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工程的核心

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1

《今日楼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目前主要还有哪些差距以及困难需要克服?

常:据我了解,目前也有专家在制定一些具体标准,但是完全能达到这个标准,还是有个过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比如我们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也都有个发展过程,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我认为发展前景非常好。

《今日楼市》:作为朝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您如何看金融之于世界城市建设的意义?

常:CBD在世界城市中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CBD的核心功能我认为应该是产业。国际金融业就是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任何一座城市要建设世界城市都离不开国际金融业为主的高端产业体系的支持,国际金融是世界城市获得世界经济领导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根本要素。

《今日楼市》:拿上海和北京相比,是老百姓热议的话题,谁有可能先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常:第一,我觉得各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他城市我不好更多考量,北京作为首都本身就是它的优势,这是最突出的。第二,北京代表中国,它的国际资源也是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第三,全国50%的金融资产都在北京,国家的政策、信息、决策中心也在北京,特别是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国际金融机构。这几个方面我觉得是北京最大的优势,是其他城市替代不了的。

《今日楼市》:今年朝阳区会从哪些方而促进CBD国际金融发展?

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2

在张胜看来,国外核心系统对银行产品管理及创新有着较好的灵活度和参数化关系。“国外核心业务系统处理每笔交易时,其计算机后台不仅留下产品、价格、渠道、客户、风险识别和会计核算六个维度的痕迹,而且要求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加工、利用,并生成有利于银行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数据模型。这种参数化设计和灵活的架构能为国内银行提供强大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他表示。

“另一方面,上新系统的初衷就是改善客户服务,从系统建设角度也是倒逼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张胜表示,“在原综合业务系统处理流程中,客户办理不同业务需要一遍又一遍签名核对信息,现在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只要一次签名就能完成。给客户直观的感受变化就是办理业务变快了。”

据张胜介绍,新核心系统的开发理念是客户导向。系统通过唯一客户信息文件将不同应用系统中同一客户的账户关联起来,并在客户信息文件中定义不同客户的相互关系,形成客户完整的关系视图。“基于此,华夏各支行的柜面服务有了很大变化。”他表示。当客户进入华夏银行支行营业厅,液晶显示屏上就会自动显示其办理业务的具体窗口,而该窗口柜员的电脑上则会显示该客户的资产配置状况,风险偏好评价,以及根据客户目前金融资产状况自动生成的金融产品推荐。

华夏银行新核心系统的上线为打造流程化银行,实施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也为其未来业务发展和快速扩张注入了创新动力。

农行蓝海工程(Blue Ocean Engineering,简称BoEing)也是银行业换“心”进程中的一个亮点。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蔡钊认为,BoEing系统是农行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其上线意义重大,见证了农行信息化建设迈入新时期。

“BoEing系统有诸多亮点。”蔡钊表示,“相比其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有一些独特优势和特点。”

“从2009年正式启动BoEing系统建设,到2012年12月一期工程投产,再到2015年10月四期工程投产,历时6年的‘蓝海工程’在‘十二五’末全面完成。”蔡钊介绍说,“BoEing系统创造了很多个同业‘第一’。”

第一,系统借鉴了国际先进核心系统建设经验,在消化吸收其先进理念和成果基础上,立足自主研发,并结合农行特色与实际需要,更符合农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从基础技术框架,到客户管理、产品工厂、运营环境、合约管理、账务管理等应用模块的研发,全部由农行自主设计、自主研发。”

第二,该系统迁移切换涉及10亿以上账户,在业内是首次也是首家完成如此大规模账户切换。

“农行拥有2.4万个网点、700多万法人客户、4.6亿个人客户和11亿账户,卡用户超过8亿,仅仅是个人业务的日均交易量已突破2亿笔。仅四期投产期间就涉及切换任务3068项,新增和改造程序136600支,移植数据量160亿条记录数,这还不包括开放平台1100亿的数据量。”蔡钊表示,“整个系统切换涉及到的用户和账户之多、数据量之大、交易量之高,不仅在农行历史上史无前例,在整个金融同业也是屈指可数的,是迄今为止我国金融史上规模最大、复杂度最高的一次系统投产。

第三,该系统启用农行自主研发的全新贷记卡系统(V#)替代银行业普遍外购的V+贷记卡系统,实现了卡业务完全自主可控。对此,蔡钊颇为自豪。“V#实现了多项突破。在业界首次实现将贷记卡系统纳入核心业务系统并实现贷记卡数据整体一次性迁移,并且支持全币种、全渠道、全品种贷记卡。”

第四,该系统架构先进,业内首次采用两层架构替代三层架构,构建了弹性可扩展的企业级私有云。

值得强调的是,针对监管层强调的信息系统自主可控和国产化,BoEing系统中采用的国产设备超过60%。“通过简化应用层级,在国内同业核心业务系统中,我们首次实现云架构代替三层架构模式,减少了管理路径和分支,避免了中间环节运算、转发的消耗及故障点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蔡钊表示。

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3

最近,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域曾经的冠军普茨迈斯特投入了三一的怀抱,施维英意向借力中国优势,全球随车起重机行业的翘首帕尔菲格和三一成立了合资公司等事正是中国魅力的体现。

如果时间轴再往前推,具备一定优势的鸿得利被柳工兼并、金泰加盟柳工、中联兼并黄工、还有历史上英格索兰、山猫和大宇等企业的宿命,工程机械行业究竟酝酿了怎样的变化?

从这些被并购的企业身上,我们发现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注重于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专业公司。这不禁让我们深思,专业化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到底在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是,专业化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抵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说到底,这是一个全球工程机械企业竞争力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步入中速增长的轨道,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将由“迅猛发展”进入“稳健增长”。市场发展速度的换挡恐将导致”共同成长”的企业发展态势被“此消彼长”所取代。行业的竞争力将集中体现在全产业价值链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面性竞争。

首先,全球性竞争力需要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包括对上游研发、配套体系、供应系统、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营销渠道构建,以及服务能力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掌控。笔者认为,整车工艺、核心配套件和金融是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成功的三大法宝,特别是核心配套件和金融板块将使专业化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大大折翼。

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4

这是一家技术氛围浓厚的企业,7成以上的高管具有理工背景,集团拥有300多名工程师,旗下读秒和璇玑两个核心业务团队更是有9成的员工写代码,集团年度研发预算超过1亿元。

这是一家在商学院里起家的企业,三个创始人从创业之初就坚定要“技术连接金融”的信念,且至今未曾改变初衷。

基于这种企业基因和工程师文化,让PINTEC有了打造未来金融引擎的信心和实力。PINTEC集团正式成立于2016年6月2日,源头从2012年商学院走出的企乐汇开始,发展到2013年,衍化而出的P2P公司积木盒子而今也小有名气。至今四年的时间,它已经走出了一条“数据―交易―数据”的金融创新路径,也经历从单一到复合进而回归简单的成长之路。

在PINTEC团队的理念里,金融在科技方面的演进绝对不是化妆或者是画皮,他们在做的是升级和进化。在PINTEC集团联合创始人魏伟看来,Fintech早在美国就已经出现,但它是一个从属或者被动的决策。今天能够很明显看到的是,技术本身越来越侵入到金融的内核里去,比如产品设计,风控流程和核心算法。“技术开始逐步解决一些核心逻辑,我觉得具备这样能力的团队,才可以称得上是Fintech,但是前提都是那样的,用技术解决问题不是被迫的,而是你主动的选择。”

带着技术基因出生

似乎从2015年开始,魏伟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隐在各条产品线名字的背后。读秒CEO周静笑称“魏伟在我们公司是专门起名字的人”。

积木盒子就是魏伟与CEO董骏想出来的名称,进入网贷行业,就像搭积木一样,要按照颜色、长短不同,将资产放进盒子里。对于PINTEC,魏伟坦言与自己工科背景有关,“我以前是做半导体的,PIN是芯片的管脚,正好是连接的意思,希望用技术来连接金融;TEC是科技,意味着我们可以专心的做金融和科技的中间件。”

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结合是迟早的事,这个想法在魏伟的脑中存在已久。

学通讯工程专业的魏伟有着15年IT领域经验,先后效力华为、诺基亚和飞利浦等主流科技公司,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看到了金融行业是在IT上“最舍得投入且投入最大的行业”。

据魏伟回忆,当时在软件外包领域有个统计,全世界每花三块钱在软件领域就有一块钱是金融老板投的。所以一个行业占据全世界IT预算1/3,这个行业一定是积累比较深厚,而且无论多么传统的金融机构也认可技术的价值。

但是当时的行业背景是大家都在做IT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为银行开发的系统,它可能解决银行通信、数据存储等边缘化问题,但本身不是金融的核心逻辑。“我一直想深度嵌入到一个领域,用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背景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我上商学院的目的之一,希望看到都有哪些行业,大家都面对哪些问题。”魏伟说。

2011年,离职后休整的魏伟进入中欧商学院就读,在 2011级EMBA北京1班,技术出身的魏伟遇到了两个同样有想法的同学――有着金融背景的董骏和互联网从业者彭笑玫。在两年的学习中,三个人时常聚在一起探讨中小企业所遭遇的融资难题,如何将这庞大的融资需求和同样庞大的理财需求进行合理对接,他们就此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头脑风暴。

最初的想法落地尝试是在2012年创建了“尽职调查数据服务平台”企乐汇。在运营的过程中,印证了通过技术将企业信贷尽职调查标准化是可能的,但把这件事本身当成一个服务“链条可能会更长一些”,模式也不简单。于是,他们开始把企乐汇做成一种支撑性的能力,在这个基础做了业务模式简单的在线贷款平台积木盒子,用中介平台来解决资金融通的效率问题。

积木盒子在2013年8月正式上线,适逢行业发展热潮,加上通过企乐汇积累的数百家企业数据,积木盒子得以对接到启动所必需的线下债权,公司发展比较快。上线仅6个月的积木盒子就收到了风口资本市场追捧和认可,获得来自银泰资本的A轮千万美元融资,之后又获得小米公司和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领投,经纬中国、淡马锡旗下祥峰投资、银泰资本、和玉投资跟投的3719万美元B轮投资。

之后,积木盒子不断壮大,布局智能化信贷业务,用技术手段解决资产效率问题;同时拿到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上线了基金频道;之后又加紧推进数字化资产配置,今年还拿到了保险经纪牌照和全国小额贷款牌照。6月份,PINTEC整个集团开始浮出水面。

“金融有很多固有的规则,也有一些固有的问题没有解决,金融创新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就是希望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手段,去解决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所以团队相对而言,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同行里面属于技术味道还比较重的。而且这个理念至今从未改变,PINTEC也是以技术为核心。”魏伟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创新领域,强调科技其实是最终一个必然的选择,场景和数据其实是科技手段能发挥力量的一个关键的载体。

双核驱动生长

截至目前,PINTEC旗下子公司包括读秒(智能信贷)、璇玑(数字化资产配置)、积木盒子(网络借贷)、虹点基金(基金代销)、企乐汇(企业征信)和麦芬保险(保险经纪)和小贷等业务。在集团层面,还成立了金融大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负责整合各业务线数据,提供底层数据支撑和研发工作。

实际上,集团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到简单的过程,这背后是高管团队不断的反思。“我们现在也在提小公司的心态,千万别觉得好像人拢到一起就怎么样,其实差得很远,我们就是几家小公司的结合体而已。”魏伟坦言,“小公司的团队更聚焦业务,另外每个细分领域的监管逻辑和监管部门都不一样,这是我们当时做分拆最核心的驱动力。它的核心逻辑是模式往简单推,否定一切有可能变复杂的过程,过程越复杂带来的监管成本和欺诈比例都会上升。”

如今,PINTEC定位于智能金融服务商,但战略布局远早于集团正式亮相。早在2014年6月,依托积木盒子发展以来积累的能力,团队就启动了以智能信贷和数字化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智能双核战略。

积木盒子的平台一端连接借款人,另外一端连接投资人,这两方人群的需求成为智能双核产生的原动力。

对于借款人端,去年6月,智能信贷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读秒上线,业务模式包括个人版读秒、企业版读秒、POWERED BY DUMIAO(读秒驱动)服务方案。目前读秒覆盖全国269个城市,申请用户超过340万人次,目前每月申请用户约70万人次。在业务迅速增长的同时,人员投入并没有增加,边际成本递减,这得益于前期在大数据上的投入和研发。

在读秒CEO周静入职的前半年,公司已经成立了金融大数据中心,为读秒和璇玑的产生做了技术储备。“今天我们面对的Fintech的理解,更多是属于用技术怎么去改变金融的核心逻辑,读秒这样的产品,它的核心逻辑是算法。”魏伟说,“最早组建金大中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计划说要做读秒这样的产品,我们只是觉得该往那个方向做投入,算法团队、互联网应用团队和大数据支撑团队三个方向合到一起,就成了今天的读秒。”

智能双核的另一支柱则是今年6月成立的璇玑公司。团队于2015年投入运作,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璇玑完成了量化建模、数据获取、机器学习、底层资产对接、海量计算优化,交易策略调整等一系列开发,为适配国内特殊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而这个领域的拓展也是为了进一步满足投资人的多元需求。

璇玑推出了POWERED BY XUANJI(璇玑驱动)服务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以人民币资产为基础的数字化资产配置系统。璇玑不向个人消费者直接提品,而是为持牌的合规机构提供服务。璇玑CEO郑毓栋认为,一个技术的好坏,普通投资人很难分辨清楚,但机构客户就有这个能力。“举例来说,老百姓一般关注收益率,而机构更关注回撤的情况。何况璇玑的优势在技术,我们愿意与机构客户合作,帮助他们服务更广大的客户群。”

依靠技术引擎,璇玑可灵活适配不同的机构,帮助合作伙伴开发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金融产品。目前,该公司服务对象涵盖六大行业,包括银行、财富管理行业、互联网公司等。

魏伟透露,读秒和璇玑的核心都是算法,而璇玑的理想是成为英特尔,就像“Intel inside”的芯片至于不同品牌的电脑一样,POWERED BY XUANJI也能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资产配置的“芯片”。

集团2016年的重心就是做好“双核”的业务。实现读秒和璇玑的开放。目前,读秒已经与十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客户涵盖电商、医疗、在线旅游、生活服务、金融等领域,包括乐视商城、康德乐、去哪儿、58同城,安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而璇玑也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合作伙伴包括德意志银行、施罗德投资、商智、携程等。

“三体战略”护体

长期以来,PINTEC专注于大数据应用与金融科技研发能力,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高效的智能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集团化运作之后,PINTEC的团队给公司规划了一个三步走的 “三体战略”:“中间件”阶段――“轻合金”阶段――“超导体”阶段。

“中间件”概念最早由IBM提出,中间件专注的是产品和连接,中间件产品本身的作用就是连接、过渡,为其所连接物品实现更好的价值和功用。在PINTEC战略路线图中,“中间件”是第一阶段,主要是为金融业务供需两端提供联接,目前布局已基本完成,业务包括积木盒子、虹点基金和麦芬保险。把信贷化的固收资产,市场上数千只基金,市场上多如牛毛的保险产品和客户对接起来,通过技术把产品变得很好,很便宜,体验非常优化。

第二阶段是“轻合金”,该阶段是把能力和产品输出,为企业及其供应链、产业链提供整体金融解决方案,可以说是PINTEC当前发展的战略重点。集团利用自身在大数据应用和金融科技开发上的实力,帮助机构客户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推进产业升级。在这一阶段,PINTEC的服务将深度融入合作伙伴的业务之中。

读秒和璇玑所代表的智能双核业务是这一阶段的核心。而从“中间件”到“轻合金”并不是一个相互代替的过程,它们是在同一个空间里对市场进行不同层次的服务。“中间件”通过牌照落地、产品落地,把金融产品和市场连接在一起,而读秒和璇玑通过对市场输出解决方案体现了“轻合金”阶段的渗透力。这样的布局让PINTEC在如今的金融科技市场站稳了脚跟,最近高盛的报告称,PINTEC在高附加值金融服务领域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一些巨头并肩。

最后,“三体战略”的远景阶段则是“超导体”,在这一阶段可以有效融合数据、服务、人和地域,打破数据孤岛,提高金融效率,建立无感、无摩擦的超速金融世界。

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金融BPO 国际金融中心 比较优势

    上海曾作为东亚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旧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及其他金融活动的聚集地而被世人所关注;如今作为中国经济中心成为焦点,3300多家金融机构使金融成为上海第三产业的“领头羊”;未来开放的上海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源落户,努力建设成为东亚地区乃至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但其面临着国内外其他城市的严峻挑战。随着上海商务成本的不断提高,如果没有具有创新性的金融发展战略,上海将可能陷入被动。

    近十多年崛起并迅猛发展的业务流程外包业务(BPO),可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为上海金融业新的快速发展提供机遇,也是建成名副其实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

    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适应性与迫切性

    金融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是指金融企业将一些重复性的非核心业务流程采用长期合同的形式外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从而达到专注核心业务经营,改变业务流程,降低营运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该项业务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企业管理学中的应用——做你所擅长的,其余交给别人。金融企业将自身非优势环节的服务外包,即可大幅降低成本又可获得最新技术和标准化管理;同时集中于优势的核心业务,可促进组织机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规模经济,进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BPO业务所具有的优势吸引着诸如花旗、摩根大通、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众多欧美知名金融机构,已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金融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业务规模正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业务范围从软件开发与服务、服务器、呼叫中心和数据中心等IT外包,法律事务外包、审计事务外包、物业管理等后勤事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外包,逐步扩展到信用卡、抵押贷款和网上银行等金融业务的部分操作环节外包,甚至是最为核心的会计系统和会计业务。但在我国,金融BPO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只有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实行了部分外包。随着国外金融业的冲击和国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国内金融机构将更加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对于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趋势必会增强,因此上海同时面临着离、在岸金融BPO业务的强大市场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劳动力成本、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劣互补,随着金融BPO业务等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原来欧美日发达国家的高薪职位迁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将为这些原先只提供制造业等蓝领职位的国家带来大量相对高收入、高技能的工作,极大促进所在国的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目前“世界工厂”的角色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高耗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求加快产业转移,发展无污染、知识含量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办公室”产业。而且外贸出口方面我国已不再满足于向国外出口低端产品,需要谋求实现经济和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力推动“中国服务”的崛起。强大的市场外在需求和中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都迫使上海乃至中国必须大力发展金融BPO产业等服务外包,力争成为未来全球BPO业务的核心承接地。目前此项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商务部将发展服务外包业务作为2006年重点工作之一,启动“千百十工程”,即在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个亿的资金,建设10个服务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而上海的业务发展重点被确定为金融BPO。

    上海发展金融BPO的国际比较优势

    如果说“世界工厂”在中国,那么“世界办公室”就在印度。目前在全球金融业务离岸外包的市场中,印度独揽80%。据有关专家预测,截至2008年全球100家大型金融机构将会向印度输送超过100万个后台与技术工作职位,约占全球金融业职位总数的15%,印度的外包收入将从现在的20多亿美元猛升至240亿美元。因而在上海发展金融BPO时所可能遇到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印度,必须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一)印度的比较优势及中国的改进措施

    1.印度具有上百年的英国殖民史,其本身的固有特性自然造就了它吸引西方企业外包的软环境。例如印度更为熟悉西方系统、知晓西方人的思维,特别是对于私有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西方法规等有着颇深的理解。在此需着重提及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这是吸引海外BPO业务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国与之差距最大的“软肋”所在。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极为强调个人的自由、民主、政治及各项权益,版权受到广泛的尊重与承认,如果他们的产权得不到保护,投资也就不再有安全可言,失去了投资的意义。BPO业务必须将其运营机制一并纳入西方或者说全球经济的法规框架之下。因此,知晓并坚决维护这些法规,是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特别在近几年的西方金融外包领域中,外包业务中的客户数据保密与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公众最为忧虑的疑问。

    为适应国际软件外包潮流之需,印度率先积极调整其保护知识产权及相应的条例与政策,营造出有利承接外包工程的外部环境。针对欧美商家最为担心的外包产品的产权所属问题,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专利、保护客户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监督并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执行力度。目前印度政府与企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他们已经在国际上享有“能有效保护客户产权”的口碑,并已营造出有利承接外包工程的外部环境,同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世界500强公司终于放心大胆地将各种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大批工作职位大肆向印度迁移。

    中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这已成为发展BPO服务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但令人可喜的是各级政府已经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从立法司法等各个角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逐步加强,但这项工作又是艰巨而持久的,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换取各国企业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2.作为金融BPO业务大户的IT业务在印度发展更为成熟。近10年间,印度软件出口额从不足2.19亿美元到78亿美元,增幅高达3600%。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王国。这为印度在金融BPO发展中赢得技术优势,并在软件出口中积蓄了业务伙伴。

    中国软件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具有领先优势,尤其在金融BPO业务中,由于金融业的IT应用还远没有达到通信和电子行业般的成熟度,因此中国软件企业协同式的开发模式,比印度公司统包式的模式将更加适合金融外包业务。但我们现在缺少的更多的是机会,如何让跨国公司认识中国软件,使用中国软件,进而相信中国软件这才是问题所在,因此中国企业在埋头拼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抬头看世界,加强和海外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扩展视野积累经验,让世界认识中国技术。

    3.印度的天然地理位置也令其享有时差连接优势。印度与美国的时差刚好相差12小时,从而可以使工作时间无缝连接,形成全天候工作,使得很多跨国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这点较上海并无优势,但是中国位于亚洲的中心,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和文化传统相似的优势,首先抢占日韩市场,将日韩两国企业的外包业务收入囊中。

    4.印度承包BPO的又一大竞争力在于其人才优势,印度具有一大批英文流利、受过高等教育并训练有素的年轻人作为员工储备,其呼叫中心/后台服务雇员的平均素质普遍高于欧美。这点对中国优势也不明显,中国同样具有一大批质优价廉的人才储备。尤其是上海随着区域聚焦、产业集群、技术聚集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类人才将进一步向上海汇聚。随着上海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教育提高与大力普及进一步削弱了印度的英语优势。而且虽然印度普通劳动力比过去更便宜,但其大学毕业生、工程师和程序员薪资上涨非常快。因此印度所谓的人才优势无论从质量、成本还是语言对上海都没有相对优势,上海甚至更胜一筹。

    5.印度的住房与不动产成本因素也形成了相对的外包优势。诚然上海的商务成本在不断提高,但这也显示出上海乃至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更大的优势。上海拥有四通八达的海路、公路、铁路、航空网,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讯设施、充足的能源、动力设施及优质、高效的其他基础设施,为金融业的发展和运行提供充裕、便捷的载体条件,使上海与全国、全世界紧紧相连;而且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设施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及相关从业人员向上海聚集,加强人才优势;同时高效、完善、先进、创新性的基础设施,可以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金融中心的升级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质量与成本的取舍中,跨国金融机构会全面综合考虑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二)上海的比较优势

    上海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国家优势,我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显示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把其亚太总部转移到中国。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跨国企业布局中国市场,首先会选择上海,中国概念已经成为上海的无形资产。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会不为所动,在上海设立的亚太总部成为其接近市场的先锋部队,而跨国金融机构也可借此分散外包业务风险,可谓一举两得。而且上海自身就是一个经济中心,其腹地——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发展最快开放型最高的经济圈,强大的经济背后预示着对金融服务的强大需求,成为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首先要争取的强势市场。目前上海的金融开放力度逐步加大,金融资源进一步集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跨国金融机构集聚上海,不仅带来了业务部门,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呼叫中心等后台部门也转移至上海。截至2006年3月末,有27家外资银行主报告行设在上海,主报告行数量占全国的2/3,并表全国113家分行,并表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并表资产的80%以上。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规模扩大,分支机构数量增加,其管理功能向主报告行集聚的趋势日益显着。2002年汇丰集团在上海设立全球业务数据处理中心,渣打银行在上海设立全国性的电话业务中心,德国商业银行上海分行接受其香港分行贸易单据审核业务的外包。这些亚太总部和后台中心的服务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国内,更扩展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这都为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其发展的良好开端。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在外包业务方面落后印度5至10年,但后发优势明显,机会无限。2006年5月28日金融流程服务外包(BPO)研究中心在中国首个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内正式揭牌,这意味着上海努力打造的金融流程服务外包中心正向前迈步,3-5年内这里将基本建成国内首家金融BPO产业示范基地。通过金融BPO业务把大量国际金融后台业务部门先行吸引到上海,与以陆家嘴CBD为核心的金融前台功能区呼应联动,届时上海成就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金融工程人才;财经类院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15-02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金融工程专业成为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作为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财经类院校,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市场所真正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如何把金融工程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成未来中国金融行业的引领者。

金融工程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和实施新的金融产品,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金融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国外很多知名大学都设置了金融工程专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中国,教育部2002年开始批准设立金融工程专业,目前中国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这其中有综合性大学,有工科院校,有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归属院系也五花八门,有的归于金融学院,有的归于管理学院,有的归于数学学院等等,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更不相同。究其原因就在于金融工程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因此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去把握方向,从而出现了学校之间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较大差距。作为财经类院校,应该在借鉴国内外金融工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构建发挥自身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美国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借鉴

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美国拥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教育,其作为金融工程的发源地对金融工程学的研究是世界一流的。因此本文要首先借鉴美国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主要设置在工程学院、数学院和商学院,又因为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以本文对这三种学院培养模式结合他们的课程设置特点分析他们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一)工程学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是把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工程学院的代表。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是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技术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该校学生必修七门课程,即金融工程随机模型、金融工程统计工具、金融基础原理、金融工程最优化、蒙特卡洛方法、资产定价与投资、连续时间序列,特别强调统计学知识与金融工程知识的融合。该类院校可能定位与高级金融工程师的培养。

(二)数学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是将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数学院的代表。这类大学对学生的数学要求很高,学习难度大,侧重于对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课程设置上侧重于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强调定量分析以及对衍生品的设计和定价能力。他们应该定位于培养合格的数理金融理论型人才。

(三)商学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在美国金融工程专业中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把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Hass商学院,Hass商学院还是全美商学院主导下唯一提供金融工程学位计划的学院。Hass商学院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实际运用,属于职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较低。经济金融领域中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公司金融、金融机构分析、金融创新案例、应用金融设计等课程都在Hass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内。Hass商学院的定位也很明确,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虽然学生并没有掌握数学或统计学的高深知识,但他们有丰富的案例教学和实训经验,毕业后可以较好的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

二、中国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特色与目标

(一)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特色

中国财经类院校普遍的特点是具有扎实的财经类课程基础,与业界联系紧密,缺点则在于数理基础薄弱。如果要学习工程学院或数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模型,无论是学生素质还是师资力量在短时间内都很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习美国商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强调职业导向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实干能力。从金融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支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金融理论,然后是其他学科理论,包括现代经济学理论、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会计学理论、法学理论和税收理论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因此金融经济仍然是金融工程的核心,我们财经类院校在此方面有优势,要以此为特色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较强的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功底的投资理财型专业人才,突出现有金融工具的运用,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和风险管理服务。

(二)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工程专业是交叉学科,金融工程专业打造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但结合中国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对于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他们首先应该是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知识背景,可以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值计算和建立模型的合格的金融人才。这个目标包括两重含义。首先,我们培养的是金融人才,不是数学天才或计算机高手,他们只需适度的数学训练,主要学习金融工程中经常运用的数学方法,不需面面俱到,强调数理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其次,我们培养的是金融人才中的技术人才,金融工程学科带有技术色彩,这正是它与传统金融学的区别所在,学生应该学会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金融数据分析能力。

三、中国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