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职业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职业计划范文1
论文摘要:制订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教师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的需要。教育行政、教师培训部门、学校应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帮助中小学教师形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育变革下教师的困惑与倦怠
1.教育变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教师的专业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教师自我的迷失、对专业技能的迷茫和焦虑、教学中的角色冲突与模糊、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惶恐。
不断翻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和由此带来的复杂、琐碎的教学任务正在日益挤占教师个人的生存空间,教师迷失在日益工厂化和程序化的教学中。新课程改革以后,涌现出许多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建立在这些观念和理论基础上的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呈现出极其多元化的理解,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艰难和迷茫。教师既无法判断自身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选择的优劣,又难以对同行的教学做出令人信服的评价。角色冲突导致教师对专业身份认识的分裂,并不断模糊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角色扮演,过去在学生面前镇定自若的教师一下子变得惶恐不安和措手不及了。
2.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易在助人职业中产生。教师职业是典型的助人职业,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的职业,因而在教师群体中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是一个综合征候群,一般把它看做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人背景因素。国外多项研究表明,个人背景因素中的多项变量都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存在着联系,包括年龄、学历等。有研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情绪衰竭,高学历者的倦怠状况更严重,但性别研究尚无定论。
(2)工作压力。产生倦怠的主要压力源包括:缺乏主管支持、缺乏家长和团队支持、工作负荷大、学生的低学习动机和纪律问题。这些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影响因素。
(3)自我效能感。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倦怠水平有预计作用。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比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严重。班杜拉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倦怠的中心调节变量。
(4)组织公平。组织公平是指个体或团体对组织对待他们的公平性直觉知觉。报酬公平性、丧失对工作的控制、角色冲突与模糊、缺乏支持等组织因素都被认为是倦怠产生的重要决定条件。有研究显示,程序公平性和分配的公平性与职业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5)社会支持。多项研究表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上,目前学术界的观点还不统一。
以上是西方教师职业倦怠近几年主要的实证研究。我认为,上述研究无论是从工作压力、组织公平、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分析,还是从个人背景因素及自我效能感等教师角度来分析,都没有能够真正站在一个教师的立场上来看待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教育变革要高度关注教师作为主体性的存在,要更多关注作为“人”的教师的主体需要,不仅要向教师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还要为教师个体的成长创造条件。
2.重视个体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中的价值。教师专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因而个体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实际上是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教师群体共有知识不断整合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知识的实践性和建构性,关注教师知识产生的经验情境。
3.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说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做出的能够促进教师有计划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育行政、教师培训部门、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其次,教育行政、教育培训部门、学校一定要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不断反思的教师必然是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在持续反思、学习中,教师不仅会积累丰富的教学知识,增加无穷的教育智慧,而且能扩大视野,开拓思想,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司继伟,王金素.引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师评价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58-161.
[2]鲍传友.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认同——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3]潘世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J].人民教育,2010.12.
教师职业计划范文2
教师专业化就是以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为依据,通过一定的路径和措施,使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或准专业人员)发展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教师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化表明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作为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同样有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专业化是在一个更高层级上的专业化发展。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大多年富力强,专业功底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因此,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具有进一步成长发展的综合素质基础。但在现实中,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许多职业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和支持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长,评优评先、教学专业竞赛、教学研究、外出培训等活动,首先考虑让青年教师参加,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创造条件,而对处于事业发展鼎盛时期的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教师往往是重使用轻培养,少有指向这个教师群体的专项研训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同样存在着忽视高级教师继续提高培养的倾向。
另一方面,许多职业学校高级教师既缺乏外在的竞争压力,更缺乏内在动力,一些骨干高级教师或“安于现状”,或安心“吃老本”。不少职业学校教师在获得高级职称后就缺乏继续发展的内驱力,学习研究、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衰退。
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专业化目标具有指向性,强调个性化发展。每个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但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与初入职场的年轻教师或教学阅历尚浅的教师还有明显区别。作为职业学校高级教师,是在更高平台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化,其突出标志是更加注重教师个性的发展,尤其强调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强调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内在价值。这种独特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正是其成功之道,是教师魅力之所在。
专业化内容具有全面性,强调人格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全面成熟、发展以及人格魅力提升的过程,其专业化内容概括来说,主要是指学科的专业水平、通识文化水平、教学水平、教育水平、教育伦理层次、心理发展水平等。在所有这些内容中,尤其强调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对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作用,教师理性的、积极的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也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专业化过程具有实践性,强调自主性发展。职业学校高级技师扎根于工作实践,其专业化是伴随着教学实践而不断进行与完善的,是边实践边专业化的过程。然而,在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其教学实践行为以及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自主性,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专业化路径具有多元性,强调反思性发展。职业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包括教研与科研、校本培训和教育反思等多种路径实现专业化发展。对于高级教师而言,其专业化发展的典型特点是通过对其教学的反思活动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研究和实践表明,教师的成长关键在于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通过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熟与发展。反思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解教育的过程,也是促进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自我塑造是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条件支持,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自主自觉、自我塑造,是当前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
在明确目标中产生新动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在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时,应根据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设置相应的专业称号,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定期开展评选活动,从而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快优秀教师的成长步伐。因此,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必须对自身所对应的专业称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专业称号的细化标准做到了如指掌,然后制订好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专业发展计划,并对照目标加以落实,待到正式评审工作开始后,就能比较顺利地评选为县(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专业称号。
与此同时,一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增加了特级教师评选的名额,缩短了特级教师评选的年限(3年变为2年),而且启动了教授级高级教师的评审工作,这无疑为优秀的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职业学校高级教师要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对照评审条件,在教育、教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作出显著业绩。
在读书学习中汲取新营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教师每天和书本打交道,读书学习理应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教师每天面对着求知的孩子,读书学习理应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人员,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神圣职责,读书学习理应成为自身专业生活的基本内容。教师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读书学习,才会逐步成长为一名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智者,才会逐渐改善自己的知识、能力、态度、教学方法、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职业学校高级教师的读书,要重点读好三方面的书。熟读教材是核心。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和融会贯通整套教材,才能高屋建瓴地设计出符合学情的高水平教案,才能从容地调控课堂。精读教育理论是关键。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只有通过系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夯实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浏览百科全书是基础。教师要做一名杂家,既要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滋润其人文素养,还要浏览科技文献,滋养其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新魅力
课堂教学的新魅力,凸显在别具匠心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核心工作,问题设计的水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设计应力求做到“真、准、整”。所谓“真”,就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梯度、有质量、有价值、有科学含量的真问题。所谓“准”,就是指问题题干简洁明快,不冗长空泛;问题用词反复斟酌,不信口开河;问题表达严谨缜密,不粗制滥造;所谓“整”,就是问题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前后勾连、相互补充、主次分明的问题链,使之成为具有整体特质的主问题。
课堂教学的新魅力,表现在学法指导的循循善诱。智商高的孩子,未必是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智商普通的孩子,如果学习得法,成绩却会比较优秀。于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探寻,必然是学法指导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新魅力,体现在教学理答的精彩纷呈。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和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因此,追求精彩的高效理答,理应成为职业学校高级教师的智慧追求。
课堂教学的魅力,呈现在课程资源的自如运用。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资源,更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让课堂教学因资源的恰当使用而充满活力。
在教学研究中拓展新视野
教学工作是一项高智慧的创新活动,因此,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案例研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事案例研究,就是研究者(即教师)通过对研究对象(即具体的案例)的归纳,对其进行分析、推论,提出研究发现结论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教师自身更注重教育细节,更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更注重反思,更快地促进专业的发展。
二是叙事研究。比案例研究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首先,叙事研究要叙述好故事(这些故事要有连续性,有内在联系),但故事毕竟是狭窄的、个别的、特定情境下的事情,而要一连串的故事才能组成对事情的说明。其次,研究者(即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分析研究这个故事,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产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体验,真正起到“以事说理”的效果。
三是课题研究。与案例研究、叙述研究相比,课题研究是一种极为规范、极为严谨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评价和推广等几个方面。一个致力于在教育教学上有建树、专业发展有作为的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必须要从事课题研究。这是因为,研究课题需要思考,做课题研究贯穿着思考,并形成思考的结论,还培养着思考的日常习惯,加快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在教学反思中萌发新追求
绝大部分的职业学校高级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宝贵财富,值得好好珍爱和利用。但是,“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G.J.Posner)的这一名言道出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如果要使自身的发展不停滞,就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不仅是职业学校高级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其必须具备的筹码。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基于自身对专业化发展的强烈需求,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主动地提出质疑和改进方法的行为步骤,是对自己过去专业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对自己现有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理性审视,是进一步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提升,实践智慧的升华,主体意识的认同。
依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环节,可以采取不同的反思方法和反思策略。第一,螺旋式反思,就是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作循环反思,即“课前预测,前瞻性反思;课中应变,监控性反思;课后感悟,批判性反思”。第二,内省式反思,就是教师个体通过觉察、矫正、完善等方式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审察、自我内省、自我批判的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说课、写反思日记、教学再设计等。第三,外援式反思,就是依靠学生、同伴与专家的外援和引领,在双方的共同交流和相互合作中,深层次地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案例解读、观摩教学、学生反馈、专业引领、微格分析等。
在提炼风格中形成新特色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敏感期和差异性,还会有阶段性的特征。作为一名有思想的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大多跨入了成熟期的行列。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游刃有余,在课堂教学上得心应手,在教育科研上颇有心得。在领导眼里,他们是最可放心的教师;在教师心中,他们是最受尊重的师长;在学生心中,他们是最值得信赖的长者。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他们中间的数量可观的高级教师,已经步入了“高原期”的行列:或产生了职业的倦怠感,或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或成就感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
教师职业计划范文3
一、 教师专业“同质化”发展的原因
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质化”倾向早在本世纪初就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一些专家利用各种媒体发文呼吁,并提出应对之策,但一直没有引起业内人士的更多关注。于是此种现象愈演愈烈,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如此严重的地步,原因何在?(1)教师成长背景中有着极为深刻、难以抹平的“应试教育”的痕迹。(2)教师来源过于单一。一个地方、一所学校、一个教研组的教师多为本地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同出一门”、“近亲繁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视野的封闭,教师专业发展严重雷同化。(3)教师受到“集体备课”的干扰。在急功近利的管理机制下,“集体备课”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短、平、快”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却不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是一种“缺钙”的教师成长方式,使得教师职前教育中“同门化”的先天不足雪上加霜,一旦“先天不足”与“后天缺钙”产生叠加效应,那么,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的缺乏便不可避免,这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修班等,用整齐划一、同质化的内容,对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内容注重了教师群体统一性、标准化的共性需要,却忽视了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的教师的个体需求;注重了以谋生为特点的教师职业课程培训,却忽视了以自我实现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生命课程培训。(5)当地或本校专家、名师的专业引领,固然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但这些专家或名师很容易成为众多教师模仿和学习的标杆,从而共同走向一个相同或类似的教育研究领域。(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强力推行的各种教学模式,就是新形势下的一种“同质化”教育思维,很容易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模式化的范式。
如何破解教师专业“同质化”发展的困局?我们认为,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根据其自身的才情和发展优势,并依据学科的特点,“因人制宜”、“因科制宜”,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二、 教师专业“同质化”发展的破解
1.创新教师个性化的发展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套餐”
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因此,必须按照“让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的发展理念,“因科制宜”、“因人制宜”,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创新教师个性化发展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套餐”,分类、分层、分岗、分人按需培训,引领每一位教师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建立中青年教师示范性培训机制,通过外出研修、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式,促进他们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发挥“领雁”的作用。建立老教师榜样性培训机制,通过互动交流、集中研讨、案例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引导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积极性,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提供“菜单式”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由教师自行选择,从而取得培训的实效。
2.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才情和发展优势,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特色提炼和风格定位
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学习内容、努力方向和成果指向,因人而异地指定风格相近或相同的导师引领,导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为每一个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专业成长行动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才情和发展优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进行初步的特色和风格定位。通过专家示范、导师引领、外出观摩学习、导师跟踪听课指导,以及上公开课等形式,通过课堂诊断、案例分析、课堂艺术提升等手段,淬炼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品位,实现在导师引导下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个性化成长及特色化发展。
3.依据学科特点,加强理论和专业研修,丰富并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学校可结合开展的“书香满校园活动”,向教师推荐经典教育名著,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对本学科传统的经典理论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要让教师在一个较广阔的学科文化背景上全面地了解本学科近期发展的状况、发展方向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学习并掌握本学科一些主要的前沿研究成果,从而选择自己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重点。
教师职业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优化
[作者简介]农海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系高级讲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89-0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会计学科,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国家教委也要求各高职院校实行“2+1”教学模式,即在学校学习2年,第3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那么,在“2+1”教学模式下,校内的教学时间减少了,如何在会计教学上逐步提高现有的教学质量,优化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调整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一)明确培养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过程最终达到的状态或标准。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专业实践性强,岗位要求操作性和技术性强,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具备一定管理知识背景的技能型会计实务人才,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胜任企业的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具备会计专业处理能力、人际沟通协作能力;具备爱岗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改革时都不能偏离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将来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主要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会计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决定了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当前会计课程设置的结构缺失主要表现在:会计专业课所占比重较大,专业实训所占比重较小,相关学科课程的比重就更小,甚至空缺。这种格局与会计职业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业务创新层出不穷是不相适应的。为此,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会计人才培养要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框架设计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在会计专业理论课的调整,上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在专业实践课上,以“强化实务”为原则;实践教学学时数应不低于总学时的50%,并且要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要和符合学生不同个体素质为标准,体现“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操作”的教学,适当降低理论课的难度和深度,增加现代会计内容,压缩非常规会计教学内容,提高会计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在组织教学形式上,以“考证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组织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各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筹码,会计职业教育要以此为契机,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会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要让每个高职会计毕业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和珠算等级证。只有这样才能在岗位需求上寻求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二、转变会计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一)树立全新的会计教育理念观
我国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理念虽然有新的转变,但是仍偏重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对加强实践教学深入不够,对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重视的程度不够。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因此,在理念上应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树立平等教育与个性教育观念,树立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二)倡导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适应“2+1”教学模式,必须改传统单向教学方式为双向教学方式,必须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使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转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应“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教学内容上强调“用”,在培养能力上实现“两个三教”,即教知识、教能力、教素质;教会学、教会用、教会创。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应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传授知识向培养动手能力转变,推行“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重视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质量
(一)会计职业判断力
所谓的会计职业判断力是指会计人员对制度和准则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简单地说,这种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在校会计专业学生是会计的后备人才,必须对学生职业判断力进行培养。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职业判断意识,要注重风险意识的灌输,将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风险预测能力。对《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的学习,进行专题讲座与讨论,邀请企业界成功人士进行演讲,利用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经济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判断能力教育等。通过这些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为顺利地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其次,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中,贯穿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加深理性认识,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做到把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最后,在顶岗实习中,让学生参与实际业务的处理,让学生在真实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磨练,同时也现场感受会计职场的氛围,并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也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检验。
(二)动手操作能力
财会动作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动手能力,是指财会人员在制票、填证、记账、编表等账务处理时的一系列动作应符合会计动作程度、动作方法和规范
化要求,力求达到熟练、协调、迅速、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财会技能考核的着眼点,实现这一能力的途径是强化实践教学。可采用单项实训、分项实训、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外顶岗毕业实习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应建立起多学科、多环节、立体化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会计实践课程不应再设置为过去的一门会计实验课程,而要取代以多学科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能力训练课程和审计学、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等案例分析实践课程。做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仿真实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手工操作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用人单位聘用会计工作人员时都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这就应当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操作锻炼,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三)职业核心能力
所谓的职业核心能力又称关键能力、基础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它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财会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很好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有很好的社会融合能力,是一个对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兼备的岗位。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方法的能力,可以通过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与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它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会计人员身处经济工作第一线,要对企业的股东、经营者和政府负责,工作强度和职业风险很大,财会人员除了要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外,还需要学会寻求同事的理解和合作,化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是会计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有助于其在会计职业生涯中稳定发展。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规划,在教学环节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积累效应,使岗位专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采用这样的逐步渗透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专业能力和多种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社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是确立教学方法改革方向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记账员,而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会计人才。社会需求的变化使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了鲜明的专业特点和时代特点,为此,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强调“活”,在教学手段上强调“新”。今后的会计教学方法应由单一方式向多元方式转化,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甚至多向交流转化,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化,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由注重记忆训练转变为原理应用。如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将课堂讲授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利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等手段辅助于教学,尤其是计算机模拟教学或模拟仿真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应当采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会计教学软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中一直保留下来的优秀部分三者结合的新模式。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教学环境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处理更多地依靠实践来掌握。没有足够的实训练习或实践教学,会计专业学生很难透彻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技能。会计模拟、实训基地是会计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会计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包括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建立起自己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但是有部分院校并没有为会计专业建立起独立的实训室,有些院校是几个专业共同使用一个实践、实训(或实习)场所,这就使得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会计模拟实训资料陈旧,仿真性差,实训的方式单一,为此,应根据新准则的变化对会计模拟实习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将环境模拟、角色模拟升级为对真实经济业务的核算、对真实账务的检查和对真实会计资料的分析、运用,也就是将从书本中学习会计转变为从真实的证、账、表中学习会计,这不单是实习方法的改革,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改革。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化建设上,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并与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挂钩,当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成立会计公司。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会计的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能力
(一)提高会计教师的执教能力
师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探索如何培养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最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会计教师除少部分从企业调到学校任教外,相当一部分是每年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这类教师由学校进入学校,虽然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功底,但缺乏会计实践锻炼和实践经验,缺乏对会计实务的全面了解,对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很难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这部分年轻的会计教师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育学、教学法的学习,不熟悉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此,首先要对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这类教师进行从事教师职业的岗前培训。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学习讨论文件精神、外出参观考察、教学教改研究、学历教育及“传帮带”等手段,使教师真正领会高职教育理念、提升理论水平与执教能力,逐步锻炼出一支教学水平高、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当今世界会计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合格的会计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观点、学习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信息,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构筑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职业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 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9-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基于GPS、GIS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基于GPS、GIS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2.8基于GPS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教师职业计划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成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改革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特别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多的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是一支相对年轻的队伍,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程度不是很高,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加面临着专业化发展的严峻挑战,信息技术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现状
1.1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只是一门学业水平考试课程,不需要参加高考。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就是一门副课,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不被学校重视、不被领导看好、不被学生正确认识、还要受到家长反对。信息技术教师也就成了非主流教师,地位变得异常尴尬,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2角色定位不清晰
当前,信息技术教师经常被视为教辅人员,在学校中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机房管理员、电脑维修工、多媒体设备操作员,还是网络管理员,还要给其他学科教师制作课件。在很多时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被忽视,为了完成日常的繁杂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这是困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难题。
1.3自身整体素质不高
一方面,在教师专业构成上相对其他科目的教师复杂。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而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转行过来的,在信息技术专业能力上相对薄弱。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中较大部分并非师范类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学师范教育培训,在教学能力和经验上又相对缺乏。
再次,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是一门新型学科,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的教师数量不多,而且在有限的人员中,高素质、能力强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更少。
1.4专业发展不畅,学习压力巨大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很多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在职称评审时由于学科专业问题导致极不顺畅。而且,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发展更为迅速,课程标准和相关规定变化也最为剧烈,在相关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相同的职称升迁,往往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2.1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宗旨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素养。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导致知识更新极快,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具有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2)科学文化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艺术美学知识等。
(3)能力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信息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全面创新的能力。
(4)职业道德素养。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都应该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具有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遵守信息时代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利用信息技术。
(5)身心素养。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性,这样,教师才能成为知识、能力、品德、审美等全面发展的教师。
2.2做好角色定位和转化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新课程改革赋予信息技术教师以新的角色、新的地位。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的重大变化,教师成了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3.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要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状况,适应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专业素质、信息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探究、总结、反思、创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而要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
3.1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1.1加大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力度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增强学生信息化概念,重视信息化教学,改变学生认为信息课程可有可无的观念。
3.1.2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立足教师专业素质状况和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建立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的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网络,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实效。
3.1.3加强区域师范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师范院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学任教。对从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教师要进行岗前培训,并建立信息技术教师在职进修制度。
3.2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3.2.1严格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方案,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学校要着眼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严格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功能和价值。
3.2.2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在资金投入、时间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学校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3.2.3构建教研平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建立以学校为主的教研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构筑学习型、研究型、交流型的教研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交流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2.4建立激励制度,给予教师成就感
学校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其待遇和声望,增强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信息技术教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教学任务以外,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的机房管理、网站维护、课件开发、设备维护等工作,学校应给予肯定。
3.3教师自身要积极寻求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3.1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新课程观与教学观。要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主体参与的价值,推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3.2制定自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建立专业责任感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合理的规划会使我们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发展的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应热爱自己的事业和教学岗位,制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建立专业发展责任感。
3.3.3加强自主学习,丰富学科专业知识习
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内容,选择适应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学习。那信息技术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教育的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丰富学习内容。理论方面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教育科研方法以及人文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基本功方面应加强教学设计及课堂应变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方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掌握专业技术和能力。
3.3.4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但是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而且也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参与课程的开发,能增进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并促进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
3.3.5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
在职学习与培训是更新、补充知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层次的学习、培训、研修是信息技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研修,可以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全面认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3.3.6加强同行交流与合作
互动交流和合作是信息技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捷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都离不开专家的指引和同行的帮助。信息技术教师尤其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加强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交流不仅可以促进认识的发展,还能开阔视野,提供成功经验或教训;相互合作则可以在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相互提升,互利互惠。
3.3.7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研究促进自己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教师立足学科教学,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会快速弥补自身专业能力短板。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不懈的做教育教学研究可以锻炼思维,促进教学风格和教学经验的形成,同时也使教师逐渐具备较强的科研素养。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3.3.8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实践中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观察、监控、调节和自我评价,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养成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尤其要有在实践中反思、完善教学行为的能力,从而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任务,还担负着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以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才能胜任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贺长波.谈新课改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2)
[2] 杨莉.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尴尬地位[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0)
[3] 朱胜革.我国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2)
[4] 许之民,许之安.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重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5] 陈东裕.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