产等会计要素的载体,因此,只有明确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才能够确定这些会计要素的归属,所以会计主体通过空间的角度限制了会计的范围。其中,比较重要的会计主体假设为持续经营假设,在该假设下,会计主体可以无限期的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持续下去,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为解散、清算、破产等原因而消失。
(二)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只对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也就是说,传统的企业会计只负责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会计核算。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作为会计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感受经济活动的产生,并且只对参与经济活动的交易主体进行会计信息的记录与核算,却忽视了企业进行经济交易时的联系问题。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按照核算单位将整个社会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业务进行分割,它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输入原始凭证、计算机输入或者手工输入生成记账凭证、不同的账表以及与企业相关的会计报告。其中记账凭证是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来源,而不同账表以及会计报告则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因此,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具有个体性的特点,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其操作原理与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是一致的。
三、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动因
目前,不同的企业或者组织对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不同的需求,而正是这些不同的需求促进了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满足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是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所在。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我国用户需求的特点进行准确把握。
(一)需求主体的多样化 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第一,企业及企业管理层,会计信息可以给管理者提供企业信息;第二,投资者,会计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和分析企业的风险程度并预期股利收益;第三,各金融机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考察贷款人;第四,业务往来的债权人,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第五,中介机构,会计信息可以协助中介机构提高专业性;第六,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他们预测、了解企业的发展和盈利状况。
(二)需求的个性化 会计信息系统是在社会团体经营的需求、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以及生存的需求等环境下生成并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人们对会计信息会有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说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就需要不断改进会计信息系统。
(三)需求内容的扩大化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信息的需求逐渐扩大,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以及积极性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成败、政府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的需求。会计信息的内容也需要进行扩充,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会计主体的需求。
(四)需求的时效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信息技术的传递效率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技术在现在已经属于落后的计算机技术了。为了提高企业对于信息传递时效性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型结合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因此,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分别在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调整,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市场。
四、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前文可知会计信息系统已经由个体性需求转变为社会性需求,因此,建立社会性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建立面向市场的开放型会计信息系统;建立政府与企业宏微观结合调控的会计组织;建立多层次服务性会计信息系统市场。首先,本文对会计对象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构建新型会计信息系统模型;最后,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会计对象的定义 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并且会计对象也是属于每个会计从业人员需要解决、面对的首要问题。会计对象客观存在的事物,这与企业学科的对象性质是相同的,对象在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作为与其他学科相区分的标志。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作用的客体,它概括了会计所要研究以及反映的具体内容。传统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对象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经济活动论认为,会计对象主要包括不同会计主体所要计算和记录的经济活动;第二,会计要素论认为,会计对象也就是会计要素的整体,所以它主要包括利润、费用、成本、收入、所有者权益、负债、资产等内容;第三,价值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是一种价值运动,主要产生与再生产过程中,因此在该观点中,会计只是用于反映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的,这与其他观点中的会计用于反映整体经济活动具有明显区别;第四,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主要包括可以通过货币来表现的不同会计主体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的同一对象为资金运动。
(二)新型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模型构建 前文提到过新型的会计信息处理是社会化的,不再是单独的企业个体。同时,会计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的融合,它的管理信息资源就是会计信息,同时该系统利用远程通讯、网络和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对所需会计信息进行搜索、加工、传输以及存储、应用等操作。在这种环境下就可以建立一个满足使用者不同信息需求的会计信息网,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行。会计信息处理社会化需要以经济信息来源为基础,尤其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信息,并且这些数据信息在所有经济信息中占有大部分比例。因此,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认为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模型是全面信息化的,也就是说,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或者其他未知的信息技术,可以将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放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处理,该信息平台可以将企业所有环节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而会计主体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可以通过特定的网络平台来实现,这样就有利于国家进行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
图1为本文构建的新型会计信息系统模型。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如图中最后一行可知,该系统处理基础为产品类型代码、行业代码以及地区编码;第二,由上往下看图1,创办企业数据文件包含两大模块:创办企业信息处理模块和创办企业账务处理模块,其中创办企业信息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处理新办企业的数据,同时形成创办企业的数据文件,而创办企业账务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处理新办企业的数据文件,同时形成会计账务数据文件;第三,经营交易信息记录模块主要用于处理市场交易数据文件,同时形成市场交易数据文件;第四,形成市场交易数据文件之后,进行分类然后发送至相应地区进行信息处理,同时形成待处理会计数据文件;第五,补充申报信息处理模块主要用于补充申报企业内部数据,同时形成补充申报数据文件;第六,上一步形成的补充申报数据文件通过检验之后,形成待处理会计数据文件;第七,将企业申报的经营交易信息进行录入,形成交易申报数据文件;第八,上一步形成的交易申报数据文件要进行分类,然后在分别发送至相应地区进行信息处理,同时,形成待审核申报数据文件;第九,上一步形成的待审核申报数据文件同样需要进行审核与处理,通过审核的则会形成待处理会计数据文件,而没有通过审核的则需要返回且需要进行重新审核,错误非常严重的就需要相关的审核监督部门进行相关查处;第十,日常账务处理模块对上一步形成的待处理会计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同时形成会计账务数据文件;第十一,统计信息处理模块对前几步形成的补充申报、交易申报、市场交易以及创办企业等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同时形成统计信息文件;第十二,分类、汇总处理模块对前几步形成的补充申报、交易申报、市场交易以及创办企业等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同时形成经济分析文件;第十三,得出最终所需文件,包括:行业经济联系文件、投入产出分析文件以及GDP计算文件等。
本文构建的新型会计信息系统模型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第一,实现了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信息内容的扩充,首先,该模型所采集的经济业务数据是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采集的,因此,信息不但可以包含交易双方完整的信息,还可以确保经济信息的原始性以及真实性;其次,该模型在进行信息采集时包含的范围较广,不但包含必要的财务信息,还包括一些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因此,信息内容实现了扩充,信息内容比较充足,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多方位的比较最终进行正确的决策。第二,实现了信息的可靠性,该模型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流程进行了清晰描述,有利于在会计信息错误时逆向追溯,确保信息的可靠性。第三,降低企业成本,该模型将企业的经济交易数据统一存储于统一的平台上,这样有利于企业进行信息统一管理与分析,节约信息成本。
(三)新型会计信息系统模型的可行性 新型会计信息系统模型的可行性主要分为技术可行性与实践可行性两个方面。
(1)技术可行性。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依赖于手工记账的,而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技术以及OLTP/OLAP等技术,实现了会计信息的高效管理以及信息传递。第一,网络技术,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且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效率。同时,网络技术还可以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比如社会公众、政府、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投资人等提供一个可以用于交流、分享会计信息的网络平台,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以及企业管理效率。第二,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进行经济分析的工具,其原理是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统计等办法对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得出以前未知、隐含的并且有用的信息来辅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数据仓库技术是一种存储技术,进行辅助分析,其原理是通过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来进行辅助分析。通过数据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将原始的经济信息进行不同类型的处理,进行深度挖掘,获取更多的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这两项技术不但可以从微观上帮助企业进行正确决策,还可以从宏观上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第三,OLTP/OLAP技术,OLAP技术与OLTP技术主要是用于经济分析以及联机处理。其中,OLAP技术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对信息进行存取处理,并且具有快速、一致的特点,这一点就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信息分析人员或者CEO等快速的获取信息,并且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帮助自己制定企业战略决策。OLAP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在多位环境下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报表查询或者账务查询等。所以,OLTP/OLAP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不同信息需求,还可以协助管理者进行快速的信息分析,提高企业的经济信息使用效率及价值。
(2)实践可行性。实践可行性主要表现为节约信息生产成本和满足社会需求两点。第一,节约信息生产成本,作为理性人,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时都是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而降低成本就是提高企业利益的途径之一。因此,新型会计信息系统模型必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满足社会需求,传统的会计理论局限于企业内部,而现代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已经不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企业之间通过不同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再完全是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价值链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建立社会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必然要求。
五、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发展的基本规律,然后从中总结分析了我国传统会计信息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后,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形成的驱动因素,最后,通过对目前社会需求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模型进行了构建,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参考文献:
[1]杨周有、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4
朱真杰
(四川省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 成都 615100)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兼顾的社会自然学科。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新课改后地理教学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对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快乐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32-01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课题,近年来,也有丰硕的实验成果见诸报刊。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信息课的课时安排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从年龄段上看,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在信息课上引入“快乐教学”是完全必要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可以调动起来,那么,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信息课教学的质量,也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去钻研领会。我们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使学生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现就以下几点,浅谈信息课实施“快乐教学”的尝试。
一、优化导语设计,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的心理处在萌芽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新鲜感、好奇心。作为信息课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人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学生大多学知识都是热三天,短时的积极性很容易调动,而使学生长时间的、经常处于积极状态是很难办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的吗?你能用计算机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教学过程中,“高科技”含量要高
传统的教材死板枯燥,缺乏灵活有趣的情节模式。信息课,切忌照本宣科,很多学生学信息课,学着学着往往觉得没意思、枯燥。久而久之,学生们逐渐失去学刁的兴趣。值得提倡的是,我们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把课“讲”得有声有色,在学生的机器中多安装些益知性辅助学习软件,来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致、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进行教学,完全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征,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寓教于乐,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愉快。
例如讲解《键盘知识》一节时,课讲过了,学生也操作了,如果老师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把今天我们学的教材内容再看一遍,复习复习吧!”我想大多数学生不会很爽快地接受,即使是看也是应付着看,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就要换一种方法,来把该节内容复习一下。通过计算机配套的《CAI》教学辅助软件来把教材复习一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们从“读书”时代走向“读电子”时代。
又如:我们大家都知道死记硬背单词是枯燥的事,而且效果也不甚佳,但我们换一种方式,在计算机上安装《开心单词》和《轻轻松松背单词》软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了计算机的一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信息课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以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运用先进科学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三、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操作时间
记得,上学时代,我们都爱上实验课,积极性很高,可是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不要乱动这,也不要乱动那,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当然,老师怕学生把实验工具弄坏或者是怕出乱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只能使学生们掌握片面的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使一些本来就胆小的学生经老师一强调,什么也不敢动,慢慢的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也就不想学这门学科了。我的学生上机练习时就不再让以前出现在我身上的“悲剧”在他们身上重演了。给予他们充足的自由练习时间,不强调那么多,适时给以指引和加强辅导。学生们只要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是不会出什么毛病的,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四、适时补充必要的情节及信息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5
1. 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
单位名称:xxxx窗帘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老板是我的舅舅,而且公司的规模也较小,所以公司里只有一位姓郑的老会计。她在我实习这段期间,很用心的教我,我在此期间也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从没接触到过的东西。因为事先已经给舅舅打过电话,舅舅直接把我带给了郑会计。公司主要业务是窗帘销售和售后安装。
第一天舅舅讲了公司的主要业务以及涉及到的会计方面的主要工作,还有公司的规章制度,舅舅说:既然来公司实习了,那么也算是公司的一员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和约束。
郑会计根据我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出纳。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作为出纳每天上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银行取钱,然后就是带着钱回到公司,再把钱存到保险柜里。接着是最为一名新人每天必做的事——打扫卫生。
一天正常的工作开始了。首先我要查缺前一天做的帐是否有遗漏,检查完毕后,郑会计给我看了以前她做好的凭证,告诉我一些在做凭证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在看凭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城建税、水利建设费等不知道是怎么计提的。后来郑会计告诉我商业企业的:教育费附加=增值税*3%;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2%;城建税=增值税*7%;水利建设费=销售收入*1‰。还有一些科目和以前在学校学的有所不同,最简单的举例:课本上的“库存现金”到现实中企业里用的就是“现金”科目,还有课本上把付给职工的薪酬记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但是企业中把它记入“管理费用—工资”还有很多关于薪酬都记入福利费、保险费等等。
通过郑会计的讲解使我了解到原来在企业里还有这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企业要交的税。
最让人兴奋而又挑战的是:接待会计人员在教育的培训讲解工作,当然这是在公司呆了半个月之后的变化了。
2 自我感受
实践与理论的意义的差距让我从新开始思考,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与职业技能.实际操作的差异让我倍觉能动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沟通也是人生的一大课题:作为一名会计不但要与本公司本部门沟通好关系,还要沟通好与各个部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与银行沟通好关系,如此更加方便平日的业务顺利流转,做通每一个环节的沟通工作实属必要。因此成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专业技能强还要沟通能力强,更重要的是要对平日的工作做到一丝不苟,严谨以待。
3 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自我定位
现今社会处于经济低迷和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全民企业开始新一轮的企业规划与调整工作,当然财务部门做好财务管理,及时提供有效地报表与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会计的工作也开始变得更加得重要和得到公司高层的重视与关注。这也对会计人员的本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产生了更大的挑战。当然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职业素养与个人品质。
小编推荐与 大学生企业会计实习心得 关联的文章:
大学生家教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副食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寒假彩电销售员社会实践报告
毕业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公司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银行实习心得范文
大学生外贸实习报告范文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6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是当前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业难、工作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突出重围,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的各大高校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据数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高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量,同时还存在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积极的推动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体验,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提高[1]。但是,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机会少
一般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太高的要求,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的这一年来进行。而学生由于即将面临毕业,需要对许多问题进行处理,所以也就相应的减少了社会实践的时间,或者是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毕业社会实践成为了一种形式,丧失了原有的价值。
(二)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较小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企业来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只能去一些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去完成实践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所以也就很难体现出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
即便是一些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这些企业也只是将学生当作了免费的劳动力,认为培养学生耗时耗力,所以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没有实际上手操作的机会,只能够在一旁进行观摩学习。不经过亲身体验也就丧失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学生的专业技能依然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严重影响了学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三)社会实践缺乏现代性
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搜集到高质量的信息成为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2]。如今,会计领域已经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过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有所提高。然而我们各大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还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手工记账能力,而忽视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对会计信息化实践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对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且缺乏专业化的会计信息化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到具体的工作单位中去对于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显得无能为力,还要重新花费时间去自己学习,费时又费力。
二、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措施
(一)更新会计信息化教学观念
学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更新,提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3]。只有教育理念更新了,相应的才会产生行为的变化。一是要将信息化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会计教学中来。除了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要增添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会计软件操作技术的等课程。二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要时刻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意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教学任务的引导者,而不是教学任务的主导者。在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时,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把具体的动手操作步骤留给学生去自主完成,切实的提升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力。
(二)创新会计教学考评体系
由于我国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评为主。这种考评方法即片面又缺乏科学合理性。用这种方法考评也是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对当前的以成绩考评为主的考评方式进行革新,将学生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的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实际表现融入到??前的考评方式中来,促进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的构建。
(三)积极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除了平时的课后会计信息化专业实践之外,学校还要积极的推动校企合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感知和学习,将实践的价值实现最大化[4]。由于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估计到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学校要积极的充当好中间协调人的角色,构建双方互动交流平台,将学生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同时实现最大化。
(四)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化的信息实践技能,而且要求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更扎实、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