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互设计知识点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视频资源库;Wirecast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9304

0引言

201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有效且可行的主流技术,配备交 (6)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多样化评价。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是批改学生的作业,并组织相关的考试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太简单、太古板,使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只注重了教学结果,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学生也不能通过这些分数来全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改变自己的缺点,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甚至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和心理阴影,忽略了他们的情感。在数字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是随时的,也是全面的。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新型的教学场所中,借助于网络的实时监控和过程记录功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的记录,教师通过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更广范:新型教学场所中不仅有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也有学生的课后学习记录、交流谈论区的记录、作业完成的记录,对这些内容的评价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过于单一。在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自评、学生他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评价周期缩短:数字媒体下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随时的,为学生提供了及时的交流和反馈。

4结语

当今数字媒体艺术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不仅是适应时展一种流行趋势,也是一种机遇。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中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学工具,也可以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要高效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数字性、交互性、多态性、广泛性,在教学中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化、学习过程更加乐趣化、交流合作更加多态化、知识资源更加广泛化。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雷跃捷.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1).

\[3\]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李雁林.数字媒体艺术与教学方式变革\[J\].文艺争鸣,2010(6).

\[5\]刘芳.数字时代教育媒体的功能特性\[J\].技术运用,2012 (3).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Flash课件;交互设计;ActionScript3.0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0-0222-02

在现代教学的过程中,课件是必不可少一个的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可以将知识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由于PPT普及的较早,操作也简单,所以是教师中使用较多的课件制作工具,但是随着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效果越来越好以及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Flash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课件制作中,课件的动画效果更丰富,制作起来也更简单,尤其是在Flash中利用ActionScript语言制作的带有交互性质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制作出包含作答选择题、作答判断题、作答填空题的课件,供学生通过进行人机交互来完成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实现了人机的交互,丰富的互动体验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而ActionScript语言在经历了1.0版本和2.0版本后,目前最新版本为3.0已经发展成为严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在进行多媒体编程和交互处理时更加易于实现,系统代码相比以前的版本结构更加清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交互、数据处理及动画制作等功能,在交互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本文介绍的交互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Flash和ActionScript3.0技术制作的。

1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交互形式

1.1 鼠标点击型交互

鼠标点击型交互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交互类型,一般包括按钮引导型和文字引导型两类,主要通过按钮引导和文本(静态文本或动态文本)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操作,此类操作比较基本,交互性不强[2]。

1.2 鼠标拖动型交互

鼠标拖动型交互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连线型,拖动鼠标将对应的内容连接在一起;另外一种是匹配型,通过设定答案的位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将答案拖动到指定位置,这两种都是课件中课后练习和游戏部分比较常用的交互形式,很多拼图游戏也是基于这两种方法。

1.3 文本输入型交互

文本输入型交互主要是通过输入文本框来记录题目答案,提交后课件会判断正误并给出相应评价,常见应用于问答题的交互设计中。

1.4 键盘按键型交互

键盘按键型交互主要通过特定的按键来控制交互的进程,吸引学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或者答对答案才能闯关成功进入下一关,多用于闯关游戏的设计中。

本文设计的《两点间的距离》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在通过情景动画讲解知识点的同时,综合使用交互技术,形成了交互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

2 交互课件的设计思路

《两点间距离》是一个小学数学的教学课件,为更好地吸引小学生学习,课件整体设计生动活泼、色彩丰富,趣味性强。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两点间直线最短”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件设计了诺诺、冉冉、乐乐三个卡通人物,通过他们之间开展的小竞赛讲解了“两点间直线最短”知识点,然后由两个逐步加大难度的交互小游戏,使学生在更深入的理解“两点间直线最短”知识点。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交互功能体现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3 交互课件的实现

3.1 素材设计

本课件用到的素材,包括课件人物、场景等均在photoshop或IIustrator软件中设计完成,声音素材也前期录制编辑完成,导入到Flash的工程库文件中。

3.2 交互功能实现

1) 可视化类创建

Flash的开发环境提供了创建可视化类的实现方法,在库中选取相应的元件,在元件属性中导出基类为flash.display.MovieClip的可视化类,在脚本程序中创建起实例化对象,最后再对其对象进行操作[3]。

2) 交互功能实现

本课件一共有两个小游戏,游戏一是连线题,请学生连接家到学校最近的连线,如图2所示,有5个圆点供连线选择,选中任意两点,圆点显示红色并连线,课件判断连线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即可进入游戏二。

主要代码如下:

function pointDownHandler(e:MouseEvent ):void

{

hadDown=true;

pointName[lineNum].push(e.currentTarget);

e.currentTarget .gotoAndStop(2);//

this.addEventListener (MouseEvent.MOUSE_MOVE ,sceneMoveHandler);

showLine_mc.graphics.lineStyle(3);

showLine_mc.graphics.moveTo(e.currentTarget .x,e.currentTarget .y);

}

游戏二是填空题,如图3所示,主要是应用鼠标拖动进行操作交互,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并将正确答案拖动到给定位置上,如果出错3次则显示正确答案。对于如何判断是否拖动到指定位置上本设计应用了ActionScript3.0的hitTestObject()方法来实现碰撞的检测。

应用hitTestObject()方法返回的布尔值类型来判断是否碰撞,拖动到指定位置,否之放回原位,主要代码如下:

function sceneUpHandler(e:MouseEvent ):void

{

stopDrag();

this.removeEventListener (MouseEvent.MOUSE_UP ,sceneUpHandler);

if(currentMc .hitTestObject(temp_mc))

{

currentMc .x=temp_mc.x;

currentMc.y=temp_mc.y;

dragEnabled=false;

}

else

{

var n:int =int(currentMc.name.substr(3,1));

currentMc.x=numPos[n].x;

currentMc.y=numPos[n].y;

}

}

3.3 计时功能实现

ActionScript3.0主要提供了两种表达时间变化的方法,一种是采用播放头事件Event.ENTER_FRAME描述时间变化。播放时间头事件通过设置不同帧频(frameRate)来控制时间间隔;另一种是通过Timer时间类时间计时器来记录时间的经过[4] ,本次课件的设计采用Timer类来实现计时功能,3次错误答案后显示正确答案,主要代码如下:

function timerHandler(e:TimerEvent ):void

{

timer.stop();

if(falseCount

{

dragEnabled=true;

replay();

}

else

{

showAnswer();

finished=true;

timer.start ();

}

}

4 结束语

课件的动画交互设计功能的途径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现方式也并不唯一,充分利用Flash和ActionScript语言的强大的交互设计优点设计出的强大交互课件,不仅能帮助教师很好地进行教学,还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能使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方面有一个美的享受。因此,课件的交互设计在整个课件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拥有强大的交互能力,多媒体课件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优势,达到节省教师劳动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双重效果。希望本文能给广大同仁们一点借鉴和帮助,合理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完整高效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参考文献:

[1] 张蓝春. 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232.

[2] 梁珂,傅兴瀛,刘元.Flash多媒体课件作品中交互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4(2):147-148.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3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个别机构校区差异辅导范围有所不同,建议家长拨打电话了解情况)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奥数 小升初 中高考

【辅导介绍】根据不同孩子的基础知识及接受能力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配备辅导经验丰富的课程老师全程指导,各机构收费标准、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详情请家长们拨打电话详细了解。

【热门辅导】

小学:小学各年级奥数拔高、举一反三的解题思维及应变能力提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串讲、作文框架脉络梳理提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解;小学数学重点难点查缺补漏等;

初中:初二物理力学、电学等重点难点基础夯实;初中英语语法、数学基础知识巩固提高;初中语文作文及阅读理解等得分点提升;中考重点难点辅导、各科基础夯实;

高中:高考理综、文综重点科目得分点突破讲解,针对基础薄弱的考生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艺考生、特长生文化课针对性辅导;高中各科重点知识点梳理,高考冲刺辅导。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结合所在城区位置,寻找离家就近的机构和校区,先输入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把您孩子的学习情况跟老师详细描述一下,老师会给您做针对性分析。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道里区学大教育道里(新阳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道里区学大教育道里(顾乡)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京翰教育龙塔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191

哈尔滨市南岗区京翰教育和兴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192

哈尔滨市南岗区京翰教育军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217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南岗(果戈里大街)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菁英学堂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长江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和兴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建设街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南岗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佛山市】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汾江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卫国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亚艺公园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禅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南海区学大教育南海万科广场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福州市】

福州市仓山区学大教育金山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鼓楼区学大教育屏山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鼓楼区学大教育杨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鼓楼区学大教育鼓楼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台江区学大教育台江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抚顺市】

抚顺市顺城区学大教育顺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9

【阜新市】

阜新市细河区学大教育解放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10

【贵阳市】

贵阳市南明区学大教育南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11

贵阳市小河区学大教育小河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11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 微课视频 交互技术 BB FlashBack Pro

高等职业院校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技能,而微课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此方面的课程教学中。“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围绕某个重点、疑难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标明确,针对性极强且教学时间短[1]。但在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中,因为资源运用不恰当,尤其是将交互技术与微课视频课程设计的结合做得不够,普遍存在诸如缺少测试环节、教学视频缺少导航功能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少交互功能导致的。人机互动技术将是未来的关键技术。赖赫・纳卡苏曾说:研究交互技术,以及通过整合通信技术与交互技术,发展并实现高度拟人化的沟通方式是十分必要的[2]。虽然微课视频是由学习者在课前课后独立观看,但并不代表教师不参与学习者的微课程学习过程[3]。利用好交互技术,可以使教师的微课视频课程设计不那么枯燥且更具体生动化,更富有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环境更自由、丰富,使其自主地学习,促使学生对微课视频教学方式更有兴趣。

一、微课视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微课教学视频的应用现状

微课应用领域方面,当前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领域以中小学校为主,表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4]、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资源与传统课堂结合的具体方式表现为翻转课堂的实施,但是具体的将两者结合的整合应用还很少。所以录屏软件、PPT课件、视频编辑软件,只有降低技术门槛,更多的教师才能自觉地参与微课的建设。在当今微时代,微博、微信都成为广大群体交流、分享的媒介,因此微课用于移动学习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5]。微课应用水平方面,对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对各个学科教师来说,技术门槛是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拦路虎。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如片头片尾、字幕等),认为自己微课制作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如镜头切换、后期编辑等。这些数据表明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微视频制作技术培训。另外,也应该降低技术门槛,选择简便易用的微视频制作技术[6],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设计在整个微课制作环节中最重要,但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表现上,如视频、课件制作等。“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才是本质。从形式到内容,微课的设计制作才能逐步深化[7]。

2.微课视频存在的问题

关于微课视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会慢慢减弱;微课视频只是记录老师的操作过程,与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互动、这样就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缺少参与感,更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微课视频课程设计中考虑交互设计,以实现交互功能。

(1)微课视频缺少导航功能

对于同一模块的教学,微课视频缺少各个环节之间的导航功能,比如各个步骤之间的跳转,由于缺少跳转,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学习步骤,遇到不懂的地方只能重复地循环播放以观看不懂的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使学生烦躁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有了跳转导航功能就可以使学生灵活地选择还未弄懂的地方再次进行学习。导航除了设置在各个环节之间外还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模块之间,相当于目录一样使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选择学习进度。

(2)微课视频缺少扩展功能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因为微课受到时长限制,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只能是重要的知识点才被涉及,所以有关该知识点的补充或者相关方面知识点的扩充是很少提及的。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的讲解上,老师不能很形象地将案例展示在微课视频中,比如一些含有图文并茂的知识点,这时就可以将课件中无法添加上去的知识点通过超链接呈现,从而使微课视频内容更充实。

(3)微课视频缺少评价功能

目前,微课视频教学活动中普遍缺少评价功能,每一次的微课视频教学活动完成时,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出来的,学生不能进行自我测试,只能自己找合适的题练习并测试。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没有测试环节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能使教学活动按教学计划继续进行下去。况且目前微课属于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在教育领域占有很重的位置,为了以后更广泛地应用微课,没有测试功能这个问题是急需被解决的问题。

二、交互技术及其在微课视频课程中的优势

1.交互技术

(1)交互技术的概念

交互即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交互技术则是利用一定手段达到交互目的,近年又发展了声音交互及利用了实体传感装置、触控屏、数据手套、可穿戴设备、遥感手势控制设备等进行的体感交互。目前已逐步进入多领域应用时代,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录屏软件BB FlashBack Pro的简介

BB FlashBack Pro(屏幕录像机)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录像工具,它可以录屏、录声音也可以摄像。BB FlashBack Pro除了操作方便之外,也具有高灵活的输出格式及高直觉的功能。可以将抓屏结果直接保存为Flas、QuickTime(H264)、WMV、AVI、EXE和PowerPoint等格式。这款软件的操作过程只要三个步骤,即录制,编辑及,透过BB FlashBack Pro老师不需要使用其他复杂的技术,就可以轻松地录制屏幕动作。录制完成后在适当的时间点设置交互按钮及文本框等,这样就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互,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软件BB FlashBack Pro制作交互式微课视频。

2.交互技术在微课视频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1)交互技术可以实现导航功能

在进行微课视频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主菜单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环节设计,将一个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子环节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顺畅。有了环节区分后,教师只要在各个环节之间设计交互就可以了。设计导航可以通过添加主菜单与子菜单来实现,学生可以点击主菜单的按钮进入各个子菜单,在每个子菜单页面也有回到主菜单的按钮,通过这些按钮实现导航。

(2)交互技术可以实现扩展功能

超链接功能可以扩展微课教学中一些无法添加进去的知识点,比如含有图文解析的知识点等,以及对该知识点进行的扩充知识等,这些需求利用录屏软件BB FlashBack Pro都可以实现,它可以通过按钮添加超链接实现此功能,有了超链接的扩充功能就可以使学生将此知识点了解得更透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微课学习效率。

(3)交互技术可以实现评价功能

完整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包含检测环节的,所以每次在微课视频教学活动完成时,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是应该对其进行测试的,不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能使教学活动按教学计划继续进行下去。而微课中的测试环节可以通过交互技术设计,只要教师在录制完微课视频后利用可以设计交互功能的软件给视频添加测试环节即可,比如利用BB FlashBack Pro给微课视频设计选择题,并设置对应的选项及判断按钮,以检验学生对本次微课视频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等。

综上所述,设计交互功能的微课视频,可以使学生对于微课学习有较强的参与感,并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这个微课视频的过程,我得出在设计微课教学设计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每一分每一秒具体该使用什么样的交互方式,是添加文本框还是添加按钮,只有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样做出的交互式微课视频才会真正对学生有益,受到学生的喜爱。无论何种交互软件,都可以通过添加按钮或者文本框实现交互,当然每一款软件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己的使用准则,但是只要教师可以站在学生角度去设计交互,就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该软件的交互功能。同时,学生也要直接操作这些交互按钮、超链接等交互设计,所以教师在设计时应该注意操作不能太复杂,应该简单明了并且美观,能够吸引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总之,将交互技术与微课的有机结合,既可以突出微课短小精悍的亮点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交互式微课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两者结合的优势――交互式微课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晓莉,赵华波.微课理念在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14(4):137-139.

[2]奥利佛・格劳.虚拟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0-21.

[3][7]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詹青春,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5-39.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5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本质是“可视”,这正是“交互”的目的。本文试图构建“信息可视化理论模型”并将其在智能交互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介绍,以期提高智能交互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智能交互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44-02

1 研究背景

根据统计,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信息可视化”的关注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中国知网中涉及“信息可视化”这个词条的学术研究成果高达43500余篇,从2000年的502篇激增至2013年的4768篇,2014年虽然出现短暂回落(4042篇),却难掩业内的关注度。可以说,一方面了解并且掌握“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日渐庞大,而另一方面,“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数字信号等等在今天来说已不足为奇,超文本、超媒体、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一场场新的数字革命也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普通用户的方方面面。由“信息可视化技术”带来的空前数据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教育、思维等诸多领域以及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那么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高等院校,更应该及时对这场数字革命做出回应,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加快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智能交互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 文献综述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传达已经不能只停留在静态的视觉设计层面,目前可视化技术、交互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有学者指出,信息可视化就是可视化技术在非空间数据领域的应用,因此,其目的是为了使数据呈现更好的效果,以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理解并解读,并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数据信息。信息可视化需要利用计算机协助进行繁琐而细致的数据处理,借助于建立的可视化图形进行信息呈现,因此,它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有效和快速。它可以被应用于网络技术、社交、交通、文本和生物医药等可视化领域,现阶段信息可视化囊括了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图形可视化、知识可视化,以及视觉设计等诸多方面。交互技术的介入能使大脑和数据之间进行交流,从静态图像到交互式可视化的发展将是可视化研究领域一个重要里程碑。

有众多的研究指出,由于教学方式落后、学科基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获取知识渠道剧变以及短时间获取信息量急速扩张等原因,传统的专业设计已经不能应对新技术革命下先进生产力的配套发展要求,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饱受诟病。另外,有针对信息社会化技术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的研究指出,目前,艺术设计类高校也都有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专业方向或课程,但设计上大多都只停留在图形和视觉表面,技术上局限于PS或Al等传统图形设计软件,课程目标不符合数字时代需要,课程内容套路化,根本不能真正的了解信息、理解数据,也不能真正称之为信息可视化设计,培养的设计人才往往只具备设计基本的、形式美观的图形、图表能力,因此,技术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纵观国际人才培养现状,大量的类似转型专业已经出现(如VisuaICommunication Design,Man& Communication等)。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专业的壁垒,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到传统专业教学中,实现智能交互人才培养,实现科学可视化、人机交互、数据挖掘、图像技术和图形学等诸多学科的跨界综合教育。

3 理论模型及应用

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到智能交互人才培养中,可以实现科学可视化、人机交互、数据挖掘、图像技术和图形学等诸多学科的跨界综合教育。笔者认为,所谓信息可视化的意义并不只在运用图形映射,反馈信息数据,生动、形象、准确的传达信息;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需要在单位时间或空间内,更有快速、有效、大量地信息传递,而为了实现信息短时间内的传递,依靠传统的“口口相传”明显缺乏效率,因此信息可视化技术必然会与智能交互相结合。

所谓信息可视化理论,是指信息的传递需要三步:第一步,实现数据映射――基本信息的传递,在基本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准确”是第一要素,需要将信息准确传递给另一方;第二步,视图转换,由于信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融合情感等认知心理学因素,需要融合大量的数据,因此,这一步骤中,“快速有效大量”的传输成为必要;前两部可以并为一个阶段,即“信息传递阶段”,即理论化阶段;剩下的第三步“交互感知”即“第二阶段”的实战阶段,需要通过第二媒介把“信息可视化”,即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表等进行传递。(图表1)

根据上图的理论模型,可以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智能交互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也就是理论模型中第一阶段“信息传递”的过程,主要学习现有理论,掌握现有的可视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并尝试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该阶段主要培养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由于智能交互设计是一门包含设计、商业、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交叉的综合性专业方向,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结合实际行业发展的要求高,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组织要深思熟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和技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可运用目前的超文本、超媒体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为学生提供资料扩展链接的方法,使得教学内容保持互动和多元。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2010年的人机交互设计入门课程的网站中就列出利用苹果电脑和i Pod Touch开发移动Web应用的教学内容,并提供大量互联网上的知识参考,对网络技术用于移动应用设计开发方向的敏锐把握,甚至走在了业界的前列。

也可利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技术,构建可视化交互设计的辅助教学平台,开展研究型教学,师生共建知识生长平台。由教师搭建移动交互设计知识体系框架,学生与老师共同收集与共享各类资料,资源共建共享。

第二阶段为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也就是理论模型中第二阶段“信息可视化”的实战效果测试的过程,主要的培养过程是配合数据员开发,实现交互可视化。该阶段主要培养本科四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跨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专业学习研究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学习和创新过程,智能交互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动手与实践。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就给出了W3school这样非常优秀的关于web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网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更多地注重理念引导与个性化辅导。

在智能交互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可视化技术主要围绕数据映射、视图转换和交互感知三大块内容展开教学,而我们培养的设计人才正处于视图转换、交互感知这两个环节。数据映射本身需要由懂得计算机语言的人完成,交互感知又需要与数据员相配合,对我们艺术类交互设计人才来说是艰难的任务,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我们就需要强调这个部分的学习,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对比较简单的,能为我们所用的信息可视化交互软件,例如Google Chart,Qlik Sense Desktop等,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要能够紧握时展的脉搏,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改进。

4 总结

从可视化理论模型中可以看出,信息可视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信息传递”的理论阶段和“信息可视化”的实践阶段。作为智能交互人才培养的过程,两方面必不可少。

另外,信息可视化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为认知心理学,其二为图形设计。信息可视化是从抽象数据到可视化形式、从理论到实践的映射过程,并通过这种交互式的映射来提高人的感知能力。而信息可视化和自动化数据分析是两种具有类似目标的不同方法,优点和缺点互补。这就像人类的能力(如知觉、创造力)和电脑的能力(如处理能力,存储容量)互补一样。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关键词:交互模式;移动学习;移动终端

DOIDOI:10.11907/rjdk.171035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5005103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推进,MOOC、微课、翻转课堂、智慧教育等教育的新模式、新思想风靡全球,人们对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追求也愈加强烈,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学习中。目前移动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将资源下载到本地及通过手机软件进行在线互动学习[1],然而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移动应用平台上的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并且主要以视频、文本为主,资源形式单一,缺乏交互,难以吸引学习者持续性学习。美国的理查德・迈耶等[2]在90年代期间的研究中发现除了一些多媒体信息设计原则之外的效应,交互性效应是其中的重要一种。研究发现,有效的交互性动画可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加工和知识建构。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交互动画移动学习资源,对于提高学习者的移动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交互相关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国外对于交互动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相对成熟。理论层面上,提出了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3种交互模式,分别以教师价值取向、学生价值取向和知识中心课堂为导向;实践应用层面上,致力于研究拓展人机交互、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iPhone、iPad等移动终端产品的相继流行及语音控制能摆脱键盘鼠标束缚的功能实现,让手指触碰的移动学习交互研究广受关注。国内关于教学交互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交互研究和模式建,以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为代表,陆续开始人机交互、移动终端交互技术领域的研究。纵观现有研究,理论层面上关注现有教学模式的交互模型研究相对较多,实践层面上呈现对人机交互和移动终端交互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对于已有的教学模式,移动学习正深入人们的日常学习中,移动终端交互技术的研究也少不了移动终端交互模型的设计基础,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移动学习交互模型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教学交互模式的研究,试图在已有交互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终端移动学习特征,提出符合智能终端移动学习APP设计开发的交互模型,以提高学习者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的效率,并更好地支持教学交互。

1智能移动终端中的交互特点

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iPhone、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相继问世代表着全触屏时代的到来,这一阶段的移动学习特征是摆脱了键盘鼠标束缚,给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方式,使移动学习得到迅速发展,其交互研究也广受关注。

1.1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特点

研究表明,用户对移动终端设备交互上的最大期望就是简单易用、快捷方便[3]。4G时代的到来更使得全触屏智能移动终端与传统键盘设备相比,不仅能够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传输速度更是支持100~150Mbps的下行网络带宽,也即4G意味着用户可以体验到最大12.5~18.75MB/s的下行速度。其直接的操作方式更是便于用户理解,降低了用户认知负担。然而,现实用户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影响用户交互体验的主要有交互设计因素和设备环境因素两方面。

1.2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特点

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设备特点。受移动终端屏幕尺寸、分辨率、内存、处理器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其信息呈现内容有所局限,内容设计应相对短小,以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需求,学习者对小块的学习内容更能集中注意力。此外,当个人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时,没有传统与教师间的交互,一切知识反馈都来源于呈现内容,因此内容的交互尤为重要。常见的内容呈现形式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恰当有趣的交互效果能让用户的使用过程更加顺畅。动画是一种具有较高交互性的内容呈现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播放时可以接受某种控制。这种控制可以是动画播放者的某种操作,也可以是动画制作时预先准备的操作。这种交互性提供了学习者参与和控制动画播放内容的手段,使学习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②软件平台特点。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其实质是借助软件学习平台,整合优质学习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4]。学习平台的设计关系到内容呈现、学习记录、人机交互等多方面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操作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直观便捷的操作是学习平台的设计关键。此外,由于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时缺少与教师的交互,知识反馈机制至关重要。

在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中,用户主要通过不同的交互方式来完成任务,同时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交互效果。交互效果是相对操作方式而言,交互效果和操作方式都是用户与界面之间的重要互动,后者是人的手势,而前者是指界面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反馈[5]。因此,交互设计是为了达到更好的交互效果,使用户在内容、行为和形式3个层面得到需求的满足。

2教学交互模型

教学交互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的分类方法主要依据教学过程定义交互模型。依据概念形成的抽象程度可将交互分为深浅两种交互模型,根据不同环境中的交互,可将交互定义为不同层次的交互模型。

2001年,Laurillard[6]首次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会话模型”,该模型证明学习就是通过教学交互来实现的,教学交互是学习过程的基本功能属性。同时,也体现了在交互过程中的各类媒体:表述(Narrative)媒体、交互(Interactive)媒w、可调(Adaptive)媒体、通信(Communicative)媒体、制作(Productive)媒体;2004年,我国学者陈丽[7]认为,Laurillard的会话模型可以理解为“适应互”和“会话互”两个层次的模型,并在Laurillard的会话模型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远程学习中的教学交互模式和教学交互层次塔。教学交互层次塔类似于戴尔的经验之塔,经验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从操作交互到信息交互再到概念交互,层次越高越抽象也越高级,并且操作交互和信息交互是概念交互的基础。从图中可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概念交互是产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新旧知识的交互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更加关键;2006年,国内学者丁兴富[6]在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交互层次双塔”模型,该模型将教学交互层次塔和远程教学中的交互层次塔合并,便于分析比较因师生时空关系和教学行为性质的不同导致教育形态和教学环境不同,从而带来的教学交互结构的差异。

3体系结构与功能设计

3.1智能终端移动学习APP中交互模型体系结构

不同的教学交互模式体现了不同学者对交互的理解,由于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区别于传统的移动学习,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必须考虑到设备特点和软件平台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完全照搬一般的教学交互设计理论。基于智能设备的移动学习中,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良好的内容交互、操作交互和过程反馈能更好地促进概念形成。为此,笔者根据上述对其它教学交互模式的分析,提出智能终端移动学习中的动画交互模型,如图1所示。

智能终端移动学习中的动画交互模式主要分为两层,用户层和程序控制层。用户层主要包括学习者及其学习环境等。通过注册登录学习平台即可进入学习系统。用户通过简单友好的平台界面,轻松实现操作交互;程序控制层是本模型的核心模块,支持整个学习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调节反馈,主要包含学习资源媒体、学习内容、媒体呈现方式、行为判断、反馈机制等,其核心功能依赖程序后台的行为监控和调节,对学习者的操作进行行为判断,并反馈为新知识或旧知识,再将判断结果传递为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和以及未掌握的知识。若为未掌握的知识,则重新反馈为新知识,重新进行学习者和媒体交互。

3.2交互功能设计

移动学习终端的交互移动学习平台除了支持各种学习活动外,还能够智能地为学习者提供操作交互行为分析,判断并调节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作出相应反馈,不断调整学习进度。在功能设计中,后台脚本需要对操作行为进行智能判断与调节交互。

智能终端移动学习平台交互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即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操作选择,平台APP后台则会根据学习者的行为,先进行行为判断,若选择错误,则对应的知识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新知识;之后对其进行行为决策,将该部分知识调节为新概念,让学习者重新学习。行为判断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掌握程度,与现实课堂上的水平测试一样,主要通过行为脚本设置相应操作选择,根据学习者的操作选择实现行为交互,然后根据行为判断所得的结果进行行为决策;行为决策将学习者操作选择对应的知识判断为新知识或旧知识,并通过调节作为反馈再次进行概念的交互,判断为学习者已掌握的旧知识或学习者未掌握的新知识。

4交互模型实现

根据智能移动终端APP交互模型的体系结构,实现了各种交互行为,学习者与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可通过学习平台中的文本、视频、音频等媒体进行交互。

(1)概念之间的交互。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与概念的交互和内化过程,也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交互过程,本模型概念与概念之间主要通过后台反馈。一方面将学习者未掌握的概念作为新知识传递给媒体,让学习者反复学习;另一方面将学习者已掌握的概念作为旧知识进行储备。所以在设计开发APP时应注意概念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概念图的合理应用。新知识的呈现要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概念与概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媒体之间的交互。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交互为非线互,主要表现为界面与界面之间的跳转以及场景和控件的分布。在设计开发APP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使用习惯,界面风格要统一,场景与界面元素分布合理,适合移动终端阅读和操作,页面不能过多,文字内容符合学习者的视觉习惯,按钮位置和功能及界面跳转符合学习者使用习惯。

(3)生生之间的交互。基于本文中的交互模型所设计的学习平台APP可以提供一个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空间,让学习者参与其中。生生之间的交互给学习者提供了同伴,让学习者有了学习的参考者、咨询者和讨论者,同时也提升了学习者在APP中的存在感,从而提升APP使用频率。

(4)学生与概念的交互。此处所指的概念即知识,学习平台APP中概念的呈现大多是隐性的,部分文本类的知识点以显性知识的方式呈现。学习者在阅读、使用和操作过程中获得新概念,经过反复练习掌握新知识,将隐性知识内化,转化为旧知识。

(5)学生与界面的交互。学习者与界面间通过场景按钮、文字、视频和声音等媒体进行交互。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伴随语音、手势、文本显示、文本输入等多种操作进行选择,后台进行智能判断达到及时反馈的一个交互过程。

5结语

依托本文设计的交互模型,设计开发了移动网络课程,并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展了教学实践。实践发现,首先,学习者使用基于本交互模型设计的APP频率相对同类教育APP有所提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讨论交流的频率较高,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繁,体现了移动学习的宗旨和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学习者根据APP界面导航,能够独自完成网络课程学习,学习效率较高。由此可见,基于交互模型的移动终端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增加了师生间的交互。同时,良好的交互激发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赵丽秀.浅谈Flash教学中的“做中学,做中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163164.

[2][美]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M].傅小兰,严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17.

[3]王海燕. 移动环境下触屏手机交互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4]贾靖林,杨玉辉.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8082.

[5]秦敦涛. 基于可用性的触屏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12.

[6]丁兴富.论远程学习的理论和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163164.

[7]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14(5):2428,78.

[8]陈丽. 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 中国远程教育,2004(1):1320.

[9]韦晓红. 基于远程教学交互理论的微视频设计开发与实践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10]李鸣华.面向远程教育的智能虚拟教室的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8(6):97101.

[11]秦敦涛. 基于可用性的触屏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