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1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智能终端快速普及,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了巨大挑战。本文对移动互联网保险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必要性,研究了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新思路,寄希望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保险;问题

1移动互联网保险的内涵和特点

移动互联网保险是指移动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助获得信息咨询、保险计划书设计以及缴费、核保、承包、信息查询、保全变更、续期交费、理赔给付等一系列保险服务。事实上,移动互联网保险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保险业务和服务直接通过智能终端传递给客户。与传统保险相比,移动互联网保险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移动用户身份相对是固定的,可以直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保险服务;第二,直接通过网络就可以办理保险业务和享受保险服务,终端不固定,交易时间和地点也不受限制;第三,利用LBS定位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与位置相关交易服务。

2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保险行业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特别是在营销模式方面,没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缺乏创新,加大了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也难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空间非常大,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到保险行业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还比较低,但是人口数量却非常多,而且老龄化严重。随着经济不断稳定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3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的现状,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还是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3.1用户需求挖掘存在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消费行为更加理性,网络购买过程可以分为产品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买三个阶段,保险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大力挖掘移动消费群体显性和隐形保险需求,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更多网络用户,这是移动互联网保险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3.2发展方向存在问题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保险,但是,究竟是走移动互联网保险之路,还是走保险移动互联网之路,很多保险公司都存在疑虑。移动互联网的保险,关注的是整个保险市场,需要保险公司借助移动互联网不断革新产品,优化产品形态;保险移动互联网强调的是营销渠道,结合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销售保险产品,开通线上销售渠道。发展方向是现阶段保险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

3.3保险产品创新存在问题

产品始终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武器,保险公司应该要结合互联网消费碎片化、小金额、大批量、高频次的特点设计出多款线上产品。但是目前线上很多产品仅仅抓住了创新这一关键词,没有考虑充分保险产品结构和合理性,各项流程存在不规范问题。产品创新是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必经之路,也是凸显移动互联网保险的重要手段。

3.4营销渠道拓展存在问题

目前移动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还处于摸索阶段,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例如移动Web在网络推广方面存在问题,浏览量非常有限;移动APP的下载量和留存量难以提升等。如何让网络用户从被动保险到主动参与移动互联网保险,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拓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5风险把控存在问题

移动互联网保险主要存在产品风险、信息安全风险、逆选择风险和业务风险等四大风险问题。移动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功能是相似的,所以传统保险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样存在,而且还有可能伴随着一些由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新型风险,直接损害到各方利益。保险公司必须要在风险把控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产品安全性。

4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现阶段,国内各大保险公司都逐步开通了移动互联网渠道,主要包括移动Web服务、第三方销售平台、中介网站、互联网保险公司、移动APP应用等五种移动互联网营销渠道,充分利用了移动终端快速便捷、自由开放、互动共享的特征,让保险交易各方具有多样性选择权,大大提升了保险业务的智能化运作,互联网保费交易额也实现了大幅提升。针对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思路:

(1)一切以用户为中心,把用户需求细分,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移动互联网保险产品,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

(2)结合发展现状,制定移动互联网保险长远发展方向;

(3)运用极致思维,将产品创新做到极致,包括服务和营销模式,全面提高用户体验度;

(4)多渠道并用,找到适合保险公司发展的线上营销渠道;

(5)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实时监控风险,确保移动互联网保险线上平台合法、合规运营,切实维护各方利益。

5结语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2

一、智慧旅游概述

近些年来,在旅游信息化逐渐兴起与智慧城市不断建设升级改造的大背景下,智慧旅游这一命题俨然成为了我国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成为了各个旅游企业争相投资开发的主要方向,成为了学者们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Smart Planet”(“智慧地球”)战略构想是智慧旅游的起源。在此基础上,随后又发展出Smart City(智慧城市)与Smart Tourism(智慧旅游)等等概念。

目前,由于我国对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所以对于“智慧旅游”的概念也就暂时没有标准、统一的说法。综合搜集得到的文献资料并仔细揣摩各个学者对“智慧旅游”定义的方向及主要内容,笔者对“智慧旅游”的定义为: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智慧旅游以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信息处理以及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为基础,以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基本特色,以全新有效的行业信息管理、旅游服务管理为保障,以旅游物理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为目标,最终达到游客体验最优化、社会资源共享与利用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服务”、“管理”、“营销”这三方面是智慧旅游中的“智慧”主要体现。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为营销策略,所以关于另两个方面的内容则不做赘述。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旅游企业可以发现旅游热门现象和旅游者兴奋点,并推出符合旅游者“胃口”的旅游营销主题,从而使得旅游产品和旅游营销策略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此外,云计算技术与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政府、旅游企业从量化的角度去考虑其营销渠道,从而确定营销渠道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发展智慧旅游的益处不言而喻。因此,国家、企业、个人要紧抓这一时代机遇,乘风破浪,为中国旅游发展书写新的辉煌。

二、博物馆与博物馆营销

通过对《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数量将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加。博物馆是展示、宣传、研究、保护人与自然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博物馆始终为大众服务,使得人们能够在博物馆中学习并娱乐。

博物馆营销是指应用营销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博物馆组织特点,使得博物馆开发出更加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产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博物馆进行运营与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营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博物馆营销的首要目标是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不可否认,博物馆营销同时也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其经济效益在于更好地实现发挥社会效益。

现如今,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某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支柱,成为了某些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了社会经济再生产的主干力量。因此,良好的博物馆营销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博物馆营销应以“智慧旅游”的全面建设为基础,打造出不同以往的博物馆产品,使得参观者具有更好的参观互动体验。

三、博物馆营销借助于智慧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宏观分析

根据营销学理论,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分析主要采用PEST分析法,应用此分析方法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做出市场决策。博物馆借助于智慧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宏观分析将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方面进行。

1.政治分析

为了达到博物馆在智慧旅游背景下良好发展的愿景,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期激励、规范博物馆的良好有序发展。2016年,《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2015年,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博物馆、科技馆、旅游景区运用智慧旅游手段”等内容。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质的市场环境、网络环境,奠定了博物馆在“?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

2.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同时国家经济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型。由此博物馆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应满足大众对文化知识的欲望,符合国家产业转型的要求。2015年,中国全年人均GDP约为8 016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是文化消费大幅度的提升、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变低的阶段。因此,博物馆应该以多渠道传递教育信息,宣传特色文化,为大众建立起优质的文化环境。

3.社会分析

由于社会大形势的不断转变,博物馆也应该利用不同的营销手段、紧抓时代机遇,做到发展自身服务社会。CNNIC第38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中指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由此表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机成为了当之无愧第一移动上网终端。

4.技术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博物馆则应顺势做出营销策略的调整,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得参观者的参观体验最佳化、馆内管理效率最大化、文化产品宣传渠道多元化。

(二)微观分析

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对博物馆来说不仅仅是紧跟时代的重要表现,更重要的在于对于博物馆自我发展与创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基础上,线上传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向其他地方展示着属于这里的魅力。博物馆本身所带有的品牌效应使得人们对其印象深刻,但在时代的发展的过程中,博物馆应该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新的目标群体,找寻更为吸引人们的文化品牌。

大多数的博物馆都会在馆内开设博物馆商店销售文化产品,而网络营销则为博物馆商店销售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线上官网、APP等多途径销售,博物馆的经济利润不断增加。如果增加的这部分经济利润用于博物馆自身建设,这不仅减轻了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更进一步宣传了博物馆与其文化产品。

四、智慧旅游背景下博物馆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产品是博物馆营销的核心,博物馆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在于好的产品策略,也就是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等,博物馆可以对参观者的需求与期望进行定性测量,从而推出更符合消费者意愿的博物馆产品。博物馆产品越独特,那么其在是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就更有可能形成博物馆品牌。而博物馆品牌的形成不仅对博物馆自身有好处,更是对博物馆所在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二)价格策略

价格是产品价值的体现。虽然说博物馆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目标,但是经济利益的因素也在其考量范围中。博物馆营销需要大量的花费,这些花费仅仅靠国家财政拨款与企业捐款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博物馆内相关项目(如讲解员、博物馆商店等)的合理经营便是博物馆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一旦博物馆有了额外的收入,就可以用其引进新技术、招揽新人才,那么对博物馆的发展也是极其好的。

(三)渠道策略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应当紧抓线上营销模式。首先,目前很多博物馆已经有了属于自己官方网站与微信公众号,但是这些官方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就只是存在而已,并没有发挥很实际的作用。对于博物馆官方网站来说,其首界面应该充满本博物馆的特色,并及时相关最新信息。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其管理者在开发时不仅仅要注重其在馆内的某些使用功能,如馆内地图、语音讲解等,更要注意其推送文章的质量,使得阅读者乐意去阅读它并将它传播出去。此外,在网购盛行的当代,博物馆商店的建设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馆内了,线上的销售渠道也应该逐渐完善。

(四)推广策略

推广策略的分析与实行对于博物馆品牌战略的实行具有重大意义。理论上来说,推广可分为线上推广与线下推广两个部分。在线下推广活动的同时,博物馆可以使参与推广活动的民众将此次活动经验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站中。线上推广活动可主要以移动终端传递的信息数据有关,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博物馆官方网站等。

五、智慧旅游背景下进行博物馆营销的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一个博物馆借助于智慧旅游发展的大背景致力于博物馆营销,那么对其发展的确是有帮助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博物馆的展品质量真的是达到了乏善可陈的程度,那么它不管它如何进行营销都是没有用的。博物馆的灵魂在于有品质的、合理陈列的展品。因此,专业化的展品收集、陈列、保护是博物馆得以运营的基础。此外,博物馆还需要配备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数据分析人才等。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母婴市场;个性化服务;市场营销;应用

1母婴个性化服务概述

1.1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指的是具有针对性的一种服务的方式,根据用户的具体设定而实现,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向用户推荐并提供所需的信息。根据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个性化服务摒弃了传统的被动服务的模式,可以把各种资源的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主动实施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基本条件的一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

1.2母婴市场个性化服务

母婴市场的个性化服务,指的是为满足孕妇、产妇、不同时期和月龄的婴儿一定时间段的相应的需求推荐和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这种服务把母婴市场寻求商品和服务时相对被动的局面转变成主动为每一位孕妇、产妇及婴儿量身定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把母婴市场的单一服务转化为全方位、个性化和多视角的整体的服务。

2母婴市场营销中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母婴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越来越多的母婴也因此面临着各种各样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母婴市场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发展个性化服务,母婴市场上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传统的经营理念缺乏多样的竞争手段

母婴市场也就是近几年才开始迅速兴起,对于市场的繁荣现象,经营者们乐此不疲,母婴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使他们极其享受,所以这一时期的经营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阶段,以市场的生产为主要导向,消费者的消费随着市场提供生产为准则,这种销售方式比较被动,好多商铺还是开门等待消费者主动购买。如果母婴市场实现个性化服务,把被动等待的销售模式转化为主动寻找人群进行消费作为经营的理念,使营销在起跑线上就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2.2小的商品差异化缺乏特色的销售方案

现在母婴市场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童装、奶粉、辅食、玩具、尿不湿、孕婴保健食品等,各大母婴店经营的产品和品牌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如每一家母婴店里里销售的尿不湿几乎都是如花王、好奇、安尔乐、帮宝适、妈咪宝贝等市面上有的品牌,而母婴市场也随着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商业聚集的圈子,一个店铺的周围经常会有很多家相似的店铺分布,只是店名不同,商品的价格有点儿差距。实施个性化服务会根据每个顾客的实际需求定制商品,会使同类产品的销售缺点得到弥补,而获得大相径庭的效果。

2.3会员积分促销手段缺乏多样的营销方式

母婴店铺销售的商品一般都会有固定的标价,或固定打折扣,消费者想要享受购买的优惠,需要办理会员卡,享受个别商品的会员价,或积够一定的会员分之后换取相应的商品,这种销售模式被大部分母婴店所青睐。另外,有的母婴店甚至还提供微量元素的免费测定,以吸引消费者进店购买等。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把促销手段有效地融进顾客的第一次购买过程中,让顾客感受到优惠,激发顾客购买兴趣。

3母婴个性化服务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3.1母婴个性化服务在转变营销理念中的应用

个性化服务的宗旨是把被动销售变为主动销售,把顾客寻找变成为其量身定制,随着越来越多的母婴店的加入,母婴市场的繁荣局面不会一直存在,因此各母婴商铺应该在激烈的竞争前提下,逐渐形成主动的营销理念,在营销源头寻找顾客进行消费,如在医院建立网点,全面为孕妇提供相应的服务,按照孕妇的经济状况、身体特征以及婴儿出生以后的各种需求为其制订出必要的消费计划,并根据消费的计划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其分期购买提供定期提醒或一次性购买提供送货上门等个性化的服务。

3.2母婴个性化服务在同质商品销售中的运用

现在母婴市场的商品有较多的品牌,下设的品牌也不可胜数,各商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所以利用个性化的服务可以使母婴市场这种销售局面逐步实现差异化。首先应该根据收集的消费群体的具体资料,以及前提的市场调研详细地了解孕妇的家庭状况及经济收入等,为其制定出合理商品消费标准;因为每一种商品的特点都不相同,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这就对市场的销售人员提出了更加专业的要求,要求销售人员能准确掌握同一种产品不同的品牌之间的差异,如米粉一类,淮山的米粉是独立的包装,雀巢的则不是,伊利的米粉对原味比较重视,而雅士利的米粉则比较甜等,并根据为消费者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为宝宝推荐更适合的品牌,用这样的分析和服务寻找合适的消费者使同质化的商品的销售实现差异化。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母婴店经营多种商品,商家应该对每一个顾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如哪个孩子过生日的时间、哪个孩子容易对什么食物过敏等,并把掌握的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使顾客能时时感到个性化服务带来的温暖。

3.3母婴个性化服务在促销手段方面的应用

母婴店加大自己商品的宣传力度才能在使消费者在耳渲目染的基础上把购买该店的商品变成一种习惯,个性化的服务详细的列出了孩子和母亲对商品的需求,把消费者多次购买或一次购买商品的行为都给出了正当的理由,所以运用个性化服务必须努力尽量使促销的手段实现多样化,如定期免费给妈妈提供各种米粉和辅食的味道品尝、让婴儿试用尿不湿、对断码或过季的商品进行特价甩卖促销,为每位顾客建立信息档案,使其在每一个特殊节日或换季等情况下,为妈妈和宝宝提供优惠措施和相关提醒。另外,母婴市场上的店铺和其他商铺进行有效的结合,也是一种市场促销比较有效的方案。

3.4母婴个性化服务在母婴市场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专家坐店也是母婴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体现,每位妈妈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总想给宝宝最好的照顾,但是很多妈妈到母婴店,总会犹犹豫豫不知道如何选择更合适的商品,因此在母婴商店邀请专家坐店,专家的建议和解答会让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更有信心购买商品,从而依赖专家的建议,而提高妈妈们购买商品的可能性,提高了购买的概率,使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坐店的专家不只局限于儿科医生,还应该对经验丰富的月嫂引起足够的重视,母婴店日常管理中可以请儿科大夫或高级月嫂来店进行指导。

4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母婴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传统营销也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母婴市场应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个性化服务,针对顾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营销措施,促进母婴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薄志红.“小宝宝”家庭需求多“婴幼儿”市场商机旺[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0(4):58-63.

[2]颜菊阳.母婴童市场虎视“零售通路”[J].中国商报,2010(15):69-74.

[3]胡正茂.某公司市场营销方式转型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8):35-40.

[4]彭少华.“互联网+”时代下母婴市场营销模式分析[J].商情,2016(2):25-30.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4

于是,1998年,配合全国各地销售网络的建设,兴事发大手笔投人数千万在央视以及省、市级电视媒体和户外投放广告;销量的迅速提升使其意识到深入开拓全国市场的必要性。随着其足迹逐渐遍布中国大西南地区,兴事发成为先期人主三四级市场的大品牌之一。

如今,涉足门窗、太阳能、建筑装修等行业的兴事发集团已牢牢占据川、陕、渝、云、贵、甘、新等中西部市场,不过,由于这些地区消费者对价格格外敏感,以低端产品为主打的中小企业活跃,兴事发依然面临着进一步推广品牌的挑战。

邓德万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介绍: “在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较低,主要通过销售人员宣讲、他人介绍、电视广告、海报广告等获取产品信息。”因而,兴事发在传播过程中主要选择央视+卫视广告覆盖、位置醒目墙体广告配合的策略,以品牌形象为主传播“兴事发中国驰名商标”、 “兴事发大品牌安全门”、 “兴事发太阳能,春夏秋冬都好用”等信息,欲使品牌形象根植到这些消费者心中。

针对三四级市场开发有针对性的新产品是营销下沉工作成功的基础。由于农村和城镇居民自建房居多,兴事发推出了订单式生产服务,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产品,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如为门窗产品配备更为结实耐用的配件、使用更简便的锁具、更耐脏耐磨的漆面,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更为简易的操作终端等,满足用户特定的使用环境等。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5

一、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促进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进,将实现客户的批量拓展,增加新客户、新账户,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通过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提升客户粘性,增强客户忠诚度;通过交叉销售,提高客户产品覆盖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建立链式营销服务平台,实现资金体内循环,带动对公存款、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中间业务及个人业务等的协同发展,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提高商业银行综合收益。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和目标

商业银行通过为链条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来满足核心企业优化产业链条的需求,围绕产业-金融-链条,建立覆盖境内外、大中小微全量客户、线上线下的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一体化、自动化、专业化、差别化的“四化”目标,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水平。

(一)服务平台一体化

建设客户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客户体验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境内外、本外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供“投资-融资-结算-管理”的一揽子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实现供应链业务一点接入、条线联动机制。

(二)业务操作自动化

对外,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平台)合作,整合双方资源,通过系统对接共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或平台上的交易客户,提供全流程网上操作的金融服务。对内,商业银行业务受理电子化,银行子系统交互友好,实现贷款受理、尽职调查报告、业务申报,合同签约,贷款投放还款等各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三)服务模式专业化

制定供应链业务专项政策和产品管理办法。组建供应链金融专营团队,整体解决客户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选择供应链链条成熟、完整且链条企业较多的核心企业(平台)进行营销拓展。

(四)风险控制差别化

设计单独的供应链企业评级评价体系,创新整个链条进行整体授信机制,建立供应链融资预警平台,给予专项的信贷政策。深入研究核心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特点,实现经济资本占用精细化参数设置,探索建立相应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个性化、灵活的风险补偿和风险缓释方案。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融资线上化趋势

供应链金融线上化顺应了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进行深度整合,通过银行系统与核心企业、核心平台系统对接,实时交互数据和信息,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流程在线操作的网络融资服务。

网络供应链融资在银行服务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启了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在服务模式方面,银行与核心企业双方平台融合为一个新平台,“三流”数据全面共享,流程齿接、信息实时交互,银行深入了解每个平台的经营情况、业务流程、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为核心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在业务模式方面,整合银行与核心平台资源,在贷前客户准入、贷中交易信息确认、贷后风险预警、逾期处置等各环节合作发挥双方优势,链条企业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和交易数据增信,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解决资金问题。在业务操作方面,银行与合作企业(平台)、物流、保险、借款人等互联互通,信息数据自动驱动业务,全流程在线方便快捷,提升银行集约化经营能力。在风险控制方面,运用交易、物流、保险等相关数据信息,自动预警、远程视频监控、共同控制风险。

(二)链式营销趋势

从营销单一企业向营销整个链条转变,“一链一策”地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定制产品,开展链式营销;转变服务理念,由简单的银企关系向协作发展转变,改变传统的企业提出需求、银行提品的合作模式,转为核心企业向银行提供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业务信息及数据,银行与核心企业共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在有效控制“三流”的基础上,为整个链条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实现银企共融、协同发展。

(三)专业团队服务趋势

组建总分支各层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专业团队,打破传统条线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和管理,负责辖内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营销、方案制定、产业链分析研究、线下产品线上迁移推广等工作,提升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专注管理与服务。

线上营销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传统零售、转型、电子商务

近两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零售企业的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协会统计的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2012年销售总额2282.7亿元,同比仅增长8.92%,比2006年至2011年百货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16.5%的增长率,增速下滑明显。百货在零售业中的占比也不断下降,由2002年的49.6%下降到2011年的26.4%,十年间由半壁江山下降到四分之一。今年上半年,传统百货业的形势更加严峻,从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多家企业的业绩增速都出现了大幅回落,有的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而与之对应的是,网络购物则在近两年内高速发展。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66.2%,占社会零售总额的6.2%,而且这一占比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加速上升。为应对电商冲击,一些传统零售企业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施行大规模变革;但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虽有所举措,但变革仍较小,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转型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不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发展的问题。企业内在发展瓶颈与行业外在发展压力,迫使传统零售企业必须全面转型发展电子商务。

1、市场格局转变,区位优势不再,保护屏障消失。现有传统零售企业,在以往的竞争过程中,往往通过区域内网点密集连锁来形成区位规模优势,其他竞争对手再要进入会面临较大困难。而电子商务业态没有商圈和服务半径的束缚,可全网络、全天候、全地区的提供服务,使现有线下零售企业丧失原有的区域优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2年连锁百强榜单数据,40家最主要百货企业合计销售额也只有淘宝网这一家网购企业的一半(5431亿元)。对传统零售企业而言,如果不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推进业态转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全渠道营销格局,那么未来在和其他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将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2、消费需求改变,全民网购到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是被动接受信息,现在是主动了解信息:原来是只能进店购物,现在则可全渠道消费;原来是3C、图书网购,现在是全品类网购。互联网的便捷,使得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距离更短了,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购买商品的渠道都更为丰富了。摩托罗拉的一份研究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新增网购交易总额中,61%的消费来自线下转移,这表明,传统零售企业的客流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线上。除了客流转移外,传统零售企业的核心消费客层中大量白领、金领开始广泛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购物,使得原来线下门店的核心客层开始出现大量流失,全民网购的时代已经来临。

3、商业零供关系发生转变。由于互联网的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使得供应商有了更多的非传统渠道选择。一些生产企业开始尝试自建渠道、绕过零售企业进行商品直销。如海尔电器就自建零售终端;而苹果、戴尔等数码产品企业也通过互联网直接面对消费者。“商业流通脱媒”现象的加剧,将导致产业链发生重大变革,传统零售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淘汰现象加剧;非全国化的线下渠道、非全网络的营销模式将逐步退出。

4、核心能力不强,传统零售企业受冲击较大。目前传统零售多采用“联营”的销售模式,扮演着“二租婆”的角色,更注重前端平台的建设,讲究陈列布局,注重促销手段,但忽视了后端平台的建设,脱离了对商品及供应链的控制,对消费者需求研究较弱,丧失了零售企业应有的核心竞争力。这导致了现有的传统零售企业“千店一面”现象。以百货企业为例,百货商场以销售服装鞋帽、化妆品和金银首饰等价格弹性较高品类为主,目前同质化状况主要表现为品牌重合率高、商品大同小异,促销方式也较为单一。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上海30家重点百货商场女装销售监测显示,2012年销售最高的前10个女装品牌最多的在21家百货店出售,每两家商场就有一家Only、Veromoda、Esprit等快时尚品牌。第一商业网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广州12家主要百货商场的品牌分布,女鞋品牌重复率达80%以上、体育用品重复率达70%、化妆品达40%以上。而美国的百货商店则各有特色,甚至同一企业下的不同门店也有差异。如美国梅西百货的北方门店会在夏天也准备外套、毛衣等商品,南方门店则会配备更多的白色牛仔服饰,在公务员集中的华盛顿特区会出售更多的职业装,而在以赛马闻名的肯塔基州则出售与赛马相关的商品。因地制宜配置商品,是美国梅西百货商店与中国百货商店最大的区别。此外,随着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财务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为吸引消费者消费的频繁促销,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甚至入不敷出。中国百货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百货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1—3%。而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兴起,围绕商品和客户做足文章,在供应链建设、商品采购体系、客服服务体系以及精准营销等方面,已经远远走到了传统零售企业前面。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商品选择和更好的购物体验,对传统零售企业形成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

5、新业态兴起,商业逻辑发生转变。过去的商业逻辑始终坚持“渠道为王”,而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使得这一逻辑发生了改变,“消费者为王”正逐渐成为了新的商业逻辑,谁拥有消费者、了解消费者,谁就拥有市场。过去由于渠道较为单一,占地为王式的渠道战略,使得传统零售企业更注重渠道控制。但电子商务让商品流通渠道变得更为多样,“拦路霸”式的逻辑已经不再那么管用,“挖路工”式的渠道创新将成为主流。未来的商业企业将通过大数据,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研究,通过精准营销来选择更适合个体消费者的商品流通渠道。

6、创新动力不足,准地产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现有线下企业的发展是一种重资产的发展模式。多数行业包括传统零售业,都依靠土地升值实现资产提升。投资建楼、买地租场即使经营不善,也可通过变现平衡。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这种重资产的准地产或虚拟地产化发展模式可能较难维持。未来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将从重资产转向重模式,谁的模式更新、更先进,谁就能在新的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线下企业继续沿用原有的发展模式,不积极推进模式创新,在未来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发展风险。

二、传统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模式搬到线上,而是必须走一条全新的电商发展道路。

1、全渠道销售

所谓全渠道发展,即消费者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自己需求自由选择。现有的传统电商通路与线下通路是相互独立平行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两端实现交叉,而未来的商品流通将进一步实现融合,消费者可以在线下门店体验商品,用手机比价,用店内电脑下单并支付,回到家后能用电脑追踪物流情况,可以自由选择送货到家或门店自提,用手机进行点评和分享,最后还能享受到门店的售后服务。全渠道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未来电商乃至整个零售业的发展方向。一些线下企业已经积极尝试这种新型业务模式,如苏宁云商;一些线上企业也逐渐加快线下布局,如著名的网络零售品牌茵曼、韩都衣舍、梦芭莎、麦考林、兰缪、钻石小鸟、珂兰钻石等都已在线下开设实体店。全渠道发展已经成为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方向。

相较线上企业,线下传统零售企业更应发展全渠道业务。一方面,线下布局非短期依靠资本注入能快速完成的,这给传统零售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渠道模式相较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但能改变传统零售市场格局,也将有机会颠覆现有电商市场格局。

2、全产业链发展

全产业链发展即打破原有的前端商品销售局限,采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产业链前端,打造多通路的消费平台,包括线下实体消费平台(如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卖场等),以及线上虚拟消费平台(如购物网站、媒体娱乐消费网站、生活服务网站等),前端平台将成为企业的品牌中心,承担企业品牌展示及推广的重任:在产业链中端,打造信息、数据、金融、物流四大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各公司提供第三方增值服务,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中心;产业链后端则打造多样的商品平台,包括全球采购平台、品牌生产基地、批发基地等。

传统零售企业通过开展全产业链业务,不但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同时也将扭转因电商冲击带来的产业链主导地位的丧失,真正发挥零售引导生产的市场定位。未来的零售企业将不再是单一的商品销售商,而将真正成为整个产业链的组织者、主导者、保护者。

三、传统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思路

要实现全渠道发展、全产业链发展,传统零售企业必须统一思想、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

1、推进经营模式转型。没有最基本的单品管理,就无法使得线下门店和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没有商品采购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营、自有品牌体系的建立,就无法获得足够的价格经营能力,也无法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线下门店的经营模式转变,是传统零售企业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前提之一。

二是集聚企业整体资源。如果说以往电子商务的企业规模比较小,传统企业相对而言还是大个子。但是现在电子商务行业已经诞生了千亿级别的天猫、600亿元级别的京东,传统企业的规模优势已基本不存在,甚至反而有一点弱势。因此,如果不像苏宁集团一样,集聚全公司的资源,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要赶上领先企业,难度很大。因此,集聚商品、人力、物流、营销等各方面资源,聚焦电商发展,是传统零售企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