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循环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循环的定义

水循环的定义范文1

(一)农业水资源的概念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和用水主体的竞争性,水资源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总体来看,可以将水资源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一切形态的水,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即一切潜在的经人类控制并可供人类利用或可能利用的水。狭义水资源则是指在社会经济技术可行条件下实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规范定义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流域水循环中能够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所利用的淡水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工程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由于狭义水是与人类经济社会直接相关并具有真正价值的那一部分水资源,因此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根据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行统计,水资源分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四大类。农业水资源的供给源于自然水和农业灌溉水。自然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土壤潮湿;农业灌溉水是指通过渠道、扬水站等农田水利设施从湖泊中获取的水资源。自然水与农业灌溉水共同并相互替代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自然水的供给难以控制,很难对其做出可行的量化分析。

因此,本研究对可控程度较大的灌溉水资源进行专门的效率评价。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自然水作为非市场产品,可以被认为是外生的,而灌溉水的供给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尽管灌溉水价很低,但有一定成本,其可以被视为农业生产函数中的一个主要投入变量。按照部门内主要行业分类,农业水资源的需求包括种植业灌溉用水和林、牧、渔业用水。种植业灌溉用水主要指种植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的水田或水浇地灌溉所用的水资源,一般占到农业用水总量的80%左右,是农业用水的主体。考虑到新疆典型的灌溉农业的特征,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对象的统一性,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农业水资源”专指用于种植业灌溉的狭义水资源。

(二)农业水资源的特性

1.农业水资源的自然特性

首先,农业水资源具有循环流动性,农业水资源在循环中形成一种动态资源。农业水资源的流动性,使得农业用水可以通过建设各种引、调、蓄等水利工程汇集与积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农业水资源利用和循环,将肥料、养分以及有机物分解和循环到农田、河道、湖泊等,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物质供应。其次,农业水资源具有利害两重性。农业水量过多易造成泛滥,农业水量过少容易形成干旱等自然灾害。

2.农业水资源的经济特性

首先,农业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再生性。从开发利用来看,农业水资源可以凭借自然界的水循环得到补充,可以重复利用,其经济收益可以随着时间坐标无限延续。但是,水资源作为生产的载体,一旦使用和管理不当,会极大地影响农业水资源再生。其次,不可替代性和储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农业水资源的稀缺性。常年缺水区域需要采取调水、节水、循环用水等方式解决水资源的短缺,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最后,农业水资源具有波动性。这反映在农业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二、农业水资源的循环结构与过程

按照二元水循环理论,由于绿洲区强烈的人类活动完全改变了天然水循环过程,也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形成、转变和消耗过程。农业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产业,其本质是通过生产粮食及工业原料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灌溉制度和耕作方式的发展,农业的循环环节不断增加,循环路径不断延长,农业水循环系统也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仍然是由从获取水源到农作物生产环节中消耗水源以及作物通过土壤渗回补地下水的水循环过程。

农业水循环是社会水循环的一个分支,包含“供(取)水——用(耗)水——排水(处理)——回归”五个环节。总体而言,供(取)水系统是农业水循环的始端和将自然水循环引入农业生产系统的“牵引机”,集中体现在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根据各个区域农业水资源的需求,将大气降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以及土壤水资源配置给各个区域。用(耗)水系统是农业水循环的核心,是农业生产系统“同化”攫取水的各种价值及使水资源价值流不断耗散的一整套流程。它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农作物利用所分配的水资源,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为化学能,最后形成碳水化合物的用(耗)水过程。排水系统是农业水循环的“汇”及与自然水循环的联结节点,发挥“异化”社会经济系统废污水重要作用。它集中体现在将多余水量排出农业系统的过程。回归系统是伴随农业生产系统水循环通量和人类环境卫生需求而产生的循环环节,成为构建良性的农业水循环的关键。它集中体现在将农业系统排出的水回归到自然水循环系统中。从具体过程来看,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农业水循环具有明显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即人类从自然水循环系统中将水“提取”到农业生产系统中,“同化”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甚至生态属性,为人类谋福利;同时,“异化”农业生产系统的“垃圾”,排出废污水到自然水循环系统。总体而言,农业用水过程实质是一个由自然水资源到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循环构成的一个“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大系统,涉及水文循环过程、水资源配置过程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控过程等相关内容,因而农业水循环过程是一个以水为媒介的综合体。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各部分循环过程的机理也不同。

三、农业水资源的转化与利用解析

根据农业水循环的过程,由农业水循环中水资源转化的通量可见,农业水循环的供(取)水过程,主要体现在将已有的自然水资源转化到农业生产环节中;农业水循环的用(耗)水过程,集中体现在将生产环节中的农业水资源转化农产品的最大产出。农业水循环的排水(处理)和回归是将农业生产中多余水量转化到自然水循环系统中。

根据农业水资源的的转化过程,从水源到农作物用水,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了供(取)水过程和用(耗)水过程,即农业水资源的配置环节和生产环节。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根据各个区域的供水条件和农作物的需水规律,采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和农产品生产中的损失,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自然水资源转化效率和农产品产量的转化效率达到理想状态,提高农业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反映了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平。农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农业水资源的配置较为合理,农业水资源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因此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水平也就越高。

根据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现或实现途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

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基于供需的角度,根据现有的配置能力,将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区域或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稀缺水资源而达到的效率,这种效率使水资源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

水循环的定义范文2

一、 用词不恰当

1.P8,“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这段内容中的“包括”一词用法不当,建议修改为“分为”。这是因为,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的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增加了谁、减少了谁,谁是、谁不是,而是把“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重新进行了分类,由原先的分类方法变成了现在的三分法。

同时,这段表述在“小天体”前加定语“其他太阳系”,作为对“小天体”范围的一种界定,显得罗嗦,语言表达不简洁。建议把“其他太阳系”删除。

2.P14,“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这一表述中的“高峰年”、“低峰年”用词过于口语化,不严谨。建议修改为:“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3.P26,“除了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密度相对小些,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密度也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这段内容中的“比重”一词易让人产生歧义。因为“比重”可解释为: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也可解释为:物质的重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如果以后一种解释来理解,则会造成表达语意上的矛盾和混乱。这是因为,人们日常对“比重”和“密度”的理解是相近的,甚至是相同的。再者,从上下文语意看,“除了氧之外”的表述可有可无。因此,建议将这段内容修改为:“地壳上层硅和铝的含量多些,密度相对小些,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含量则相对增加,密度也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

4.P32,“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破坏作用,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段内容中“破坏”一词使用不当。这是因为,一般来讲,“破坏”是贬义词,是指对组织、事物的损害、损坏。而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不能单纯说成是破坏。事实上是,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促进了土壤的发育,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为生成有机质、新岩石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孕育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建议将“破坏”删除。

5.P36,“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如上一条所述,这里用“破坏”一词并不恰如其分。根据上下文内容,建议把“破坏”改为“风化”。

6.P45,“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中的“射到”一词不太恰当。这是因为,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但是,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因此,建议把“射到”改为“射向”。

二、 语法不规范

1.P16,“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这段表述中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尤其后一句,因过分的省略,造成语言跳跃性大,缺少应有的过度,让人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修改为:“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日。”

2.P44,“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主要是向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这段内容中的“释放”和“辐射”同为动词,皆为谓语,造成谓语重叠。因此,建议将“释放”删除。

3.P60,“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这段表述由于主语模糊,谓语缺失,造成语句不通顺,语意不清晰。根据下文语意,建议修改为:“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水循环,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作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4.P61,“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这一表述动宾搭配不尽合理,读起来拗口。如修改为:“去实地勘查河流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会更清晰、容易理解。

三、 定义不确切

1.P12,“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不仅是指能量,还指能量传递的方式和过程。建议将原表述中“能量”前的“的”删除。

2.P31,“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一定义易让人产生多处歧义。(1)“岩石圈”后加“(地壳)”易让人认为“岩石圈”就是“地壳”,两者为同一概念。而事实上“岩石圈”和“地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岩石圈”是从物质组成上讲的,“地壳”是从地球内部分层上讲的,虽然两者都是由岩石组成,但是“岩石圈”厚于“地壳”,“地壳”包含在“岩石圈”之内。(2)“体积较大的”是“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不明确,但不管是作为“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作为“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都不恰当。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才是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不是岩石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此,建议将这段表述修改为:“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3.P40,“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这一定义表述不清楚。“断层中”怎么会“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让人不知所云。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同页,“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构造。”这一定义表述存在着与上述内容同样的问题。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4.P59,“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一“水循环”的定义宽泛,没有揭示出水循环的本质,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建议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往返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周而复始的变化。”或者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四、 概念不明确

1.P10~11,“阅读”内容的标题是“探索宇宙中的生命”,“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智慧生命”、“高级生命”、“生命”三个内涵和外延都有些交叉的概念。概念的混乱,造成了语意表达的模糊、不清晰。建议将“智慧”、“高级”删除。

2.P47,“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受寒潮、倒春寒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一般来讲,“倒春寒”是由寒潮和连续性降水造成。因此,表达时,“倒春寒”与“寒潮”并列不妥。再者,“倒春寒”也是一种低温天气,是春天气温回暖过程中出现的低温现象。因此,把“倒春寒”说成是“低温”的原因不妥。建议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受寒潮、连续性降水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或者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3.P59,“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一表述有误。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通过决议,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三类;以后不再有“大行星”的称谓;太阳系的行星有八颗;冥王星不属行星系列,而是划入了矮行星的类别。因此,建议原表述修改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4.P70,“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客体,把“人类”纳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明显主、客体不分。建议删除“人类圈”。

此外,该处正文下面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在大尺度范围示意图中标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地下水”和“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个“自然地理要素”。

同一页三处表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各不相同,就是同一要素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各处表述的不同,造成概念外延的模糊,内涵的不统一,让学生眼花缭乱,难以理解。建议应有所调整,统一起来。

5.P83~86,课文中多次出现“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等概念。“森林”、“草原”和“荒漠” 本是自然之物,其后缀“自然”一词,语意重复。因此,建议将“自然”二字删除。

6.P83~84,“森林自然带”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带”等,“草原自然带”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同为自然带名称,有的加“自然”一词,有的不加,造成同类概念前后表达形式不统一。建议将这些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删除。

7.P99,“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农业”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概念,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这段内容中的“农业”应指狭义“农业”,即“种植业”,但是,人们也可能会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如果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则会造成“农业”概念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概念外延的交叉,内涵的重叠,引起语意表达的混乱。因此,这段内容中的“农业”一词调整为“种植业”更好。

五、 论证不充分

1.P44,“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段内容为一个论证,第一个“。”前为论据,后为论题。第一个“。”前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后的论题。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修改为:“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地面辐射,吸收率高达75~95,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P60,“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所以说,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这段表述中“所以说”前为因,“所以说”后为果,因与果没有必然联系,犯了“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的物质,并不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建议原表述修改为:“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状态,所以说,水是可再生资源。”

六、 插图有问题

1.P8,图1-3“太阳系示意”中没有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没有画出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内的天体。图中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多样,不利于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

2.P10,图1-5“总星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各级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并不清晰,尤其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总星系之间。

3.P12,图1-7坐标系中,水平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波长,垂直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能力。根据水平数轴和垂直数轴所表示的内容判断,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但是,这幅图的标题却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标题与图中表达内容不相符。再者,标题“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是指所占的谁的比例并不清楚;在图中也确实看不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因此,建议将图的标题修改为:“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P13,图1-9“太阳外部结构示意”不清晰,从图上看不出光球、色球和日冕的空间层次关系。建议把现在的太阳俯视图修改为太阳外部结构的剖面图。

5.P45,图2-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中,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这种画法在强调图上内容形象性的同时,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而在这幅图上,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当然,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地球与太阳的这种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把太阳光线画成平行关系,在太阳光线的上方标注上“太阳辐射”一词,然后再绘上相应的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倪鼎夫,张家龙,刘培育.学点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水循环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 图像系统 示意图 作用 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成为地理教材的三大系统,其中图像系统在地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且越来越不可用文字等其他形式替代。图像是各种地理知识综合而具体的图画。它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1]。图像教学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图像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本文主要研究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示意图的类型,并举例说明中学地理教材中几种示意图的作用及应用。

1.定义

示意图是用较简单的图形表示和说明某些地理事物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的图形。

2.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示意图形象直观,能够不断激发学生探索,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学习地理知识;示意图简明清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轻松学习;示意图通过与其他图像的配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示意图能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简单的图像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动手绘图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示意图类型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示意图数量分布

示意图根据图像在教学中作用同可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经统计,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的各种示意图及数量,见表1。

3.2各种类型的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成因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构成图像总数一部分,占示意图中很大一部分。成因示意图是为了达到解释某种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教学图像。通过阅读成因示意图,能轻松地得出某种地理事物出现或者形成的原因。成因示意图一般以一组既区别又有联系的图像出现,或者由多种不同形式的图片组成。成因示意图,可简单也可复杂,并且图片之间关联性很强。例如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热力环流的形成的成因示意图,通过简单的四个等压面的曲折变化分析热力环流的原因。通过箭头的颜色变化和箭头指向分别说明空气的冷热和气流的流向,层层递进,条理清晰,逻辑推理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成因示意图,要注意图像的对比分析,对比可知各图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辩证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

原理示意图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图像,这一类型的示意图对地理事物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做了充分体现。原理示意图较抽象,图像反映的内容也多,还包含深层次的地理信息。阅读原理示意图,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图像,从而发现问题,并能理解和掌握图像所要反映的最重要内容。原理示意图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例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水循环的原理示意图。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水循环发生的地域及水循环主要的几个环节,通过箭头的大小反映水循环环节的强度,通过箭头的指向及构成的循环可以得知水循环的基本原理。阅读原理示意图,要注意事物的发生及变化。

景观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是一个很突出的亮点,它形象表示某一种景观但又对景观做一些简化而形成的理想化图像。景观示意图再现地理景象,为了使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对景观做一些修饰,因此,这种图像具有重点内容突出的特点,对学生自学有很大帮助,可提高学生自主观察图像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景观示意图的分析,可以很轻易地读出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读出地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并且各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发生了该变化的原因,以及各个阶段的联系。例如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就是一种景观示意图,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得出现象的发生。又如从图中看出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地势变化大的山前地带,其他河流堆积地貌也可以得出,并且可以通过对比其形态及位置等的差别,推出成因。观察景观示意图,要注意分析隐藏的内容。

结构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结构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组成结构的一种图像。结构示意图直观、形象生动,简明但传达的信息多。通过阅读结构示意图,可以知道某地理事物的结构是怎样的,并且能够知道各层次分布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观察各层次的厚度确定大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图像,可以知道太阳的大气层有三个层次,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并且通过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发现各层次的不同。观察结构示意图,要注意层次顺序和各层次的厚度。

4.结语

笔者将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主要图像类型中的示意图细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类型。在图像类型已分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类型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作用。对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的示意图的研究,对中学地理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水循环的定义范文4

未来的工业用水必将发展为与公共用水相类似的用水新理念,以应对诸如对水量的需求、对水质的需求、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由于优质水源有限,市政废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再利用是必然的选择,并且各制造工业用水的再利用和废弃物最小化将成为用水及管理的主要关注内容,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工业用水零排放。当前,国外已经提出关于在工业和城市生活区实施整体资源管,为满足不同的水回用目的而实施的多重循环水标准。美国加利福尼亚WestBasin地区的废水处理厂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处理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水处理厂之一,其设计处理水量为340000m3/d。WestBasin回用水生产厂处理来自洛杉矶HyperionWWTP的二级出水,分别采用4种不同水处理工艺技术生产出四种类型的回用水,分别满足景观灌溉和工业循环冷却水、工业锅炉用水、满足饮用水标准的回注地下水。成本和效益及快速回报是大规模实现水回用的基本动力,闭路工业水循环包括如下三项节约用水和废水量最小化的措施:⑴串流回用,包括很少或不经处理的直接回用;⑵经过适当处理的废水循环;⑶针对特定工业流程通过降低对水的需要而减少资源的使用。以上措施主要考虑的内容包括成本、效益、水质、运行管理的复杂程度和调整的规则。

2废水处理回用水的技术挑战和进步

根据不ft回用水标准,进行废水处理的多层次选择,不同行业对回用水质量的要求取决于工业生产工艺和其它方面用水的具体要求。这样,不同的常规及先进适用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同样的处理目标。对处理措施的最终选择将取决于对技术、经济以及当地的特殊条件的全面考虑,通过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去除相应的污染对象达到适合回用的目的。在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的污水处理技术,居于中心位置的是高级处理过程(生物处理、物化处理、膜处理)。这些处理过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水质和水质稳定,包括:除去悬浮颗粒、营养物质、病毒和病原体、微量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考虑到工业用水特殊性的要求,悬浮固体的去除对于保证后续处理程序更为有效是非常重要的。

悬浮固体的存在将引发特别麻烦的未激活微生物问题(这些微生物可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并且因此抵制消毒和生物杀灭剂的作用)。通过使用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活性炭、絮凝、膜过滤、电渗析和反渗透等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水质。生物处理技术是经济高效地去除各类有机、无机污染物(去除碳、氮和磷等营养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将物化过程(如臭氧氧化及活性炭吸附)与生物处理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去除有机微污染物,特别是高分子和难溶化合物的去除率。更高程度的净化将通过膜处理实现,使用低压膜处理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是当前非常有前景的应用,实践证明微滤和超滤可以显著降低污染指标,超滤可以将反渗透单元操作要求的压力降低30%。服务于成功的水闭路循环工程最为适当处理工艺的技术挑战有如下内容:⑴高度保证运行的可靠性。从使用角度,处理设施以及蓄水装置、输配网等都将是保证优良水质必须的。微生物增长的最小化以及保证最终工业产物的质量,要求各类型的回用水质稳定。⑵提高处理过程的整体性,以满足特殊水质的要求。为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减少副产物,水处理技术改进是必须的,如以提高操作可靠性和盐的去除及消毒效率为目的的处理技术;以提高工业水闭路循环管理水平软件的发展;优化水网络和废水处理。⑶加强水质监测以确认循环水符合使用标准,合理的监测仪表装置应当标准化而且应该是简单和低价的技术管理服务的工具。⑷为水的回用和循环制定最适宜的措施,以保证工业用水及经济、效率、水质、公众健康安全。

3工业可持续水应用

3.1工业水循环

在工业中,水通常被用于多种多样的用途(参见表1),例如水可以作为原料,不能被任何其它组分替代,而其它用途中,水是一种工具,并且替代品欠缺。水在工业某个流程使用后,水中通常含有恶化其水质的组分,在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前不能再次应用,因为会对设备或产品造成负面影响,经过处理的水进行了更新,只有当处理的水适宜回用时,水的闭路循环才是可行的。发达国家工业用水已经纳入工业水循环和资源回用的新阶段,而在我国(工业水循环及资源回收)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4.2、水回用路线废水处理回用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用技术管理的方法,第二种途径是用清洁生产的方法)分别为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排放,最终实现零排放,这样,废水处理回用就可以成为工业水闭路循环的一个完整部分。

3.2.1技术管理方法

从现有的状况出发,从工业用水的基础使用开始,可以釆取技术管理措施有:新生产工艺的应用;替代性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应用;生产工艺改进和优化;针对回用的分散式水处理;管理节水;管路末端措施(废水处理)。

3.2.1.1管路末端处理

管路末端处理就是利用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回用的目的,它将是工业用水的基础设施之一。

3.2.1.2管理措施

重点解决各种用途采用不同水质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考虑产生的废水处理回用的技术经济性。如果在某种生产工艺中,能够生产和使用5种不同的水质,可能要比一种标准的水质更有效率和效益,然而,这可能要投资5种不同的管路和设备系统。采用管理措施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它是工业用水闭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环节。

3.2.1.3针对回用的分散式水处理

在许多生产工艺中,水都是通过一次使用后不适合第二次使用,水再次使用就需要进行处理。可以选择生物处理与物理或化学处理相组合的工艺,最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经济可行技术适用的方案。重要的是分散式水处理设施需要处理的水量较小并且水质变化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而且分散式处理还可以回用部分原料,这样就为水中的原料提供了附加的经济价值,而管路末端处理方法,水和其中的物质只有负面的经济价值。

3.2.1.4工艺优化

工艺优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工艺用水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水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其通过采用适当的在线检测设备和工艺控制来实现。重点是确定关键的工艺参数,并设定适宜的范围,在工艺控制过程中,低于或者超过设定点时,对工艺的调整要及时准确。

3.2.1.5系统改进

许多生产工艺随着时间的进展而进行适应生产性调整,这些调整通常是针对具体的生产工艺步骤,这种修改会在生产工艺的局部有所改善,而导致在其用水部分出现问题,这就造成工业水使用工艺不够最优。因此,需要同步进行用水工艺的改进,获得更适宜的用水方案。

3.2.1.6替代原料和辅助材料的应用

在许多生产工艺中,采用的物质和化学品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在一些条件下,可以使用毒性更小的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质替代。如在脱脂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高浓度的酒精替代二氯甲烷(金属加工业),用甘草膦代替除草剂。

3.2.2清洁技术

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工业生产工艺的改变,从而工业生产对水的需求更少,并实现工业用水的零排放。实现清洁技术,不再是为改善生产工艺应对环境污染,而是要通过对工艺和产品特点的研宄,目标是工业用水的零排放,是应对污染的来源而不是其污水排放的最终解决之道。目前,工业用水清洁生产己经有几项清洁技术有的已经开始工业化应用,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织物印染、热浸镀锌的替代工艺、干法造纸以及纸张漂白的生物技术等。淡水供应方面的清洁技术的一个例子是海水淡化。清洁技术还只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还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和瓶颈要克服,包括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示范、质量控制)、社会的(接受性)和经济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风险等)方面。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解决这些问题,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清洁技术还可以通过聚焦于功能或者服务来实现,而不是产品。例如:工业生产用水从提供化学品过渡到闭路循环(包括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及管理服务;作为效益的交付方式,租赁而不销售的做法有更深的含义,它将水闭路的技术及管理责任作为服务定义给了供应者而不是使用者。

4工业可持续用水是必然趋势和目标

对于生态系统和生产工艺来说,水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再生资源源才是水循环的必要驱动力量,同时还要避免固体废物和废气的形成(封闭的物质循环)。公企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盈利和可持续存在并发展,所以工业用水的必须服务于这些目标,对是否用水是最小化的闭路循环和零排放,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生产能力扩张、成本最小化、技术可行性、环境执法成本等。工业用水要实现可持续的利用,技术和管理创新是基础。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目标应该是保留工艺流(水和物质)的价值(质量),并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而不是把水净化到饮用水质然后用来冲厕所,或者不管什么污水都排放收集统一处理回用》国内工业用水实现闭路式循环而且经济稳定运行的范例还未见到,故此工业水闭路循环及可持续用水前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技术和管理综合实力竞争的市场。

5结论

水循环的定义范文5

>> 让精彩的数学课堂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问题引路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让“问题”开启学习之旅 让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问题激活孩子的思维 让“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让问题带动思维飞翔 燃起智慧的火花 开启思维的闸门 美术教学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 开启改革的闸门 让教师的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 让“说”成为学生开启思维的钥匙 开启思维闸门 锤炼创新能力 开启思维闸门 奏响创新之歌 鼓励学生质疑?开启思维闸门 让问题溢满课堂,让思维绽放色彩 “问题切入”,开启学生的思维 巧置问题,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让问题贯穿学习 激活学生思维 让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点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让“问题”开启思维的闸门 让“问题”开启思维的闸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帮助领悟和锻炼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问题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 中职计算机 应用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和普高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的下滑。许多中职的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觉:坐在讲台下的学生越来越不愿学、不会学、越来越学不会;课堂上多数学生不愿思考、不会回答、不敢提问;教学中能够 “应和”教师的少了,主动发言的没了,……那么,做好当下职校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在哪儿呢?

教育心理学家达尼洛夫认为:只有“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发展;教育心理学家马秋斯金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道闸门”。

可见,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问题化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和发展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以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中的《多媒体作品中的动画、视频》为例,谈谈问题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本节的主要内容为动画、视频的特点及多媒体作品中动画、视频的选择。

一、课题引入问题化――利用强烈刺激,激发学习兴趣

职校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更缺乏学好的信心。但他们对 “学习”以外的事物,往往爱好广泛,例如体育赛事、娱乐明星、趣闻百卦等。教学中,在导入课题阶段,可以借用这些他们有浓厚兴趣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刘翔获得金牌”的体育新闻是常为学生们所津津乐道。在本例中,我首先用图文和视频两种媒体形式来分别表现上述新闻,然后,提出问题:图文报道与视频报道哪个更精彩的再现了“刘翔获得金牌”事件,为什么?

上面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分析图文和视频两种媒体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前者是静态媒体,后者是动态媒体(能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可以伴有现场声音及真实画面),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内容――《多媒体作品中的动画、视频》。这样,借助于“刘翔夺金”这个对学生有强烈刺激的事件,问题化引入课题,有效激发学生对《多媒体作品中的动画、视频》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降低学习坡度,引导主动思维

职校生学业认知水平低,有的问题看似容易,但相对于对职校生的学业基础来说,却是费心的难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教学内容问题化,就是针对职校生的学业基础和认知水平,将学习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低起点、小步子、多台阶”问题。以“低起点”问题作铺垫,对接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小步子,多台阶”,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化互相衔接的简单问题,降低学习“坡度”, 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从而将课堂教学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本例中,学习动画技术的特点时,首先播放动画实例《圆锥曲线的定义》,然后,让学生依次思考问答下面几个问题:

(1)该动画对理解圆锥曲线有什么帮助?

(2)动画与真实事物本身有什么关系?

(3)动画技术有哪些特点?

问题一,通过动画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知识点;问题二,由于有了问题一的铺垫引导,让学生感觉到:动画与真实事物本身很接近,是电脑技术对真实事物的模拟;问题三,包含着本环节的知识点,学生在解决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动画技术的特点也就归纳出来: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线条化、模型化和抽象化,动态模拟事物形态及其变化过程。

这样,通过问题一帮助学生回忆圆锥曲线定义,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通过问题二和问题三分解“动画技术的特点”这个知识点,因势利导,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三、练习巩固问题化――通过对比分析,帮助领悟提高

职校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孤立的。需要教师帮助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桥梁、前后融会贯通的途径。练习巩固问题化,就是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将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前后联系的知识、作用相似的操作等设计成相应的比较项目,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待事物,思考问题,让学生从对比中加深理解,从分析中领悟提高,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例中,在学习了“图片、动画媒体的选择”知识点后,在练习巩固阶段,采用这样形式:第一步,让学生观看图文制作的“水循环的过程”文档和Flash制作的“水循环的过程”动画;第二步,接着提问:表现“水循环的过程”,图文和动画选择哪种媒体比较好?为什么?

第一步,是为了创设用两种不同媒体表现同一事物的对比环境,第二步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分析选择媒体来表现事物的原则――静态事物用图文,动态的过程用动画

四、课后作业问题化――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运用能力

“运用”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对学习效果的最好检验;而“合作”则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课后作业问题化,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实际生产生活中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某些课题,经过适当处理,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课后作业一般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布置,并以小组为评价单位。

实施问题化教学的基础是对教材进行问题化处理。对教材问题化处理时,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学情,充分考虑职校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首先,要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教材问题化处理时,要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起的熟悉事物、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学生毕业后可能会面临的具体情景,使问题生活化、形象化、情景化,以便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其次,要注意问题的递进层次。“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学记》),在对教材进行问题化处理时,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索新知识、新技能,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要能够在教学中生成问题。问题化教学另一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让“问题”成为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发挥教师主导性的最佳交汇点。

参考文献:

[1]敖洁.《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广西电大学报.2010.4

[2]潘世墨.《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上海高教研究.2012.2

水循环的定义范文6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研究情况现状 

中国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这一百年来,中国整体气温升高0.4℃~0.5℃,略低于全球气温升高的0.6℃,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其间最温暖的时间在20世纪20~40年。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三个地区气温变暖突出,特别在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升高最为显著,位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在华东地区气温变暖不够明显。 

1.具体研究步骤 

因为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联系紧密的整体,所以研究水文水资源,就必须从温度,降水,蒸发、气候和其他变化入手,根据这些和水文水资源息息相关的因素来判断预测水文水资源的趋势,对供水领域的供水量变化做出决定。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假设模型”的研究方法,例如通过检测气候出现了某种变化,进而考虑水文循环主要由哪几种部分组成,分析这些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分预测会来各种变化,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a.对气候变化情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定义 

b.建立并且验证水文模型 

c.把气候变化情景输入水文模型,进行科学模拟,从而分析气候变化区域的水文循环和水文变化流量 

d.根据模型来预测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并且根本预测结果来调整应对措施,从而降低不良影响结果。建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型是判断水文水资源变化的关键环节。 

2.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气候变化对天然径流量的影响;第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系统的供应和该区域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前者可以通过节水、节能来进行产生影响,例如服从自然规律;后者通过进行人工干预,例如建设工程设施、水资源管理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对水文水资源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研究表明,我们可以看到径流对气候敏感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趋势为从南到北、从湿润到干旱地区敏感程度逐渐上升,并且降水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也很好。中国河流的年径流变化的主要形式有:在全国的主要江河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径流部门降低其水以上,北部略少。但是因为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我国河流径流可以产生一下三种变化第一,全国的大江大河径流不可避免的减少;第二,北部径流量减少南部径流量增加;第三:减少径流北部南径流量增加。 

b.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水资源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尽可能的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合理的管理机制,注意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水资源必须要合法。随着全球变暖,大多數流域表现出干化的趋势,自然径流量减少显著,供水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