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1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会计是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他们的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换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这个暑假,我到台州医院的财务部参加了社会实践,看他们如何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 7月25日到8月3日,虽然是短短的十天,我学到了不少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我初步了解了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

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医院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走到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医院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实践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刚到财务部会计室,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学过会计凭证,借贷等知识,所以对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借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略了会计循环的基石。

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医院帐单、收据、收费清单、汇票等就要靠实践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这一天,我看会计王师傅审核原始凭证,她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在这里我学到了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如一些医院专用的会计科目,如应收医疗款/门诊医保,预收医疗费/门诊病人预交款,医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挂号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等,药品进销差价等。

通过十天的学习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学习编制记帐凭证外,还初步大概地了解到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以及用途。从制单到记帐 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做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学习以上知识外,我也粗略了解了出纳的工作,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不然,这只是出纳的一项重要工作,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

是的,课本上学的只是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践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和高专院校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层次。两者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生源以农村户口的学生较多,由于农村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事实,所以高中毕业生能考上专科可以说已经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然,还有很多更为优秀的学生考上本科,甚至是211学校,这在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高职高专类的学校本身的硬件设施也因资金不足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生来到学校以后就有失望的心态,认为现在的学校不能和他们在电视及其他媒体上宣传的校园生活进行比较,产生了逆反心理。同时也有部分同学经过高中3年填鸭式的教育的压迫,初到大学学习不能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也容易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再结合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很多学生就产生了学了无用,不如不学的想法。

中国的大专教育一直夹在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大专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比不上本科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比不上职业教育学生。为了解决存在的这种窘境,现在的大专院校慢慢在往高等职业教育方向转型,希望他们培养出来的大专毕业生能具备本科学生没有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备职业教育学生没用的理论知识水平。现以我所工作的高职类学校的财会类专业为例,来说明高职高专学生应该转变的思想方向以及可以选择的就业路线。

财会类的专业,比如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都属于我国大学学科设置里面的老牌专业,可以说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财会类的相关或者相似的专业。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少不了会计和出纳这个岗位,所以该类专业的毕业需求量肯定不少,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管理类的岗位更能发挥她的重要性,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一个企业所需要的80%的信息都是来源于会计,那么企业所有者或者决策者能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就能在经济活动中占到先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说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的簿记指的就是会计。第二,会计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俗话说学好会计也算会了一门手艺。按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来看,有一门手艺傍身至少吃喝不愁了。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不管从个人的自身发展来讲,还是从社会的经济发展来看,会计都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

但是结合上面讲的专科毕业生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和不学习产生的不自信心态,让大部分学会计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怀疑,并且在学校是缺乏社会锻炼,对会计的理解也仅限于毕业后只能做会计这一件事。其实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专业,必定不能好好面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毕业生需要修正对会计岗位的理解

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男生的数量较少,我院会计类专业每班50人左右,男生基本都不超过10人/班。女生多的班级,班级氛围较容易形成小团体,尤其以宿舍为一个圈子进行活动。很多学生在宿舍里能言善语,甚至能歌善舞,但是一到班级这个大的集体氛围里就默默寡言了,不愿意也不敢在班级里发言。他们结合原来对会计人员的理解,认为会计就是简单的做账和算账,不用过多与人沟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前面说过了,会计提供企业80%的有用信息,而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不可能只在财务部门内部进行的,肯定要涉及到对外对内各个部门。作为会计人员必须搞清楚业务人员提供的票据代表的意义,同时要能给上级或者信息需求者解释说明财务资料和财务报告中设计到的内容。如果你不能锻炼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那么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毕业生需要知道的会计能够涉及到的各个行业。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Abstract: As a secondary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 focus of the professional one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original teaching,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cultivate enterprise need accounting personnel voc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reality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s discussed.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初中阶段后进行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基本学制以三年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实施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会计电算化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因此,怎样对当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及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以及怎样才能达到家长、社会对中职学校的期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当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1学校生源严重不足,质量低下。众所周知,在高考持续扩招后,中职教育陷入低谷,生源严重不足。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只要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差,家长千方百计,哪怕花钱也要让孩子进入普通中学,即使考不上大学,就是上个三本或大专都感到很满意。这样剩下的生源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大学漏”或根本就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生。这样以来,为了维持学校的现状,扩大招生规模,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分数越来越低,甚至于只要报名,年龄在14周岁以上就能录取,这样就导致中职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1.2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类毕业生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是很乐观,中职会计类毕业生首先就业的主要去向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甚至有一部分为超市,这些单位的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是出纳、材料会计、统计员、营销员或收银员,这些岗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对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相对要低得多。

1.3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安排中,传统的基础课过多,占到总课程的35%左右,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两课”等等;其他65%安排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而且传统的职业会计教育过分强调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注重“应知”、“应会”内容的教育,把传授未来会计员所具备的知识放在教学首位,过分强调讲授和作业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讲的反复练习,上岗就没有问题了。因此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模一样,没有个体上的差异,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按图索骥,遇到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如很多就业的学生在单位不会开支票,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支票。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而且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所用的教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能及时与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交叉、过多重复等问题。另外课程考试方式单一,各课程的考试方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试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拟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模式日益老化。与会计职业迅速发展相比,中职会计教学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尽显落后。虽然教学计划的内容有所变更,但仍然不能适用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合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的事实;受师资紧缺、教学时间紧张以及对市场行情不了解等影响,专业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会计职业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从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全面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其主要特征有:(1)教学目的明确,专业及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中以实践、训练为主,实践性教学比重较大;(2)办学过程加强与用人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必须有社会有关行业、企业或单位的直接参与;(3)师资的人员构成多样,教师的职能储备更加全面,尤其是对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学设备有鲜明的现场性、技术应用性、综合性和可供反复训练的特点与功能;(4)学生毕业后出路广泛。因此,我认为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会计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并取得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书”和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毕业后能够较快的从事会计核算与电算会计事务管理工作。那么与此相配套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三、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电算化会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依托的基础,一方面是“变化多端”的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会计技术。综观电算化会计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不少成绩,培养了大批的电算化应用人才,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电算化会计的实施环境相对淡漠。对于需要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考虑得还远远不够,因而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确定电算化会计教育目标,继续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目标,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2.电算化会计学科体系不健全。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算化会计学科体系主要是以计算机科学和会计学科为线索设置的,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电算化会计原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是电算化会计实现的平台,是它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计算机技术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事物。如果在教学中不安排新的、热点知识,则不仅不能反映新形势,而且学生会感觉内容陈旧,毕业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强。如果在课程中安排太多的新知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内容的学习。

3.电算化会计教育的层次含糊。开展电算化会计工作以来,我国已建起了以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电算化会计在教育层次上突出的缺憾是:教育层次的界限模糊、不够分明。也就是说,大专和本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判别而缺乏深度的差别,各教育层次也没有各自明确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多种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创新。目前许多高校的电算化会计实践课程是以传授国内比较著名的各家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主,而且其实验数据时固定的,这就导致学生盲目地跟着指导老师的讲解完成会计流程操作,变成了纯粹的操作者,缺乏创新。其次在我国,实务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远行机制。此外,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也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

5.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到位。首先,缺乏优秀、稳定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因教学目标不明确,看不到希望,而不得不放弃对电算化会计的研究。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各高校普遍存在问题是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最后,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考核来验证,而目前在电算化会计课程的考核中,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的现象。考核强调的是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测试。

通过以上分析,能比较系统地认识我国电算化会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目标时,既要考虑现阶段社会对电算化会计应用人才的需要,又要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入世以后)兼顾社会对电算化会计创新人才的渴求。会计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1)沟通的技能:能够交换信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2)战略性和关键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将数据、知识和智慧联系起来以提出高质量的建议。(3)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4)广博的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现代工商管理知识、税务与法律知识、会计专业知识。

2.健全学科体系。电算化会计学科学系构建的原则应为:符合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分明、系统全面。从层次上来看,应包括基础理论层、学科理论层和实务应用层;从学科内容来看,应优化课程设置,引入交叉学科。电算化会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辅助决策等相关工作,其宗旨在于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且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电算实务、系统开发以及计算机辅助管理诸多方面工作的专用人才。为了适应这一目标及要求,在电算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首先,应引入管理信息系统(MIS)这门课程,因为MIS是介于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它运用这些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和领域。为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这门课程,又必须围绕其开设相关课程,像经济学、管理学、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导论。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补充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和专业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对信息管理意识加以强化,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次,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改变重理论、轻技术的教学状况,同时迅猛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讯技术也要求计算机课程内容反映科技发展动向,应补充新技术、新方法,如可视化开发方法、Internet技术、网络数据库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划分电算化会计教育层次的设想。首先,对于大专学生,重点放在会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上,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毕业后可立即投入使用的应用性人才;其次,对于本科学生,在掌握会计软件的应用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长及兴趣,结合本系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和设备配置的情况,重点放在培养创造型复合人才,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提供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充足的后备军。

4.强化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注重实验动手能力是该专业的主要特点,但长期以来受条件所限,其实验课存在实验内容陈旧落后、实验资料不系统、实验方法不科学、实验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和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从优化内部环境入手,必须全面改革现有的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方法;有条件的院校还应为具备能力的学生提供网络实验环境,让他们学习网络的安装技巧、网络软件的设计技术。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与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电算化会计软件公司、企业等实业界实习。

5.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目标明确、学科体系完善和认识统一的前提下,关键的是如何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电算化会计人才的目的。教学活动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1)加强师资建设。改善电算化会计师资队伍的状况,首先,有关部门应规范电算化会计体系结构;然后,应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电算化会计的教育工作,并不断培养、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最后,考虑到本学科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走出校园,与企业、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开发实用系统的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和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原则是注意力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现现象,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和时间限制。可行的方法有: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文章研讨、模拟设计(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与指导下,直接进行实际系统设计工作)等。(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高校的计算机多媒体CAI教学已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所以,应实施以多媒体CAI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现教现学,教与学互动,达到最佳效果。应鼓励教师开发研制完整的电算化财务会计教学课件,要求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界面美观、操作简便。制作时切忌将书本上的文本内容生搬硬套,一定要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结合案例,注重人机交互,侧重师生交流,既考虑学生的共性,又挖掘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和愉快的氛围下主动、自觉地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4)改革考试方式。考试方式是由新型教学方法产生的。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形式。而对分小组进行系统设计的考核,则可由教师指导与同学课堂讨论相结合,综合加以评分,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预先准备考试试题库,教师设计考试软件,在计算机机房中考核学生。

电算化会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职业界和教育界缺乏联系机制,导致教育目标与环境需求之间没有保持一致;二是学科体系不规范。因此,要在教育目标、学科体系、教育层次、实践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地加大改革,满足会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岗.浅析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高教研究,2006,12.

[2]周佩.电算化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

[3]吴奇峰.高职电算化会计教学现状及改革[J].时代教育,2009,8.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为提供决策支持的,其人才的需求通过设立会计专业的高校数量便可略见一斑。不仅名牌大学纷纷增设会计学专业,绝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也都设立这一专业。据统计,全国大专院校中有1/10的学生是学会计的,因而,如何培养众多会计学子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21世纪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尽管几乎所有的会计系、会计学院也都开设了电算化会计、机审计、电算化理财等课程。但如何才能够真正使会计学生不仅具有适应当前工作之需的技术和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和潜力,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与

要想能够支持人在信息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人口压力、粮食匾缺、环境污染等各种危机,现代人必须具备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必须围绕上述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而审时度势,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的高职高专,其教学目标是否涛声依旧,抑或另有创新?

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这一问题。厦门大学会计系曾经于1998年6月至9月在广州、上海、南京、南昌、武汉等19个大、中城市的在校教师、在校学生及会计实务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其中,收回实务界人土问卷137份,实务界有82.5%的人认为,会计本科生应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也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会计专门人才,其所建立的扎实基础和所拓宽的知识面主要服务于本科生增强发展后劲,在会计领域工作中干得更为出色。笔者认为,实务界对会计本科生的要求如此,而作为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通才基础上的步才仍然是其目标。然而,高职高专生与本科生差异以及其在校时间较短等原因,使人们在通才与专才的选择上更注重后者,更注重学以致用,故而对其知识结构就必须另有打道。具体而言,其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

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而受教育者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新技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注重人文社会与技术教育结合培养的过程中,由于高职高专比较强调其应用性与实践性,因而技术教育可能要考虑多一些。而作为技术教育重头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客观地说,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包括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应用基础的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而课时的不足则由不得我们均衡三个方面的学习时间。最近,教育部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从小树立科学观念和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其中要求高中生应当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文本处理、基础、数据库、程序设计以及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这些内容既包括知识基础知识,同时也涵括一定程度的能力基础。尽管高校与中学的培养目标通异,但由于中学期间已经讲授了计算机文化知识内容,在大学中就可减少对知识基础的讲授时间。而就能力基础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硬件的基本配置、选择购置能力;文字、表格、图形的处理和制作能力;应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文件下载、收发E-mail和传真的能力;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防治能力等。

如果说能力基础的培养更贴近未来的话,那么,应用基础的教育则更能使学生收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在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应用基础三者的课程与课时的安排上,仍然要遵循基础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侧重于专业课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换句话说,应用基础无论从课时的设计,还是从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当着眼于应用。但是有两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一,面对“知识爆炸”和信息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不能包罗万象,如何对信息技术的内容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经济管理类高职高专为例,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实践、大型数据库、计算机安全、经济管理类软件(如ERP和MRPⅡ等)的操作与评析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二,作为领先于社会的大学教育,显然不能讲授与当今社会所流行的软件内容差别较大的、使用价值不大的内容。因而,所开设课程的内容应当具有动态反映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知识。尽管计算机软件的日新月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但是一个时期总有其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应当使学生抓住主流,举一反三。同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新一代软件,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各有关的计算机内容的讲授,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各种知识。

二、电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重构

10年前,会计学会会计改革组就已经提出:会计电算化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开发、设计、修改能力为辅。并提出在大学会计专业应设五门课程,即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会计电算化软件包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基础。虽然时过境迁,但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则不容改变。而在课程设置中则要审时度势,根据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电算化会计教学,毕竟不同于上会计人员的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但是,它又不能不考虑社会的需求。或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职高专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是首先要明确的。财政部在1994年5月4日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因此,高职高专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应当说,这一基本技能是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最低要求。

在学会对多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的同时,这类学生还应当由表及里,学会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评析。能够根据合规性、可操作性、通用性、可审性以及适用性等标准动态性地判断会计软件的优劣。而所谓动态性判断,也即根据发展前景和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加以评价。

与电子商务并非纸上谈兵,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更需要操作网上的相关软件,才能藉以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原理。同时,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会计信息子系统又与其他各个子系统联系极为密切,抛开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而单独去谈会计软件,就很难理清会计与其他各子系统的数据联系。而要深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又必须介绍典型的管理软件(如ERP等),使学生从中熟悉这类软件的功能结构,并且领略管理的新理念。

大专会计专业实践报告范文6

一、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听取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用人单位涉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财经专业类型的企业,也有建筑、生物、物流,工业等其他企业。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市场上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本报告。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集455份调查报告,通过对425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组、累加、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在未来的五年内社会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趋势:

此次调查用人单位中,有55%的单位表示将提升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有31%的单位表示持平,仅有14%的单位表示将降低聘用高职财会人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文凭还是能够胜任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

(2)单位对财会专业的学历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有65%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本科学历,29%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另有6%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这部分单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企。

(二)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评价

(1)单位需要的专业人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复合型人才和“通才”的用人单位高达66%,仅有14%的用人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专才”。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希望财务人员是“通才”的比例较高,大型企业则更希望财务人员是“专才”,但所有企业都很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中,排列在前三位的因素为: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思想品德;高职学院强调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被用人单位排列在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时,更为关注的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后续职业培养的潜质。:

3、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意度不高,同时认为高职学生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较为欠缺。对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学生还极其缺乏。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数据如表一:

表一 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

4、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

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涉税业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技能;而沟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对会计人员“情商”的要求;部分企业提出对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筹集运作能力的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如下:

表二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

5、用人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最突出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会计专业技能不熟练,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动手能力差是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职业能力缺陷如表三

表三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分析表

(三)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证书的需求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证书要求调研数据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门槛,同时高职财会毕业生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2、用人单位对财会课程的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企业纳税实务。单位认为最不必要开设的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制度设计和英语。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另外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形象,得当的行为礼仪也是单位较为关注的因素,对于具备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一)专业方向建议

可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财会专业下设定核算会计方向、财会文员方向和税收申报专员方向。

(二)课程设置建议

1.对职业素养课程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人文素养方面有较高求,因此建议经济应用文写作进行整合,改称“文化素养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财经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学时。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奢侈品识别”一类的课程,以提高毕业生对奢侈品的鉴别能力。

2.对专业技能课程建议

从调查可知单位对人员的要求, 最注重 4 种知识和能力: 会计核算知识、 税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的培养。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可分 4 个模块来设置, 第一模块是会计基础课, 包括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第二模块是税法、税务实务等; 第三模块是会计电算化模块,包括会计电算化、 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第四个模块包括:审计、 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在课程改革上, 为了强调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将“税务实务”课程改为“企业税收申报实务”课程;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将“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课程改为“EXCEL在财务数据统计中的应用”;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在专业课中强化经济法、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整合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务会计的部分教学内容,将中小型企业常规业务类型作为课程重点内容。

其次对不必要开设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占调查人数40.58%,会计英语占23.19%,会计制度设计占10.14%,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会计英语和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改为选修课。

3.对实训课程建议

第一,新增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实训和银行会计业务实训,实现理论与企业经营实务的对接;

第二,实训内容应增加对各类企业工作环境的认知。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包括日常业务会计核算, 涵盖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年检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核算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训内容。

第三,开设纳税实训处理企业报税实务能力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办税能力的需求,财会专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开设纳税实务实训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议

开设会计类专业,应确保有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参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校企合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