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城市承载力 生态系统 生态学 资源 环境
近年来关于承载力的研究及其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倍受瞩目,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承载力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种群承载力,到人类生态系统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再发展到生态系统承载力这一过程。而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既包含了对前一阶段概念的扬弃与扩展,同时也与生态学科自身的发展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1、资源承载力
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是对全球人口承载容量及相关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次深入探讨。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展了发展中国家土地潜在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工作。较国际同行而言,我国对于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1986年,中科院综合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水土平衡模型等多种数学方法,对全国土地资源承载容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分析了提高国土资源承载容量的方法和策略。此外,有学者从协调论的角度对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所处系统、层次、性质与特点均不同,是两个既有本质区别,但同时又存在内在联系的概念。
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针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问题,从人地关系角度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途径,为区域人口规划及适度人口规模估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对象由生物种群发展为人口资源;(2)从供需平衡角度研究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对人口规模与资源利用方式进行有效调控;(3)对于土地资源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未考虑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4)将研究区域视作封闭系统,结论具有片面性;(5)对人类生活水平问题理解不足,一般只将食物消费作为人口容量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
2、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可被定义为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对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制,作为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有限的自我调节及恢复能力的量度。北京师范大学曾维华教授提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定时期与范围内,在维持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遭受破坏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认为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征的抽象表示,具有矢量特征,即存在方向、强度与规模之分。曾维华教授将该理论与方法成功应用于湄洲湾开发区规划中,选取5种主要资源环境限制因子作为承载力分量,采用综合指数方法,对各小区的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简单排序,从而为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生态学依据。唐剑武、叶文虎等认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他们提出了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及指标体系,使用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综合表征环境承载力。他们的研究尽管在理论层面取得了部分突破,但在具体运用上又仅限于对系统经济规模的计算,且未能提出综合表征环境承载量与环境承载力含义的概念。冉圣宏提出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将之应用于北海市城市环境规划中。他认为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质量不发生质的改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可视作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适宜程度的一种表示。
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特点表现在:(1)增加了对社会经济因素的描述;(2)既考虑到量的约束,也考虑到质的影响;(3)计量方法基本上局限于设定指标及指数构建;(4)对于承载对象的处理上,缺乏综合性思维;(5)部分概念缺乏明确定义,如环境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环境载力等;(6)承载力作用方式往往通过间接指标表达,掩盖了承载基体与承载对象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
3、生态系统承载力
3.1 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
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概念是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承载力概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可知,生态系统承载力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概念相比,内容更全面,更接近于人类社会系统特点,同时更加复杂,描述及定量研究更为困难。
生态系统承载力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然而,自然体系的这种维持能力和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存在最大容载量(承载力),超过最大容载量,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由高等级自然体系降为低等级自然体系。生态系统承载力由于受众多因素和不同时空条件的制约,直接模拟计算比较困难。但是,特定生态地理区域内第一性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是在一个中心位置上下波动的,而这个数据是可以测定的,同时可与背景数据进行比较,偏离中心位置的某一数值可视为该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的阈值,因此可以通过对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确定该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指示值。同时通过实测,可以判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偏离本底数据的程度,以此作为自然体系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指标,并据此确定区域的开发类型和强度。城市生态系统较自然生态系统更为复杂,不能只靠自然体系调节能力完成自我调节,基于此,需要对城市承载力作进一步研究。
3.2 城市承载力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园林绿化;多样性;生态系统
Abstract: plant diversity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in the urbanized construction process reasonable use, protect the natural resources, make natural ecosystem diversity, and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city.
Keywords: plant diversity; Landscape; Diversity;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 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植物多样性原理及其保护
植物多样性是指植物的个体、物种、种群、群落、栖息地以及生态系统的各种形式,植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植物经过漫长的发展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一种植物都是大自然的杰出创造,失去则不可能复得。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成为当今人类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中心议题。综上所述,植物多样性从3个水平体现出来: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南北跨越多个气候带,东西方向随着逐渐远离大海,水分供应渐趋减少,因此,具有极丰富的植物资源,也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资源。
但是,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无节制的活动,导致植物多样性趋于枯竭或灭绝,土壤、水和大气资源的质量恶化,正在继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植物多样性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大,工业化的发展,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植物栖息地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滥砍乱伐森林、盲目开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泽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利建设等,都会引起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污染。栖息环境的减少和改变是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2)人类的过度利用由于不加控制的过度采集,使得一些植物无法及时增殖个体,导致植物濒危和灭绝。
(3)污染由于工业发展,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植物无法生存而导致植物濒危和灭绝。
(4)气候变化如全球气温变暖,造成植物的固有生存地气温发生变化导致植物濒危和灭绝。
由于植物多样性承受各种压力而导致植物种类数量的急剧减少,对此,人类必须采取措施,阻止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保护植物多样性。解决的办法主要有:
(1)保护森林和草原等自然植被,使植物有良好的栖息地。
(2)合理利用,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保证其不断进行生长、繁殖和更新,避免植物资源枯竭。
(3)治理和改善环境,使植物有适宜的生境条件。
(4)建立植物种子资源库,人为保护植物多样性。
二、植物多样性原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植物多样性从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3个层面表现出来。理解和应用植物多样性原理,为园林绿化服务可从如下角度考虑。
1.保护园林植物遗传多样性
任何生物,包括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每个物种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基因,也就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些基因型或表现型可能在某种情况下不受人们欢迎,但在别的情况下却是需要的。以常用花卉鸡冠花为例,在F1代品种广泛应用之前,一般品种的鸡冠花种植很普遍,但当F1代品种应用后,人们觉得其整齐的品种特性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尤其是在配植花坛时觉得特别适宜,于是就广泛使用Fl代品种而将一般品种逐渐抛弃了。如今,要寻找普通鸡冠花已很难,这种植物基因的丢失,是无法弥补的。对于每种园林植物,不能只应用一部分基因而放弃另一部分基因,应该收集每种园林植物的各个品种,不管是认为有用的还是没有用的,建立基因库把它们保护起来,为持续利用和保护园林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做贡献,造福子孙后代。
2.物种多样性
从自然界来讲,首先要保护自然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生境条件;其次应大力保护珍稀濒危植物,避免物种灭绝;第三应建立自然保护区用以保护植物多样性。只有在有足够数量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时,植物群落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植物生长的环境遭到人为破坏,有些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植物可能就会生长不良,直至死亡。特别是在很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更要保护和改善环境,创造植物生长的良好生境,确保植物多样性。
从园林建设来讲,在植物配植时应考虑植物多样性原理,确保园林植物种群和群落良好生长发育是必要的。虽然,森林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病原,包括昆虫和真菌、细菌等,但是,森林植物并未因此而遭受严重危害和形成灭顶之灾,就是因为森林群落是由种类繁多的植物组成的,且这些植物在群落中是随机的或镶嵌分布的,这种植物的多样性,保证了群落中的植物不致因病虫害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园林植物配植也同样,只有做到了植物多样性,园林人工植物群落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自然式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植物配植也不应例外。各种园林植物群落在建植时必须考虑植物多样性问题。植物多样性原理在园林植物配植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1)园林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物种组成
无论是位于城郊的风景林、近郊或郊外道路边的道路附属绿地(绿色走廊),还是各类公共绿地,都要避免由单种植物建植而成,而要建植成由多种植物组成的群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园林植物群落正常生长发育而发挥其园林综合功能。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应建植混交林,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尽量不建或少建由单一种群组成的园林植物群落,如近年来常见的所谓“色块”这种配植形式,即由色叶灌木组成的模纹花坛,一旦遭遇病虫危害,由于没有其他种植物的间隔或隔离作用,其危害可能会很大。如果风景林也是由单种乔木组成的,一旦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生活的变化,或遭受严重病虫害时,其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2)园林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自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良好的园林植物群落也应该具有这种群落结构。从理论上讲,园林植物群落可以有4层:大乔木层、小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层。群落层次越丰富,其改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群落的生长发育越良好;反之,群落层次越简单,其改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弱,群落的生长发育也越差。在风景林、较大面积绿地中多见层次结构比较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较小面积绿地或街道绿地的层次结构多比较简单。就功能性园林植物群落而言,以行道树的群落结构最简单,行道树往往是单种树木以较大的株距列植而成,几乎呈孤植状,没有任何群落结构可言。近年来,街道绿地的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善,在作为行道树的乔木下方至少种植灌木或草本地被植物(由于交通的原因,不能有中层),形成具有上层和下层的两层群落结构,这种群落的内部环境要比仅种植孤植状的行道树要好得多。
(3)园林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年龄结构
在自然界,组成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群具有年龄结构,也就是每一个自然种群都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作为园林植物群落,往往由大小相近的个体建植而成,即使若干年后有自播小苗,这些幼苗也会由于人工养护和认为不符合配植要求而清除殆尽,无法实现更新,缺乏年龄结构。作为园林植物群落,尤其是风景林等比较接近自然植物群落的人工植物群落,应该重视其自我更新。近年来,在城市绿化中有一种倾向,即热衷于种大树。大树移植,不仅对个体本身有极大的危害,而且进一步造成年龄结构的不平衡,且大树多挖自山林,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很大,这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无法用城市里种几株大树来弥补的。所以,在绿化工作中,使用少量的大树,从种群的年龄结构而言是可以的,而种群中大量的植物个体应该是苗圃培育的符合绿化要求的合格苗木,而这些合格苗木应该有允许的个体大小区别。这样的植物配植,能体现种群的年龄结构,符合生态学原理。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所谓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的与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整个地球、一座山、一条河、一座城市和一座公园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谓物质循环是指化学元素由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再由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以碳元素为例,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合成为碳水化合物,并在生物体中转化为各类其他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呼吸作用又转化为二氧化碳;而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并在生物界中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的过程。所谓食物链是指生产者(绿色植物)被动物(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被别的动物(食肉动物)所食……这样的食物关系。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称为营养级,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一般可以划分成4级。
三、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及建议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化环境的、人类自我驯化的和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第一生产者的作用属于次要地位,而其美化和净化环境的作用则是主要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人口的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以人工为主,有一部分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而且,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在人为的干预下,其演替偏途化,即不能演替成地带性顶极群落,而只能以人们的意志或要求演变。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独具特色;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5)反应一定的宗教文化。宗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通过系列的宗教活动影响人的思想情 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宗教文化受各类文化影响并趋于融合。因而,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体现其多重文化性,结合特定的历史街区,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生活、工作环境,把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纳入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应用生态学的原理,探索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是实现城市环境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目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目前国内生态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不是十分明确或缺少法律基础,造成规划编制缺少明确的指导方向和依据。这使得规划师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么按照个人的理解进行编制,要么按照领导的个人意图进行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一方面使得整个规划过程和结果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城市规划无法与现行的规划体系(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和管理制度(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衔接,无法将生态城市规划在现行的规划和制度下进行实施与贯彻。
2.生态城市规划缺少多学科的交叉和整合。生态城市规划的对象是区域或城市生态系统这样复杂的巨系统,包含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子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互为因果。因此,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目前,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大致由环境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组成,它们又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因而,必须是一个多学科背景的规划团队,才有可能较好地完成一个生态城市的规划。
3.生态城市规划缺少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由于体制等原因,国内的规划一般都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这造成很多规划实际上成为规划师个人理想或者政府部门意志的体现。尤其是生态城市规划作为一个较新的规划类别和概念,广大公众更是比较陌生,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使得生态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缺少了一部分规划主体的参与,一方面造成规划的过程和结果缺少公众代表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造成生态城市规划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而在具体实施中困难重重。
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1、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对空间和营养等因素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第二,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尽管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本质上的区别不是很大。
3、承载力原则
承载力原则主要是按照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是城市事业发展中人们长期生存的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活动极限度。城市变革规划里必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
(1)对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加以控制,因而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多方面的消耗,优化人口数量对于城市生态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本城市能够承载的生态能力实施规划预测, 且结合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不同的方式对生态进行保护。
(3)理解承载力原则必须要维持良好的产业结构, 对整体布局实施有效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4)对于一些可以再处理利用的资源必须要慎重考虑使用,主要是针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科学规划,以满足资源循环运用的效果;对生态型建筑实施科学规划的同时,要不断改善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自己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
(5)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除了要依靠人工处理外,还要研究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其对于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有很大的作用。不断扩大兴建城市生态森林广场的面积,运用立方体绿化扩大绿色面积,改善城市对空气污染的自净能力。
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和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条件具有较大的不同,这也使得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特色。
结语
认真切实的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要注意对自然景观与湿地的保护,积极地推广绿色建筑和生态住宅,争取使生态建设达到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城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婷,梁本亮,施凤英. 如何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2010,09,02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中国目前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化与低碳化、生态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需认真探讨的问题。因此,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让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始终,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1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
1.1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有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生态技术等。
1.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1.3循环性
低碳城市的循环性主要有: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1.4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2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现状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城市称号的规划、认证与审查工作,充分显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内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为低碳城市试点,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也纷纷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想法和初步计划。
目前,虽有若干低碳城市的试点在围内开展,但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与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尚不明晰,以致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流于表面、难以深入。而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因缺乏科技支撑也存在盲目性,相关部门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和评价。
3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城市规划中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评价一个城市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要素是是否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过于注重社会经济效应,忽视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尽管国家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要求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激增,人民生活水品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给原本越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
3.2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利益诉求
(1)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已经减弱。许多城市规划缺乏延续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城市规划可能随着政府主管领导的变动而变动;另一方面,有些城市规划的实施进程又滞后于规划的期限。
(2)历史文化建筑等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经济利益,一些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持,使一些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遭受了灭绝性的毁坏。
(3)城市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加剧。比如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措施分析
4.1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包括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在的作用。
4.2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及低碳城市规划定位。积极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城市规划当中,国家倡导整个社会从追求直接的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追求间接地长期利益,使人们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转变,以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同时,低碳约束要求有一个具体的低碳城市的规划定位。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应该体现循环发展、生态的思想,设计出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公共设施布建原则,有目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用地规模。
4.3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4.4制定低碳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会、经济和生态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低碳城市规划制度,并采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的低碳规划进行测评,以促进低碳城市的群体出现。
4.5低碳城市规划中要体现绿色城市、节约型城市的特色。低碳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街道,使之可以消解城市废弃物等,使之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物种,此外还要有耐旱及抗病虫等性能的植物。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5 结 语
低碳城市规划就是依照低碳城市规划理论,通过科学途径,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又经精心实施,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广低碳建设等方面全面推动低碳城市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江欣.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2009(21).
[2]袁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宁阳;生态;分区;环境
一 生态战略规划的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山东省宁阳县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城镇规模也显著增大,这种城镇化过程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但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这不仅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危害到了生态安全。由于县城绿地生态对于改善城区以及其他城镇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们对其愈来愈关注。
本次县城的绿地生态战略研究主要目的是保护县城内的地质、水文、生物,文化遗产等资源,保障县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县城气候环境,涵养水土、为城镇提供持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县城的农田林业系统,保护土地资源。引导城镇空间有序增长,协调人类居住、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维护县城生态平衡。
二 生态分区的依据与原则
生态分区应以自然系统的生态学基本特征为基础,根据县城内社会经济需求情况和生态完整性维护状况确定主要的生态问题和主要的生态保护目标,依据生态学基本特征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在区划的基础上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分区可持续发展方案.坚持区域分异原则、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和培育原则、确保城市发展空间原则以及建设性保护与整体协调和系统整合原则。
三 生态分区
根据县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适宜性,按照城市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将县域划分为生态管护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控制区三个功能区。
(一)生态管护区
1 范围
生态管护区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场以及东引汶干渠、西引汶干渠、直界水库、贤村水库、月牙河水库和石碣集水库等重要水源涵养地。
2 主要环境问题
该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部分地区森林与水资源遭到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3 生态管护区建设保护与发展重点
由于生态管护区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占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维持城市基本自然生态功能平衡、维系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稳定因子,其建设、保护与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禁止进行有损自然生态的开发建设话动,对域内工业用地和集中村落
应慎重布置,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
(2)严格限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人类活动,非核心区和其它生态管护区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实施积极的建设性保护方针。
(3)水源保护区内要先期实施清污分流与污水导流。在此前提下可进行低密度的城建开发。
4 生态管护区亚区
(1)水源管护区
主要包括东引汶灌干渠、西引汶灌干渠以及直界水库、贤村水库、月牙河水库、石碣集水库及其上游区域,这些区域按饮用水源区进行水环境保护,以达到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水库周边设立300~500米卫生防护隔离带,上游地区设立100米以上隔离带,禁止污染企业进入该区域,尽快实施清污分流。
(2)自然保护地
①森林公园
县域内森林公园l处即神童山森林公园。
在森林公园内,以景观资源的保护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美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严禁建设与森林公园无关或污染环境、破坏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未经批准不得新建各类宗教建筑。在核心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
②自然保护区
县域内自然保护区有l处,即白鹭栖息地自然保护区。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与保护工作,对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划定专门保护区,全面保护珍稀物种及环境。禁止在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开矿、采石等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③林场
县域内林场主要包括:杏山林场、中皋林场、高桥林场。
加强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严禁乱砍乱伐,乱占林地,搞好森林防火,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它毁林行为。
(二)生态控制区
1 范围
生态控制区主要包括:县城内各类农林用地、河流水系防护林带、矿产资源保护区、地下水超采地区以及重要城镇的生态隔离带等。
2 生态环境问题 本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城镇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采,部分农田耕地遭到破坏,部分河流水体缺少防护林带保护,导致湖泊湿地萎缩,=-些河流湖泊退化污染严重。
3 生态控制区建设保护与发展重点
(1)控制区的开发与占用要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方针.加强城镇各组团之间及交通沿线的绿化带建设。
(2)管护区与重建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沿路沿河的绿化带等以农田、园林绿化和景观开发为主,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适当布置具有观赏性的标志物,强化过渡区对城市生态的稳定功能和对城市居民的休闲服务功能,加强湿地与河湖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矿区废弃土地的复垦,努力建设农牧、农水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系统。
(3)各个发展时期之间的待建城区不布置永久性标志建筑物。在大规模集中开发之前,以绿地和农田为主,不成片开发。
4 生态控制区亚区
(1) 各种绿化隔离带
主要包括:石崩河、北鄙河、故城河等沿河绿化隔离带,华丰镇,泗店镇、伏山镇、埋城镇等重要城镇周边的生态隔离带。其主要功能是生态隔离.在建设过程中,应强他条带的景观化、园林化设计,建成集生态功能与游览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
(2)备类农林用地
农林用地主要包括备类农田、养殖水面、苗圃等,即各县乡镇周边的集镇,村、农田、河流水网、丘陵等用地的农田开敞区,以农业活动为主要形式。地貌以自然环境、绿色植被和自然村落为主。
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外.要转换思路,在整体社会经济体系中寻求农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宁阳县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有部分农业用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或生态用地。
(3)矿产资源保护区
宁阳县是重要的煤矿产区,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部分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居民点塌陷,重点保护城区东北部煤矿塌陷区,结合城市绿地规划,进行生态整治。
对神童山、彩山、东疏镇西部以及磁窑镇西南部的矿石资源的开采,应进行严格限制,县域北部的汶河河砂的采挖.也将对整个河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加快控制区复垦绿化工作,降低或杜绝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止山体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
(4)地下水超采区
重点保护宁阳和磁窑镇两个超采区.以及鹤山乡泗皋和东疏镇西疏地区形成的漏斗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使这些地区水位逐年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在生态控制区范围内采取封井、限采措施,优先充分利用地表水,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做到全面节流,充分发挥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
(三)生态重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