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道德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道德意识范文1
[关键词]社会生活 大学生 思想道德 培养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应造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有用人才。但是,当前,多元文化激荡,多种思潮涌动,多重观念并存,多种价值取向充斥,人们的思想受到多种元素冲击,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虽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主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表现出知行不一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因此,必须理性审视、认真研究大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一、大学生知行不一的表现
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履行思想道德规范时出现了知行不一的问题,即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有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客观上也具有正确判断思想道德是非标准的认知能力,并且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与低级趣味行为的正确认知倾向,但其思想道德行为却偏离了他们的认知,表现出道德实践行为与认识上的偏差,出现了认识和行动不一致的现象。这种思想道德知行不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大部分学生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生活中,有的学生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的影响。二是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生活中,有的学生对待他人不讲诚信、欺骗虚伪;有的学生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对他人冷漠;有的学生不会尊重他人,对他人肆意诋毁、褒贬;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有的学生不重视与他人的沟通,完全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三是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但在生活中,有的学生公共意识缺失,不重视维护公共秩序,不遵守社会规则,没有公共道德行为;有的学生不重视环境卫生,没有环保意识、生态观念,他们在生活中不顾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四是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集体观念,但在生活中,有的学生不维护集体的利益,不服从集体的约束,没有大局观念,要么在集体活动中自由主义严重,要么脱离组织,没有纪律性。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中知行不一的原因分析
从教育层面来讲,传统教育往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教育,而缺乏思想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理论灌输,教给学生怎样做是对、怎样做是错,教育目标也只是达到学生知晓、懂得。但是在大学生知晓了思想道德的标准、懂得了思想道德道理、“树立”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后,对于他们如何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则不重视了。因此,学校的教师往往对学生说教得多,而让其做得少,甚至有时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很多时候道德教育也变成了照本念经,考试时给学生出几道题,学生做完就了事。这样,思想品德课变成了说教课,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甚至逆反心理严重。
实际上,人的思想道德习惯、道德行为的形成,不但要有认识过程,还要有实践过程。认识是基础,行为是目的,但有了认识并不是就有了行为,它需要由道德意志来进行转化,需要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体验、磨炼去认知思想本源、领会道德价值。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也需要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时又会有打群架、作弊等行为,这恰恰说明他们在道德意志方面的不稳定性,表明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稳定的思想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志。
因此,当前大学生中思想道德中出现的知行不一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道德实践的教育、引导,缺乏道德意志的磨炼和道德习惯的形成,这些都需要正确的道德实践来完成。
三、解决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知行不一问题的途径
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可以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能通过书本的知识,也不是仅仅依靠理论灌输和说教,它需要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去认识,从而形成理性的道德习惯。作为高校,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增加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道德教育实现知行合一。
1.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庆、七一、传统的春节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此来让学生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以出板报和期刊、演讲、调查等形式,增强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重视利用团体生活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班集体建设、宿舍团体建设。通过班级和宿舍的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在团体中服从集体的利益,形成大局观。
3.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良好教育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生活品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其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如开展美化校园、美化宿舍的竞赛活动,让学生把校园、宿舍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使学生觉得随地乱扔垃圾与之是多么的不协调。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开辟舞蹈、礼仪、合唱、插花、茶艺、音乐欣赏、书画、球类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养思想道德情操。
4.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学校的德育课,应该拓宽渠道,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在校外和校内建立自己的德育教育基地。如在校内建立自己的德育实训中心,向学生宣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让他们了解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以及学生奋发向上、勤学苦练的事迹;在纪念馆、劳动实践基地、部队、派出所等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传统优秀的文化。
5.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大学生的成长经历简单,社会阅历较浅,其思想道德认知还处于稚嫩时期,其思想道德观念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很多行为规范上不懂得怎么去做。学校应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如教育学生抵制乱扔杂物、乱吐、乱画,杜绝说脏话、不注意公共卫生、高声喧哗等不良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教育、引导、监督、检查、提示、纠正,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6.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转折的关键时期,外部提供的刺激对学生思想、态度、意志和价值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应该积极对他们加以引导和辅导,尽量减少社会、家庭等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7.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可以尝试建立学生的德育操行档案,把学生的行为加以量化,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同学、班主任、辅导老师的评价和鉴定,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熊慧君.论道德相对性及其道德实践意义――兼析道德相对主义[J].伦理学研究,2008(1).
思想道德意识范文2
一、对当前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思考
为了适应各个时期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科学、系统的经验和方法,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运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难点和不足,运管队伍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备。有不少基层单位没有专门机构,缺少工作人员;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政工人员,仅靠办公室和工会挂职人员撑撑门面;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到位,抓不到点子上,更谈不上有什么特色。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认识淡化的倾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多以行政手段代替思想政治工作,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粗线条,简单化。
三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新思路,缺少新方法,说到底,对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信心不足,缺少激情,有厌倦懈怠情绪。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盲点。从目前运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分析,注重机关教育管理较多而对相对分散,处于一线站点执法人员教育管理不够,仅仅局限于开会布置或重大活动提提要求而已,深入到一线督查、落实的少,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很难在一线站点体现出来,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最为薄弱环节。
二、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运管队伍思想觉悟和执法理念
运管队伍的执法是形象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直接关系到交通部门乃至政府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道路运输管理执法队伍是当前新时期工作的需要,也是执法队伍重塑形象、取信于民的需要。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运政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组织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尤其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我们要结合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地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和道德意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管理,严格执法,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我们要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载体,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执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把握重点,重在务实,讲究实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作为国家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运管政工队伍建设。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必须把握两个主要环节,首先要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做到有班子,有队伍、有阵地,要重视对政工干部的培养和教育,要关爱政工人员工作和生活,无论是对其个人和家庭都要通过组织上具体的体贴等激励措施留住人,知人善任,激发其工作热情。
第二,作为道路运输的政工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休养,不断为自身“充电”,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尽快适应新形势下运管工作需要。作为运管系统的政工干部必须确立四个观点: 一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认识到不更新必将被淘汰。二是确立学习是充实自我,调整精神状态的重要途经。三是加强学习改善形象,提高修养,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体现。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和部门努力工作。
思想道德意识范文3
1 先秦道家思想的渊源
1.1 社会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流派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道家就是百家中的一个,它的产生与其他诸子百家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渊源。
1.1.1 诸侯争霸导致的社会危机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对各诸侯国丧失了原有的控制力,各诸侯国趁机壮大自身的势力。因此,各诸侯国产生了其独特的经济制度,进而促进了其政治制度的变化,如秦国的商鞅变法,齐国的管仲变法等。再者,春秋时期王权的衰落和诸侯国势力的强大,导致了旧有礼乐制度的崩坏。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表明了旧有的等级关系和统治秩序的崩溃,社会呈现出多元的、无序的混乱状态。
1.1.2 隐士阶层成为道家思想的先驱者
春秋以前,“士”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属于贵族的庶孽。春秋以后,“士”开始由贵族阶级的一个等级转变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后来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同样也唤起了士阶层参与政治、改善社会地位的欲望。作为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士”大多知识渊博,他们积极入仕,投身于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具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后来他们对现实彻底失望,离群索居,拒绝与当政者同流合污,做了隐士。但是,这些士对社会,特别是对政治采取批判的姿态,而这种批判也是关注社会的一种表现,就是对政治一种特殊形式的参与。士阶层是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言行思想对道家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思想渊源
近年来,学者们普遍认为,“老子的思想同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宗教^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崇尚阴柔就体现了老子对尚古文化中女性崇拜的继承。”《老子》中重阴、尚柔、守雌等基本特征,都是对女性美好品德的高度概括。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便集中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首领的美德。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其中“ ‘谷’即山谷,特指有水的溪谷。在中国古代,溪谷常用来指代和象征女性或女性的生殖器官。”“玄牝”同样指代女性的生殖器。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老子所受远古女性崇拜观念的深刻影响。
除此之外,道家思想也与古老的月神崇拜有着密切的关联。叶舒宪先生在他的《中国神话哲学》中说道:“道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神话意识中规则变化或周期变化的物象。”基于这一点,我们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在这些描述中,诸如“母”与其说是对太阳的描述,不如说是对月亮的描述更易于让人接受。在第五十八章的最后,老子讲到君子的形象应该是“光而不耀”,像月亮一样,明亮而不刺眼。并且在古代社会,月亮的阴柔气质也是女性的代表。因而,从民俗学的角度和古代社会的女性崇拜的观念来看,道家的思想理论有一方面也源于原始宗教文化中的月神崇拜。
1.3 职业渊源
每个人的思想和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儒家出身于朝廷的司徒之官,专门掌管教育和礼仪。阴阳家出身于朝廷的卜官。在《汉书・艺文志》中讲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福祸,古今之道。”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掌管图书文献档案,现在人们多说这个官职相当于图书档案馆馆长。道家的思想相比于其他流派要高一筹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出身于史官,头脑冷静,史学智慧发达。他们看尽了历代历朝兴亡流转之道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社会哲学。因此,道家的职业渊源也为其治人治世之思奠定了基础。
2 《老子》中人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何为人道
中国历史上对“人道”没有做过系统性的解释。但是对于“道”的解释,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道”在周代金文中,意为道路。后来逐渐引申出指导统治之意。而据《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道”,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之行。道之引伸道理。
在这篇文章中讲到的 “人道”指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在一定社会中要求人们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也就是人的法则和秩序。
2.2 《老子》中人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善静者清,宁静以致远
纵观全书,“清”的含义就是“善静者清,宁静以致远。”老子曰:“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老子认为,人如同一杯含有杂质的水,不能总摇晃它,要让它自己慢慢地学会沉淀。只有静下来,水才能静置出清澈的一部分,人们的思想才会变得清晰、冷静、理智。老子在《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讲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躁”借为“燥”,干也“正”,长也,君也。老子认为,运动可以克服寒冷,而清静则可以耐得住燥热,因此清静才是天下的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则。
2.2.2 虚怀若谷,谦虚使人进步
老子曰:“旷兮其若谷。”老子认为,人应当心怀谦虚,心胸开阔地如同山谷一样,才能容纳更为浩瀚的知识和事物。一个人只有保持一种谦谦君子的态度才能走完长远的人生之路,正所谓“谦谦君子,用涉大川”。老子在《老子》第三十九章中讲到:“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高亨曰:“碌碌,钰貌美。珞珞,石恶貌。”李约曰:“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王弼曰:“玉石碌碌、珞珞,体尽于形。”玉和石的坚硬质地全部表露于其外形上,而不能深藏,因而贵贱,毁誉一目了然。所以老子认为,不要将自己定为高贵的美玉,而应定位为卑贱的石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2.3 卑
2.2.3.1 善于处下
《老子》中所讲的“卑”,并不是我们现代所常理解的“卑鄙”之意。《老子》中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对“道”赋予最直接的含义就是“道路”,道路就在我们脚下,道路将自己的位置摆地很低。由此看来,老子认为认为做人也要符合道的含义:善于处下。这也就是《老子》中所讲的“卑”的含义。老子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认为,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江大海,就是因其低洼的地势,所以其他的水系才能汇聚在他们这里,形成庞大的水系。他同样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若想领导好他的人民,那么领导者在语言上一定要表现地非常谦卑。正所谓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2.2.3.2 低调
“卑”的第二层意思是“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老子》第五十八章的最后四个字是:光而不耀。“光而不耀”的前提是有光,没有光一切都是空谈。老子所提倡的低调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自身首先具备一定的实力。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认为,真正身怀绝技的人是不会总将自己的长处拿出来和别人较劲的,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反而更能显示出自身的修养。
2.2.3.3 韬晦
韬晦,也是《老子》中“卑”的一层含义。“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就是“韬晦”之意。“韬”指宝剑的鞘;“晦”指把光芒隐藏。将一把明晃晃的剑放在剑鞘里,不单单是为了保护它,更是为了隐藏其光芒。我国在封建社会时期,几乎每一年都有战争发生。因此我们从建国以来,能有这么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时期是非常难得的,是用智慧换来的,而不是逞匹夫之勇所能达到的。这也是道家“韬晦”智慧所带给我们的财富。
2.2.4 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柔、弱”,不是让人成为弱者,而是让人善于“守弱,守柔”。“善于守弱,柔弱胜刚强”就是“柔弱”的含义。
老子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用六个生动的反面事例,形象地表现了不善于守柔的人是不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的。只有懂得贵柔守弱之人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仅如此,柔弱的东西更长久,并且更有生命力。因此,哪怕是一根细细的柳丝都很难被折断,然而到了秋冬之际,那些看似强大的枝叶却一折就断,此所谓“木强则折”。柔弱是生命的状态,僵硬刚强是死亡的状态。因此,保持柔弱才是生路。
3 《老子》中人道思想的现实意义
3.1 柔退不争
很多人认为《老子》宣扬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但是通读整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中有很明显的积极入世的倾向。正所谓 “以退为进,以不变应万变”。在老子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并且“周行而不殆”。他认为正是因为世界处于一个这样自然的没有任何干扰的状态,万物才能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才能够稳定和平地发展。“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之意,而是指以不破坏世界万物这种自然的状态为前提的一种的行动。老子认为要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水低成海,人低成王”只有把自己的地位放地低一点,才能将“小溪”汇成“江河湖海”。做人就要如同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卑屈下,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
3.2 虚怀若谷
老子曰:“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就是说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东西最好不要轻易拿出来展示,以防招来不必要的祸患。近来的国际社会,不少国家纷纷亮出自己的军事装备,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频频秀“肌肉”。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然要展现出自身的大国气度。在大家纷纷亮“国之利器”之时,我们安安稳稳地搞建设,如果你的东西比我们的先进,那我们就学习;如若没有,那我们仍然要埋头苦干。为人之道也同大国之道一样,首先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实力,落后于人了,奋起直追;自己遥遥领先时也不能掉以轻心,更要踏踏实实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适当地崭露头角和适当地收敛锋芒也是《老子》教于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人道思想。对我们而言,不管旁人怎么打压和讽刺,都要用“若谷”的心胸去包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
3.3 与人为善
《说文解字》中说:“善,吉也。”老子认为“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做人原则。据《说文解字》,“慈,爱也。”老子认为“与人为善”首先要做到“慈爱”。老子认为人应当具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将“慈”作为三宝之首,可见“慈”在我们人生之路中的非凡意义。
“善”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比如下雨天,和树下避雨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雨伞等等,这样看似不平凡的举动都是善意的表现,都是爱的流露。那么对于乐于施善者,大家都会看到你这种可贵的品德,必然有很多人在各个方面支持你,所谓“得道多助”,乐施善者得道多助,必然仁勇无敌。面对被误解和不被理解的这种情况,老子认为要:报怨以德。“报怨以德”就可以息事宁人,转危为安。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报怨以德”是与人为善的一种极高姿态。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都放在物质的享受方面,而更多地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然而社会中大大小小矛盾的闪现,引发了人们对心灵世界的深思。《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精髓,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为人处世之道无疑对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一条人生之道,其中所阐释的种种治人治世之理,不仅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对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诗静.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载《文学教育》,2016(01).
[2] 栾英.论老子思想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实意义[J].科技文汇,2008(07).
[3]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中华书局,2010.
[4] 王蒙.老子十八讲[M].三联书店,2009.
[5] 徐敬龙.中国传统人道思想的三个维度[J].学术交流,2016(05).
思想道德意识范文4
那么,应该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呢?
第一,高校教师要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第二条原则。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工作内容的自主性、敬业精神的有无和高低对工作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在工作日原则上不能从事其他有报酬的工作,并且绝对不能经商。所以除了挣稿费、校外讲课和转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及获奖外,教师只能从事具有教学实践性质的工作。敬业精神当然不能仅仅停留于保证本职工作时间上。一个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应当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不忘传道、授业、解惑及其准备,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一个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应当有一种强烈的上进心,把工作时间中的闲暇甚至非工作时间都尽量用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和业务能力。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靠一天八小时的上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教师行业应当实行高薪制和依靠教师自我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高校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支撑和引领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成长。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也就是高校教师职业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实践的体验,也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支撑和引领。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独特视角来反思教师职业的生涯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成长和进步,对于克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中的功利性色彩和技术化倾向,避免认识上的盲目、急躁、偏见和漂浮,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教师职业生涯和职业道德科学发展的文化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人为本,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2)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3)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
第三,高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1)坚定的政治方向;(2)高尚的道德情操;(3)合理的知识结构;(4)优秀的教学能力;(5)出色的科研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修养:(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2)修身养性,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3)勤奋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努力和理论修养的提高。
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第四,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同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保证。教师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师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并追求和达到不同的境界。因此,每一个立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想,抵制各种外来诱惑,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升华自己的职业道德境界。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此外,道德信念是教师对道德的理想、人格、原则及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合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媒介和内驱力,它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思想道德意识范文5
关键词:儒释道思想;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悲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在中国浩瀚的古典文献里虽没有明确记载“悲剧”这一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很多具有浓郁悲剧意识的作品,它们大放异彩,丰富着中国古代文学。像悲壮的古代神话《精卫填海》,悲慨的楚辞《离骚》,悲情的戏剧《窦娥冤》等作品深入人心,其艺术魅力更是经久不衰。所谓悲剧意识“是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也是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根据此种理解,可以说这种悲剧意识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在各类文学作品和历代文人的心中,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的悲剧意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中国的悲剧意识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之中均有体现,而并不是仅以“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二,中国的悲剧意识深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主流,它与老庄、佛教思想互相补充,对中华民族的悲剧观念和悲剧精神产生重要影响。
一、儒道释三家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
既是悲剧的创作者和悲剧的承受者对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也是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繁衍生息,始终要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又面临着不同阶级间的利益争夺。当人们面对各种生存的挑战和威胁,面对各类悲剧性的现实,以一种理性的精神去面对和解决时,就意味着悲剧意识的生成。
1.“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伦理道德悲剧
儒家的悲剧意识源于设定的理想道德秩序与现实存在的生活秩序之间的矛盾。儒家主张建立一种完美理想的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他把周礼作为理想的道德秩序,显然在动乱的社会,礼注定是行不通的。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内心充满了忧患,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游走诸国,仍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忧患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沉重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意识。中国古代的诗人用诗歌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怀忧虑之心及社会责任感,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李贺、李商隐、韩愈、贾岛……所有这些唐代诗人,哪一个的诗歌中没有悲剧的意识、忧患的感觉呢?”当一个人执着地追求理想,而这种理想也许不能实现,便有了求而不得的失落和矛盾的可能,也就暗示着他可能的悲剧性。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但这种人生理想的社会土壤是农业社会,这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社会血缘宗法制基础上的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理想,它要求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和家庭伦理秩序。“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没有给人以违抗父母和君王的权利”,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要遵循相应的政治伦理秩序和家庭伦理秩序,由此,当个人的理想与伦理道德秩序发生冲突时,当个人的意志、主观意愿与父母、君王的意愿不统一时,因困于这种伦理道德秩序,也就必然要产生悲剧意识。
如屈原一心辅佐楚怀王清除时弊、为国经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他的美好理想被冷酷的现实彻底粉碎。屈原被放逐,一曲《离骚》唱出了中国文人心中无限的悲凉。又如《孔雀东南飞》,当焦仲卿面临着听从母命、遵守孝道与捍卫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样一个尖锐的冲突时,他纠结矛盾,最终选择了屈从母命,休掉了发妻,以死殉情。长幼之道和男女情爱本是正常的伦理观念,但如果二者不能统一而产生冲突,形成矛盾,其结果就必然形成悲剧。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以伦理为中心的思想,它把人的社会活动都框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固定模式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合于“礼”。这也就导致了当现实生活秩序与理想的“礼”发生冲突时,悲剧意识的生发。
2.“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生命悲剧
有学者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并存着两种悲剧意识,一种是乐观悲剧意识,一种是悲观悲剧意识。儒思想所透露的对社会的积极关注、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对国家的责任感等等是“乐观悲剧意识的哲学底蕴”。那么道家对社会无情的鞭笞,便是悲观悲剧意识的思想渊源。道家哲学产生于动乱的战国时期,在面对宇宙与人间的种种残酷无情的现实后,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绝圣弃智”等思想,表明了对社会现实的痛惜与失望。其后的庄子更是以“自然”“逍遥”思想发展了这种对社会无奈痛惜的悲剧意识。庄子说“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从“悲”到“哀”,可见庄子对人世间的道德价值逐渐感到失望。于是,他提出“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来否定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人世间充满苦难,天地万物一切都是相对意义上的一切,价值化为虚无,人的生存也并无任何意义可言。但不管社会多么黑暗、精神多么痛苦,人依然要存在,要活着,要“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由此,便产生了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所谓生命悲剧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以非死亡为结局的生命存在意识。它源于社会的重压而产生的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怀疑、失落与追寻、抗争相激相荡的复杂情绪。”
魏晋诗人阮籍生活在乱世,在司马氏政权的与个体人格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忍受心灵的煎熬。他在《咏怀诗》中说道:“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诗人感叹人生有限,岁月无情,世化无常,须臾间难以自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日惶恐不安,这又是何等的悲凉!陶渊明寄情于田园间,在他的诗中我们看到是他对生命无奈的感慨。他在《饮酒》诗中说:“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正因为有了对生命短促的悲叹,所以才不愿困在“樊笼”间度此一生,于是寻求另一种生存之境———在“返自然”中寻求一份清闲自在。这也许是一种对于生命痛苦的无奈之举吧。朱光潜先生曾说:“渊明厌恶刘宋是事实,不过他无力已成定局,他也很明白。所以他一方面消极地不合作,一方面寄怀荆轲、张良等‘遗烈’。”可见,陶渊明的饮酒、归隐田园虽是一种消极、逃避,但这也是诗人面对无奈的人生所作的无奈之举,在对生命价值的怀疑、失落与追寻、抗争中,诗人借隐居世外来与这社会的“樊笼”相抗争。
3.“因果循环”的生存悲剧
佛教在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与儒家、道家相互渗透,促使中国古代悲剧意识呈现出新的异彩。从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佛教是对生存苦难的揭示。释家认为人世间苦才是真谛,人世间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陷入无边苦海,饱受轮回之苦,而这“无边苦海”正是释家所体悟的人世间的悲剧。佛家认为人生充满痛苦,大千世间不过就是痛苦的汇集。它的一切皆苦、万事无常、惟有轮回的观念,它的“苦海无边”意识,成为生存论意义上的悲剧。在对人生痛苦有了深刻认识之后,在感到“诸行无常”的幻灭感之后,忧从中来,无奈也从中而来。这是一种极端的忧患意识,面对这种与生俱来的痛苦忧患,只好“安受苦忍”。对于沉沦在“无边苦海”中的世人来说,“受苦”是实,“忍”则未必,“安”正是不安,“安受苦忍”更反衬出了生存之悲。那么“苦”从何而来呢?释家认为“苦自业生”,所谓“业”,是释家在解释悲剧的成因问题上所提出的概念。“业”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一般包括“行动”“言语”和“思想活动”三类,并据此提出了“三业”是“因”,报应是“果”的观念。
释家认为因果是循环的,种其因得其果,今生所遭遇的苦难是前世决定的,而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又会影响你下辈子的命运沉浮,人生便陷入无尽循环的苦海之中。生是悲,而死亦是悲,总也逃不了这业报轮回。这种“因果循环”生存悲剧意识深深萦绕在中国古代人的心头。《桃花扇》的结尾用一曲道尽了世事的变化无常,似锦的繁花转瞬间烟消云散,唱出了沉痛的兴亡之感,兜兜转转最后都成空,皆逃不出这因果循环。《红楼梦》曾被誉为“彻头彻尾之悲剧”,却也是一出因果循环的生存悲剧。宝玉本来是女娲补天漏用的石头,而黛玉是瑶河之畔的绛珠仙草,二者本有着木石前盟,注定了在贾府的情深纠葛。石头历尽了红尘,尝尽了人生百态最后回归,草还罢一生情泪,泪尽而还,也都是必定的结局。太虚幻境的册子上早已记载了十二金钗所有的恩怨情愁,岁月流逝,红颜老去,最终逃不过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结局。而承蒙皇恩、盛享殊荣的贾府也是处在这样的因果循环之中,它的落寞也是早已注定的,散发出浓浓的生存之悲。
二、儒道释思想对悲剧意识的淡化
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悲剧、生命悲剧和生存悲剧。既然悲剧意识自人类繁衍生存就已经产生,是人与生俱来的对现实的正视和反省,那么悲剧意识便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困境,即现实性的悲剧……二是人类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困境的超越、应战的态度,或人类对现实的悲剧性的超越、应战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道释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淡化了悲剧意识。
1.“中和”“哀而不伤”思想对道德冲突的调和
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他们强调“中和”,以和为美。反映在美学上,即提倡“哀而不伤”的美学原则,对于苦难遭遇的展现和悲伤之情的宣泄,都要“哀而不伤”,不能过度。他们排斥激烈的冲突,主张以和为美,这种审美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悲剧中,在悲剧情节的设定中往往就要反对激烈的矛盾冲突,在结局的设定中追求悲中有喜、哀而不伤的大团圆结局,从而缓和了由矛盾冲突引起的悲伤和绝望的情感。正如《赵氏孤儿》最后以奸臣屠岸贾的灭亡收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大快人心,弥补了赵氏一家被灭门的悲痛之情。另一方面,儒家讲求“有序”的伦理观念实则是强调服从,反对任何违逆甚至是抗争的行为,这也恰恰调和了矛盾冲突,淡化了悲剧精神。同样,在焦仲卿陷入情爱与孝道两难的抉择中时,传统的伦理观念让他选择了屈服。他选择了孝道,听从了母命,休掉了妻子,不敢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不敢去斗争,最后只能通过双双殉情的悲惨结局来淡化这种矛盾冲突。
2.超然出世思想对生命悲剧的消解
道家虽然对黑暗的社会不满,批判无情的现实生活,主张追求精神的自由、精神上的超脱,但是这种追求并不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现实状况,而是选择避开与社会的冲突,转向自我的内心,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来逃离痛苦的现实世界,达到自由状态,实现精神的超越。然而“道家的超越是一种纯粹的内在反思和想象,是一种通过精神自由的追求对人生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剧意识的沉重的逃避,不可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自由”。这样,道家的安时处顺、超然出世的思想实际上回避了矛盾冲突和抗争,而悲剧的核心恰恰是由矛盾和冲突构建起来的斗争与反抗。同时,这种避世的心态、脱离实际的思想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难而进”“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向自然挑战、同社会抗争的悲剧精神。这也促使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诗人在人生失意、不得志的情况下,借山间清泉、林间啼鸟、园中姹紫嫣红来消解这种失意情怀,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将满满的失意化为浓浓的诗意。
3.“涅槃”思想对“苦海无边”的生存悲剧的解脱
佛教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苦,生命过程是苦的过程。命运是不可思议的,苦难也是难以抗拒的,当人们面对现实的苦难而无能为力时,便借助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来企图得到解脱。所谓业报轮回,也就是说人今生今世的地位遭遇并不是由环境和主观意愿造成的,而是由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的善恶决定的。因果业报要求人们听命于现实命运,安于现状,因为人的命运是由前生所决定的。实际上,业报轮回的观念就是强调宿命,把人所遭受的不幸、苦难都解释为是必然的命运,因此,面对人生的悲剧,只应该认命、退避忍让、取消抗争。佛教认为只要看破红尘,不介入世事纷争就没有欲望和苦恼。佛教所宣扬的“涅槃说”,其实是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解脱。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注重斗争、直面人生苦难的悲剧意识是相悖的。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为蝴蝶团圆在一起,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在双双殉情之后化为鸳鸯比翼双飞,这些都把悲剧人物的抗争转化为精神解脱。甚至于被王国维称为人生、命运最大不幸的《红楼梦》,听到的只是“好就是了”这样的人生叹息;贾宝玉也只是皈依“佛”,并没有对人生悲剧命运进行抗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悲剧精神的稀释,对悲剧精神的否定。
儒道释三家有着不同的悲剧意识,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也被打上儒道释三家的烙印,影响着中国文人、士大夫。但在对待悲剧冲突方面,儒道释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和了矛盾冲突,淡化了悲剧的抗争精神,从而对悲剧意识也起到了淡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3]何锡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04,(4).
[4]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9.
[5]陈松青.中国古代文学的生命悲剧意识[J].贵州文史丛刊,2000,(3).
[6]王红,周啸天.中国文学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卷(修订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7.
[7]邵明珍.唐宋经典作家仕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3:34.
[8]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68-269.
[9]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40.
[10]胡明伟.悲剧意识与文化传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21.
思想道德意识范文6
1.学校重视度不够
目前,医学院校“基础”课课堂授课时间为30个课时左右,相较于其他思政课课时是比较少的。医学院校在调整课程培养方面,几乎不与“基础”课教师进行沟通,随意更改课时。而且有些医学院校还存在“基础”课由辅导员授课的情况,对“基础”课远没有专业课重视。医学院校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改革,在科研方面也给于很大的支持,但是思政课的改革进行得比较困难。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思政课的管理模式和其他医学专业课一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方面普遍受限,非常不利于思政课的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经常提到专题化教学,但实际上操作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育厅下发的文件执行,使用自治区教育厅统一提供的专题化教材,完全没有考虑到医学生的特点,对专题化的理解非常不到位。同时目前很多医学院校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教师还缺乏专题方面的知识,而学校对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学校加强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训力度,给教师提供学习和设置专题的机会,扩大教师的视野。尤其要给“基础”课教师提供进行专题教学的空间,管理模式也要灵活,提高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现有教学模式仍然不能很好地体现“专题”特点
现在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在探索思政课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大部分也实现了“基础”课的专题化教学。但有些教师显然没有理解专题化教学的涵义和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统一使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编写的教材,我们发现专题化教材的设计几乎就是原来教材的重新排版,只是章节进行了前后的调整,有的学校根本不使用这本教材。笔者所在学校,在进行“基础”课专题化教学讨论时,老教师基本不愿意进行专题化教学,认为重新备课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仍然按部就班地按“章、节”进行讲述;某些教师因为专业的原因,认为法律部分要多讲几个专题,对道德部分不够重视;也有教师说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置专题。可见,很多医学院校“基础”课现有的专题化教学模式要么没有体现专题化的特点,要么没有很好地理解专题化教学的涵义和要求,摆脱不了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使专题化教学有名无实。再加上有些医学院校对教学管理非常严格,使得教师不愿意对专题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索。
二、医学院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块的设计
高校思政课进行专题化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专题模块的设计,模块设计得丰富而合理,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基础”课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整合,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既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又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的内容[1]。因此,在进行模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使专题模块不偏离理论又不脱离学生实际。
1.理论模块
现全国通用的“基础”课教材,是教育部指定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包括绪论在内共有八个章节。其中绪论主要讲述适应问题,第一章至第四章,再加上第七章讲述思想道德的内容,第五章和第六章讲法律。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在“基础”课专题模块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理论模块“少而精、管用、够用”的原则。由于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更侧重的是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理论教学必须以应用为特点构建教学内容,因此,医学院校“基础”课应在坚持教材逻辑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打破以往教学内容片面追求自身系统性的做法,把最必要的内容提炼出来。笔者认为遵循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基础”课划分成四个模块和若干专题,具体如图1:
2.课堂实践模块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基础”课在给学生充实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出来,具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关于道德规范,如果教师在课堂当中一味地灌输某种思想,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课就会形同虚设,学生只会“既把‘两课’视为离现实太远的高调,又看成是挣得学分,获取文凭谋取功利的一种手段,其结果,不感兴趣甚至厌学,但又不得不学。[2]”因此,“基础”课实践模块也要精心设计。医学院校“基础”课在实践模块设计上,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设置相应的专题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据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具体如图2:
3.课外自学模块
鉴于“基础”课课时少,内容多、目标强的特点,医学院校“基础”课除了课堂授课外,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习一些相关的内容。当然,考虑到医学生专业学习任务重、职业技能要求高,而且“基础”课面向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因此,建议让学生通过阅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需要的书目来完成,笔者认为如图3的设计对课堂理论授课可以进行很好的诠释:
三、医学院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专题化模块设计好后,在实施专题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教材的统一性、加强对师生的管理及优化考核方式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有效的实施。
1.遵循一个前提
医学院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仍然遵循一个前提:即教材的统一性。我们应该以教育部指定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为基础,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要出发,用专题讲座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该门课程实效性[3]。
2.加强管理
目前,各高校在进行“基础”课的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每一位教师在一个班只完成他所承担的模块的授课任务,之后换另一位教师,教师轮流上课,变换教师较之以往过于频繁,学生和教师之间就比较陌生,使一些懒散的学生有机可乘,经常逃课,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就要求教研室在实施专题化教学前,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此问题。此外,还要加强教师的管理,尽管每个老师负责不同的专题,但课程每个模块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专题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应该汇集体智慧于一身。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应该大家共同讨论,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3.优化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