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课标内容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课标内容涉及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与组成它的岩石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水与大气相互联系,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热配置;各种水文过程成为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是联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生物改变大气圈、水圈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岩石和非金属矿产的建造等。人类作为生物的特殊部分,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中起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在典型案例中的表现
课标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由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程度以及产生的功能是有区别的,所以要利用多样化案例,让学生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循环促使各种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各单独组成要素或各单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不能把个别成分特征的组合代替整体特征,或者把个别成分各自作用的叠加作为整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对人类进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该课标下的纲要信号图如图1(以“湘教版”为例)。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能运用图表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尝试分析和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具体案例中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联系的剖析,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通过野外考察,学会用实践的方法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探究,树立辩证观,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增强可持续发展观。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三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主要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由于地理环境是一有机整体,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它环境要素,以至于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教学难点剖析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整体性是指由事物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这些地理要素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理环境的每个自然地理要素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各个功能不同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这些功能并非地理要素自身所拥有,而是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每一要素通过与其它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它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要素的演化。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本课标涉及的知识点可运用多媒体演示法、图表分析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
(1)多媒体演示法。选用该方法可以较生动形象地展示部分抽象的知识点,使学生较容易掌握复杂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世界或中国风光视频,引出由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让学生全面感知知识点。
(2)图表分析法。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示意图表现,如图2,让学生分析学校所在地区各要素的表现及其相互联系,也可以通过设问让学生认识某一要素破坏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以及整体环境的影响,从而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注重学生过程性分析和综合分析。如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能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所学知识。选用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展示其相关的文字材料和照片,通过学生讨论与分析,明确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形成原因,进而理解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不仅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对黄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4)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和野外考察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进行探究与讨论,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以此描述和解释身边的自然地理环境。
2.图表使用
本课标涉及的主要图表为原理类和案例类。如图3为地区主要圈层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以直接向学生展示,明确地理环境整体性存在的原因。
图4为案例类的示意图,是具体的环境问题引发地理要素的变化,从而导致环境的变化。该图可以利用多媒体逐步展示,先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展示出参考答案。
3.活动指导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很明确要利用具体案例学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知识。根据案例来源分析,一类是教师直接提供为学生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的案例,另一类由学生按一定要求自行收集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案例。
对于由教师直接提供的案例,学生在课堂上可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如提供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让学生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情况,对此加以描述和解释。还有提供区域演化示意图或者是文字材料等,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以及阅读分析活动,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师也可提供较丰富系统的案例资料,如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分析工程的有利方面,从防洪、防凌、蓄水、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入手;另一组分析弊端,从生态和环境保护、移民工程代价、地质地震防护、大坝的真正功能能否实现等方面入手。学生分析的多数信息都可以反映出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说明自然环境是一整体,人类兴建大型建设工程应谨慎并进行综合决策。
学生收集案例实际上就是活动,可以是学习该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时开展,也可以是在学习该内容之后作为巩固与深化知识的活动,教师要注意给予恰当指导,对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以便学生顺利实施。如结合某地区成功的综合治理方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当地某一典型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兴趣小组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然后把调查成果与全班同学共享。这有助于学生学会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分析、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提出要求开展学生活动,如指导学生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简图。绘制的图像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间进行交流,完善简图。通过活动明确不仅是物质在循环,而且也有能量的流动,通过这三大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以此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五、思考与练习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流域内一系列变化体现: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
2.引起材料中所述变化的根本性地理环境要素是: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解析】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改变了尼罗河原本每年定期的泛滥现象,产生了下游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答案】 1.D 2.C
图5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
①大气环流 ②海陆位置 ③地壳运动 ④地形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
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③地理要素的联系性④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大气环流(常年盛行风向)、海陆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而地势却在逐渐升高,说明地壳在运动。从演变过程看,该区域的地形发生了变化,其它要素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植被(森林减少,草地、荒漠出现)、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区)等,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也充分说明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答案】3.D 4.B
读“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
5.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6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6.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 __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对全球气候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
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2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生态环境 石漠化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上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自然地理学具有环境科学的面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地理学上所说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贵州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的演变过程。贵州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并且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3.1 石漠化的成因
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所导致的,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协调岩溶地区的人地关系。
3.1.1自然因素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东部,全省地形多为山区,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西部地势较高,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坡度较大,属中国中部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部分。高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深切河谷和岩溶地貌发育,造成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并集中于夏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与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3.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石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1)陡坡开垦。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数量低,长期以来,毁林开垦,刀耕火种,植被对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弱,土壤流失,造成大量岩石,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2)过度樵采。喀斯特岩溶地区群众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导致石漠化进程的加速。
(3)过度放牧。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牲畜放养,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还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
(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物,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扩展。
3.2 石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
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3
[关键词]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四维;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99-03
0 引言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掌握野外考察与研究方法,并能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是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2]。
野外实践基地是进行野外实习的具体操作场所,它的建设对搞好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至关重要,所以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一直以来都是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很多学者对实践基地的意义、作用以及实践基地所承载的实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3-6],但多数研究对实践基地的空间维度关注较多,较少涉及到实践基地时间维度的问题。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践基地建设为例,从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探讨构建多层次的四维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提高对学生地理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水平,并为类似高师院校自然地理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1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师范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情况类似,自2000年以来,由于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所需的交通、食宿和门票等费用的大幅度增长,野外实习经费出现了较大缺口,为了减轻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学校采取了压缩实习时间、减少实习地点、缩短行程距离等措施,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实习效果和实习工作的正常进行[7]。
目前江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固定的实习基地数量只剩下一个(在2009年之前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设立在杭州,之后改为庐山),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暑假期间,虽然这一次集中实习安排在所有的自然地理相关课程结束后,但由于实习之前缺乏相关的辅助实习,只能是让学生对各种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有一些大概的了解,野外实习仍停留在认知阶段,制约了实习基地作用的发挥,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要改变实习基地滞后的现状,除了加大投入外,在关注实习基地的空间维度的基础上,还要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将时间维度引入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构建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四维野外实习基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 四维野外实习基地体系构建
知识学习是一个梯度发展的过程,它从简单到复杂,与学生成长过程的学习特点紧密联系。构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也应该遵循知识学习的梯度发展规律,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认知层次上,还要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结合教学计划,拟建立远近结合、功能不同的分等级的野外实习基地,规划建设的三级梯度实习基地如图1所示。
三级实习基地的建设遵循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原则,因此各实习基地的实习目标、内容和任务各不相同,每一级是递进的关系,和学习的递进同步进行。三次实习不是在同一时间完成,而是要合理的分布在大学四年的时间中。大学期间课程的开设顺序一般是从一些基础课和部门地理课程到综合地理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因此三次实习三级阶梯的实习模式与这种课程设置能有效结合。可以把这三种梯度看成是三个梯度空间维度,分别是梅岭的点状一维实习、庐山的线性二维实习和鄱阳湖的面状三维实习,再加上大学四年学习的时间维度,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四维模式。空间维度是随时间维度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实现的,三级实习基地在大学四年的时间维度上合理分布循序渐进,不仅提高了实习的质量,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图2所示。
2.1 第一级实习基地——梅岭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北郊的湾里区境内,鄱阳湖西南岸,北与庐山对峙,距离南昌市中心仅18公里,梅岭属赣西北九岭山脉东端的一支余脉,为南昌市区唯一的山脉,属中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地貌区。将梅岭作为“点上”实习基地,是根据就近原则,并且兼顾了地理要素的完整性。梅岭点上实习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各地理要素的认知,使学生知道书本上描述的理论知识“是什么”,另外还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定量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等技术和方法[4]。实习内容主要为地质地貌、植物、土壤、水文等课程内容的认知实习。实习结束后让学生完成实习报告,作为实习成绩的考核。以梅岭为实习基地的短途认知实习,能强化课堂教学中难以描述的地理要素,对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有较大作用,并能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2 第二级实习基地——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濒临长江,东南紧靠鄱阳湖,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在山地气候地质构造、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及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将庐山作为“线上”实习基地,主要是要把不同地理要素串联起来,在“点上”实习的基础上,使学生从点扩展到线,整体上理解实习线路上的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知识的认知上升到理论实践[4]。以庐山为第二级实习基地,主要强调对学生野外调查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传授给学生地理考察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资料获取方法的理解。
2.3 第三级实习基地——鄱阳湖区
将鄱阳湖区域作为“面上”实习基地有其地域优势。鄱阳湖区域是一个较完整的地域单元,在该单元内,地貌类型多样,植被群落丰富,也有着较明显的土壤带谱,水文现象和水系形成及变化有着独特的规律,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和联系密切,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着自己的特色。面上(区域)实习,是在点与线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应用实习,是一种探索与研究型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区域、综合观点以及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认知与验证型实习的基础上,将学生引入到科学思考、科学观察、科学研究的领域,从而较好的培养学生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4]。
3 结束语
自然地理野外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建设为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三级实习基地,分别是梅岭、庐山和鄱阳湖区。梅岭、庐山和鄱阳湖区分别对应着点、线、面等空间维度的三种维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时间维度,形成了完整的四维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本文所构建的四维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基地体系,虽然考虑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不够,实习效果还有待检验,在实践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士弘.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赵媛,韩雪珍,诸嘉.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38-240.
[3]林孝松.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S1):86-89.
[4]许建国.高师地理野外实习新模式与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5):115-116.
[5]毛卫华.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4):80-81.
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4
摘要:
为了提高现阶段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得出要提高现阶段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必须不断深入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采用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科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自然地理学》课程主要是介绍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出发点已从过去的“资源开发”转移到“环境的可持续”,研究重点也从“资源的时空分布”向“地表环境的形成、变化规律及人地协调途径”方面转变[2-3].全球环境变化是当前科学界、决策界和公众的关注热点,而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就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科学,它的发展受社会需求、学科自身性质和其他学科的影响[4-5].全球变化给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过程乃至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6].在这一背景下,自然地理学在哲学思维和方法论上必须进行革新.相应地,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思维和理念也需要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
1.1教学内容要不断深入更新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课程,若要提高其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是其基础和核心.只有新颖、严谨、与实践关系密切的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一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虽然一些概念和原理在此期间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出现的一些新的自然地理学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都需要教师及时掌握,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有些教材会被学校多年使用,那么在此期间将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更适合教材内容的典型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进而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例如讲地壳运动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芦山地震.据统计,这两次地震到目前还没有写进自然地理学的教科书中,但是这两次地震有的学生可能有所经历,至少相关报道有所关注,联系理论讲解时大家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它们是我国近期发生的破坏力极其巨大的两次地震,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为此,我们可以围绕它们的发生原因、破坏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展开讨论和讲解.因为这两次地震在发震构造上是有联系的,同时它们又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和南段发生的两次相对独立的地震事件,而且芦山地震的震源区位于汶川地震形成的库仑应力增加区域内,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有触发作用或可能使芦山地震提前发生[7].类似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切实感受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课时要求,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因为这样的案例学生会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1.2教学内容要突出其实用价值性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代的教育理念已由过去的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8].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学以致用,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知道自己家乡的土壤类型和地貌特征这些直观的问题,而且能够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去分析成因,预测发展方向,进而对其进行改造和保护.如讲授“大气环流”这一内容时,可联系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的9.0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多座机组发生核泄漏,造成大气核污染这一案例,让学生根据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的作用,阐述这次大气核污染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需要如何防护.随后日本又将福岛超万吨核污水排放入海,可让学生从大气环流影响海洋环流的角度,讨论海水核污染对我国沿海、以及海洋生产的影响.而这一核事件又引发我国的抢盐热潮,可让学生根据我国食盐生产结构和盐矿资源分布情况,去揭示谣言的荒谬.最后再提出问题:从日本大地震中我们能借鉴到什么?由于这些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高,教学也就会相应地收到较好的效果.再如讲到地貌,可让学生去分析讨论我国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例如以黄山、华山、泰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以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河北僧帽山、江西弋阳龟峰、贵州赤水五柱峰及湖南武陵源为代表的丹霞地貌;以浙江乐清雁荡山为代表的流纹岩地貌;以黑龙江长白山的“地下森林”、大屯的温泉为代表的熔岩地貌;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以北戴河为代表的海岸地貌;以敦煌魔鬼城为代表的雅丹地貌;以四川贡嘎山、甘肃祁连山、新疆喀纳斯冰川湖为代表的冰川地貌等.这些旅游胜地,好多学生去过,结合理论讨论,学生会更容易理解.然而同时,这些地貌景观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对其保护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各地貌形成的条件和分布特点对其展开讨论,学生会更有兴趣,同时也会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习之后也容易给学生形成一种成就感.在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类似案例很多,无论是火山地震,还是洪涝旱灾,也无论是土地利用,还是城镇建设、工农业发展,都可以利用自然地理学的知识和原理来加以解释,这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加以利用.
2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在不断扩展和深入,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或单纯地利用多媒体教学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年长的教师由于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不是很熟练,所以倾向于传统板书教学方法,而年轻教师由于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点而喜欢单纯的多媒体教学.然而,过多地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教学时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当下,很难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单纯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出现教学进度快、学生跟不上的问题,不利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消化吸收,甚至会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而且,许多老师过分注重课件的美观,而忽略了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出,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享受,而冲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因此,在目前课时不变,而教学内容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将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9].在自然地理学实践过程中,不但可以通过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来验证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而且可以从中学到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技能和地质构造发展的时空想象能力,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锻炼学生对具体自然地理现象的鉴别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由点及面的综合分析能力[10].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存在实践经费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实践教学耗材、以及实践所需的交通、食宿和门票等费用,这就迫使学校不得不采用减少或取消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压缩学生实践时间、减少实践地点、缩短实践行程等措施来应对这一局面,而这一措施的直接后果就是制约学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而且部分高校还存在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是不同师资队伍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授课进度与实践教学进度出现偏差,出现课堂授课还未结束,实践已经开展,或是授课已经结束,而实践又无法及时开展的被动局面.我们只有统筹协调授课与实践时间,才能使课堂理论在第一时间得到实践验证,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传授与社会实践的互补作用.
4科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科研与教学过程不同,教学是将人类已有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科研则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或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活动.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学和科研的双向交流,既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推动本学科内容的改革,又可培养师生的科研能力,加快学生能力结构的转变[11].科研课题一般属于专业知识领域的新问题,研究性强,教师若要从事科研活动,就必须去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等相关信息,以此来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将会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好地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潜移默化地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使所教内容得到不断更新和丰富.而且在科研的执行过程中会不断通过更新仪器设备来提高科研的硬件条件,进而提高科研水平,这样也就相应地改善了学校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提高了学科的教学水平.同时,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教师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相关领域的知识结构比较系统,这样利于该领域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科研活动是一个相对系统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上,学生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直接相结合是科研融入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12].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介绍学生到对口社会单位参加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较系统的科研训练机会,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也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极大地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一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为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成果是教学过程中的最佳案例,结合科研实例进行讲解,能够增加真实感.例如中国江南和非洲同属亚热带地理纬度,为何前者是我国的米粮仓,而后者却为疏林草原与荒漠景观;为什么同为温带的中国北方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经向差异会远远大于纬向差异呢;它们是怎么产生的;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格局是怎么形成的.类似周廷儒提出并解答的这些典型科研案例是课堂教学中的最佳素材,我们在课堂可以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再给出解答,这不仅能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会使课堂的教学信息量变得饱满,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现阶段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必须要不断深入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采用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科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苏华,刘明华.“三位一体”的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J].实验室科学,2009,(5):46-48.
[3]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实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孙颖,秦大河,周波涛.未来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挑战[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11(5):324-330.
[5]刘艳丽,张建云,王国庆,等.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11(2):102-110.
[6]倪少祥.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J].地学前缘,2002,9(1):35-40.
[7]陈运泰,杨智娴,张勇,等.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43(6):1064-1072.
[8]王文福.《自然地理学》案例教学初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10-13.
[9]朱高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31-134.
[10]卢碧林,毛治超,陈燕飞,等.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陕西教育,2009,(2):37-38.
[11]高素芳,王绪根.《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8(4):73-74.
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5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6
1.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形、河流、湖泊、海洋、气候等自然要素,并与城市形成各种空间关系,随时对城市产生影响。
在湘教版教材中,有美国纽约城市区位图,见图1(湘教版图2-1)。该图揭示纽约的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在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中的作用。不同城市的发展由于作用和功能不同,故选择城市的区位有差异,但城市发展的必要区位是一致和大体稳定的,特别是自然区位稳定性更加明显。当一个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或城市失去原有的比较稳定的自然区位时,城市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迁移等现象。如水源条件、地形条件等是比较稳定的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则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纽约城市的发展,就是建立在河流的入海口,气候、水源、地形等条件优越稳定、交通便利。也许纽约城市建立的起始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入海的便利航运条件,但是城市的发展也是因为该地有满足城市发展的其它自然条件,使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
自然条件的稳定和对城市的影响比较显著,即使城市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也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满足。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城市集中且城市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甚至成为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城市带,如在温带河谷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图2(湘教版图2-2)展示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两大城市,揭示了在我国长江流域和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分布就得缘于优越稳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区位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影响城市的因素中除众多的自然因素外,还有很多城市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发展起来的。如历史原因、矿产、交通、旅游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社会经济因素适当举例,让学生在自然因素基础上作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自然因素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经济因素独立于自然因素外。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
1.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自然地理环境
在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英国地理学家对英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的解释是典型的案例。见图3(中图版图2-1),英国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工厂基本图都布局在城市的东部,因此风和河水将污染物带到了东部地区,使得东部的城市环境比西部恶化,从而形成东部和西部两个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很多,由此不妨作这样的地理推论:自然地理环境―工业和交通
等要素的分布―城市各大功能区的相对集中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个推论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能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图4(人教版图2-1)展示的是常州工业分布图和香港土地用图,受交通和盛行风的影响,常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样受地形和风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香港的工业分布在边沿地区,而商业中心区和高级住宅区工业区有很大的分隔。在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中,地形、河流、风向等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也是稳定的因素。
2.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它地理环境
除自然地理环境外,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图5(中图版2-2)中展示的我国故宫,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是政治中心,现在是旅游中心。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或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见图6(人教版图2-2),图中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而且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并不是在城市形成初就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呈现。如重庆市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将工业区不断向附近的卫星城市搬迁,原有的工业地区就成为住宅区或高级住宅区。同时,城市的地域发展也形成以不同的商业圈为核心的组合模式。此外,如、生活方式、政治等都可能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地租与距离
经济活动是以土地的利用为前提的。土地所处的经济位置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必然带来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而功能区由它的付租能力决定,这就是著明的地租理论,见图7(中图版图2-3)。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和功能区土地利用图,但和实际规律比较吻合,可以把该图放在大尺度范围考虑,也可以放在小尺度考虑。如成都、北京这些呈同心圆地域结构的平原城市,其空间结构与该图揭示的规律相符合;同样,重庆这类呈多核心的城市,每个核心也基本符合该图模式;而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也大体符合该图模式。教师讲解时,应灵活运用该图来说明和解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能僵化该图,把地租与距离只限制在整个大尺度的城市。
三、城市等级(规模)与地理环境
1.城市等级(规模)与自然地理环境
尽管城市的等级规模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自然地理条件在城市的等级和规模中往往起限制作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不能离开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中不能独立起作用。见图8(人教版图2-3),上海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变化与上海地理位置及其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等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有满足高等级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我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部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尽管有些地方资源丰富(如克拉玛依),但不可能发展成高等级大规模的城市。
2.城市等级(规模)与社会经济环境
在自然条件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样以上海为例,上海成为我国特大城市,其等级规模和服务辐射范围在我国都是最大的,这得缘于上海的交通便利,农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样,北京和天津的规模大、等级高、辐射作用很大,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由于其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见图9(中图版图2-4)。
3.中心地理论
地理学上的城市中心地理论,是在城市服务和功能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见图10(湘教版图2-3),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城市基础上提出的。该图揭示的是城市提供的服务范围大致表现为六边形。这里的城市既可以是城市整体,也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或城市的一个商业中心,甚至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商业网点。
四、城市化与地理环境
1.城市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首先,城市化的发展要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化虽然由多种因素引起,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也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所在地区要有能够提供除社会经济因素外的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很快,除该地区的经济等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地形、水源、气候、环境等众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见人教版必修Ⅱ图2-4。世界城市群和城市带的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沿海和河谷平原地区,也能说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是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
其次,城市化的发展也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的推进是以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张为前提的,用地的扩张必然改变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原来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同时,城市化也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并改变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光照、风向和风速等。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4,依山而建的城市必然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表和水系特点,大量的垃圾必然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走极端的路子,不但破坏当地植被,还从很远的地方大量移植树木,带来农村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破坏,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5。当然,合理的城市化改造也能带来有利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变化。
2.城市化与人文地理环境
城市化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从而带来人文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农业用地变成交通和建筑用地;同时使产业分工发生改变,第一产业人员大量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也使城市文化和交流得到加强,让城市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和过去的自然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别。如图中图版必修Ⅱ图2-5、湘教版必修Ⅱ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