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模经济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模经济含义范文1
以杨小凯教授为主要代表人物而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其思想萌芽于中国本土,其体系则形成于美利坚和澳洲大地,而今已成长为一颗枝繁叶茂的理论大树。近几年它被介绍到中国大陆,在青年学子中激起了热烈反响,并得到迅速传播。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称赞,杨小凯“使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浑然一体”。这句话点出了杨小凯教授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要领略新兴古典经济学之美,我们必须洞悉其分析框架、分析工具以及研究方法的实质。
一
新兴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分析框架,此框架能将现代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尽收囊中,从而整合成一个新的经济学主流学派。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分析框架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扬弃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的概念,而用专业化经济来表征生产条件。第二,它没有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而新古典框架则是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绝然两分。第三,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初次接触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恐怕难以理解这种新的分析框架之于经济学的含义,从而也就难以切身感受其魅力。让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答案很简单,新古典分析框架的一些缺陷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如果我们空泛地讨论新古典分析框架的缺陷,恐怕难以令人信服。现在,我们以新古典框架下的迪克特-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rugman,1979)以及福济塔-克鲁格曼(Fujita and Krugman,1995)等人的模型为例,看看新古典分析框架究竟缺陷何在,以及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又如何克服这些缺陷。
大家公认,迪克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人的理论对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他们的模型改变了过去增长模型中关于规模报酬递减或总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使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大大提高。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规模经济在197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尽管如此,他们的理论却面临如下困境。第一,他们关于经济增长等现象“当且仅当”厂商平均规模扩大时才能发生的预见与现实不符。在他们看来,厂商规模之所以扩大,是因为存在无止境的规模经济,而厂商规模决不可能变小,因为这意味着规模不经济。但是,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的经验证据(参见张永生,2000:《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却显示,厂商平均规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总体呈倒U型变化趋势。无疑,递增报酬现象是经济增长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情节,但正如阿伦·杨格在他著名论文(1928)中指出,递增报酬的实现机制是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是对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一个错误描述。第二,在他们的模型中,企业只是一个“黑箱”,企业为什么出现以及企业制度本身的经济含义则不能被解释,对现代商业社会中种种有趣的“新发展现象”,如企业规模变小、生产外包、合约出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特许连锁经营、贴牌(OEM)生产、电子商务等等,则更是无从解释。他们的框架无法将企业制度内生,如果要内生企业制度,则他们所有的结论都会随之改变;而如果没有先天就存在的企业,他们模型中所有的故事又都不会发生。第三,交易费用在他们模型中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企业规模扩大等现象皆不存在交易成本。而经济学之所以在1970年代后解释力有了质的提高,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分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能不能在不改变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对这些理论进行修正,从而走出上述困境?琼斯、达斯格普特等人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参见C.Jones,1995a,b,1996;Dasgupta ,1995;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6)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他们在发现否定R&D等新内生增长模型的经验证据后,提出了在原有框架内进行改进的方案。琼斯(C.Jones ,1995),杨(Alwyn Young,1998)和西格斯托姆(Segerstrom,1998)建议了几种方法来避免R&D模型中的第V类(研究与开发投入)规模效应。但是,琼斯自己也承认,“这种改进后的模型也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又产生了人口(第I类)规模效应”。而新古典内生增长模型中如果缺少了规模效应,则内生增长就不会再出现。这些经验研究表明,新古典内生增长模型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机制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Jones,1995a,pp.508-509)。新古典增长理论将递增报酬归于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来源对它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如果仔细读过斯密的《国富论》、杨格1928年发表在The Economic Journal上的“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以及斯蒂格勒1951年发表的“市场容量限制分工”等经典文献,我们就能理解为何斯密-杨格定理被称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定理。经济增长中的递增报酬并非来源于规模经济,而是来自于分工和专业化经济。专业化经济是一个比规模经济恰当得多的概念。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人模型的缺陷在于分析框架,只有在分析框架上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局限。不幸地是,规模经济的概念由于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而且符合人们力图改造世界的决心,以致于误导了很多经济学家。如果用专业化经济替代规模经济,我们就不需再求助漏洞百出的规模经济概念来产生递增报酬。
可见,以斯密分工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思想更能解释我们周围的经济现实。但是,仅有分工理论还不够,斯密的分工理论中没有企业理论。如果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之中,那如何才能演进到一个以企业制度为特征的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呢?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科斯就出现了。他说,分工不足以产生企业,因为市场的功能就是组织分工;对风险的厌恶也不足以产生企业,因为保险市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节省交易费用。张五常(1983)则进一步指出,企业的出现是因为劳动力交易费用低于产品交易费用的结果。但是,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中却没有直接的经济增长含义。而贯通斯密、杨格、科斯和张五常等人理论的,则正是杨小凯等人。他们将分析框架建立在以个人自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在模型中引入交易费用,同时内生出企业制度、经济增长、递增报酬、厂商规模等现象,从而彻底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上述缺陷。他们的模型将企业制度在分工中内生,在企业理论中直接注入了经济增长的含义。这样,一个新的理论通途就开辟出来了。
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对经济学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同新古典经济学及其各分支学说的左修右补相比,新兴古典经济学真可谓气薄云天。在它看来,经济学只需要一个框架。在新兴古典框架下,当代向新古典经济学挑战的新思想,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等,将汇聚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主流经济学大河。
贺学会的文章说,杨小凯教授的贡献更在于“内生经济分析”。此话当然一点不错。但是,这样说却不能准确刻画出新兴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本质区别。迪克特、斯蒂格利茨、埃塞尔、克鲁格曼、罗默等人都是对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其直接标志就是提高了经济分析的内生化程度。但是,他们的理论往往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此方面内生化程度大大提高,而彼方面的预见却又同现实大相径庭。他们的理论中,总有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挥之不去。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沿用的分析框架扼制了其理论的生命空间。当你在新古典框架内左冲右撞总也找不见出口之时,你不妨因循杨小凯指点的途径前行,你会发现世界顿然变得开阔。无疑,新古典经济学是博大而精深的,也正是植根于这种博大精深,才有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天高云阔。没有新古典经济学充足的养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二
规模经济含义范文2
关键词:DEA方法;商业银行;MOS;适度规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45―04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08
注:此文是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8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彭建刚教授对本文的指导,但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谢朝华(1968-),男,湖南华容人,经济学博士,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金融结构与效率。
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要想适应新条件下的竞争,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效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规模经济因素是影响银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Berger&Humphrey(1994)以及Young(2001)研究证明,规模或范围经济能使成本节约5%,而X-效率的提高能使成本节约20%。规模经济研究企业规模变化与企业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指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或销售单一产品的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和销售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如果在某些产量(或销量)范围内平均成本呈现下降(或上升)状态,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结合银行业的特点,能将其理解为,随着银行存、贷款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是银行企业规模与运营成本、经营收益的正向关系的反映。目前,关于银行的规模经济分析一般认同银行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平底的U型曲线,也就是说,银行的最优规模在一个规模区域内存在。我们称这个区域的下限为MOS(minimum optimalscale),上限为MOS(maximum optimal scale)。
本文利用X-效率分析的非参数分析法中的DEA方法,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的数据为基础,评估出其规模效率。再结合规模数据分析我国银行的适度规模。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文献回顾;第二部分,方法简介;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的四种方法
根据著名产业组织学家谢勒(F.M.Scherer)的归纳,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利润分析法,该方法以利润率的高低作为反映规模报酬的一个指标,认为利润率越高的经济组织的规模越有效,根据利润率与报酬的关系来界定规模报酬的特性区间。比如,按总资产的不同规模对银行进行分组,分别列出各个组的利润率与资产规模的某种相关关系,如果负相关就是规模不经济区域,正相关就是规模经济区域,不显著就是规模报酬不变区域。二是生存检验法,该方法认为不同规模厂商的竞争会筛选效率高的企业,竞争的优胜者的规模是最佳规模。一般以厂商市场份额的变化来反映市场对厂商的评价,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且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厂商的规模是最优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厂商的规模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三是成本分析法,它是利用统计方法找出长期平均成本与经济组织规模之间的一般关系,并以此确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大体形状,然后确定最低经济规模。四是技术比较法,这种方法利用技术定额(如银行的负债成本费用率等)计算成本费用曲线,然后确定经济规模。目前技术比较法不断创新,决策单位效率研究的参数和非参数法中关于规模效率的研究已经引入规模经济的研究中来。
(二)发达国家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结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尝试运用上述各种方法来研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但是,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Baumol(1982)首次运用规模弹性来衡量规模经济。Lawrence(1989)发现美国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美国银行基于超对数成本函数的成本效率的参数估计的研究结论显示:在提高银行绩效方面,存在规模经济,但仅在低的规模水平上(存款规模2500万到5亿美元)(Berger,Hanweck & Humphrey,1987)。库欣(Cushing,1991)和麦克纳尔蒂(McNulty,1991)发现银行资产规模在30亿到50亿美元时有规模经济效应。斯蒂格勒(1996)利用生存检验法分析美国银行业的MOS问题,发现从1985―1992年期间,小银行规模不经济、中等银行无明显的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大银行规模经济(MOS范围)、最大的10家银行规模不经济。综观对美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规模经济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时期、不同样本、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论。一般可以认为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宽底的U型曲线。对欧洲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显示了类似于美国的结论。Ashton(1998)对英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规模在50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规模不经济。OECD(1993)分析了1982-1991年间的100多例关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认为没能找到关于银行规模经济的任何一致性证据。这份报告也承认,即使存在的任何规模和范围经济也被组织的无效率所抵消了。Humphrey(1987)的研究指出,在同样规模银行之间的成本变动是不同规模银行之问的成本变动的两到四倍,规模经济仅仅只能解释银行之间成本变动的一少部分。
(三)关于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及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较多,但是以规模经济分析为基础进一步进行银行适度规模研究的不多见。赵怀勇(1999)等人运用经营效率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太低以及国家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等。于良春(1999)等人发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赵旭(2000)用DEA方法分析指出国有银行的规模超出了其经营、服务与管理技术条件客观决定的规模。徐传谵等人(2002)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法分析支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主要原因在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太高),而其他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幅度越来越小)。王聪等人(2003)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指出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且规模不经济的程度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杨德勇(2003)用生存分析法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
(资产5000亿元以上)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100-300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资产100亿元以下)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刘宗华等人(2003)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总体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但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和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从国内银行业规模效率研究的既有文献来看,方法越来越集中到技术比较法中的参数和非参数分析法,但是结论因为方法选择、参数设计、数据选取、分析处理等技术上的原因和样本选择、样本期间、银行特性、技术状况等原因没能得到一致的结论。
二、利用DEA法评估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DEA法是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数据处理技术,近来在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EA方法由Farrell(1957)首先提出,后由Charnes、Cooper和Rhoades(1978)发展为CCR模型;Banker(1984)等放宽固定规模回报(CRS)假设,建立起可变规模报酬(VRS)情况下的效率估计模型(BCC模型)。在CRS假设下,这个样本银行的效率边界是既定的规模报酬水平下所有观察银行中最优表现的银行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样本银行的技术效率(TE)反映样本银行为生产一定水平的产出,偏离必要的、最小的投入组合的程度。在VRS假设下,样本银行的效率边界是任意规模水平下所有银行中最优表现的银行的点的包络线。此时,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能够进一步分解成为纯技术效率(FIE)和规模效率(SE)。图1是CRS和VRS关系图。
CRS线代表固定规模报酬边界,VRS是可变规模报酬边界。可见VRS线比CRS线能更近地包络着观测的银行数据,因而计算出来的银行效率指标要比CRS的高(在G点相等)。在CRS条件下,在B点运行的银行技术低效,技术效率指标TE为AC/AB。在VRS条件下,在B点运行的银行的TE指标为AF/AB。这样CRS条件下的TE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FIE(FIE衡量银行到产量边界的相对距离,在此为AF/AB)和规模效率SE(SE衡量银行到最优生产规模的相对距离,在此为AC/AF),PTE与SE的积是TE。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就是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TE与VRS条件下的纯技术效率PTE的比值。
DEA方法评估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TE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其中:K是投入的种数,M是产出的种数,N是银行的数目,入;是银行i的强度系数。第一个约束条件的经济含义是由于非效率因素的影响,银行投入组合大于最优化的投人组合;第二个约束条件的经济含义是由于非效率的影响,银行的产出小于最优化的产出;第三个约束条件是假定银行规模报酬假设的数学表述。(λ1,λ2, …λn)是权重矢量,如果假设,则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如果,则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为了求解的方便,一般把式(1)对应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模型:
三、利用DEA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和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与SE评估
本文选取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的数据,选取员工人数(x1,其价格P1)、实物资本(X2,其价格为p2)和借入资金(x3,其价格为p3)为银行中介的投入项,贷款(Y1,剔除贷款损失准备)、投资(Y2,股权和债权投资)和其他生息资产(Y3)为产出项,使用DEA法评估银行的规模效率(评估过程中未考虑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14家样本银行2001、2002、2003年的规模效率评估结果见下表。
(二)基于SE评估结果的适度规模区域分析
从样本银行2001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5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为1.105),其余9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836),大致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6600亿元和大于6600亿元组。发现小于66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浦发银行除外)、大于66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6600亿元。
从样本银行2002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为1.322),其余8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868),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7680亿元和大于7680亿元组。发现小于768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民生银行除外)、大于768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7680亿元。
从样本银行2003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农业银行的相关指标空缺):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也只有1.06),其余10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984),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9500亿元和大于9500亿元组。发现小于95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中信实业银行除外)、大于95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9500亿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样本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从6600亿元到7680亿元再到9500亿元,逐年上升。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9500亿元左右。这种上升趋势可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的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各商业银行规范公司治理、狠抓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有关。
从2001-2003年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的平均值来看:可以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8000亿元和大于8000亿元组,小于80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大于80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左右。据此,可以把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
综合逐年和样本期间平均值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至少可以定在8000-9500亿元之间,或者
可以把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固定规模报酬区间,也就是适度规模区间。
从样本银行SE在2001-2003年的变化趋势来看:浦发银行TA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其SE保持相对稳定(浦发SE平均值为1.020),并且该行SE2002和2003两年都是1,说明该行基本上在最优规模状态下运行。
从样本银行2001-2003年SE汇总表来看,先后有7行次SE为1,其中:民生银行2次、浦发银行2次、建设银行1次、中国银行1次、上海银行1次;2001年2次、2002年1次、2003年4次。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适度规模运营,特别是建行和中行分别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营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7500-38420亿元。如果考虑不良资产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也可能在22500-32000亿元。
四、结论与建议
从样本银行整体的情况来看:2001-2003年,14家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从6600亿元到7680亿元再到9500亿元,规模经济边界逐年上升。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9500亿元。从年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的平均值来看,可以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综合二者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可以定在8000-9500亿元之间,或者可以把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报酬区间。
从样本银行个体的情况来看:2001-2003年期间,浦发银行基本上在最优规模状态下运行。2001-2003年期间,先后有7行次SE为1,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适度规模运行,建行和中行分别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行的事实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2500-32000亿元(考虑不良资产的影响)。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在不断增大,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家特大规模的银行在样本期间的偶尔出现的规模经济运行为我国银行规模的提升拓展了边界。但是必须注意规模不是规模经济简单的直接来源,规模经济的产生还有赖于银行的生态环境、内部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适应性跟进,所以各银行不要一味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效率和效益才是决定规模取舍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过高和部分银行规模不经济的弊端,银行监管当局和各商业银行应从影响银行规模效率的结构性因素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改革。目前来看,建立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最基础的工作,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为银行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产权、治理和组织的运营机制。同时,应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其经营规模,鼓励其进行业务联合和重组。在规范市场准入的前提下,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服务网络,完善其服务功能和组织机构,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购国有银行的某些分支机构乃至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这样既可解决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过小、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又可适度收缩国有银行的规模边界,使后者的规模效应得以发挥,从而使得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国有银行应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适当调整机构网络,控制规模。在业务的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加强管理以实现规模效率和规模的扩张。
参考文献:
[1]刘宗华等,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效应检验[J].财经研究,2003,(12).
[2]王聪,邹朋飞,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徐传谵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
[5]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J].国际经济研究,1999,(4).
[7]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8]Adnan Kasman,2002,Cost Efficiency,Scale Economies,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urkish Banking, Central Bank Review,1-20.
[9]Aly,H.Y.,R.Grabowski,C.Pasurka,and N.Rangan,1990,Technical,scale,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in U.S.bank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2.211-218.
规模经济含义范文3
通过对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有关概念的梳理,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有关电子商务园区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形成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四大动因:寻求企业内外部规模经济、区域产业特色和品牌提升、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并对这四大动因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特点;形成发展动因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05-02
1 引言
目前已有文献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少,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也尚未形成公认学术定义。整体来看,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方式、动因等方面的认识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本文立足于产业集群的一般含义,在诠释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含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发展动因,以期为发展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供参考。
2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含义
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讨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含义。蒋定福、岳焱(2012)认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或业务上有关联性,将互联网作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平台,以实现机构或个人商务目标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聚体。池丽月(2010)认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网货供应商、网商和配套服务提供商。闫明磊(2006)认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具有虚拟性,从虚拟组织理论出发,依靠互联网,可以减少集群对地理空间的依赖性。由于学者们研究集群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对电子商务集群含义的表述差异很大。
基于对集群文献的研读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实地调研,本文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含义界定为: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将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的集聚。如义乌小商品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等,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地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3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特点
3.1 产业集群的一般特点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具有其一般特点,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和产业链结构两方面。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重要特点之一。其规模经济主要产生于集群的边际成本递减:即随着电子商务集群的建设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信誉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完成单笔交易的成本会大大减小。即交易成本降低,给集群中的企业带来规模收益。
此外,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主要由中小网商构成,即集群的规模取决于中小网商的数量而不是取决于某一大企业的规模,这构成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重要组织特征。只有当集群中企业数量及其交易额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形成良好的集群经济生态。在这一过程中,外部规模经济性对集群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中小网商往往缺乏市场认可、运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可依靠集群优势降低获得外部服务的交易成本,同时利用集群品牌为自己带来客源。其次,中小网商信息来源比较少,通过集群的信息共享和学习可弥补中小网商的这种弱势。集群作为整体便于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便于信息交流、资金流动和商品的交易与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专业服务及专门资金、集中物流服务等。
(2)具有一定的产业链结构。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个按电子商务专业化分工而形成的纵横向产业链结构。其立足于本地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区域传统产业链的延伸。由于各地产业不同,集群的产业链结构也各有特点。总体而言,集群产业链都是以网商为中心向纵横两个方向延伸。在纵向上,产业链的上游为网货供应商,下游为物流企业、消费者;在横向上还具有众多支撑服务企业,如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企业、服务提供企业、信用服务企业、技术支撑企业等。与传统产业链不同,区域电子商务纵向产业链上下游间通过交易达成后的商品流通来联系,横向则是对交易的达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3.2 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区域电子商务集群与区域经济紧密相连
(1)区域电子商务依附于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可认为是区域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延伸,因此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依赖于区域的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能够利用其生产技术、加工能力、品牌优势等向全球提品和服务,为其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如,B2B平台万客商城立足于义乌小商品集群而形成的一个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华强北在线依托原有的深圳3C产品产业集群将原有的前店后厂模式转型成为新型的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模式。
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看,区域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仅局限于区域市场,必须向周边区域乃至全世界拓展,建设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2)区域电子商务集群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方式使得各企业可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产品的销售,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是以零售的方式实现了批量交易,并且线上交易资金回收时间短、不存在拖欠货款情况,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交易效率更高、获得的利润也更高。随着集群品牌的建立,会形成集群品牌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使本地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
3.3 依靠互联网完成交易,具有虚拟性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将有限的实体空间与无限的网络空间结合,形成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远程化的立体电子商务营运平台。网络技术使信息得到完全传播,交易双方更加透明而有利于交易的进行,交易安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集群存在对网络技术的极大依赖和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较高要求。
集群还具有虚拟组织的特点,虚拟组织的实质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实现某种目标所需的若干企业资源集结而成的一种网络化动态合作经济实体,企业仅保留核心功能,而将常规功能虚拟化。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许多企业通过互联网聚集到一个平台上实现虚拟的集群,电子商务企业需要聚集在具有品牌的平台上,发挥品牌效应,才能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和潜在的商家加入。
3.4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政策依赖性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引起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政策是制约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如通过财政、投资、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讯环境,将大大加速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如北京中关村的崛起、珠江三角洲加工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就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支持。从目前已有的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来看,大多数都由政府主导建设,可以说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对政府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
4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动因分析
4.1 寻求企业内外部规模经济
根据规模报酬规律,随着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内部交易量的增加,资本、服务、金融和物流等专业化活动的机会就越多,从而带来电子商务活动的边际收益增加。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产生的收益有几种表现:首先,经营类似产品的网商企业在同一区域和平台的密集分布加剧了该区域的市场竞争,形成迫使网商努力的“高压环境”,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第二,从事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的集中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和技术外溢,对整个集群的发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第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得对该产业电子商务服务项目有更大的需求,有助于集群内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对集群外其它电子商务企业的空间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即外部规模经济。
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角度来说,单个小企业之所以会选择在一个区域内集聚往往是因为在这个区域集群内存在若干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可以利用龙头企业给它们带来外部的规模经济。
4.2 区域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提升
电子商务的优势使得传统的产品营销方式发生变化、导致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革。发挥低成本优势不再成为区域企业的主导竞争行为,运营模式创新才是企业决定胜负的关键。
产业优势突出和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如何顺应这一环境的变化,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展示区域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电子商务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重任。线上交易使区域产品获得全国乃至全球的订单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销量;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带来声誉的提高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的促进区域企业的发展;线上交易付款时间期限一般为七天,使得拖欠款现象减少,大大缩减了企业的资金回笼时间,降低了企业所需流动资金的压力。
4.3 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今天,创新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大量中小企业更是成为创新的主要力量。格兰多里(2005)研究表明小企业平均每个雇员的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半。关于日本的企业调查显示:技术创新开发周期在一个月以下者,大企业占1%,中小企业占2.93%;技术创新成功率在70%以上者,大企业占2.6%,中小企业占8.4%。我国专利中小企业发明占66%,新产品开发占82%以上。
创新需要投入还面临大的风险,建设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则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有效途径之一。
(1)以集群形式,企业能够获得知识、技术外溢的好处,相互模仿学习,达到创新的效果。同时集群所在的地理空间,通信网络发达,加上政府特有的支持帮助,企业创新所需投入较少。因此,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在集群内取得创新成功的可能性较高。
(2)集群内的成员开展合作创新可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单一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时,常会受到自身资源禀赋的限制,妨碍创新过程的顺利开展。开展创新、推出新产品往往意味着高风险,集群内各行为主体可通过与其它成员开展合作创新,把自身的成本和风险引入到集群环境中,即扩展自己的资源外延,通过合作方式使用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创新成本分摊和创新风险的规避。由于集群成员间的紧密互动以及在信息上的共享,会大大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此,创新风险的降低是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另一个重要的动因。
4.4 地方政府的倡导和支持
考察全国各地的电子商务园区发现,几乎都是在政府支持和直接干预下建立起来的。比如,杭州的下沙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在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若干淘宝大卖家的参与和下沙管委会、下沙经发局、白杨街道等单位的组织协调下,打造出来的一个线下支持与服务平台;深圳市福田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杭州东方电子商务产业园、广州云埔电子商务园区等也都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雏形。
伴随电子商务交易额的逐年攀升,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对地区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地方也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因此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也就成为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和关键动因。
参考文献
[1]蒋定福,岳焱.上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推进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6).
[2]池丽月.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问题探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3]闫明磊.论虚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5).
规模经济含义范文4
关 键 词: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最优经济规模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10-06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中国经济界普及开后其实践热潮一直就未曾消退。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公司,从连锁店到企业集团,甚至政府机关单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言必称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规模经济似乎成为经济发展的理所当然的有效模式。[1]毫无疑问,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规模生产确实引起了降低单位成本、收益递增的经济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即是规模经济的明证。然而,与国内轰轰烈烈的规模经济实践相比较,对规模经济的理论深入探讨就显得过于冷清。国内大量的关于规模经济的论文也往往停留在对西方所谓成熟理论的介绍上,似乎对西方已经成熟适用的东西我们也必定适用,似乎已成熟的理论再也不可能发展了。事实上人们在得到这些理论启发的同时,也往往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网络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规模经济,把规模生产作为发展经济的模式是否仍然合理?本文将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本质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一、规模经济与分工和专业化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中是从规模报酬的角度来分析、展开的。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可以用齐次函数来定义,如果生产函数Q=f(λL,λK)满足f(λL,λK)=λnf(L,K),其中,λ是任何大于0的常数,则生产函数Q=f(L,K)为n次齐次生产函数。对于n次齐次生产函数Q=f(L,K)来说,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量随λ增加,则当n>1时,Q=f(L,K)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当n=1时,Q=f(L,K)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当n
一般说来,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经济阶段,如图1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AB部分即表示规模经济。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阶段成本最低,也就是规模最经济,如图1的BC段,[3]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此以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规模报酬递减,单位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上升,规模不经济,如图1CD段规模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更合理和专业化。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节约。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一对概念,许多学者对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过深入的探讨,但未曾得出过一致性的结论。譬如盛洪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表现为生产费用的节约,严格地说,是单位生产费用的节约,实现这种节约的途径,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分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性。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从较长的时间角度看,分工所引起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间歇时间的减少和物质资料的节约等都可以概括为规模经济性。[4]很显然,盛洪认为是“规模经济性”带来了分工专业化的经济性,而不是相反。杨小凯则认为[5]:“分工经济概念与个人间的组织程度及相互依存度概念相关联,它与个人产出范围的内生化有内在联系,而规模经济概念则与个人专业化水平或企业内部专业化水平无关。一个企业的规模可能很大,而同时其专业化水平可能很低。”规模经济与分工专业化经济在杨小凯看来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杨并未探究两者产生的根源。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都被当成公理在运用着。盛洪将规模经济性当作公理推导出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亚当・斯密曾指出:“带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之后,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就将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作为推论的起点,于是萨缪尔森集他人之大成得出规模经济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
图1规模成本曲线
分工和专业化的议题,盛洪和杨小凯都有专著论述,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无论两者的关系如何,都有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经济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无疑对我们理解规模经济大有裨益。前辈经济学家已对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作了许多论述,归纳如下: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大致可分为直接经济性和间接经济性两种。直接经济性就是指采用一定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较采用这种方式以前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而间接经济性是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分工和专业化的直接经济性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1)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劳动生产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够较快地提高其生产的熟练程度;(2)分工和专业化会使劳动生产者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节约了生产的人力资源;(3)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者可以节约生产时所使用的物质生产资料;(4)分工和专业化还可使人们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简单;(5)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分工和专业化的间接经济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2)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3)促进了投资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全面地评价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还必须看到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坏处即不经济性。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劳动者越来越失去人的本性,即丰富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他所创造的产品――物质生产资料的支配,马克思称之为劳动的异化。从这一角度看,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福利的损失,此即分工和专业化的不经济性。汪丁丁也有类似看法。不过他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谈的。他认为:规模意味着只有标准化了的生产、交换、消费才谈得上“规模经营”;规模经济之下的生产、交换、消费往往要求以统一方式的调配资源,即要求权力集中;专业化,人类必须为规模经济支付两项代价,即允许“霸权”存在,允许人的异化。[6]
应该说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描述是全面的,但他们却都只停留在现象的层面,其研究方法基本上只是实证,他们只是发现描述规模变动和报酬变动间的三种关系,规模变动既可能导致报酬递增(经济性),也可能导致报酬递减(不经济),也可能对报酬变动毫无影响,他们的理论最多只能算说明文。事实上对规模经济理论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这种层面,将会阻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已有的这些理论,人们根本就不了解规模和经济的内在本质联系,因而也不能得出企业最经济的规模究竟在哪。当然已有的这些理论对那些只知道规模经济的人还是会大有启发;它明白地告诉我们,规模既可能经济也可能不经济,并不是一上规模就能经济的。但是,仅告诉我们这些并不够,我们还确切地想知道究竟规模和经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什么样的规模才最经济?可以说,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并没解决它,甚至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似乎也不大关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已有的关于规模经济的结论已经够用了。
新制度经济学家似乎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在他们那里也很难找到答案,但却为我们对此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科斯教授被视作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大师,在他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用此概念第一个提出并解决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换个提法就是企业为什么会有一定规模?既然互为专业化的个体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买他们生产的专业化产品(零部件或工序加工),为什么还要聚集在一个企业内?对科斯来说,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交易成本)与企业内组织的成本( 也是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7]可以这么说,科斯是当代经济学家中对成本费用概念理解最深的人,他认识到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同样企业内部的组织也是有成本的。之所以企业会出现,形成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市场,只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罢了。这一结论对我们研究规模经济有两点启示:其一,最初规模经济体现在交易费用的节约上;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这么理解规模和经济的关系,即规模是因,经济是果,而根据科斯的理论,似乎经济是因,规模才是果。即企业的出现或生产规模的增长是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科斯的结论是在分工和专业化一定的条件下得出的。在科斯提出交易费用之前,传统经济学是不可能这样认识规模经济的。他们只能从现象到现象,描述性地介绍规模和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再加上用分工和专业化经济来说明。综合新制度学派和传统学派的看法,我们可以把对规模经济的认识归纳如下:(1)在分工和专业化一定的条件,规模经济就是对交易费用的节约;(2)考虑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情形,规模经济其实就是分工和专业化经济,就是对生产费用的节约。考虑到企业的成本=生产性成本+非生产组织性成本=生产费用+交易费用,规模经济也就是对企业成本的节约。仅认识到这一层是不够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规模和经济两个概念其实是互动关系,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需要,出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是非个体的,即意味着规模生产,规模生产又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费用,实现了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结构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始终未明确指出什么是规模。他们明确指出规模变动是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的变动,却不明确规模的内涵让人十分困惑。他们似乎并没有考虑过此问题,便用跳跃性的思维把规模与产量一一对应起来,如图1的横轴Q本意是产出。“年产出多大的规模”已成行话,然而规模与产量是否存在一一对应,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令人十分怀疑。
事实上用产出Q来表示企业的规模,把企业规模和产出一一对应起来,是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黑箱的延续,也正是因为把企业视作黑箱,不愿分析企业的内部构造,对规模经济的理论探讨就无法深入下去。对于企业规模的认识,绝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境地,西方经济学教材都找不到企业规模的定义。企业规模的内涵不是“企业的大小”这样简单的认识就能概括的。譬如说:工厂甲和工厂乙,工厂甲有4台A机器,4个工人,1个管理人员;而工厂乙有3台A机器,5个工人,2个管理人员。对工厂甲和工厂乙进行规模大小比较,我们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后面讨论的方便,这里对企业规模作如下定义:所谓企业规模是指企业内生产要素的集合,用S( F1 F2…Fn)表示,其中S表示企业规模,Fn表示第n种生产要素。显然企业规模是一个多元向量。在传统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规模变动,毫无疑问,这只是规模变动的一种特例。在解释规模经济时,却又要认为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企业能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合理和专业化。这种解释与规模变动是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的假设相矛盾。生产要素的内涵已发生变化,同比例变动还有何意义?生产分工合理和专业化反映了企业内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改变,企业内部结构都不相同,何来规模大小的比较呢?再回到企业规模是否会和产出一一对应的问题上,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Fx≠n生产要素一定,Fn生产要素变化时产量Q曲线如图2。
图2产出规模曲线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Fna、Fnb在Fx≠n一定的条件下,产量Qn 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生产S完全有可能导致相同的产出,规模S与产量Q之间根本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当Fn≤Fno时,Fn与产量Q还是呈一一对应关系的,也只有在此条件下用产量Q来表示企业规模才有意义。
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解释还是给了我们深入认识规模经济的机会。规模变动是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动,规模的扩大带来新技术的使用和更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这些都让我们思考到:规模经济的原因肯定与企业内部结构变化有关。所谓结构是指事物各个部分的配合、组织,反映了各部分间的相同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既有量的规定性,如生产要素间的比例关系,也有其质的规定性。把结构理解为各部分的质态组合更为重要,如分工和专业化就是对生产结构质的规定性,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动并不能保证生产结构质的不变。对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导致的规模变动的情形,即Fx≠n一定,Fn变化导致的规模报酬的变化正是企业内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而在同比例变动各种生产要素导致的规模变动的情形下,若企业内生产结构并无质的改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保持不变,如前面所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变的例子,规模变动对报酬将毫无影响;若企业内生产结构发生了改变,如重新进行了分工或专业化,则规模变动会导致报酬变动。产生经济或不经济的两种结果取决于分工或专业化是否合理或生产结构是否得到了优化,在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恒定的情况下,规模经济的出现则是用企业结构组织生产对用市场结构组织生产的替代。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出规模经济的本质其实是结构经济即结构优化而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动和经济节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随着规模变动而带来的经济性或不经济仅是现象,规模变动必须通过结构变动才能产生经济作用。正是规模量的变化引起结构质的变化,结构质的变化产生了经济效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说规模经济是不准确的,结构经济才是其应有之义。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我们在后面关于确定经济规模的讨论中仍将使用“规模”这个词,不过我们的讨论其实是在探索最佳的生产规模结构。细心的读者至此可能反问:只要生产规模结构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报酬并无影响。可是现实中,机器大生产的企业规模是大的经济效益好而小的差。事实上假如生产要素都是连续可分的话,生产规模结构一定,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报酬确实毫无影响,可是生产要素并不是可以任意取值的。比如厂房、机器,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半个厂房、半台机器运作的,对于人力资源也一样,你不能只计算半个人。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企业总规模的最小取值,即存在一个下限,达到结构最优的规模。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生产要素的非连续可分性,导致人们在规模和经济之间建立了牵强的联系。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机器大生产过程,表象上似乎是规模在起经济作用,其实不然,真正起作用的仍是结构,大机器生产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改善了生产结构,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在现存的一些手工业中,生产要素的可分割性强,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到结构的作用,而很难看到规模效应了。
三、确定经济规模与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仅单个可变生产要素Fn变动时的规模变动效应。前面已经介绍存在Fn,当Fn≤Fno时,Fn可与产量Q意义对应,亦即S可以用产量Q来替代表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我们可得出如下图的成本-规模曲线:
图3不同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
图3中选用的是具有典型意义U型成本曲线,其中MC为边际成本曲线,AC为平均成本曲线,P代表市场价格曲线,我们假定市场需求无限,或认为企业的产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份额中是微乎其微的,即市场价格几乎不受某个企业产量的影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Q≤Q1时,Fn≤Fn1,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即单个生产Fn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步降低,收益递增;Q1点时,即平均成本最低点,企业的收益费用比=P-AC/AC时达到最大;超过Q1点后又呈下降趋势。
于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产生了:公司的最优规模究竟应定在哪一点呢?一般认为,公司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公司规模会扩大到Q2点,此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利润达到最大。然而Q2点是规模不经济的。从上面的分析已得知只有Q1点才是真正的规模经济点,此时才体现出经济一词的本质涵义,即“最少投入,最大产出”,从而实现资源节约。于是,这个问题又转化为公司究竟应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应遵循利润率最大原则呢?我们坚持认为,后者会比前者更为优越。实现利润率最大才能真正地实现利润最大。理由是很明显的: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转移(在此条件下,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经济利润为零,Q1 Q2两点重合)。一个公司其规模在达到规模经济点后,已实现利润率最大,如果还存在多余资本,完全可以将此资本投入到同行业中尚未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或别的行业里去。这样,资本总量一定,而利润率最大,所获利润无疑最大。对规模经济的这点认识,不仅有助于微观的公司、企业实现利润最大,而且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虽快,而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客观现状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企业的生产规模结构保持不变,即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一定时,规模收益不变,即规模扩大n倍,单位成本不变,产出也扩大n倍,此时规模与产出是一一对应关系。如图4中点A与B,直线AB、CD同特定结构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可表征规模收益不变。图中U形曲线是指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Fn,Fx≠n一定时平均成本曲线。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确立了最佳的生产规模的结构,图中AB线单位成本费用最低,也就是最合理的生产结构,无论企业规模多大,产出的单位成本一定。CD线上的生产结构显然要次于AB线,但只要保持结构恒定,规模收益仍然不变。
图4相同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结构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完全有可能相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其实是结构优化的过程,即寻求最低的成本规模曲线。结构优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结构优化是一种质变,其手段只能是创新,如技术创新、重构业务流程改善分工专业化水平、使用新型能源等,结构优化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降低了单位成本。
在企业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除受生产要素的不连续可分性限制外是否就没有约束呢?并非如此,企业的实际规模将受到来自市场的两个约束:
1. 市场交易费用约束
前面已经分析过,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一定时,企业之所以替代市场,是因为企业的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的缘故。如果企业的组织成本高于市场交易费用,则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市场交易费用约束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企业存在性约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交易费用(用市场组织生产的费用)会比企业组织成本增长缓慢[8],如下图:
图5组织成本规模曲线
当SCM,企业就会被市场替代。所以企业的实际规模将受SO限制。
2. 市场需求约束
前面的讨论都没有涉及市场需求对规模经济的影响。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量的丰富与质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品位也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同日益挑剔的社会需求产生了矛盾,商品生产者必须冷静地面对这一事实,因为在致命的飞跃中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本身。商品生产逐渐向产品多样化、小批量化方向发展,我们在考虑规模经济的时候不得不正视需求问题。
图6反映了市场需求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曲线PC表示市场价格受产量的影响,AB则表示最优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而AC1、AC2则表示产品成本单受规模中的某个Fn的影响。
从图6中我们看到,A点的收益费用比率是高于B点的,对于厂方来说,生产规模应确定A还是B是很分明的。这就是说,我们得出了一个更不寻常的结论:在考虑市场需求的影响时,厂方应尽量选取最优结构下的最小规模。这样不仅可保持最高的利润率,而且受市场需求影响的风险大为减少。如果我们还因习惯认可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准确地说应是结构经济),那么,厂方在考虑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务必考虑需求对其影响。
图6需求约束下,最优规模的确定
图7知识经济条件下规模成本曲线
最后我们来简要探讨一下新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新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许多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为了讨论的延续性,我们认定企业规模、结构及经济的含义都没有发生改变,但旧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新经济中失效。新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讨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就转化为探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如图7。
AC是平均成本规模曲线,即对于企业规模S(F1…Fn…),Fx≠n一定,Fn扩大变化时呈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下降,AC、MC始终向右下方倾斜。图中清晰地告诉我们,规模越大越经济,即当Fn趋于∞ 时平均成本最低,但是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价格曲线影响较大。企业最适度的规模即投资收益率最大的规模为投资收益率=P-AC/AC。由于新经济条件企业本身的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企业与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关于企业规模的市场交易费用约束还值得另辟专题探讨。
――――――――
参考文献:
[1]聂剑芳. 论当前国企改革的障碍与突破[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2]萨缪尔森,等. 经济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4]盛洪. 分工与交易[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5]杨小凯.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汪丁丁.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M]. 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7]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8]迪屈奇. 交易成本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规模经济含义范文5
关键词:规模经济;成本;MES;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3-0082-06
一、引 言
亚当・斯密把分工看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这是规模经济思想的起源;马歇尔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布洛克提出以“组织的经济来代替报酬递增”;一些经济学家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把交易费用的节约看作是企业产生并存在规模经济的原因。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在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及跨国公司的性质,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时,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乔治・J・施蒂格勒曾在其《规模经济》一文中指出“规模经济理论是关于社会组织的经济理论关键部分,因为它是每个关于市场组织、政府控制经济生活的作用(及其变化过程)问题的基础。”[1]我国学者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规模经济现状分析,指出我国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要素过于分散,缺乏规模经济;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提出通过企业集团化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出通过企业重组和并购来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规模经济。也有不少学者从技术进步角度探讨规模经济问题,或者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研究,认为市场竞争和企业规模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也有人用一种思维逻辑来思考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科学性问题;还有学者就如何实现企业规模的高质量快速增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刻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关于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是一个空白。因此,本文拟从源头上梳理“规模经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回顾理论界追寻规模经济的探索特别是有关MES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以便为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规模理论寻求和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借鉴作用。
二、规模经济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规模经济理论实际上源自人们对生产成本的分析。[2]英国学者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在他们合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对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实际研究,并描绘了汽车工厂生产线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图,这就是著名的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也称规模经济曲线(见图1)。
根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所作的分析,某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如下: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5%。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成本下降的幅度十分微小,在达到年产100万辆后,再加大批量就不再有规模经济了。
资料来源:转引自孙庆广:《奔向成功/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透视》,企业管理出版社,第148页。
图1 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2]
上述这种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的单位成本逐渐下降、收益逐渐上升的现象叫规模经济,或叫规模报酬递增。马歇尔指出:“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则增大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3]。”传统的规模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即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及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4]。
(一)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
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是规模经济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最初主要来自于劳动分工和协作。由于分工和协作,每个生产者可以提高同一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产品规模的经济性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最早也是至今为止最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
(二)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
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是指主要由生产函数或生产技术所决定的生产单一产品系列的工厂规模的合理性。厂商规模的经济性可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它描述了随着设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在长期内,当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成比例地扩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3期2007年第3期(总第147期)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大,规模收益(指由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开始是递增的,但由于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因而大于总成本增加的比例,故平均成本下降。图2是工厂的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即一定时期内,各种设备和技术条件相对稳定不变时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最低点的产量就是工厂的最佳规模。
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是更高一级的规模经济,它是指现代企业组织所具有的多单位企业的经济性。钱德勒认为,现代企业组织是“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5],“它将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有机地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因而其具备多种经济功能,能在多个不同的地区经营多种系列的产品,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组织之间的结合导致了大量市场交易的内部化,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
(2)企业组织规模经营可以产生大量销售效益,因集中销售而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广告费用、销售费用降低。
(3)企业组织规模经营可以使单位产品分摊的研究开发费用降低,从而具有更大的研究开发实力和效率。
(4)企业组织规模经营还可以因原材料的大量采购、信息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会计业务的部门化、商品品质的标准化、谈判的程序化和合同的标准化以及资金的集中、风险的分散等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三、最小有效规模(MES)的研究
根据研究,长期成本曲线变化有两种情况:
一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平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当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到最低点时,相应的生产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时,如果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就不再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而是开始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在这种曲线里,只有一个产出规模能使单位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称为“最佳规模点”。
二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当下降到某一点时,平均成本既不再显著降低也并不大幅度升高,这种曲线叫做L型长期成本曲线。对应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开始变缓的生产规模,就是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简称MES )。斯蒂格勒(1958)在《规模经济》一文讨论厂商的最佳规模时指出:如果一个产业的诸厂商使用完全相同的资源,那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中只有唯一最低点,即只有一种产出规模是经济的,但在现实经济中,诸厂商拥有的资源质量不同,使用不同资源的厂商若规模相同,则效率会不同。而相同的效率可以在不同规模中达到,所以相异的规模可能同样是经济的,即平均成本是一条底部平坦的曲线。同时,他首创“生存技术法”来确定最佳规模,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他用生存技术考察了美国制造业的情况,发现最佳规模是一个范围相当大的领域,即多种不同规模都是最佳的。T・萨文(T. Saving,1961)运用生存技术对美国制造业所进行的更为广泛的研究支持了施蒂格勒的结论。
(一)确定MES的基本方法
会计法和工程法的主要区别是确定费用曲线的数据来源与方法不同,会计法主要根据不同规模企业的成本(横断面数据)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规模时的成本(纵切面数据),或将两类数据结合,绘出规模成本曲线。
工程法又叫技术定额法。它不直接采用财务数据,而是在设定的产出和原材料前提下(如规定产量、品种等,规定矿石金属含量),根据基本的设备系数(如高炉数量、容积,机床型号、数量等)、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节拍、切削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如年标准工作日和工人单位时间工资、设备单位时间折旧和能耗、材耗等)来确定规模费用曲线。
有了规模成本曲线,就可以根据边际成本最小或成本规模变化率最小的准则确定MES。确定的方法有三种:根据函数解析计算求解、根据边际成本和误差判断确定MES及通过方案比较确定MES。
适者生存法(Survivor Technique)是美国学者施蒂格勒提出的。该方法的立论依据是由于实际费用的不确定(如因能源突然发生危机,出现新技术等)及计算方法的主观性和市场机会的不确定性等原因,计算确定MES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应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通过观察市场确定经济规模。施蒂格勒提出的具体方法先计算不同时点产业各规模层企业附加价值占全产业附加价值的比重,而后计算这一比重的增大指数 。其中,Vaij是j产业中位居i规模层企业的附加价值比重, 为基准时点,t为后来时点;增长指数最高的规模层对应这个产业的经济规模。
(二)基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会计法的主要优点是数据容易获取,且成本是一种综合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特点,当样本量较大时,或对企业成本进行了合理分析时,能提高所得结果的可靠性。缺点是适用会计法时,规模往往指实际产量,因而相应的成本往往受许多与规模经济性无关的因素影响,可能歪曲真实的规模经济效益。
工程法突出的优点是比较准确,能够根据工艺或工厂系统的技术能力,较真实地反映技术的规模经济性本质,能够避免会计法无法避免的无关因素的影响。主要缺点是要求分析者熟悉工程技术,且计算比较复杂。此外,设定条件如产品结构、费用定额的确定可因专家经历背景相异、使用标准不很统一而不同。
适者生存法与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是原理性的,其突出优点有两条:一是它考虑了各种难以计量的费用和效率,符合市场竞争出效益的商品经济规律;二是方法较简便,需要的数据只是每个规模等级的工厂数目和市场占有率。主要不足是:在垄断行业不适用;观察时间短的结论不可靠;混淆规模的外部经济性和内部经济性,无法得到规模成本曲线,因而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分析无法进行。
四、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研究
(一)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一
导致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的机制有两种,一是由于设备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设备折旧分摊,二是由于规模扩大带来了其他生产环节采用新技术或进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两种机制实际上是技术进步的不同表现[7]。由于设备能力只能阶跃式的上升,因此,可以说规模经济的真正含义是技术能级的跃迁。规模投入必定要引发技术能级跃迁,才能创造出规模经济,而这种规模经济也就构成了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1)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物化在物质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促使生产函数变化或创立新的生产函数,推进规模经济发展。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成长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生产力在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两方面都带来巨大变化,带动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优化。技术创新引致企业组织规模创新,规模经济便得到更有效发展。
(2)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可以形成企业核心技术充满生机的技术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新产品研制与开发能力,并转化为强大的进入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力量,开发出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品开发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改造传统产品的性能,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出新产品,主动引导消费需求,开拓新产品市场,并依靠核心技术优势迅速抢占成长中的市场。
(3)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可以凭借技术纽带与其他企业进行联合,迅速地实现规模扩张。一般来说,每一产业或每种产品都存在某种关键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一旦取得了这种关键技术,便可以在企业家的推动下,采取各种形式开拓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方向,从而提高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和在技术上前后衔接企业的技术水准,甚至使这些企业联合成为规模巨大的集团企业,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4)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引起物质生产技术基础变化的同时,推动劳动素质的提高,促使人力资本的形成,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技术创新引起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发生变化,提高脑力因素的相对作用,促进劳动力向智能化发展;促使劳动力掌握新技术的速率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技术创新还能使劳动力适应多种职业的技术要求,向“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发展。这样,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后者反过来又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从而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5)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引起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变革的同时,推动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组织规模的创新,更有效地推动企业组织规模创新的扩张。(二)组织和管理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二
企业规模扩大以后,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把各种分散、无序的资源协调起来,统一有序地生产经营,产生1+1>2的合力效果[8]。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和节省人员;市场交易内部化,节省交易成本;把一些生产经营环节结合在一个企业内部,节省能源与运输成本,减少寻价成本等等,都是企业通过组织和管理而获得规模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无形资产的规模效益,正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无形资产是企业声誉、权力和优越条件的总和。它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与长盛不衰的源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纷纷采取减少有形投资、增加以技术转让为主要手段的非股本生产合作,通过生产特许协议、生产许可证协议、商标转让等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而由商标、品牌、专利、商业秘密、专营特许权、商誉等组成的无形资产,具有无限规模收益递增性。它主要表现在:
(1)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增值性。有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有形磨损,使其价值下降;无形资产一旦形成和投入使用,它本身会产生累积效应,不但不会因使用而发生磨损,而且越使用频繁,其自身价值也就越高。
(2)优越的无形资产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名牌产品在到达新市场之前已为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由于品牌效应和质量优势,其市场占有率往往高于同类其它产品。(3)无形资产本身作为一种资本可以直接交易、直接投资而获取高额利润。无形资产规模报酬递增可用图3表示:
(三)市场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三
1.品牌效益。一般来讲,人们认为品牌代表了商品的品质,有了品牌的帮助,顾客购买时就不必太费力气。无论是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作用。企业规模巨大,使用单一家族品牌甚至所有产品使用同一品牌,在广告、促销等方面能够节省大量费用;也能够迅速赢得用户,扩大各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见品牌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而且,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其它品牌组成协作联盟,产生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规模效应。通过品牌联合,广告和促销可以获得增值效应[9]。品牌联合对于一个需要宣传产品品质的品牌有双重作用。如果产品上有一个品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产品的品质,那么再加上一个品牌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当某个品牌单独出现不太能说明问题时,联合品牌可以更好地表明品质。当人们对产品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品质有疑问时,如经历型产品,用联合品牌可以让人们对产品的真实品质感到放心。
2.价值创新,促进规模效益。
先来考察Accor的案例[10],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的经济型旅馆业正经受着滞胀和能力过剩的困扰。
当时,在经济型旅馆业有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一是由无星和一星级旅馆组成,房间平均价格为60~90法国法郎,顾客来这里是因为价格低廉;二是二星级旅馆,房间平均价格为200法郎,通过提供比无星和一星较好的睡眠环境而吸引顾客。顾客希望得到与其支付等价的享受,或是支付较多,得到象样的晚间睡眠;或是支付较少,忍受不好的床铺或噪音。
ACCOR 经理人员从鉴别所有经济型旅馆业无星、一星和二星的顾客需要入手,集中于那些广泛共享的需要,ACCOR的经理人员看到了克服行业所迫使顾客所做主要妥协的机会。他们询问自己如下四个问题 :
(1)我们的行业认为想当然的因素中哪些应该被剔除。(2)哪些因素应当降低到行业标准以下。(3)哪些因素应当提升到行业标准以上。(4)应该创造哪些行业尚未提供的因素。第一个问题迫使经理人员思考公司据以展开竞争的因素是否真的向消费者传递价值,那些被认为想当然的因素,可能没有价值甚至毁损价值。第二个问题迫使经理人员检讨,为了在竞赛中与竞争对手相匹敌和击败竞争者所做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设计是否过了头。第三个问题使得经理人员去揭示和剔除其行业迫使顾客所做的妥协。第四个问题有助于经理人员打破行业已建立的界限去发现全新的消费者价值源泉。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ACCOR形成了旅馆的新概念,这就导致了“一级方程式”的推出。首先,公司剔除了诸如昂贵的餐厅和吸引人的起居室等标准旅馆特性,ACCOR承认虽然会丧失一些顾客,但多数人没有这些也一样会来。
其次,ACCOR 的经理人员相信经济型旅馆业在其它方面也向顾客提供了过多的服务。 理所当然,“一级方程式”要予以剔除,接待员仅在登记、结账高峰时才有,其它时间里顾客使用一个自动的讲述机(TELLER );旅馆的房间很小,仅仅配备了床和必不可少的用品没有信笺、办公室和装饰品,没有壁橱和梳妆台,只有一些架子和房间角落的挂衣杆。房间本身是由在工厂生产的标准组件构成,从而具备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便于质量控制,隔音良好。
“一级方程式”为ACCOR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公司削减了建筑一个房间平均成本的一半,其人事费用也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额的25%~35%下降到20%~23%,这些成本节约使得ACCOR把顾客最重视的特性提高到超出法国二星级旅馆的平均水平以上,但价格却仅仅略高于一星级旅馆。
顾客对于ACCOR的价值创新给予了回报。公司不仅获得了法国大量经济型旅馆业的顾客,而且还扩大了市场空间。从原来在车上睡眠的卡车司机到需要几小时休息的商人,新的顾客已被吸引到经济型旅馆这一类来。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统计表明,“一级方程式”在法国的市场份额比离它最近的5个最大竞争者的总和还要多。
资料来源:《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 》,HBR,1997,JanFeb.
ACCOR 偏离其行业常规逻辑的程度,可以在我们所说的价值曲线,即用图形来描述一个公司在其行业所有的关键成功要素方面的相关绩效上看出。根据竞争的常规逻辑,一个行业的价值曲线遵循一个基本的形状,竞争者试图通过多提供一点或少获得一点来改善顾客的价值,但绝大多数并不考虑改变曲线的形状。
实际上,价值创新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空间得到拓展;意味着企业从竞争激烈的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摆脱竞争者,为顾客提供适意的产品(服务)从而获得可观的回报(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种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孔庆广.奔向成功/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透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F. M. 歇尔.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结果[M].芝加哥:麦格纳里学院出版公司,1980.
[5]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陈小洪.规模经济初探[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89,(7).
[7]高波.规模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J].江苏社会科学,1995,(3).
[8]李巍巍,孙永广,施祖麟.企业组织、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机理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1995,(1).
[9]Akshay R・ Rao, Robert W・Ruekert.品牌联合的威力[J].世界经理人文摘,1996,(3).
[10]W . Chan Kim,Renee Mauborgne.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1-2).
The Roo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Study on
Economyof Scal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ZHAO Quanmin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y of Scale. And Scale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single product,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iated. The paper also briefly states the related study of MES and emphasizes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which induce Economy of Scale. It is hopeful to help our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making full use of Scale.
规模经济含义范文6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规模经济;适度规模
中图分类号 F205;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48-05
生态学认为,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为生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和其他的人类聚居区以及产业开发活动区域都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物质封闭循环的系统(closed loop systems),其目的是将废物和副产品重新加入到工业生产和服务提供中,从而减少废物产生,提高资源效率[1,2]。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组分,它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都区别于传统的产业系统,因而具有了不同的特征[3,4]。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规模经济及规模不经济等类似的说法,同样地这样的界定也适用于产业生态系统。本文试图从规模经济性特征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新古典经济学所谈论的规模经济概念,指的是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5]。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6]。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或者规模不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定投资、边际成本走向、外部效应等。在产业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也被同样重视。另外,由于产业生态系统更注重物质及资源的循环,生产、交易、储藏和运输成本及能源利用因素在其中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关于规模经济的假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不能同样适用[6]。
1 产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规模经济性的因素
规模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产生[7]:第一是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其次是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第三是存货的因素;第四是生产的物理特性,由于原材料品质的均一,生产工艺固定,因此生产的规模可以简单复制;最后是营销和购买的经济性,指大规模的采购和销售可以减少成本。
但是在产业生态中却很难满足上述的关于规模经济产生的要求,有五个因素使得产业生态系统对规模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经济系统。
1.1 以废物作为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废物作为生产的副产品的属性还不会改变。因此废物的组分和形态不会是生产时考虑的因素。这就导致废物在组分和形态上具有时间上的不稳定和性质上的不均一的特点。不稳定性使得需要多花费成本来维持其功能,而不均一性则需要增添专门的工艺来使其均匀化从而降低对工艺的冲击。同时,由于消费和生产在空间上的分离(而且往往是长距离的分离),使得产品在用过之后的废弃形态也变得很分散。当前的经济运行方式将价值高的,分布相对集中的物质通过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变成低质的,分布非常分散的物质,并且往往使物质变得化学形态上十分复杂。在这方面十分典型的是矿物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如铁矿在全球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在有限的区域分布着数量比较丰富的矿藏。但经过开采、加工、生产,成为汽车、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基础设施等物品,铁几乎是均匀地分布在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而且从冶炼开始,每经后续的一个阶段,它的分散程度增加(见图1)。
最后,由产品转变而来的废物还具有化学结构上的复杂性特点。废物的这些特点,与传统的从环境中直接开采的新鲜原材料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些区别将会对产业生态系统的规模经济特性产生重大影响。
1.2 以可更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使用可更新能源是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可更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都有能量强度低、分布分散等特点。如太阳能和风能,几乎随处可得,但单位面积或单位质量上的能值较化石能源低。能源的利用形式对规模具有决定性影响。
1.3 企业或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
废物和副产品将取代新鲜原材料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主体,这意味 着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流将显著增加,带来运输强度的增加。在传统经济中变得微不足道的距离,就成了产业生态系统中应重点考虑的成本了。
1.4 与周围环境在物质输入输出上要保持平衡
产业生态系统的规模要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除非能够做到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封闭循环,否则必须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基础,因为过大的物质流规模和速率将损害形成这个基础的生态过程。
1.5 信息不对称明显阻碍废物和回收市场的运作
废物分解企业与生产者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企业对利益的考虑,生产者的单位通常对其废料成分保密,将废物的特征信息“隐藏”起来,以免泄漏其专有工艺。而分解者企业的生产原料就是生产者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这些企业在获取废物信息的质量、及时性、全面性上属于劣势,不能对其他单位的废物具有完全的信息,即不能完全获得废物的特征、真实价值及来源等信息,只能根据对整个市场的估计决定其支持价格,这样循环型企业获得“原料”的成本将会增加,其经济收益也会减少,从而影响了企业加强“绿色合作”的积极性[8]。
2 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边际成本分析
传统的运输成本模型见图2。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装卸费用(终端成本);一旦材料装好了,卸载的成本也确定了,单位距离的成本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边际递减。因而距离相对于其他成本如劳动力成本来讲显得可以忽略的了。
但对于以废物为主的原材料来讲却不是如此。由于废物具有前面所分析的不均一、易变、分散等特点,运输成本与距离的关系就变成图3。
因而对于产业生态系统来讲,受运输成本的约束,经济的规模就小于传统经济(见图4)。
因此,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知道,产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越高,那么它们就越倾向于在空间上聚集。如果再生材料因为加工规模的原因而价值较低的话,一般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在价格上不利。价值越低的再生材料,距离就越是具有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像 废热、冷气等能够被返回到生产过程中并能带来利润,很显然越靠近来源就越容易获利,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边际运输成本会增加。
除运输成本表现出边际成本增加而带来的距离规模不经济性外,生产能力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从原材料到生产需要经采集、均一化或拆解和分解,还要考虑对品质易变的原材料的维护,这些都限制了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3 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度规模性
规模经济同蔓延型的城市增长一样,作为全球工业化的主要方式,在产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方面很早就遭到了质疑。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了“小规模、分散化、自力更生和相对简单化的技术、经营、生活方式”[9]。
按照他的说法,“适用技术”就是人性化的技术。它包括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燃料;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和绝缘措施保护能源和热量;能循环使用的全部循环使用;通过堆肥增强土壤肥力;采用病虫害防治和间作等农业措施;建立自行车、公共交通、跨大陆铁路和电气化汽车等的更高效的交通系统[10]。
而生态学的观点则认为,要想改变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必须降低工业生产率,必须把大规模和高度集中的生产形式改造成小型的和分散化的生产经营形式。在社会制度上,是由小规模、民主地控制和非官僚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相融、平等和民主[11]。
由于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对生态系统的物理需求已经到了远不是无足轻重的地步,规模问题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就是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系统,而稳态观是生态系统包含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根据一些可持续生产的原则而不是个人支付的意愿为经济系统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12]。
从物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就是把低熵的自然资源转化成了高熵的废物的过程。因此,生态经济学家基于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基础的有限性提出了稳态经济的概念[12],认为人类的经济规模以及社会发展规模应该限定在一定的阈值之内。稳态经济指的是财富和人口的稳态,而财富和人口的稳态并不代表世界就停滞不前了,精神文化、道德和社会进步都是可以丰富人类社会的内容。稳态经济意味着恒定的物质财富(资本系统)和恒定的人(人口)的系统。稳态经济是穆勒认为的人类的发展目标[12]。
稳态经济所隐含的意义是:生产和消费的物质流必须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必须服从于理想的人口数量和生活标准[13]。因为在一个有限的世界,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生命数量的最大化要求资源消耗速率的最小化。……任何把资源用于满足无关紧要的需求都意味着将来生命数量的减少。如果我们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最佳地利用我们的铁资源应是按所需来生产犁或者锤子,而不是生产劳斯莱斯汽车,甚至也不是生产拖拉机[14]。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的企业来讲,需要解决物料和物料转换的成本。因为从废物的销售中的收益普遍偏低,加上有些再生材料的运输和加工的边际成本增加,产业生态系统只有在工厂和车间距离较近时才有可行性[15]。
观察生态系统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空间上是近距离的。比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落叶一般可直接由树下分布的分解者所降解。这种距离上的接近,首先是省去了物质输送的能源消耗。其实在经济系统中,效益的获得很多时候是来源于消耗的节省。
因此,产业生态系统在规模经济上表现出适度规模的特点。适度规模表现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分布和相对局限的生产规模。这样的规模对于处理分散的、高熵值的资源和能源与集约化生产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有相当的灵活性,其原因在于运输和管理的成本节约、沟通方便、相互信任,容易建立共同的利益基础。
相对较小的区域基础上形成的小系统,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容易实现,特别是在面对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更容易选择合适的策略,实现应变。
如现行的大规模发电、输送系统,其能源利用率只有38%;小规模、分散型、就地型能源系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是能源利用技术上的“”,在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接近负荷,不需要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 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线损,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兼具发电、供热、制冷等多种服务功能,分布式能源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可提高电网的安全性[16]。国外也对分散化的能源供应技术(Decentralize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给予了充分的重视[17,18]。
另外,在小规模系统中,货币的和非货币的交易容易实现,而且各种交易的交易面较小,交易的管理成本低。有些不能全部被市场所货币化的――比如环境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可交易的内容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来实现其价值。因为集体观念所带来的道德约束、共同愿景等就保证了这些不可货币化的价值的体现。
应该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高熵低质分散的资源和集约的居住和生产方式之间是无解的。分散而不是高度集约化的居住和生产模式即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随处可得的太阳能。太阳每年辐射出的能量中有5 300 Q(一个Q 相当于1 018 BTU)会被截留在地球大气层中,其中大约一半又反射回太空。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的能量也不超过0.2 Q。从到达地面的太阳能中,光合作用仅仅吸收了1.2 Q。但经过能流瀑布,也就是食物链,我们最多获得了0.08 Q,而现在我们只利用了这个潜能的1/10[19]。但是如果聚居方式转变的话,这种利用率是会上升的。
追求小型化意味着力图将生产组织与单位返回到适合人类的规模。小的单位可以使用少量资源,当大量的资源变得稀少且不易获得时,这点就显得很重要。小的单位可以用来分散生产,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匀称,将空间利用得更好,避免拥塞与庞大的交通。最重要的是,数目众多的小单位比起数目很少的大单位,可以使更多的人“各显其能”。
这样一种模式要求联合并协调经济体系各部门的运作。企业之间,特别是相邻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密切,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密切,特别重要的是建设沟通和协调各部门的“神经系统”。这对社会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市场供应、规划者、NGOs发起者、管理者等等越是积极参与,区域就越网络化,也就越是可持续的[13]。
基于上面的特性,容易发现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本土化的经济系统。其含义是与本地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究其根源在于广泛的公众和团体的参与性。经济模式的转变决不是单独在经济领域内部就可以发生的。Graedel and Allenby指出,“光有技术是不够实现我们预想的转换的,必须是社会内部起作用才能逼近目标”。他们也强调“基本的要点是,实施产业生态学及转向可持续发展将要求文化、宗教、政治和社会转变”[20]。特别显著的是,Ehrenfeld 认为所有重要的社会制度内部的文化变革不仅是重要,更是必须的。
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本文主要对产业生态系统规模经济性的特征做了理论上的初步分析,应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此外,还应对产业生态系统中单个企业和企业聚集的规模经济性区分开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rosch, Robert A. , Nicholas E. 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 nufacturing [J].Scientific American.1989,(9):144~152.
[2]John R. Ehrenfeld. Industrial Ecology: A Framework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Issue1-2:87~95.
[3]韩凌.对循环经济特征的初步分析―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哪里[J].特区经济,2006:103~104.[Han Ling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its of Circular Economy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J].Special Zone Economy,2006:103~104.]
[4]Danilo Pelletiere. Ecorestructuring and the “Friction of Distance”[A ]. in Gowdy, John et al. Sustainability in Question: the Search for a Conceptual Framework[C]. Edgar Elgar, Cheltenham, U.K. 1999.
[5]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6): 29~35.[Zhang Yuanzhi, Ma Mingxiao. The Enterprise Scale, Scale of Economy and Industrial Clustering[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4, (6):29~35.]
[6]林金忠.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J].经济科学,2002,(6): 99~106.[Lin Jinzhong. Study on the Four Forms of Scale of Economy About Enterprise[J]. Science of Economy, 2002,(6): 99~106.]
[7]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52.[Yang Zhi.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Economy[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87.152.]
[8]杨鹏飞.循环经济下的企业间关系研究[J].财经界,2007.191,193.[Yang Pengfei.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nterprises in the Circular Economy[J]. Money World, 2007. 191,193.]
[9][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0.[E.F 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M]. Nanjing: Yilin Press, 2007.20.]
[10][美]理查德, 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2.[Richard,Register. Ecocitis: Buliding Cities in Balabce with Nature[M].Beijing: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ss, 2002.102.]
[11]张晓霞.三元理论―世界系统运动机制的哲学探析[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20.[Zhang Xiaoxia .Trielement System TheoryPhilosophic Perspective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World Doctoral Thesis[D].Beijing University, 2003.20.]
[12][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 Herman•E•Daily et al. Valuing the Eartheconomics, Ecology and Ethic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01.5.]
[13]Kenneth Boulding.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A].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C].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Nicholas GeogescuRoege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 [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21.
[15]Deutsch, Claudia. Letting Little Go to Waste: An Enterprise Evolves from the Byproducts of Industry[N].New York Times, 1999-03-17.
[16]省略/homepage_show.asp?id=15224
[17]Martinot E, Chaurey A, Lew D, Moreira JR, Wamukonya N. 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Annu Rev Energy Environ, 2002,27:309~48.
[18]Boyle G, Editor. Renewable Energy: Power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