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服务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在当代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与之相反,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和服务劳动的发展程度也是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无疑给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服务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认识倾向:一种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为基础,坚持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因而服务业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也不创造价值。另一种是把服务劳动的内涵加以扩大,并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是能为资本带来利润的劳动的定义为尺度,认为服务业的劳动能带来利润,因而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这两种观点的持有者一直争论不休,其主要在于误解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服务劳动理论的相关原理和结论。为此,深人探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服务价值思想,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理清,并对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有“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两个定义。“生产劳动一般”指的是人们在自然形态下从事的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劳动特殊”指的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社会形态下从事的反映该社会特性的、生产产品的劳动。在“生产劳动特殊”的意义上,马克思认为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判定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不是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不是从劳动产品的性质,不是从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所固有的特性)得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这个劳动借以实现的生产关系得出来的”。马克思判定服务是非生产劳动的条件是这些劳动“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人即工资或利润交换”,如果服务经营的方式改变了,服务“作为活的要素来代替可变资本价值合并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去”,服务劳动直接生产资本,那么,服务劳动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特殊。他明确指出:“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用,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歌唱,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的服务劳动,就是这样一种生产劳动。在马克思看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从属于决定当时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服务劳动是否属于生产劳动一般则要进行具体分析。马克思将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物化的服务劳动,“把自己的劳动固定在某种物上,并且确实使这些物的价值提高了。”这些服务劳动都是生产商品,即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马克思以运输服务为例对生产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伸,因此它是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这点大多数人都同意。另一种马克思称之为纯粹的服务,这种服务“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这种服务劳动所提供的消费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服务本身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马克思将官吏、艺术家、牧师、律师、教师等归人“纯粹的服务”。这些人的服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艺术家如演员、音乐家等,他们的表演服务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交换价值(通过服务取得报酬获取生存资料)。如果这些演出被录制成片,他们的劳动就物化了,若不被物化,他们的劳动一经提供随即消失。第二类:教师和医生。马克思指出:“有一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的,例如学校教师、医生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人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和再生产费用。”第三类:国家官吏、军人、法官等。马克思说:“他们的劳动有一部分不仅不是生产的,而且实质上是破坏性的,但他们善于依靠出卖自己的‘非物质’商品或把这些商品强加于人,而占有很大部分的‘物质’财富。对于上述三类纯粹的服务,马克思都肯定他们的服务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马克思对纯粹服务的分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纯粹服务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则不是生产劳动,理由是这种劳动不具备马克思所说的物质规定性;也有人认为纯粹服务无论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还是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都是生产劳动,理由是马克思认为“以产品或某种使用价值为结果的一切劳动、一般地以某种成果为结果的一切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我们认为物质规定性只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成为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而生产劳动不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中,它还存在于非物质的生产领域如服务生产领域中。
二、服务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中对服务进行了原则性的分析和阐述,认为服务具有使用价值。他在分析非物质生产领域时,多次提到服务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服务产品,都是以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物质或非物质的需要,都具有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就其形态而言包括两类,一类是“物化、固定在某个物中”的“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一类是“随着劳动能力本身活动的停止而消失”、“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的“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后者就是服务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说“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可是这一点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种机器(如钟表)有什么区别。可见,马克思认为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服务也具有交换价值,服务具有活动形式的特点。马克思认为服务具有可消费性,“在服务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与“在物品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一道构成社会消费品,服务消费品能够“满足个人某种想象的或实际的需要”,这点与其他商品没有什么不同。马克思分析了服务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特点,服务“只是在它们被购买时才被创造出来”,只能以“活动本身的形式”出售,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就完全消失了,这说明服务具有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因为服务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工人自己可以购买劳动,就是购买以服务形式提供的商品,他的工资花在这些服务上,同他的工资花在购买其他任何商品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工人作为买者,即作为同商品对立的货币的代表,同仅仅作为买者出现,即仅仅把货币换成商品的资本家,完全属于同一个范畴。同时马克思也认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因为服务不是作为物而有用,而是作为活动而有用。
马克思认为“服务”也和一般商品一样,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马克思说:“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买者来说,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马克思并且指出:服务产品“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不作为价值组成部分加人某一商品。这种产品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体现了具体服务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而对这些服务劳动的补偿,就形成了服务商品的价值。这就是说,服务产品的价值不需要凭借物质商品来表现,即其价值不需要加人到商品价值中,成为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服务产品本身就可以利用非实物使用价值作为其价值的载体,体现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来看,说商品是劳动的化身,那仅仅是商品的一个想象的即纯粹社会的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和商品的物体实在性毫无关系。服务产品既然是社会劳动的化身,它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商品。可知服务产品的存在形式不能作为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依据。
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2
摘 要:少数民族个个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劳动时舞蹈,嬉戏时舞蹈,用歌声和舞蹈表现生活,传达情感,歌唱美好生活,祈祷幸福和平安。至今,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依然很好的保留着原有的面貌,向我们展示了着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民间习俗,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悠久独特的丈化内涵。
关键词:西南民族明间舞蹈:民俗:服饰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138-01
一、劳动生活的反映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舞蹈,生产劳动的闲暇时,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因此,在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中有很多是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如:布依族就有织布舞、舂碓舞、响篙舞、生产舞、丰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其中织布舞是表现布依族姑娘织布过程的一种舞蹈,主要流行在黔南惠水、罗甸一带。织布舞以轻巧的舞蹈动作,真实地描绘布依族姑娘从开荒、播种、采棉、抽纱、纺线到织成布匹的生产劳动过程,表现出她们终年辛勤劳动的形象。而“刷把舞”(丰收舞)则形象地表现了丰收时的劳动场景。表现了布依族人民勤劳朴实:节约粮食和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同时,舞蹈还展现了布依族人民欢庆丰收以及盼望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而在羌族舞蹈中有许多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生产劳动状况的,其表现形态和动作均给人以生动的农舞形象之感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如表现劳动欢快情绪及审美装饰物的舞蹈“娃西切玛”、“姜得儿学”、“石奎余奎”等,其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同体轴向转动时,很象羌民围着丰收的玉米包在搓粒;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做屈膝,胯部转动时又像在堆满粮食的晒场上筛簸谷物;在舞蹈中出现的摸摆律形态则又像茂密的农作物随风摆动,给人一飘逸秀美的感觉。另外,舞蹈中出现的蹲跳,拐腿,搓步跳等,又是模仿了野鸡、獐子等动物的动作。羌族先民在原始时期是以狩猎和畜牧为生的,因而狩猎是羌族先民经常进行的一项生产劳动。每当寨中的猎手打到一头野猪或豹子老虎等猎物时,寨民们都要跳狩猎舞,以示庆贺。又如羌族地区各村寨每当春耕及秋收前后或盖房子等,都要跳自娱性或集会性舞蹈,以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祝福主人家平安幸福。
二、丰富的民俗内涵
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有人甚至于把民间舞蹈称之民俗舞蹈。因为特定的民俗内涵(包括各个民族传统的婚丧、农耕、劳作、时岁、节令、庆典、祭祀等习俗)是民间舞蹈的基本内容,民俗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民族的精神和特点。带有浓郁的民俗色彩的民间舞蹈,表现劳动、生活的同时,寄寓了各民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免难、岁岁丰收,祥和幸福的愿望。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各自民族的传统习俗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间习俗是先民为适应各种生存环境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的集体行为,它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就民俗与舞蹈的关系而言,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各民族的习俗有很多,也就有很多各具特色的舞蹈。比如: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他们迅速摆动双肩、胸、胯,在强有力的节奏鲜明的击鼓声中尽情舞蹈。表现了彝族人民,祈求天地神灵保佑后人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羌族在四月初一的“祭祀会”或“塔子会”,十月之一的“羌历年”,农历六月的“歌仙会”,农业春耕秋收,以及婚事、丧事等都要举行不同类型的庆典和祭祀仪式活动,而且无论举行哪种活动也都有舞蹈出现。布依族同样有很多反映民族习俗的舞蹈,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铙钹舞、刺锤舞、傩舞等。
三、服饰面具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是民族风俗文化的体现,是体现舞蹈风格、个性、韵味的手段,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视为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发展及风格的形成与服饰、道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很多舞蹈的内涵,也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中,美丽的服饰和独具特色的道具会吸引很多人的注意。这些民族服饰和道具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反映着其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如:羌族妇女喜爱挑花,刺秀,因而他们的舞蹈中就可以看到很多精致的服饰。例如:羌族妇女喜穿色彩鲜艳的长衫,腰系绣花带,足穿绣花鞋,喜戴特大的银制耳环、圈子、、簪子等饰物。
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3
论文摘要: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从业人员已成为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劳动究竟能否创造价值,是近年来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深化对使用价值、价值、生产性劳动等基本范畴的认识,对第三产业的劳动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创造社会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总劳动中,第三产业中的劳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产值在发达国家中已达6096-7096 如何客观评价第三产业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哪些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作为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反映这种现实,充分重视第三产业中劳动的作用。就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三产业的界定及其崛起对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挑战
所谓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具体包括:公共事业(供电、供气、供水、运
输、邮电等);金融保险业(银行、信托、保险等);商业(批货、零售等)潍修保养;服务业(饮食、旅游、娱乐、洗理等);教科文卫事业;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简单地讲,第三产业就是工农两大基本物质生产部门以外的服务于物质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在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为整个社会提供各方面服务或劳务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占GDP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3.7%增加到33 96,就业比重也由12.1%增加到26.996,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劳动价值论带来了一系列函待研究的新问题。由于马克思是着重从物质生产领域来研究劳动是如何创造商品价值的,他认为流通过程只是价值的实现,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指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因此许多人认为,只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第三产业属“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只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及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不创造价值。而事实上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社会总价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把众多的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划人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者范围,会出现一个难以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伴随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二、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第三产业部分领域价值创造的问题
第三产业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对第三产业做出规定。当今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并能创造大量财富的部门不断涌现,社会财富的增长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面对的情况和研究的间题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正视第三产业的崛起形成的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参照马克思在考察物质生产领域时提出的原则,结合服务领域的实际情况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劳动加以具体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是实物形态的,也可以是非实物形态的,其区别只是在于前者可以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后者则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存在。根据马克思对商品及其具有的二因素的分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虽然不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品,但提供的服务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同可以交换劳动的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二因素:一是使用价值,各种服务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例如,信息服务能够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教育活动能够满足人们提高素质的需要等等。二是价值,各种服务都是人的劳动付出,其价值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属于生产劳动。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的范围从物质生产部门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扩展。生产劳动是生产的具体劳动和生产的抽象劳动这两重性的统一,这种生产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马克思理论的生产劳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二是创造价值和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他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范围做了规定,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为资本自行增值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生产劳动包括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一切劳动,以及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延续的劳动(如包装、保管等劳动)和相关的各种生产性劳务(如货物运输等)。但马克思并没有绝对排斥从事其他活动的都不创造价值。在他所处的时代,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小,对于萌芽状态的服务业,马克思把它直接归人工业。但生产劳动是个历史范畴,生产力水平确定了构成生产劳动的劳动具体形式,生产关系状态进一步确定了这些具体劳动形式中构成生产劳动的个别劳动的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产品的概念和生产领域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将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劳动的二重性统一考察,认识到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再限于生产物体产品的劳动,而是也包含大量的生产无形物质产品的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应该是能够满足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即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
第三,第三产业的劳动是“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从业者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证看,创造价值的劳动最初表现为直接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后来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出现了总体工人和总体劳动。关于总体工人,马克思曾几次作过分析。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马克思指出:“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现代生产条件下,凡参与社会化生产过程的一切成员,包括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职能,他们的劳动作为总体劳动的一部分,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产业的从业者是构成社会“总体工人”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三产业的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必须的劳动,同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一样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总之,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分析的是物质生产领域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价值只表现为物质产品的商品的价值,但并不排斥《资本论》第二、三、四卷中把生产劳动的外延扩展到商业、邮电、交通,扩展到精神产品生产和劳务生产领域。马克思确认服务劳动成果的产品属性,以及对服务使用价值及其功能的提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非实物劳动成果与实物劳动成果一样,都能满足人的需要,非实物劳动成果应该纳人社会产品的范围,其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也是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仅以是否生产有形商品来判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对于商品及其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分析以及整个劳动价值论的。
三、关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分析
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劳动涉及生活的各方面,或提供劳务或提供服务,服务产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商品,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性决定的,但第三产业中既有创造价值的劳动,又有不创造价值的劳动,要作具体分析,大体上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1)第三产业中具有物质生产性质的劳动和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比如城市公用事业中从事供水、供电、供气等工作的职工的劳动,运输业中从事货运工作的劳动以及商业活动中从事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运输等工作的劳动,因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都是生产性费用,这些费用要加进商品价格,是商品出售价格的一种加价,所以创造价值。
(2)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其价值通过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表现出来。比如教师的劳动,实际也是科学劳动的一部分,通过他的劳动,传播、继承、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通过培养出来的具有各种不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即人才,得以保存,教师的劳动凝结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劳动能力,成为劳动力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
(3)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劳动要区分为不同层次:商业、银行、保险、物资供应、广告等行业,主要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服务,这类劳动一般来说不创造价值;为人们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劳动既创造社会使用价值,也创造价值,这类服务实质上是商品如旅馆、旅游、保育、医疗等;同时兼有生产与服务二重性的服务劳动,如公共交通、邮电通讯、饮食等行业,这类劳动也创造价值。
(4)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部门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些服务劳动本身具有社会使用价值,能够保持和提高劳动能力,也能创造价值,其价值凝结在接受服务的劳动者的身体中,并通过这些接受服务的劳动者的劳动得到实现,可以加人到劳动力的再生产费用即劳动力价值之中。
(5)国家党政机关、国防、监察政法部门等公务员、军队、警察的劳动不创造价值。他们的劳动尽管是社会所需要的,但属于马克思讲的“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的那种劳动,这些部门是绝对垄断性的,不能以劳动与其他行业的劳动相交换,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使用者。
第三产业究竟能否创造价值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去认识第三产业,要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有用服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而且只是花费在社会必要的时间上,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四、研究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主要工农产品相对过剩,仅靠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余地已不大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大量服务行业的增长率对未来若干年内经济的增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弹性值达到1. 78,即这一部门1%的增长率,会使国民经济增长1.7896,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份额还会不断扩大,其经济增长率的弹性值也会逐步扩大。马克思关于第三产业的理论提示,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1)树立新的产品观和产业观,既要重视生产,又要重视流通。在我国,要以服务产品为对象确立新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观,打破传统经济理论以“物质产品”为中心划分社会再生产领域的观点,把流通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创造商品价值的必要环节,大力发展营销网络和营销市场,培植更多更好的商业品牌,扩展市场内涵,构筑劳动力、资金、科技产品和生产资料良性流动与配置的市场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商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比较效益。
(2)保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二产业相适应。既要重视第一、二产业,又要重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生产的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和社会财富具有非实物性、非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经济环境,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了更多的贡献。
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4
一.准确把握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一)弄清劳动的内涵,也就是真正理解了劳动的本质和内在含义。
我们如何给劳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马克思对劳动所下的定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1]我们的《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人改变劳动的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2]我认为,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对于劳动力的使用,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二)明晰劳动的外延,才能认识当代劳动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
外延是相对于内涵而言的。从外延这个层面上看,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不仅包括简单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播种耕地等,而且包括复杂劳动,例如计算机的编程,创作小说等;不仅包括生产劳动,而且包括非生产劳动。可以说,一切劳动者在劳作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都是劳动。因而,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劳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劳动、农民劳动这样的狭隘范围。实际上,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改善,精神层面上社会整体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展望和追求,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也就随之改变,劳动的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劳动包括操作性劳动、经营管理性劳动、专业技术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等,这些都无疑充分反映出现代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唯一途径的劳动日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
二.全面解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人类的抽象劳动的耗费,必须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体现出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越高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第一.马克思提出并阐释了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价值是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统一。马克思认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抽象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马克思对劳动怎样形成价值做了回答。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作为商品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第三.马克思论证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一个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该商品中物化的抽象劳动量的多少来决定的,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的。[5]亦是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被赋予新的意义
(一)从政治层面上看,劳动价值论有利于我们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在他为无产阶级奋斗的一生中,最杰出的贡献就是“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又是依赖于劳动价值学说。他通过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二)从经济层面上看,劳动价值论有利于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的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这是由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因而,要靠劳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要靠劳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要靠劳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理论创新;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C9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35-02
一、多学科的视角看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论首先是作为经济学理论问世的,是在与当时西方庸俗经济学的对战中不断成熟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空前繁荣,为马克思全面总结人类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实践基础。他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那里批判地继承了劳动创作价值的理论,并将这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优秀遗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延伸,从而创立了系统科学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在他以前,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总是被世人模糊。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更像一条红线贯穿经济学的始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例如: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规律、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国际价值等。它的诞生标志着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如果没有这一理论基础,也就没有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也就更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发现。但是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是马克思赖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
(二)哲学世界观
劳动价值论更是关于哲学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是唯物辩证法、唯物历史观与经济学说的结合,有人说经济学家不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他们只能代表与自己利益统一的阶级、阶层、集团来思维,概括其阶级、阶层、集团的经济意识。正是由此,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劳动者的历史观―劳动价值论。
(三)革命的政治学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要有先进的革命思想、理论作指导,有个从思想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但是翻开人类政治革命史就会发现,以往每次变革都是从思想艺术领域开始,哲学领域深入,政治领域开展,唯独社会主义革命是从经济学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开始,这在人类革命史,尤其是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学说。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首先,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来源,人民受苦与受剥削,不合理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剥削的根源,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受剥削命运,而不只是勤奋劳动。另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劳动价值论告诉人们: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只有解放劳动者,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也证明了劳动价值论,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以这一基础理论为前提的,它通过现实革命这一最高方式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目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
(一)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劳动成果也应该属于商品
首先它符合商品的定义―有用、劳动产品、交换。前两个条件很明显是满足的,这里惟一存在争议的就是―交换,那么服务性劳动成果到底可具有交换的性质呢?笔者认为虽然它不一定具有交换的形式(无形的),但它具有交换的实质,只要它作为有用劳动被别种劳动承认了,得到了价值回报―劳动报酬(因为货币是劳动价值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是交换的完成,价值形式的实现。尽管服务性劳动的工资偿付有可能不是即时即地,现钱现货的交易,但这种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不影响交换的完整性,更不影响它的实质,所以说服务性劳动成果在理论上是可以划入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它也许是随生随灭,不能凝聚的,但是人类的劳动成果既有实物形式的,也有非实物形态的,既然满足了商品定义的条件,是活劳动的凝结,也可用于交换,那它就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二)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应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目前学术界有许多人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这部分人的理由是:除了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外,经营管理活动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企业总劳动的一部分,而形成商品价值的,是企业的总劳动,并不只是某一生产环节的劳动,所以,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应有一部分属于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只不过经营管理劳动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不是以直接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强调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不排除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直接参与了生产劳动,毫无疑问,那当然是创造了价值,但是就大多数而言,他们的劳动只是服务于生产劳动的,不构成(C+V)的任何部分,活劳动部分是工人们的劳动,物化劳动部分是转移的价值,那么所谓的经营管理劳动参与显然是(C+V)以外的部分。另外这里还犯了个简单的错误,那就是把“价值”代替了“价格”。其实这些非生产的所谓间接劳动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尽管它是限制在一个企业之内的,这些管理劳动只能算入企业生产的成本,它更多的取决于企业文化,技术条件,生产方式,它的的确确改善了价值劳动的生产条件,但不能取代价值劳动,所以创造价值的仍不是这种劳动,而是服务于生产劳动的劳动。如果经营管理也是生产劳动,那么产品的销售、服务以及一系列围绕商品生产的劳动环节都可以与生产劳动相并列,都可以划入总劳动,劳动的内涵就 会无限的缩小,而外延就会无限扩大,到最后不管什么劳动都算生产劳动了。
三、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两点新思考
(一)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5张床可以与1间房交换,即被马克思誉为天才的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著名等式“5张床=1间房”,我们现在就从这里看看这两位天才是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他们一致认为两种不同的物体可以相互交换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可通约性,即两者之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等量的共通物,这种通约性就是撇开物品有用性后的产品的劳动属性,共通物就是劳动。这种分析表面看没有问题,其实有不严密的地方:两种不同的商品相交换,是否一定说明两者之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等量的共通物?这在逻辑上并不具有必然性,因为完全有理由说这里的等号是亚里士多德强加的,是对交换这个概念的偷换,交换与相等不是一回事。另外等号两边的共通物难以像重量一样可称量,也难以像面积一样测量,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也难以在标准上得到统一,也就是说共通物未必存在,尽管我们可以设想、赋予它一个共通物。
(二)价值含义的二重性应该是统一的。第一种含义就是从哲学、效用论来看,它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成主体目的的具有效用的属性,这也与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相一致。这里“价值”实质上被定义为是客体对主体的主观效用,我们姑且称之为效用价值。而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指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在这里表现为独立于主体的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真实价值,或者是客观价值。由于商品要进入市场交换,这里就不能以真实价值来交换,因为交换不可能脱离广大需求主体对商品客体的效用评价,脱离了就交换不成,这时交换价值就是真实价值经过效用价值修正后的价值,是真实价值(C+V+M)与效用价值(价格)的统一。这样价值含义的二重性就在此得到了统一。真实价值理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传统理论,在理论上处于主导地位,主观的效用价值主要在实践层面有很大作用。我国当前还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没有必要将基础经济理论与经济运行实践、改革思路割裂开来,一方面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传统经济理论,另一方面是以效用、价格为基础能使经济高效率运行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这样两种原本可以合二为一的东西长期得不到统一,不是在实践领域就是在理论界产生混乱,不是在行动上就是在思想上阻碍社会主义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民生 和谐 公共管理 自动控制
民生问题三要素:公平、质量效益、GDP
民生内涵是指遵循生存公有规律与发展私有规律(简称生发规律)所界定的,与安全生存密不可分的且无需市场激励的民生需求与行为。民生外延是民生内涵定义所包括的需求与行为的种类划分,当前经济条件下应分为类:生养、教育、科研、创业、就业、医保、居住、环境。其中科研与创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其他属主观性项目,多为分配配置政策倾向问题。
民生与国家兴衰相关,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包含社会公平、经济繁荣两方面,因而改善民生必须使GDP增加,而不是只停留在关注分配不公上。
民生问题是公平与发展问题,更是“公平与效率”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处理好公平、效率、发展的关系。改善民生是政经问题,更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问题,来源于公平、质量效益、GDP的不平衡,受落后的民生理论和凯氏理论缺陷制约,要克服经济危机成因。
针对上述情况,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公平、质量效益、GDP三者平衡关系中,结合使用自动/半自动/手动三方式,分步推进地改善民生的方案;将民生外延扩展到基础科研、初次创业;民生研究对象由过去解决单一民生问题发展到基于房价、GDP/工资同步增长,改善民生。
公共管理自动化的构成
民生问题源于经济不发展,社会不公平,涉及到经济危机和社会和谐的建设,归结起来是公共管理问题。公共管理自动化的核心为创新民生理论、建设和谐社会的自动控制系统,围绕六方面展开:第一,剩余价值由科技文化成果创造,归全人类共有。这是系统性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法理依据。依据生发规律创新民生理论,确定民生内涵与外延,基于民生问题的项目,完善社保体系。设计财政、房价三分之一(HP/3)、个人单位、金融市场共筹民生资金,由个人选择服务单位和方式,由保险公司管理支付民生资金的一整套操作处理程序。第二,设计自动/手动/半自动三个功能回路,发展出民生问题自动处理的控制技术。第三,创新房地产价格理论,将HP/3用于补充社保体系以缩小贫富差距,另HP/3用于补偿征地以缩小城乡工农差距。第四,修正凯恩斯理论关于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与消费进而使得产出越来越大于消费的内积经济危机的缺陷,区分生产消费金与民生消费金两种币符,以保障产、消平衡。第五,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三大”根源:不公平、凯氏理论缺陷、产消信息测不准,为改善民生消除复杂因素。第六,在平衡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关系,预防和遏制经济危机中,持续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根据这六大内容,可得公共管理控制系统的内容与结构为:民生概念(内涵外延)民生项目处理民生问题的原理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与自动化操作方案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在公平、质效、GDP三者平衡过程中,全面持续地改善民生。
结合创新民生理论、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共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见表1。下面结合图1对表1所列项目进行简释。
(一)民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在对GDP的分配再分配过程中会产生诸多政经问题,可以概括为效率与公平问题。社会资源在生存、发展、自由三方面配置时,倾向于生存、发展困难者的政府保障政策实施起来会面临人性之恶、测算不准问题,使得改善民生的举措难以落实。究竟是以生产劳动实现消费体系、以虚拟经济调控实体经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抑或选择剥削、盗骗手段实现消费体系是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的监管难点。在共产社会前,剥削凭据武力、权力、财力进行,其中武力是根本,权力剥削、财力剥削是衍生形式,权力剥削具主体性普遍性,而财力剥削附庸于武力、权力而存在。民生问题关键在对剥削的遏制,依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处理。当民生得以保障,迫于生活的劳动积极性就可能削弱;反之,通过市场竞争发财致富者就有逃避社会责任的倾向,表现出不顾民生。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是要消除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抑制的矛盾。基础科研、创业风险政府担当不足,凯氏理论内生经济危机(产越来越大于消),产消关系问题(生产服务消费率低)等是民生理论不太关注的问题。
总之,民生理论不成熟,没有将民生问题理解为公平、质效、GDP三者间不平衡问题,倾向高效率低消费,民生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民间经济交往互信度过低,依赖担保、(公证)司法程度过滥,地方政府随意干预市场等都是民生问题的成因。
(二)民生问题的规律
狭义民生问题是衣食住行用困境,在产生、生存、成熟(发展自由)、消亡、转换之生命周期中,生存量E、发展量D、自由量F(简称生发自由/EDF)构成三层一体的广义消费体系。改善民生就是要不断调整全社会EDF的结构比例。
设消费体系总量C=E+D+F,则消费体系矛盾律范畴有四:一是不同群体间为建立自己消费资源总量C所发生的争夺、异化矛盾;二是整体或个体之生存量E、发展量D和自由量F三者间的配置矛盾;三是群体内部分配矛盾;四是消费体系实现途径的选择矛盾,即在生产劳动、虚拟经济手段、剥削盗骗三条途径及其组合方式中作出抉择的矛盾。
生存公有强调共性和整体生存功能,发展私有强调个性和个体发展功能。从字面上看,生存与公有相关而发展与私有相关,公有则能生存、私有则能发展。且生存公有是发展私有的前奏和基础,发展私有是生存公有的必然或升级。二者对应于事物生命周期的生存与成熟两个阶段,相互转化螺旋推进。
(三)抓消费促生产原理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基本问题。生产为消费服务和生产服务消费率是经济重要指标,否则就会演变成唯生产力论。
凯恩斯主张国民收入一部分消费一部分投资。这种理论混淆了消费与投资的概念,基于边际消费效应,使得消费越来越少而生产越来越多,进而内积经济危机,恶化民生。阴流子乃集欲望与能力一身的币符抽象物,币符是阴流子载体,资金是阴流子与币符的结合体。投资的对象物是阴流子,消费的对象物是产品。当人们消费得到满足,就会释放出更多阴流子,出现阴流子增殖,央行发行的币符运载阴流子进入生产市场,生产过程中阴流子增殖转换成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增殖。当实行紧缩政策,阴流子面临缺少运载工具时,就会出现投资不足,从而产出不足,影响民生改善。事实上,人类不清楚此套理论,发行的货币总是少于阴流子流量,从而使得许多经济活动缺乏资金。反之,增发货币,加大投资,经济就会过热,正是阴流子量由货币运载充分进入经济建设的反映。人类对此没有思想准备,又担心泡沫出现。
为使生产完全服务于消费,必须保证产、消总平衡,这就需要区分生产消费金与民生消费金,让民生消费金在消费市场流通,让生产消费金在生产市场流通,避免民生消费金进入生产消费市场,导致产大于消。
(四)民生问题的处理操作
财政、个人、单位、金融市场多方共筹民生资金;为实现公平分配,将HP/3补充社保经费,以缩小收入差距;据生存公有规律,为每个公民配置股票配置保险;在保护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分离出财产使用权,通过借贷均衡消费权,形成高超消费,以释放内需。
民生项目资金一律划归到被救助的个人账户或项目账户,由个人签字转入其所选择的服务方。民生资金的支付、划转的审查由保险公司管理,可在柜员机上操作。
民生问题自动处理的控制系统
(一)基本构设
处理民生问题的自动控制系统按照图1分三个功能回路和一个综治方案设计。
自动回路:基于生发规律和项目的民生体系,建立民生问题自生自灭规律体系。
半自动回路:提高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贡献的评估计量技术,真正落实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走生产劳动实现消费体系的道路;基于按劳按需结合分配与财产使用权、所有权适当分离原则,分配所有权、均衡使用权,消除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抑制的矛盾;修正凯氏理论,区分生产消费金与民生消费金两种币符,建立生产为消费服务的金融调控体系。
手动回路:基于生发规律、依据民生内涵确定民生外延的项目,由财政、两个HP/3、个人单位、金融市场等共筹民生项目资金,由个人支配自己的民生资金帐户并选择服务单位和方式,由保险公司配合个人、服务单位对民生资金收支进行管理的一整套操作处理程序。
综治方案:发挥自动/手动/半自动三个功能回路在公平、质效、GDP三者平衡中的合成作用,在遏制经济危机中全面持续改善民生。
图1中自动/半自动/手动三方式结合使用、分步推进民生改善的理论可以为“和谐社会·幸福中国”的建设提供控制技术。
(二)三个控制回路
图1 中三个控制回路的区别是:自动回路在规律体系支持下运转;半自动回路在破除凯氏理论缺陷、建立新金融体系和抑制剥削下运转;手动回路通过改变民生资金筹集途径,由保险公司管理运作。本方案的实施从手动回路开始,经半自动回路推进到全自动回路。自动回路试运成功后,再实施三功能回路交替运行、综治公平、质效和GDP三者间不平衡,达到改善民生的目标。可见,半自动回路包括了手动回路功能,自动回路包括了手动、半自动回路功能。
1.自动回路。这是民生问题自生自灭的规律回路。随着科技生产力发展,民生问题从衣食住行用扩展到生存、发展、自由三层一体的消费体系。国民收入在生存、发展、自由三方面的配置和个人所得上的分配矛盾,以及实现消费体系是走生产劳动结合虚拟经济的手段,还是走剥削盗骗的途径,称之为消费体系矛盾律。消费体系实现途径选择矛盾与分配配置矛盾主要来自武力、权力或财力剥削(简称“三力”剥削),或受经济理论缺陷的影响,表现为社会公平、质量与效益、GDP三者发展不平衡,最终体现在民生问题上,容易发生经济危机,导致民不聊生。民生内涵由生发规律所界定,遵循生发规律就能针对民生项目处理消费体系矛盾,实行计消市产模式能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矛盾。这一回路是民生理论创新的核心,只要遵循这些规律理论就有可能实现民生问题的自生自灭。
2.半自动回路。此回路涉及到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经济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实现消费体系途径的可选择性会驱使人逃避生产劳动,倾向选择虚拟经济手段或剥削、盗骗方式去实现消费体系;二是以凯氏理论为代表的分流国民收入成生产与消费两条支路,使得生产大于消费,产、消失衡,产、消信息测不准,进而导致实体经济危机。如果发行两种币符,使民生消费金在消费市场流通,防止民生消费金进入生产市场,就能跟踪并准确测量出生产与消费比例的实时状态,进而使生产完全为消费服务(见图2)。
3.手动回路。民生问题手工操作回路包括民生资金的筹集、服务单位的选择、保险公司监管三大块。
总之,民生问题是政经问题,是以人为本均衡消费权的科学发展问题,而这就要求处理好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平衡关系,遏制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根源。
(三)币符红-币符绿-投资-生产闭环放大经济回路
图1中半自动回路对经济基本问题的处理可参见图2进行分析。先纠正一个概念,生产消费不是投资,仍属消费范畴,只有阴流子由货币载入生产建设市场才是投资。因为生产过程不增殖,当阴流子资本化后,能够通过劳动者活化生产要素,将人身上的阴流子增殖转化成剩余价值,即将改善民生释放的阴流子增殖转换成资本增殖。投资乃投入人类欲望与能力不是投实物,消费的是全部劳动产品。图2中消费金分为民生消费金和生产消费金。民生消费金会通过人体释放阴流子,阴流子投资到生产建设中去,活化生产要素,形成剩余价值(由科技文化成果创造)。生产消费金(民生消费金前期释放的阴流子,包括回收的固定资产)通过购买生产资料支持生产过程循环(再生产),价值等价转移到产品中去,不产生剩余价值。民生消费金(币符绿)与生产消费金(币符红)应当量配置,分别投入到生活与生产中去,不得有剩余,也不得用民生消费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否则会削弱民生加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可见,国民收入应全部用于启动内需改善全人类民生,力争多出口加大进口,改善消费结构,让人类通过高超消费释放出更多阴流子。当阴流子全部用于投资,就会提升投资能力、发展科技生产力、使生产消费规模扩大,活化更多生产要素,促使GDP大增长。如图2所示,当阴阳(阳流子是指产品纳米化后在网上传送的波粒形式)流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就实现了人类消费。在此回路中,人类消费是中心而投(放)资(金)与回扰(资金)是联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两座桥头堡。否则,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的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一部分投资一部分消费的理论会使产出越来越多于消费,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累积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
标记货币红与货币绿两种币符,一可防止民生消费金不在民生消费市场流通不载民生消费信息进入生产市场;二可监测民生消费金与生产消费金的动态比例,使产、消结构合理,保持产-消通道畅通,建立产、消动态平衡机制。此二方面均是准确测量市场信息的基础。
综上,本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将改善民生同克服经济危机、保持GDP增长结合起来处理。从图1中可知,第一回路乃立足生发规律的广义民生概念,遵循民生规律体系,自动处理民生问题;第三回路乃将生发规律转化成政策法规规范人工操作,解决民生问题;第二回路介于第一、第三两个回路之间,通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控制作用,基于产、消平衡进行半自动半人工处理民生问题。三个回路结合使用分三阶段推进后,可实现民生改善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