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方式德育教育
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对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提出的根本育人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紧贴中职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寻找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积极开展了育人尝试,努力帮助我的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一、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生的学习状态中,普通存在诸如学习方向感不强、发展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坚持力不够等问题,而且每个学期都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我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具体操作、考核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中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就业,极少数学生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教学中借助于介绍学校推荐就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确眼前的学习目标就是:至少保证各科成绩及格,可以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也借助于高年级不能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的个例说明,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这项教育内容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提一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学习,否则导致了三年后不能正常毕业和正常参加就业推荐,将悔之晚矣。
我校有着优惠的助学待遇,其中之一就是每学期占到全校总人数40%的奖学金。当然,获得奖学金的条件与每学期的考试科目成绩和其它各科的考察成绩直接挂钩。我会详细介绍每一等级奖学金评定的条件和奖学金金额,鼓励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们为之努力,帮助学生们设立了自己的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即争取获得每学期的奖学金。
同时同学们也知道,学校的推荐就业管理规章制度中有相关规定,推荐就业的顺序以各班级三年来的综合大榜排名为准,学习成绩决定着你在班级的排榜顺序,排榜顺序决定你能否参加你所心怡的单位的招聘。
结合数学教学,更要强调说明数学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打好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听学练,课后的耐心辅导,认真的作业批改和点评,都可以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信心。
当学生们设定了学习的目标,校园生活中就有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不会“无事生非”了,既没有闲暇时间网络上瘾,也没有时间看口袋小说了,而且拥有了良好学风的班级自然拥有了良好的班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从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入手开展德育教育
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提高,再加上网络的流行,人际直接接触减少,家长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等原因,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和畸形交往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在中职生中也不乏出现此类问题,于是我尝试着教给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帮助学生们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好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储备。从课堂上师生间的问侯和告别,到课堂上听课的状态,从路上见到老师要问好到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课堂回答问题的姿势到课后请教问题的态度,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老师的习惯。
主动与学生们普遍聊天,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互相接纳,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于沟通中逐渐消融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包括学生与我、与其他老师间的对立情绪),帮助学生们解决对于老师下达的命令,理解和执行间的关系,即理解了最好,乐于执行;不理解也要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而不能不理解就不执行,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这也是走入社会首先要做到的行为准则。
教学生讲究言行,注意说话场合和说话方式,多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讲究公德,不随意动用别人的东西,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不背后说三道四;讲究配合,互相帮助,平和心态,等等,以此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友善同学,共同度过美好的三年铁校时光。对于学生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矛盾,见到了就帮忙解决掉,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也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亲近家长。中职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于连最寻常的沟通都做不到,有回到家里跟家长没话的,有多长时间也不跟家长联系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利用老师、家长的双重身份,积极引导学生亲近家长,比如,给学生讲我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喜悦和烦恼;教学生回家前给家长打电话请求接站,返校后给家长打电话报平安;记住家长生日和各种节日,主动给家长打电话问候,送些小礼物;假期时与家长一起完成学期总结和新学期计划,做点家务事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推动学生与家长的亲近,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交流。
三、从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开展德育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大大充裕了,而且一家一孩,谁都舍不得让孩子过苦日子,就连农村的家长也是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种种要求。这样一来,入校后的学生花钱自己做主了,很容易养成讲吃穿、讲排场、互相攀比、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
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认真引导学生们正确消费,养成勤劳节俭、自尊自爱、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尊重劳动,享受劳动。
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上市公司 自主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结构 实证分析
一、引言
自主创新一直是企业发展中最受关注的方面,因为自主创新获得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是自主创新这种投资行为一般是长期投资,并且其结果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委托理论条件下,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对管理者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管理者就会通过短期投资,如广告投入、规模扩大或者并购等达到追求效益的目的,而放弃风险较大但具有长期效益的自主创新投入。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激励除了传统的薪酬激励外,公司股权结构,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结构、资本结构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将对管理者的自主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2008年通信类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资产负载率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越多
大股东和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减轻R&D投资不足的问题,由于流动性关系,大股东也具有长期投资的动机,因此综合分析认为大股东和股权集中度将促进企业R&D投入。
假设2:管理者持股越多,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越多
创新投入对于公司长期价值有增长作用,但会带来短期收益的降低。为了规避风险,管理者通常会选择可以带来短期业绩的投资方案。如果管理者持有公司的股票,无疑才会将自己的长期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假设3: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自主创新投入就越低
资产负载率是评价企业偿还能力的指标。由经验可知,负债越多,用于研发的资金就越少。同时债务越多,企业面临的债务利息越大,债权人的监督越严格,而自主创新投资是长期的,风险也大,出于公司财务安全和管理者自身职位风险的考虑,负债越多的公司,其创新投入越少。
三、数据和模型
1.数据样本
通过查找2008年深沪证券交易所通信类企业47家公司的年度报告,删去股权被冻结或生产经营不正常的公司,共获得34组样本。
2.变量
本文采用R&D支出/2008年全年营业收入作为自主创新投入的量化指标,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体现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的各参数,如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资本结构等作为解释变量。
各变量定义如下:
(1)Y:2008年R&D支出/2008年销售收入;
(2)x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本文采用国内学者惯用的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股权集中度;
(3)x2:董事长持股比例。
(4)x3:资产负载率。
数据变量如下表1所示:
3.模型与研究方法
为了检验上述的四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应用如下模型:
采用OLS方法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对OLS回归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分析以及经济学意义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D.W检验和White检验。如果存在异方差,则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获得有效估计。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评价
1.描述统计分析
表2显示了研发支出、前十大股东累积持股、董事长持股、资产负载率的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2.回归结果
利用Eviews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3.模型评价
统计学检验:由上面回归方程 可知,此模型的拟合度一般,这是由于样本数量少,以及变量设计少所致。由于本文着重研究三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因此拟合度不影响结论的得出。
由DW=2.37可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该模型也不存在异方差。
给出显著水平,,因为,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通信类上市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能力与前十大股东累积持股、董事长持股、资产负载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可见在显著水平为0.05时,都不显著,只有显著,说明资产负载率对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
4.结果评价
由可知,与Y正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成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1结论相符;由可知,与Y正相关,即董事长持股比例也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正相关,与假设2相符;由可知,与Y负相关,说明资产负载率越高,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越低,这与假设3相符。
上面的回归分析说明,我国通信类上市公司的自主创新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的关系,是符合理论研究结果的。
五、结束语
通信类企业属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其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使一个通信企业真正的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之前学者对企业内部激励对于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某些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对通信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越多,管理者持股越多,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越多,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自主创新投入就越低。这些结论并未阐述出所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是否对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均有影响,如基金持股、公司性质、公司投资等,从本文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情况就可以看出,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在内,因此对于这二者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ee, P.M. and H.M.O’neil.l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R&D Investments of U. S. and Japanese Firms: Agency and Stewardship Perspectiv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46(2): 212-225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M],2007:95-96
[3]杨建君李垣薛琦: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家技术创新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2, (12): 124-127
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网络型组织;组织结构;企业创新能力
[DOI]10.13939/ki.zgsc.2017.10.138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技术、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传统、机械式的组织形式逐渐显露其弊端,难以快速响应外部变化、有效进行内部沟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由此展开,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网络型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与此同时,知识资源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引发了人们对于知识和创新的关注,希望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前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与衡量。Vorhies等人(2002)从过程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内部或外部获取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将这些知识整合以获取创意并配合相应资源,从而为市场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陈力田等人(2012)则从创新系统的结构角度出发,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要素能力和架构能力,前者指代创新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所需形成的惯例,后者指代创新活动w系中协调各职能要素关系的能力。[1]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创新能力都与企业内部各部分的构成与关系,即组织结构息息相关。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它对企业创新能力必然有着特殊的影响。本文希望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这一新型组织结构的认识。
2 网络型组织概述
网络型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结构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同企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Gerioff等人(1991)从三个维度界定了环境的特征,分别是:环境的动态性,衡量环境的变化速度与幅度;环境的异质性/复杂性,衡量参与人数量和新参与人出现的频率;环境的容量,衡量环境能够为组织发展提供的资源支持和成长空间。[2]
Courtright等人(1989)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静态、均质、高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低,遇到的多为结构性问题,可以用程序化的方法加以处理。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例如“U”形(职能型)、“M”形(事业部)等,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类环境。这类组织结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集权度较高,层级与分工分明,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正式的沟通渠道,以客观业绩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3]
但在动态、异质、低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想要及时响应外部变化并正确应对必须保证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机械式的组织结构胜在稳定却失之灵活,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更适应这类环境。有机式的组织结构一般拥有较高程度的分权或授权,规则与程序相对模糊,具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和非正规化的关系,重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激励。[4]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可以提供密切的、持续的跨职能沟通和同伴之间的协调,有利于释放和提高组织及其成员自身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网络型组织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是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这些个人、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构成一个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当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5]
3 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Stephen Robbins在《组织理论》中提出,企业组织结构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与分权性。[6]
“组织结构维度”及其含义
组织结构维度含义
复杂性横向的差异性组织中横向分工的细化程度
纵向的差异性组织中层级的数量
规范性组织行为受成文制度或规则制约的程度大小
集权与分权性组织中权力和决策的集中程度
下面文章就从组织结构的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3.1 复杂性
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由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性决定。从横向差异性来看,在网络型组织中,劳动分工是按照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的。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大多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自身独特的智力劳动来交换劳动报酬。他们都具有相应的知识专长,在某一领域有着长时间的智能积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不易替代性。因此依据员工类型进行的横向分工细化程度高,网络型组织的横向差异性大。[7]
但是从纵向角度看,网络型组织的差异性较小。在传统的机械式组织结构中,企业纵向层级较多,组织的运转多靠自上而下逐级命令与自下而上逐级服从来维系。而网络型组织更扁平化,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每一个团队都是自主的、平等的,没有设置过多的纵向层级来层层管控。[8]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具有扁平化的特征。
3.2 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由成文的制度或规则所制约的员工行为的比例大小。在机械式组织中,组织管理的一切多以制度形式固化,等级森严,部门、岗位都有着明确的描述和要求,确保了组织运行的顺畅、稳定。而网络型组织的运行并非依靠传统的层级控制,组织内各部分在遵从统一内部规则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背对背竞争”,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控制。因此网络型组织中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规范性较低,更多依赖灵活的内部市场而非制度规则来维系组织的运作。
3.3 集权性与分权性
集权还是分权,往往是权衡成本和信息成本的结果。组织的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和支持决策的知识的匹配程度。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的时候,有两条路径:一是将决策权转移给有知识的人,这会提高成本;二是将知识转移给有决策权的人,这会提高信息成本。前文提到网络型组织中员工大多拥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而专门知识具有难以转移的特性,导致组织的信息成本高于成本,所以组织一般是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9]因此在网络型组织中,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集权化程度低。
4 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并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它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特殊的影响。下面就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1 复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横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按照员工掌握知识、技能类型进行细化分工,同时他们可以选择单独或者团队的形式去完成某项任务。这种横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工效应方面。而网络型组织的纵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级的减少,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团队自主、平等。这种纵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和组织边界拓展方面。
4.1.1 分工效应
新d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的创新路径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即科学知识或其他有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运用(Galbraith,1967),而这些技术最终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使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其成员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并通过反复的运用和学习促进这种技能的发展。[10]网络型组织对横向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主要深化了后一种影响,细化的分工更适应员工的专业知识领域,使他们得以在某一领域不断积累和应用知识,为创新奠定基础。
4.1.2 促进信息流动与共享
在管理层级较多、注重集权的组织结构中,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的。中层监督部门或下层专业化操作人员有着影响上层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动机,往往会凭借其私有信息组成利益集团,操纵传递给上层管理者的信息,导致信息在企业中流动不畅,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创新效应。[11]
而网络型组织中,管理层级减少,基本组织单位――团队之间主要通过沟通对话来协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的。横向沟通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促进了企业的知识积累,并最终推动创新的发生。
4.1.3 拓展组织边界
网络型组织不依赖于集权控制,其组织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制约。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组织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以获取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促进了企业内知识的积累、应用、流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
4.2 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较低,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更多依靠团队内部的合作以及团队间基于内部市场机制的竞争合作来维系组织的运作。这一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上。
4.2.1 加强组织学习能力
网络型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其工作团队与个人之间联系密切,并相互提供援助,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彼此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各类知识、技能整合,促进了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产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推动力。且由于组织内各团队各部分是基于市场机制开展内部竞争的,组织学习处于一个市场环境内,其积累和产生的知识更贴近市场的需要,最终的创新效果更佳。
4.2.2 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机械式的组织按设计、制造、营销、财务等职能划分部门,员工及管理人员的知识被分类和固定化,部门和职位的职能、要求等被各种规章制度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门开始为了部门利益、目标而忽略企业整体利益和目标,这会使组织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的迫切要求,逐渐丧失竞争优势。
网络组织中的团队组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经常根据任务需要进行团队的重组,这种本位主义现象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而组织内部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总是由最具适应能力的职能性模块构成。此外,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交流合作打破了组织内信息交流的隔阂,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内部协作的效率。分属不同职能的模块可以对周边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且模块之间可以高效沟通,这使得网络型组织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能力。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特征加强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组织的适应能力。组织学习是创新系统的推动力,直接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4.3 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集权程度低,组织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一特征极大鼓舞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专门知识在整个组织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促使职位权力中的指挥、决策职能不得不下移和分散。团队掌握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各项决策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员工直接参与决策制定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员工、团队之间的知识技能互补,会进一步推动创新的进程。因此,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既是创新的参与者,又可能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集权与分权性特征满足了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创新渴求,保持了企业创新系统的活力。
5 结 论
文章从网络型M织的三个组织结构特征出发,探讨了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网络型组织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在知识的积累、应用、共享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源条件和基础;规范性特征通过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并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则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为企业创新系统注入了活力。网络型组织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持和提升,为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竞争强、变化快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54-160.
[2]E.A.Gerloff,N.K.Muir,W.D.Bodenstenie.Three Components to Perceived Environment Uncertainty: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ggreg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749-768.
[3]J.A.Courtrigllt,G.T.Falrllurst,and L.E.Rogers.Interaction Patterns in Organic and Mechanistic Syste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773-802.
[4]刘学,靳云汇.动态、异质性环境中的组织设计与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0(3):49-52.
[5]甘碧群,程凯.网络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创新[J].经济评论,2001(2):120-122.
[6]Stephen anization Theory: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Organizations [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7.
[7]胡晓鹏.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J].财经科学,2007(4):80-87.
[8]曾小彬.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J].财经研究,2001(4):26-31.
[9]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oftheglobaleconomy,componentsofa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haveintensifiedtheinteraction,exchange,andcooperationwiththeircounterpartsinothercountries,andthisfurthermakestheNISasawholetowardinternationalization.Because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areplayingamoreimportantroleinanyNIS,thereshouldbean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setwo.Basedonacriticalreviewofexistingtheories,thispaperexploresthefunctionsofKIBSintheNISandanalyzesthe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rsofKIBSfromaNISperspective.
Keywords: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s;innovationsystem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5
Abstract: Base on the study of adequate document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oth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first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theory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in-depth. Then, studies and proposes four models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In the end, the author gives four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
关键词: 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特征;知识创新模型
Key words: knowledge innovation;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04-02
1 知识创新的特征分析
笔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分析,得出知识创新的两大特征,为研究知识创新的模型提供基础。
1.1 “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是显性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隐性知识”[1]。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之中。知识创新是包括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在整个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个组织内部进行传播,被组织内部人员吸收和升华,成为组织所有成员的隐性知识。群体隐性知识经过加工、组合、排列,形成显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创新。
1.2 知识的融合增值过程
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与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对各种知识的合理组合和变异。知识的融合将引起不同的知识创新成果,知识融合增值过程有以下三种:
一是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增值。创新实践要求多学科的知识。多种知识融合为符合创新要求的特定知识、新知识。二是不同形式知识的融合增值。在知识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创新主体通过意会知识的交换与交流,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知识创新能力。三是不同主体知识的融合增值。知识创新已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组织行为,创新组织的成员把自己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贡献给团体,使之融合为创新的系统知识。
2 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
2.1 知识创新的一般模型
知识创新十分复杂,建立它的一般模型有助于理解。何传启、张凤于2001年在《知识创新》一书中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基本原理、模型和路径。知识创新的一般模型[2]见图1。
如图中所示,知识创新过程,一般包括两大阶段、四个步骤和连续的反馈与交流。第一步,受理论探索、应用目的或实际经验的启示,产生新思想,包括新问题、新构想等;第二步,通过实验设计、科学实验和观察,获得某种初步知识;第三步,初步知识经过同行评议和公开,得到检验,进入知识体系;第四步,新知识得到首次应用。第一阶段是获取新知识,包括第一步和第二步;第二阶段是同行承认和首次应用新知识,包括第三步和第四步。连续的反馈是:在知识创新的全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信息反馈和交流。
2.2 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
1991年野中郁次郎首次提出组织知识创新有四种基本模式,这四种基本模式同时存在并发生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互动的知识螺旋上升运动。1995年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首次提出了能动的知识创新过程,即SECI模型,并对知识创新的知识场(Ba),以及知识创新的结果与支撑―知识资产――进行了全面论述[3]。
野中郁次郎提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新。SECI模型(见图2)是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和内部升华等四种模式的简称。
第一种――“潜移默化”(社会化),是指个人隐性知识向组织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第二种――“外部明示”(外化),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这是知识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第三种――“汇总组合”(组合化),是指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最后一种――“内部升华”(内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消化吸收,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这样,个体的隐性知识又构成组织隐性知识系统的一部分,从而成为组织有价值的知识资产。
SECI模型存在一个基本的前提,即知识创新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SECI模型中完成一次螺旋上升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场(Ba)”存在。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过程阶段的“场(Ba)”,分别为“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练习场”。每个场分别提供一个基地,以便进行某一特定阶段的知识转化程序。将四个场所的四个知识转化程序前后加以连贯起来,就构成一系列不断自我超越的程序,同时显现了知识转化的螺旋式演进情况。
2.3 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模型
陈晔武于2005年[4]对SECI模型进行了扩展和改进,在把隐性知识细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隐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新的三重知识螺旋模型。
个人的隐性知识经SECI过程,实现了个人、团队和组织知识的传递,最终又产生了新的隐性知识,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了这样一次SECI传递后,新知识创新的SECI过程又开始了。在此SECI过程中,新的知识对原有的知识中合理的、积极的内容进行继承,对于阻碍发展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否定,并创造出新的合理的知识成份,因而实现了知识的自我超越。当隐性知识被细分为物化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两种类型之后,这三种类型的知识之间相互转换成为知识创新的源泉。这样,知识创新在知识螺旋的基础上具有了自我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如图4)。
3 结论与启示
知识创新的模型提供了清晰的知识创新思路,各种机构及组织在建立知识创新模型的时候应根据组织发展情况适用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式。SECI过程解释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过程,说明知识是通过具有不同类型和内容的知识的个人间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但并没有说明SECI过程的内部情况及影响因素,且缺乏可操作性,三重螺旋模型对SECI模型进行了扩展和改进,在把隐性知识细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自我超越的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朱祖平.知识进化与知识创新机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6):16-19.
[2]张凤,何传启.知识创新的原理和路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389-394.
[3]林山,黄海林.现代企业知识创新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5(6),46-48.
[4]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新求胜(杨子江,王美音,译者)[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5]陈晔武.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运动模型[J].情报科学,
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行为影响因素
知识创新重塑了企业环境,要了解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特征,必须放在知识创新的环境中去考察,因此,必须对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行为有个总体认识。本文分析了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维度,以及这些因素变量的作用。对知识型企业开展知识创新活动和战略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知识型企业的独特性造就了战略管理行为,因此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
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是“那些明确地把知识运用贯穿其整个企业模式(从基础架构到流程,到产品,到战略)的企业,这些企业是以知识为主要的投资主体,以知识的投入、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新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从概念上看,知识型企业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的根本的区别在于,知识型企业的核心在于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产品及知识营销,而不是单纯地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或是文档的管理。
因此,知识型企业重视知识创新,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开展各项战略管理活动,知识型企业的战略管理行为有明显的知识创新取向。
影响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因素
在知识创新的驱动下,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行为内容和方式,同时环境条件中的某些因素也构成重要的影响力量,这些因素直接成为促使知识创新的主要动力,并且间接影响和推动着个体和组织战略管理行为,主要表现在企业内在因素、知识创新动力因素和社会外在因素三个方面(如图1)。
(一)企业内在因素
企业内在因素,产生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进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及企业对通过知识创新获得超额利润和相对优势的追求,诱发了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内在动力。产生知识创新驱动力并影响着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主观价值判断因素。知识型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企业家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知识创新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基于他们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偏好,从而激发或诱导他们的各种战略管理行为,不断地、自觉地进行战略管理实践。
利益导向因素。当一项战略管理活动开始之前,对利益的预期会诱导战略决策者是否选择某个战略或采取某项战略行动;当知识创新成功之后,巨大的利益会刺激企业继续创新;同时,也会诱导其他企业加入知识创新的行列。从我国企业知识创新的利益形态来看,它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从利益分配的对象看,它涉及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
企业家的个性、需要和目标。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化身,企业家的思想、意志和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在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和市场国际化的压力面前,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有出路。企业家在初获成功之后,在世俗层面上易于衍生出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进一步发展的欲望逐渐弱化。企业家只有扩张、发展、超越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才能使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组织结构和认知过程。究竟是战略服从结构,还是结构服从战略,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学者普遍认为,一方面,战略的变化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战略。组织结构对战略管理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标和政策是如何建立的,也会对所有战略实施活动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组织结构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战略管理行为的前提是组织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认知。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认知过程,直接影响到组织对经营环境的看法和企业的经营决策。
企业文化与历史。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战略管理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文化对战略的支持程度。在企业战略得到价值观、信仰、仪式、象征、语言和模范人物等文化因素的支持时,管理者往往可以迅速而容易地实施变革。相反,如果支持性文化本身不存在,也没有被建立,那么战略的变革是无效的。另外,企业战略管理的历史和成效会对当前的战略管理产生影响。
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面对的问题会越复杂,企业内部的分工会越细,越有可能建立比较正式的战略决策系统。如果规模的扩大伴随着业务的多元化,那么企业会实行分权的管理方式。各战略经营单位就会更多地参与到战略的制定中来,并拥有更多的战略决策权。企业的经济实力越强,决策者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对战略方案选择的余地越大,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性投入。
(二)知识创新动力因素
1.微观层次的动力机制。知识创新的微观层次对应个体或局部创新的激励和心理驱动,其结果表现为一些新想法、新观点、新假设、新思路的提出。具体来说,内部动力的形成和变化源于以下三方面,即企业家精神、创新组织能力以及企业文化。
企业家精神。作为知识创新规范和动力的企业家精神有这样几方面的特征:自主性,企业家精神明确提示了在哪些情况下,企业家的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必不可少的和应予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有害的和应予摒弃的。普遍性,企业家精神摒弃了行为的个体性特征,概括了能使知识创新行动秩序相对稳定的企业家行为的共同特征。导向性,企业家精神引导着企业家根据实际情景的要求,以追求创新及其成功为战略管理行为的目标。
创新组织能力。知识创新行动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系统过程,它还需要通过系统内部有组织的理性管理,才能使创新设想或方案转化成现实的商业化成果。企业家由于其角色特征则恰可成为这样一种创新组织者。具体来讲,企业家的创新组织能力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创新人员的组织,企业成员在知识创新全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发挥着各自的社会功能,如创新策划者、创新项目管理者、R&D人员、市场开拓与营销人员等。第二,创新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造成企业知识创新的市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内部R&D、生产、营销等部门缺乏协调性。日本学者山田行雄曾经指出,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在生产能
计划与长期销售预测、新产品生产的预定计划与短期销售预测、产品系列多样化以及新产品的市场投放与附加服务等之间存在矛盾。而这两个部门又都通过产品和技术而必然与R&D部门发生联系,企业家作为知识创新的组织者,在上述三者矛盾的协调与化解方面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成功的创新企业往往比较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和营造,以期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来促动企业的知识创新行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规范模式或观念体系,它构成了企业知识创新活动的动力要素之一。
2.宏观层次动力机制。宏观机制主要是研究制度、市场、法律保护等因素对战略管理行为主体所起的动力作用。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保障。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传统的生产管理的模式将被现代的知识管理的模式所取代,这就要求管理者着重解决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空间,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为企业知识创新提供了条件。
知识产权:知识创新的重要法律保护。从知识创新的过程来看,其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准备和开发阶段:企业的知识创新需要专利信息的指引和导向。创新的实施阶段:靠知识产权制度来维护权益,它是保护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利手段。离开了知识产权制度,创新者在仿冒、仿造与复制的打击下就会失去动力。创新的应用阶段:知识产权制度下,通过技术贸易获取高额利润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都有相应的规定。以此为基础,专利技术和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参加经济活动才成为可能。
市场拉力:知识创新的推动。一般来说,市场拉力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变量来促动知识创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企业知识创新的机制可表现为提供创新思路、提供创新机会、诱发企业创新战略、诱发企业知识创新的内部动力等。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等具体形式发挥对知识创新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动力作用的。市场的自组织过程就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但它又有着市场机制所不能涵括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市场通过供求关系、竞争机制和价格信号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组织过程。市场的这种自组织机制在于其能自发地培育创新、启动创新、保护创新、实现创新。
(三)企业外在因素
企业外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环境,即对组织经营产生影响的、在组织边界以外的物质及社会因素。如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和环境因素,政治、政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等。
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和归纳,认为知识型企业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开展各项战略管理活动,其环境条件中的某些因素也构成重要影响力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推动着个体和组织战略管理行为。主要表现在企业内在因素、知识创新动力因素和社会外在因素三个方面。
本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对现有学者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之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导向,今后应采取实证调研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企业调查问卷,验证影响因素的作用和与战略管理行为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鲁迪•拉各斯.知识优势[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