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方案

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方案范文1

唐世南老人口中的两位“新女儿”,一位是县妇女联合会主席袁霞,另一位是县卫计局局长饶芬。

唐世南一家原本很幸福,一场车祸夺走了唯一的儿子。晚年丧子的夫妻俩一直走不出阴影,生活度日如年。

了解到像唐世南这样失独家庭的情况后,县卫计局第一时间出台了《计划生育失独家庭医疗保障关爱服务》方案,对失独家庭M行及时救助和关爱,让失独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由县卫计局主导,县妇联、团县委等多部门积极参与,探索实施计生特殊家庭精准帮扶“3+1”模式,明确一名卫计领导干部、一名妇女干部、一名志愿者联系帮扶一户失独家庭,与他们“攀亲、认亲、结亲”,送1张医疗保障关爱卡,让失独家庭不因贫困或疾病再添新伤。

三名“子女”,不同身份,一种情怀。“新儿女”常到“父母”家中陪伴,每逢“父母”生日、家庭重大活动等,三名“子女”一起尽孝,让失独父母不再孤单,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有了“新儿女”后,失独老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他们开始走亲访友、结交新朋友,慢慢走出失独创伤。

“脱贫致富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失独家庭落下。”饶芬说,让失独家庭安度晚年,就是要在物质生活上帮扶,精神上慰藉和关怀,让他们获得“新生”“重生”。

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方案范文2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结构、文化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我国人口增长率达到最低水平,翟振武认为,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减少了 4 亿。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 1975 年到2010 年我国共有 2. 18 亿独生子女家庭产生,城市独生子女的比例达到 80% ~ 90%,农村达到 50%左右。

这样的家庭结构脆弱,唯一的子女一旦出现意外,家庭就有可能破裂或是分解,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所谓“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生育或者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卫生部的《2010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每年新增 7. 6 万个“失独家庭”,人口学家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我国现有的 2. 18 亿独生子女中,会有 1009 万人或将在 25 岁之前离世,届时,中国将有 1000 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在现代风险社[文秘站:]会,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比多子女家庭面临更多的风险,如家庭结构脆弱、养老功能弱化等。穆光宗认为,无人养老,无人送终,是很多失独父母普遍担忧的残酷事实。

因此,由失独群体所引发的养老风险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 在当前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社区关怀力量不够的社会背景下,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1 养老资本的匮乏( 还可以包括人力资本)

步入晚年期的失独父母,不仅遭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孤苦,也遭受到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在遭遇精神打击的同时也遭遇了经济困难。目前,我国老年人获取养老金的途径主要有儿女赡养费、退休金、养老保险等,但据有关统计,截止到 2010 年,我国只有 24. 1% 的老人以退休养老金作为养老的主要资本。一些失独老人工资较低,缺少养老保险,晚景凄凉。我国现行的计生特别扶助政策对失独家庭的资金补助水准还比较低。2014 年开始,国家提高了特别扶助金标准:

城镇独生子女伤残每人每月补助 270 元,独生子女死亡的每人每月补助 340 元; 农村分别为每人每月150 元和 170 元,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补助措施。但相对于“失独家庭”的实际困难以及我国现阶段不断飞涨的物价,这些扶助金还是难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难题。相对于城镇,贫困偏远农村地区失独家庭养老资本匮乏现象更为严重。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但是当家庭失去了未来的重要劳动力,而且父母又逐渐年老、体力不支时,这时家庭的养老资本匮乏严重。单靠政府以及社会那微薄的经济救助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1. 2 医疗服务的不足

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一般都比较差,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诸多病痛和创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心状况越发堪忧。由于失去子女赡养这一重要的经济来源,家庭自身难以满足养老任务,尤其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更是难以得到满足。他们只能依赖社会服务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现有的服务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根据调查显示,截至 2007 年,我国共有 1350 万失能老人,所需服务床位至少为 565 万张,而实际供给不足 173万张,供给缺口高达 392 万张。预计到 2051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届时所需长期服务床位约为 3850 万张,供给缺口更为惊人。如果将供给床位换算为资金,大约为 6000 亿元,约为2006 年社会福利彩票收益金的 35 倍,资金缺口也是十分巨大。目前,我国尚无长期照料服务费用保障,更导致长期照料服务严重缺失。失独老人自身的高风险性使得其长期照料更显不足。许多失独老人年老失能之后需要进入养老机构以获取长期照料,很多情况下却因为没有直系亲属签字而被拒之门外。同样在将进入医院接受救助时,失独老人也会因为没有直系亲属签字而无法得到及时的接收治疗。

1. 3 日常照料的缺位

“养儿防老”是自古以来中国父母理所当然的选择,直至今日家庭养老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对老人进行照料的大都还是子女。在当前中国,家庭养老方面最根本的差别是有无子女,对老年人来说,子女在身旁才是他们的定心丸。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发生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老人对养老支持需求越来越多。

然而目前我国的照料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老龄人口的日常照料大部分是由子女承担。而这些对于失独父母来说则是一种奢望,而很多的养老机构都不愿意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加之我国目前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数量还极为稀少,难以满足众多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因此失独家庭老人得到日常照料的唯一途径就只剩下购买家政服务,然而对于没有经济来源或经济来源较少的家庭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不幸的遭遇、特殊的身份让这些失独老人面临老无所养的境地。

1. 4 心理慰藉的亟需

独生子女是父母的精神支柱,一旦失去唯一的孩子,将给父母带来巨大的伤痛,他们的心灵无处寄托,精神上也极度空虚,自我观念出现了危机。子女的早逝让他们长期建立起来的家长身份认同消失,自我认同不完整、不完善,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精神易处于崩溃状态。他们害怕与他人交流涉及有关子女的话题,甚至拒绝与他人交往,对于外界始终抱着一种戒备的心理,不

愿意看到别人同情、怜悯的目光,因而缺乏与社会的沟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出于对没有照顾好子女的自责心理,失独父母常常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自我惩罚的情绪,进而对人生意义全盘否定,并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其晚年生活。 2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可谓丧失殆尽,根本无法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

2. 1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养老的必要性

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改善失独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促使失独老人有尊严地、快乐地和有价值地度过晚年。

2. 1. 1 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失独家庭养老的要求

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最基本、最传统的养老方式。“养儿防老”是我国的古训,也是进行家庭养老的最基本的人力保障。子女不仅仅可以给父母提供经济支持,进行日常照料,还可以为父母带来精神慰藉。而失去了独生子女的家庭一方面面临着家庭解体的危险,另一方面父母陷入悲痛之中无力自拔。经济支持与生活照料只能依赖自己,一旦年龄增长生活无法自理,家庭便无法提供其养老需要。

2. 1. 2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给予失独老人更多的心理慰藉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很多,如缺乏经济资本、医疗照顾等等,但最关键的是失独老人“老无所养,无人送终”精神上的痛苦。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更擅长倾听受助群体的心声,愿意想他们之所想,结合受助对象的实际状况制定相适应的帮扶目标。在对失独家庭进行帮扶过程中能够站在失独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走出自我,走向社会。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与失独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更好地从专业角度分析失独者精神层面的实质问题,[5]更有利于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帮助他们走出伤痛,实现自我价值。

2. 2. 1 社会工作基本特质为介入失独家庭养老提供可能

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价值、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其价值观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基础之上的,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社会工作者坚信每个人都拥有价值和尊严,把民主和服务的精神理念视为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核心和助人技能的指引。社会工作的这些基本特质为其顺利介入失独家庭养老创造了条件。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解决问题,预防其问题的发生,调整社会关系以求改善生活与增进社会福利。在介入失独家庭养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别化的原则根据失独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预防和减缓失独老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衰退,并努力恢复失独老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失独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各种服务和资源,以帮助失独老人解决生理、心理、情绪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2. 2. 2 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助人技能为介入失独家庭提供保证

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方案范文3

一、强基固本,稳定低生育水平

1、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一是组织好春季已婚育龄妇女查体工作,查体率达到100%。突出有意逃避查体的重点对象。二是做好薄弱居委(社区)转化工作。市里将2010、2011、2012三年内有违法生育的居委(社区)列为市级计划生育薄弱居委(社区)。各街道、园区要对照市计生委关于《薄弱居委(社区)转化标准》,逐项逐条整改。市计生委将于五月中下旬进行抽查,区计生局将于4月下旬进行检查。三是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对于街道合法生育率达不到99%的,单位或居委(社区)三年内有违法生育的实行一票否决;对个人有违法生育的,不能推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责任科室:服务站、业务科、法规科)

2、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一是街道(园区)要严格落实出生上报制度,对于违法生育漏瞒报被市里或区里查实的,在给予所属街道扣分的同时,市、区分别将该街道、社区列入半年或年终必查单位。二是切实抓好对接生、接种、落户等单位信息上报工作及儿童入园、入学的把关审核工作。三是继续抓好有奖举报办法的发放。市里将于4月上中旬专项抽查,区里也将于3月底4月初专项抽查。对于发放不好的予以扣分外,市、区分别将该街道、社区列为半年考核必查单位。四是抓好对假迁户口、假离婚、假结婚违法生育的处罚。虽迁移户口但人未离开户籍地的,一律视为假迁户口;虽办理离婚手续但继续同居的视为假离婚。五是加大WIS系统信息平台应用工作。市里已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区里也将纳入日常监控考核。对WIS数据中“不明情况”,区里将采取考核和查实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力度解决违法生育个案已管未报问题。(责任科室:业务科、法规科)

3、抓好网格化管理工作。继续抓好社区领导下的片有片长、院有院长、楼有楼长的管理服务体制,推行“四五六”工作模式,即实行“定时调度、随时汇报、及时清理、按时反馈”的“四时”工作法,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区片-楼栋”(片有片长、楼有楼长)五级网络,开展“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培训、集中检查、集中交流、集中反馈”的“六项集中”活动,逐渐形成属地化管理、全员化覆盖、信息化带动、优质化服务的管理服务机制。继续考核“六集中”工作,各街道、园区要每月组织各居委(社区)计生主任集中填写好居情日志及各种报表,确保居委社区工作月月清。(责任科室:业务科)

4、加大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力度。加大对非法终止妊娠的处罚力度,落实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流引产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孕情随访、统计监测和B超监管、女婴保护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终止14周以上妊娠报批、实时通报制度,对于妊娠14周以上擅自流引产的,按要求收回《生育证》。(责任科室:服务站、科技科、宣传站)

5、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对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服务和考核。贯彻好《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按照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及“市区一体化”的原则,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双向流出地和流入地直接考核制度,全面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网格管理、均等服务、区域协作、直接考核”。通过成立“流动人口协会”、“流动人口之家”等形式,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对流入人口做到“五个一”、“六个清”、“四规范”,实现管理规范化,有效减少流动人口漏管情况的发生。(责任科室:流动办)

6、完善考核办法。在坚持往年考核做法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尊重街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考核内容做进一步的细化,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半年和年终考核继续采取街道和机关人员共同检查方式,力求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各街道、园区也要抓好对居委、社区的考核工作,按照市里出台的村级考核标准文本,进一步细化细则,半年和年终检查后,要按照市计生委的要求,要以街道的文件下发专门《通报》。(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7、严格考核程序。半年和年终检查,采取队长牵头下的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对本组检查情况进行统计,然后由业务科进行汇总,领导小组听取情况反馈后,向各街道、园区予以公开。半年、年终检查后,各队长要分别做好向街道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反馈工作。各队长负责做好结果答复相关事宜,各分管领导做好考核标准答复相关事宜。日常监控和专项检查,实行分管领导牵头下的科室负责制,并要建立好台帐,分值要明细。(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二、围绕民生计生,加大为民服务力度

8、继续抓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区2013年为民服务实事的通知》精神,开展好为农业人口和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计划怀孕夫妇,以及流动人口中符合政策的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确保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国家规定的80%以上,力争达到100%。要严格程序,严格标准,切实做好病残儿鉴定工作。(责任科室:服务站、科技科)

9、抓好“优生三免费”服务工作。即为辖区符合婚龄登记结婚的男女免费进行婚前体检服务,为育龄夫妇免费发放《三优丛书》并提供优生宣传指导,免费为待孕已婚育龄妇女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增补6个月量的叶酸制剂,并在孕期免费进行一次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服务。要继续为失业、无业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年两次免费健康查体服务;定期开展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知识进社区(单位)活动。(责任科室:服务站、科技科、宣传站)

10、构建计生“爱心三大工程”。爱心助孕:独子家庭子女发生死亡后,区计生协会牵头,各包街领导带头将会同街道计生干部第一时间到户,给予精神安抚,对有生育能力、生育意愿的家庭帮助并为其提供方便让其再生育;爱心送子:对于不能再生育的,街道要与民政等部门结合帮其抱养;爱心扶助:对于既不愿生又不愿领养的家庭,街道要将其列入常年重点帮扶走访对象。同时,按照市协会要求开展好“1234”服务。今年,市里已下发工作方案,并将考核各街道、园区对失独家庭的救助、扶助及慰藉情况。(责任科室:协会办公室)

三、强化作风,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11、继续开展“双评”活动。深入开展“提振精神强状态、提高效能强执行、提升形象强服务”为主题的“三提三强”活动,深入开展“双评”活动(街道对科室的服务情况年终进行测评,科室对街道计生办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评),不断增强队伍素质。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和“工作落实年”活动,切实解决效能建设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每个人员达到“管理是内行、服务是好手”。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完善约束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责任科室:各科室站)

12、深化计划生育“亲情大走访”活动。围绕“四位一体”帮扶和计划生育“亲情大走访”活动,通过优质高效的人口文化宣传服务、计生家庭关爱服务、生殖健康促进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孕情环情随访服务,把人口计生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机关干部每次走访后要建立走访台帐,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创新以“计生便民卡,亲情千万家”为主题的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让群众办事方便,让干部贴心服务,让计生家庭感受温暖,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拉近距离,贴近民心。三是开展以“送健康、送政策、送帮扶、送奖励、送服务、问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六送一问”活动,倾听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四是深化“群众工作直通车”活动,通过便民服务窗口、随访入户、咨询服务热线、宣传册、报刊等多种形式公开,做到政策性工作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公开。(责任科室:各科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