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金融学;金融教学;应用
0.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已经走上经济发展新型轨道,面对新时期的到来的同时,我国和经济社会也将面临新常态下长久性、全面化发展的改变。在此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学教学价值逐渐突出,并深深作用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稳步增长也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从当前金融学教学填鸭式教学现状来看,其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故此应积极进行探索将市场案例结合到金融学教学之中,以此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案例更加真实的还原金融学知识,将金融学应用于案例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顾名思义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案例教学是现阶段较为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其具有开放型与互动性。案例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做好一定的计划准备,并结合导入等方式,将案例穿插到实际的教学之中,以此师生通过案例中显示的各种信息进行讨论。从案例教学法的性质来看,案例教学也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是以案例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放置于案例之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于金融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实践应用情况,使得学生在解析案例过程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实践与探索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知识的转化过程,案例教学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金融知识后才能通过实际案例来检验知识,因此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应用能力以及理论学习能力的综合,通过不断的时间探索,提升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开发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知识转化能力[1]。
2.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多,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金融业务种类也逐渐增很多,经济市场发展也为金融学教学提供了众多教育素材。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如何紧随市场步伐进行实践教学,这些金融学教学提出了众多挑战。在金融学教育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确保受教群体更好的掌握金融知识,并活学活用金融学相关数据分析的技巧,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性的现代教学方法。一方面,从金融学学科的教材内容来看,无论是基础金融学还是高级金融学知识,都需要在做好特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不断深入教学内容,而所有金融知识体系又都需要以相关概念作为基本[2]。金融学每章知识的第一节都包括着本章知识的概念、内容以及金融学技能运用的相关步骤流程等;每章知识后面又都会针对本章知识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总结。由此可见,教材如此编制的意义不外乎是出于引导学生在学习金融学知识后,要求学生要将所学习的金融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此来巩固知识。学生预先掌握知识梗概,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对金融学知识的掌握,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案例之中,也就是说,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知识的掌握质量,更关乎着学生未来对金融知识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金融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习中由于缺失一定的金融应用环境,因此导致学生学习金融困难重重。当前在教育中存在一种普遍现状,即学生可以掌握金融学相关知识,但在日常学习中,仍然很难运用金融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学专业之中。故此应积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将金融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也有利于将金融知识还原与生活之中,促使学生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锻炼培育学生金融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金融学。
3.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金融学研究
3.1金融学学习兴趣的调动
关于案例教学过程的本质,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着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分析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而案例分析行为的最大驱动力即是兴趣。本文认为,兴趣绝不仅仅是最好的老师,在案例利用领域更是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出于兴趣的金融学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使学生在全神贯注的过程中凝聚更多的思考,从而基于此通过自主创新促进思维的发散,为金融学实际应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却有大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之金融学知识的复杂性,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金融学学习的兴趣。对此,本文认为在进行金融学指导之前,应使学生对化学金融学形成新的认识与高度的重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案例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让学生掌握最近的市场金融动态。
3.2金融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客观地讲,案例分析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处心积虑冥思苦想的过程,因此案例分析需要消耗大量的心思。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该学习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其压力较大,倘若学生平时没有案例分析的习惯,则将会出现普遍出现的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金融学知识,但却无法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换个角度来讲,无论是何种学习习惯,其核心环节都是受思维所主导,一旦学生对于金融学习生畏难情绪,无疑会大大折损案例分析的实际效果[3]。对此,本文认为应当在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学会案例分析的良好习惯。金融学学科虽然属于一门应用性学科,但其所具有的抽象性本质却毋庸置疑。与此同时,金融知识又源于生活,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从兴趣出发养成案例分析习惯,应当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的兴趣点带回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会分享,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金融学技能的提升
金融学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同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均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将知识内化,达到对金融学学科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当前,金融学的习题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与简答题,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才能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得出正确答案。而在当代教育改革的驱动作用下,金融学的习题又开始趋向于信息类和图像类题目发展,对于学生金融学能力的要求亦在不断提升。总体而论,金融学知识相关要求较多,对于金融学相关技能要求也较高,因此学教学过程中加大金融学实际应用的培养力度已迫在眉睫。只有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接触案例,并逐渐养成案例分析的习惯,教师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提升学生金融学知识应用的技能水平。
4.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案例,引导学生指出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创设的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情境。通过情景创设,为案例量身打造合理的应用环境,对于进到学生进行金融学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创设情境的关键就在于设置出精彩、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疑问去分析案例,全方位的对案例进行解析。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添加案例,其目的就是要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通过案例实际应用,探索出实际问题,在案例中锻炼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合理的选择案例,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4]。例如选取2016年8月初较热门的话题如“针对滴滴打车公司收购优步”兼并收购案例,当前针对滴滴打车公司收购优步这一话题众多媒体纷纷进行报道,这一约70亿美元的交易,是滴滴公司为最大赢家很是优步是最大赢家,以及滴滴合并优步后对双方公司产生的影响等等为话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4.2精心设计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案例应用教学
在应用案例时,要注重对案例的实际分析,教师要想到案例应用后教育预期的效果,故此,为了更加精心的设计出案例,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对案例应用进行详细的探究。首先教师应明确指出案例教学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其次,了解案例教学中的相关顺序,最后结合案例教学,探究案例中出现的重点与难点,结合PPT等对案例进行全面的阐述与描述,让学生明白案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金融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5]。例如在讲解“链家网房产”快速发展之路时,与学生共同分析近些年我国房产交易价格走向,并针对相关国家贷款政策进行分析,如中国央行将贷款利率从原来的5.1%到4.9%对于房产行业发展的影响等,选取最新的相关讯息,从案例分析到案例解答每一步骤做好准备,以期不断提高金融教学效率。
4.3案例选取具有典型性,逐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案例选取对于整节课程来讲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选取案例是应尽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应用案例后,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当前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要求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只要扮演好辅助的角色就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难题。例如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英国脱欧”“日币升值”事件时,将“南海仲裁”等事件结合到案例中,分析“英国脱欧”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以及“英国脱欧”“日币升值”几种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将金融知识学生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之间的主动谈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5.结论
综上所述,金融学是一门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在金融学学科知识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学生金融知识运用技能,了解金融学课程来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金融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应结合案例教学灵活进行金融学习,不断创新金融学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不断提升自身对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提升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巧荣.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4:75-77.
[2]孟令国.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29-131.
[3]张庆君.大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2,02:77-80.
[4]李玮玮.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78-80.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2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化
金融学的专业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不仅要有较深厚的社会经济科技理论功底和金融专业知识,还要有较熟练的操作能力,以及掌握金融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这一环节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也是目前国内高校扩招后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金融学专业发展之快,招生规模之大,如何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如何开设适应市场需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是各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目前学校理工专业优势明显,而经管、社科专业相对较弱。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需与其他优势工科专业相结合,面向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变化需求,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金融学在矿业、环境、土木等优势领域中的实践与应用,与其他金融类院校进行错位培养,突出我校特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凝练实践教学方向
针对学校在煤炭行业具有较强优势的特点,我们在反复比较、分析其他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我校实际,扬长避短,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校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专业方向,其中银行方向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当地煤矿企业较多的特点,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煤矿企业信贷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证券方向主要面向证券企业及工矿上市企业的需求;保险方向主要面向商业保险领域,同时结合煤矿、土木工程、地质环境、化工爆破等方面的行业需求,培养有一定行业知识的保险业人才。结合工矿企业对金融学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所培养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优化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互联网金融、微金融等金融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我们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课程实验的比例。如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12学时;保险学课程实验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12学时;会计学课程实验由原来的12学时增加到16学时;互联网金融课程实验由0学时增加到8学时。通过调整与优化,课程实验总学时增加了20%。二是优化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以前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做个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由于时间短,学生普遍是找找资料,总结下就完成了,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在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由教研室教师统一研讨需完成的内容,与具体的任务结合,如保险学就直接让学生完成某一具体的保险理赔任务。另外,还调整了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原来课程设计和相关课程在同一学期进行,经常会出现课程未结束或刚结束就要开展课程设计,学生还没消化理论内容,立即开展课程设计效果较差,现在把课程设计放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学期开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学生反映效果好。通过改革,学生在指导的带领下完成了真实的任务,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三是毕业实习走到企业中,延长了毕业实习时间。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分别联系多家单位组织学生实习,部分学生进行暑期一个月实习,实习后要进行实习答辩,避免以往的走过场。四是毕业设计实行真题真做,题目大部分来自企业或导师项目。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负责任务完成,校内导师负责论文的撰写及理论分析等。这四部分内容构成了实践教学的核心,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三、探索实践和创新学分改革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和创新活动给予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4个实践和创新学分,主要获得方式包括:参加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国家专利或其它知识产权;参与暑期企业集中实训;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开展创业实践;主持创新创业项目等。通过实践和创新学分改革,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实践和创新活动,学生从活动中学到了课堂无法学习的内容和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出台政策鼓励学生从事实践和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各类奖学金评选上,把实践和创新学分体现在评审方案中,通过加分等政策引导学生各级参与实践和创新。二是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实行研究生保送鼓励政策。出台相关的研究生保送评审细则,把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这为那些课程成绩排在中等偏上,但实践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提供了好机会,这也引导学生不能只管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如果只搞理论学习,可能也不会获得奖学金或保送研究的机会。
四、构建实践育人平台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建立了系列实践育人平台,包括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两部分。校内平台主要有证券投资实验室、银行业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保险业务实验室、经管综合实验室、金融创新实验室,承担学生各类学科竞赛任务,电子商务创客实验室主要承担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进行创业前期培育等。校外平台主要是各类校外实践实训平台,包括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公司设置的实习基地,在金融实训机构设置的学生实训平台,在电子商务公司设置的微金融或微商平台等。实践育人平台分类明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通过几年的建设实践,目前学校已基本建成了一套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较好的实践育人平台,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何宏庆.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应用能力的培养[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83-84.
[2]裴东慧.浅谈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企业导报,2016(16):130-131.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学内容 实务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01-01
独立学院学生在理论性课程学习中困难大、排斥心理强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难题之一。但是,理论教学又是独立学院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未来有效\用专业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排斥心理之下将理论课程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深入有效开展,势必要对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予以改革。本文将以《金融学》课程为例,探讨独立学院的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法与路径。
一、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困境
1.教材内容传统
由于出版周期等问题的限制,目前的教材普遍内容陈旧,重宏观经济理论和金融学的学习,轻微观公司金融和银行实际业务的学习;现有的教材中对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内容较为详细,但是具体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金融等方面内容涉及很少。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今后就业方向是实体企业,也就说微观金融和其未来就业中与银行接触的实际业务产品特点对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另外,在金融市场的内容介绍中,对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传统市场原理介绍详细,但是对金融市场的具体产品和实际运用情况介绍很少,而这些金融工具的真是存在状态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无疑更有吸引力。
2.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
如果按原来传统的教学内容编排,那是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讲解,即在课堂中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平铺,大条套小条,甚至大段念诵教材,讲解中不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不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忽略每章内节与节之间以及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一来,既不利于教学相长,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教学内容的新定位
1.重视概念、理论的比较与运用
传统的《金融学》教学大多是为了传递传统、经典的金融学概念,完善金融学系统知识框架,理解经典的货币需求、供给、利率决定、通货膨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等理论内容。通过与学生的沟通,笔者发觉,如能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将概念在实际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与学生工作生活的联系阐释清楚,学生对于概念和理论部分的教学印象将大为加深,运用更为灵活。该目标的调整能够充分迎合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重视银行经营现状与实务教学
根据在学生中的调查反馈,关于银行经营现状与银行实际业务方面的介绍最能引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兴趣,广泛查阅资料,紧跟市场最新动态,充分重视这部分教学内容,并通过引入多媒体、视频、文献、实务票据等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实现对这一兴趣的充分保护,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推上新的高度。
三、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
1.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分配
根据独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利率决定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应该得到重点突出,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课堂作业的反馈发现,将理论的假设、要点、图像等用表格的形式加以总结和比较是最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故在这些理论教学中大量加入表格比较、鼓励学生笔记并将理论的精髓与经典之处讲通、讲清是此部分的重点。由于理论被主次分明且加以了总结比较,更多的课时可以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向实践教学中倾斜。
2.银行实务与案例分析的加入
当前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莫过于金融系统,这导致现有“金融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已与现实不符,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如在信用形式部分,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住房贷款的发展态势,应加大介绍“消费信用形式及其作用”;在信用工具部分,应加大介绍各种银行信用工具的更新、银行利润点、业务操作模式等内容;在货币形式发展部分,要增加“电子货币”的内容;在商业银行部分,应加入商业银行改革方面的知识介绍,特别是应加大介绍我国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股份制改革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内容,以及商业股份制银行的崛起和网络银行的现代化发展等内容;在金融风险部分,应该加大介绍金融衍生品的作用、目前我国银行业对各类金融风险的把控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还要加大直接融资内容的介绍,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运作、资本市场常用金融工具、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企业外汇风险等知识的介绍。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案例能迫使他们把理论化作工具来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不仅使他们理解理论,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无疑更有吸引力也更为重要。“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的课程,课中很多内容都很适合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中变得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理论,提高举一反三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例如,在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或中间、业务)时,可以引用美国花旗银行等国际大银行运用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长处,也可以分析一下著名的金融危机的发端―――美国次贷危机事件,既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利润所在,也可以提醒大家运用不当时其危害所在。同时将更多案例的搜集交由学生分小组完成,交流、讨论、展示,既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更深刻的巩固住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举多得。
3.教学内容与考核的结合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4
1.以竞赛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各大学以丰厚的奖金为奖励,以博大的学术团队作为技术支持,还有校园图书馆等硬件资源的配合,使各类专业竞赛得到积极响应。以这种形式实践的优点是不胜枚举的,可以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密切关注热点话题的研究,以团队的形式,不仅增加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很好的沟通还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这些竞赛训练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大量提供实习机会。与国内高校有所区别的是,美国大学会联合相关金融领域的公司为在校所有同学提供实习机会。这种实习往往是强制性的,纳入学分体系的。校方会根据在校学生所学基本课程及能力,将不同学生与关联公司不同业务相匹配,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和企业密切接触。3.以讲座和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与金融企业“零距离”接触。在国外,校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很多小有成就的企业人士往往愿意与母校与学生分享心得,与此同时,他们会很支持学校相关的大学生实践培训,可以总结为“出钱出力”。很多课程会请银行等相关机构经理人员来讲课,并邀请相关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所以,学生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和这些机构密切接触。这种交流不是虚设的,它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将学术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业务操作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一点一滴中进行职业规划,大大缩短了大学与就业的过渡期,学以致用,用以导学。
我国金融学本科创新实践课程设置缺陷
1.课程实施过程中社会联系不足。美国院校一个比较普遍的创新教学方式就是请知名企业或经济家与同学零距离更直接地交流探讨金融知识。他们相对于老师而言,除了拥有很多的理论知识,还充满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对同学未来进入社会能起到一些更积极的作用。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类课程设置大部分只停留于简单的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做到学以致用。2.模拟课程仿真性不足。美国院校设置了很多模拟操作比赛课程。这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也开设了诸如此类的课程,但是由于软件开发程度的不同,我国的模拟课程虽说是叫模拟,但仍然是脱离实际的。但国外的模拟软件相对于我国仿真程度就高了很多。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本科实践创新课程内容的空洞与陈旧,也是造成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脱钩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中美金融学专业实践创新课程设置的比较,中西结合,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美国金融学本科创新实践课程实施借鉴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5
【关键词】PBL教学;金融学;教学模式
一、引言
1969年美国教授Howard Barrows提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它又称基于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或问题导向教学,并广泛运用于医学、法律、社会学等领域,成功架起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PBL教学模式实质是对课程体系和课堂教育的一种创新,它通过一系列创新的循环认知活动的发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精神修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深入贯彻了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理念,而且满足了后金融危机时期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PBL教学的基本思想
PBL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知识是在学习者头脑里被构造出来的,而认识是个人独特构造活动的结果,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因此,PBL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经验,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在教学中,PBL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主体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由与自主的权利,而教师在课堂上以思维可视化、指导活动进程以及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反思促进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扮演着“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通过赋予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演变成一系列现实问题,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所选择的内容在问题探究学习中会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使其好奇的领域产生共鸣,从而保持一种比较持久的热情去探索和学习,自觉整合新的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冲突,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二)内容的现实性和开放性
PBL教学内容不仅源于学科教材,还来源于杂志、报纸、影片、与专家接触以及户外活动等信息资源。一方面,内容来源于现实社会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广泛性的、差异性的问题主题及视角,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问题的创设源于现实社会背景,注重情境多种角度,让学生更接近社会的现实,整合传统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学习与探索,不仅可以让学习者在相关情境中学习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为他们提供社会流,更好的融入社会的行业中,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的能力。
(三)过程的合作性和探究性
PBL教学模式是主体、素质和创新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即是一种合作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探索教学模式。在PBL教学模式中,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使理解问题更加丰富和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教师通过PBL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自身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使师生关系由单向传授的关系转变为多向互动的关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智力性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鲜明的创造性个性以及合作关系,符合了现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基于此,“金融学”具有术语概念多、高概括性、实际操作强等特点,但限于学时紧张,教师教学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间不足,课堂中从理论知识的介绍、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结论(上接第220页)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均受控于教师,这样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启发学生对金融学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受到了牵制。在金融学课堂上引入PBL教学模式,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变化,关注学科前沿,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问题和概念,突出传授理论、提高知识运用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金融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三、PBL在金融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比较低
PBL教学法的核心内涵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因此,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维、协调能力等都要有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泛的知识面,还应掌握调动和引导讨论气氛的技巧,积极调动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热情,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然而近年来,各类金融企业发展迅速,金融行业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许多既精通金融理论又熟悉实际金融业务的教师纷纷离开教育岗位,使教师数量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我国现有从事金融教育的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
(二)师生角色僵化
PBL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广的知识面来应付学生的疑问和困惑,也要求教师有能力科学处理课堂互动,更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学习。目前学生已经比较适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他们习惯于教师是权威、教师是知识的来源,教师也习惯于满堂灌的主动角色,因此,这极容易导致在PBL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僵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金融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
金融实践教学始终都是从属于理论教学的范畴,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考核都没有单独的教学实施办法。实践教学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软件操作、实时分析、模拟操作等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知识,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实验教学。
(四)金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备
大学期间能在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实习锻炼,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非常必要。这些金融机构主要吸纳金融类专业毕业生。但实际上,这些单位对接纳的实学生,大多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多是分配类似打杂的打印、装订、接待等大堂经理负责的简单工作,没有达到真正的实习目的,而学校的实习基地也只是单纯地模拟金融业务流程和证券交易的操作步骤,无法进行身临其境的实盘操作。
四、PBL在金融学课堂中应用的路径选择
因此,针对在PBL教学模式在金融学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为更好地把PBL应用于金融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坚持基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核心理念,并从这个理念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设置学习的导航,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索性,“以学为先,依学定教”,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发挥思维的空间,深入引导学生体会问题情境,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金融领域的专业精神及学习能力。从教学论角度看,PBL在金融学课堂中的应用主要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形成信息收集、提出问题,情境讨论、激活知识,展示交流、深化理解,反馈交流、评估总结四个环节(见图一)。
图一 PBL的教学路径选择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的PBL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
在上一次课结束后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任务和学习目标,每个小组课下先通过网站、图书馆搜集相关的文献知识、理论背景资料、经济学家传记等。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搜索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网站、期刊杂志。学生对各种概念术语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浏览相关的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自己质疑的方向提供了方向和材料。
2.情境导入
课程开始,学生根据老师设置问题情境,分成小组或者根据情境设置不同的角色,每个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接收到不同的问题,从而导入问题的探索过程。
3.激活知识
学生个体或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导入情境中,根据老师的指导,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通过知识的共享,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学生接收到更广泛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愿望,对问题进行深刻而有意义的探索过程,最终达到激活学生旧图式和构建新图式的目的。
4.验证假设
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讨论,各自形成自己的问题或角色的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个体或小组代表把答案放入情景中,进行展示,交流和验证。在现实的金融领域中,一个大问题往往由多个小问题组成,因此,小组或个人对小问题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展示和整合交流,不仅能够对问题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对全局有整体的把握。
5.反馈评估
学生在上述环节中,通过以真实的情景激发已有掌握的资料和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就对所形成的新知识、能力及专业精神进行总结反馈,以简单的口头形式进行报告,通过小组推选的成员和老师进行评估,形成多元化的评估体系。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的PBL教学模式
1.信息准备
PBL教学模式强调在真是情景中学习,对基于金融学的综合性强、内容更新快等特点,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学习之前,就要进行大量的现实信息进行收集,才能设置多种视角的情境,引导学习者在相关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社会流活动。
2.情景设置
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来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其核心在于“问题情景”,如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知识等都是重要的部分。为此,笔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征集问题:一是从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给出大纲,要预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时代背景、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及现实中一些现象的收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和想法;二是在新课前给出案例,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从中挖掘其隐含的思想,运用所学专业的新知识和新动向开拓思维,创新思路。
3.学习引导
PBL要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推动者和协调者。为此,可在征集的基础之上就教学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组发言。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阐述讨论结果,表达思想;再进行各组间的辩论,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和交流,使知识更加系统,从中选择最优答案,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收获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利用QQ,MSN,EMAIL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可以扩大同学知识面,把横向的知识串成面,把纵向的知识串成线,横向与纵向互相交错,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系统。
4.反馈评估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
5.总结概括
教师要给予认真细致的总结,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就本次授课的核心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阐明正确的观点和重点掌握的要点。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身对学习的充分参与,并能促进复杂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金融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而不是把脑袋变成小型图书馆。有了这种思考能力,才能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司金融学知识总结范文6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并多用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但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国内学者对案例教学法在金融类的单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刘卫红分析了案例教学在《金融学》课程中的运用,冯丽娜分析了《金融市场学》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潘成夫分析了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骆祚炎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运用。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案例教学在单门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进行的探讨。本文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探讨案例教学在金融类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二、运用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适应金融发展变革的需要
当前各种金融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非常快,而现有的金融类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最新的金融发展。利用案例教学的时效性,可以将金融领域出现的最新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建立金融类课程之间的整体关联性通过建立《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精算》等金融类课程的通用案例,可将独立的单门课程的教学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通过金融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分析问题、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是为了达到提高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金融类整体课程的案例库,总结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的一般方法;建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评价机制等目标而建立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点。
(一)案例的选择
通常而言,案例的选择要遵循如下标准:(1)真实性和典型性相结合;(2)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3)潜隐性和适中性相结合;(4)丰富性和精炼性相结合;(5)自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目前,国外金融类案例基本上都是以跨国银行、大型投资公司等作为研究对象的,而仅仅将跨国银行、大型投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是欠妥当的。因为我国目前的跨国银行和投资公司还较少,我国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基本在国内金融行业,因此,有必要补充国内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在实际运营中的经典案例,实现案例教学的本土化,以服务我国金融和地方金融。此外,国内高校多半是每门课选择独立的教学案例,没有建立金融类课程的通用案例,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汇编金融类课程通用案例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
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重点在于花足够时间准备案例讨论以及将焦点集中在案例关键问题上。(2)组织好分组及课外讨论。重点做好确保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加强成员间的相互沟通、贯彻团队精神。(3)分配好学生的任务。重点要求学生在积极参加讨论的基础上,撰写书面案例分析报告、口头阐述案例分析报告。(4)教师加强引导工作。案例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发言特别多,有的学生发言特别少甚至不发言的情况。因而可以采取在开始课堂抽查发言前,先让学生分组对课外已讨论过的案例议论3-5分钟,这样,即使是平时由于胆小发言少的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也就敢于发言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步创造比较活跃的课堂讨论气氛。
(三)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将教学目的、教学计划中宏观性目标、原则具体化为微观的、可操作性的标准、程序与方法,还能对教师的教学具有较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减少案例教学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兴趣,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必须构建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案例教学效果时,可以通过专家随堂听课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反馈评价的形式。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活动,发放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具体课程案例教学进行效果评价,从而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驾驭技巧。
四、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师的参与问题
教师参与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金融学教师没有实际从业经验,也不不熟悉案例教学方法,仍然习惯“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式的授课模式,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实质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将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育与案例教学混淆,所以还需要时间来真正学习和适应案例教学模式;二是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考核激励体系在促进案例教学方面还不够,教师在主观上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动力不足。因此可以将教师送往实际金融部门锻炼、优化考核体系等方面来加以改进。
(二)学生的参与问题
学生的基本素质、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课堂参与度是影响案例教学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对案例教学的要求也不同。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目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理应成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本科层次的案例教学不同于MBA层次的案例教学,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学生来说,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方式使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案例学习方法比较陌生甚至不接受,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案例的课前准备,有的在小组和课堂讨论中表现得消极被动,有的学生课前没有准备充分,在课堂上无法很好地参与讨论,有的不习惯当众发表意见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案例教学效果不佳,出现冷场的局面。因而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