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1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还存在一些问题,文化产业多元投融资体制亟待完善,以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难题,为河南区域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缺失

现阶段的政策性投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如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是通过补助、贴息、奖励三种形式,支持有产业基础、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或产业项目,但资金数额有限,难以满足众多中小文化企业的需求。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单一

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重点企业,多数是由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形成的,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支柱产业,政府投入仍占相当比重,在企业的发展中,融资的渠道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运用证券市场融资的大型文化企业仍是凤毛麟角。吸引外来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扩大发展规模上,融资渠道也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

(三)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不畅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有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由于融资平台搭建尚不完善,文化企业又缺乏专业的融资团队和融资理念,多数文化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银行借贷为辅,利用其他融资方式获得资金的文化企业为数较少。

二、解决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困难的建议

(一)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具体政策措施,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准入政策,加强文化产业政策与投融资政策之间的协调,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细则,确保文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之间的衔接,提高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执行效率。

(二)完善文化产业政府投资机制

强化各级政府财政投资政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额度,通过政策性投资对有产业基础、产品优势、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提供投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或产业资本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应建立对投资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确保财政投资政策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发展文化产业政策性银行

建立文化产业政策性银行,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需要有政策性银行支撑,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需要有政策性银行跟进,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扶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支持文化产业规模发展。

(四)构建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

加强银企之间协作,为文化企业构建融资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完善文化产业融资政策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衔接,建立文化产业融资平台,建立文化产业重点优质项目数据库,提供金融专家为文化产业的咨询服务,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双向对接。

(五)加强文化产业融资市场管理

在构建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同时,要加强文化产业融资市场管理,规范融资市场竞争。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后备文化企业的上市安排,优先办理立项审批、核准、备案等手续;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以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参股控股等方式的融资,推动风险投资基金等风险投资者给处于创业阶段、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2

摘 要:物流运输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础,随着国家对物流运输业重视程度加深,物流运输企业融资规模越来越大,融资风险加剧。本文首先阐述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融资现况,包括其现有融资渠道及企业现况,其次提出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存在资产结构不合理、风险管理能力差、政策法规待完善、审批程序繁琐、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优化融资风险管理、完善国家融资政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物流运输;融资风险

一、背景

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物流体系不断完善。2013年,中国完成货物周转量182977.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30%,其中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为67114.5、86520.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2.73%和5.89%,铁路货物中转量29173.9亿吨公里,基本与去年持平,这无疑为中国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截至2010年,中国万人公路保有量、万人铁路保有量和内河航道里程仅为30公里、0.69公里和12.59万公里,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物流运输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城市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限制物流运输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资金不足。

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物流运输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坚定了发展物流运输业的决心,大量的资金涌入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在“十二五”时期,国家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十二五”规划为物流运输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物流运输企业若想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则必须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扩大融资规模。

随着物流运输企业融资力度加大,融资规模不断扩张,相应的,融资风险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物流运输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时刻防范融资风险,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改进管理模式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物流运输企业的融资现状

1.物流运输企业主要融资渠道

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融资起步较晚,现有的主要融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渠道展开。

(1)大力获取财政支持。物流运输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保障,通过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能够有效的调整我国失衡的经济结构。因此,在实行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同时,国家应给予物流运输业更多的政策扶持,并通过财政拨款、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财政上对物流运输业的投入。

(2)融资租赁。物流运输企业的运转离不开以车辆、轮船等为代表的运输工具,这些工具的购置及修理占据了企业资产的很大比重。物流运输企业通过融资租赁能以较低的成本换取运输工具的使用权,并将资产所有权的绝大部分风险转移给出租人,减少资金周转周期。

(3)债务融资。物流运输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主要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债券。其中,向金融机构贷款是发展较为完善,程序相对简单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企业融资过程中偏爱的一种融资手段。相比之下,债券融资对企业自身要求较高,但其具有节约中介资金、降低税收负担、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优势,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要求的提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债券融资的队伍中。

(4)股权融资。随着中国物流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上市融资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选择。截至2012年,物流类上市公司已达到40家。股权融资相比于债务融资,最大的优势就是融资者在无需归还利息和本金的压力下获得大量资金,同时分散企业所有者的风险。中国物流运输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不断完善下,股权融资有望成为物流运输企业最青睐的融资方式。

2.物流运输企业基本状况

面临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物流运输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主题主线,行业总体实现趋稳向好、转型升级的新局面。2013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全年保持在50%以上。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两项指标增速均比上年略有放缓,仍快于同期GDP增速。

物流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融资规模不断加大,其资产负债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上图所示为部分优秀物流运输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图可知,在2008年时,多数物流运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时,物流运输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已经达到70%,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三、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本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负债率普遍偏高,企业偿债能力无法保证。物流运输企业通过向外筹集大量资金以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发展力度,扩张经营规模,进行技术创新,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当物流运输企业所有者资金不足时,负债资金有利于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然而,过度负债经营会扭曲资本结构,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增大企业偿债风险,使企业陷入危机,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如皖江物流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0.22%,其全资子公司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因无足额资金支付到期债务,被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至2014年9月5日,其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20多个账户已被全部冻结,冻结资金达到1.5亿元。物流运输企业应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在维持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保障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确保企业信誉度。

2.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它以企业成熟的管理技术为依托、以融资活动为平台。中国物流运输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在企业日常决策中主要凭借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并未对决策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对风险的认识不足,难以识别风险、难以准确评价风险级别、难以妥善处理风险。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差,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从本质上看,企业融资是产权制度的创新。不同的产权制度对不同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资金筹集产生不同的作用,政府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划定产权界限和产权利益。然而,当前中国相关政策法规并不完善,如金融机构融资服务体系和制度的不全面、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融资法律环境不对等、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型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融资时面临着商业贷款成本高、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成本高且风险大的困境。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为物流运输企业提供舒适的融资环境,加大其融资风险,提升其融资成本。

4.审批管理程序繁琐

审批管理程序繁琐,手续众多,造成中小型物流运输企业直接债务融资难。中国现有的企业融资管理多是套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缺乏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系统配套政策措施,审批管理程序众多、耗时长,存在诸多制度性不足。以企业贷款为例,从提出申请、开展调查、有关资料上报,到初审、复审、最后审批等程序,其间要经过银行内部的多个部门层层落实,严重影响了贷款效率,延长贷款时间,增强融资难度,加大融资风险。

5.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有助于减小企业融资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然而,从直接融资方面看,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均实行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对发行主体或发行人均有严格规定,因此绝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无法达到发行标准;从间接融资方面看,融资租赁虽然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转移设备损失风险,但其发展仍不成熟,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小型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在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物流运输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加大了其融资风险。

四、提高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股权融资可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一旦企业决策失误,经营不善,就会面临破产风险。一方面,物流运输企业应加强现金管理,合理配置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率,并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减免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对部分有能力的、发展前景良好的物流运输企业,应鼓励其设立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同时具有筹资风险小、筹资金额大、无还本付息压力、增强企业知名度的优点。

2.优化融资风险管理

优化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是发展中国物流运输企业的内在要求。第一,物流运输企业应注重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发挥后发优势;聘请国外有经验的风险机构和管理人员,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环境的控制,树立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易于全面贯彻的融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第二,物流运输企业应增强系统性风险管理理念,全面把握风险,达到见微知著的程度,从整体上提升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国家融资政策

国家融资政策的完善是发展中国物流运输企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应注重融资政策的完善,增强融资政策的开放度,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来放开多种经济主体的融资门槛。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制定实施相适应的融资政策或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注重发挥不同企业特点,提供开放性的融资平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机会。如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兼并重组,尽快做强做大。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开放金融市场。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目前仍未完全开放,促使物流运输企业的利率、汇率等风险发生频率加快。第一,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来对金融资源进行配置,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第二,政府应大力开放金融市场,构建多种类、分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并主动开发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相适应的融资工具和金融服务。另外,要注重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吸取资本市场开放的经验,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市场,加大保险在融资中的运用,为物流运输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保驾护航。

5.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说明分解风险的重要性。中国物流运输企业在现有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应集思广益,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分散融资风险,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提高企业资本的运行速度。如物流运输企业可以尝试通过订单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即物流运输企业将自己接受的订单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将获得的资金用于购置完成订单所需的交通工具及工人工资的发放。或者利用当前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实行电子商务企业网络信贷、P2P或“众筹”融资这三种互联网融资方式。这些新型融资方式可以降低小中型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难度,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01):10-18+53-93.

[2]覃建群.现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筹融资工作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4):58+60.

[3]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4(07):24-29.

[4]陈丽芹,郭焕书,叶.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企业经济,2011(11):168-170.

[5]俞云,琚向红.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5(12):93-95.

[6]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02):35-41.

[7]任源.交通运输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05):152-154.

[8]赵丽云,郑亚伍.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J].金融会计,2008(09):45-50.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3

关键词:高速公路 建设融资 分析

高速公路是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进步,缩短地区与地区的距离,改善行使道路状况,方便和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还可以充分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经济互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政府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特征。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较晚,体制改革与相关政策制定相对滞后,高速公路后期维护、运营、管理费用庞大,导致公路建设项目在融资方面具有较大的压力。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仅资金投入渠道单一,融资环境不利,而且资金组成结构失衡,公路建设的成本较高,严重阻碍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发展。笔者依据当前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如拓宽投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调整融资结构,促进高速公路建设的企业化、市场化发展等。

一、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由于高速公路资金需求量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道路规划与衔接要求严格、地区协调性较强,公益服务性特征明显,所以资金来源大多以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财政拨款以及银行贷款为主。但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一般只能够达到项目总体投资的30%左右,其余资金绝大多数是来自银行贷款方式。虽然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贷款信誉度较好,银行贷款较有保障,但是银行贷款金额占总投资比例较大,利息过高,导致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即便建设运营后进行服务性收费,也很难维持偿还贷款的资金压力,更难以支付高速公路每年庞大运营费用,这不仅加大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风险,而且容易致使企业资金运转不灵,不利于高速公路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融资政策扶持不够

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要求较为严格,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股市边缘化较为严重,所以高速公路借助股市融资的渠道难度较大。即便公司上市,后期高额的维修、养护、管理等费用更成为资金较大的需求缺口,股市价格的变动同样会增加项目的风险以及成本。民间资金与外商投资等融资方式因国家融资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较难参与高速公路建设,导致融资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一部分高速公路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在公司运转上,不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也使运营成本不断升高。

二、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措施

1、扩大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也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运营方式吸纳多渠道资金,以推动高速公路的建设,但是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公益性和服务性的作用,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应扭转政府参与角色,转变为主要的控股参股方,扩大股权融资、支持多样化融资渠道、放松市场的准入限制,降低民间、社会、企业、外商投资的门槛,保证高速公路的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降低融资利息成本。

2、促使融资结构合理化

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可以通过股票发行、债券发行、BOT融资、ABS融资、PPP模式、投资基金、转让公路经营权等方式,促使融资结构的合理化。股票发行具有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特征,此类融资方式可以利用公司股东分红的方式改变高额银行贷款利息的支付,降低本金偿还。通过股票上市,扩大企业从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债券发行的融资方式不仅借款时间较长、筹集资金数量较大,而且利息比银行贷款较低,所以也是可以推行的融资渠道。BOT融资是政府和项目公路签订合同,项目公路负责投资对高速公路进行筹资、设计、建设,并在签订合同的规定内进行经营获取收益,公路企业则通过转让费用的收取获得利润收入。ABS融资则是将可预期收入转让给专业公司,以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发行资产收益商品化的投资产品在国际或国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此种方式运作时间较短,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成本较低。PPP模式即政府与民间投资者和社会企业合作,对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权进行协议,对公路所有权进行归属配置。设立公路产业投资基金是以国家股份为主,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此种融资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还可以推动高速公路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公路经营权主要包括车辆通行收费权以及服务区内的收入经营权,将公路经营权转让出去,受让方享受经营收益的同时对公路进行养护,合同到期后返还,此种方式可以提前收回公路建设的资金,缓解资金不足的现象。

3、政策支持改善融资环境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对高速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完善经济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合理分配高速公路收入,改善融资环境,减少政策性限制,促进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加入,降低运营成本。

4、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化进程

高速公路企业化是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速公路发展的主导方向,是提高企业适应市场机制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增加高速公路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促进企业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邹群.邹国平.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分析与评价[J].交通标准化.2010年第1期

[2]杨雄,曾祥记,沈君玉,卢迎春.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体系研究与风险防范对策[J].交通财会.2008年第1期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4

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相差甚远。虽然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了其文化资源优势的发挥。

1.1投融资政策不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是文化产业政策的核心。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和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都与其投融资政策不完善有直接关系。一是准入政策不完善。虽然国家有关文件指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不能否认这对民营农村文化企业来说是个好政策。但是从开放的领域可以看出,这些领域要么是民间资本早已进入、市场已经做得比较成熟的领域,要么是无利可图或是长期需要补贴的领域,因此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其经营范围仍然较小。二是财政税收政策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财政扶持。河北省的财政税收政策虽然也不断向鼓励投融资主体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方向变革,但力度还不够,对投资者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有力地引导资金流入到农村文化产业领域。

1.2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当前河北省资本市场面临着透明度不高、资金多元化困难、股权分裂和层次性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这都是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重要表现。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为农村文化企业直接融资造成极大障碍。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使得中小型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同时河北省现行上市条件中的企业规模、盈利记录与融资额度、净资产规模挂钩等规定限制了大量中小型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

1.3投融资意识不强目前,河北省各地方政府对于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相当重视,对农村文化产业却给予很少关注。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严重的城乡差异。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商业价值及市场定位认识不足,使得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意识较弱。政府管理理念尚且如此,其他民间资本更是难以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或者即使进入了也难以享受到“公共待遇”。

1.4投融资渠道狭窄从全国范围看,上市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小,目前还没有上市的农村文化企业。河北省绝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来源于自筹资金和政府补贴,缺乏资本市场和民营资本等融资渠道。很多农村文化企业规模甚小,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不全,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其项目的预期收益难以估量,难以形成贷款依据。此外,大多数农村文化企业均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发展,风险较高,其他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2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路径

2.1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政府要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政府在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也应向农村文化产业增加投资,还要在吸引社会资金上做文章。按照《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原则,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经营,制订实施“国退民进”的农村文化产业民营化战略。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方式,以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2以农民自筹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体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农民自筹资金是最符合现实状况的投资手段。各级政府应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兴办文化作坊、文化企业,创建文化团体、文化走廊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机构,并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当前金融制度下,商业银行信贷是农村文化产业融资的另一条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很难为银行提供贷款担保,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建立多层次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新方式的资金支持。

2.3以中介机构为桥梁各地方政府应注重加大力度培养农村文化经纪人,建立具有评估、监督和反馈功能的中介机构,努力形成地方政府管理、中介机构负责、农民和中介机构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很多农民对于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发展意识淡薄,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中介机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规划,建立起联结农村文化产品和市场对接的桥梁。此外,还需不断加强评估和监督等中介机构建设,以实现对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动态监控。

2.4以民营资本、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农村文化市场。民营资本是农村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活力源泉。民营资本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适应力,更能与时俱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放开对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限制,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的门槛。外资不仅可以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投融资的理念,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因而,可通过降低外商投资成本,减少准入的限制,以及改善外商投资的环境来吸引外商投资。

3结论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5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1)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不提供长期信贷。(2)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而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所导致,同时亦受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特殊因素影响。

(二)调查分析。哈尔滨是典型的内陆城市,青岛是沿海城市,选择对两城市调查较具代表性。在企业形态上表现为:(1)无论额度多少,企业的出资人多由亲友组成,与“异族”、“异姓”长期合资比较困难。(2)许多企业抱怨,较多的是报税难,税收过重,贷款难。(3)许多小企业反映获取商业信息不足、渠道单一、政策不稳定。(4)中小企业信用体制不健全,还款意识较弱,应引导中小企业逐步建立信用体系。

二、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英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980年英国在伦敦建立“非正式上市市场”,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数目巨大的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同时能促进就业。针对这种情况,自1980年以来英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使投资于中小企业的资金能更容易的转移或退出,或是企业能得到新的投资渠道或来源,英国政府推出了许多促进中小企业股权流动的措施。1980年伦敦交易所建立“非正式上市市场”,帮助一些不具备在伦敦交易所正式上市条件的中小公司在证券市场筹资,并为其正式上市作充分的准备,这一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2、实行企业融资担保。(1)“当地政府有选择性的支持”,一些地区为鼓励企业本地化或扩展经营,由政府出面为企业担保贷款,选择项目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开发出新型产品的中小型企业,给予总资本额50%的保证金,但此类贷款企业的销售额一般低于150万英镑。(2)“贷款担保计划”由当地政府为中小企业充当担保。政府向银行或其他金融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有一定的规则:一般情况下,担保金额为总贷款金额的70%,总贷款金额一般在5000至1万英镑之间。同时,也规定,这类企业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一般为贷款额的1.5%左右。

3、税收激励制度。在投资中规定投资于非上市公司普通股的资本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在允许的期限内的收入和资本利得可以弥补以前的亏损;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率,提高征收增值税的下限标准,这为中小企业融资创业减轻了压力,证明英国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而不断调整相应的政策。

(二)美国政府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良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美国相比相距甚远,研究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现状对解决我国现存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美国数据调查显示,美国新增加的就业机会有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美国政府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很少,政府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一系列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引导资本向中小企业流动。主要政策有:1中小企业自身的储蓄;2通过由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主导的金融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3政府资助;4从商业银行贷款,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5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资助。美国国会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明与技术进步,于1982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规定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按一定比例向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提供资金援助,用于资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使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良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便是在金融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

1、信息不对称。实践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更大,信息的不对称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声誉降低,造成中小企业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融资过程中,交易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银行等金融部门不愿意给予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为银行信贷是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交易成本越小。

(二)融资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现行的独特体制、机制的制约,导致现行融资政策的制定和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完善,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

1、针对大型企业和对中小企业放款的机制完全不同。相比较而言,银行对大企业放款成本低、收益高,对中小企业放款是一个成本高收效低的业务。

2、引导和规范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中小企业的还款意识薄弱,信用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在这种并不理想的环境中,中小企业既是受苦者,也可能是害人者。

(三)融资渠道狭窄,发展主要靠内部积累。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其中小企业内部资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援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来源,但银行提供的仅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四)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中小企业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中小企业现在的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以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因素。目前的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很难从银行贷款中获得长期性资金。

(五)非正规方式发挥重要作用。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式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类型多、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而非正规金融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融资方式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但总的来说,非正规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及政策措施

(一)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样化融资方式。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差异极大,所以各地中小企业不仅现有融资渠道存在很大的不同,其融资困境成因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取得理想的支持效果,应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债券融资作为一种金融合约的安排,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金融资产流动性方面,具有股权融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目前,直接融资渠道单一,上市公司大多倾向于股权融资,而忽视了债券融资,这已成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大缺陷。必须规范发展债券市场,适度增加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中小企业应适度增加债券的发行规模,适度扩大投资规模。再者,是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企业债券利率和利率市场化要求企业债券利率的确定应根据发行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体现“高风险、高收益”原则。中小企业应积极稳步地推进公司债券品种创新,开发可转化公司债券、可赎回债券、资产支持债券等债券品种。应积极推动公司债券的流动性,提高收益价值,解决中小企业债券流通问题。

(2)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亦称为资本性租赁或财务租赁,是由出租人按照承租人要求,出资购入预定的资产,然后租给承租人长期使用的租赁方式。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由于出租人预先支付了预备的全部价款,这等于向承租人提供了长期信贷,因此具有长期信贷性质。开办融资租赁业务,有利于拉动政府投资,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的系统风险,有利于提高投资报酬率。

2、完善信用体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所有这些可以说都是企业的生命,如在这些方面有缺陷,不仅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可能影响企业的存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信用体制建设不完善,在信用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必须认真对待,尽快解决,使企业的发展在法制和诚信的轨道上。企业要做到诚信至上,建立诚信服务机构,监督自律组织、奖惩制度等机制,创造遵守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光荣,败坏商业道德、职业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把企业诚信与中小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二)政策措施

1、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融资系统,从间接、直接两方面同时着手。国外在发展中小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台湾省的中小企业发展。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问题突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应避免只盯住银行这单一渠道,应着眼于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融资系统,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方面同时着手。

(1)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更大程度的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多元化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2)间接融资。政府应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组织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融资提供信息支持。政府应转变观念,由“管理为主”变为“服务为主”,开展“一站式”办公,提高政策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办事的效率,彻底改变企业对政府部门“难、繁、慢”的印象,更好地为企业融资服务。

2、完善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从制度角度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不仅仅在于出台一些旨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而需要以市场为基础原则导向,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许多传统领域进行深刻变革,构建一个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如利率的市场化,发展我国票据市场,进行创业投资公司的建设,规范非正规金融等。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由于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现阶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动性和政府部门所导致的融资渠道和政策体系建设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以及政府扶持的作用对象和重点的模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依旧非常严重。

3、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银行经营体制市场化。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对内开放,即民营私人资本介入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介入问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政府应构建一个较为严格的准入标准,尽快出台有关的制度规定,加强金融监管。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应有序的逐步放松对银行业务的约束及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允许银行通过手续费等中间费用的收取作为利润增长点,进行银行经营体制的市场化变革。

融资渠道融资政策范文6

关键词:交通建设 投融资 债券

2012年召开的浙江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2012年全省计划交通建设投资546亿元,重点推进路网、港口、物流三大建设。其中公路427亿元(含站场24亿元),港航103亿元,民用机场13亿元。由于交通建设工程造价高,使得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制约交通发展的首要障碍。通过探讨当前交通建设投融资政策,研究出符合政策的、实用的投融资渠道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交通建设资金需求现状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既要度过金融危机影响的灾难期,也是公路行业实现小康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政策,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2012年,江苏交通基建计划投资752亿,山东交通基建计划投资580亿,安徽交通基建计划投资520亿。发展交通建设的主基调定下了,资金的筹措就显得更为关键了。

二、国外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状况和发展趋势

从国外投资建设及运营交通项目的实践情况看,主要采用以下模式:政府投资。通过招标,以签订租赁合同或特许经营合同等方式,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政府投资,设立授权经营的公共事业机构进行经营管理;政府投资,并由政府行政机构直接经营管理;项目融资、特许经营;多元化的市场融资,由股份制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某个特定项目,也有可能是几种模式的混合,但基本模式不外乎以上几种。

三、国内交通建设投融资研究

我国公路建设投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财政拨款,预算内拨款,用于主线公路建设;实行以工代赈,促进县乡公路建设;征收车辆购置费税、燃油税,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为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贷款修路,收取过路、桥费偿还贷款;利用资本市场,采取转让公路收费权、发行企业债券和在境内外发行股票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通过公路资产重组,组建公路股份制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公路建设资金;利用外资,用外资建设公路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直接利用外资,与外商合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或转让已建成公路的收费权直接获取外资,用于公路建设;二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随着交通建设需求的日益增加,交通部提出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交通建设。争取各级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通过发行债券、股票、贷款、盘活存量公路资产以及企业和个人投资等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各种基金 、住房公积金以及某些证券投资基金等向公路事业投资的渠道。设立公路产业投资资金。今后境内外依法设立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自然人,都可以投资参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资本市场方面,用地方政府资信作担保发行交通建设企业债券,以绍兴市交通融资为例,绍兴市交通基础设施近几年的投资规模比较大,仅2009年初开工建设的嘉绍跨江通道和绍诸高速公路两个项目,投资规模即达195亿元多,如此大的资金投入,除部分国家拨款外,绝大部分靠以国有独资的绍兴市交通投资集团为平台解决。为解决以上两个项目的资本金问题,绍兴交投集团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企业间的整合和资产注入,使得绍兴交投达到符合发行企业债券的要求,并于2009年10月成功发行企业债券20亿元;其次,发行信托投资产品;还可吸引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在利用外资方面,可以中外合作基金或中外合资公司的形式,严格遵循相应法律法规参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