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政府统一部署,部门各司其职,条块联合行动,着力做到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经常化,专项整治全员化、制度化,目标任务具体化、刚性化,坚决杜绝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实校园及周边食品摊点日常巡查制和责任制,取缔校园及周边食品制假售假窝点及无证无照食品摊点、小餐桌,有效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三、整治内容

针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按照全覆盖、高密度、多频次的要求,扎实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

(一)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的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是否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落实食堂管理制度及责任制,食堂的硬件建设是否达标,食物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的购进渠道及索证验收、贮存,废弃食用油脂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加工环境、食堂餐饮清洗消毒、防护措施等情况。着力打击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违法使用添加剂和使用不合格调味品等违法行为。

(二)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内部及周边食品商店的检查。一是查证照持有情况,从业人员必须人人有健康证;二是查食品来源、进货渠道和进货台帐记录,做到件件能溯源;三是查食品质量,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做到不合格食品件件销毁。

(三)加强对学校周边小餐桌、流动摊点、餐饮店的检查。对小餐桌和固定场所的经营户检查证照的合法性、食品加工经营情况和原料来源、进货渠道,以及是否存在使用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等原料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对学校周边流动食品摊点经营户督促其按要求办理相关证件,入室经营;对流动摊点、无证照小餐桌、餐饮店由卫生、工商、城管、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坚决予以取缔。

四、责任分工

(一)卫生部门承担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做好整治方案拟定、信息收集、活动开展情况督查和总结上报等工作。

(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饮食店的食品安全检查

(三)教育部门负责对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各学校(幼儿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四)工商部门负责校园及周边食品商店经营的食品安全整治。

(五)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学校周边流动食品摊点取缔工作。

(六)公安部门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整治的各项任务,对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涉嫌犯罪的案件立案查处,并对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对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整治行动,督促辖区内学校(幼儿园)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流动摊点、小餐桌的清理取缔工作。

五、工作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摸底排查阶段(5月10日前)。各检查组要抓紧开展调查摸底,建档造册,查清学校周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一是摸清所有学校的数量、分布情况,二是查清所有校内食堂和商店的数量、食品安全状况及存在隐患,三是查清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含小餐桌)的数量,四是查清校园周边无证流动摊点的数量,并对其进行教育,劝其歇业、改行,限期改正。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5月11日-20日)。各检查组根据方案要求,集中行动,齐抓共管,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现场检查存在问题责令改正的单位,要进行复查,确保改正到位,对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小餐桌坚决予以取缔。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5月21日-25日)。集中整治行动结束后,各监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反复进行巡查,确保不反弹、不复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使整治效果得到巩固。各检查组要将整治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5月23日前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报区政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为加强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区卫生局局长、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两个检查组,一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区教育局、工商分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各抽调一名业务人员参加,城管执法分局、公安分局各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参加,具体负责街道、街道、经济开发区各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二组由区教育局牵头,区卫生局、工商分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各抽调一名业务人员参加,城管执法分局、公安分局各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参加,具体负责街道、街道、街道、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综合项目区各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2

关键词:高校 食品安全 管理

1.引言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通常按病原学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采购疏忽,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储存或加工方法不当,工具、容器生熟不分,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误食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植物或其一部分,误服或滥用有毒化学物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历年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食物中毒,而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食用了受细菌污染、腐败、霉变的食物而引起,与食品加工、食品储存、销售环节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意识淡薄等密切相关。

2.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学校食堂供应量大,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加工手段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入较多危险因素,如原料变质、烧煮不透、储存不当、人员带菌等。

2.2供应时间集中,即时加工,即时消费的方式,食品无法做到经检验合格后再食用,这意味着食品安全的风险比工业化生产的食品更大。

2.3高校食堂饭菜价格低廉,技术含量较低,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流动频繁,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3.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践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我校食堂采取了下列措施。

3.1原料管理

关键点:源头控制、详尽记录、定期评估

控制物资采购关、验收关,从源头杜绝“三无”产品、有毒有害物资、过期物资进入食堂。

3.1.1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制度,严格查验工商营业执照、高校食品供应准入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经营信用良好的供应商进行招标供货。

3.1.2严格验收制度,各类物资都有具体、详细的验收标准,都必须有三人以上参加验收。

3.1.3建立了供货商的评估制度

定期召开供货商会议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责任。同时组织由食堂管理员、厨师长、库房保管员,验收人员等组成的评估小组,对供货商所供物资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对未达标者实行淘汰。

3.1.4完善索证建档制度:由各食堂管理员、采购员、验收员负责收集每批次货物的有效检验合格证、肉类食品检疫报告,察验包装、厂名、生产日期等,分类建立档案,以备查验。

3.2储存管理

关键点:包装污染,分区、分类储存

严格遵守食品的储存管理制度,检查外包装,避免交叉污染;按产品的储存要求分区、分类存放;专人负责各区域的温度和卫生检查;食品添加剂专柜储存;定期检查,杜绝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按需采购,先进先出,避免积压。

例1:冻库管理

冷冻、冷藏

危害分析(HA):原料存放不当、不及时、不卫生

控制要点:

1.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冷冻温度低于-10℃,冷藏温度1—5℃。2.设备内外保持卫生。3.生熟食品分开存放。4.检查出库食品是否变质、腐烂。

责任人:

管理等级:重要

(见表1)

验证:管理员、厨师长二级督查

3.3加工管理

关键点:农药污染、异物控制、加工温度、凉菜管理、高危食品、餐具洗消、餐厨垃圾、严格留样

对上述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后果上墙公示,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明确责任和责任人,实行程序验收,成立质量、安全检查组和专职的检查员,定期进行检查纠偏,检查结果与责任效益挂钩,奖惩落实。对加工完成的食品全部留样待查,并安排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严格标准、专项记录。餐具集中采用化学和物理二种方式进行消毒、清洗;餐厅设消毒池,采用化学消毒方式对工用具进行浸泡处理,所使用的消毒粉均达到相关要求。

例2:重庆医科大学膳食科慎用食品和特殊岗位加工责任人登记表(见表2)

例3:冷菜加工管理

CCP3凉菜加工

危害分析(HA):菜品未煮熟断生,佐料、盛装容器不卫生

控制要点:

第一、专用佐料不混用。第二、专用器具无污染。第三、专用房间禁外人。第四、氽水查透防不熟。第五、直拌凉菜要洗净。

责任人:

管理等级:特别重要

验证:经理、管理员、厨师长三级督查

3.4食品添加剂管理

关键点:准入控制、使用管理

统一采购、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严格标准、专项记录。

3.5售卖管理

关键点:成品检查、专人看管

每一个菜品在上柜前食堂安检员都要经过看、闻、尝等方法进行售卖前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出售;窗口的待售食品必须派人看管,不得离人,预防人为破坏或投毒。

3.6核心区域管理

关键点:管理、视频档案

门禁系统:本餐厅员工输密码进入核心区域。

视频监控:对重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

3.7人为因素管理

关键点:谈话制度、培训制度

谈话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定期与员工谈话,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并作详细记录,注意对员工的日常监管和情绪引导,特别是对受处罚、辞退的员工,要防止其情绪异常,人为破坏。

培训制度:入职培训、专项培训。

3.8卫生管理

关键点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奖惩挂钩。每学期至少两次对食堂的周边环境进行喷药杀虫;食堂所有对外的通道都安装防鼠、防蝇设施;冻库、冰箱、冰柜等,每周至少一次用消毒液擦洗;凉菜间、售卖间每天两次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4.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4.1岗位培训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

员工培训是以改进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社会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益为目的的一种学习过程。人与事的结合处在动态的矛盾运动中,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是靠人员流动,即用“因事选人”的方法实现人事和谐,二是靠员工培训,即用“使人适事”的方法来实现人事和谐。对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而言,培训的意义在于: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食品中毒案例的分析,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减少因无知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培训标准的规范化操作要求,减少员工的随意性,降低因手工操作引入的危险因素。让员工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4.2制度建设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保障

制度建设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所有员工食品管理工作、行为的规则、条文,有制度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形成了较好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秩序,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护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关键是要管用、可行。制度都是人订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组织或团体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4.3检查落实是学校食品安全安全管理的关键

涉及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规章、办法、规范非常多,但如果不能抓落实,最终就成了一纸文件和口号。有位中国企业家问世界最成功的CEO韦尔奇:“你所谈的东西,我们也知道,但为什么我们和你们的差距那么大?”韦尔奇一字一句地回答说:“你们只是知道了,但我们是做到了。”这就是差别。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没有大事,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制度必须不停地督促、督促、再督促。抓落实的诀窍就是跟进、跟进、再跟进。

4.4文化熏陶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根本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一个团队亦是如此,食堂的文化建设绝非是‘对内提个口号,对外做个广告’,我校食堂提出“己所不食、勿施于人”、“把学生当子女,把工作当积德"的理念就是我校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对广大师生的一种组织承诺,是衡量全体从业人员的一个价值标尺。也是我校食堂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3

[关键词]日本;食品安全机制;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90―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外食品安全规制变迁的比较制度研究”(批准号:07Jc79007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制度失缺下的中外食品安全规制比较研究”(批准号:08JJ0036)

[作者简介]何薇,云南民族大学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行政制度与政策;(云南昆明650031)

时洪洋,江西中医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学。(江西南昌330004)

一、规制与食品安全规制

作为社会性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规制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为目的,对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一定的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社会性规制。在国外,食品安全规制已形成三次浪潮,即:行为规范(Practices)、危害性分析(HACCP,又称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和危险性分析。第一次浪潮为建立良好的生产规范(GMP);第二次浪潮的重点是鉴别、评价和控制食品中危害因子;第三次浪潮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人类健康和整个食物链。世界卫生组织(WH0)、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62年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其颁布的食品法典,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贸易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基本参考标准。随着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第三次浪潮“危险性分析”的到来,对人类健康和整个食物链安全的关注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众多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都加入了关心食品安全的行列,甚至制定了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多边协定,WHO也提出了“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草案”(D.Banati)。

二、日本食品贸易中的安全规制

1.相互协调的食品贸易安全规制机构

日本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主要有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日本法律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

食品安全委员会(FSc)于2003年7月设立,主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部门(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进行政策指导与监督以及进行风险信息沟通与公开,直属于内阁。食品安全委员会设事务局,负责日常工作。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权独立对食品添加剂、农药、肥料、食品容器,以及包括转基因食品和保健食品等在内的所有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分析、检验,并指导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

农林水产省成立消费安全局,主要负责:国内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在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在生产、销售与使用环节的监管;进口动植物检疫;国产和进口粮食的质量安全性检查;国内农产品品质、认证和标识的监管;农产品加工环节中推广“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流通环节中批发市场、屠宰场的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搜集、沟通等。

厚生劳动省将原医药局、食品保健部分别改组为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增设食品药品健康影响对策官、食品风险信息官等职位,增设进口食品安全对策室,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部主要负责:食品在加工和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定食品中农药、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和加工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进口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检查;核准食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许可;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以及食品安全信息等。

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在职能上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各有侧重。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阶段;厚生劳动省负责其他食品及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食品的进口和流通阶段。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则由两个部门共同制定。

2.具有较强时效性、完善的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体系

日本《食品卫生法》于1948年颁布并经过多次修订,仅1995年以来就修改了10多次,最近一次修改在2003年5月。为了进一步强调食品安全,2003年日本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为日本的食品安全行政制度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要素。一是确保食品安全:以消费者至上为原则,以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二是地方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参与。三是协调政策原则:在决定政策之前进行风险评估,重点进行必要的危害管理和预防,并实施风险信息交流。四是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进行风险评估,并向风险管理部门也就是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提供科学建议。“消费者至上”、“科学的风险评估”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监控”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的食品安全理念都得到确立。《食品安全基本法》要求在国内和从国外进口的食品供应链的每一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并允许预防性进口禁运,使日本政府在元法要求出口国遵循和日本国内相同的强制性检验程序时可根据该法对进口产品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从而从制度上保证食品安全。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法规除了两大基本法之外,还包括了《农药取缔法》、《肥料取缔法》、《家禽传染病预防法》、《牧场法》、《土壤污染防止法》、《农林产品品质规格和正确标识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防治法》、《农药管理法》、《持续农业法》、《改正肥料取缔法》、《饲料添加剂安全管理法》、《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包装容器法》、农林规格制度(Japanese Agricutural Standards,JAS)等。随着国内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扩大,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标志标准”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领”,并于2000年制定、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日本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JAS)还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加以标识,经过指定机构认证方能加贴有机食品标识。

3.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及标准

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全国48个道府(县)、市共设有58个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农产品和食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各级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

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了2000多个农产品质量标准和1000多个农药残留标准。农林水产省颁布了351种农产品品质规格。日本希望通过严格的针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制度,确保进口食品安全。根据新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日本于2006年5月起正式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

制度》,禁止含有未设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且其含量超过统一标准的食品的流通。2004年8月公布的《肯定列表》在原来仅制定残留标准的350种农药基础上修改和制定了669种农药、添加剂和动物用药残留标准,基本覆盖了世界上实际使用的700多种农兽药,对没有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兽药设定的“统一标准”数值非常低,仅为O.01PPM,实际上就是禁止尚未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食品进入日本。

综上所述,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日本食品安全规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贯彻遵循了消费者至上的基本原则,实施各部门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策略。食品安全规制部门均把消费者健康保护和利益放在最高地位;严格贯彻产品责任原则,要求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对食品安全负有全部责任;在保护健康和保障安全中应用预防性原则(在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预防性措施);食品安全管理高效、透明、可靠。强调法规管理机构的一致性、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的一致性、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一致性、各部门协作的一致性、公众的积极参与性。

其次,日本通过比较完善的时效性很强的严格食品安全规制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构筑了保证食品安全规制体系和食品贸易的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本的食品法规种类很多,涉及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领域,与法规相关的标准也很多。日本还制定了大量的涉及食品安全的专业、专门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规章及实施标准、检验检测标准等。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质量标准等,从方方面面完善了食品安全规制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范围包括了农作物的生态环境质量、生长、采收及加工的全过程。整个法规体系形成一条主线,多个分支,脉络清晰的框架。各法规间相互补充,系统全面。

第三,日本特别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连续管理,注重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强调预防规制,抓住了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强调所有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即运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3种模式。风险评估的基础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包括食品或饲料的各个环节得到的数据、疾病监督网络、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分析等;科学地协调与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交流也需要科学信息的广泛产生和及时获取,这些都体现了法规的科学性。日本将食品安全的行政管理法规和技术要求相融合,对于政府管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使规制机构责权明确,可依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日本的《食品卫生法》仅1995年以来就修改了10多次,最近一次修改在2003年5月,可见其效率之高。

此外,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还重视食品溯源制度为基础的风险管理、食品与营养标签制度、信息制度,重视信息技术的积极利用,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监督,加强信息的供给,确保食品安全规制透明、公正、公开,使规制合理、合法、可信、可靠,使食品安全规制切实达到了保护消费者食用安全,起到了良好的规制效果。

三、日本食品贸易规制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启示

首先,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和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效率,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证。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的一种重要经验就是由统一协调的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机构对食品安全进行规制,同时辅之以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加强规制规制者。日本尽管由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两个机构负责食品安全规制,后来增加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部门之间综合协调统一,保证了规制高效、经济。借鉴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我国宜组建一个跨部委的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机构来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机构的领导和组织下,以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以检测技术为评价和控制食品污染的主要手段,建立快速预警应急系统,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涵盖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方面。

其次。建立、完善一个以食品安全核心法律为基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法规新框架,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框架,有效减少了契约不完备可能造成的败德行为和逆反选择行为的发生。控制源头是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的经验,可以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实行管理为主线,重新通盘考虑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调整,使法规覆盖整个食品链的全过程。核心法律的建立将会对我国食品控制措施的效能产生深远影响。还要加快相关配套法规体系更新和完善的速度,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要根据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加快法规体系更新和完善的速度,防止在发生全球性食品安全事件时形成被动局面。我国还要考虑食品安全立法的国际化。在法律框架下,保证依法规制。

再次,建立和完善预防性的规制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西方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规制普遍强调预防性原则,普遍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预防性的危害与关键点控制体系,加强风险预测与风险管理,同时加强风险交流,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极致。这样规制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即使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最低程度的。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4

*医学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普通专科学校。于1966年4月创建,前身为青岛医学院分院。目前普通专科在校生4500人。20*年,经省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我校学生食堂有3个,均实行引进社会力量、目标责任制经济承包管理。现有职工数:70人;其中正式职工:7人,临时工63人;食堂建筑面积:342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50万元,净值75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

我校学生食堂管理机构名称为*医学专科学校总务处膳食科,科级单位。管理人员7人中,文化程度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2人,中专(高中)学历4人;学校1999年以来向食堂投入经费4*.3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296.3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其它支持92万元。食堂向学校每年缴纳管理费。20*年缴纳管理费25.54元,所缴纳的管理费全部用于食堂正式职工的工资、资金及有关伙食的其它开支。20*年营业额161.67万元,毛利率15.8%。

二、学校食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1996年下半年学校开始对食堂实行经费、任务承包。1998年实行半企业化管理,学校允许膳食科20%以内的盈利,以支付全体炊管人员的工资、资金等所有开支。学校每年为膳食科投入小型设备、维修费2.5万元,餐厅管理费及其它费用2万元,用于餐厅临时用工人员工资、资金及劳保的购置,大型设备由学校投入。2001年开始,对各作业组进行投标、招标、承包管理。学校鼓励膳食科拓宽创收渠道,增加服务项目,弥补经费不足。膳食科的财务接受学校财务审计处和上级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

三、学校饮食服务社会化改革情况

伙食工作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学校领导高度重

视学生炊食的安全卫生工作的稳定发展,特别关心学生饮食生活质量和伙食服务水平,经常把学生伙食工作纳入学校办公会的重要议题。专门成立了分管校长、学生处、总务处、保健科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伙食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始终把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作为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科学规划了可持续发展的伙食管理工作。

学校坚持学生食堂公益性非营利的原则,在食堂对外承包标底问题上非常慎重,并不是越高越好,根据投标者的自述、投标额和考察了解情况,酌情制定出科学的承包标底,并对食堂所用的水、电、暖、汽实行优惠的倾斜政策,以提高伙食质量,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效益。

鉴于经营承包者不是学校在编职工,学校明确了与承包者的责、权、利关系。鉴定了合同,并进行公证。制定了《*医专伙食工作安全、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医专食堂集体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专食堂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医专食堂面向社会承包经营说明》等规章制度。米、面、油、盐由膳食科统一采购。各食堂都是独立的核算单位,独立组织生产、供应、核算、分配,各食堂之间在公平的条件下,开展有序的竟争,促进伙食服务质量的提高。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检查、有验收、有记录、有考核、有措施、有反馈。

根据*市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我们每年两次组织炊管人员健康查体。炊管人员上岗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食堂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衣帽整齐,严格按照卫生要求和操作程序加工出售饭菜。严禁在操作间、备餐间和餐厅吸烟。操作间内做到生熟分开,摆放合理、整齐划一、清洁卫生。对食堂卫生、仓库及环境卫生采取“四定”方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各食堂严把采购、制作、销售关,由专人负责采购、保管、销售,定期检查、储藏食品,严防有过期、变质、鼠咬和伪劣食品销售给就餐者。配备了“四防”设施,达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食品安全检查小组把各项内容形成量化指标,每星期组织一次综合检查,并把检查记录作为考核依据,每月底对各食堂及个人按得分多少给予奖惩。

餐厅管理规范严格,餐桌椅整洁,地面清洁,玻璃光亮,每天清扫三次,每周大扫除一次。公用餐桌消毒及时,清洁卫生。

我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食堂卫生设施软硬件齐全,多年来从未发生过食物中毒,就餐师生对此都比较满意,也多次受到省、市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好评,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伙食工作检查评估合格单位、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市饮食卫生达标单位、伙食工作先进单位和学校伙食管理示范单位。20*年10月份,我校食堂又被省卫生厅评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

四、建设规范化的高校食堂服务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的看法和建议:

1、健全制度,规范食堂准入、退出制度。

2、引入竟争机制,增强饮食工作活动。

3、财务公开,促进伙食管理民主化建设。

4、建立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伙食质量。

5、强化监督措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5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已经陆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安全技能培训,但经过调查表明,很多学校的培训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许多大学生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但是安全意识仍然非常薄弱,更重要的事,在自身安全防护能力方面,对于许多安全技能及防护措施仍不熟悉。因为,在短时间内,一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影响不大、简单应付、上传下达、流于形式等问题。高校安全教育宣传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宣传工作一阵风,没有对其产生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这种种情况下,能真正掌握的知识很是有限。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1 高校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单一

1.1 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注入式教育模式。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通过阶段性的专题安全知识讲座来实现。所谓的安全教育就是一学期以年纪的形式开几次大学,聘请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人或是校外专家来讲解一些安全知识,时间一般在2~3 h左右。这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学模式,因人数过多过于集中,模式呆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且时间太短,很难达到效果。

(2)活动日和典型案例教育模式。目前,高校主要还停留在利用“119世界安全消防日、交通安全日、食品安全日”通过板报、宣传图画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或是通过对典型的安全事件以大会通报的形式将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学生中进行安全宣传警示。这种阶段性的宣传教育模式,有很多弊端,宣传力度不够,往往是宣传工作一阵风,效果甚微。

1.2 教育模式问题的解决办法

将安全宣传教育课程正式列入高校教学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考核方案,保障每学期有不低于三十六课时的安全专题教育课,其内容应包括交通、消防,用电、校内外集体活动、体育运动、食品卫生、健康、防疫、自救自护等。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成绩及学分计入学生档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自救自护能力,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

2 高校教师队伍的安全意识不足

2.1 教师及辅导员发挥作用有限

(1)目前高校新任教??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学习以及安全技能的训练,对于安全教育知识、及各种宣传防范技能缺乏了解,经验匮乏。在日常的安全教育宣传防范工作中发挥作用有限,力不从心。

(2)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大多数兼职辅导员情况,很多教师同时在学校行政、教学上工作,精力很难集中投入在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当中。且存在一名教师担任多个班级辅导员的情况,一名辅导员负责几百名学生,对于学生的基本信息都很难了解清楚和熟悉,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及防范无从谈起。

2.2 关于教师队伍的改进建议

学校设立专职辅导员岗位,专门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严格控制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以保证辅导员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工作。定期选拔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外出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相关培训学习,让辅导员首先具备一定的安全应急常识和心理教育基础知识,这样在处理学生安全问题应急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在实践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明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学生的安全隐患预防、心理健康疏导、安全管理、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等岗位职责。同时,定期配合保卫部门排查学院安全隐患,使辅导员成为高校安全宣传教育的骨干、能手、带头人。努力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化。

3 科研工作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度不足

3.1 关于校园安全的科研工作匮乏

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是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由于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收到关注,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在整体科研范畴内,所占的权重比例仍然不高。高校科研工作的对于社会焦点问题所应有的服务职能明显较弱,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方向大多集中于社会物质生产、教学改革等方面,而针对当下频发的校园安全问题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较为匮乏。

3.2 改善科研现状的建议

调整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思路,在开展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科研工作的同时,强化面向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科研,将社会需求作为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和方向。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当下新出现大学生深陷传销,非法集资贷款等热点安全问题,及时开展调研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开展专题安全知识研讨会,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同时注重安全教育宣传教材的研究编写工作,深入研究安全教育理念,为安全知识教育教学课程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系统化。

4 构建我院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的建议

4.1 转变认识,明确安全宣传教育意义

针对当下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种种弊端,以该院各处室及二级学院为单位,在全院范围内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旨在转变长久以来师生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

(1)自上而下。

由教师带动学生,先由学校保卫部门成立专门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对学校各处室及学院下发安全隐患排查通知单,采用各部门自查和专门人员督查的形式,先是以部门为单位,对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等问题进行上报及整改,再由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检查监督是否有漏报和整改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各学院所属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处相互配合,针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等学生集中的日常学习、生活区域进行重点排查,从学生食宿问题入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在节假日期间,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安全警示会议和教育,强调部门内部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2)由内而外。

在校内安全排查工作开展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存在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摊贩进行清理,学校保卫部门加强对社会人员进出校园的监管,尤其加大对传销组织人员的进出校园的排查,防止学生上当受骗,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学生处人员及二级学院的辅导员不定期进行宿舍安全检查,对于学生内部的传销和网络借贷平台人员,一经发现,立即上报。针对节假日期间校园周边存在的私家车非法营运问题,保卫处沟通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和治理,各二级学院利用离校前各班班会及学院宣传板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出行安全有保障。

4.2 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改革

以该校化学工程学院为试点,组织一批师范类专业及安全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大一新生入学、大二在校学习、大三毕业定岗实习与求职等不同阶段的情况,制定各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详细讨论制定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方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消防安全及灭火器材的使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开展正常。其中《消防安全及灭火器材的使用》为实训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及灭火常识,由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指导性强。学校定期也会邀请消防部门来校进行消防演习和宣讲。另有,《大学生日常安全防护常识》《护理小知识》等课程正在筹备中,该校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常态化改革的探索和举措正逐步完善。

4.3 强化教师技能培训,提高宣传预防水平

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有着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的高低,?Q定着学院学生的管理质量和教育水平。为提高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与安全防护技能,该院制定相关学习培训政策,于每周二下午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业务学习,除布置和讨论正常教学工作以外,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防护知识宣传工作,使安全教育成为教师日常教研的一部分。暑假期间,学院按批次选拔专职辅导员外出省内外参加培训学习,内容涵盖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平均培训200学时以上,极大的提高我院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培训的开展让教师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安全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指导,辅导员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在学生管理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在辅导员的引导和影响下逐渐加强。

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范文6

遵照校党委的要求,我将XX—XX年度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师生员工作简要汇报,恳请大家的批评,帮助。

三年来,我在不同的岗位上经历了思想和工作逐步适应的过程,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以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勤奋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校长办公室工作的回顾

XX年元月-XX年元月,在校办担任负责综合接待的副主任期间,参与了防控非典、人大选举、更名及更名庆典等多项大型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校办工作的经历使我接触了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全局观念和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二、后勤管理处工作的回顾

XX年调任后勤管理处处长兼后勤国资直属支部书记后,我认识到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牢记坚持为教学科研,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全心扑到工作中,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通过努力,为学校获得了“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绿化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具体如下:

(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身作则,强化服务意识,全处职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有明显提升。

我组织全处人员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处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结合岗位职责,强调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

(二)充分发挥了后勤对学校教学科研的支撑保障作用,为教学科研和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

后勤管理处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根据学校制定的后勤服务标准,代表学校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实体的工作。一年多来,对学生食堂、超市的食品卫生安全、饭菜质量与价格、服务态度进行了多次检查,监督,排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按照“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为教学科研和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对内协调两集团深挖潜力,不断规范后勤服务,精心安排,确保了XX级近9000名新生入住,保证了师生学习生活秩序正常、稳定;对外与太原市水资委、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煤气公司、供热公司等部门协调,为学校争取了政策,节约了资金,保障了生活秩序。如去年冬季,我校的煤气供应形势非常严峻,师生员工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处及时向省、市人民政府反映,并采取调整浴室开放时间、增加部分电加工餐饮设备、根据气源供应随时生产等措施来保证师生的正常就餐,以最大努力保障了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

任劳任怨,甘作为师生服务的老黄牛。去年,我校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职工住宅调配工作在全校教职工的关注中拉开了序幕。我带领全处同志认真调研,先后召开房管会8次,修订了《中北大学住房条例(暂行)》;制定了《新南区住户手册》、《装修管理规定》等办法,对新南区住宅的物业、装修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冒着酷暑,使近500名教职工高高兴兴领取了新房钥匙,有力维护了学校的安全和稳定;耐心走访了所有的拆迁户及遗属;虚心征求了引进博士、教授的意见,汇总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全校公布房源、人员情况,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对、纠正,圆满完成了住房调整工作,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好评。

(三)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竭尽全力履行工作职责。

我认为,后勤工作必须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上任伊始,我改革了校园保洁工作模式,既为80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又使校园环境大为改观,提高了保洁水平;加强了对单身公寓、学生宿舍、公共场所、办公教学区的安全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如改造线路、增加照明、疏通安全通道等,目前,所有单身公寓一改过去楼道内堆放杂物,脏乱差的状况,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本着勤俭办学、节约高效的原则,协调公交公司托管了学校班车,安全、准点、舒适地完成了市内教职工上下班的交通运送任务,学校节约了资金,职工乘车比以前舒适了,教职工普遍反应良好。

为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办公条件,XX年完成维修改造工程多项,涉及实验室改造、教学办公场所改造、水电线路改造、道路改造和校园绿化,所有工程均按期完工,接受了审计处的审计,确保了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

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学校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为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XX年,我指导开展了节能宣传月活动,并实施了澡堂刷卡系统改造,有效减少了水、煤气用量,仅此一项可为学校每年节约经费60多万元;对我校的磁卡售饭系统进行了改造,使我校的餐饮服务迈上了新的台阶。

加强了后勤部门与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后勤管理处网站的开通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网站已受理近1000封师生来信,并被评为“最佳网站”;编辑了11期《后勤工作通讯》,大力宣传学校后勤改革的方针、政策及改革成果;多次召开了学生伙食委员会、公寓委员会和单身职工的座谈会,及时了解师生需求,不断改进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发扬奉献精神,树立了“勤奋热情、诚信务实”的后勤机关工作人员形象。

我加强了对全处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改进工作作风。XX年的几次暴雨,我处干部职工都在防汛一线,确保了学校安全度过汛期;在日常工作中实行“首问责任制”,杜绝推诿、效率低等现象,树立了“勤奋热情、诚信务实”的后勤机关工作人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