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1
远程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xx(校长兼书记)
副组长:xx(副校长)
xx(副校长)
小组成员:xx和各科班主任。
其次,全员参与,培训过程井然有序。
7月29日,在学校召开了培训专题会以后,数学和思品在李瑞主任和武加昌主席的领导下分组开始培训,数学组的培训在李主任的领导下搞的很有特色,为了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李主任在培训前先看了培训录象,然后在指导教师培训,在她的带领下,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数学骨干教师都积极的参与了此项活动,李主任就每人安排一个专题,每天有以为骨干教师先看录象,然后有目的的组织培训。下午的英语和物理在杨哲主任和王副校长的带领下,培训也井然有序。每天培训教师到校后,首先本人签到,我校还为每一位教师准备了培训专用笔记,体会专用纸,研讨记录专用本。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2
一
2006年初,新浦工商分局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本局干部队伍法律素养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职尽责的需要。一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法理学知识缺乏,对一些法学理论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与工商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运用尚不熟悉。三是法律适用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干部为了降低或避免执法风险,适用法律存有死抠条文,机械刻板的倾向,对于法律条文不够具体明确的,往往缺乏对法规意图的准确把握,不能灵活合理地适用法律,不同程度地影响执法水平的提高。四是从事一线管理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好一些,其他人员则比较差,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一个岗位,难以进行换岗交流。经过认真剖析,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二是以往工商机关的法制教育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重视实践性、操作性而忽略了基础性和理论性:三是由于基层工商机关长期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法制教育培训往往急用才训,以会代训,导致干部队伍法律知识不够系统:四是法制教育培训方式陈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成效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沟通,新浦工商分局于2006年5月23日,正式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签订为期五年的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协议,开始了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
二
2006年下半年,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从各自需求出发,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互助合作活动。
教授集中授课,强化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是新浦工商分局干部普遍急需强化的方面,经局校双方商定,2006年7月至12月底,每周五下午,分别请一名教授给全体工商干部上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法学基础理论和法理学。发给每名工商干部一套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教材,教授按双方制订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在《法理学》授课时,授课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7个半天分别讲授了法理学概念、法学基本范畴、法律责任。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方法等多个层面对法理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讲授,引起了工商干部极大的学习兴趣,联想他们过去的实际工作,感到很有收获。
教授学生互动,调动现场教与学的积极性,法学院教授给工商干部授课前,一般都提前给学生发信息,搜集学习诉求,以便有的放矢备课。在教学课堂上,都留出一些时间,启发工商干部参与讨论,特别是引导工商干部讲典型案例,开展案例分析和点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工商干部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授讲课的实证内容。课后,授课老师认真听取工商干部的意见,对工商干部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菜单式教学培训,促进教育培训效率的提高。现有工商干部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部队转业干部和从社会上招录的人员,法律知识结构差别较大,在培训时,局校双方商定,从2007年开始,由工商分局根据下部素质状况,分别提出菜单式法治教育培训需求,请法学院老师专门备课授课。如果学院开设课程与菜单需求吻合,就让工商干部到校旁听。这样的教学紧扣工商干部需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工商干部容易消化吸收,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接纳学生实习,既当“学生”又当“老师”。根据局校双方协议,新浦工商分局每年都接纳几批法学院前来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分局后,一般两人一组由一名工商干部带队,直接参与分局行政执法、消费调解、市场巡查、商标广告和合同管理等工作,带队的工商干部经过法学院教授的系统培训,既有实践经验,又补丁法学理论课,就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搞市场管理巡查、执法办案调查、撰写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等工作,分局法制、经检部门编写社会实践和实习教材,一起举办社会实践和实习座谈会等。这样,工商干部认真传、帮、带,大学生们虚心求教、积极进取,收到较好的效果。许多大学生反映说,到工商分局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为接触社会就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工商干部通过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也促进其反思过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意言传身教,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
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增强了全员法治意识。通过全员接受系统的法治教育培训,新浦工商分局干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法治精神的理解,树立了法治理念,拓展了法治视野,全员自觉认真学法、潜心用法、严格执法的法治氛围已经逐步形成,
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依托高校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培训,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法制教育培训中授课人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授课水平不高等问题,普及法学基础理论与加深工商法规理解相结合,促进了法律知识与执法技能的共同提高,突出地表现在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提高现场办案取证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
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遍增强了新浦工商分局广大干部执法为民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执法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今年4月30日,一消费者投诉在市区一家大超市买的鸡蛋煮熟的蛋黄有问题,立即引起许多居民的恐慌心理。新浦分局接到举报后,马上到这家超市调查,让超市迅速将剩下的鸡蛋全部撇下柜台,并马上对这批鸡蛋进行抽检。由于国家还没有明确鸡蛋的检测标准,质检部门无法提交监测结果,新浦分局马上求助于淮海工学院工业食品系科技人员,提取18只鸡蛋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分组比对,得出蛋黄发生异常是由于养鸡厂饲料配方突然变化所致的结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批鸡蛋产自赣榆县一养鸡厂,新浦分局马上对这家养鸡厂进行了查处,并立即向社会公示,很快平息了这场鸡蛋风波,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
扩大了行政管理资源。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分局每年接纳几批大学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活动,直接扩大了分局行政管理资源。打击传销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该局充分利用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的大学生在校园的影响,积极在淮海工学院开展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按照分局要求,在校园里散发打击传销宣传资料,悬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有效地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同时,新浦工商分
局还组织前来实习的大学生参与市场巡查,检查食品销售商持证情况,大大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
四
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的紧迫性。新浦工商分局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开展局校互助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对现有工商干部队伍素质状况的深刻剖析。我们应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从紧安排,从实抓起,尽快抓紧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尽快增强全员法律素养,以适应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其次,要努力加强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商行政管理法治的实践早已证明,一个人法律素养的增强,离不开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过去的社会背景、工作阅历、受教育程度、从事工商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身处岗位的不同,他们的法律素养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法律基础理论都比较匮乏。因此,要把法律基础理论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法治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掌握了法律基础理论就等于掌握了增强法律素养的钥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好根基,一步一步朝着增强法律素养的目标奋进。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3
(一)继续教育招生工作
无论哪种办学,生源都是基础,市场占有率是发展的前提。多年实践中我们思考最多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好招生和服务管理工作。搞好调研和招生宣传,不断拓展生源市场,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操作程序,是我们的基本做法。增强责任心,提高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是对继续教育学院全体人员的基本要求。基于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了使继续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1.统筹学校教育资源把继续教育的招生与办学要放在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大背景下去考虑,整合招生资源,做好招生策划。学校要切实把继续教育重视起来,把既懂业务又熟悉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配足配齐。2.强化招生宣传工作一是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招生队伍,做好宣传工作的基本保障。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并实施有效宣传策略。三是结合实际,制定以点带面、精耕细作的宣传战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加大对县函授站招生工作的督促力度。五是加强与学校各单位的沟通,继续教育资源全校共享,继续教育学院搭台全校教职工唱戏,充分调动学院内部各教学单位及各部门的积极性,让大家认识招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全校都来关注和重视继续教育成人招生工作。3.建立健全招生服务支持体系第一是基本服务:提供详尽的教学计划和优质教材,并选配好优秀授课教师;加强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提供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的服务;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帮助;组织开展学习方法的引导和经验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二是开展专业化服务:要从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来认识和把握学院应达到的服务水准。所谓专业化就是不仅服务热情,更要服务精准,把工作做到服务对象的心坎上。工作的好坏,不仅要看动机,更要看效果。第三是用心服务:所谓用心服务,就是全面展现我们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专业能力、市场意识等综合素质,体现着教育服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市场的感悟。所谓用心服务,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出现的不良现象,2010年以来,学院按照积极发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的办学指导方针,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一步用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1.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使成人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继续教育学院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办学的各环节实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经过潜心探索研究和精心试验、实践,制定和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各项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制度,整理和印制了《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有一支既有成人高等教育经验,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为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及修订。使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适应时展的要求,满足当前学员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特色。4.建立长期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了继续教育各类信息反馈、测评体系和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加大了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通过开展年度检查评估,对成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并定期检查评估结果,对管理混乱和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学站点进行限期整改。5.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积极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开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现代远程网络教学。学院申报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合作模式改革研究》被批准为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立项课题。本课题的立项研究是学院开展国内校际间继续教育远程合作研究迈出的第一步,将对今后学院与国内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成果也将为学校继续教育远程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6.开展特色课程建设为了全面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专业建设,选派本校本学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正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聘任本校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鼓励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成人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有4门校级特色课程,1门省级特色课程。
(三)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1.制定教育品牌化发展战略教育品牌现已成为培训机构赢得学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地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要把潜在的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院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品牌战略发展计划。2.突出特色,形成非学历教育精品项目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考虑培训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的项目,加强研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项目,以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项目群。努力争取做到应用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在不断研发和深入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安排新项目投放市场。3.开展校地结合,建立培训基地构建一个面向社会各界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有效开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推进菏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宽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实现高校为社会经济、文化、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学校新建了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了非学历教育平台的层次,培训领域由菏泽市扩大到山东省。近年来,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菏泽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基地、菏泽市专业技术人员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围绕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努力构建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全面科学发展。4.创新制度,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是建立在经营理念上的。当非学历教育与市场越来越贴近的时候,无经济效益的培训显然难以为继。要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使高校继续教育贴近需求,优势突显,运行顺畅,质量上升。要通过核算,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管理系统,有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构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5.立足可持续发展,实施继续教育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诸多因素,但最关键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要以能力为导向,制定有效的继续教育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养、提高其市场需求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能力、组织优质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能力、沟通协调和培训管理能力等,努力构建一支过硬的继续教育工作队伍。
(四)积极推进自考助学工作
2011年6月,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12个本科专业获批试点招生。这项工作的展开,为学院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相互发展,开通了新的渠道,也为学院普教与成教立交桥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师资建设,打造高校团队
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学习型团队建设,不断丰富继续教育内涵,发扬奉献、敬业的团队精神,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继续教育发展需要的校内外结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
(六)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地处欠发达地区,继续教育经费不足,广大学员对继续教育的热情始终不高。为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调整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理顺管理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更新理念,凝练专业特色,增强竞争实力。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菏泽打造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宏伟目标,主动适应菏泽市产业结构的布局,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注意职业指向性,办出专业特色,增设了契合六大区域高地发展的成人教育新专业,进一步增加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
二、继续教育发展改革研究实践成效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4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初期,中国金融企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特征是学历教育和师徒制培训,目的在于使员工迅速掌握一项具体技能,这也是与当时我国金融企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二十世纪后十年,随着中国金融企业迅速发展,金融教育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也转变为普及性的金融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培训。诚然,这种模式在金融企业快速成长期对快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单一化、同质化的教育培训模式难以激励企业创新,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软件”支持。当我国金融企业逐渐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管理能力超越业务能力,成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引擎。在这一阶段,对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教育培训成为了企业培训的主要任务。因此,随着中国金融企业继续快速发展,一些大中型金融机构的教育培训重点逐步转向对各级管理骨干的教育培训。近几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教育培训又出现了新的飞跃,即开始向全价值链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培训,从而进行知识更新、管理与扬弃,同时获取和内化更多的外部资源,获得整合性的竞争优势。例如,我国一些大型银行已经开始重视对其全价值链客户开展教育培训。
对招行银行来说,我们的教育培训体系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1987~1993年可以看作是基础教育培训阶段,1993~1999年可以看作是知识技能教育培训阶段。1999年以后,招商银行开始开展并深化管理教育培训,而2008年招银大学正式成立之后,我们开始逐渐系统化地开展全价值链教育培训。纵观中国企业大学发展历程,总结企业大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展望中国金融企业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未来中国金融体系教育培训有五大发展趋势:从金融产业的视角出发,金融企业教育培训将从金融教育产业的边缘走向其中心;从单个企业发展的视角出发,金融企业教育培训部门将从企业的边缘部门转变为中心部门;从培训组织的视角出发,金融企业的培训载体将从传统的企业培训中心发展为企业大学;从培训对象的视角出发,金融企业的培训对象将从内部员工转变为企业全价值链的客户;从培训目的的视角出发,金融企业教育培训将从简单的或者传统的培训,逐步转变为以契合企业战略、提升企业业绩、推动企业成长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培训。第二个问题是跟大家分享招行在企业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招商银行近年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变革:
首先,制定明确的教育培训发展目标和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招商银行教育培训的总体蓝图和目标,并按阶段进行分解和细化,从而有步骤地推进招行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2008年,招行从建立模拟银行系统起步,使全行的培训资源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为每个员工共享,这为招行后期导入混合式教育培训奠定了硬件基础。同年,我们搭建了招行教育培训发展的整体框架,并开展了一系列与教育培训相关的基础性工作。例如,着手开发教育培训教材体系,整合行内研究力量,将博士后工作站纳入招行培训中心作为开展深度研究的平台,并正式成立招银大学。在完成了上述基础性工作之后,我们开始寻求招银大学的变革。我们明确了招银大学的发展定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根据我们的定位,招银大学应该具有四大功能,即专业化的对内教育培训功能,品牌价值较高的对外教育培训功能,领导力探索、工商管理研究与教学功能,银行发展与组织学习基础研究功能。为了实现这四大功能,我们对招银大学的教育培训实施体系,即师资体系、课程体系、远程教育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总体规划。根据我们的规划,招银大学由本部和若干专业学院组成。本部是一个专业化的研发平台、知识管理平台、教育培训规划、管理与对外沟通平台,以及教育培训的执行载体。各学院由招商银行相关专业业务条线的培训力量组成,在招银大学本部的统一管理下开展专业教育培训。我们希望在2012年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构建相对完善的教育培训实施体系。在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招行实际,构建了包括课程与教材研发、项目设计、师资队伍培养等在内教学——研发一体化的教育培训实施体系。在课程与教材研发方面,我们组建了教学研发专业团队,设立了标准的教材开发流程,保证教材具备较高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到2011年为止,我们将完成100门核心教材、300门核心课程的开发。在师资队伍组建与培养方面,我们构建了集考核、选拔、培养与实践为一体的师资队伍组建体系,用三年时间,即从2008~2010年完成3000余人的内部讲师队伍建设。从讲师的选拔机制来看,我们的讲师本身必须是行内的业务骨干,同时还要接受严格训练及考核,保障其较高的业务素质、教育素质、以及授课的实践导向;从讲师的培养机制来看,我们的教师培养——教材开发——课程设计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教师要参与相应课程的设计与教材的开发,教师培养与课程研发同步进行,以此来保障课程、教材开发与讲师培养密切结合、高度匹配。另一方面,我们的培训教师在进行教材研发的过程中,自身也必须接受科学、系统的授课技能训练,保障其教育培训水平;从师资队伍的组成来看,我行的培训师资以内部兼职教师为主,主要由我行的业务骨干与管理骨干组成,高校专职教师与外部聘任教师作为补充,保障我行师资队伍的实践导向,同时注重培训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前瞻性。
第三,不断更新完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未来教育培训不再以脱产教育培训为主,远程教育是未来企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远程教育系统方面有针对性地投入了大量资源。当前,我行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由6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在线学习系统、在线考试系统、远程视频系统、模拟银行系统、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系统。招行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为全行员工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也为员工自发学习、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行70%左右的培训项目已通过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实现。未来,我们还将建立覆盖全价值链的远程教育系统,以此促进知识资源的传导、共享、学习和应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的功能。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51-02
高等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干部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主要确定者,办学方针的执行者,建设发展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开展好高校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科级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中数量上的主体,以苏州大学为例,占65.1%,因此,认真分析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在培训理念、体制、模式上与时俱进,培养一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级干部队伍,是做好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级干部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高校科级干部主要特点是人数多,年纪轻,类型多,是最基层的干部。他们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机关部门科级干部
高校机关科级干部,作为学校机关的一个重要群体,肩负着重要责任,可以说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机关某个或某些科室的参与,也就离不开科级干部的参与,机关干部的整体水平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尤其在具体工作的落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机关科级干部,要有较强的大局观和执行力、娴熟的业务知识,一般需要有多年甚至多岗位的工作经验。因此,机关部门科级干部培训需求是要打造一支具备宽广的视野、精湛的业务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二)专职辅导员
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辅导员是高校干部中具有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因此,辅导员的培训需求是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创新思维灵活、思想潮流前卫;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规划、心理辅导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干部队伍。
(三)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
各院系、科研教辅机构一般设办公室主任、教务秘书、科研秘书、组织人事秘书等部分科级岗位,担负着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他们和学校机关部门机构对接,成为学院师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务秘书一般与学校教务部门对接,科研秘书一般与学校科研部门对接等。要做到学校的政策及时下达,学院师生的意见要及时反馈。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就拿科研秘书来说,众所周知,对于高校来说,科研已经成为决定其竞争发展的重要指标。出不了科研精品的高校,是缺乏竞争力的。科研要搞上去,管理必须跟上。一个学院科研活动开展得如何,是对该学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检验。而在具体的科研管理实践中,院系科研秘书能否明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角色定位,是做好科研管理的前提之一。因此,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的培训需求是培训一支沟通协调能力强,以师生为本的办公室行政管理、服务、协调、监督队伍。
二、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科级干部只需要培训基本业务知识,能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的观念在部分高校领导中依然存在,导致部分高校科职干部培训经费紧张、场地受限、人员配备不齐、教学资源紧缺等现象。长期以来科级干部形成了“只管埋头做事,无须抬头看路”的心态模式,导致科级干部认为工作是硬任务,培训是软任务,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需要”的现象。
(二)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理论性较多,在实用性、实效性、针对性方面较为薄弱的现象。简单穿插到其他干部培训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成为主要形式,缺少分组分类、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案例培训[2]。
(三)缺少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和处级干部培训统一组织管理(一般由组织部负责)相比,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一般由各自分管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缺少归口部门去监督评估和后续的跟踪管理,导致高校在科级干部培训、考核与使用上缺乏衔接性。对单位选调科级干部参加培训缺乏调控手段,对学员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缺乏有机结合,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路径选择
(一)创新理念、加强领导
高校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工作实践上看,科级干部素质直接决定了基层工作水平;从发展角度来看,科级干部是高校事业的未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年富力强的科级干部也是中层干部的后备力量。这就要求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和干部培训部门必须解放思想,从观念上重视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确立全员培训的目标,克服把科级培训作为间断的知识技能培训的短期行为,着眼于科级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长期化、系统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科级干部终身学习意识,使之树立深化学习、接受培训不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在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中尤为突出。高校科级干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力量,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采取全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保证出勤率。采取分期、分主题,各部门根据需求,分批选送培训对象,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形式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固定每期培训的时间段,各部门单位可以根据计划,适当调整参训人员的工作安排,做到脱产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三)通识培训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针对性
培训课程的设置,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开展针对性培训。“缺什么,补什么”,要求我们努力把握学校发展对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把它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要求我们加强对科级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根据不同类型科级干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与岗位技能、现代知识培训,从而实现干部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因此,科级培训必须做到通识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识培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技能、行为规范、公文写作等共性内容;专业培训必须结合科级干部工作岗位内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例如针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等[3]。通识课程,主要有学校培训部门组织实施;专业培训课程主要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但是学校培训部门要负责监督管理,同时确保经费保障等。
(四)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一是注重现场体验式培训。可以采取分组分类到不同岗位现场体验教学、案例分享等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员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体验式培训致力于一个不同于说教式教学方式的学习训练,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所以培训者是在以能动式的方法接受训练。
二是注重研究式培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研究式培训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积极运用了案例、启发讨论、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不断鼓励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培训的吸引力,较好地满足培训学员的需求。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可以申报包括“党建研究”,“思政教育”等各类课题,引导科级干部研究破解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在培训过程中凝练学习成果,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反映出开展某项对策性或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以赛促训。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比赛,在比赛中达到培训效果,例如,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承办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就是很好的以赛促训的形式。通过竞赛,重在引导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帮助辅导员强化职业意识,促进工作,增强科学性,提高时效性。
(五)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教育培训的长效性
学校必须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规范,形成培训质量评估、学习情况考核、干部激励约束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科级干部培训的长效性。通过组织学员座谈或发放教学效果评测表等方式,详细收集参训干部对于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培训质量评估;把教育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党性锻炼等真实情况记入个人培训档案,认真做好学习情况考核;在干部选拔考察中,必须把科级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科级干部培训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干部培训内容。高校应该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重视科级干部培训管理工作,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有作为的高校干部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华,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2]陈萃光,陈莉华,盛新风,潘靖之.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本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3(5).
[3]张忠福.课程模式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述评[J].陇东学院学报,2011(5).
收稿日期:2014-10-22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培训;教材;现状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学内容的总结。教材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育培训机构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好教材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既需要行业自身不断探索和积累,也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国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满足气象教育培训发展需求的教材体系基本框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国外气象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特色鲜明
(一)根据教学模块编写模块化教材
澳大利亚气象局培训中心(BMTC)在教材体系建设理念先进,根据课程的模块化内容编写教材。以气象观测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地面观测综述、气象学基础、机场地面气象观测、气候分析、雷达和高空观测、气象服务、操作训练、模拟实习等等,每门课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就是本门课程教材,其中主要包括一些规范性手册、手册使用说明、基础知识读本,以及教师编写的BMTC培训讲义。美国国家天气局培训中心(NWSTC)的教材根据其培训计划的要求而编写,在未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前称作试用讲义,每门课程都配有对应的讲义。英国气象学院(MOC)培训教材根据课程涉及的教学模块编写讲义,并配有课前学习资料,包括课前练习及答案。美国COMET是气象行业最大的继续教育资源网站。COMET教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COMET课程总共有19个主题,519个模块,总课时数为1119个小时。几乎涵盖了气象主要学科和部分相关领域。
(二)根据培训适用对象编写分层次的教材
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气象机构在预报、观测、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覆盖率均达到100%,与之相配套有完善的上岗类培训教材。COMET、BMTC针对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管理,开发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教材和课件。COMET课件还根据不同学习对象所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0—科普性知识,1—初级,2—中级,3—高级。
(三)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
NWSTC培训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需求,每年会根据气象业务与其它业务技术的发展情况,更新培训教材。MOC所用的培训教材(讲义)编写实行沿袭制度,由新教师接替老教师,严格按程序编写,讲义里修订页上记录了该讲义的起草时间和历次修订的时间和修订者的名字。BMTC教材采用活页形式保存,便于新旧知识点的更替。COMET课件资源更新及时,内容涉猎广泛。每月都会有新的课件上传到COMET网站。有的课件内容来自会议、讲座、workshop等,即对录制内容进行设计、编辑,形成结构化的教学课件。这种高效的方式及时保证了资源的更新。
(四)教材资源师生共享
MOC所有的培训管理文档和培训资料,均面向学院的教职员工公开共享,相互借鉴,提高效率。每个培训开始前,授课教师所在小组组长会挑选合适的讲义和“课前练习及答案”,打印装订,在培训开始前同课表一起,发给学员,以便于学员在正式培训之前就对本期培训的重点内容予以重视并强化记忆。COMET各个国家的学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进行课程学习。为了更好地跟踪搜集课件资源的利用情况,一有新的资源更新,便会给学员发送电子邮件。学员可以通过在论坛中留言,对网站和课程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进而促使学习网站不断完善。
二、我国气象行业培训机构教材建设蓬勃发展
(一)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的教材建设理念和思路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着力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创造性的工作
截至2016年,业务类和管理类培训教材、讲义、参考书已超过200册,主要应用于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等40多种培训班型。其中上岗类培训教材约占3/4。针对业务和干部类培训班型教材数量统计如图2、图3所示。按照上岗培训岗位类别,教材种类可分为:农业气象、气候预测与监测、气候评价与区划、人工影响天气、防雷、教育培训、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网络、预报员、观测员、资料业务人员、环境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雷达机务、装备保障、社会管理等.
(二)形成了覆盖多个领域、适用于多种班型的配套教材
干部学院教材建设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覆盖了主要气象业务领域。特别是预报员系列教材,完成了从基础知识培训、到上岗培训、岗位轮训、专项技能培训等四个层次的配套教材。自2003年以来,就有针对在气象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非气象专业毕业人员进行气象基础类的培训。现在已分别开展了针对理科背景学员的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和针对文科背景学员的气象知识普及培训班,理科班的教材经过使用和修改已相对成熟,是使用最久的一批基础类培训教材。干部学院现有教材在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40多种培训班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三、我国气象行业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健全
(一)尚未实现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教材全覆盖
与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相比,我国持证上岗培训启步时间尚短,与气象现代化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干部学院已有的上岗培训项目如天气预报员上岗培训教材已相对成熟,气象观测员、农业气象业务人员、气候监测预测业务人员、资料业务人员上岗培训教材已初具规模,而气象信息网络、公共气象服务等上岗培训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他类型的上岗培训课程模块还有待开发。
(二)与骨干师资培训相配套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干部学院和分院从事各类气象业务上岗培训的专兼职骨干教师数百人,近年来,已为气象部门输送了符合岗位需求的几千名职工。这些骨干教师备课、授课因缺乏该课程的教师专用书,而没有统一依据的标准,在讲课过程中,除了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其他有关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完全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程度对学员进行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造成了授课水平的差异。因此,急需增加针对骨干师资与上岗培训相配套的师资培训教材,为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抓手。
(三)基础类、高级技术类、教学案例类的教材存在短板
根据现有的气象行业教材现状,以下三类教材数量较少,亟待开发。一是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气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二是数值预报技术高级讲习班、集合预报培训班、首席预报员研修班等高层次系列培训教材。三是能发挥学员学习主体作用的、直观性强、与各类培训配套的教学案教材。
(四)教材更新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与教材编写、更新速度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紧跟新形式的需要编写新的培训教材,如领导干部类培训教材,尤其像司局级领导干部轮训这类培训,每年一个主题,教材的重复利用率低,内容更新快。如何从中提炼共性、开发经典的领导干部培训教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业务类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教材更新慢,例如:气象观测类培训教材,由于观测设备仪器更新速度快,有时教材刚花大力气编写完成、完成了出版流程,发现内容已经陈旧过时。因此,培训教材如何紧跟新形式的发展,使学员能不断获取最新的资讯,这方面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制度
目前,干部学院已经把教材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对教材的编写、选用、奖励等问题进行规范。但是在教材建设执行过程中对流程的监管如何更加现代化,教材的编写质量、审核、校对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在现有教务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负责教材建设的教材指导委员会。形成由教研室、业务部门、教材指导委员会三级负责制,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
(二)大力开发分层分类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配套教材
随着气象培训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开发与分层分类的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特别是开展各类上岗培训、岗位轮训、骨干师资培训、高级技术培训、气象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进一步统筹规划,重点扶持有发展、有潜力的特色培训课程教材建设。
(三)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开展教材立项研究
教材建设依托于课程开发,立项研究与需求调研相辅相成。通过教材立项研究,加强教学模块化、教材体系的规划,才能使培训取得较大的实质性成果,教材研究的成果只有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推广。因此,需要充分开展需求调研,编写出真正有意义的教材。应对切实符合培训需求的教材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教材编写质量高并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的给予奖励。
(四)健全和完善教材考核评估机制
长期以来,教材的建设环节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教材评价趋于主观化、经验化和机械化。因此,在今后的教材建设中,“需要完善教材评价体系,注意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相结合,单本教材评价与全套教材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认知因素评价与非认知因素评价相结合,实验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进而使那些具有较强创新色彩和开拓意识的教材脱颖而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因此,健全教材的考核评估,完善教材考核指标,才能促进教材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学浩,王卫群.美国气象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继续教育,2005(8).
[2]侯锦芳,胡宜昌,邹立尧.国外精品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与启示——以COMET学习网站为例[J].继续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