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1

关键词:抗生素废水;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机理

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16504

1引言

抗生素广泛存在于抗生素生产废水、医院废水[1~3] 、城市污水处理厂[4, 5]、养殖废水、地表水[2, 6]、饮用水[2, 3]及土壤[7]中,其残留水平从ng/L到μg/L,检出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等。抗生素生产废水、医院废水、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抗生素的主要环境污染源。抗生素属生物难降解物质[8, 9],可长期残留在环境中,对生态环境与人居的危害有:①引起微生物耐药性[10];②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繁殖[11, 12];③影响植物生长[13, 14];④影响人类健康。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因此,抗生素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热点。

本文系统介绍常用的高级氧化抗生素处理工艺,并根据抗生素不同分类,对近年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高级氧化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抗生素高级氧化处理工艺研究

4结论

臭氧氧化和各种Fenton氧化工艺对抗生素去除效果较高,可作为处理抗生素废水的首选。高级氧化对青霉素类降解途径主要分为内酰胺环开环和羟基化(苯环位置)两种;对磺胺类经降解最终生成SO42-、NO3-、NH4+、CO2及其他难降解中间产物;对喹诺酮类降解包括羧酸键断裂、与哌嗪基连接乙基断裂、环丙基和氟键断裂、哌嗪环开环等。

参考文献:

[1] Brown K.D., Kulis J., Thomson B., et al. Occurrenc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 residential, and dairy efflu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and the Rio Grande in New Mexico[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6, 366(2-3): 772~783.

[2] Watkinson A.J., Murby E.J., Kolpin D.W., et al. The occurrence of antibiotics in an urban watershed: From wastewater to drinking water[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 407(8): 2711~2723.

[3] Chang X., Meyer M.T., Liu X.,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ntibiotics in sewage from hospitals, nursery and slaughter hous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nd source water in Chongqing region of Three Gorge Reservoir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0, 158(5): 1444~1450.

[4] Gbel A., Thomsen A., Mcardell C.S., et al. Occurrence and sorption behavior of sulfonamides, macrolides, and trimethoprim in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 39(11): 3981~3989.

[5] Gulkowska A., Leung H.W., So M.K., et al. Removal of antibiotics from wastewater by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in Hong Kong and Shenzhen, China[J]. Water Research, 2008, 42(1): 395~403.

[6] Golet E.M., Alder A.C., Giger W. Environmental exposure and risk assessment of fluoroquinolone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wastewater and river water of the Glatt Valley Watershed, Switzerland[J].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02, 36(17): 3645~3651.

[7] Schauss K., Focks A., Heuer H., et al. Analysis, fate and effects of the antibiotic sulfadiazine in soil ecosystems[J].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9, 28(5): 612~618.

[8] Al-Ahmad A., Daschner F.,Kümmerer K. Biodegradability of cefotiam, ciprofloxacin, meropenem, penicillin G, and sulfamethoxazole and inhibition of waste water bacteria[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1999, 37(2): 158~163.

[9] Ingerslev F., Halling S. B. Biodegradability properties of sulfonamides in activated sludge[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00, 19(10): 2467~2473.

[10] Reinthaler F., Posch J., Feierl G., et 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E. coli in sewage and sludge[J]. Water Research, 2003, 37(8): 1685~1690.

[11] Baran W., Sochacka J., Wardas W. Toxic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of sulfonamides and products of thei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J]. Chemosphere, 2006, 65(8): 1295~1299.

[12] Sanderson H., Brain R.A., Johnson D.J., et al. Toxicity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our pharmaceuticals classes: antibiotics, antineoplastics, cardiovascular, and sex hormones[J]. Toxicology, 2004, 203(1-3): 27~40.

[13] Batchelder A. Chlortetracycline and oxytetracycline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liquid cultures[J]. Journal of Environ. Quality, 1981, 10: 515~518.

[14] Migliore L., Civitareale C., Brambilla G., et al. Effects of sulphadimethoxine on cosmopolitan weeds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Plantago major L. and Rumex acetosella L)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1997, 65(2): 163~168.

[15] Abellán M.N., Bayarri B., Giménez J., et al.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in aqueous suspension of TiO2[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7, 74(3): 233~241.

[16] Addamo M., Augugliaro V., Paola A.D., et al. Removal of drugs in aqueous systems by photoassisted degrad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005, 35(7): 765~774.

[17] Lin A.Y.C., Lin C.F., Chiou J.M., et al. O3 and O3/H2O2 treatment of sulfonamide and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wastewater[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71(1): 452~458.

[18] De Witte B., Dewulf J., Demeestere K., et al. Ozonation and advanced oxidation by the peroxone process of ciprofloxacin in water[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1(2): 701~708.

[19] Dalmázio I., Almeida M.O., Augusti R., et al. Monitoring the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by ozone in aqueous medium via 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2007, 18(4): 679~687.

[20] Ay F., Kargi F. Advanced oxidation of amoxicillin by Fenton's reagent treatment[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9(1): 622~627.

[21] Rozas O., Contreras D., Mondaca M.A., et al. Experimental design of Fenton and photo-Fenton rea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mpicillin solution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7(1): 1025~1030.

[22] Fan X., Hao H., Shen X., et al. Removal and degradation pathway study of sulfasalazine with Fenton-like reac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90(1): 493~500.

[23] Dirany A., Sirés I., Oturan N., et al. Electrochemical abatement of the antibiotic sulfamethoxazole from water[J]. Chemosphere, 2010, 81(5): 594~602.

[24] Elmolla E., Chaudhuri M. Optimization of Fenton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amoxicillin, ampicillin and cloxacillin antibiotics in aqueous solu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70(2): 666~672.

[25] Klauson D., Babkina J.,Stepanova K., et al. Aqueous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moxicillin[J]. Catalysis Today, 2010, 151(1): 39~45.

[26] Trovo A.G., Nogueira R.F.P., Aguera A., et al. Degradation of the antibiotic amoxicillin by photo-Fenton process - Chemical and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J]. Water Research, 2011, 45(3): 1394~1402.

[27] Calza P. Photocatalytic transformations of sulphonamides on titanium dioxide[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4, 53(1): 63~69.

[28] Trovó A.G.,Nogueira R.F.P.,Agüera A., et al.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in water by solar photo-Fenton. Chemical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J]. Water Research, 2009, 43(16): 3922~3931.

[29] Lange F.,Cornelissen S.,Kubac D., et al. Degradation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by ozone: A mechanistic case study with clarithromycin[J]. Chemosphere, 2006, 65(1): 17~23.

[30] Tong L.,Eichhorn P.,Perez S., et al. Photodegradation of azithromycin in various aqueous systems under simulated and natural solar radiation: Kinetics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otoproducts[J]. Chemosphere, 2011, 83(3): 340~348.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2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日,肥西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对县医、养、健结合工作试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文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整合养老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五保老人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自2017年5月设立老人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老人2600多人次,五保老人生病救治不及时和无人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全县十五个五保供养中心均设立医疗专护区。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支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策保障。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和试点工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鼓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要根据全县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加大财政投入,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入的积极性。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划分好“医”、“养”界限,尤其是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政策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搞好政策衔接,支持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步入良性循环。

(二)强化资源整合。要认真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常合作、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协调养老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吃不饱”的乡、村医疗机构就近和“住不满”的养老机构等“结对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良性互动。乡镇卫生院要逐步把村(居)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和老人健康诊疗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特别是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医、养结合事业留出空间。

(三)推进融合发展。要按照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养老和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督促全县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协议合作关系,确保到2017年底,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护理院,支持部分闲置床位过多的县、乡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开展养老服务;鼓励支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与居家养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

(四)突出人才支撑。要不断强化医养结合发展的人才保障,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养老服务水平。建议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人才,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规划和临床骨干医师培训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合作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中开展服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养老机构从事医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评定职称方面,给予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五)强化对试点工作的领导。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将医、养、健结合工作进一步摆上位置,抢抓政策机遇,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财政投入,有序推开卓有成效的试点,合力推进我县医养结合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健康幸福的新肥西作出新的贡献。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二: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我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

(二)坚持多元资本发展,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建立人员岗位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岗位,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岗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服务性岗位,并根据多部门考核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3

《任务》明确,今年将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工作任务还明确标明了14项需要在2014年内完成的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多项涉及医改关键问题的政策文件,如城市公立医院试点实施方案、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商业健康保险的政策措施等。

《任务》主要内容

① 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包括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等8项重点任务

② 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包括放宽准入条件、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推动社会办医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等4项重点任务

③ 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包括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和完善筹资机制、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5项重点任务

④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包括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等4项重点任务⑤ 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包括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

率、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等3项重点任务

⑥ 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包括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等7项重点任务

Good News好消息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泄露个人电子病历将追责

为进一步规范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责任单位采集、利用、管理人口健康信息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对违反规定泄露个人健康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确定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近日确定东城区、西城区为医养结合试点区县,金融街老龄公寓等4家养老机构为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式开业

5月28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式运营。上海众多医疗界顶尖专家也首次在非公立医院集体多点执业。院方表示,目前多点执业的专家已超过90名,门诊挂号费为300元―1200元,普通病房与公立医院特需病房的价格差别不会很大。

浙江更新基层医院绩效分配政策

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浙江省人社厅、财政厅和卫计委日前联合出台意见。明确了基层医卫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要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收支结余可用于分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可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不受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等限制。

Bad News坏消息

国内多数戒烟门诊“名存实亡”

2013年,全国尚在运行的戒烟门诊仅有94家,且多数只能提供戒烟建议和心理干预服务,仅有26家戒烟门诊开展戒烟药物治疗。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和经济效益,全国的“戒烟门诊”多数已名存实亡。

安徽安庆发生暴力袭医案件

5月24日,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一名护士被一名女患者用刀刺入腹部导致严重受伤。目前,凶手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事因正在调查中。据现场医生介绍,此事或由于沟通不畅,行凶者认为医护对她不够关心,也对临床用药的解释不满。

成都10家三级医院一年被欠费2000万元

近日,有媒体对成都的10家三级医院调查后发现,2013年这些医院被欠费的总额就已超2000万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欠费总额最高,超过600万元。在庞大的欠费群体背后,既有真正需要救助基金补助的患者,也存在蓄意欠费的病员。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经济;创新管理;医保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68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医院若要提高经济效益,则必须重视对经济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确保在改进医疗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情况下增加医院的收益,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医院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了实现医院经济收益提高的目标,医院应当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实现医院经济的创新型管理。

1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

医院进行经济管理是指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据社会发展的综合规律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充分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管理,以达到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目的。在新时期、新阶段,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医保付费对传统付费方式的取代,其次是传统“以药养医”经营模式的逐渐消亡,下文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1.1 医保付费对传统医院付费的取代

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之后,医疗保险制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传统的医院收费形式逐渐被医保付费形式所取代,这就使医保结算中心这个第三方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医院收入的规范。上述付费方式的转变使医院的收入直接取决于医院所服务的人口数,因此,为了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医院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来吸引患者。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大体上已达到96%,医院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 传统“以药养医”的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医院的盈利模式一部分来自于药品上的显性或隐性的收入,如此一来,医院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利用药品的差价来获得。新时期,随着国家药品流通体制上的变革,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将会被逐步取消。如此一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医院必须从内部的经济管理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对医院内部各个层面的管理,通过对运行成本的大力控制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和付诸实施,使医院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医院在药品方面的获益。总之,在新时期,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已然成为医院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决定力量,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非常紧要和迫切。

2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的方式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进行经济管理创新十分关键,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力度促进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利用多种方式途径来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创新医院经济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等,具体的内容下文将对其进行详述。

2.1 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不同于以往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因此,医院要在分析当前历史时期的特点并结合医院自身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创新经济管理理念。具体说来,医院的经济管理应当树立“优质、低耗、高效”的理念,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效果。这就要求医院应当以人本主义思想立足,树立效益观念,并切实增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意识。新时期、新阶段,医院的经济效益应当以建立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之上,而不能是游离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边缘,依照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否则,医院的长期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2 促进科学规范经营机制的建立

在新时期新阶段,随着医疗改革的全面进行,建立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完善的经济补偿机制。这项措施主要是指,要通过调节医院本身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其他各个环节的关系来完善医院原有的经济补偿机制。②适当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对于大型的医院来说,众多科室之间相互交叉,因此,为了全方位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应当在医院内部引进适当的竞争机制,优化医院内部经营管理。③建立更为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对于医院的管理来说,无论是利益的分配还是精神激励,都应当体现出公平竞争的机制,使利益的分配能够更好地起到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作用。

2.3 促进医院预算管理创新

对于任何单位来说,进行充分的预算管理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医院的管理上也是如此。为了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医院内部的监管部门应当创新医院的预算管理,以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具体来讲,医院可以通过科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预算分配,并在充分考察计算的前提下计算出相关的预算金额。医院的有关部门应当通过预算来实现对医院优化管理,将成本意识融入医院的具体事务当中。同时,为了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医院的预算管理必须尽可能地做到数据上的精准,使预算真正能够发挥其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4 逐步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日益重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对医院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医院对本身经济状况的了解和把控,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来说,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加强对医院经济的核算预算,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实现对成本和费用的相对准确的评估。其次,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还要求医院的管理者和相关的工作人员注重对医院工作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3 结 语

新时期,在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非常重要,必须将其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以此来保障医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医院自身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自身素质,扩展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努力在实践中发展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方法,使医院通过具有创新理念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其应对市场变化发展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培来,武雁,黄家伦,等.浅谈医院经济管理机制创新[J].卫生经济研究,2008(10).

[2]高文.浅谈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加强措施[J].财会通讯,2011(29).

[3]刘东明,汪文新,卢祖洵.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12).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5

关键词:临床药学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的有效性的药学学科。它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最高疗效的理论与方法。它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它主要通过药师进入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药品采购、供应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忽略了药学工作的技术内涵,“以药养医”、“重医轻药”的陈旧观念使大多管理者对医院临床药学重视不够,药师获得继续教育机会不多,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尚有欠缺,不能适应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这为临床药学在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运用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给药方案,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改变医师处方无法监督的局面,促进合理经济用药。

一、药学监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实践已开始由“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核心”的即“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此模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为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PC 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既是医院实施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21 世纪药学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

美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有一批专业的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但他们并不直接从事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由检验科来承担。这样,临床药师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药物的选择、合理使用和监测结果的分析上。美国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学服务深人人心,工作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准,临床药师具有为患者提供药源服务的核心地位和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据一份调查显示,临床药师在住院病房参与治疗工作中,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和建议被采纳或经过修改后被采纳,药师直接参与患者治疗,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由于临床药师全天候面向患者进行监护,不但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也使患者在的医药花费大大降低。

二、政策支持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药学情报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目前,我国的药物治疗监测与国外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异,凡是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药物国内都可以做。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大多品种各级医疗机构实际监测还十分有限。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未来医院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医院“以药养医”现象将会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医院药剂科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卫生部科教司下发的《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是对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的规范化文件,为进一步培训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指明了方向。医院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并建立相应的临床药师专业知识考核制度。同时安排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在科室轮转,参与患者全过程管理,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增进医、药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信息咨询。作为药师,其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责任。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即实现药物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严重的甚至死亡。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开处方、配药或给药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药师从职业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保障群众健康水平提高。

三、总结

医养结合经济效益范文6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42-02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民医保政策的推行以及居民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财务管理机制,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提高公立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资产运营、筹资和投资及其制度安排的各个环节,由于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实际财务收益发生差异和经济损失,使医院财务工作客观实际结果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不但会影响医院的正常经济运行,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阻碍医院的发展,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因此,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盘活存量资产、科学投资理财、加强预算管理、有效的资产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一、公立医院当前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目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业间竞争加上医院被赋予更大的经营自,给医院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不少公立医院未能从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人员、增加设备、增加床位的外延扩展转到提高效率的内涵发展上来,再加上医院在经营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方面意识淡漠,为了眼前利益,而开始进行规模扩张,大举负债经营。造成医院负债过重,偿债能力堪忧,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鉴于以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公立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1)医疗行业间的竞争,加上近年来由于政府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民营医院的不断崛起,对公立医院造成不小的冲击。促使公立医院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未能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未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造成了与医疗保险机构的定额管理等各项规定相违背,使医院增加的医疗超定额费用而无法收回,从而造成资金短缺。(2)随着医改政策及医疗新技术应用推动,老百姓对医疗需求的释放效应不断扩大,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及医院内部资金来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为提升医院的竞争实力,吸纳更多的患者,公立医院只能靠负债来完成基本建设、设备及人才引进,大量贷款、盖新大楼、购买先进设备,用高额报酬引进人才,使医院运营成本急剧上升,资产负债率偏高,长期负债问题突出。这种行为失范加剧了无序竞争,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同时,公立医院作为自我创收发展的经济实体来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突破管制手段,不断扩张和提高公立医院的技术含量,拉动了卫生费用的持续攀升。这种负债经营可能使医院造成负债失控,在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共同作用下出现资金链断裂。(3)医院在购置医疗专用设备时,缺乏对专用设备的技术、市场、财务进行可行性研究、效益评估,缺乏对设备的先进性、市场容量与前景可行性分析,对设备将来的现金流量也未做预测,导致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或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4)应收账款风险。在第三方支付的前提下,患者面对超低的服务价格容易产生过度需求,医生则会过度供给,再加上医院对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催账意识,甚至错失收账时机,造成未能及时清理的呆账、坏账较多,无法收回的病人医疗应收款欠款所占的比重较大。此外,医疗机构结算方式实行以政府为主的第三方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患者往往免费或者只支付部分医疗服务费用,剩余部分通过财政补贴或者医疗保险机构为患者支付费用。而医保结算资金却要在之后的较长时间内才能到达各医疗机构的账上,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资金周转。(5)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采用按项目收费的形式,由政府进行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诸多政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由此引发一系列反应。因医疗服务项目繁多,政府部门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医疗收费标准,导致医疗服务定价偏低。在政府财政补贴占医疗机构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以及政府对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限制的情况下,为弥补医疗机构经营上的缺口,促使医院采取“以药补医”、“以药养医”以及扩增新的医疗技术、设备等方式弥补经济上的损失,畸高与畸低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存在。随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步伐的加快,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几乎所有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皆定价,每年进行调整更新,降低药品价格。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对非基本药物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但由于各地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受到投入用途和财政实力的限制,补偿机制不健全,医院通过药品差价补偿的资金缺失,造成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很难保证,甚至正常运转都会有困难。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010年2月23日,国家五部委联合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同时,强调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要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减少医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以及更好地发挥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协调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立公立医院财务监管预警机制。

公立医院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树立财务风险防范理念。医院的筹资与投资、正常经营都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投资决策失误、资金使用中监管不力、国家金融政策调控导致筹资成本上升、医改政策调整影响医院医疗设备收费标准、医保政策调整导致医院收益能力下降成本上升等财务风险。因此,要从决策及管理的角度加强防范。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发挥财务、审计、核算各职能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资金运行安全,不相容业务相分离,特别对重大项目资金运行过程进行严密监控。坚持预算制度,不搞超支预算。严格按照医保、发改委部门的医疗价格收费,及时掌握动向调整决策,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2)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管理意识,加强医保患者费用的管理,加快医保资金的回收时间。医疗改革是以扩大医疗保险为覆盖面为主要目的,让城镇居民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使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紧张得到缓解。医院要严格按照政府及医疗保险机构的相关规定,为患者提供规范、科学、严谨的医疗服务,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医院要能够很好地控制住院医保患者的总费用情况,在确保医保病人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医保结算的费用超支带给医院的损失,并寻求应对策略,实行单病种限价或从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贵重药品的使用、控制高值耗材等材料使用、减少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上入手。针对医保患者费用结算中的风险,医院应加强对医保的管理力度,领会医保精神,应用医保政策,及时上报医疗保险报销所需资料、凭据等,积极与医疗保险机构取得联系,督促医保资金回笼到账,尽可能减少医院流动资金占用。并要重点分析医保费用超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逐步减少扣款费用的数额。(3)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是医院为达到既定目标,结合医院管理的需要,确定的年度收支预算指标。医院预算管理是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医院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的目标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将医院的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形式加以量化。医院通过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或方案转化为各科室的具体量化指标,并以数量形式全部反应出来,分解落实到各科室。量化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科室服务量指标、临床科室收入指标、临床科室人员经费指标、人均出院费用控制指标、管理指标等。各科室结合以前年度的收支情况、病种结构、收费项目变化情况、新购设备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病人需求等进行具体的收入和费用目标分解。为发挥预算的作用、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杜绝擅自调整支出,完善预算经费审批权限,医院要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考核。定期对每个科室的实绩与预算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估,将执行情况与医院管理者和职工的经济效益挂钩,并做到奖罚分明。区分执行中的可控及不可控因素,对于由责任部门所创造的预算绩效,按节约支出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奖励额度,对于那些由于主观过失所造成的损失,按收入减少、超支额度确定责罚额度。医院要建立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定期对财务核算的实际发生数与预算额度进行比较,当预算内事项实际发生数接近或超出预算额度时出具预警提示,通过预算内事项或超预算事项的预警,分析与判断预警发生的情况,以决定是否应该发生及如何分配资源或进行相应的预算弥补措施。(4)医院要科学决策投资与筹资方向。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医改政策及医院的潜在市场资源,做好投资项目科研,确立最适合医院发展的资金使用方向。充分了解医院的各种筹资渠道,如:申请专项补助、医院自身增收节支产生结余、延缓药品及卫生材料应付账款的还款期限、银行贷款、向融资公司融资等多种渠道。(5)加强医院负债融资的管理,公立医院既要利用财政贴息贷款、银行商业贷款、向融资公司融资等等多种融资渠道,来获得财务杠杆的经济效益、提高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又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给医院带来的财务困境。医院融资要理性,首先要看是否需要融资,其次要看融资需要多大的资金量,还款期限的长短,利率的高低,融资能够给医院带来多少效益等,以便让负债融入的资金能更好地带动医院的经济发展。(6)建立负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形成预警机制。适当的负债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动力,能有效缓解医院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状况,但又必须防范负债风险,控制负债规模,保持合理的负债比例。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偿还能力和经营分析的重要指标。负债率过高,表明财务风险过大。负债率过低,表明财务融资杠杆利用不够。利用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权益比例等重要指标,建立负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利用这些指标,采用综合分析法,定期检测医院的资本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评价与预测债务风险。

伴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要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各类财务风险。规避医院的财务风险是当今公立医院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也是公立医院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财务运行趋势,敏感应对医院财务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损失,确保医院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斌.浅谈医院财务分析[J].当代经济,2010(3)

2.李钦全.医院财务分析工作探讨[J].当代医学,2009(3)

3.姜冬.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8)

4.敖检根,万贻平.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规制.中国卫生经济,2012(1)

5.刘清芝,陈万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理念、机制及方式创新.中国卫生经济,2012(7)

6.邵菲,邓涛.医院潜在财务风险的分析和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