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1

内容提要2

ABSTRACT3

第一章绪论4

第一节背景介绍4

第二节文献综述5

第三节研究方法6

第二章制度创新理论7

第一节制度与制度安排7

第二节制度创新的经济理论10

第三节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的发展13

第三章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安排15

第一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15

第二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及其缺陷18

第四章风险资本市场有效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创新25

第一节风险资本市场理论25

第二节风险资本市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31

第三节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38

第五章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创新49

第一节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的评介49

第二节培育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目标模式及策略54

结论与展望61

参考书目62

后记64

内容提要

风险资本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求得发展的时候,人们却忽视了风险资本市场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又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种制度的创新。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在风险资本注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探讨它是如何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文章最后对目前中国的风险资本市场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培育中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对策,以便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背景介绍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强烈的创新冲动和专业化技术,不仅为孵化新兴产业、激活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成为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因此,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各国科技政策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社会、经济、金融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基础,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2

摘要: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直接关系我国农民以及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可忽视。而忽视农民权益的农地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最根本原因。

关键词:土地权益 农地制度 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大量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矛盾因此日益加剧。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直接关系我国农民以及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农民土地权益与“三农”问题的关系的探析,可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意义。忽视农民权益的农地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最根本原因。

1.农民土地权益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三农”问题是中国工农和城乡差别长期累积的结果,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因为农业是一种产业,是农民从事的职业;农村是农民聚居生活的社区。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的利益,而农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土地权益。

1.1土地权益是农民最根本的利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于农民来说最直接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利益始终是与土地紧密关联,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土地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利益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地者,政之本也。”土地问题向来都是社会经济中的基础问题, 关系着民生和社稷。“土地占有关系是否均衡和稳定, 决定着中国社会阶级和利益结构是否稳定,这已经被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所证明。”

1.2农民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的根源与现状

经济发展的进程实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过程。土地资源具有生产要素和财富的双重属性,土地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土地产益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农业与其他产业比较在利益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家在一定时期对快速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往往会使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偏向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其结果就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来推进经济发展。利益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和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我国在发展经济进程中长期形成的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歧视,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在土地征收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过程中大量流失。引发了农民集体上访、群体性抗争等诸多尖锐的社会矛盾。

由于农地经营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自的侵害和农民土地权益大量流失。在农村,由于地方政府或基层农村干部不间断地调整农民承包的土地,导致农民土地权利很不稳定,对农民土地收益的实现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各地地方政府或农村基层集体组织普遍存在假借土地规模经营的名义,违背农民的意愿,用违法的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土地 或收回农户承包地、直接截留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不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秩序混乱、流转成本高、流转价格低、流转纠纷多,造成了大量农地被抛荒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民土地经营性收益和财产性收益受损,农民土地权益隐性流失严重。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土地权益格局明显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性与不公性,主要体现在农地制度产权关系的缺陷与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中,农民有地无权,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蚀;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内容是土地经营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完整,导致农民往往并不能完全根据比较收益调整农村土地经营来获得最大效益,使农民土地权益严重隐性流失;然而农民对土地处分权的有限,缺乏效率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则加大了农民土地流转的成本和难度,使农民最关键的土地财产性收益很难实现。现实中,总是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代价,使农村生态环境 遭受破坏, 挫伤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阻碍 农民增收,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土地权益问题。

2.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意义

应该把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去虑。因为土地是农业的根本,土地权益是农民获得自身发展和融入现代经济文明的基本前提。农民土地权益能否充分实现,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系到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的革新、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的益,农民能够享有合理、充分的土地权益,即使在经济上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民也会感到自己与现存的政治秩序有着直接利益关系,从而积极维护当前的社会和政治稳定。

3.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与农地制度创新

造成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在外部表现上是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以及制本身的缺失,但究其根源在于现存农地制度对农民土地权利的忽视。因此,应该以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来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诉求,通过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制度的形成,启动破解“三农”难题的动力源。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必然要求农村土地作为一种资源要素进行重组,而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民土地权益在大量流失。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民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里,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农民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而制度创新才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根本出路。

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重新引入国家土地征购模式,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并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此外,有限政府的构建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保障制度创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成贵.中国的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J].古今农业,2003

[2]张晓山.“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的利益[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4

[3]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高层研讨会专家观点汇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3

[关键词]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214-02

我国科技工业园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制度框架较为合理,经济结构新型化,发展形态多样化,全国布局广泛化的格局。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土地开发外延无序;不计环境成本,未能按环境容量和发展实际强化环境的总量控制;园区企业呈孤立状态,企业间没有形成共生体系等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这种发展是粗放型的,是不可持续的。如何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制度建设就成为题中之意。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本文探讨了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的目标取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实际状况构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工业园区,为实现科技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1 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的缺失

经过近30年的探索,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1.1 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缺乏创新性

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创新主体上,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科技工业园管理者和科技工业园企业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没有能够发挥出来。属于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制度创新只有关于园区企业实行的信用制度,企业自主进行的制度创新很少,并且是在科技工业园发展的初期阶段进行的,这说明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仍然是政府推动占主导地位的,这样的制度创新主体结构是存在很多缺陷的,以中央政府为主进行的科技工业园制度创新所创造的制度,不仅很难符合科技工业园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有局限的。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创新主体结构成为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1.2 科技工业园产权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产权制度是激励技术创新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制度,是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的一项核心制度,它对于科技工业园建设和技术创新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然而,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一直没有在产权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如果技术创新的产权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技术创新活动就会受到压制,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技术创新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创新离不开激励,而激励机制的形成则依赖于产权制度的安排。人的行为都是利己的,求利是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诱因,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他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与判断,产权制度之所以在创新活动中最为重要,是因为它直接规定了创新者与创新成果间的产权关系,能够为创新者提供最敏感的激励机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科技工业园建设一直没有能够建立起产权制度,制约了科技工业园的发展。

1.3 人力资本制度和金融制度建设的缺失

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中,还存在着人力资本形成制度建设和支持创业的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为:①没有合理的能够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制度安排。表现在教育培训制度难以为科技工业园发展提供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在用人和收入分配上没有形成刺激科研人员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②没有形成合理的研究开发资助制度和激励制度。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最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资助,这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做法。缺乏研究开发资助制度和激励制度,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就会因为资金的匮乏而难以进行。③我国科技工业园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薄弱,没有形成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风险投资制度,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重大性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不仅严重制约着我国的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使得我国科技工业园不仅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充分的功能,而且使它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综合国力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1.4 对文化制度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

科技工业园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大量创新型高技术企业的创建和发展,而创新和创业都是由一定的人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并在创新者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不同的思想文化制度对待创业和创新的观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专制的集中化的政治制度会压抑人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影响创新的进行。忽视创新文化环境的塑造是我国科技工业园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而忽视创新文化制度建设是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的重要缺陷。

综上所述,我国科技工业园的制度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技工业园发展和壮大的制约因素,也是制约我国科技工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2 完善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应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采取措施:

2.1 完善制度创新的主体结构

从管理主体上看,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主要有政府管理型、大学管理型和综合管理型等体制。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业园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要求科技工业园的管理体制必须根据环境的需要进行创新,要求构建与科技工业园的功能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实行综合管理体制。具体的措施包括:①政府要主动授权,要逐渐把科技工业园管理机构的经济管理职能从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让科技工业园管理机构在科技工业园发展以及为园内企业的服务上拥有更多的责任和自由;②政府要积极放权,支持和扶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让法律、金融、会计和审计等社会中介组织在为科技工业园企业的服务上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③协调好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地方政府与科技工业园三者间的关系,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要把重点转移到宏观政策制定和根本性制度创新上来,尽可能少地干涉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发展行为,更不要干涉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地方政府要把重点放在科技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科技工业园的发展由科技工业园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

2.2 改革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

科技工业园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宗旨在于为科技工业园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空间和制度环境。然而,我国关于科技工业园进入门槛过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因此,必须降低新企业进入科技工业园发展的门槛,对现行的科技工业园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做出修改,并改革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让市场成为判

断一个企业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依据,从而激发科研人员进入科技工业园创业的积极性和科技工业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力;应该简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工商登记程序,降低创新型企业注册的限制条件,取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制度,政府不再对具体企业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做出认定,把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交给市场,由市场去判断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2.3 建设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

技术创新往往是许多人合作研究与开发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创新取决于组织内外许多人之间有效的相互作用。由于技术创新多角色特点,技术创新者与技术创新成果间的产权关系就复杂多了,而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取决于创新带给他的收益,创新收益的分配又取决于产权关系。因此,必须建设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创新的产权关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有形资产的产权、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的产权,相应地,产权制度也包括有形资产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三个部分。其中,知识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对于科技工业园发展的重要意义,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要注重通过健全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科技工业园建设中的产权制度。

2.4 健全人力资本制度

高科技主要依靠的资源是人才和知识。美国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硅谷拥有充足的具有创新智慧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在于它的制度安排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健康的投资与生产形成的。因此,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就是要重视教育和健康产业的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健全人力资本制度的当务之急,应建立面向市场需要的、基于市场选择的教育培训制度。

2.5 健全金融扶持制度

高技术产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金融制度的审慎原则决定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不可能对高风险产业企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建设科技工业园,发展高技术产业,就必须对金融制度做出重新的安排,要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功能,必须注重改进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建立合理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此外,为了给风险基金创造一个运作的环境,还必须有相关金融制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晓忠.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245-267.

[2]吴神赋.科技工业园的基础理论及其意义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4(5):39-42.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4

关键词:班主任 创新精神 平等民主 环境创新 活动中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已居于核心地位,谁能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上占优势,谁就能在国家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贡献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一切要求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善于创新,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知识传播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老师要责无旁贷地担当创新教育的引导者。

一、班主任要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

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走出校门的学生,若不善于吸纳新知识,只需数年就会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成为外行。未来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的重视,善于创新的人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

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首要位置,放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世界的变化不可阻挡,只有坦然、乐观地去迎接未来,才能在变化了的条件下立足并前进。未来的教育特别需要受教育者对世界、对国家和民族、对人类前途、对人与自然关系有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一种主动的道德意识,促进受教育者在未来的变化中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做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成果,当好创新教育的“领头羊”,才能更好更多地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班主任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与个性因素密切相关。人只有在宽松、令人愉快的环境下才会有创新。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师生关系紧张,都会导致创新精神的丧失。许多实验表明,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同时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老师相对来说和学生接触最多,学生特别在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致力以求的。试想,学生在班主任欣赏、鼓励的目光下学习和生活,能平等的和班主任讨论、交流,学生的心境会是怎样的?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下,新设想、新观点、新问题都会喷涌而出,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为了营造这种关系,班主任要在三点上下功夫。做到:一是要放下架子。要本着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是上帝的宗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充分认识到班级工作中学生是主体,师生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要常换位置。要求学生有创新精神,班主任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许多时候,许多事情,如能从学生的角度换个位置想想,也许我们的语气会平和一点,言语会动听一点,更能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要跨小步子。这是我们对学生创新过程的策略问题,创新是班级管理中永恒追求的目标,如若这个目标可望而不可及,学生会在前进的路途中退缩,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要在学生跨出一小步,有一点创新迹象时及时肯定,充分鼓励,让学生的每一小步都充满着教师微笑的目光。

三、班主任要注重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

创新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的周边环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很大。这里说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创新就是要要求班主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创新合力,让学生置身于创新的环境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产生新问题、新思维。

家庭环境创新,要求班主任密切同家长的关系,做好家长的工作,特别要让家长明白,创新教育对子女成长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家长的教育要不阻止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

学校环境创新的设计者是学校领导。从一个班集体的创新建设来看,班级环境创新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班风创新、班级目标创新、教育环境创新、寝室环境创新都是班主任要着力研究的。

社会环境创新,这是一个大气候,国家正加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将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这必将有助于学校推行的创新教育。

环境创新必须要有制度创新作保障,如若班规班纪过于死板,班级制度过多地框定了某些细节,对学生的言行作了过多的限制就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当然,这不是不要规章制度,而是指规章制度要冲破传统的框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摈弃一些过时的束缚学生创新思想的框框,给学生一片较为自由的创新天地。

四、班主任要在创新中活动,在活动中创新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理念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富有创新精神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把创新思想贯穿于创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创新。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不仅总体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企业管理也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也被陆续引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但也应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从事竞争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市场拓展上,相对疏于内部管理,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高度重视管理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只有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企业管理创新要点

1.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其创新和发展必然要求作为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管理为自己提供最有效的发展形式。无论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设施建设,还是培育企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要通过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由于管理科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制度前提和人性假设与我国的国情、社情不相符合,如果完全照抄照搬,必然导致“水土不服”。同时,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没有提供相对落后国家如何有效推进技术创新、快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之路。

2.企业管理创新重视战略管理。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世界“超级队”——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顾客价值是指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效用多少。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避开变化了的过客价值;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而有突破性。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创新很明显是对企业生存环境发生新变化的反应。

1.思维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的CIS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等等。

2.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3.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4.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调整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5.市场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靠市场创新。(1)产品策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定要树立产品的整体概念。要设计开发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并提供恰当服务的适当产品,要遵循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则去开发与设计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构想一代”。同时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任何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管理能出效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现今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许多不懂管理力一面的知识。(2)价格策略。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大中型定价的策略中,艺术的成分较科学的成分比重大些。单纯靠降价做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其实,我国企业在定价时完全可以采用多种定价策略,只是在选择定价策略时要遵循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要参照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心理价值来综合定价。(3)渠道策略。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我国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以传统的营销渠道为主,分销渠道众多,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造成费用较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实力来选择渠道策略。要重视运用促销理念来开发管理市场。要做好经销商选择、经销商市场运作管理、经销商贷款管理等工作。企业尽可能选择、配送和连锁经营的销售力一式。这里很重要的点是,要促进制向规范化发展,要逐步向佣金制过渡。同时,也要采用协销的力一式,加强与零售商及客户的紧密联系。(4)促销策略。在促销策略的选择上,重点是切记不要迷信广告。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想通过广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其广告的定位却存在着只注重扩大知名度,而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偏爱度并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缺陷。

企业管理创新应是一项包括管理思维变革、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管理思维变革是前提,管理行为改造是主体,管理效果追求是标志。这三项内容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紧密联系,形成有机体系共同作用于整个管理创新过程。管理创新的灵魂是管理思维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创造和拥有新思想、新概念,企业管理才能常变常新,创造辉煌。因为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以,管理行为的改造是管理创新的主体。企业管理行为的改造应着眼于组织行为的改造、经营行为的改造、财务行为的改造、管理方法的改造。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管理效果是管理创新的标志。管理创新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最终的落脚点都要放在这一点上。

参考文献:

1.黄人杰.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法.现代管理科学,2007,(1):79-81.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6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是新经济的核心。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赢得竞争上的话语权,通过技术创新取得核心技术优势。在信息时代,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而不一定是资金和资源优势。核心技术优势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认知度以及获得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管理创新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企业内部资源组合,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企业首先必须弄清自己的优势,再把自己的优势与环境结合起来关注自己优势的变化,经常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战略定位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企业在培养选拔人才、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培育企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要通过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顾客在进行消费时,不会区分国企、私企或是外企。“快捷”与“顾客满意度”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评判标准。这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与之适应。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企业管理创新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是增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相应地改革那些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体系,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企业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要求的必然结果,我国现阶段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被认为是和资金、人力等并列的资源。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以科技为支撑点,通过加强协作、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能力,将现有知识、组织、人员和流程与协作和知识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三、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一)加强理念创新,调动员工积极性。要为员工搭设发挥创造性才能的舞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者。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摒弃“等、拿、靠、要”思想,打破“大锅饭”,实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陈规陋习,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

(二)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完善机制上下互动职责明确。各级部门各司其职,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第一步。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实现人才的不断发展,以建设“四好”领导班子、提升“五种能力”为目标,落实“人才强企”新举措,以提高员工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积极为员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2)强化干部员工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干部员工开展理论学习,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完善干部评价机制,修订了干部测评办法,对后备干部实行民主推荐和档案管理,建立梯级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