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食品经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商食品经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商食品经营

电商食品经营范文1

但是运营商的互联网产品奄奄一息的多,所以说运营商的互联网产品会死,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在运营商的体制内,上线一个产品很漫长,让一个产品死也很漫长。所以这里说的死,其实是说那些奄奄一息的运营商互联网产品,或者被阉割的互联网产品(请不要联想刚刚被叫停的某产品,后果自负)。

于是我总结了运营商互联网产品的十大死法,仅供娱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第十名:部门内斗死。大家都懂得,不让我成功,也不让你成仁,合作代替竞争的企业文化必然结果。

第九名:定制机预装死。很烂的定制机,很烂的体验,不死才怪。

第八名:因KPI死。成也萧何败萧何,要进KPI要做很多工作,工作不到位,不死才怪。

第七名:被竞争产品吓死。看看微信对运营商的心理沉重大家,有谁知道有多少类似的产品已经胎死腹中?

第六名:因信息安全死。提起安全运营商都一把泪,为何不能和互联网一样待遇?

第五名:投诉死。不满意可以找工信部,它管不了互联网的互联网产品,运营商的还是可以管的。

第四名:躺着中枪死。互联网打架,殃及池鱼,运营商整改,你也懂得。

第三名:自主创新死。这个年代,不会开发的运营商不是好运营商,收购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手段,鄙视。

电商食品经营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产品供应链 模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 给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信息不畅和交易手段单一的缺陷面临电子商务的强烈冲击。因此, 应用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化工具体系作为农产品供应链变革的策略性选择, 优化、改造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并将为我国农产品更好更快的流通带来实际效益。

一、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农产品为对象,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农产品采购开始,到农产品加工作业完成,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供应链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企业, 由农户、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超市以及消费者组成。这种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1)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严重。物流成本过高是目前农产品物流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我国粮食物流成本占总成本40%以上,而鲜活农产品更是达到60%左右。

(2)核心企业的主体缺失。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负责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在我国这一角色主要由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来承担,各种批发市场仍然是连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各成员的纽带。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特点和我国特殊的国情是导致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主体缺失的主要原因。

(3)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个瓶颈,也是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各省市在制定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中重视不足,使得我国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4)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欠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间大多数是“一次性买卖”,很难从长远利益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突出,不利于安全质量问题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追溯。这就造成供应链各参与者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设计

供应链是一条联结农产品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和资金链的增值链。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同步、协调运行, 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受益, 因此信息的畅通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①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网络系统。一方面,可借助电子商务中多功能接口平台等专业技术和政府的力量将各个网站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供求信息等汇总并与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物流企业间信息采集与交换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可通过引入信息中介服务( 即通过信息服务等方式提供内容、信息、知识及经验的) 作为实现上述系统的补充。②构建基于信息中心的信息网络系统。该网络的作用是实现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间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供应信息、需求信息、价格信息等)的整合。③构建高效、协同的信息共享模式。可考虑通过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置入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主要包括综合信息平台和协同作业平台) 或集成数据库中心,打造“农产品一流三网”系统,实现成员信息共享,并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来强化成员间的业务往来,逐步建立成员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目前, 农产品信息网络不健全, 农户居住分散, 沟通渠道不畅, 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 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必须构筑起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 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要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培育农产品的品牌, 监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增加农民的收入, 应对传统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进行改造, 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运作模式。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是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供应链信息平台, 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 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消费者则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网络终端对所购买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查询, 并可追溯产地, 切实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也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和保护。农产品供应商根据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 向其上游的农户生产信息,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农户收购农产品, 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 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 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 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产品供应链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网上拍卖等先进的交易方式, 如果还连接海关和银行, 可以实现网上支付等。

三、小结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模式有利于创建我国农产品品牌,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3).

[2]彭剑,王剑波,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长株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电商食品经营范文3

一、“一录通”的特点

(一)设想合理。“一录通”的设想是新疆工商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积极推进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实现“一个彻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要求,真正解决食品生产企业、批发商和经营者在重复建立索证索票制和购销台账方面履行法定义务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成本高、监管难、效果差,以及消费者咨询、监督难等问题提出来的。经有关业务处室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从便于食品生产企业、批发商和经营户自律,便于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便于消费者咨询监督等方面考虑,决定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建立流通领域食品消费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解决问题、便于操作的目的。第一,在互联网上建立食品准入备案。第二,生产企业、批发商(超市)负责索证索票录入备案数据库,能够有效证明食品的“合法身份”,与下一级批发或零售点信息共享。第三,工商行政管理在食品消费安全管理网上监管,对“问题”食品可及时进行“追根溯源”,保证无“身份”的食品不进入市场,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食品“鱼目混珠”。第四,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包装(条码、相关信息),便于在消费时刷卡,或上网,或打电话查验食品“真身”(包括该食品的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许可、厂址、食品质量、卫生许可、OS认证、保质期、生产日期等)。

(二)布局科学。一是从销售管理功能看,给销售商设置了管理主页,内容包括信息区、功能区和提示区。信息区给商家提供登陆窗口、更改密码和退出程序。功能区显示14个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商品进货信息管理、商品退货管理等。提示区分别提醒商家注意有关事项,包括工商公告、备案结果查询、商品过期提示、证照过期提示等,有利于提醒商家依法经营和守法经营。二是从市场监管功能看,主要建立了对商品备案检查、实地巡查信息录入、系统维护等三个模块,便于对系统管理、维护,便于退市下架食品管理、食品备案管理、过期食品提示、过期证照提示、食品流向查询、食品安全检查等。三是从消费者的咨询、监督功能看,在食品消费安全网点留有查询端口,消费者可在购物开票处刷卡,或通过上网、打电话,以验证食品“真身”。

(三)操作简便。一是便于商家操作。食品生产厂家或批发商一次登录输入食品的相关信息定“身份”,该食品的相关信息在整个流通环节与下级批发、经营者共享,各销售食品的超市和经营户只需联网就成,减少了多级经营者重复索证索票和建立台账程序,节约了劳动时间,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便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执法人员可随时在食品消费安全管理网点(工商局、工商所)浏览整个市场的食品流通情况,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可根据食品消费安全网中信息的“追根溯源”性,及时查到“问题”食品的“症节”,便于执法人员取证。三是多种形式登陆食品消费安全网便于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随即查询其“真身”。

二、“一录通”的新突破

(一)食品消费安全长效监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去年初,新疆工商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建立一套较为全面、实用、科学的食品消费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积极组织市场监管人员多次讨论、论证。拟定“一录通”电子监管功能框架,取得了经营者自律、工商监管、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长效监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二)食品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履行义务和大力支持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的新突破。市场监管和市场主体是监管与被监管的一对矛盾,如何让被监管者主动协同监管者做好工作,实现市场监管与经营主体“共赢”。新疆工商局在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帮助经营户熟练使用食品消费安全管理软件,解决在电子录入相关信息中遇到的困难,得到了食品经营主体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开展市场监管以来经营者主动支持行政执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新突破。

(三)提高食品监管者和相关人员素质的新突破。一年多来,新疆工商局为了提高食品监管者的工作技能和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对系统食品监管者进行了业务大培训、“大练兵”,使食品监管者的工作技能和素质有了新提高,执法水平取得了新突破,而且还义务培训当地经营者(上网操作、信息管理)4220人,在提高经营者操作水平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三、“一录通”的应用价值

(一)实现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成本。电子监管把索证索票和建立台账制度的要求限定在批发商或批发以前,通过管住批发商规范零售商,集中力量监管重点环节,抓住了食品监管的源头,而且许多监管工作通过电脑自动储存、自动生成、自动警告,便于操作,时效性强,实现了信息共享,使监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大大降低了食品消费安全的监管成本。

(二)根据网络化特性,随时对流通环节的“问题”食品追溯,便于行政执法。“一录通”的结果是“一路通、通全程”,公开了食品在流通环节的“身份”、“来路”和“渠道”,根据网络信息的可溯性,便于行政执法者随时查到“问题”食品的来源和“症节”。

(三)实现对食品流通源头的有效监管,便于对知名品牌食品的保护。电子监管软件把生产企业和批发环节都纳入到备案范围,有效保护了合法食品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有利于知名品牌的保护。

电商食品经营范文4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凸显治本之效。二、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难题寻到了有效的治理之策

塔分局针对40万(占60%以上)外来人口居住在37个城中村中、城中村居民90%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出租房屋的特点,探索出了

“四位一体”,即由工商牵头,公安、卫生、街道办事处村委会负责人组成“社会联动监管服务领导小组”的城中村互动制约疏导监管模式,基本上实现了联合警示奖励、联合端挖窝点、联合信息通报、联合召开会议、联合执法检查的“五联动监管服务”机制健康有序的运行,使37个城中村示范村平均持照率已达到了96%,有效地净化了城中村食品市场经营环境和经营行为。

三、推行经营者自律制度方法多样灵活

四、基层工商所食品市场巡查到位措施有力

重在预防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根本原则,而市场巡查是落实这一原则的重中之重,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状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又无重大隐患,及时发现与否,执行与否,是考量工商机关监管水平高低、职能责任落实到位与否的晴雨表,更是确保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分类监管、综合治理能否继续推进的根本措施。十一省市工商机关落实《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措施得力,方法多样,效果也日渐现露。主要是通过日常监巡查,强化工商所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突出考量“五个到位”的指标落实情况。使其成为工商所开展自查自纠、进行年度考评、落实执法责任的重要内容,有些地方对责任不落实的取消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工商局实施了“三十一种”常见问题巡查模式,即对证照、自律制度、食品检查、其他方面等四个方面,按照存在问题、处理方式细化为31种违法行为或不规范行为及对其处理的方式,几乎涵盖了常见的违法或不规范的行为,执法人员只要对照巡查,巡查就会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既提高了巡查效率和针对性,又减少了巡而不查的隐患。杭州市工商局施行考评量化巡查模式,通过每月一讲评、每季一考核制度的实施,将食品安全巡查监管责任、任务和问题落实到每一个执法人员。江苏省无锡市工商局实施经营者星级评定巡查模式,通过对食品经营者证照管理、经营场所、组织机构、食品质量、服务人员、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度等要件的日常巡查量化大分,评定一、二、三、四、五星级的食品经营者,将食品经营着自律制度的落实与其提高食品质量和诚信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湖南省长沙市工商局推行量化打分的巡查模式,通过对两大类(交易秩序监管、消费维权)11项(禁止上市商品、肉品市场监管、禽类产品监管、食品质量监管、熟食制品监管、证照监管、安全卫生及公示牌、警示牌、公平秤、维权途径及处理)的量化打分,将监管的薄弱环节或重点环节逐一落实到位。

五、实施名牌食品监管凸现食品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

具有驰名商标食品的知名度已成为食品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食品经营者展示或占领食品市场的知识产权,是食品经营着综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深深地六、利用科学技术实施综合监管成本低效率高

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已经成为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最佳手段。甘肃省兰州市工商局城关分局在工商所实施食品安全电子系统监管模式,将食品经营主体资料、企业信用分类、网格执法责任人、经营者分布状况、12315申诉举报点、不合格食品抽检公示、食品市场最新动态、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食品安全市场巡查、食品违法行为查处等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集于一网,通过对监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自动处理,为工商监管和食品经营主体、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良性互动平台。浙江省嘉善县工商局在食品批发市场推行“一卡通”电子运行现代网络监管模式,集食品主体、质量资料、经营行为、行政监管于一网,探索出了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化运行机制,实现了食品市场动态巡查快速准确“三定位”(即经营主体、经营食品、经营行为三定位),目前仅通过嘉善商城批发市场实施“一卡通”制度所编织的这一城乡放心食品配送网,就使70%城乡食品经营主体的食品准入、交易及退市的得到全过程监控。安徽省池州市工商局贵池区分局实施“诚信通食品安全电子维权库”监管模式,通过50家承载全区95%以上食品批发经销的经营者,建立 “食品安全基础资料信息库基地”(以下简称“信息库基地”),这一信息库基地将成千上万种进入贵池区销售的食品通过书式审查备案存库,并与全区依法登记的食品经营者主体通过“诚信通”构建起电子互动查询备案维权网络系统。一是已形成经营者自律电子化共享资源的格局。凡是经营者进货时只要通过本店的“诚信通”对所进食品进行扫描确认即可,属于“信息库基地”备案的食品就可放心经营,否则即可拒绝销售,又可向工商部门反映;二是已形成消费者自动电子化快速维权的格局。消费者从任何一家法定食品经营店购买的食品,只要通过食品店的“诚信通”进行扫描确认,就可得知该食品法定要件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即可不购买,又可向工商部门举报。三是已形成执法者自主电子化巡查到位的格局。工商执法者对每一家巡查过的食品经营者,只要通过该家经营者的“诚信通”扫描确认执法代码身份后,就可将巡查的“痕迹”传递到各级监督机构和领导的电子系统。这一电子系统的建立既降低了经营者自律成本、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执法者的执法成本,而且提高了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消费者的维权信心、执法者的监管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食品市场入市、交易、退市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有效电子化监管。

电商食品经营范文5

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省工商局《关于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的指导意见》(*工商消〔20__〕34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市局决定在全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现就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宣传、注重引导,抓大带小、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在全市推进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和上市食品检测信息化系统,完成对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质量信息化监管和远程监管平台的搭建,构建从批发到零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溯源机制,努力实现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流向可控、源头可溯。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食品批发单位、大中型商场、超市为主体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机制,依托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配合食品检测设备、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实现上市食品检测、进货查验、台帐记录和票货同行的电子化管理,逐步解决终端食品经营户进货台帐登记难,批发单位索证难、备案难、查询难,问题食品追溯难等问题。并适时开通数据接口,实现本地系统与省局系统数据共享。尚不具备电脑化操作条件的其他食品批发单位在落实批发配送统一出票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可实现数据共享的“两项制度”信息化手段,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到20__年底覆盖95%以上的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商场、超市。

三、实施重点

(一)积极推进食品批发单位“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

1、建立单货同行的工作机制。食品批发商在向其他食品经营单位提供商品时,必须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统一格式的食品批发配送单(“一票通”),从源头上全面规范食品批发环节的销货凭证,做到单货同行、单货一致,形成“以批控零”、“以零溯源”的局面。“一票通”应利用电脑设备统一开具;对总经销单位批发到其他食品批发单位的,可实行销货凭证网络传输和电子化存档备查;对暂不具备电子打印条件的,食品批发商应如实填写配送单所列相关项目并加盖单位印章,并将单据与食品同时发往下级食品经销商,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2、建立规范易查的备案资料。大型商场、超市、大中型食品批发单位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实际经营需要,全面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枪(或数码照相机)等设施,安排熟悉电脑操作的基础信息录入员,按照“先备案后上架”的原则,负责扫描、上传经销食品的相关证件,及时采集、录入食品相关信息。有条件的要实施网上查询索取备案资料存档,不具备网上查询的应建立单机备案。已使用商用进销存管理软件的,要积极推荐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或对现有软件进行升级改版,使之尽快符合工商部门监管需要。不具备电脑化操作条件的小型食品批发商,应建立规范、易查、资料齐全的食品进货资料文挡,记录进销货台帐;并结合实际,逐步推广使用符合的信息化系统终端设备和“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全市暂不在食杂店统一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但必须要求食杂店采购食品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相关证明文件,做好进货查验台帐或将随货同行相关票据收集汇总后,按商品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按月程序装订归档,便于监管部门查核。

3、积极引导食品批发经营单位使用规范、高效的进销货管理软件。各单位要在上半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管理软件。软件使用一是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进、销货备案、查询、索证索票和为购货单位提供统一的凭证等要求;二要统一相关内容:即供货商名称、联系人、联系方法、批发日期、商品名称、条形码、生产日期、保质期、规格、生产单位、购货单位等事项;三要具备网上查询供应商或生产商证照情况或该批食品的检验报告(资料)功能;四是要具备对问题食品索检,即方便寻找食品销售终端、对问题食品统一下架等条件;方便索取上级供货单位的相关资料;五是要尽可能与企业经营管理软件相匹配,提高企业的使用效果。六是必须符合行政监管部门现代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软件对接需求,要预留数据接口,适时实现与省局系统的数据共享。

(二)积极推进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建设

构建××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指导督促经销生鲜食品的大中型超市、卖场、集贸市场开办单位,配备多功能食品检测设备,做好上市食品日常检测,并与工商部门快速检测、法定检测部门定向监测情况一并纳入网络监控系统。于20__年底前在全市建成以消费者送检、经营者自检、工商部门快速检测、法定部门定向监测“四检联动”为主要内容,集食品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汇总、趋势分析、安全预警、消费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性食品监控系统。

(三)积极推进重点农副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开发并进一步完善“重点农副产品食品安全票证溯源管理系统”。在农副产品批发环节推广使用ic卡交易制度,批发企业、批发市场统一对上市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索证索票,并本文来源:文秘站 出具统一的供货凭证;零售商在进货时使用ic卡,并在交易时通过系统完成备案工作。通过票证管理、网络数据联通、系统软件管理和消费凭证打印,追踪重要农副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以后从批发直至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实现对上市食品源头、质量的监控。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副产品,迅速向上层层追溯,并通过各级经销商和批发商,迅速锁定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通报、拦截,为完成问题食品的预警、退市、召回、追责提供依据。力争过3-5年的 建设,实现重点农副产品的全覆盖。

四、时间安排

各单位要在上半年已完成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和软件开发、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在年底前完成系统软件的修订完善工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

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先推进有条件、有基础、有专业人员的食品批发单位,逐步扩大到一般批发商;先推进总经销、总批发、大型商场、超市,逐步扩大到其他批发商;先单机运行,后考虑远程监管,要在单机运行基本成熟后,市局将逐步建立远程监控系统,真正实现网上监管目的。

确保实现20__年底大型商场、超市、总经销、总批发单位等重点食品经营主体“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应用率达到50%,其他食品批发单位不低于30%;××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正式建成并投诉使用。20__年覆盖90%的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超市。20__年实现95%的覆盖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各直属局、分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消保、市场合同、信息中心等条线要在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共同推进。要明确专职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各基层分局(所)明确市场巡查员,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的时间步骤和工作要求,扎实、稳步、有效地推进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二)加强宣传引导。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必须打牢思想基础,切实解决好“想用”的问题。一要认真做好全体工商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基层一线干部都能深刻领会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意义,知晓系统的功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落实好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工作。二要切实做好食品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讲明推广使用的意义、目的和作用,讲清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工商监管的要求,使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明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增强主动安装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意识。三要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广为知晓,引导消费者积极使用,增强自身维权意识,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大力营造浓厚的推广使用氛围。

(三)加强分类指导。各直属局、分局要结合辖区实际,针对食品经营户不同情况,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对新办食品批发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前,应督促其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枪等设施,建设并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要指导督促其他食品经营户,配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要指导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掌握操作使用技能,为信息化系统的顺利推广使用打牢坚实基础。要引导基层工商干部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要领,帮助督促食品经营者规范科学使用。

(四)加强监管巡查。各直属局、分局要科学制订信息化系统推广指导、业务需求收集、监管信息录入、量化督查考核等制度,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基层工商部门,要利用远程监管平台,通过网上比对和市场巡查等手段,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有效监控和食品流向的有效追溯,加快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实现工商监管的增效减负。对已建成的食品单位,要定期对系统使用和数据质量进行检查,

电商食品经营范文6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凸显治本之效。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一省市工商机关针对农村食品经营者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质量意识薄弱的特点,因地制宜,突破监管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新途径,已成为十一省市工商机关始终追求的目标。浙江省工商局从抓经营者自律入手,以推行“万村放心店工程”为抓手,构建经营者自律、市场公开竞争、社会参与监督、行政引导规范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已覆盖了全省95%的行政村。通过“五个统一”抓好制度建设,即统一牌匾、统一制度、统一标识、统一台账、统一承诺,使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得到了100%的落实。通过“四路并进”的竟争态势抓好食品入市关,即由配送企业、加盟连锁超市、食品批发市场、流动放心车实行定点配送,形成了食品经营者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互动约束机制。通过“两措并举”的考核激励与竞争劣汰措施抓好实效,即放心店和维权网建设作为属地工商局目标责任制列入考核,让消费者和社会代表共同参与测评;对放心店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好的给予经费补助,差的坚决摘牌,被摘牌放心店有220家。通过“一网多用”的县、乡、村的三级消费维权监督网络抓好农村食品消费维权。即建立消协分会、维权监督站、设立监督点、聘请维权监督员,实现了放心店自律与维权网监督的有机融合。*自治区工商局从借助政府基层组织力量入手,以推行“村所挂钩”监管模式为抓手,构建社会监督、经营者自律、行政监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区覆盖面已达到98.24%。“村所挂钩”以村委会为依托,在行政村建立维权站点,由工商所所长任站长,村干部任副站长,村民为义务监督员。通过统一名称、统一电话号码、统一办公地点、统一奖惩的“四统一”,形成了机构、人员、职能、责任、经费落实到位的安全监管互动机制。这一机制的实施实现了“五个确保”,即确保所在地的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制度覆盖率达到了100%,确保12315进村镇达到了100%,确保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达到了100%,确保工商所“两图一书”达到了100%,确保市场巡查达到了100%。*省工商局从抓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网络模式入手,努力构建三大监管服务体系。即依托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构建具有“相对集中受理,分工协作办理,应急指挥调度,信息汇总分析,进行消费提示”农村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管快速反应体系。武威市工商局利用这一体系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全部追回了104只有毒羊肉和32付有毒羊下水,避免了一次食品恶性事故的发生。依托“一会两站”消费者维权机制,84%的农村地区构建由乡、镇、村负责人和村民参加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社会监督服务体系。*县“一会两站”成功调解了一起4个乡镇、10个行政村997户农民因种子质量问题致使1888亩农作物受损、准备集体上访的突发事件,为受害农民争取补偿款94473元。依托18台食品安全检测车和500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形成的食品质量监测机制,构建省、市、县、所四级联动的食品质量安全电子网络监控体系。这一体系先后对市场上销售的15类61种39119个批次的食品进行了快速检测,销毁处理各类不合格食品1176公斤,大大增强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难题寻到了有效的治理之策

目前,城市社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为无照经营食品多发地带,对分散于这些地区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如何治理成为考验十一省市工商机关全面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市、*省*县等地工商局清醒地认识到无证无照经营食品不仅仅是单纯市场秩序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依照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要求,提出了治理无证无照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牵头,工商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全面实施综合治理。这些工商机关以解决城中村无照经营为重点,积极采取“疏导与治理相结合,以疏导为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措施,使食品市场经营主体持照率达到97%以上。*市工商局针对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的“三大特点”,即96%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来自外省市和*市下岗失业者的人员结构特点,98%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经营规模小、技术含量少、投机成本低而市场需求大的经营结构特点,98%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者分布于自有或租赁居民房、违法搭建房屋、农民宅基地房的经营场所特点,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确立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场食品经营持照主体率已达到99.8%,窝点的回潮率从去年的62%下降至18%。*市工商局*分局针对40万(占60%以上)外来人口居住在37个城中村中、城中村居民90%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出租房屋的特点,探索出了“四位一体”,即由工商牵头,公安、卫生、街道办事处村委会负责人组成“社会联动监管服务领导小组”的城中村互动制约疏导监管模式,基本上实现了联合警示奖励、联合端挖窝点、联合信息通报、联合召开会议、联合执法检查的“五联动监管服务”机制健康有序的运行,使37个城中村示范村平均持照率已达到了96%,有效地净化了城中村食品市场经营环境和经营行为。

三、推行经营者自律制度方法多样灵活

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清醒地认识是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其关键环节还在经营者自身的诚信度。其中推行经营者自律制度是确保诚实守信经营的有效举措之一,围绕这一举措,九省市工商机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广东省工商局积极推行“市场食品质量准入”管理方式,即通过标准准入管理、检测检疫准入管理、市场抽查准入管理、购销挂钩协议准入管理来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已有3352个集贸市场、超市实施了市场食品质量准入制度,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覆盖面达到81.3%,其中*、*、*、*、*、*市所有食品市场已全部实施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省古浪县工商局实施“八个做到”自律制度指导服务模式,即通过食品批发户在建立食品电子档案时做到及时录入未备案的食品信息、建立食品书式档案时做到及时登记分类归档、建立购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建立销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使用信用卡时做到随货发放;食品零售户在建立食品档案时做到一品一档分类归档、建立购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建立销货台帐时做到账货帐票相符、使用信用卡时做到随货发放,使辖区经营者自律制度建立覆盖面已达到了100%。*市工商局在食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食品经营者中全面推行食品安全标准化合同文本,通过合同文本确定食品经销商与供货商的法律责任,已有50%以上食品经营者自觉利用标准化合同文本落实自律制度,根据合同约定已销毁不合格食品220余吨。同时,通过明确市场业主第一责任人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内控机制的措施,使食品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引导经营者建立健全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并同内部考核结合起来,责任到人,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积极推进食品经营者自律体系建设。福建省工商局实施食品安全市场业主责任制措施,即通过签订合同明确了市场业主(即市场开办者)是市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指导市场业主建立对经营者资格进行查验把关、建立食品质量管理机构、为消费者投诉提供方便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从而明确了市场业主、经营者、工商部门三者的责任和关系;通过制作《市场业主责任制指导手册》,对上市肉品、蔬菜、水产品、禽类产品、月饼等市场业主和经营者实施分类指导,强化了行业自律;通过市场业主与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使承诺制书成为市场业主严把经营者进入市场、规范其行为、清理出市场的强制性要件;通过成立“经营者自律委员会”,明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约,据此开展评选诚信经营户活动,完善市场内部自律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市场业主评价机制,实施督促经营者索证索票、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等13项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市场业主责任制工作考核标准》,采取市场业主季度自评报备、工商部门组织半年考评的办法、聘请市场义务监督员监督评价等办法,对业主的管理成效进行考评。根据评价结果,由工商部门结合市场巡查和不合格食品退市情况及市场业主履责、履约、履诺情况,对市场业主进行信用分类、约谈告诫、限期整改、行政处罚,督促业主履好职尽好责。取得了“四方共赢”的好成效,即消费者赢得放心、经营者和市场业主赢得效益、管理者赢得效率、政府赢得放心。

四、基层工商所食品市场巡查到位措施有力

重在预防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根本原则,而市场巡查是落实这一原则的重中之重,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状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又无重大隐患,及时发现与否,执行与否,是考量工商机关监管水平高低、职能责任落实到位与否的晴雨表,更是确保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分类监管、综合治理能否继续推进的根本措施。十一省市工商机关落实《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措施得力,方法多样,效果也日渐现露。主要是通过日常监巡查,强化工商所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突出考量“五个到位”的指标落实情况。使其成为工商所开展自查自纠、进行年度考评、落实执法责任的重要内容,有些地方对责任不落实的取消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自治区吴忠市工商局实施了“三十一种”常见问题巡查模式,即对证照、自律制度、食品检查、其他方面等四个方面,按照存在问题、处理方式细化为31种违法行为或不规范行为及对其处理的方式,几乎涵盖了常见的违法或不规范的行为,执法人员只要对照巡查,巡查就会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既提高了巡查效率和针对性,又减少了巡而不查的隐患。杭州市工商局施行考评量化巡查模式,通过每月一讲评、每季一考核制度的实施,将食品安全巡查监管责任、任务和问题落实到每一个执法人员。江苏省无锡市工商局实施经营者星级评定巡查模式,通过对食品经营者证照管理、经营场所、组织机构、食品质量、服务人员、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度等要件的日常巡查量化大分,评定一、二、三、四、五星级的食品经营者,将食品经营着自律制度的落实与其提高食品质量和诚信度有机的结合起来。*省长沙市工商局推行量化打分的巡查模式,通过对两大类(交易秩序监管、消费维权)11项(禁止上市商品、肉品市场监管、禽类产品监管、食品质量监管、熟食制品监管、证照监管、安全卫生及公示牌、警示牌、公平秤、维权途径及处理)的量化打分,将监管的薄弱环节或重点环节逐一落实到位。

五、实施名牌食品监管凸现食品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

具有驰名商标食品的知名度已成为食品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食品经营者展示或占领食品市场的知识产权,是食品经营着综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深深地认识到食品商标的生命力和附加值是无限的,而食品商标离开消费者是毫无疑义的,保护好食品商标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食品市场安全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长久动力。*自治区工商局全面部署了清正食品及枸杞、滩羊等名牌食品的专项整治,尤其是中宁县工商局针对“中宁枸杞”占农业总收入39.1%的品牌产业的特点。查获“中宁枸杞”证明商标侵权包装袋44040条,硫磺熏蒸枸杞19.95吨,枸杞专业市场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亮照率达到100%、信用分类监管100%、进货查验、索证所票等自律制度达到100%。),为保障年出口4000多吨及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1496余元立了大功。*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推进农产品商标培育发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执法检查,在查处侵犯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商品300余例案件的同时,已有1334件农产品商标进入了注册商标申请的行列,12件农产品商标已成为*市著名商标,创造了历年之最。浙江省工商局采用国际一体化的标准模式,即一体化的本质是平等竞争,对等主张,是世界经济平等竞争的旗帜。平等竞争就是规制要平等,标准要平等,权益要平等;对等主张就是竞争手段要对等,主张权益的途径要对等,监管手段和监管力度也要对等。通过实施这一监管措施,对进口的重点品牌食品进行了执法检查,结果是某些品牌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并发现一些企业在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质量标准,有标准歧视存在,违背一体化平等竞争的理念。这充分反映出国际一体化下质量标准的不一致和一些国外企业漠视我国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一执法检查对加大进口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醒和引导消费者确立和强化正确的消费理念,确保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利用科学技术实施综合监管成本低效率高

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已经成为十一省市工商机关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最佳手段。*省兰州市工商局城关分局在工商所实施食品安全电子系统监管模式,将食品经营主体资料、企业信用分类、网格执法责任人、经营者分布状况、12315申诉举报点、不合格食品抽检公示、食品市场最新动态、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食品安全市场巡查、食品违法行为查处等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集于一网,通过对监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自动处理,为工商监管和食品经营主体、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良性互动平台。浙江省嘉善县工商局在食品批发市场推行“一卡通”电子运行现代网络监管模式,集食品主体、质量资料、经营行为、行政监管于一网,探索出了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化运行机制,实现了食品市场动态巡查快速准确“三定位”(即经营主体、经营食品、经营行为三定位),目前仅通过嘉善商城批发市场实施“一卡通”制度所编织的这一城乡放心食品配送网,就使70%城乡食品经营主体的食品准入、交易及退市的得到全过程监控。安徽省池州市工商局贵池区分局实施“诚信通食品安全电子维权库”监管模式,通过50家承载全区95%以上食品批发经销的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基础资料信息库基地”(以下简称“信息库基地”),这一信息库基地将成千上万种进入贵池区销售的食品通过书式审查备案存库,并与全区依法登记的食品经营者主体通过“诚信通”构建起电子互动查询备案维权网络系统。一是已形成经营者自律电子化共享资源的格局。凡是经营者进货时只要通过本店的“诚信通”对所进食品进行扫描确认即可,属于“信息库基地”备案的食品就可放心经营,否则即可拒绝销售,又可向工商部门反映;二是已形成消费者自动电子化快速维权的格局。消费者从任何一家法定食品经营店购买的食品,只要通过食品店的“诚信通”进行扫描确认,就可得知该食品法定要件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即可不购买,又可向工商部门举报。三是已形成执法者自主电子化巡查到位的格局。工商执法者对每一家巡查过的食品经营者,只要通过该家经营者的“诚信通”扫描确认执法代码身份后,就可将巡查的“痕迹”传递到各级监督机构和领导的电子系统。这一电子系统的建立既降低了经营者自律成本、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执法者的执法成本,而且提高了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消费者的维权信心、执法者的监管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食品市场入市、交易、退市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有效电子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