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1
一、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就业难点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我们可知,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远比其他本科专业严峻,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就业面窄,这里的就业面窄主要是指对口就业,那么下面笔者首先剖析对口就业的几个方向和就业的难点,其次剖析非对口就业的方向和就业的难点:1.对口就业的几个方向和就业的难点方向一:国家公务员此处具体是指在法院、检察院、人民警察队伍、海关、工商管理、税务等政府行政执法、经济监管部门供职的工作人员。由于公务员工作稳定,压力小,福利保障完善,因此成为法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大选择。就业难点:竞争激烈,难度大,报考流程繁复,时间长,专业要求高。据笔者调查,我院2012届,2013届毕业生,在公务员行列的占总就业率的30%。方向二:律师律师的就业前景和高收入也是非常吸引法学毕业生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律师的年收入基本保持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范围内。就业难点:司法考试和工作经验缺乏。众所周知,司法考试是一个难度大,而且通过率非常低的考试。通过后,取得法律职业证书,凭该证书联系律师事务所实习,实习一年后可以申请律师执业证,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合格,颁发律师执业证书,成为执业律师。方向三:企业法务职员薪酬高,福利待遇好,一般为外资企业和大型民企工作,但工作压力大,职位数量少,难升职。就业难点: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方向四:教师由于高校大量开设法学专业,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需要专业教师,因此,一部分学生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后选择到学校当老师,当然,其中有一些是在中小学担当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就业难点:高学历要求,一般为硕士和博士学历,而且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要求持证上岗,并且要通过一系列的所报单位的笔试和面试。2.非对口就业的方向方向一:出国留学和考研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就业竞争加剧,各国为吸引留学生,纷纷降低留学门槛,留学生打工政策也有所放宽。毕业生开始考虑选择留学的道路来躲过这场就业危机。方向二:转行因为法学本专业就业门槛高,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对口就业,直接转行,抛弃原专业,选择到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去从事文秘、销售、保险、物流等工作。
二、指导学生正确就业的方式方法
1.特色打造自主选择模块,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为保证毕业生更好的就业,特别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做文章,为学生打造自主选择模块。以法学为例,在修完24门主干课之外,还有四个自主选择模块,是专门为学生的打造的就业方向,分别是:公务员模块、律师模块、企业法务模块、考级考证模块。2.降低期望值,鼓励基层就业一大批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西部,到基层去就业,广西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年以上国家代偿学费政策,“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等。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到生产第一线。我校2008,2009法学共计5人到岗工作。3.积极参加考证,一专多能,增加就业机会2008年司法部公告关于报名条件的一栏中,明确“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使得在校大学生获得更大的机会,对公务员考试和律师资格证得取得大有裨益。以2008,2009法学为例,有172位同学参加了改革后的第一次司法考试,2008法学有12人通过,2009法学有5人通过。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灌输该思想,让学生先工作,不要先入为主,要求专业对口,后在工作中逐步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特色,自己擅长什么,有着怎样的工作需求,再考虑转岗。据统计,这样的灵活就业占据了就业率的大部分。5.做好实习、见习工作,锻炼动手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由于法学专业是一个非常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因此,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是让同学们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律所等单位中,学习实践基本工作,以便详细完整地了解公检法部门的工作流程,为就业做准备。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将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改观,但是,在目前的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就业,这个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因为它与学生、学校、社会环境,经济形势、舆论影响密切相关。在此,笔者只是将自己的浅见表达出来,希望对指导就业工作有一点帮助。
作者:刘雪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2
【关键词】技能型 实践课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3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阶段将长期处于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在现阶段有着新的驱动力,快速增长的经济需要始终推动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金融类高职专业,目前涵盖了银行、投资与保险三大类金融机构业务领域,专业设置较符合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原则,既满足培养专业方向人才的需要,同时又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全球金融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相吻合,力求培养具备金融领域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基于金融行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对技能型人才赋予了新的使命,结合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开展对技能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国内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研究
随着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现代企业运行和社会管理进入了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这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增加了对他们在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方面的要求,也提出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要求。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还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必须帮助学生通过工作中的学习“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于是探索和引进“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模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于工作过程)与学习领域课程等。
1.项目课程
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课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罗马圣路卡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项目教学,在我国,项目教学是随着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被引进的,大规模试验推广起始于21世纪初期。
从2003年起,教育部、劳动保障部等多部委在一些专业陆续实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该工程确立了我国当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如强调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带有一定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等,其目的是加强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联系,实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
项目课程把实践理解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认为实践只有指向产品的获得才具有意义,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因此不仅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还较好地实现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方法上缺陷、教学资源的短缺和教师经验的匮乏,是项目课程实施和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任务引领型课程
“任务引领型课程”,又称为“任务驱动”或“任务先导”课程,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谈论较多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基本思路是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改变把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相剥离的传统格局,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任务引领型课程借助工作任务这个载体来克服传统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或围绕知识内在逻辑设计课程内容的缺陷,通过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整合,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而不再把理论知识学习作为获得技能或能力发展的促进手段。
任务引领课程与项目课程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项目课程都是任务引领的,因为没有任务就不可能存在项目;但任务引领课程却不一定都是项目,这取决于任务的质量是否足够好、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是否完整等因素。比如会计专业的“点钞”是任务引领的课程,然而不是项目课程,由于任务的质量所限,这个任务无法引领出能够完成复杂财会工作任务的会计实务。
3.工作过程系统化与学习领域课程
2006年以来,教育部在其“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的建设项目”中,正式引进和大规模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指的是同一种课程模式,只是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
学习领域课程把学习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任务和工作的过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生不再像学科课程那样按照知识系统性来认识社会、技术与个人的关系,而是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世界的整体性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从而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实现学习的迁移性(transfer)。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学习领域课程更加符合主体性教育思想、构建主义和行动导向的理念,遵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应当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愿景,特别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有较高质量要求的职业院校教育中。但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它可能与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长期并存,因为人们始终需要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培训课程。
二、职教新理念在金融专业技能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运用研究
1.在《金融营销实务》课程中探索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金融营销实务》课程是金融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现代金融营销战略和金融营销实务知识,具备为企业客户、个人客户融资、理财和风险防范等的咨询和策划能力,具备金融产品营销综合能力,能够运用整体营销手段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全面,与专业业务结合紧密。因此,在教学上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具体体现为:金融知识与营销知识的脱节;营销知识与实际营销及策划实操的脱节;金融知识与实际金融企业业务的脱节;能力与实践的脱节。针对以上问题,课题小组展开讨论与分析认为,其主要问题集中在授课方式及课程目标上。传统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即使完全掌握知识,也无法进行实际业务处理。特别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课堂的讲授已无法满足授课需要。
因此,我们研究认为借鉴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与方法引入教学实践,在课程中不仅仅是传授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我们的专业课程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这样,目标是建立学生当前的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世界的直接联系。
2.在《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中转变授课方式的教学改革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实践课和技能课,根据本课程特点,不能仅知道如何操作,还要知道“如何工作”,在课程教学中,结合银行模拟教学平台软件,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式革新:Flash方式的业务图解;模块式各项业务介绍;图片卡片式的单证教学;问答式的工作经验讲解;图书馆式的资料阅读。
以上这些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丰富的素材、多变的流程,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补充、自我成长。不再似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后将教学的压力加在教师身上,依然是把教师当保姆的那种传统教学方式。在这里教师是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亲自参与实验规划、设计,使教学按照教师的授课方案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学,学生一方面在虚拟情境中进入工作环境,掌握工作任务,同时能够逐渐成长为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控制能力的综合性金融管理人才。
在课程授课中,该系统中还有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成果考核系统,系统承担了日常教师需要进行的手工考评工作,以科学化、精确化、人性化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考核,即采用工作项目课课打分的方式,期末把所有成绩加权作为最终成绩,这种考核系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每节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分数的形式进行量化,真正做到“考试如平时,平时如考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清楚了解学生在实验前后的成长,使教与学真正的互动起来。使教师脱离了烦杂的教学成绩考核管理、繁多的实验素材,令教师可以轻松参与设计实验教学。
三、金融专业技能型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学习和借鉴“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要从根本上纠正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偏差,缩小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距离。要想保证课程模式运用的实施效果,应当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project learning)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它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最常用、也最理想的教学方法。教学项目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该项工作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工作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工作过程可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②能将某一学习任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③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经营行为有直接关系;④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实践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⑤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⑥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⑦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学生自己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⑧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学习过程。
项目教学的关键是设计一个好的项目工作任务,它的基础是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2.引导课文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因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推广中遇到一些困难,而引导课文就是事实项目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项目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是典型的学材,它常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其任务是建立项目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具备哪些技能等。
引导课文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和完善,学生在引导课文的帮助下,通过自我开发和研究式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从书本抽象描述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解决新的未知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认知与实践学习的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课文的形式决定着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媒体和教学材料。不同职业领域、不同专业所采用的引导课文也不尽相同。一般引导课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任务描述。多数情况下,任务描述是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书,可用文字,也可用图表形式表达。②引导问题。引导课文常以问题出现,按照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设想出最终工作成果和完成工作的全过程,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③学习目标描述。学生应知道在怎样的情况下算达到目标。④学习质量监控单。使学生避免工作盲目性,保证每一步工作顺利进行。⑤工作计划(内容和时间)。⑥专业信息。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最好不提供已加工处理好的信息,而只提供获取信息的渠道。⑦辅导性说明。即在专业文献中找不到的有关具体工作过程、质量要求等企业内部经验的说明。
引导课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遵循完整工作过程的6个阶段,即获取信息(回答引导问题)、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培养关键能力方面引导课文教学法是一种几乎理想化的、全面系统的能力培养方法。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也是一种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服务类专业,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感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从而建立一定的职业认同感。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学生作为参与者或观察者,一起投身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行动学习和体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及其造成的不同后果,教师在此承担“导演”的任务。
角色扮演法学习过程一般工作程序为:①使小组活跃起来。教师或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角色扮演的过程。②挑选参与者(即演员)。挑选演员并进行角色分析。③布置情境,确定演员的行动过程。说明角色,保持气氛轻松,确保深入到问题实质中去。④培训观察员。制定观察任务,决定要注意观察哪些方面,做好分工,制定观察记录表。⑤表演。进行角色扮演,做好记录,课采用录像的方式。⑥讨论与评价。共同回顾表演过程,讨论各种反馈意见和焦点。⑦共享经验并进行总结。把问题情境和当前问题与现实、经验联系起来,观察者提供评估结果报告,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
角色扮演的任务应尽量避免选用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进入角色,并帮助给予归纳,深化效果的正效应。
4.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
在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中,岗位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与职业院校的“人工环境”相比,岗位培训的“自然环境”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高质量的岗位培训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院校实训室和企业在岗培训。现代院校实践教学环境设计更加符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而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具备培训的潜力,通过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在岗学习成为可能。
现代工作岗位培训常采用分散式培训方式,它是现展起来的一种岗位理念,特点是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行动相结合,学习者单独或以团队形式在工作岗位完成学习任务。
研究认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应着眼于其在职业领域中的职业成熟度和持久生涯规划,我们应培养能完成本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专家;教学内容应是把专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相结合,帮助学生获得在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因此我们需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方式,把握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建立学习任务引领的学习情境,学生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与工作过程各要素的交互中,主动构建知识和能力。为了深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课题研究比较了国内外的主流职业思想,并将当今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汲取,转化运用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去,以主要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说明,验证应用效果,同时借鉴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夕晖.高职院校金融营销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J].企业家天地,2010(1)
2 李小丽、段晓华.金融营销实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3
关键词:中职金融专业、仿真教学系统运行、对策研究
一、传统教学和仿真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仿真实验教学而言,它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却一直都是教育领域上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在学术界中,由于不同的观点以及定义不同,人们对传统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有的学者会认为传统教学只是所有理论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而有的学者确认为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延伸。处于对传统教学的前瞻性和目的性考虑,有学者觉得传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和技能的培训,是具有目的性以及现实意义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传统知识传承下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教学的理念做出了不同解释,为教学理念提供了更好的建议。
对于仿真实验教学而言,有些学者认为仿真实验教学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军事、医疗、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都可以对其进行广泛运用。所以,很多中职学校也都纷纷开始利用仿真实验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教学。在我国,很多著名大学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知名学府早在建筑规划、飞行训练以及交互网实验教学中使用了仿真实验教学。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随着我国仿真实验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金融、财贸、物流以及通信上面都开始被逐渐接受,并且得到了大量运用。
二、仿真教学实验的发展研究
随着现在仿真教学实验的逐渐深入,在各大中职学院的教育活动中也引起了不小反响。经过一段时间的仿真教学实验,有学者以及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例如,马国样就在《中职教育探讨》中,对仿真实验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马国样觉得,假如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使其变得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并且把传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并对学生进行更加完善、系统的教学,将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肯定会大力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当他们步入社会之后,更有一席之地。
中职金融专业的仿真实验教学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分成软件以及硬件两大方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课教材、学习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变与创新。梅香菊在《中职金融专业仿真探讨》中,从仿真教学教材编写、教学模式、课题大纲等多方面详细系统的对仿真实验教学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并对仿真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对于中职金融专业的仿真实验教学而言,有些专家学者认为,这种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教学模式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框架,对实验课程进行重新设计,要始终贯穿“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总结,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使课内、课外的教学得到有机结合,从仿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得到实际运用,在此基础上,中职金融专业的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还应该包括创新性、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综合性的原则。
有些专家根据当今市场要求,对中职金融专业的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提出了新思路。例如,有学者认为在建设仿真实验教学时,可以仿造企业建设实训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进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从根本上完善仿真实验教学的真实性,与此同时,在仿真教学的建设期间,还可以大量仿造企业建立一个大型的信息数据库,在建设数据库的同时,一定要以一流的思路和理念,建设实训项目,以一流的人才为目标,建设企业资料数据库,以非常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为我国培养出一流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三、中职金融专业仿真教学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现在中职金融专业的仿真教学系统越来越先进,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始为自己建立和相关专业有关的仿真实验室,并且在对学生进行仿真实验系统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学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技术人才。可是,在获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例如,张力在《金融专业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中提出:很多中职金融专业过分强调实际的教学形式,但对其本身的教学内容并不重视,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金融仿真专业中的实践教学几乎完全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并不能系统的体现出仿真教学所带来的真实性。
(二)新建成的仿真实验室并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课时的限制,大部分时间都不能够让学生在仿真实验室内进行模拟训练,这样便导致中职金融专业的大量仿真实验室处于闲置状态。
(三)对校外实习的教学基地建设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以上所述的各种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们根据实际经验以及教学经验,对中职金融仿真实验教学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例如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仿真实验教学进行监管、在金融专业学科方面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归纳总结仿真教学经验等等。
张莹、罗鹏等学者分别从当今会计教学以及金融教学的角度上对其进行分析,在仿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实验分析等各方面找出了不同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可以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建立相关学科的仿真实验室、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加强、对传统的教学考核制度进行改革等等。也有些学者认为,在中职金融专业仿真教学系统中,存在着教学条件落后、思想观念陈旧、仿真实验教学教师的自身条件有限以及教学方案有缺陷等情况,建议在日常的金融仿真系统教学中增加授课时间、减少仿真实验室的闲置、对学生们采取情景案例教学模式、对校外加强实际训练等措施进行改造。有些专家认为,应该不断强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仿真实验教学深入落实到传统教学中各个领域。
除了以上所述的问题以外,在金融专业仿真教学系统实验中,还存在着教育课程不够全面、实验教学过分依赖于传统理念、在仿真实验教学过程中,并不能根据专业学科人才的培养,制定和设计教学实验,在设计整体的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中,随机性较强并不能做到对仿真教学进行科学、规范化的设计;在仿真实验教学的教材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教材资料不足,这将直接导致整体仿真教学质量不高;目前就我国仿真实验教学的情况来,还保留着大量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理念早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仿真教学模式的要求。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有学者曾建议中职学校建立出单独的教学实验体系,并且把这些实验分别运用到银行、保险、证等各种模块中,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际运用,逐渐熟练金融业务的各项操作流程,并且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和教授参与建设。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循序渐进、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对仿真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中职金融专业在仿真教学系统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吴义达.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1(9) 25-30
2、吴巍.会计仿真实训的重要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2 ) 78-80
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4
在金融学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从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整体师资水平较低,学校的模拟实训课程缺乏专业性,并且给学生提供的校外实习基地不够稳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金融学实践教学水平,需要良好的解决以上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
【关键词】
就业能力;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前言
社会对于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需要认真审视当前金融学专业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社会形势深入研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正确认识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培养具有高专业水准的就业人才,这是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金融学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意义
采取实践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大学生是否能够在毕业后融入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指标。在金融学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深的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大学生对金融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1]。在实际的教学中,金融学教师可以采取模拟实训、社会实践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使大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心理素质,从这可以看出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毕业生具有更好的就业能力[2]。此外,实践教学的开展符合金融市场的需求,金融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且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后,迫切需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主要是指对金融衍生产品、工具等相关要素重新进行组合,这样的创造性变革需要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而实践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金融学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我国金融学实践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没有给高校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果高效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一般来说将学生安排到校外基地进行实习后,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且还能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自身的能力。这样大学生就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用人单位为了能够保证资金安全,或者保证资料数据的保密性,通常都不允许学生接触重要的部门以及科室,特别是在金融机构,这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深入的了解金融专业[3]。由于高校不能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只有一些学生能够有机会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单位实习,非常的分散,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根本就没有实习的机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4]。
2.金融专业实践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或者是根据教师的理论教学时数进行考核,在职称晋升上同样如此,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主要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一部分高校经常缺乏师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教学任务非常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根本就没有时间到有关单位进行业务培训,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学习机会,因此在校的金融教师除了具有高学历,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依然有所欠缺。当然也有部分学校在聘请教师的时候,也聘用了金融机构的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教学,但是这部分教师又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践教学工作中,效果也不显著。
3.学校的模拟实训内容缺乏多样化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教学的时候,主要是单一的训练学生的基础操作程序。真正的实训需要使学生自主操作金融业务软件,比如让学生操作证券交易软件,又或者让学生自主操作保险业务软件。这样才能使学生灵活的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快速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果在实训的时候,仅仅要求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样的一种机械式操作训练,将会使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有碍于学生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失去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种形式的模拟实训基本上不可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5]。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概念技能,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与交际能力,这不仅是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基层的管理者也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技能还能良好的处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是绝大部分高校在设计模拟实训内容的时候,并不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创新思维等相关的能力,在模拟实训内容缺乏多样性的情况下,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金融学人才,因此学校的模拟实训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针对金融学实践教学问题提出的改革对策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基地在大幅度扩招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寻求与更多的用人单位合作,不仅只是将合作目标停留于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相关单位,否则将会有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实习单位,从而降低学生的实习热情。所以高校应当想方设法寻求更多的合作单位,从而给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单位,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实习机会。这就需要适当转变观念,在寻求合作的用人单位时不能只将眼光放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相关单位,而是应当扩充视野,可以适当与小额贷款公司等进行合作,或者与期货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而为了使学生能进入保密性较高的金融机构岗位进行实习,学校应当在学生实习前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了解诚信在岗位中的重要性,强化双方的合作关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同时保险公司等用人单位在不断完善体制后,采取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增加一定的重要岗位,使学生接触到实际性金融岗位。同时学校也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建设模拟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专业的业务操作软件,这样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可以接触到相关的金融操作,使学生能够尽快熟悉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毕业生尽快的融入社会[6]。
2.提升金融学实践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提高高效金融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分批安排金融学教师到相关的金融机构中进行业务培训,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不脱离实际,如果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并且金融机构许可的情况下,可安排一部分实践课的教师到相应的岗位中从事实际性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强化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此外学校应当聘请实践操作技能过硬,且金融基础知识扎实的相关金融机构人员到本校担任教师,当然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人员一般都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可以提供给这些人员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机会,使他们熟练地掌握金融学科的理论知识,最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7]。
3.适当增加校内模拟实训的教学内容在金融学专业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熟练地掌握金融业务操作程序,因此校内模拟实训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当然使学生掌握金融业务操作技能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只是机械式的要求学生进行程序化的操作训练,剥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将会使学生失去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模仿单一跟着教师操作,完全与教学理念相违背,因为当前主要是坚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计出多样化的模拟实训内容,逐渐摆脱单一性的实训课程,最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性金融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结束语在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金融专业水平,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而这需要学校重视实践教学,引领教师针对当前存在的实践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欧.深化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08(07):50-55.
[2]刘国买,谭轶群.基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04(12):163-165.
[3]饶育蕾.金融学专业全方位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13,05(04):240-243.
[4]李琴英.金融业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2(10):66-70.
[5]刘祥伟.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7(11):180-183.
[6]刘国买,谭轶群.基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15):74-76.
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5
近年来,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1、对实践教学的目标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与金融学专业理论教学起步较早,教学目标体系明晰不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起步较晚,整体教学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对实践教学应达到哪些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如何衔接,通过哪些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才能达到各个目标,缺乏统筹的系统的思考,使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快到实践教学时间了才临时决定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对理论教学较重视,对实践教学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此外,学生对通过实践教学提高自身实践技能也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2、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只是简单地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相互割裂,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比较滞后虽然校外实践基地在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声誉和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劣势,以及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多高校金融学专业并没有建立起稳定而高效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得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4、忽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要求有一批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实践教学教师本身实践经验及技能不足,严重影响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制约许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5、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要求有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包括明确的实验管理制度、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实施计划、充分详实的经费计划、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体系等。目前,有些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有些高校虽然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多,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缺少关注或关注得较少,导致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管理,影响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坚持四个原则,即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原则、坚持系统性的原则、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和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1、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各高校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坚持系统性的原则根据系统论的方法,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子体系。因此,本研究将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构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确定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构建目标体系。其次,基于已确定的目标体系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构建内容体系。通过内容体系实现目标体系,离不开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因此要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最后,构建保障体系,以保障上述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最终落实。
3、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校内和校外是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两个场所,各自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在专业实训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在仿真的环境中接受金融业务的各层次的培训。模拟进行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金融业务实际操作流程的掌握,以及对实际操作技巧的掌握。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外的实践教学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调查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资源,通过学生在实习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加深对金融企业的了解,提高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最大程度地缩短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期。
4、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金融业务知识竞赛、金融企业模拟招聘活动、金融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第二课堂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目标体系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满足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被设定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的达到要通过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两条途径来实现,通过校内培养,提升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技术应用与创新技能、专业从业技能;通过校外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对金融岗位的感知能力、对金融现象的理解能力、对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得到系统的、渐进的、全面的提升。
2、内容体系目标体系的实现,需要构建能够达到不同目标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或环节。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以开展点钞实训、计算技术实训、假钞鉴别实训和课程实训;为了使学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综合技能,可以开展银行业务实训、保险业务实训、证券业务实训和课程设计;等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一个校内和校外两条途径同时进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贯穿大学四年,在大学四年期间不间断,层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的提升。
3、管理体系
①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制订和实施相关的制度,对实践教学开展有效的管理。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重点是建立全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整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充分详实的实践教学经费计划等。
②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建立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体系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运作和不断改进有重要作用。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对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在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效果进行考评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是否有收获,学生的实践技能是否有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否有提高作为考评的重要标准。
4、保障体系
①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途径,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教学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②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内实验室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校内实验室开展的各种上机模拟操作,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们在真实市场环境下进行的模拟银行、模拟证券公司、模拟保险公司、模拟期货公司的业务操作,可以使学生熟悉金融公司的实务操作,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通过校内实验室开展的不同层次的实训,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在校内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使校内实验室建设紧跟金融业务发展步伐。另外,在金融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中,高校应走出去,密切与金融企业的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争取得到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提高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强化高校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金融人才。高校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方式包括高校和研究所开展的校所合作、高校和金融企业开展的校企联合等。要积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设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金融学专业要建成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群,满足金融学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和实习的需要。
④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便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使课程设置结合学生实践学习实际,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如为满足学生考取金融从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可以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专业方向中分别加入与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和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考试课程,等等。
金融学就业形式范文6
【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文章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日益发展的金融业不仅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而且对金融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出现:一方面,国内许多金融机构面临金融专业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有相当一批金融学专业毕业却面临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金融部门的需要。
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其教学体系息息相关,教学体系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体系问题突出,主要体现为,在金融学教学中,盲目采用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没有过多考虑自身的教学条件及环境、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没有很好体现出其办学目标和突出地方院校的特色,在金融人才培养上脱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培养人才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金融,那么,如何改革其教学体系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现状
(一)课程体系设置缺陷
专业课设置缺乏系统性考虑,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教材的选择无统一规划而是由任课教师个人选择教材。过分强调金融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偏重于宏观金融的教学,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而且由于课程的理论较多,导致人才培养上仍然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知识传授方法。这种只注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金融学专业的实用知识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果,脱离了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本科专业培养应用性金融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内容少而陈旧
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丰富性和新颖性,且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很难适应新时代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教师上课参考书籍少,一般一门课一本书,教师上课内容涉及面窄,学生掌握的知识浅浮。
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往往不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设置,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充分反映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
(三)教学方法单一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落后,主要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很少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和实际调研等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个性和素质的培养。同时,考核方式仍以死记硬背的“记忆性”考核为主,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学设施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教育经费紧张,金融专业教学的硬、软件设施建设往往无能顾及,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教学设施差,不仅不能顺利地开展模拟教学,而且不能进行产学研结合。
同时,由于自身知名度不大,很难与校外的金融机构签署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五)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培养能力的决定因素,而要培养出应用型金融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支应用型的教学团队。而新建本科院校中金融学专业教师一部分从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另一部分来源于升本前的教师,其自身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表现为:(1)金融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欠缺,如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层次结构等不完善;(2)金融专业师资力量不强,如不少教金融学的教师是非金融专业出身的,导致教师本身对金融学研究不深;(3)教师任课随意性大,上课课程跨度宽,教师自己对所任课程钻研不够;(4)缺乏“双师型”教师。
二、基于应用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设计
(一)以行业为导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应本着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教学,以满足行业需要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并能及时调整课程体系。
1.对于课程的总体设计应该是基础适度,强化实践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深度、学时比例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能够根据行业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最新趋势进行及时调整,以缩小行业技能需要与学校教学之间的差距。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使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内容上与行业发展实际紧密相连,突出实用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系统性,突出应用性
在公共基础课中,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或了解相关的金融软件,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国际化、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公共选修课既要体现专业的延伸性和学科的交叉性,又要注重与学生就业的相关性。例如为提高学生的沟通谈判能力可开设金融公关、银行营销等课程使学生处理金融业务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要强化专业方向,突出前沿性。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应紧跟未来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及时增加新的内容,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合理调整宏、微观金融课程比例,增加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理财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可根据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方向,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设置。加强课堂外教学内容建设,例如对现实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可邀请金融业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出发点,可分为课程专项基本操作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实习等部分。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传统的“以教室为场地、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多元化教学手段和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方法由传授知识型转变为培养能力型,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不同的教学形式,如理论课较强的专业课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以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证券投资学、金融期货实务、外汇交易等金融投资课程)可采取模拟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多种专业软件工具开展金融统计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可采用任务教学和项目教学。例如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教研项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特定的实践调研活动。采用任务教学和项目教学法,教师要有计划地及时给予指导。同时,要激励、支持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主持科研项目。
(三)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体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使他们具备适用的金融业务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得教学内容立足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衔接性与实用性,体现时效性与针对性,即要紧随金融业的发展,及时把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引入教学内容。
做好教材建设规划,精心选用优秀教材,完善教材信息跟踪与评价机制,逐步完成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参考教材、实验指导书、题库等资料的建设,从源头上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健全考评机制,规范教学行为,调动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
1.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启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高学历优秀人才、鼓励教师进修、访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优化教师结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2.建立教学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申报重点科研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通过与地方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横向交流的途径,鼓励教师到金融机构或相关企业从事项目研究或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可聘请地方金融机构或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或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开展实务、实训和专题讲座。
4.加大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整合教师力量,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优化,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奉献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建设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业务的模拟操作实验室,及配置相应的模拟实验软件,用于教学、科研、实践教学。同时,争取与地方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签署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实现资源共享。
三、结论
改善金融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有助于其教学体系的建设,可有效促进金融学专业学生操作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建立一套能使教学目标与行业对金融人才需求相一致的教学体系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史瑛.从金融产业发展看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新乡学院学报,2009(05).
[2]刘明显.地方性财经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探讨[J].市场论坛,2008(10).
[3]于长福,奚道同,郭强.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经济,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