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劳动的内容

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非生产劳动;金融;剩余价值;利润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78-02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研究都存在以下假设,即金融本身并不创造新的价值。这个假设只是被无条件地接受,而无人对此详加探究。但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说明的:第一,非物质产品生产部门的劳动是否创造(剩余)价值;第二,金融行业雇佣工人的劳动是否创造(剩余)价值;第三,这部分剩余价值与金融行业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正确说明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理解和拓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认识。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基本认识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区分的基本认识是建立在对生产资本研究的基础之上。

(一)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

“生产劳动是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1]148。这个定义来自于亚当・斯密,马克思予以高度肯定,认为是斯密的巨大科学功绩之一。马克思的功绩在于科学地阐明了劳动同资本的直接交换的具体含义。马克思指出,这样一种交换应是双重交换,第一重交换是流通领域中,货币和劳动能力的交换,即对劳动能力的购买;第二重交换是生产过程中,劳动直接隶属于资本,并变成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一定量的物化劳动与等量活劳动加一个不经过交换而占有的活劳动的追加量相交换”[1]429,与剩余价值的生产相伴随的还有同劳动能力相对立的、独立化了的物化劳动的价值保存并增殖。马克思本人关于生产劳动的定义,“只有生产资本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1]147,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精神实质上与上述定义是相同的。

(二)关于“非生产劳动”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当生产劳动的内涵确定下来后,非生产劳动的内涵也就可以绝对地确定下来了。非生产劳动指“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当然也包括同那些靠资本家的利润存在的不同项目,如利息和地租交换的劳动)”[1]148。这里劳动与收入的直接交换是一重交换,仅发生在流通领域。货币仅作为流通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形式与劳动交换,目的在于获取某种具体的使用价值。

(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认为,从产业资本家的角度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资本与收入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生产物质产品,不在于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的具体性质。这种区别来自于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是否存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

具体看,这种差别意味着,与收入直接交换的劳动并不补偿收入中用以支付劳动的基金。收入所有者为这一劳动支付报酬,其结果是获得一个具体的使用价值,随着消费的结束,对于收入的拥有者而言,这部分货币所代表的价值也就消失了。而资本家用所拥有的货币与劳动直接交换,完全是因为劳动者提供的交换价值额大于花在它上面的费用,也就是说,是因为它对资本家说来,纯粹是一个用较少劳动交换较多劳动的手段。

另外,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同一劳动,对于资本家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只要资本家作为生产者来购买它,用于实现资本增值,这个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的,只要资本家作为消费者来购买和消费它。

二、服务作为“生产劳动”应具备的特征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内涵的确定是逐步完善的。当马克思关注的视野从生产领域和生产资本那里转移到流通领域时,“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仅仅以是否与资本相交换来定义则显得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拓展。

马克思本人对于“生产劳动”内涵的拓展,出现于其对商业雇佣工人所从事劳动的性质判断上。马克思认为商业雇佣工人单纯的买卖劳动由于其目的仅在于已创造的价值的形态转化,故属于“非生产劳动”。而包装、分装和运输等活动由于属于“生产劳动”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则属于“生产劳动”。同样从属于资本的劳动在这里出现了区分。但这样的拓展仍然局限于物质产品领域,需要将其拓展到非物质产品领域。因为与本文论述的直接相关性,这部分内容需要单独加以说明。

“服务”劳动的特性在于并不通过物化为物质产品来表现自身,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是同时进行的。生产行为一经提供随即消失,它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提供者独立存在,不作为价值组成部分加入某一商品。马克思认为,对于资本家而言,是否生产物质产品本身并不重要。在资本家看来,商品从来都不是一个消费对象,而仅仅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获取商品中所包含的交换价值才是资本的真正目的所在。服务的提供者只不过是直接提供了一个劳动,一个交换价值。这个交换价值同样是由劳动提供过程中不变资本的耗费、劳动力再创造的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决定。

服务能够作为“生产劳动”,同样,除了其与资本相交换,为使用它的资本家带来新价值之外,还要求这类劳动的作用对象不应仅仅是价值的形态转化,或者是已经实现(即使是作为债权实现)的价值。作为“生产劳动”的服务不仅要为资本家带来新价值,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也应提供新的劳动和价值。

三、关于金融部门雇佣工人服务劳动的性质判断问题

金融部门提供的是各类金融服务。如果将这里的金融业定性为最初始的货币经营业,即与信用制度相分离的货币经营业,那么,金融业所提供的服务或者说劳动,“只与商品流通的一个要素即货币流通的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货币职能有关[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会引起纯粹技术性的货币收付和簿记业务,本身形成一种劳动;货币作为贮藏手段,作为可能的货币资本存在,使得贮藏货币的保管成为必要,这种纯粹技术性的业务也会引起特殊的劳动。

这些劳动是由货币经营资本所雇佣的劳动者完成的。货币经营资本所雇佣的劳动者,就其出卖自身劳动力这一点而言,同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雇佣工人是一样的。他们在流通领域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时通过实际的劳动过程为资本家再生产出来购买这部分劳动力所需的基金。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会创造价值,也会创造剩余价值。但与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种货币经营资本的职能,按照上面的假设,是专门替整个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阶级完成这些由纯粹技术性的货币收付、簿记和贮藏业务直接引起的劳动。这类劳动,从整个社会生产的角度看,只与已经实现(即使只是在债权形式上实现)的价值有关。也就是说购买这部分劳动力的花费是一种流通费用。

金融业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一样,不直接构成资本再生产的要素。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整体上并没有因为这种剩余劳动增加占有任何额外的产品和价值。但是,这个人所代表的非生产费用却减少了,因为社会没有为这部分劳动支付等价物。但是,既然这个当事人是由资本家使用的,资本家会由于未对这部分剩余劳动支付报酬而减少他的资本的流通费用。因此,金融业资本家的利润与金融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只存在间接关系。

如果增加考虑其他类型的金融活动,并不能改变关于金融业雇佣工人的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的结论。如对于投资银行而言,投资银行雇佣工人所完成的劳动只不过是使货币或者货币资本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这与价值的创造无关,只不过是价值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再配置,其利润不过是从社会总体剩余价值中所做的一种扣除。雇佣工人劳动的非生产性质更加突出。

总之,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金融部门,其雇佣工人的劳动却不能算作是“生产劳动”。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资本本身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和地位。

参考文献:

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2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转贴于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3

这一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4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老调重弹,实则不然。在人类跨人新世纪,面对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文化层面、文化传播、文化积淀,编辑如何重新定义就显得日益重要:人们不能囿于那种编辑不就是收集牧集材料,整理一下使之成书的那个地位不轻不重、可以不屑一顾的传统观念。可以说,编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现在人们不仅谈论书、报、刊的编辑活动,而且议论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带、录象带和光盘的编辑活动,甚至认为电脑软件、网络出版也离不开编辑活动,当然,各种媒体的编辑活动,各有自己的特点。如图书和报纸的编辑工作就很不一样,图书讲求系统性、稳定性,报纸则讲究实效性、广泛性;书刊与广播也不一样,一个通过文字、图画、符号,一个则通过声音、语气、语调;广播和影视更有声响和音像的区别,多媒体、网络传播还可以双向进行,当然就更不同了。可见这些媒体的编辑都有各自特点,但它们共有的特点就是都有编校加工这个劳动过程。尤其在日益讲求劳动价值的当今,更有必要探讨一下编辑的劳动性质与劳动价值,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人们似乎还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方家。

探索编辑的劳动性质问题,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要在理论上搞清什么是生产劳动以及编辑的劳动职能。

什么是劳动呢?如果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仅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单纯的劳动过程来看,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是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从单纯劳动过程来考察生产劳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个体生产者的劳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劳动的一切职能融合于一身,单个劳动者要参加劳动全过程。他不仅要亲手直接操作,而且要承担整个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在这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化的共同劳动过程,如高科技信息化生产过程中新型的互助互利的经济关系,劳动过程更加社会化,劳动分工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只有协作生产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在这里劳动的不同职能分配给不同的劳动者担任,产品成为总体劳动者协作的产物。从事劳动的人不一定都亲自动手将劳动加之于劳动对象,从头到尾生产一种产品,而是只要完成总体劳动中的某一种职能就行了。马克思曾指出:“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

从这点分析出发,编辑人员的编辑过程应该属于脑力劳动的专业化的创造性劳动。它劳动的最终是产生一定形式的成果—载体。论文是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想的载体;期刊(学报)是科研成果的载体。作为脑力劳动者的编辑的劳动同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一样,也是生产劳动,而且在新的经济结构中,他们的劳动的生产性质更加明显,他们的劳动作用也日益增大。这是因为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要按照编辑流程进行有序的编辑劳动,才能形成预期的成果—编辑作品(学报)。

“编辑”一词的出现,最早是在公元7世纪的《唐大诏令集》八二卷,有“虑编辑之多缺”句。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南史·刘苞传》有:“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手自编辑,筐筐盈满”之语,其中编辑含义的容量很大,做动词理解,指的是一种劳动形式。《词源》修订本把编辑的古义概括为“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在出版业形成之前,编辑是成书方式的一种,即是一种劳动形式。我国古代出版机构大都是以家族为基础的私营书坊,若后继无人就会停办。因此,编辑作为一种专业职务,在古代不具备连续性和普遍性的条件,而近代“编辑”的概念,已不同于古代,它突破了以往以文字符号为介质的范围,可听的广播、可视的影视以及新型的电子出版物等各类媒介都有自己的编辑劳动及其特色。《辞海》1989年版认为:“编辑是新闻出版和电影等机构从事组织、审读、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把编辑工作看作是出版等专业工作的一部分。编辑工作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分不开的。定期出版的报刊,为确保其连续性,必须设立专职的人员从事编辑工作。在我国,编辑工作是以后和以前形成的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

著述劳动与编辑劳动区别开来,编辑由一种劳动行为而成为一个职业名词,这是社会发展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如今对“编辑”的涵义的界定众说纷纭,从中我们也许能窥探编辑的劳动性质。

一说“编辑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传播活动中,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致力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传播关系,把印刷和发行作为自己后续工作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此论抓住了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其性质是中介性的本质。但它又将编辑劳动限定于印刷媒体的编辑劳动中,概括范围失于偏狭,并且未将专业校对的活动与编辑活动区分清楚;二说“编辑劳动是著书立说劳动的社会化和扩大化的形式。”这个解释强调了编辑劳动的目的和实质在于发扬、传播,但对劳动使用的手段,对不同媒体编辑劳动的差异未曾论述;三说“编辑是在大众传播这一专业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独特的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系统的出版物化形态’。这一界定对现代媒体中编辑劳动的分析精到,对漫长历史上的编辑劳动涉及不足;四说编辑是“策划审理作品使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此语从揭示编辑劳动普遍的本质特征,即从编辑劳动的对象、内容、目的、性质等方面加以把握,我赞同此说。因为(1)编辑劳动的对象是“作品”(论文、文稿等)。凡进入编辑活动领域被编辑主体处理的客体,不管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它都是经过某种劳动创作的文化物品,可称之为作品。(2)编辑劳动的内容是“策划审理”作品。所谓策划,包含这样几层意思:策划审理是以作品为目标并由此出发、为此服务的;策划是具有预见性的活动,同时必须具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是三者的统一;策划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仅仅着眼于某一点,它追求的是最.佳成效。因此,策划既是编辑主体行为的起点,又是一个过程,同时还制导着目标的实现。从这个角度考察编辑劳动,可以看出编辑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最终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起点,必须有良好的总体创意、谋划和决策。就一本学报来说,就包括了选题、栏目、版面等多方面的设计,在这些方面不明确,编辑劳动就会成为盲目、无的放失的行为。(3)编辑的活动目的是使作品适合“流传”。这个“流传”既可以是“保存起来流传下去”的流传(如档案编辑),也可以是“公之于世流传开去”的流传;这个“公之于世流传开去”的流传,既可以是出版物形成的流传,也可以是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我们知道,编辑活动发展到现在,其内涵是有时代变化的,中国古代历史的早期就已存在编辑活动,早期的历史典籍就是他们来完成并传世的,这点由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变化即可看到我国编辑事业的发展和内涵的变化。中国历史典籍之所以如大浪淘沙般经久不衰,就是因为编辑具有的“缔造文化”的历史作用来完成的。这种“缔造”过程就是一种历史性的筛汰。这是一种接朝传代的永无止境的工作。当代编辑要过滤,后代的编辑也要过滤,尤其是后者,中国的典籍精品就是这样经过无数次编辑之手过滤之后传世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说编辑活动的目的是使作品适合“流传”的概念。(4)编辑活动的性质是对作品的“再创造”,编辑在策划审理作品、文稿、论文时,并不是实施一种消极的、被动的、纯技术的行为,而是作为主体进行一项对客体的积极参与活动,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同作品的作者一样,对客体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不同的是,作品的作者面对的客体是物质世界,而编辑面对的是作者的精神产品。这种体现着编辑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的劳动‘在选题的策划,文章的征集、审理、删改、编排和校对诸环节中无不表现出来。编辑要自觉地面向社会、面向作者和读者,捕捉学术信息,创造性地提炼选题,主动向作者约稿,改变那种盲目地跟随作者走,来什么稿编什么稿,“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的被动办刊方式。在审稿方式程序上编辑要适应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缩短审稿、编辑、校对的时间,简捷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信息含量,建立一种与现代社会相吻合的、快节奏的、开放的办刊模式。

从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编辑劳动的普遍本质特征:即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于流传的再创造劳动。它具有综合性和中介性的劳动价值。

编辑的劳动能创造价值,这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中的脑力劳动。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理,脑力劳动也创造价值。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消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劳动,但二者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生产耗费。”这里所说的“脑”,显然是指脑力劳动的耗费。因此,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形成商品的价值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编辑的劳动既然是生产劳动中的脑力劳动,因此他们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总劳动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的劳动在形成价值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点罢了。他们的劳动价值特点在于:

第一综合性。一般说,他们的劳动不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因为他们的脑力劳动不是直接凝结在物质产品中,而是凝结在精神产品中,然后再转移到物质产品中去。他们的劳动价值综合地反映在把握时代文化发展的脉搏,以自身的素养面对客体(文稿、作品)去粗取精,剔除糟粕,保留精华的过程中,直接作用于编辑实践过程中的选题组稿,文稿的评鉴,加工取舍等,尤其重要的是,编辑对客体的积淀和选择的结果,将物化于书刊的文化品位和传播再积累的价值之中,这些产品虽然不是物质生产,却是精神产品,因为它们都表现为物,劳动就可以凝结在里面。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艺术和科学的产品、书籍、绘画、雕塑等,只要它们表现为物,就都包括在这些物质产品中。”编辑正是根据一定的思想原则,以客体(文稿、作品)或相应的信息和著述材料为基础,进行创意、优选、优化、组合等综合性的精神生产过程,使精神成果适合于制作传贮载体的创造性智力劳动。

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5

1 安全培训意义

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做好安全培训十分必要,是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法规,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各行业规范中都明确地规定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未经过安全培训的员工不得在高风险岗位工作,可见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安全工作生产的需要,更是贯彻和落实国家法律规规的重要举措。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任何安全事故的产生都离不开人这一基本因素,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业或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而物体的不安全状态也大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安全事故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的原因。只有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不出现胡乱指挥、违章操作的局面,那么整个安全风险必然会大大减少。因此在员工工作之前,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十分关键,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操作水平重要途径,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的主要手段。

2 现场教学分析

2.1 现场教学特点

所谓的现场教学主要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实际的事故现场去进行培训的一种方法,这种培训措施是根据事故发生现场存在的危险隐患以及产生原因,有针对的对事故的产生原因、引发后果作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大多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材料内容的不同来断定的,但是各种现场一般都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多,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措施之一。

2.2 现场教学的类型

根据安全培训教学要求及教学活动性质,现场教学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2.2.1 生产性的现场教学

结合专业技术特点及其要求,组织学员到生产一线,对口专业工厂、校办工厂的生产劳动场所,既对安全生产劳动进行参观调查研究,又向生产劳动者学习,并参加一定的生产实际操作,以增长生产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劳动技能。一般时间较长,学习与生产同步。

2.2.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质的现场教学

结合安全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需要,到有关的工厂。第三产业部门的现场,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边参观边学习,有助于学员理解理论知识,了解其在实际生产中的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开阔眼界。

2.2.3 参观性的现场教学

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员到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单位、事故现场参观,提高学员的认识,进行生动活泼的培训教育、虽然时间较短,但印象深刻。

2.3 现场教学的方式方法 现场教学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3.1 辅助学生学习新内容、新教材的现场教学

一般是在学习新教材之前,老师组织学员到现场去参观和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讲授新课,使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理论、新工艺。

2.3.2 巩固和加深知识的现场教学

在学员学习了解新知识之后,组织他们去现场进一步调查。参观或观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了解其在生产部门的应用情况,以巩固所学知识。

2.3.3 掌握安全生产劳动技术有现场教学

学员初步理解劳动生产的基本原理之后,到生产现场参加一些实际生产操作,使学员初步掌握安全生产劳动技能。

2.4 现场教学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注意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实际现场指导工作和教学后的总结工作。

2.4.1 现场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有明确性和针对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要求职工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采用现场教学法,可及时灵活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在某联合站对集输工安全培训时,受训职工通过对联合站工艺流程的分析讲解及各岗位职责的说明,不仅明白了工艺流程及原理,更主要是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干的道理,掌握了书本上没有的操作技巧。

2.4.2 走出重知识、轻技能的误区

传统的培训观念是给学员灌输新知识,希望通过更新知识来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经常采用教学方法是课堂上者讲,学员听,至于学员是否能听懂,掌握多少,效果如何,所讲内容是否适用学员实际工作或学员是否掌握会用很难判断。实际上工人安全操作技能的获得是较慢的,知识的遗忘是相对较快的,而技能一旦获得就不容易失去。因此走出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知识又重技能提高的培训路子就显得非常迫切。采用现场培训职工理论和技能都能得到提高。如进行焊工安全培训时,大部分学员仅在理论上了解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一旦进行实践就无所适从。培训时设计模拟环境让学员选择灭火器和模拟操作灭火器,再设计仿真现场实例进行操作,最后通过讲评让学员自我鉴定,从而使他们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得以提高,学员结业时安全技能全部达到岗位技能要求,效果非常好。

生产劳动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勤工俭学课程素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把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让学生到劳动场所、实践基地去开展勤工俭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很好方式,而设置勤工俭学课程内容是影响到学习效果的主要方面。本文就对勤工俭学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探析。

一、开设日常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独生子女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一些家长只要提高孩子的应试成绩,而学生的动手实践劳动能力逐渐减弱。我省有开展勤工俭学的优良传统,农村大部分学校建有劳动实践基地,可利用这个平台,让学生适度参与劳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安排劳动强度不同的简单劳动,在生产粮食中使其体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普通劳动的内容很多,如挖土、锄草、播种、施肥、杀虫、摘果子等。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促使农村学生了解农村社会,了解农业生产,了解农民,提高学生们的劳动能力,也能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习惯,更能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一部分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表现很突出,找到了自信,使其体会到应试教育之外的乐趣。教育学生形成愿意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自发地去劳动了,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人人过着有劳而获的和谐生活。

二、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一些学生离开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就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开设与提高生存能力相关的课程非常必要。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播种、育苗、养育动物(如猪羊),让孩子们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当果蔬成熟时让学生们去采摘,体会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适当安排学生干些切菜、炒菜、煮饭的活,使其掌握基本厨艺。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挫折,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很多人承受不起打击而灰心丧气,开设提高情商的课程,教会孩子们正确面对得失,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性,这样才能担当重任。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防突发事故能力。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预防火灾;教会学生用电常识,预防触电事故;教会学生渡河常识,提高防溺水能力;教会学生防地震等自然灾害常识,提高应对突发灾害能力;只有提高了生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学生们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使学生逐渐掌握一些劳动技术和技能,可以受用终生。劳动技能包括一般劳动技能和专门劳动技能。一般劳动技能是劳动者从事一般工作的能力,是劳动技能的基础;专门劳动技能是劳动者的独特能力,是创造财富的核心能力。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体力能力是其他能力要素形成与发挥的基础,智力能力是劳动技能的核心,心理能力即人的心理特征,对其他技能的形成与发挥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当地的农、工、林、牧、渔等的生产劳动,提高“种、养、加”的劳动技能,这些基本技能是提供社会产品的重要因素。除了学习基本技能外还要学习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掌握高新技术将来才能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农村孩子的简单生产劳动能力较强,而一些现代技术懂得比较少,如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科技农业,等等。可结合信息技术课,学校生物园和劳动基地,通过学习一些生活、生产劳动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使学生逐步提高对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如让学生参与打字,板栗嫁接,手工制作绿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并形成主动学习技术的意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高新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开设劳动实验课程,树立科学探索精神

劳动技术课中开设劳动实验项目,经过动手动脑后,让学生明白一些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树立探索创新意识,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在“种养加”的劳动中,有很多项目可做实验。有一个学校种了两亩辣椒地,有一亩正常种植,为学生提供绿色环保的辣椒。另一亩地分组分区域让学生们种辣椒。经过劳动实验、统计分析,学生们明白施加数量不同的氮磷钾肥和有机肥料可以种出酸甜苦辣味道不同的辣椒。有个学校开设了陶艺课程,同学们在陶瓷制作中增加了乐趣,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只有从小培养学生们的求知探索精神,在学习劳动中解答“怎么做”“为什么”,才能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