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1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上的企业相比,存在不小的落差。而技术创新能力落后,直接根源于我国民营企业有关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不能和现在的市场对接,所以为了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民企拥有“远航”的能力,就必须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关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有利于民企技术创新的制度,并形成制度创新路径。

西方经济学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向来有不同的观点。旧制度学派认为,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如凡勃伦提出了“技术决定论”,他认为,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创新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决定性因素,制度决定技术。如诺思就主张“制度决定论”,他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创新。在肯定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诺思并不否定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有一定的作用。实际上,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但在现实的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应大于技术创新。

民企创新不可或缺制度改革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源于计划经济后期,所以民营企业的制度都无法避免地受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而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极大的制约。而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竞争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形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涵,是决定企业乃至国家盛衰的重要力量。

从当前的形势来分析,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要使我国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实属关键。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具有自己独特之处,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制度创新对我国技术创新是不可缺少的。

要点提示:民营创新愿望强烈,而制度创新供给则明显不足。政府多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给予更大的关注,而对民企则表现得有些“漠然”。

一方面,我们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要求很强烈,而制度创新供给则明显不足。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促进和扶持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则表现得有些“漠然”,对民营企业的制度需求更多的是采取“消极”的态度,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需求受到了“冷遇”。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对保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给以更多的关注。我国民营企业一般是规模不太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已经在使用信息技术,有的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技术,但是它们都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这就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多样性以及灵活性,由此也就决定了促进民企创新的制度创新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还有,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制度尤其是高科技型民营企业人才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科技人才多倾向于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外企工作,一方面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普遍好于民营企业。可是统计表明,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可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是非常高的,这和高科技人才的择业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制度创新”激励技术创新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较快,但主要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基础上的数量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只要具备低成本、低价格、大批量、大规模的条件,就能迅速发展壮大。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后,民营企业所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要素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约束,原来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所以,今后的竞争优势主要靠技术、品牌、管理和企业整体实力。

而创新就是打破以上瓶颈和障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制度创新来保证。正如诺思在总结为什么中国没有进入工业革命时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取得工业革命的成功,是因为中国缺乏保护专利的法律(制度)。由此可见,制度创新对保证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缺少稳定而可靠的技术信息和创新技术源,这对我国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源头,并可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规模和水平上台阶。

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还普遍偏低,风险承担能力还较弱。民营企业家很多是由原来的个体业主转变而来的,企业规模和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后,很多民营企业家无法胜任管理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制度创新的不足,我国民营企业一直还没有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企业制度,这就不利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也就不能选择合适的管理人才来管理企业。所以,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还应该看到,我国民营企业在使用、留住高科技人才方面需要制度创新的激励。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在凝聚人才、储备人才、吸引人才方面仍有很多缺失,关键也是在于制度创新不足。通过制度创新,我国民营企业可以推动民营企业间的联合和技术共享,还可以和有关机构结成技术联盟,甚至和国外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高科技人才的机制,并依此让高科技人才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

要点提示:民营企业创新一定要沉得住气,要稳扎稳打,在制度创新上入手,从一些细节上寻找更多的突破口。

“制度创新”促进民企“二次腾飞”

近日,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透露说:“现在人们更多重视企业的总资产、员工人数、厂房、纳税、销售额,而忽视品牌价值、企业文化。”他表示,事实上,20世纪美国经济增长来源的70%―80%不是因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而应该归结于“技术进步”。目前已经做大的民营企业需要研究如何实现“第二次腾飞”,对于自主创新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创造“人无我有”的产品,更要着力于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委已经推出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商务部与财政部将投入7亿元专项用于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包括参加展会、投放广告、建立售后服务网络等;发改委、财政部也将对名牌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研

发、技术改造等方面采取同等优先政策。

与这些宏观方面的政策相比较,民营企业创新一定要沉得住气,要稳扎稳打,在制度创新上入手,从一些细节上寻找更多的突破口。

我国政府对民营企业创新力量的重视在逐渐加强,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制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进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以及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享受贷款贴息政策。”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之间很多有相互抵触的地方,并多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很多政府官员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执行中总存在“打折扣”的情况。所以,我国政府除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应该赋予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一定的权威性,具体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协调、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2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现状与衰退机理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现状

从一定意义上讲,东北并不是一个落后地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地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的重型结构对资源进行超强度开发,矿产资源储量大幅度减少;能源、交通运输已由原来的优势条件,转变成了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产生较大幅度的偏离,工业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等导致该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并且效率低下,具体可以概括为:经济结构调整缓慢,新兴产业比重低;产业竞争能力下降,产品市场份额萎缩,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等。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机理

老工业基地衰退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原有的传统工业发达地区现在都处于不同程度的衰退状态。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原因不但具有其他国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且还具有个性问题,即由于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制度滞后和体制的不适应等问题。

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衰退原因除了对工业升级需求的反应迟钝、错失了升级转型的良机、东北畸形的“重化工独大”的产业布局等,其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创新能力较低。其衰退机理可表述为:由制度决定的经济结构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经济效益的驱动进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区域优势结构、市场需求结构产生错位,工业结构出现“老化”丧失生产力与市场优势,竞争力与经济效益下降、缺乏增长活力,工业基地必然走向衰退。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经济发展的现实看,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实质就是制度的不断创新。从经济系统平衡协调发展需要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地位,振兴老工业基地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1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模式选择

从经济方面讲,制度创新既包括经济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等),还包括分配制度、消费制度、价格形成制度和企业制度的选择、经理市场的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建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等等。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讲,主要采取了内生渐进式制度创新模式(以“长三角”为代表)和外部变量引入型制度创新模式(以“珠三角”为代表),而这两种模式都表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路径。根据东北地区的特点,本文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模式应该选择内生渐进式制度创新和外部变量引入型制度创新相结合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模式。

2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在经济制度体系中,产权所有制度是根本制度,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所有制创新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的重要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继续推进和完善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清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制度障碍,在全社会范围营造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投融资体制,为民间投资的启动创造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构筑创业的利益激励机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有效激活庞大的非公有资本投向生产领域。

其次,积极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在竞争性行业中,大量引入非国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在金融、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诸领域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整体上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

再次,着力推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当前东北的个体私营经济无论是在“质”还是“量”的方面,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民营资本提供了巨大的兴业空间,民营企业应抢抓机遇,高效利用振兴战略的各项有利政策,积极参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源配置。努力扩大私营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企业所处的产业等级。

最后,坚持创造优良投资环境,加大外资引进的力度,通过混合所有制机制实现与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的兼容,使之成为承接外商投资的有效载体。在加入WTO新环境下,中国进一步开放了外商投资领域,放松了一些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这有利于将大中型国企的国有股出售给境外的战略投资者,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通过股份的转换吸收外资。

促进东北的振兴,只进行所有制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并非某一项制度的创新,综合的制度创新活动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需要配套进行。主要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的政治制度创新、以扩大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以最大可能发挥人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的激励制度创新、以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为宗旨的产业制度创新以及能为以上创新提供宽松、自由环境的非正式制度创新等等。

三、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的目的是要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建立促进东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制度。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参与制度创新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其参与主体是中央政府,为制度创新供给政策;二是中观层次,其参与主体是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行组织;三是微观层次,其参与主体主要是企业等基层组织,对制度创新具体操作。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较完善的制度创新运行体系,各层次参与主体的作用,成为制度创新的动力。因此,要顺利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需要三层次参与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协调。

首先,就宏观层次而言,中央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重大战略决策和方针。我国政府已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在宏观上对东北地区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政策支持。中央政府还应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东北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发挥中央政府在这一制度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而成为促进该区域制度创新的动力之一。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互动

作者简介:彭诚,1982—,男,汉,四川绵阳人,博士,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科技管理

目前,技术创新被誉为能够影响企业生命的复杂经济行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众多能够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而企业在制度搭建方面的创新正是外部环境中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要保障其技术得到全新创新提升,不但需要一系列的经济和行政手段,更需要企业在制度创新方面做出努力。

一、企业制度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

企业在当期发展环境下所具备的技术研发和变革技术直接反映出了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再发展也建立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之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牢牢把握自身的技术和制度基础才能突破自身特殊性,持续重建新的技术与制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相互依赖、相互辅助、共同进步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制度建设具有稳中求变的特性,而技术创新则追求持续突破。文中强调的制度与技术的创新互动,并不是强调两者在发展节奏上追求同步,当然在现实中,也很难出现企业的制度与技术是同步创新同步变动执行的。针对我国的众多企业而言,生产规模的发展壮大往往会受到来自管理、研发、营销等各方面的制度约束,制度的创新不可避免。而当制度在不断健全完善时,技术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滞,仍然朝着既定目标推进。因此,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制度的完善排除了技术创新的阻碍,技术创新又拓宽了制度的涉及领域,补充了制度的创新空白。企业作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两方面创新的受益者。企业应该积极营造适合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可控环境,确保创新工作的开展。

企业的制度与技术的互动创新一般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企业制定出制度,为技术改革提供人员组织、资源调配,提供必要的激励机制,同时为技术的研发提供信息保密机制、责任监督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等。第二,技术的进步带动企业快速成长,制度开始成为成长的羁绊,其不均衡性无法满足特定的市场需要。企业需要调整和创新制度来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更大的平台。第三,企业的制度开始深层次的验证完善。制度在创新中的内容依据大多来自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得到了有关经验教训、理论知识及人文信息等。第四,已有的制度和技术都会成为下一次创新后的新制度和技术的基础。只有前期的不断磨合适应才能创新出更加匹配的企业技术和制度。

二、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特征

企业都朝着宏大的未来目标去发展,完善自身制度体系对于在特殊文化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都具有一定的特性,主要包括层次性、复杂性、关联性、特殊性、演进性和趋同性等特征。

1.层次性。运用于同一类技术创新的制度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程度的区别,制度的约束性有层次差别。企业的制度往往涉及企业经济与行政活动的方方面面,根据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来划分层次,主要分为根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辅助制度。根本制度指的是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方向及内容起到决定性判断的制度;重要制度是指能够指导技术创新在关键环节理清方向的制度;而辅助制度则表现为促进技术创新效果较不明显的制度。

2.复杂性。制度的建立往往经过长期实践活动的试验才能得出,对于不同的实践过程产生的效果描述不同,所形成的制度内容也容易产生复杂多变的性质。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构建中,制度形式既包括经济类,也包括社会类、人文类、思想文化类等,而且在这些分类中,也还有正式文本与非正式的区别。一些制度可以是人们为分配技术创新利益而制定的,也有些制度时为推进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而制定的。这些制度都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风险预控,但无疑是复杂多样的。

3.关联性。在技术创新的制度构建中,不同制度之间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彼此独立又可相互影响。如制度的三大分类中,根本制度有可能直接影响着重要制度与辅助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后者的运行效果也会随着前者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当然,由于制度建立的作用对象是大体相同的,许多重要制度与辅助制度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影响根本制度的运行。

4.特殊性。特殊性主要是强调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由于技术和制度的建立和创新都存在一定的历史积累过程,由于不同企业甚至国家的发展轨迹不同,历史人文背景和文化理念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制度成果。当然,在当前信息时代下,知识共享程度加剧,许多国家和企业都能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国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点和制度创新点,但是不可否认,在搜集并整理后的制度创新已经具有了本国和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完成了互动的快速融合。

5.演进性。企业创新不是口号一出现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量的积累和时间。技术创新下的制度构建具有不断变化的性质,可以是循序渐进的,也可以是加剧突变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在扩大,技术发展也随之不断满足要求在提高,生产力和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制度创新的演进。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剧,与技术研究和变革相呼应的制度建设也会日益加剧。其创新可以是突然摆脱原有制度框架,创新全新体系,也可以是在原有模板上细化分章,不断优化。

6.趋同性。虽然企业的发展理念有所不同,但是在技术创新的制度搭建方面往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彼此的知识都能够相互吸收融合,摒弃不好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制度,这样的局势使得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具有了趋同性。

三、激励技术的基本制度建设框架

激励技术创新能够确保技术获得更多的活力,达到更大的规模和高度。企业制度创新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既追求私有化,也追求公有式竞争。激励技术创新,可以从政府、企业、产权、市场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框架建设。

1.企业。企业鼓励内部成员的创新热情,积极挖掘员工潜力。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拔熟悉制度和技术创新的管理者,营造创新氛围。同时加重企业间的合作。

2.产权。积极放大产权对人们内化外部因素的激励效果,完成无形与有形资产产权的创新转化。

3.市场。引导市场积极抵消由于创新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同时可以借助市场竞争压力提高创新动力和效率,力争造就适合创新的外部环境与整体结构。

总之,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够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使技术创新充分展现其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技术创新可以引导制度创新的升级,促进企业获利。两者是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只有认清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掌握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特征,积极建立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框架,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才能完美形成。

参考文献

[1]杨迎昕.试论技术创新中的制度激励[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34-36

[2]贾文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11(8)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企业;制度创新;产权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017-03

一、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创新概念自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J.A.Schumpeter,1912)中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1]。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开辟原材料新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等多个方面”(王曦等,2004)[2]。由此可见,创新理论是一个被纳入经济学范畴的概念(王吉鹏,2005)[3],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分析和研究领域。创新理论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两大主要分支:一是创新与技术经济的结合,形成以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创新与产权制度的结合,形成以科斯、若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黄燕,2001)[4]。

熊彼特首开技术创新研究之先河,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内,虽然对制度创新有一定的意义,但早期对创新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如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定义,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对创新进行类型划分的;此外,希克斯将创新分为“节约劳动型”、“节约资本型”和“中性”三大类;门茨则将创新划分为“基础创新”和“二次创新”两大类(常修泽,1994)[5]。由此可见,他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偏重于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是很有限的。

二、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一)制度创新理论发展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仍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已用效用最大化替代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定,理性被理解为人能根据各种约束作出一系列欲望、期望与偏好的选择(吕爱权,2002)[6];二是认识到按传统理论的观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组织受“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实际上是假定了市场的运作不存在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交易费用(宋长瑞,2000)[7]。事实上,任何一项交易的完成,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对合约进行监督和讨价还价等,因而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产生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不同制度安排;三是完全竞争模型要求完全界定私产制度,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率的(程恩富,1999)[8],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期望,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现实生活中产权结构的多重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这些认识,产权学派企图揭示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内生的,并探讨了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等多个方面(蔡彬彬,2004)[9]。

(二)关于制度的研究

兰斯・戴维斯(Davis,Lance,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C.North,1989)率先在制度创新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邓翔、胡国松,1994)[10],根据诺思的定义,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务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方式、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市场规则等(裘宗舜等,2001)[11];T.W.舒尔茨认为,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某些服务的供给者,是应经济增长的需求而产生的,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不同(李国民,2004)[12];林毅夫认为,人之所以需要制度,是因为一个理性人能力的有限性,他在做出决策时要支付信息费用,以及人生活环境与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此,一方面是人需要用制度来确保生命期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需要它来促进与他人的合作,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宋延康,2004)[13]。

(三)关于制度创新的研究

关于制度创新的定义,普遍的观点认为主要是指创新者为获得潜在利润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对策(李文涛、苏琳,2001)[14]。兰斯・戴维斯(Davis,Lance,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C.North,1989)认为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阶段,即形成“初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形成“次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协作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其变为现实的阶段(王娴,1999)[15]。并认为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制度创新存在时滞效应(Davis,Lance,Douglass.C.North,1989)[16],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与组织的时滞,即从认识外识外部利润到组织初次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二是发明的时滞;三是“菜单选择”时滞,即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菜单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创新的时间;四是启动时间时滞,即可选择的最佳创新和开始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经营之间存在的时滞(黄新华,2002)[17]。

三、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企业由生产型到经营型、再到创新型的变革(张承谦、陈利建,2000)[18],创新型企业与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和经营型企业有很多的不同,创新型企业在内部实现研究和开发的制度化,把开发研究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运行机制、企业的管理等都完全依靠企业创新,而制度创新则成为了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王家斌等,2002)[19]。从制度角度对企业进行分析,始于罗纳德・科斯,他在其成名作《企业的性质》中把企业定义为与市场相对应的可以相互替代的经济制度(沙恩水,2002)[20],从而引发了现代经济学中新制度主义革命;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而新制度学派的主流观点,则是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认为企业是契约的有机组合和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郭卫等,2003)[21];随着企业制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市场和企业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交易成本理论(宣烨,2002)[22]和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论两大分支,其共同点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高核、徐渝,2003)[23]。

(二)企业制度创新的特征和类型

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企业制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企业是一组与市场相对应的契约关系,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仅仅是一种契约取代另一种契约(张五常,1983)[24];二是企业这组契约是不完善的(吴炯等,2003)[25]。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契约可完善,容易导致机会主义的产生,而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合约双方的专用性投资无法达到最优,只有通过纵向一体化,将不同的市场交易主体合并到一个企业内部,才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契约关系的集合(陈仲常等,2004)[26]。但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其内部同样存在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成本,因此,企业资金所有者必须设计一种制度安排来尽可能降低这种成本(,2001)[27]。由此可见,企业家创新的动机是扩充自己的财富、权力、地位,而会将其他的因素(如对社会财富的考虑)放在次要的位置。因此,虽然企业创新的内容清单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而在实践中由于受到经济和制度的约束,必须有所选择。

企业制度创新的类型主要有组织形式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四大类(方时姣,2002)[28]。组织创新可以是职能部门间的重新分工或企业流程再造,可以是部分调整或全面革新,还可以是企业内部调整或企业供应链和经营方式的重塑(王核成,2001)[29];企业产权制度主要指企业财产权属关系,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创新主要是指股份制的建立;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着力培养和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企业文化的结果(薛韬,2002)[30];企业管理创新则是指企业运行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和采用的新的机制、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三)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因

利润是制度创新的原动力(李少斌,2003)[31],制度创新是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变化,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变化。如果制度创新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林红玲,2001)[32]。制度安排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而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结构内实现,于是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彭文平等,2000)[33]。

制度变迁是诱发企业制度创新的另一个动因,制度变迁理论认为,造成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为消除和分散社会或经济风险,节约交易费用,或者是因为资源禀赋的改变、技术的进步、外部经济内部化、收入的预期变化及重新安排,也可能是来自政府的外在推动等。如果与制度有关的不同利益主体对制度变迁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有可能被创新(梅德平,2003)[34]。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形式(曹彩云,1998)[35]。诱致性变迁的一般过程是,由于人们在追求潜在利润的动力驱动下,当上述外部条件打破了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平衡后,原有的制度均衡状态被打破了,受潜在利润驱动的人们便会从事制度创新活动(孔庆峰,2004)[36];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的法律和命令引起的制度变迁,这一点与诱致性变迁是由一群(个)人自发性引致的制度变迁是最根本的区别(林毅夫,1994)[37]。此外,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并不是机械地绝对分开进行的,很大的可能性是两种变迁同时发生,而某种形式的变迁表现得更为显著(范方志,2004)[38]。当然,一项制度安排的变迁往往会受到现存制度环境,如现有的社会制度结构、信仰体系、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马健生,2003)[39];并且一项制度的变迁还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制度变迁可能会进入正确的轨道,但也有可能沿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前进,还有可能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张宏军,2004)[40]。

参考文献:

[1] 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54-56.

[2] 王曦,赵绘宇.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法律制度安排[J].当代法学,2004,(9):3-11.

[3] 王吉鹏.寻找企业文化的核心含义[EB/OL].http://省略.cn/pages/114/8114.htm

[4] 黄燕.主导产业:基本理论、现实偏差及近期发展思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4):52-56.

[5]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6] 吕受权.“经济人”、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J].商业研究,2002,(6):6-8.

[7] 宋长瑞.市场经济制度与政府功能――兼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J].廊坊师专学报,2000,(2):3-18,40.

[8] 程恩富,等.西方产权理论的哲学审视[J].经济经纬,1999,(2):14-16.

[9] 蔡彬彬.20世纪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财经科学,2004,(3):59-62.

[10] 邓翔,胡国松.制度・经济增长・新经济史―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学术观点述评[J].天府新论,1994,

(3):92-95.

[11] 裘宗舜,艾健明.制度、制造变迁与会计信息失真[J].广西会计,2001,(11):3-8.

[12] 李国民.融资制度的概念界定与功能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0-25.

[13] 宋延康.制度的非均衡与变迁[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7):6-12.

[14] 李文涛,苏琳.制度创新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01,(11):61-63.

[15] 王娴.投资基金的制度变迁研究[J].金融参考,1999,(2):7-11.

[16] 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7] 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1):72-77.

[18] 张承谦,陈利建.技术进步型企业的特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5-7,35.

[19] 王家斌,等.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层面[J].社会科学辑刊,2002,(6):71-76.

[20] 沙恩水.对交易成本的某些观点的分析[J].天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4-26.

[21] 郭卫,等.企业的目标及中国企业目标改革的取向[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5-58.

[22] 宣烨.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制度与组织理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98-100.

[23] 高核,徐渝.从交易费用和契约看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J].思想战线,2003,(5):7-10.

[24] 王万山.企业组织效率求解[J].江苏商论,2003,(12):90-91.

[25] 吴炯,等.论产权明晰的内涵与企业治理的本质[J].经济体制改革,2003,(1):56-59.

[26] 陈仲常,等.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与现代企业合约理论研究[J].探索,2004,(3):66-69.

[27] .风险投资中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J].河北学刊,2001,(2):72-76.

[28] 方时姣.企业创新与构建企业创新体系[J].财经政法资讯,2002,(4):20-22.

[29] 王核成.基于电子商务的组织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5):45.

[30] 薛韬.企业创新体系及创新经营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02,(2):51-54.

[31] 李少斌.政府与企业家创新的进货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2003,(7):76-78.

[32] 林红玲.西方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01,(1):76-80.

[33] 彭文平,等.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联效应[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48-51.

[34] 梅德平.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1):61-64.

[35] 曹彩云.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述评[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1):89-91.

[36] 孔庆峰.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长期延续的原因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7):42-29.

[37] 陈天祥.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6-93.

[38] 范方志.中国金融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1):3-11,18.

[39] 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中的制度变迁[J].教育科学,2003,(3):1-4.

[40]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44-46,132.

A Summary Research on Enterprise System Innovation

ZHANG Zhao-long

(Hunan Industry University, Zhuzhou 412000, China)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5

在县域治理制度层次中,每一个层次的具体操作功能与地位均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以纵向层次划分,县域治理的制度可以分为制度的策划与制度的实施环境。制度的实施环境是外在影响因素,而制度的策划则是其内在影响条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治理而言,较高层的制度体系为国家层次的宏观法律规定,中等层次的制度层面则包括省级、县级的规则标准,这些较为宏观层面的制度层次在广义上将其定义为制度环境。在县域治理的范畴中,其中组织内部设置的规则、程序及其他治理措施则是属于制度策划的内容。外在的制度环境从宏观上确定了县域经济活动治理的方向与范围,其结构体系则决定了其实施结构,它为县域治理的活动提供了规则制约基础。制度环境是决定其县域治理结构实施的可靠性与效率的关键。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因素分析

人的实际工作动力,行为准备均与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安排的不同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效果,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就县域治理而言,县域内部政府的管理措施的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安排、个人的消费规划等活动按照具体制度执行是决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整个社会市场内部人们的活动行为安排是否符合制度规则的标准,对制度是否存在价值认同感,是创造县域内部良好制度规范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制度导向是决定广泛社会群体生产、生活具体价值的关键。若社会组成的广泛民众能够对制度产生依赖,预见遵照及维护制度秩序的光明未来,便能与其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将个人行为活动的作用扩大到社会层面,便能够成为县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因此,制度是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另外,县域内部制度的制定还必须与其实际情况做到和谐统一,与其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整体一致。制度具有其相对的实效性,然而社会是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若相关的社会制度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则必然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阻碍。因此,必须深化对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假定各县域内部的资源量是一定的,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则主要是决定于其社会制度的更新及其区域内部整体结构系统的调整。然而制度的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大部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众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将其与结构治理动力比较而言,制度创新的动力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动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能够刺激县域内部的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其经济的发展,是其强大的动力。从我国制度创新的具体实践而言,现已有部分地区在制度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其价值观念的更新、规则章程的变革安排、整体操作机制的调整与创新等。制度的能够为县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创造有效的制度媒介,为社会市场上广泛的竞争主体与人员活动提供相应的限制及激励条例,能够优化县域资源的配置,进而提高其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针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言,目前的制度环境虽然出现了较大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深入确立,然而传统的计划经济理念依然对其制度的规划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新的制度环境下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导致传统的制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动力层次包括三个因素,其中价值观念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它是影响整个制度体系制定与落实的关键。因此,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体系,将当前经济发展的体制及其他机制的革新与变化作为其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跟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重视发挥市场内部经济主体的竞争积极性,促成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对管理体制实施整治与更新,关注其服务作用,从而有效发挥制度创新的动力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形势下我国进行科技自主创新的意义,分析了教育创新与科技自主创新的关系。本文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点领域在大学的观点,论述了大学教育创新的两个方面即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制度创新。 

 

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人类迎来了一场全球化浪潮下的科学技术革命。科技的自主创新已成为各国抢占新世纪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3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我国老一代领导集体早就站在时代的巅峰,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教育创新的。他们深刻地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今天,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初具雏形、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生产部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对自主创新能力贡献最大的是大学教育。我国政府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指出,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自主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由此可知,提高大学科技研发能力和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这促使我们认识到,大学教育创新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中的关键。 

三、大学教育创新的“两手” 

大学教育创新可分为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制度创新两个方面。 

(一)教育思想创新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教育思想指导教育者的行为,以及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制定与执行。因此,教育创新的第一要务是教育思想创新。大学教育思想创新应涵概以下几个内容: 

1.要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育人的基础上又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职能。教育必须重视完善其多种职能,不能“偏科”。只有全面充分的发挥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种职能,育人的基本职能才有可能完满实现。 

2.要树立现代人才观 

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让我们形成了只重视恪守传统的知识和技艺,不重视启迪、激励人的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在现代社会,它严重的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思想的发展。我们应当树立起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观。只有如此,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不断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才能国富民强,在国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3.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 

目前,我国大学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而轻技术。学生们往往理论水平不错,动手能力却严重不足。这导致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常常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论发挥才能。全面的教学观应当既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又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既能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才是现代社会最为需要的。 

4.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达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组织和协调的能力等等。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从大学毕业即意味着要参加工作、进入社会,这让他们更为迫切的要求掌握全面的能力以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好的大学教学质量应当确保大学生这些能力的全面成长。 

(二)教育制度创新 

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制度要创新。教育制度创新的目标在于两点: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和实践的生态性。制度的先进性可以从价值先进性和规范先进性两个层面理解。价值先进性就是要通过制度的作用,传播、保护先进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包括:为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基本价值;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开放的外来价值。规范先进性指创新的教育制度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高效性。创新实践行为贯穿教育制度创新的整个过程,守护着教育制度的人文性,实现着教育制度的实践性,保障着创新制度的先进性。创新实践行为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内核,它与创新环境具有依存性,创新实践过程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具有生长性。具体来说,教育制度创新应包括以下几项目内容: 

 1.建立现代的学校制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企业制度已建立起来并得到基本完善,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大量研究所、设计院已完成“事转企”。在成功的改革过后,这些单位的竞争力、生产率大多有显著提高。而公立的大专院校依然维持老旧的体制,缺乏进步的激励,国家对学校的干预过多,效率低下。这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建立起现代的学校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学校自主权,进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 

2.建立创新的教育投入体制 

目前,教育资源的稀缺依然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教育水平的地区性差异过大,教育资源过度向中东部地区、名牌高校集中。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在教育投入体制方面有所创新。一方面教育拨款要更多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一方面当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民办高校,以民办高校来缓解因公立高校教育资源稀缺造成的教育水平不足。 

3.建立高效率的学校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高校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却对学校的管理没有什么发言权。这不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应当向西方教育强国学习,将民主机制引入高校管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教育思想需要教育制度来体现、落实;教育制度的建立、更改和完善需要教育思想的指导。教育思想创新与教育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在教育创新中要对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普及的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的重要条件。普及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要求我们总结经验,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抓住教育发展规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争做新时代的教育开拓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