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意义;对策建议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对促进土地适度流转、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经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我区共创建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15个,其中,国家投资9个,农民贷款6个。15个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具总数380台,其中拖拉机111台,插秧机10 台,联合收获机131台,配套农具130台,在2012年的生产作业中,完成机械播种197万亩。
二、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1.创新体制、高标准建设
按照省农机局合作社组建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区农机合作社组建方式有大户联合投资、社会法人投资、大户独资、大户和农民联合投资四种方式,均由农民投资入股。在组建上,我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由合作社所在政府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农机局具体负责。在装备配置、场库棚建设、区域布局等方面力争做到最佳化。合作社的性质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实体。
2.整章建制,明确职责
每个合作社均按要求制定了章程,并根据章程规定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由理事会公开招聘经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理事会进行决策,监事会负责监督。做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每个合作社都制定了财务制度、生产制度、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在管理上,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财务人员、后勤人员、操作人员各负其责。
3.建立档案,规范操作
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对零件库、修理间、机车库、农具棚使用和农具常年维修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规定并建立机具档案。在生产管理上采取“六统一”方式,即“统一调动机车,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作业,统一检查验收,统一收费和结算机耕费,统一供油、供件。”在财务上独立设帐,设专兼职财务人员,严格执行《会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规范财务管理。如作业质量出现问题,由质量监督员和用户共同评定,作业不合格的车组无偿返工并承担额外费用;机务状态由合作社经理按作业季节进行检查,不合格责成车组立即检修,并按再次检修天数扣罚车组工资。
4.逐步完善,提档升级
一是召开了合作社整改工作会议。制定了整改时间表和整改性目表,并开展了合作社检查;二是抓达标升级活动。重点在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基础设施、规模经营、作业标准、管理制度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开展竞赛、促进合作社上规模、上水平,并成立督导组,明确里机具“包保”责任人,除个别合作设厂、库、棚未完工外。三是抓合作社规模经营。主要采取算账对比、村干部带动、建立核心区等方式,引导农民通过入股、租赁、委托经营和代耕等方式加入合作社。
5.政策扶持,健康发展
一是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和扶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市农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农机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各区、县市党委、政府也将合作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招商引资的大事来抓,在工作上力度、资金上和干部配备上向农机部门倾斜,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推进连片种植,土地入股,促进规模经营。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加,而耕地流转的主要流向就是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农机合作社大马力拖拉机作业质量好、标准高,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加,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引导作用。合作社的成功运营需要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入股土地面积越大,规模经营的可能越大。三是多方投资,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和省投入60%的资金,加上厂库棚,需要自筹资金40%以上。资金缺乏也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难题,所以,合作社的投入不仅仅依靠国投和自筹,也要多元化,更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要打破所有制界限,不论集体和个人,不论农村人还是城里人,谁有积极性,谁有能力就鼓励谁,就优先支持谁发展。四是创新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合作社成立的基础是为田间作业、为农业生产服务,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服务。我们在保证粮食生产这个基本前提下,积极鼓励多种经营和扩大产业链。
三、创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住地提高了我区农业生产作业标准和作业效率,对推动耕地连片作业和土地规模化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担在建设过程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1.后续投入不足
合作社先期投入较高,且规模经营难度大,资金回收慢,自我发展能力较低。需加大后续投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2.土地规模经营难度大
目前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基础仍是土地如何连片问题,如果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大,合作社就无法发挥大型机械作用。
3.驾驶操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大型先进的农机具需要合适的驾驶操作人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摆布。在这方面,仅靠参加省培训还远远不够,市、县农机部门及合作社自身要想办法,把培训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切实使驾驶操作人员达到规定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要求。
四、发展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1.政府主导抓土地规模经营
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出台项目支持和补贴扶持政策,采取措施,强力鼓励规模经营。
2.增加后续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继续加大对合作社的后续投入,可以以奖代补,政策倾斜,也可以采取流动资金贴息贷款等多种方式,对发展好的合作社扩大规模,加快建设速度,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机合作社建设中。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安全生产 管理 电厂 重要
1 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简述
1.1 安全生产的意义
安全生产在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目标只有通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 劳动者工作环境好,劳动者在生产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自然就会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说,作为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设备的完好,保证生产顺利高效进行,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切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可见,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1.2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生产的工艺特点使电厂必须将电网突发性事故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加以预防,如果电力生产或用电设备系统发生事故造成中断供电,不仅影响用户的生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还可能造成发、供、用电设备的严重损害和人身伤害,若发生系统瓦解,大面积停电,将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安全生产必然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事故的发生必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加大成本开支,随着“竞价上网”格局的形成,通过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2 如何做好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
2.1 从安全教育做起
树立安全意识是保证发电厂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首先,要培养职工在安全教育上的超前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灌输“安全为天”的理念,是每一个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职工才有可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和侥幸心理,绷紧安全生产弦。在每一个不同的工种和岗位中,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充分预见安全管理可能出现的漏洞,职工思想上的“滞后”和松懈,提前全方位地进行特殊时期的安全意识教育,给职工打好思想上的“预防针”,职工就能在舆论和制度的双重约束下,使安全意识始终跟上节拍,在工作中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其次,在不安全隐患的查找和整改上的超前意识。在工作中,一些职工及管理者发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以侥幸和“等等看”的态度任其发展。前者“亡羊补牢”应当如此,但后者是一种渎职甚至犯罪,这样带来的恶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一些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这样,既可以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参观学型发电企业到先进企业培训等方式,了解别人先进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 发电厂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生产设备,对于一个新职工而言都是陌生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某些细节,或者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所以对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重中之重。
2.2 抓好安全培训工作
对新员工,应严格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到现场见习或跟班实习。经理论与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在职职工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考问、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现场培训活动,并经常组织技术学习或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使职工达到电业工人技术标准和“三熟三能”(熟悉设备、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要求。
每月开展技术培训,每年组织反事故演习,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由于技改的深入,新设备不断的充实到发电厂,这对于全体员工来说也是种压力,所以要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班等,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新技术。 由主管新技术的生计部门授课,从基础理论学起,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有安排合理地授课,使职工都能够从机组构造、 性能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加深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新设备的掌握后的方便性、先进性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建立设备台帐制度
生产设备是发电厂的灵魂,保安全提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 完好、高效的运行。需对每台机组建立全面的设备台帐和技术档案,对各机电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运行状况分别做好记录;对每台设备进行动态管理,设备的每次维修记录、试验数据、大修报告等及时归入台帐。这样,运行和检修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为设备的安全性评价和设备评级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为设备消缺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另外,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对设备维修备件准备充足,并及时补齐,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进行。
2.4严抓“两票三制”
两票三制即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巡回检查制度,是电力企业最基本的规章制度,只有认真执行,才能保证现场设备、人身的安全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抽查两票的执行情况,查检修安全措施是否执行到位,查操作票制度是否认真执行,对不认真执行者进行通报考核。
2.5 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察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发电厂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 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枯燥的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全体职工参与, 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让事故和隐患远离我们日常工作,为长久的安全生产建立良好的基石。
厂安全监察人员监督厂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监督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反事故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进行监察。安检人员经常深入现场查阅有关生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调查,按规程规定认真做出处理。监督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人身安全的防护状况;监督安全工器具、起重机具、登高工具的定期试验工作。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组织事故调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分析、处理和统计报告工作。
加强监督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电厂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促进工作的落实。
3 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我们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努力走出一条适应企业自身安全运行、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时刻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做好筑牢防线,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确保安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勇,张雷.现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索.内蒙古科技与技术,2010.
[2]冯卫强,梁卫东.浅谈发电企业安全培训与管理的重要性.大科技,2009.
[3]赵凌俊.浅析火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导报,2011.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3
述职报告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评估、任免、使用干部的依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车间工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欢迎阅读!
车间工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一
20xx年即将过去,就要迎来充满希望的20xx年,在这年终之际,作为一名车间的操作工人,我在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了,回顾今年来的本人工作情况,现简述如下:
在这一年里遇到了不少的挫折,最为重大的就是7,16事件。事件发生后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沉重,每一台电解槽都是经过我们从培烧到启动到净化再到换铝一步一步的慢慢成长起来,但我坚信再大的困难也押不倒我们,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电路修复,并以最快的速度抠开了电解槽,然后就是启动电解槽,每启动一台槽子我们都会积累很多经验,从最初的难以起动,到今天的正常启动,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电解槽,至今为止大部分生产槽已经恢复正常生产,每个人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经过这件事后,公司的全体员工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挫折是再所难免的,重要的是在挫折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不足,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特别是在班组和领导的指导下,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以后我特别注重自己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虽然我在工作中学习到不少东西,但是感觉到关键时候还是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着让起活来感觉到很吃力,在这种紧张的工作气氛中,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结了不少的工作经验,懂得了如何的团队合作才能使工作得到效益。在工作中我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更不会掩饰错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错误我都不会放过,转眼到了年底,看到领导和同事们笑容,体会到从紧张气氛中得到的那种愉悦,看到大家辛苦努力的劳动成果,回顾自己在这年中学到的不少知识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感谢领导热诚的接纳我指导我,感谢同事诚恳的对待我,以后的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继续奋斗。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车间工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二
本人从事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故障抢修专业九年有余,之前是送电线路检修专业干了十四年,两个专业之间有相近之处,但也有很多的不同,配电运行专业增加了变压器、开关、刀闸、避雷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很多电气设备,而送电线路专业则接触不到。要想把这些设备管理好并且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践,又借助高级工、技师培训的机会,来不断充实自己的配电运行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现在工作起来还算是得心应手。
一、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自身专业技术素质。
几年来,本人一直利用书本、向老师傅、并通过专业培训等努力学习配电专业知识,学习新设备的管理、运行和配电设备新技术。由于配电设备的日益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掌握和管理好配电网络新设备。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本人对新型变压器、10V柱上开关、10KV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对供电事故的分析和判断相对比较果断、准确,有效地减少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无论是公司领导或客户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
第一,针对沛城区配电线路陈旧、设备老化、故障常出的现象,积极工作、大胆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
(1),改造公用变压器接线桩的接线方式:由于公用变压器的性质所决定,负荷变化无常,变压器接线柱及螺栓式设备线夹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常造成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松动,且设备线夹与变压器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也达不到运行规程要求,故经常出现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就将所有公用变压器的出现导线采用液压式压接鼻,消除了设备线夹受温度影响大的缺陷,接线柱上采用了握手线夹,增大了接线柱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接线桩故障的发生。
(2)、经测试,城区公用变压器的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桩因年久锈蚀,接地电阻值很多不符合规程要求,200X年将城区90余台变压器的接地桩进行了更换,为设备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
(3)、在三年的城网改造中,根据沛城区供用电特点,初期由本人为生技科提供了一套沛城区配电供电网络设想图,为城网改造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其次是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根据验收技术规程要求,对城网改造、业扩增容、用户工程等的中间及终结验收严格把关,确保新设备在接入电网运行前的施工质量全优。为新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认真做好所属设备的巡视和消缺工作,结合配电设备早、晚峰负荷测量和电压测量,及时调整公变容量,使公变在额定输出电流的80%左右运行。20xx年沛城区没有发生一起因过负荷而烧坏公变的事故,同时结合一年中夏冬季节的高峰用电期,制定迎峰渡夏和迎峰渡冬的相应措施,增加夜巡和特巡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积极组织开展各季安全大检查,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所辖配电线路及设备认真巡视消缺,做到了充油设备无渗漏、一类设备完好率100%。
第四,加强配网结构的研究,制定并落实了每年各节假日、政府重要会议、各企事业单位重要活动等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了供电区域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五、为防止三相四线制用户因零线线径篇小,三相负荷不对称而造成烧断零线,即而烧坏220V电器设备的故障,根据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接头、接点缺陷,及时进行整改,增加重复接地、更换大规格零线,铜铝接头处严格采用过渡措施等,从精细处入手开展配网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
第六,认真建立和完善配电设备基础台帐,98年在市公司各兄弟单位中,率先实行了利用数码相机现场拍照的一杆一卡线路台帐,在市公司专业互查和评比中,赢得了好评。
第七,积极开展QC小组和技术革新活动,20xx年的QC课题《加强配电设备管理,降损节耗》,在本公司赢得了三等奖。针对城网改造中新增的10KV柱上开关无明显断开点的特点,本人要求在开关操作前后必须每相进行验电,验明开关操作分、合正常。但验电器的绝缘手柄都比较短,且在杆上来回传递比较麻烦,本人就将验电器进行改造,与绝缘操作棒进行配合使用,人员登杆时只需将验电器的头部装在工作服的口袋里,操作后将绝缘棒倒过来装上即可,这样即增加了绝缘棒的有效长度,又确保了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实践证明,使用起来很方便,即节省了操作时间,又确保了操作验电的安全。
第八,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加大配电抢修和日常维护中现场的安全工作,杜绝违章行为,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活动,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了实处,近几年本人带领的配电班均被本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三、做好城区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们城区出现了因汽车碰杆、风筝挂线、人为破坏城区配电箱等而引发的停电事故,因此我们配电运行人员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向用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意义,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了电力设施保护的组织措施和技术防范措施,规范了各类安全标示,警示标志,特别是对施工工地附近、交通道口和居民区等处的电力杆塔、拉线、配电箱等设施采取积极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城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四、优质服务。
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认真贯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开展了优质服务工作。优质服务工作在配网专业占了很大比重,需要好多时间用在优质服务工作上,搞好这项工作也是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形象之所在。本人带领的配电抢修班多次在县、市公司得到嘉奖,自己也获得了“江苏省用户服务满意明星”、省公司“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个人、省公司“优质服务十佳标兵”等称号。
车间工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三
+++年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年里,作为一名一线窗口柜员,我始终奉行农行“大行德广助你成长”的理念,业务上不断学习,并且严格按照行里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实际操作。工作中坚持把优质高效的服务带给客户,努力稳固和提升农行企业形象。为了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学习制度,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能够认真学习各项金融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行里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会计、信贷等金融业务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遵纪守法意识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上能够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犯规章制度(暂行)办法》和《XX市分行机关基本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参加市分行机关的例会学习和全行性的业务培训学习,没有出现迟到早退现象。一年来我共参加全行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2期,金融理论新知识、新产品推广培训3期,参加由总行、省分行举办的新闻业务培训班1期,参加市分行内部规章制度方面的学习30余次,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培训使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
二、认真履行职责,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去年我先后在胜利分理处和+++分理处工作工作。这两个分理处是业务相对较忙的。每天每位同志的业务平均就要达到二三百笔。接待的顾客二百人左右,因此这样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按照行里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实际操作。一年中始终如一的要求自己,在我的努力下,年我个人没有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在我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用我多年来在储蓄工作中的经验来帮助其他的同志,同志们有了什么样的问题,只要问我,我都会细心的予以解答。当我也有问题的时候,我会十分虚心的向老同志请教。对待业务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自己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想在工作中帮助其他人,就要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 体育锻炼习惯 影响因素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62-02
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能素质、身体健康状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决定我国未来人才的质量。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体能健康,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鼓励青少年奔向操场、走进自然,掀起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因此,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点。
1 体育锻炼习惯的内涵及意义
1.1 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定义,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自觉进行特定活动的一种需要。体育锻炼习惯是指在多次反复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慢慢形成的,不需要通过特意提醒而自觉进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稳定的行为方式。可以通过以下的指标来判断是否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一周内进行3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并且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半小时及以上。
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2)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3)体育锻炼的方式、内容、每周次数、锻炼强度、时间较为固定;(4)锻炼过程中能够获得正能量,并能够自我调整。
1.2 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意义
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身体素质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在青少年素质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在人体生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身体发育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力水平。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释放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更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增强青少年的抵抗力,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防控疾病。然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下降时,伴随着常常出现青少年近视、居高不下的肥胖率等问题。
2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2.1 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价值中,长期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并且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与体力劳动相比,通过学习、考试等脑力劳动方式,人们能够较为容易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所以人们更加会倾向于脑力劳动。由于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文化成绩,一直以“考上名牌大学”作为青少年培养的首要目标,很少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家庭体育阶段,在该阶段孩子最容易形成体育的正确观念,所以家长需要转变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偏见,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孩子的积极意义。
2.2 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学生通过高考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学校、家庭以及学生都是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和考试成绩。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还是通过学习成绩和排名来评价学生,导致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到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无疑会压缩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锻炼得不到大家的重视,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难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教育部等部门十分重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下,更多的学校仍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对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采取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的态度,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发挥较小,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不能保证。
2.3 体育场地、制度、文化等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学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因人制宜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器材、场地的作用。体育器材、场地是保障学生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锻炼的规章制度、体育传统等软文化,是影响青少年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无形因素。通过调研资料显示,我国学校内的专职体育教师明显不足,部分农村等学校缺少专职的体育教师,同时体育锻炼的设施、场地等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此外,部分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学生进行锻炼的利用率不高。同时,社区内的健身器材往往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不利于青少年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
3 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研究
3.1 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人公作用,调动青少年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恶、消极的心态。体育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并不断维持学生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趣味的方法,及时发掘并肯定鼓励学生的优点,逐步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欲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克服青少年的惰性,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因为锻炼的辛苦和短期内成效不明显而选择放弃。因此,老师需要定期鼓励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3.2 转变观念、打破应试教育观念的限制
首先,家长需要走出“体育无用”和“体育影响文化课学习”的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并通过身体力行来引导孩子。此外,学校应该准确认识体育教学的作用,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目前,体育课程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和习惯。在缺乏兴趣习惯和态度不端正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体育老师也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3.3 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相对于众多的体育锻炼人群,我国现有的体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因此,需要综合高效利用各方面的体育资源。家庭的体育资源一般不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结合实际的收入情况,适当置备一些体育装备。家庭的体育资源相对还是有限的,需要社区和学校共同参与进来。社区和学校根据需求,合理采购体育物质资源,并定期定向进行开放借用。比如:节假日内或者晚间可以适当向青少年进行开放。学校里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源,也可以适时走进社区等场所,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有利于社区人员和家长锻炼指导能力,更多科学引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意义
引言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中消耗最大,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在建筑施工中,管理好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质量就有了充分保障,建设成本也会极大降低。如今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有效加强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经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能够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
1、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概述
建筑材料核算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质优价低的建筑材料满足施工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把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建筑材料核算就是把所产生的费用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建筑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项的实际费用。其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的核算出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在会计核算中材料的核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建筑材料核算,应当准确计算原材料购入成本,促使企业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准确掌握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情况,促进企业降低材料物耗;准确掌握材料资金的占用情况,促进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建筑材料核算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对象。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被用来构建成建筑实体。材料每经过一个施工周期,就要被大量消耗掉。同时,其价值也随之转移到建筑工程价值中去,建筑企业的材料,其品名种类多达上千种,其价值要占资产总量的六成以上,材料耗费更是生产成本的主要内容。因此,建筑材料核算与管理的好坏,对生产成本的高低,资金周转的快慢,现金流量的盈亏,经济效益的好坏,都有着重要意义[2]。
2.1 加强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是外部环境所需
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科技环境和市场环境。当今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对建筑材料做好核算管理,造成材料闲置或者过度消耗,必将会加大企业生产资金的大量占用,会降低企业对不可预计的风险发生时的抵挡力和应变力,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2 加强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是企业发展之要
和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相比,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时间较短,大多数建筑企业材料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前期粗放运作模式造成的。现在行业发展已步入成熟期,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由粗放管理转向集约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经济效益、要企业竞争力。经济界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美国会计界两位著名的学者库珀和斯拉莫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3]。”而成本核算就是建筑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建筑材料核算管理则是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
2.3加强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是节财降耗保证
正确组织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是管好、用好流动资金的重要环节。流动资金占用情况反映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要改进企业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就要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使有限的资金更顺畅高效地流动,以实现最大利润。在建筑企业里,储备资金在全部流动资金中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管好用好流动资金起着更重要作用。加强资金管理的落脚点是建筑材料管理,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实行严格核算,才能压缩库存材料的储备量,从而减少储备资金的占用,节约流动资金的使用。同时,材料费用也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企业,建筑材料费用在建筑总成本中能占到六成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节约地使用材料对于降低产品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成本的角度来说,随着各种科技新建材不断推出,人员工资费用和机械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会下降,而各种建筑材料物资消耗的费用,占总成本中比重将会提高。因此,加强建筑材料核算管理是建筑企业节财降耗的重要保证。
3、建筑材料核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建筑材料核算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项工作能够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建筑材料核算管理制度,就是要根据国家关于建材采购和使用方面的相关规定,制定材料工作的计划、采购、保管、使用等办法、程序,用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核算管理工作更快更有效的完成,使建筑材料核算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材料采购管理部门,配备相应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良好道德操守的专职人员,负责材料核算管理各环节工作。要实行严格计量制度,做好材料核算管理工作的最基础工作,统一计量单位和标准。要建立起各环节档案制度,落实定期查档查账,保证核算的真实准确。
3.2 做好建筑材料的环节管理
建筑材料环节管理就是要做好材料计划、采购、保管、使用环节的管理。首先要把好材料计划关,根据施工生产对材料供应的要求及市场情况编制各类计划,及时准确掌握建材市场供求信息,做好建材市场的预测分析,掌握近段时期的供求变化和发展趋势,编制工程材料总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能够避免材料采购中的盲目性,有利于降低材料采购成本[4];其次要把好材料采购关,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采购渠道也越来越广,采购环节就是要合理地确定采购时机,选择质优价低的材料保障工程需要,因此采购前要根据对市场的分析研判,编制供应商名册[5],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按照采购计划和工程进度合理确定采购时间、品种、批次、数量等,要减少资金的占用,减少材料的囤积。第三要把好材料保管关,工程所需的材料品种多、数量大,因此更要重视材料保管环节,对接收的材料品种、质量、数量要认真核查,防止劣质材料入场,按照材料保管要求和工程进度保障供应,并对材料收发做好各类登统计。最后是把好材料使用关,根据任务量科学计算出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实行限额领料[6],按施工进度合理地发放材料,为增强各个施工班组节约意识,建立节超节余奖励机制,同时要对工程超用的材料要进行认真的复核。
3.3 加强建筑材料的成本核算
占工程造价六成的建筑材料费用,如何对其进行核算管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材料核算管理包含两方面内容,材料价格管理和材料用量管理,应通过控制价差和降低物耗来实现降低建筑材料费用成本。材料成本核算时应采用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和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相结合的算法[7],对有预算价格予以调差的大宗材料采取此案去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对没有预算价格不予调差的零星材料采取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有效地保证了材料核算乃至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8][9]。
4、结束语
建筑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而建筑材料成本管理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手段。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对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建筑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联.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材料核算管理.山西建筑[J],1999(4):147-148.
[2]马桂萍.浅析建筑材料的项目管理.科技博览[J],2013(14):111.
[3]刘艳杰.论材料核算管理的重要性.黑龙江科技信息[J],2008(27):133.
[4]李 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科技信息[J],2012(16):415.
[5]李彦杰.简述施工企业的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3(7):238.
[6]秦孝林.论原材料核算.会计之友[J],2006(62):71-72.
[7]张 红.探讨材料计划成本法核算在实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物流工程与管理[J],2012(8):24-25.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方法;战略目标
财务预算管理是确定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和应进行的活动,强调各个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互影响,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但从实践看,尚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本文首先概括预算管理的含义,简述其作用,针对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及必要性分析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
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企业战略是预算管理的导向,预算编制与实施是为了适应目标管理的需要,规划出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内的相适权责,它对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有利于收入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比预算与实际差异,对优于预算的需提炼成最佳实践,差于预算的产生行动去改进,从而达到预算的运作效率并能保持、提升,让成本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使下一年的预算目标制定的更加准确、经济。扩宽销售,把成本控制在可行范围,实现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企业各部门工作合理、协调。预算管理促增各部门通力合作,有助于对各部门业绩的考核和对经营过程中各个员工的考核,使企业内控制度合理有效。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预算管理缺乏战略性领导。煤炭企业不顾自身能力和发展目标,经营业态单一,盲目投资造成严重亏损,战略目标缺乏科学依据。各期编制的预算滞后、衔接性差,预算逻辑体系与实际业务相脱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不能有效结合,难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2. 预算编制方法不符合实际。预算编制设计流程与实际脱节,预算编制方法固定,数据不准确不透明,造成了预算计划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后期预算有效执行。企业管理高层难以获取准确财务信息,影响经营决策,不利企业长期发展。
3.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内部实施预算管理,需要专业的预算管理机构、人员进行控制管理,但大多企业对其重视不够,停留在只是一个单纯财务工作的错误认识,内部设置缺少单独的预算管理机和专业人才;预算管理归口管理职责不明,会存在同一预算项目多头管理或多个无法明确归口部门问题,归口管理部门履行不到位。
4. 预算执行动力不强。虽编制有预算,但预算成了定期不得不完成的填报任务,跟实际工作没有什么关系,流于形式,形成“两层皮”。
5. 预算与绩效考核脱钩。部门预算没有科学合理的支出定额体系,为部门工作留足余地,预算工作也不做合理调整,不能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当前,很多企业预算考评指标不合理,奖罚考核力度较为薄弱,未能与绩效水平相配合,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预算管理实施。
三、实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探讨
1. 健全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企业合理的资源配置,有效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需要成立专业、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预算部门根据企业制定的战略决策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经营目标,将总体经营目标以具体化,层层分解落实至各职能部门。(2)各职能部门根据企业预算的编制要求对上一年度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结合自身实际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草编本部门预算。(3)各职能部门的归口责任中心审核相关预算方案,给予通过或驳回修改预算意见,通过后报送预算部门。(4)预算部门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协调、平衡并汇总预算,经企业高层会议审批。(5)将批准后的总体预算具体化,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执行。
2. 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编报水平。简单地说,预算编制一定是一个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最后又自上而下的一个闭环。(1)收入预算编制。影响企业收入的核心因素是固化和量化。也就是标准产品的企业是以量价为前提,非标准产品就是以合同为前提。对于收入预算编制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是“收入起点观”把收入预算为一切预算起点,按常规依次编制。另一种是“收入倒逼法”先确定利润目标,排定年度主要费用,按毛利率水平倒推收入目标。(2)费用预算编制。费用就是企业预算年度的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其他费用等。变动成本影响因素是量和价,可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编制方法。固定成本基本能锁定,需关注人工成本;其它费用可以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多采用零基预算编制。(3)资金预算编制。经营资金要设定收入与回款的关系,应收账款回笼比例以及回笼资金中票据比重;投资资金中的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资金使用要提前预判;筹资资金包括股权性融资和债权性融资的金额和成本。(4)经营环境。加强企业增、减利分析,客观对市场容量、竞争对手评价,对国家,行业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了解,预测影响预算编制的因素。
3. 强化企业预算管理监管,提高执行力。企业注重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保证。预算管理要跟运作实际紧密联结,将作为预算重要参数的效率值列为实际管理的依据和目标,才能让预算做得准、控得稳、变得好。每一个责任主体每年都要对下一会计年度做出预算计划。根据各部门汇集的预算结果,事先来安排资金,看项目现金支出多少,销售收现多少,是否会出现现金的余缺,若是出现现金短缺,要事先做好方案,如何解决,是靠自有资本解决,还是银行借贷。这就是事前计划,即预计要如何利用资源来开展业务赚取利润。事中控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力求及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分析预算执行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改进措施。事后分析,即绩效评价。按照一定的指标来评价各部门的完成情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奖惩方案。建立标准参照体系,纵向上和企业自身的历史作比较,横向上与竞争对手做比较,从而在市场坐标上能够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评价标准,使整个控制流程形成循环互动的模式,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经营管理目标,使预算管理实现最大的价值。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预算管理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需定期进行专业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其责任主体是落实到具体团队和个人上,也就是企业经营目标细化为各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目标,从而将企业中所有人绑在一个战车上前行。将其实现需要有效考核制度帮助企业达成目标。绩效考核是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所以绩效考核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息息相关。通过绩效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可以使各个部门员工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完善考核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要与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形成人力资源制度。使之找到差距进行提升,从而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最后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