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市场经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市场经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市场经营

企业市场经营范文1

【关键词】粉煤灰;非电业务;市场营销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发电过程中煤炭燃烧后从烟道气体中收集捕捉得到的细灰状残余物。近年来,我国粉煤灰年产量维持在6亿t左右。粉煤灰传统的处理方式多为填埋和堆放,占用农田、山林,影响水质、土壤和空气。随着国内技术发展和基建规模扩大,粉煤灰在建筑材料制造、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环境治理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朝着精细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粉煤灰作为燃煤发电企业的主要固体废物,目前已经基本全部实现资源化应用,成为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由于煤电企业在处理粉煤灰时,一般仅进行分选和储存,成本较低,因此粉煤灰销售作为非电业务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利润,甚至在煤炭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售卖粉煤灰利润大大超过发电利润。江苏作为经济发展强省,对粉煤灰的需求总体旺盛,但其中也受到地域经济、交通运输、市场波动等影响。本文将具体分析“十三五”期间江苏的粉煤灰市场特点,并概述江苏燃煤发电企业的粉煤灰市场情况。

一、粉煤灰的市场利用途径

[1~2]现阶段粉煤灰的市场利用途径主要有制备墙体材料、水泥混凝土、填筑材料、农业土地、环境治理、工业提取等方面。(一)制备墙体材料。以粉煤灰和生石灰(或电石渣)为主要原材料,掺入一定量的石膏、外加剂以及其他辅助集料,经过坯料准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等工艺而制成蒸压实心砖、空心砖、空心砌块等,且生成的煤灰砌砖性能较好,质量更轻、环保性更高、耐久性更高。粉煤灰掺烧粘土砖比例达到30%以上时,也能够有效提升粘土砖的使用性能。(二)制备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的组成成分与黏土有一定的相似性,可替代黏土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降低水泥的成本。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6%~15%的粉煤灰后,可以有效地改变硅酸盐水泥的化学平衡,提高其耐腐蚀性、抗裂性。也可将粉煤灰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和在一起制成水硬性的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可节约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同时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减少了混凝土的徐变,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提高抗腐蚀效果。在高层建筑物的基础设备以及水工结构中添加粉煤灰,能够有效防止粉煤灰和水发生作用而导致的水化热情况,降低温度的影响,防止由于混凝土表面过热而产生裂缝。(三)回填筑路材料。在工程建设中添加粉煤灰作为填筑物质,因为其自身具有较小的质量,产生的压力值更低,可以降低沉降的发生,如在路基填充中应用,能够确保路堤具有更高的稳定;与砂砾以及碎石所构成的半刚性的板体结构在路面的承重中也有应用。粉煤灰在筑路过程中的用量非常多,其一次就需要应用到几十万吨以及上百万吨。(四)农业土地应用。因为粉煤灰的属性较为松散,添加到土壤中后,能够降低土壤的密度,增加孔隙度,有效地实现土质的改善;还能够优化土壤的温度以及保水的效果,维持良好的酸碱度,避免因为酸碱度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的长势受到破坏。此外,粉煤灰中各种矿物质的存在可以作为肥料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在作物种植区覆盖粉煤灰还能够起到防寒抗冻的效果。(五)环境治理应用。将粉煤灰作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合物质投入废水中,利用其表面疏松且表面积较大的特性,发挥良好的吸附作用,并通过活性基团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集中反应,最终生成大量的沉淀物质,提升废水的处理效果。粉煤灰能够与硫化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生成碱性水溶液,可作为废气的吸附材料,在脱硫设备中进行应用。(六)工业物质提取。粉煤灰中有诸多的矿物质,可以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将其中的各种氧化物质除去,获得不同类型的合金,如氧化铝和各类稀有金属。粉煤灰的质量相对较轻,有较高的活性,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从中取出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可以应用在保温材料以及塑料中。

二、江苏粉煤灰市场特点

粉煤灰销售多数以区域内部自主销售为主,成体系、成系统、成规模的经营单位为数不多[3]。从全国范围来看,沿海和南部地区粉煤灰供应不足,北部及西部滞销,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建材厂、商混站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大量的粉煤灰都进行填埋或堆放处理[4]。江苏粉煤灰市场需求量大,各经营主体都非常活跃,同时受省内经济发展、交通区位、技术创新等方面影响,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江苏粉煤灰市场。(一)市场区域差异化。粉煤灰市场的区域经济性较强。江苏内部区以长江为限划分为苏南经济区域和苏北经济区域,苏南整体经济发展远高于苏北地区,截至2020年,江苏4个GDP过万亿元的城市中,苏南占到3个,其中苏州GPD突破2万亿元。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较多的基建工程,需求大量的粉煤灰,同时苏南地区的粉煤灰市场还可以向经济同样发达的上海、浙北辐射。因此虽然苏南有较多的燃煤电厂,但是苏南煤粉灰市场仍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平均销售价格比苏北高约70元/吨。(二)季节性差异明显。煤电企业的粉煤灰产量和建材企业需求使用上,存在着极大的季节性反差,每年燃煤机组进行“迎峰度夏”(以7月、8月为主)及“迎峰度冬”(以12月、次年1月为主)的时候,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粉煤灰产量最大,但酷暑和严冬都是建筑行业工期进展缓慢时间,是建材企业对粉煤灰需求的淡季,一般情况下粉煤灰价格最低。而其他季节,煤电机组发电量一般,粉煤灰产量下降,但却是市场需求的旺季,粉煤灰价格随之上涨。由此造成了粉煤灰价格随季度波动较大。如苏南沿江地区,旺季度销售价格能达到300元/吨的粉煤灰,在淡季仅有50元/吨。这种供需矛盾一方面影响了粉煤灰销售,另一方面也带来安全隐患,在粉煤灰产量较大的淡季,由于买家较少外运困难,燃煤机组极容易发生胀库情况,较大影响了煤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三)物流影响较强。粉煤灰作为一种区域性很强的固废资源,就地转化和消化是其综合利用的最佳方式,否则,长距离消纳必然引发相关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江苏省内粉煤灰销售一般通过汽车陆运,虽然苏南粉煤灰价格整体高于苏北,但是区域价格的差异不能弥补较远的汽运成本,因此省内煤电企业生产的粉煤灰在一般情况下仅在周边区域销售。水运成本较陆运低,可以将粉煤灰辐射到较远的区域,但同时也是劣势,如2020年五、六月份,沿江地区受到大量外地(主要为东北辽宁)粉煤灰的冲击,致使沿江粉煤灰价格大幅下滑,徐州、盐城、淮安、宿迁等大运河沿途地区,也同样受到安徽淮南等地的粉煤灰冲击。而完全不具备内陆水运优势的连云港地区,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未受到外地粉煤灰的冲击,价格一直保持坚挺,甚至打破区域经济性限制,价格一度超过苏南地区。(四)市场替代品增多。粉煤灰本是建材企业作为价格低廉的生产辅料,但随着近几年粉煤灰销售价格逐年走高,特别是在2019年沿江地区Ⅱ级灰的销售价格达到了300元左右/吨,苏北地区也达到了240元以上/吨,再加上运输、贮存成本的增加,导致部分建材生产终端用户在逐渐减少对粉煤灰的使用,并寻求一些价格低廉的替代品,如“双掺粉”、“75粉”、石粉、玄武岩粉、火岩粉等,甚至一些建筑垃圾粉磨的材料也都极大地冲击着粉煤灰市场。

三、江苏煤电企业粉煤灰经营概况

(一)“十三五”期间典型煤机粉煤灰收入分析。随着江苏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粉煤灰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近年来粉煤灰价格一路走高,平均上涨了近50%。在煤炭成本增加、发电收入持续走低的背景下,粉煤灰正在逐渐成为煤机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根据机组容量、地理位置选取了4个典型煤电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粉煤灰收入,如图1所示。机组容量大小与粉煤灰的产量成正比,但从图1中可看出高产量并没有带来相对的高收入,在徐淮片区的1000MW煤机仅比同地区300MW煤机的粉煤灰收入稍高,收入绝对值和涨幅远低于处于沿江地区的1000MW煤机,说明地理位置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粉煤灰的价格。同时,苏南沿江煤机生产的粉煤灰既有市场高需求,又有便利的物流运输条件,因此虽然机组容量小,粉煤灰产量不高,但是市场价格较高,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向好的环境中,煤电企业收入增涨较快,多家煤电企业的粉煤灰收入年超1亿元。(二)煤电企业营销策略分析。1.稳定市场下的营销策略。目前江苏省煤电企业的粉煤灰经营策略在苏南、苏北有不同的特征体现。苏南地区由于水运发达,运输成本低,易受外地粉煤灰冲击(主要是东北、山东、安徽等地),价格波动非常剧烈,年度内价格差异可达200元/吨。该区域的煤电企业在粉煤灰经营上更注重于把握市场节奏、提升产量和品质,争取销售利益最大化。如图1中的苏南沿江煤电企业不仅自产粉煤灰,还进行外购加工,虽然仅是30万机组,但粉煤灰年利润已超1亿元。由于价格波动大,苏南煤电企业多采用随行就市的价格策略。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粉煤灰使用量与苏南相比较低,2020年平均价格在130元/吨左右。且由于运输多为汽运,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仅辐射周边城市,整体上价格较为稳定。徐州、盐城、淮安、宿迁等地区,偶尔会受到安徽的粉煤灰冲击。该区域煤电企业更多地侧重于开发新用户,同时多采用年度、季度招标方式,约定价格和价格调整限额。2.波动市场下的营销策略。在“十二五”期间,苏南粉煤灰市场波动剧烈,甚至一天一个价。市场上屡屡出现粉煤灰用户宁愿支付违约金,也不履行合同情况。个别煤电企业由于灰场很小甚至没有事故灰场,一旦发生粉煤灰不能及时外运,导致胀库,安全生产运行就会受影响。为了不影响正常发电,煤电企业甚至倒贴路费送出[5]。进入“十三五”后,为了尽量避免以上情况出现,江苏沿长江建设的煤电企业,利用长江的水路运输优势,在市场价格的制定上形成一定程度的默契,避免价格波动太大。在粉煤灰价格过高时,互相限制高价,防止差价太大时,区域外的粉煤灰大量进入江苏市场,造成价格大幅下跌;在粉煤灰价格过低时,互相托底保障,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是这种市场默契并非是稳固的价格合谋,仅是各地理位置类似、产品类似的同质化煤电企业基于对市场的相同分析而形成的价格区间,极其容易受到意外情况的冲击,如2021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省外多个地区基建放缓,江苏本地粉煤灰消纳也相对减少,大量剩余粉煤灰通过水运进入沿江区域,造成该区域粉煤灰价格一个月内价格暴跌100元/吨以上。由于煤电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安全发电,粉煤灰业务并非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灰库存储容量不够的煤电企业在压力下,不再推持市场默契价格,只能抛售粉煤灰。3.市场经营压力。省内煤电企业基本上都已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和区域经济环境,良好有序地开展粉煤灰经营活动,但有两个问题正在逐渐凸显出来。一是道路运输“查超治限”检查的力度越来越大,运输商都改成标载车辆运输(30吨左右/车),使运输成本加大;同时环保对于贮存场所扬尘、地面硬化提出各种要求,提高了承销商和终端用户的贮存成本,甚至部分终端用户根本不具备贮存的能力。下游的成本增加必然挤压上游销售价格,且该影响会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而愈发明显。二是替代品的冲击,由于近几年“三废”销售价格逐年走高,一些价格低廉的替代品开始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粉煤灰旺季时的价格,对煤电企业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四、结语

企业市场经营范文2

[关键词]诚信经营;市场信用:比较

对于诚信,有些人总是容易将其同信用混为一谈,认为诚信就是信用,或误把信用理解为诚信。其实,诚信与信用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一、诚信与信用的内涵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的意思,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在经济交往中,人们之间奉行的道德准则实际上是生存、发展、止损的谋略,因而,诚信是谋略化了的道德。

1.诚信是一种生存谋略。人们不可能在孤立的状态下获取利益,必须通过社会交往,在交换中得到这些利益。人们的社会关系(或称人际关系)就是纷繁复杂的交换关系。诚信是交换关系通道.没有诚信,交换关系通道就会阻塞,利益也就无法实现。诚如弗兰克林所言:有诚信的人能够花别人口袋里的钱.现代社会赋予诚信的人更容易获得社会救助或社会贷款,当然也最容易获得交易伙伴。

2.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因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纽带,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人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信”其所言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其如此才能组成社会。而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因此,没有诚信这一纽带,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就没有社会的正常运转。正因为诚信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奉“以诚为本,以信立业”为基本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

3.诚信能减少交易者的损失。止损是对交易损失度的预设与控制。止损对于任何一个交易人而言都是必须的.没有止损观念,或者在交易中不设定止损对于交易人而言是灾难性的。因为在交易中,每个交易人都可能会犯错误,都有判断错误的时候。如果判断错误,离场止损就是非常必要的措施了。但是,能否止损,除了交易人自己的主观愿望外,还取决于交易环境与交易对手。一项判断错误的交易可能会让对手抓住你的把柄,会将置你于死地。这时候,诚信会帮助你渡过难关,将交换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4.诚信能使交易者获得最大利益。坚持诚信也许会失去一部分眼前利益,但决不会失去长远利益,更不会失去根本利益。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讲诚信正是获得最大利润的保证。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要进行无数次的交易,为了获得总收益的增加,博弈方都会理性的讲究诚信,以求把交易延续下去。失信在初次交易中也许能占便宜,但最终必然导致失利。

信用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与实际偿付能力基础上的主观承诺与客观实践相结合的经济活动。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具有以下特征:(1)信用具有货币的功能。有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可以不立即付款就获取资金、物资或服务,因此,企业信用承担了交易中的货币职能,使交易在没有货币或等价物的情况下得以进行。对于卖方来说,他不能立即收回货款,因而是对买方的贷款或投资;(2)信用可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增加消费,从而增加生产,扩大交易。由于不需要立即支付货币或等价物,这样,一些没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拿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需要,从而扩大了市场有效需求;(3)信用是可以建立,并被了解、验证的。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经营能力,增强企业实力,诚实守信来构建自己的信用,且这种信用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或部门做出评价;(4)信用是可以被量化的。信用的量化是指信用相关者的诚信状态,可用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如可将企业的信用分为A、B、C三等,每等内再分为三个等级。A等:AAA级企业的信用程度高、债务风险小;AA级企业的信用程度较高,债务风险较小;A级企业的信用程度良好,在正常情况下偿还债务没有问题。B等:BBB级企业的信用程度一般,偿还债务的能力—般;BB级企业信用程度较差,偿债能力不足:B级企业的信用程度差,偿债能力较弱。c等:CCC级企业信用很差,几乎没有偿债能力;CC级企业信用极差,没有偿债能力:c级企业无信用。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有各种表现形式:(1)商业信用:即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个企业授予另一个企业的信用。如供应商授予生产企业,或生产商授予批发商,批发商授予零售企业的信用等。(2)消费者信用或个人信用:即生产商、零售商或银行授予个人信用,用于购买商品或借款。如:消费者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汽车、住房、大件耐用消费品时,银行授予个人的信用。(3)银行信用:即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予企业或个人信用,以用于弥补企业或个人营运资金的不足。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申请的短期贷款。(4)投资信用:即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予企业的信用,以用于购买土地、建筑物、设备等大型固定资产;如企业向银行申请的长期贷款。(5)公共信用:即政府机构为完成政府职能,而获得的信用。

信用是有风险的。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在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如在赊销过程中,买方到期不付款(还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造成货款拖欠或无法收回等。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外部原因包括交易双方产生的贸易纠纷;交易伙伴客户经营管理不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交易对象有意占用企业资金:交易对象蓄意欺诈等。内部原因包括所掌握的交易对象的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对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没有准确判断:对交易对象信用状况的变化缺乏了解;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企业内部人员与交易对象相互勾结;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对应收账款监控不严:对拖欠账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段;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等。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客户是上帝;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产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这就是信用风险。

二、诚信与信用的联系与区别

诚信与信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诚信是信用的基础之一。企业信用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偿债能力;二是偿债记录。仅有偿债能力,没有偿债意愿,偿债记录就不可能好,社会对企业的信用评价就不会高。形成偿债记录的偿债意愿就是诚信。因此,诚信是形成企业信用的条件之一,企业信用是讲诚信的重要结果。

2.企业信用是诚信的回报。企业信用是得到法律认可和社会承认的专门机构对企业偿债能力、偿债意愿、偿债记录的评价。因此,企业信用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不能依靠自吹自擂来形成与提高。如果企业在商业关系中遵守诚信原则,及时偿还到期债务,便会获得良好的企业信用,从而发挥企业信用的货币功能。

3.信用可以促进企业诚信水平的提高。信用是一种更加简便的交易行为,对企业来说,具有吸引力;而企业信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因此,获得较高信用的企业便更加注重守信,避免失信。遵守信用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诚信道德水平的过程。

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1.诚信与信用是不同层面的概念。诚信的“信”,意为人的内在善意和良心,即孟子所说的“有诸己之谓信”;按照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解释,就是“诚善于心之谓信”。信用是经济生活有的概念,信用的“信”是指因交易双方互相信任而达成的赊销关系,同时也指一方获得这种交易的能力。2.信用关系不是从道德意义的诚信中产生的。信用关系是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发展中产生的,是发达的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信用关系中的商业信用,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所有者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体现着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时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支付能力。每个人一面提供信用,一面又接受信用;每个人既有要求信用的权利,同时又有履行信用的义务。可以说,再生产的不同阶段都是以信用为媒介的,信用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不仅如此,信用作为一种制度,可以把复杂的经济活动主体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使市场经济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以信用为媒介而存在、活动,消除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联系的偶然性和障碍。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它和竞争一起成为资本运动和市场发展的杠杆。显然,不能把这种信用关系混同于道德规范或人的道德品质。经济活动并不取决于个别交易者的善意或恶意,因为竞争的强制性对每个交易者都发生作用。人们的诚信心理是变动的,而信用关系则是稳定的,只有稳定的信用才能稳定人们的心理。

3.建立了信用关系并不等于有了诚信。经济活动的交易双方通过契约形成信用关系不等于双方或其中的任何一方就有了道德的诚信,因为这种关系只是在利益驱动和契约强制下形成的,并不是签约双方内心就必然诚实守信。

4.仅有诚信并不能保证信用关系的建立与履行。信用关系必须建立在企业真实的经营实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基础之上。如果企业没有偿债能力,即使有再好的愿望,偿还债务的行为也无法付诸实行,诚信便无从谈起。

三、企业不守诚信的动因分析

纵观企业不守诚信的诸多现象,大致可分为主动失信、被动失信两类,而失信成本低导致自觉失信,偿债实力的丧失导致被动失信。

(一)失信成本低导致主动失信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对行为的选择,主要是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来考虑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经济主体才会付诸行动。同样,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失信行为的发生决定于其带来的收益和失信成本的大小。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

1.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弱化,失信的道德成本大大下降,从而导致企业主动失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较短,契约文化底蕴不够,信用观念和意识淡薄,忽视信用资源的利用,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风气。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影响,尤其是传统道德评价、控制机制乏力,一些人的价值取向紊乱,道德规范失控。加上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失信现象习以为常,道德对失信行为的约束作用明显弱化.

2.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失信的法律成本偏低,从而导致企业主动失信。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直接规范社会的每一个行为主体的具体行为,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需要法律制度作保障.我国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法律惩治罪犯不能惩治小人,在信用经济的运行方面还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立法不完备,现有的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够,给失信违法者以可乘之机,通过不正当手段和非法交易谋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是因为执法不严,失信违法者得不到法律的惩治或惩治力度偏小,风险成本低而所得收益高,从而使一些失信违法者有恃无恐,恶化了信用环境。

3.体制改革滞后,经济机制不完善,失信的经济成本太低,从而导致企业主动失信。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完善还需假以时日,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产权界限不清晰的状况,产权模糊导致了收益不清,经济主体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往往不能从经营活动的守信中获利。既然守信产生的收益或失信支付的成本与行为者缺乏直接的联系,人们自然就没有必要守信了.就国有企业而言,由于经营机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责权利不明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只是使国有资产受到损失,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损失较小。在失信状况严重的某些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低,即使企业由于失信而受到惩罚甚至被吊销营业执照,也可能很快地通过重新注册得以继续经营。

总之,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时,经济主体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而当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无利可图,并可能给行为者带来损失和制裁时,经济主体就会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信用环境的好转。

(二)偿债实力的丧失导致被动失信

信用不是道德,遵守信用也不能仅仅依靠诚信。一家企业如果希望获得银行贷款,它必须有企业信用,这个信用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企业的偿债能力,一个是履约记录。建立信用关系后,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还款期间突然丧失,即使它有心偿还债务,也没有这个实力。

偿债实力的丧失,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社会信用体系崩溃或经济危机而形成债务链造成的。虽然经济生活中不乏主动失信者,但也存在大量因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被动失信者。这种失信是信用风险的表现,是信用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警惕的是,一些具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往往总是把自己不守信用的行为说成是或装扮成是丧失履约条件结果,是有不可抗力造成的。这里就变成了道德诚信的问题了.

四、信用经济不能依赖个别企业的诚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交往中,经营行为的选择不能建立在人性善这样的假设之上,否则肯定吃亏:市场不一定惩罚失信者。至少在短期是这样。但这个“短期”对企业的生存来说也许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信用经济的建立不能依赖个别企业的诚信,必须依靠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是推进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要严格界定产权,保护产权。二是规范政府行为,在建立信用体系中,政府应起推动、规范、监督、服务的作用。三是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要完善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建立和完善信用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四是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一个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以及信用管理民间机构的建立等。五是规范会计行为,建立征信网络。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转,依赖于各种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六是培育全民信用观念。要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风格,建立信用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国防.诚信与信用辨析[J].中国工程咨询,2004,(11).

企业市场经营范文3

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求企业依法进行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制来形成和维持的。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企业在这种制约下不仅要在国家法律的限度内行使自主经营权,而且要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即企业要建立依法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唯有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才可能正常进行,并有效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所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

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都无一不伴随着法制的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就是法律手段,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通过强制性措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完备的法制规范作为保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还是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有着共同特点,就是在完善的法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当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也就越来越广泛密切,如果企业不依法处理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关系,就不可能具有良好的改革和发展环境,在我国加入WTO后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种客观必然性就尤为突出。

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所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都会作用于它,企业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和规范。因此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的坚定信念,加强企业法律建设,要用法律的手段科学管理生产经营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壮大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 依法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刑事、民事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基本法律和较为全面的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主要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市场经济立法在立法工作中一直是重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如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主体行为法律制度、市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和处理市场纠纷法律制度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而且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通。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反之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这已是毋庸质疑的了。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但是竞争必须公平、合法竞争,法律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否则市场机制就无法运转。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变,要以独立的经营主体到市场中去参与竞争,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法制建设,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经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远航。企业加强依法经营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依法经营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关系中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众多与法律有关的事项,包括:企业的设立、兼并、联营的决策,承包、租赁、参股、拍卖的决策;技术与设备的引进、转让、对外贸易的决策等诸多方面。这些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些法律关系,如何利用法律手段处理好这些法律关系,对企业经营决策就显得尤为关键。

2.2 依法经营管理是企业理顺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积极性,强化实施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人作为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转换,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企业与职工形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在住房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等社会统筹不断完善的今天,职工不再是企业的附属,企业对职工的制约力都明显下降,企业对职工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各项管理制度都应有法可依,否则企业管理就无法从严,甚至可能触犯到职工的合法权益,妨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依法经营管理是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同政府、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发生各种经济关系也就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具有强制性、时效性。据有关部门统计有15%的驰名商标在国外遭抢注,例如: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海信在德国等都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所造成的后果。所以企业只有建立依法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才会在众多的法律关系上占据主动权,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2.4 依法经营管理是保证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受到经济法律规范、行政处罚法以及民法通则中有关企业法人法律规定约束,同时我国新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修改后刑法中条文最多的一章,规定了92条罪,都是针对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破坏经济秩序的新问题做出的。2012年4月“毒胶囊”事件曝光,涉及企业包括海外制药、四川蜀中、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家喻户晓的名企,一时全民哗然。事实上,不管是毒牛奶毒馒头毒胶囊,还是社会其他各行业的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都事关全民的切身利益,政府主管部门都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严惩,从而保护市场秩序以及消费者权益。

2.5 依法经营管理是建立良好社会经营环境,树立企业形象的必然要求。“诚实信用”原则是中国《民法通则》所确立的一个基本的法律准则,也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普遍承认的原则,它贯穿于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不讲诚信、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合同履约率低等种种原因都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更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只有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消费者、合作者及国家的合法权益。

企业市场经营范文4

我们知道,只有当企业规模较大、能够大量生产时,成本才能得以降低。就拿全自动洗衣机来讲,由于其生产投入的流动资金很大,一年要投入3—5千万元,才能达到年产8万台的保本数量(而且要全部销售出去),否则肯定亏损,如果加上原材料涨价因素,亏损额则会更高。

居于市场其它品牌占有率之首品牌的产品,其价格往往会对同类产品产生必然的影响。一般来说,居于第二位以下的品牌的价格只能参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价格,采取雷同式或稍低的定价策略,否则很可能卖的很少甚至卖不出去,尤其在国家经济成长率较低的时候,可能会更为严重。反之,在市场价格大致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产量大、成本低,其产品销售的利润必然是最高的;同时,由于市场占有率高,使企业可以动用的资金(税后净利与设备折旧费等)也较同业丰厚,企业用这些资金,既可用作技术储备、新产品开发和更新添置设备投资,也可用作改善员工的办公、生活条件,甚至投入企业的多角化发展项目。而这些投资又可促成企业加快技术开发的步伐,保持技术领先、质量领先、成本领先、人才领先等等更为优势的地位,最后必然使该企业奠定和加强继续大踏步发展、保持整体遥遥领先地位的基础和优势。

拥有高市场占有率品牌的企业,在零售过程中也最容易了解目标顾客的需要,因此它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计划可以更科学、全面地制定,因而常常获得最佳的营销效果。同时,杰出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运作也自然能导致企业综合效益的增加,由于上述两个重要结果的相乘效应,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不仅享有各种优势,同时最终也有效、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能力。 二、小天鹅公司获取和保持高市场占有率的经验

与国内诸多同行处于一个时代中的小天鹅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并保持尽可能高的市场占有率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小天鹅工作的经验使我体会到:要提高市场占有率,转变观念是前提,转换机制、提高营销运作水平是关键。

1.抓好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

至今为止,小天鹅公司有60%的职工轮流上过国内市场,8%的职工进过国际市场,100%的干部上过不同地区的国内外市场,大家亲眼目睹了激烈竞争的市场,亲耳聆听了消费者的呼声。这一做法,使公司全体员工真正摸清并体验到了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各级干部和职工压抑和丢弃了多年的商品经济意识,企业职工普遍自觉认识并提出了产品的质量标准要延伸,满足部标、国标,仅仅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只有消费者全方位满意的产品才是真正过硬的产品。如今我们公司有个说法,叫市场经济下的产品三段论:从企业生产出来销到商店是第一个阶段;从商店到消费者手上是第二个阶段;在消费者手上用得放心、称心是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核心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只有把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作为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来抓,才能得到更多用户的信赖和偏爱。

2.抓好企业营销运作水平的提高。

“工厂的一线在市场,只有市场活企业才能活”。我们紧紧抓住定期和不定期的市场调查预测,不断改善和提高销售队伍素质,坚持名品进名店和“服务第一、销售第二”等四个环节,统筹全年的营销工作。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产者,决不能把目光主要盯在竞争者身上。因为,一个真正好的产品是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体会出来的,而不是靠金牌、银牌抬起的。我们认为消费者是市场的核心,是判断产品优劣、企业形象好坏的试金石。

如果说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的前提,那么具有增值效果的周到、优质的服务则是开拓和保持市场优势地位的保证。如果说优质的产品开扬了市场,那么周到、优质的服务则是巩固和保持市场的第二个有力武器,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最得力的工具。自一九九二年开始,我们率先在同行中推出特色服务,坚持做到上门服务、约期不误,并为每一位消费者发放了“产品信誉卡”,将服务公约、责任人、联系电话、地点,一律张榜公布,并通过新闻媒介广为宣传,让消费者真正进入“上帝”的角色。倘若用户体会到小天鹅员工的服务与我公司承诺的公约相比有差距,公司甘愿向用户赔礼、赔款,真正将服务质量的监督权交给广大用户。同时,我们还为广大用户办理了责任保险,让购买小天鹅洗衣机的用户彻底放心。 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翻开诸多中外企业的发展史,常常有这样一种典型的先行者道路,即企业日子最好的时候,往往是企业走向衰退的开端。因此,切记在产品好销的时候,千万莫干“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傻事。在上级的表扬中只顾上产量、上效益,忘记了质量、忘记了社会效益,势必造成经营者名声上天而产品和企业信誉落地的结局。吸取这种前车之鉴,我公司始终量力而行地上产量,在产量上层层行使否决权,提倡“企业生产的不仅仅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信誉和质量(用户满意)”的观点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因此,当小天鹅洗衣机在取得洗衣机国家金奖和达到无故障运行5000次的水平后,我公司全体员工毫不满足,继续全力以赴的进行质量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使小天鹅的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国内一流的水平。

企业市场经营范文5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经营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迎合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的需求,需要在企业中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机制。

企业的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借助外部市场交易的原则,使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企业的行政机制相互融合的管理办法。从客观上讲,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更适应企业改制、股改上市的需要。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十分艰难,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难提高。总体来看,最突出的是用人多、负担重、机制不活的问题。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很普遍,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最终成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必须通过建立新的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企业内在活力,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海尔集团率先推行了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机制并取得了较大成效,紧接着,全国各行业陆续推行尝试,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的意义

企业内部市场化,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导入市场机制,在管理层面实现计划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化管理模式的转变,目的是将企业内部各种联系定义为经济往来关系,利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通过市场的自我调控,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合理化,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变革,改善企业经营机制,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是企业最大限度开发潜力、降本增效、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途径。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增强全员商品经济意识,使企业全面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它主要通过市场利益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使企业上下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企业的生产要素,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2.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它通过调整价格和需求的变化,引导资金、人才、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生产资源配置合理化,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有利于推进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的改革。通过市场机制量化后勤服务的工作量,将责任权力落实到每个员工,实现竞争上岗,多劳多得,真正破除平均主义的“大锅饭”。

三、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的重要性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做好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

2.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生产成本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欠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管理制度。

3.企业用人多、负担重、机制不活的问题特别突出,企业内部普遍吃“大锅饭”,缺乏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员工积极性不高,这些成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关键因素。

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正是在上述条件和形势下的产物,是以价值规律、经济杠杆、价格体系等为运行手段的一种崭新的管理体制。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大力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机制。

四、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的运作流程和基本要求

(一)运作流程

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各环节、管理诸要素的关系确立为经济关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市场经济的小环境,再造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时,要将原各单位、各岗位的职能进行整合,建立起各单位、各岗位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管理机制,形成能够让内部市场主体直接面向市场的核心流程体系。

(二)基本要求

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体系包含市场主体、价格体系、结算办法、考核措施等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内部市场的规范运作, 有赖于各基本要素的健全完善。

1.确立市场主体

细分内部市场,确定市场主体。将企业各单位、各岗位都视为内部市场主体,赋予其经营权,促使其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及对供求关系的调节功能。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通过市场的自我调控,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合理化,实现内部效益最大化,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健全价格体系

内部市场规范运作的前提是建立健全价格体系。市场和价格无处不在,市场的不断变化导致价格的不断波动。各单位应按照以市场价为主,直接成本价、内部计划价为辅的原则,制定详尽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依据外部市场的变化,对内部价格及时调整和修订。

3.制订结算办法

没有结算考核办法,建立内部市场就失去意义,因此建立健全经济往来的结算体系十分重要。内部市场各个主体之间的价值交换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及时准确地进行结算,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单位的情况,实施不同的结算办法,最后根据结算结果进行总体经营成果的核算。

4.完善考核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在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机制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促进内部市场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必须要完善考核措施。要做到完善计量手段、严格监督考核、加强宏观调控三项要求。

五、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的运作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观念转变。企业过去是以生产为中心,员工只问投入,不问产出。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以后,每个岗位都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性,每位员工都成了市场竞争主体,成本观念、效益意识深入员工内心,干多少,挣多少,每份工作都有了定价,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人员配置,员工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不断强化,为企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员工的收入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2.劳动效率提高。内部经营市场化通过价格结算将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联接起来,员工收入的高低由价格结算决定,避免了内部之间的扯皮现象,使企业管理变得简单。在这种责任主体明确、工作量明确、管理区域明确的管理理念下,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3.服务质量提高。内部市场化管理强调的是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用户,被服务方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服务质量的评判,服务方的收入与自身的服务质量挂钩。因此,服务方为了增加收入,必须加强服务质量,由过去的看着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征求意见做。

4.生产成本降低。推行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以后,各部门及岗位都成为经营主体,自觉将生产经营的各类费用当成自己的费用管理。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生产成本超出将导致员工收入减少,成本支出减少,员工工资就会相应增加。在这种机制下,各单位和员工都会自觉降低消耗,减少费用支出,生产成本会明显降低。

5.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内部经营市场化管理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该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融合、同步执行、共同考核,建立起既严格又灵活的约束激励机制,将会大大地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浩.现代企业理论与运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于洪军,王成.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加快经营机制转化[J].煤炭企业管理,2001(07).

[3]刘光海,白运华.试论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作用[J].煤矿现代化,2006(S1).

[4]谭静,梁霞,肖艳.推行内部市场化机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向导,2012(03).

企业市场经营范文6

关键词: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公路运输经营

近些年来,我国运输市场发生变化,与市场经济改革、关税贸易开放等两个因素相关,而运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其终端体现为运输主体经营,企业经营行为逐渐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然而,经营问题作为企业和市场的矛盾问题,尤其是公路运输企业需考虑的问题。所以,处于当前形势下,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有什么影响,我们必须给予深入分析与研究。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企业经营经验,立足运输市场的环境变化角度,系统性分析其对营运成本、收入的影响。

一、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影响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运输收入主要包含了客运、货运等业务,收取旅客、货主的运费所得收入。运输收入=单位运价×运输周转量。因此,运输市场的供需状况、运输价格是运输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随着运输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运输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运输价格。目前,我国运输部门管制着运输市场价格,与关贸协定不相符合,严重影响了运输市场体系的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改革。而运价改革,通常是提升运价水平,对运价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构建新运价机制。现阶段,我国逐步放开公路运输价格,按照市场运输供需状况,确定运输价格高低。针对公路运输企业而言,灵活运价机制正在形成,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使企业获得差别利益。

其次,客货源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客货源市场可作为晴雨表,随着运输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客货源主要有如下特征:其一,国民经济逐渐发展,显著增加了公路运输需求。其二,随着公路运输运距的不断增长,在交通运输体系中,运输量比例正在不断上升。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打破了部门、区域间的运输垄断,我国运输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按照各类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率先进入运输市场,促进了公路运输的高速发展,而客货源市场的积极变化,显著提升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

第三,运力市场。与客货源市场相比,运力市场的作用十分重要,两者共同影响运输市场价格。随着运力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影响。按照竞争者状况及客货源市场不断变化,企业对运力投入时间、投入结构、投入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其一,运力进出市场变得频繁。因为公路运输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企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运价被放开后,企业平均利润得以提升,某些客货源优势明显的企业,愿意进入运输市场。国家政策愈加灵活,社会车辆参与运输市场。其二,国外企业与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按照相关规定,国内加油站、汽车运输、维修服务等业务,提倡外商投资,鼓励参与经营。直到复关之后,我国运输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二、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对公路运输企业经营的“运输成本”影响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运输成本主要指企业管理费用、车辆费用,车辆费用包含保养、修理、折旧、燃料等费用,企业管理水平、车辆性能、公路等级等影响着运输成本。

首先,随着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运输成本也逐渐下降。在公路运输的生产过程中,车辆保养、修理、折旧等费用较大,大约占总费用的62.3%,这些项目成本支出,和公路等级有着密切联系。通常而言,高等级公路可明显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公路建设的资金渠道呈多元化特点,买路钱、养路费等支出也相应增加。在复关之后,燃料价格增加、通货膨胀等压力,明显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使得公路等级提高优势下降,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其次,车辆专用化与大型化,汽车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对于我国汽车工业而言,受到国家强保护,采取非关税政策,与关贸协定明显不符合,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到复关之后,我国保护汽车工业,但时间、强度有限,对于运输车辆、;零配件等进口税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进口程序逐渐简化,有利于提升公路企业的经营水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稳健发展,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国外资金,提升汽车技术、汽车性能,对于重型车辆与中型车辆,我国研发力度不断加大。

第三,企业运输成本费用增加。随着运输市场不断变化,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倡导市场原则,提升经济效益。然而,处于新运输市场体系下,我国运输企业的管理费用逐渐增加,运输成本构成比例不断上升。主要由于劳动市场的流动性与劳动者素质相关,企业的市场调查、网络建设等成本增加,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改变资金筹措方式,增加了资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