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循环的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1
教学本质到底是什么?现代不少教育学家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进而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教学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本质更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发展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育人活动。由此可知,新教学的本质在于育人,即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之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但目前不少课堂教学中,知识是“死”的,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设计往往侧重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旁观者,没有积极参与,没有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别人”(教师或书本)陈述话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机械的,学生不懂得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未激发出来。还有一种情况,对于新课改,一些教师过多沉浸于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变革中,但却忽略了教学的真正本质与意义。如果失去本质,仅有形式,岂不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上课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了十几张卡片,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活动教学等多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一节课热热闹闹,但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却不清晰,尚未落实。这种现象在当今课堂中并不少见,看似热热闹闹,但却忽略了教学本质,这是很值得警醒的。
二、探寻、理解学习意义,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学者,觉也”(《礼记·王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莫贵于自得”(程颐)、“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明代学者王廷相),分别是古圣先贤对于学习的真义、原则、方法、功能的经典性表述。要实现意义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和需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动机,而如何使所有学生的学习动机,专注于为他所设定的学科,显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知识之前,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只有学生认为,学习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学知识正符合他们的成长需要,且有能力学习,有能力达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程度,他们才会自愿读书求知,不会因失败而退缩,不会不敢于尝试。所以不管是哪种学习,都希望学习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是快乐、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既能贴近社会生活,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能从中感受快乐、有所收获。然而有的学生深感学习痛苦、不知学习的意义何在,作为教师就很有必要思考怎样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国家新课程培训中心曾对北京市和海南省的中学生就有关学习意义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类,并适度提炼,发现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学习至少包括三个要素:有趣、有效、有用。学生学习中对这三个要素的追求符合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与教学本质一致。怎样让教学变得“有趣、有效、有用”,在课堂上回归教学本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下面以“水循环”一课为例略作探讨。
三、“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水循环”为例
“水循环”一课尝试回归教学本质,可很好体现学习意义和地理学科应用性,是一节“活”课。对学生而言,在这节课中他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主体,因为老师要求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所有教学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思考才能完成,教学始终在触动“我”、给我“看”、让我“做”、看“我”的、检验“我”等过程中进行。创设的情境和带思考性的设问也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解读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课标的解读可分四步,先对两个关键词做解析:“过程”即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环节”即相互关联的诸多事物之一。然后将课标分解成如下学习目标。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循环各环节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水循环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2.落实学习目标,紧抓“过程”和“动态”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角度分析水循环动态过程,可设计独具匠心的四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培养和考查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关联思维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首先呈现一幅立体的水循环大环境图(图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如水体的种类、水的三态,然后要求学生观察水循环环节,让学生对水循环有直观感知,并在大脑中留下海陆空水循环宏观画面。其二,在学生对水循环环节和水循环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彼此之间是怎样关联的?为什么把海陆间循环叫作大循环,是因为它的循环水量大还是范围大?抑或其它原因?”此处值得借鉴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水循环过程是一个整体,再从几个设问找出三者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对三种类型水循环关联性的认识。其三,让学生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分析每个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四,让学生尝试简单描述水的循环过程,并写在学案上。同时要求学生参看书本描述,纠正学生表述口语化的错误。
3.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地理能力
在学生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后,要求学生思考并分析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充分体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地理思维,让学生真正把知识连贯起来,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学生也可以得出结论:水循环是动态的,影响因素是动态的,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水循环环节的变化,从而影响水循环。
在讲述水循环地理意义这一环节时,可出示大量与水循环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先直接感受水循环造成很多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同时也让学生从理性的认识过渡到现实世界,并要求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其地理现象的成因,用文字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环节不仅测试学生归纳能力,也提醒学生透过地理现象看本质,并指导其学会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4.重视教学评价,凸显地理学科价值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2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046-01
1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
由于水体存在流动性、空间变异性的特点,现阶段水文模型有两种,分别是集总式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这两种水文模型最大的不同是其水体的水利学特征分布是否均匀,根据水利学分布特征的不同,两种水文模型在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分布式水文模型是通过水流的偏微分物理方程来展示水体在流域时间、流域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周边环境、初始条件等数据,采用一种离散化的计算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求解。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有很多,模型参数主要依靠其水体移动介质的物理特性来测量、推算,分布式水文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对流域下垫面的研究。1969年首次由国外学者研究出分布式水文模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与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运用,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更多的功能与效用。
2 WEP-L模型基本原理及水资源评价口径
2.1 WEP-L模型基本原理
WEP-L模型是一种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参考WEP-L模型就能了解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各个要素模拟情况,WEP-L模型的模拟对象包括天然与人工这两种,其中天然的对象是坡面-河道的主循环过程,人工的对象则是供-用-耗-排的侧支循环过程,这两种模拟对象的耦合关系需要水量平衡、各项循环要素间的水力联系得以实现。WEP-L模型可由平面、垂直这两种结构形成,其平面结构由坡面汇流计算出各项高带高程、坡度、Manning糙率系数等,通过一维运动坡法计算流体的坡面径流,从其流域最上游开始计算,直到追算至最下游,凡是河道内存在下游条件汇流就可使用一维运动坡法。WEP-L模型垂直结构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其研究对象包括融雪与冰川层、植被与建筑物截留层、土壤表层、过渡带层以及深、浅层地下水层等,由于不均匀的土地利用,通过使用马赛克法计算出每种土地类型平均面积值的地表面水热通量,可反映出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壤蒸发以及草、作物、树木根系吸水等情况,为对生态需水中土壤水作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土壤、水面、植被蒸腾等各项蒸发量在水循环系统各要素模拟中,可参考土壤-植被-大气通量交换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地表径流的产流模式可分为超渗、蓄满,其计算方式也要有所区别,例如超渗可采用Green-Ampt模型,蓄满可采用Richards方程计算。山坡斜面土壤层计算方法可采用壤中流法来计算, 浅层地下水运动主要的计算方法是二维数值法计算,浅层地下水运动与非饱和土壤水、河水呈动态藕合关系,融化积雪的算法主要依靠温度指数法,为进一步计算出蒸腾蒸发量,可通过WEP-L模型模拟地表面-大气间能量循环过程,就能得出具体、精确的蒸腾蒸发量。
2.2 水资源评价口径
水资源有三种评价准则,基于水资源准则的有效性、可控性、可再生性又可分为三种评价口径,分别代表了狭义、广义水资源量、国民经济可利用量。本文从狭义、广义水资源口径对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做出评价。不重复的有效蒸散发量加上狭义水资源总量就可以得出广义水资源总量,狭义水资源其中包括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符合现阶段水资源概念。
3 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实例研究
3.1 研究实例概况
本文以黄河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为例,主要对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区位于黄河中游的河龙区间,其中含有三个水资源三级区,分别为河龙区间左岸、吴堡以上右岸、吴堡以下右岸。河龙区黄河干流全长约为725千米,面积约达11万平方千米,两岸有众多细小分支流汇人,黄土极厚,地形龟裂,集中降雨强度大,植被稀疏,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也是黄河一带重要的产沙区。
3.2 分析方法
通过WEP-L模型模拟河龙区四十五年的水循环过程,并将其下垫面条件与无水土保持措施条件的水循环模拟过程进行对比,可直接反映出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具体分析方法如下,首先制定出划分子流域与基本计算单元,将河龙区分为多个流域、高带等,每个高带则看作是一个计算单元。为保证WEP-L模型计算的精确性、有效性,可通过饱和导水系数、Manning糙率、地下水含水层的传导系数与给水度等进行校正。两种对比的模拟过程在保证各项参数相等时,Manning糙率会随着土地利用率而发生变化。
3.3 结果与探讨
在河龙区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使植被条件、土壤条件、局部地形与地貌等条件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反映出水循环的垂向过程、水平过程、流域水循环各项要素过程,其过程的变化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水资源量评价口径,随之形成多种水资源量评价口径。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使河龙区增多了局部蒸发量、减少了无效蒸发量、广义水资源量明显上升。河龙区采用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增加了水资源效应与土地利用率,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就是水土保持对水体、流域、水沙等变化产生作用的结果。传统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的方法有水文法、水保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反映出广义水资源效应,分布式水文模型则可为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提供有力的依据。现阶段还没有找出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减沙效应的方法,但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式水文模型会是今后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史晓亮.基于SWAT模型的滦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干旱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
[2]刘佳嘉.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3]董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0.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3
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岩溶石山分布十分广泛,这里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气候也对地质条件有一些影响,地质条件带来的劣势对农业生产又有一定的制约。由于地表地下岩溶的发育,使得地表附近的浅部岩石出现破碎,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得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十分匮乏。整体来讲,我国的西南地区呈现“山多土少、雨多地漏”的特征,缺水干旱是岩溶地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对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进行利用是对岩溶水进行开发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这部分水源也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水源之一。从各种地质研究中可以看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资源量和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结构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岩溶石山地区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从而为表层岩溶带的地下水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撑。
1. 洛塔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洛塔位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该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型湿润型,每年的平均气温为13.3℃,每年的平均降水量为1649.7mm。岩性为石灰岩,属可溶性岩石,区域内的岩溶地貌比较丰富,在地表和地下都有岩溶地貌,而且岩溶的形态很多,地表的岩溶大多是洼地、漏斗、石林、石牙等形态,地下的岩溶则主要是溶洞、消水洞、地下河管道等形态,岩溶的发育是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可溶性岩石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溶蚀而形成。本地区岩溶发育具有多层性。根据岩溶地下水水动力的分布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分别是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饱气带岩溶水文地质子系统、饱水带岩溶水文地质子系统。
2. 洛塔地区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
2.1 表?友胰艽?水文地质子系统水循环过程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是岩溶水文地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岩溶水文地质系统中,一般会形成一个低昂对独立的表层岩溶带泉域,这个区域内的水循环是整个岩溶水文地质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对整个岩溶地区的水循环有重要影响。就洛塔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气降雨是区域内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是降雨一般首先会落到地面上,形成地面水,在不同的地区,地面水的循环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裸露的岩溶区,降落的雨水具有较高的渗透能力,能够很快从各种岩溶的缝隙中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经过表层岩溶带的调蓄之后,有一部分会蒸发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会继续通过溶蚀的裂隙或者落水洞进入到下部系统中,还有一部分会排向地表,在排出地表的这部分地下水中,有一部分会汇集到地表河中,另一部分会再次渗透到低位浅表层岩溶区域中。对于覆盖型岩溶区,当雨水降落之后,一部分雨水会直接形成坡面流,在坡面流中,有一部分会直接渗透到地势相对较低的浅表层中,再经过水循环,其水循环的过程与裸露的岩溶坡面流中的水循环过程比较类似。
2.2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水循环的基本特征
第一,水循环的补给特征。在水循环中,水的补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洛塔地区而言,其水循环中的水的补给一般是通过降雨来完成的,当地的年降水量虽然比较丰富,但是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够均匀,在补给过程中,整体呈现一种非连续脉冲式的特征。大气降雨的补给面积大约在0.05km2~0.15km2,降雨对洛塔岩溶区域的水分进行补给时主要有直接快速补给和间接慢速补给两种方式,在裸露的区域,雨水的补给会通过一些密集的溶蚀裂隙快速地渗透到地下水中,从而实现快速地补给,在被覆盖的区域,则一般是间接慢速补给。
第二,径流特征。根据水动力的类型进行划分,洛塔岩溶地区的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内地下水的径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汇流状,一种是散流状,岩溶地下水的流向总体上与地势有关,受到地势条件的控制,具体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水力坡度大、径流途程较短、径流路径通畅。
第三,排泄特征。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岩溶区域内的水流排泄主要
有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两种方式,属于汇流状水动力条件的地下水一般都会以集中排泄的方式进行配些,而属于散流状水动力类型的地下水一般都会以分散的方式排出。
2.3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的调蓄功能
表层岩溶带所形成的泉域对表层岩溶水有一定的调蓄功能,该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够对水分进行积蓄,尤其是能够对地下水的水量进行调蓄,使得一些降雨能够及时地渗透补给到地下。第二,带有滤波功能,主要表现在对水流过程进行调节上,也就是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滤波作用对降雨的脉冲输入补给形式进行转换,使其成为连续波状的排泄形式。表层岩溶带的调蓄能力和泉域的特征有很大关系,泉域的含水空间、规模、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等,都会对调蓄能力产生影响。一般来讲,泉域内表层岩溶带的含水空间大、泉域规模较大、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的一些平缓地带的泉域,其调蓄能力也比较强。比如该区域内向斜西翼赵家湾一带的S14泉泉域,主要是大型的溶沟,溶槽,而且发育非常完整,其岩溶率大约有35%,泉域面积大约为0.408平方公里,结构也比较松散,具有很好的蓄水能力,这块区域所处的位置的地势也比较平缓,也使得该泉域对水量的调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表层岩溶带泉域的调蓄能力还和表层岩溶带的汗水结构、水文子系统等有紧密联系,如果含水空间比较复杂,以细小溶隙为主,植被的覆盖率较高,则可以使得岩溶水流在经过泉域的时候,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能够形成一个舒缓的波状输出。比如S12泉泉域,其含水结构主要是低浅的溶沟、溶缝、溶隙等,植物覆盖率较高,地势也比较平缓,所以当水流通过这一带的时候就能有较长的滞留时间,使得水量一直保持不断。
3. 表?友胰艽?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3.1 表层岩溶带含水空间结构类型
不同的表层岩溶带的含水空间形态是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可以将其划分为几种结构,第一,主要是由溶沟、溶槽等构成的含水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单一;第二,以溶缝、溶管、溶隙、溶孔等构成的含水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复杂;第三,由小型溶隙网络为主的含水空间。
3.2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的结构类型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包括几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岩溶带、土层、植被三个部分,根据这三种要素在区域内的不同搭配与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类型。第一种是一元结构,指的是只含有表层岩溶的地质结构;第二种是二元结构,是两种形式搭配而成的,比如表层岩溶带和土层组合而成、表层岩溶带和植被组合而成;第三种是三元结构,指的是由表层岩溶带、土层和植被共同构成的。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4
在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转变观念是根本,但要使教育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并以恰当的方式把它嵌入到教学环节中,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才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导入新课;二是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三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要贯穿始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效课堂,导入为先。导入的方法很多,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特点不同,设计思路也不同。自然地理主要是揭示自然界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大多设计相应的动画或视频导入,例如:运动着的地球、运动着的大气、运动着的水、正在爆发的火山等。人文地理是探讨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关系,我们一般是截取生产、生活中的视频,或利用时事热点进行导入,把教材中的相关理论与学生生活常识或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例如:在学到“城市化”一节,导入视频:家乡城市里拥挤而川流不息的人群、密集的楼房、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学到“农业区位”,用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视频导入;在学到“工业区位”时,播放工厂车间的生产流水线的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区域地理内容涉及的空间范围广泛,地球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地理事物繁杂,在学习区域地理内容时,通过电脑播放该国家或该区域的人物、风土、名胜古迹等资料,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到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时,向学生展示美国玉米和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储运过程的视频:广阔的田野、大型机械在作业、卡车在运粮……。在观看同时提出问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有何特点,区位因素如何等。学生有了视频的感性认识后,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的导入新课,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课堂学习。
2.淡化难点,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许多地理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是动态地理过程,如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洋流的形成、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各类外力作用过程等等,这些都很难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借助其强大的资源管理能力来实现直观化教学,对运动变化的地理事物模拟演示,用闪动、定格、拉近、加快、放慢等动感手段,根据需要把每一个过程或瞬间的各种情况展示得一清二楚,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抽象地理原理在认知上的难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重复或后退,进行师生互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较完美的教学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涉及水体、河流的补给(互相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何把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链,这就得借助多媒体。在学习本节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展示自然界各种水体视频,用定格、拉近、语言提示等方式,让学生看清各水体存在的环境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介绍其补给关系做铺垫;接着用动画显示:冰川和积雪融化流入河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汇入河流、泉水和湖水入河……这样的做法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明白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接着提问:这些水都流入河流,对河流来说又叫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语言提示承上启下:这既是河流的补给又是水循环的一部分。然后再闪动显示水循环的其它环节:海面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径流、植物蒸腾……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些环节的名称。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水圈内水的运动变化过程,不难看出,水循环就是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的过程,而环节就是联系的纽带,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兴致正浓之际我适时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水循环按空间范围分为哪几类?它们分别包含哪些环节?水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有何意义?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画出水循环示意图,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可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了用语言文字难以描述、难以阐释的学习内容,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营造了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3.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对学习地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地图活化,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的特征,做到点面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节,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功能将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放在同一幅图上,区别二者的位置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热差异,又可将图放大可分别读出其地理要素特征,之后再进行缩小,将两个地区作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图、用图,便于全面掌握地理知识。除了缩放功能外,多媒体还可以把不同要素的图层叠加重组,进行空间分析,例如把河流分布图与地形地势图和降水量图叠加就可分析水能资源的分布;把气压带风带图与气候类型图叠加可以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将世界风带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洋流的形成;将世界地形图与六大板块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世界海陆和地表起伏的原因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叠置开展复合分析,是研究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相互联系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活用地图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二、拓展教育空间,优化教育结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代替教师面向学生,打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借助网络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为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一是,教师将自己的电子教案上传到学校学习网上,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性地学习,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节奏,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实现重复学习而不受时间的限制。还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实时交互,通过和教师和同学的不断交流而充实自己,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和成长,这种建立在共享的、共讨的前提下的学习模式是传统面授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或者把网上学习与学校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在校园网中进行“以我为主”的二次学习。二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学生扫描、修图、下载、编辑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与地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地理素材,上传入网,扩充教学内容,参与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有了地理素材和编制的基本技能,学生可以虚拟课堂情景,参与组编设计教案和学案,纵横自己的思维,开拓创新,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师定出的“框架”,学生在此过程中品尝着创造的乐趣,提升创新思维的人格品质。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有的老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片面地理解为教育媒体技术,陷入了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忽视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或是展现过量的信息,干扰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1.片面追求教育媒体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设计课件时,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一个活动,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显示出来,排好顺序结构,上课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被课件牵着走,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媒体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这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环节,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只是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桥梁,其所想表达的意图和思想仍需通过适当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有效地“同化”和“顺应”。所以,教师一定要真正领会现代教育的内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的学习共同体。
2.信息量过大,影响学生思维
据心理学家分析得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接受主要的信息,短时间接受超量信息时,就会使人脑处于停滞状态。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选课件素材,切忌过多过滥。而有的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惟恐不能体现出其信息量大的优势,将与课程相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课堂上呈现过量的信息: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动画,琳琅满目的资料轮番轰炸,令人目不暇接,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屏幕上的色彩、画面、文字和与之伴随的音乐之上,使学生无法专注于多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更无法进行深度思考,这就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小结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5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读图,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题思路】 2015年4月2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名单公布,一时成为热点。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的一种形态。
第(1)题,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雨水下渗、控制雨洪,铺设树皮覆盖层增加了土壤的水分,避免土壤过于干燥而板结。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植被的生长。因此,通过图1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同时,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又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第(2)题,问的是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铺设树皮”,在第一问说了是保持土壤水分,所以可以排除。因此答案在B、C之间。土层、砂层、砾石层,哪个是主要净化雨水的?三者的差别就在颗粒物大小:颗粒物越大,留有的空隙也就越大,颗粒物越小,空隙也就越小。这就好像家里的水槽网,肯定是空隙越小,越能阻挡杂物、净化水质。由此可见,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故B正确。
第(3)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根据雨水花园概念前半句“雨水汇集、渗漏”“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可见其有控制雨洪的功能;根据后半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可知其有净化雨水、利用雨水的功能。这样就减少了地表径流,起到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C正确。
【名师点睛】 该题以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这一考点。读材料时要把握关键词,并提炼出的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查的主干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的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案】 (1)D (2)B (3)C
例2 (2015年江苏地理卷,双选)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1)~(2)题。
(1)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A.加拿大 [WB]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解题思路】 第(1)题,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受洋流的影响,其污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核泄漏物质首先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然后随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主要影响美国、墨西哥;随向北流的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加拿大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故答案选AC。
第(2)题,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结合表层海水等温线凸向即洋流流向这一规律,可判定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同理,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可判定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故选CD。
【名师点睛】 本题组以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话题为切入点,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第(1)题具体考查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流动方向。第(2)题具体考查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解答该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洋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水温高低;二是洋流的性质,决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答案】 (1)AC (2)CD
二、解题准备
1.水循环的主要类型、环节和特点。
类型发生领域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例证
海陆间循环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上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如图3所示。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如图4。
4.洋流模式图。
近地面风和大气运动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如图5所示。
[TPh84.TIF,BP][TS(][JZ][HT5"H]图5
记忆技巧: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把洋流模式想象成分数式“8[]0”: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
5.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大体可分为几个区域: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及南极洲周围(40°S~60°S附近)海区,各海区具体规律如下。
环流系统海区模式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中低纬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副极地环流(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北印度洋海区
西风漂流40°S~60°S附近环流
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HT6][HJ*3]
环境类型影响
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2)上升流海域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1)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2)寒、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3)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运有较大威胁
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三、命题预测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知对地球上水体运动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循环各环节的构成、陆地水体间转换的方式”是常见命题点。常见考查方式:以图文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湖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成因以及河流、湖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考查角度为:以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网络图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对陆地水体关系及相关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的认知与分析能力;以区域流域图、河流流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或以某一河流图为载体,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HJ1.6mm]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考热衷的命题点。常见的考查方式:以模式图、文字材料、海陆分布图或海陆分布局部区域图为背景,或以热点事件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由此可见,2016年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侧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原理、规律阐释事物的能力。具体会考查水循环的类型、作用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和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能力测试
(原创) [HTK]水资源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最严峻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比全球变暖和其他的一些问题还要急迫。结合图6,回答1~3题。
1.对两国缺水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用水量大
B.两国降水稀少
C.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储的条件差
D.河流众多,但污染严重,不能利用
2.加强雨水收集,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城市雨水利用流程工程占地少、效率高,处理后的雨水利用达到90%以上,图7所示系统适用于上述国家中的( )
A.甲国 B.乙国
C.两国都可以 D.两国都不可以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两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引用海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利用科技,循环用水
(改编) 图8为局部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依图中信息推断,此时所处的季节最有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改编) [HTK]图9示意某沿海地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T1和T2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6~7题。
6.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7.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HTK](原创) 8.目前,能不能利用南极的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这是很多科学家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很多科学家曾提出过运输冰山形式水的构想,并提出用船的动力和洋流将南极冰山拖至阿拉伯半岛,路线如图10所示。结合图10,回答下列问题。
[TPh95.TIF,BP][TS(][JZ][HT5"H]图10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图中甲、乙两地景观的成因。
(2)试判定冰山运输的合适季节,并描述图中路线经过的洋流名称。
(3)试分析该做法对南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甲为卡塔尔,年降水量小,河流稀少;乙为新加坡,年降水量大,河流较多。两国都为经济发达国家,水资源消耗量大,但两国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储的条件差,致使水资源缺乏,故选C。
2.B 该系统适用于降水量较多的城市,故选用于乙国,故选B。
3.D 两国均为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可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故选D。
4.B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自西向东流,为夏季,故选B。
5.D 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的是寒流,④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选D。
6.D 根据洋流流经地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流向,再结合“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这一信息可以判定,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或大陆西部沿海),再调运南半球的大洋环流分布知识即可作答。
7.A 根据图中的海陆位置、洋流性质及流向可以判定,其位置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8.(1)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全年炎热干燥,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了典型的荒漠景观;乙地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正常气流,降水稀少,但因为终年严寒,降水多以固体形式出现,而且不易融化,经年积累,形成厚厚的冰川。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6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lemen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elements which effect the evolution of water resource system, and point out that some social environment elements have mainly caused the main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 system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point out that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 is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macro-control to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关键词】:广东省;水资源系统;环境变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Key words】:Guangdo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 system; environment chang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1 问题的提出――环境与环境变化
环境的定义不是唯一的,相当数量的学者认可的是,环境均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因此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可衍生出对环境内涵和外延的多种解读方式。由于水资源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将水资源置于主体地位探讨环境的解读方式时,广义地,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自然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社会因素;对水资源系统演化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中,自然因素主要为以水循环为基础形成的水文气象条件,社会因素主要为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下的用水行为特征。
水文气象因子是地球自然要素中的活跃因子,21世纪以来,广东省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频率产生了一定变化,2002年以来全省频繁遭遇连季干旱的特大旱情,2004年发生珠江流域性干旱,2002年~2005年枯水期连年干旱,2007年广东省东江流域甚至发生罕见的冬春连旱,2009年又遭遇枯水年;水资源系统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地表现为近10年来极端水文事件,尤其是枯水事件的发生更加频繁。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在经济社会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观念和制度的形成过程中,用水、排水行为的改变,总体上随着节能减排、节水减污观念的逐步推广、深入人心,将对水资源系统的演化产生正效应,但经济总量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废污水排放量的压力与日俱增,这是对水资源系统演化的负效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取决于正、负效应的消长,并与自然环境变化对社会环境变化效应的扰动有关。
2 变化环境下广东省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现状及问题
2.1 广东省水资源量、质及开发利用现状
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开发利用问题。从近10年来广东省水资源量、质及开发利用相关指标的表现来看,环境变化总体而言对水资源系统演化的负效应更加明显。广东省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继续实现经济规模高速增长、社会和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粗放型、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社会用水、排水模式未得到根本扭转,加之极端水文事件趋于频繁,使广东省水资源系统的用水方式粗放而浪费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的同时,遭遇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扩大化、部分河段水质恶化连年难以缓解的困局。
现今广东省人均水资源量在1700m3用水紧张线以下的地区占全省的48%,河口地区城市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江门供水频受咸潮危害之苦,废污水排放总量接近全国的1/5,监测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仅为51%,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1]。
2.2 变化环境下广东省水资源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水循环二元性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水资源系统演化的突出特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水资源效应的基本特征是用水量、排水量迅速增长,及用、排水量的区域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较快、程度较高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更大。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的社会环境要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扰动显著,对径流的形成和流动施加了较大的影响,对水取、用、耗、排的强度可影响自然水循环的特征和演变方向;遇社会要素的调控失当,对水取、用、耗、排方式的不合理使自然水循环的演变方向失准,则水资源系统以向不可持续模式演化为反馈。
总体而言,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目前主要体现于极端水文事件的范畴,尚未扩大至径流频率和空间分布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水资源系统演化却面临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问题,社会环境要素起了主导作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供水安全保障工程体系建设进度偏缓、省内部分地区节水工作成效不够、废污水处理工程体系建设进度偏缓、水资源管理的模式和力度有一定欠缺是广东省水资源系统演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表现之一。
3 广东省水资源问题的对策分析
广东省水资源系统演化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和技术调控效果失准。但是,科技爆炸、信息时代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是人工侧支水循环主导的发展过程,因此要解决广东省的水资源问题,根本途径仍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宏观调控,在合理的调控精神下实施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3.1 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广东省大部分城市水源结构单一,尚未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为保障供水安全,应积极开发、建设备用水源,以此为基础完善全省各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的建设,提高供水保证率的同时,加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干旱和咸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应急供水量主要依据突发污染事故、干旱年、咸潮影响时间长短和影响供水人口确定。其中,粤北、粤东和粤西片城市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主要针对突发污染事故以及特殊干旱年或连续干旱年;中部地区即珠江三角洲片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主要应对突发污染事故和咸潮。根据《广东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全省21个地级市规划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共43项,新增应急供水量12亿m3。[2]
3.2 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仅包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科学调控,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密切相关的发展理念。应建立省、市、县三级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农业、工业、服务业、居民生活等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强化计量和考核管理;进一步推进东莞等地区节水试点工作,加大节水产品技术推广和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发展节水型产业,推动开展海水淡化及开发利用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并着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强调将节水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重大意义,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尽快取得突破。
3.3 推进水资源保护工程体系建设
由于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决定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面临水资源系统社会环境要素的大规模、深层次变化。“双转移”决定的出台本身已在破解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局,改变省内珠江三角洲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发展显著不均衡的现状,但产业和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带来污染转移的隐患,在广东省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能力欠缺的情况下,产业和劳动力的转移将加大饮用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因此,广东省必须根据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产业大规模转移形势下的特定水生态环境影响,充实水资源保护的政策理论体系,指导水资源保护工程体系的有效建设,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监测预警监督制度,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互相配合,在节水-减污统筹战略指导下将水资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4 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及管理手段储备
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3]为指导,尽快划定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积极推进科学治水和依法管水,促进符合广东省情水情的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尽快形成、水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建立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处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工作,推动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开展;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工业和城市生活水价改革,积极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和计量收费。
加快广东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构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要立足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系统构建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过程机制,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工作。
4 结论
广东省水资源系统演化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社会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有正、负两种效应,并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而决定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方向。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供水安全保障工程体系建设进度偏缓、省内部分地区节水工作成效不够、废污水处理工程体系建设进度偏缓、水资源管理的模式和力度有一定欠缺,广东省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方向失准,造成了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宏观调控,重点是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资源保护工程体系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及管理手段储备。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R].广州: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9.
[2] 广东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R].广州: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