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安全生产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经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标准及上级的指示决议。

二、从组织、管理、指挥生产方面负安全责任,认真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协助经理组织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督促有关人员及时整改,对违章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

三、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四、负责对新工人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对各科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并检查其落实执行情况。

五、在深入基层,现场检查施工进展情况的同时,认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彻底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责成有关人员及时整改。

六、每季度定期进行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

七、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总工(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结合单位技术情况,制订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并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二、对施工生产中一切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经常把安全技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次研究,安排施工生产技术工作时,必须同时研究,安排安全技术工作。

三、组织编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时,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工程设计的图纸审核,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设备,垂直运输设备的选用,以及确定架设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每个环节,都要有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成为科学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

四、对企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问题应列为重大科研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下达科研任务,组织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彻底改善劳动条件。

五、组织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特殊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督促各生产单位实施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工艺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六、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审查或提出设计方案时,必须同时提出安全技术、工业卫生设施方案,同时要检查实施情况。

安全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公司颁发的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认真检查监督各单位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和使用,以及安全生产执行落实情况。

三、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施工思想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的教育,编写教育材料。

四、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进行复查,经常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指导。

五、负责组织审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六、组织好安全方面的会议,总结安全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广安全管理先进典型。

七、按照伤亡事故管理办法规定,做好事故的处理,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总会计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指导项目部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计划。

三、协助安全部门编制安全教育计划。

四、领导财务部门确保公司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全生产资金及时拨付。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应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认真督促检查工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不违章指挥。

二、定期研究分析工地的安全状况,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开展竞赛活动,对安全检查查出的隐患要采取措施、落实人员、落实经费、限期整改。

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四大方面问题

(1)财务管理业务知识更新慢、缺乏创新意识。财务部门重会计核算而轻财务管理,未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因理论基础薄弱,财务管理的观念滞后,故创新意识不强。网上继续教育走形式,课件播完了,却没听进去,未达到应有效果。由于平时的培训较少,不能及时有效的执行最新的财税政策及最新的会计准则,造成业务知识老化。财务人员很少参与或过问企业决策,无法深刻理会企业财务决策的实质,在实际工作中导致执行失误或与决策有偏差。

(2)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但执行力不足,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完善,但流于形式,吃大锅饭现象严重,由于绩效考核未分解到个人,责任心普遍不强,造成执行力不足。审计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完善制度,整改后促进企业发展。有的企业搞“一言堂”,领导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内部审计不被重视,而社会审计由于受利益影响,往往按企业领导的意图处理业务。由于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再加上监督失效,一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造成会计科目使用随意,低估成本,利润虚高,会计信息失真。 “应收账款”有增无减,数额庞大,不良资产长期挂账,企业重视营业收入不重视净利润,资金极度困难,甚至出现有利润,无现金,难以支付到期债务的现象。

(3)内控设计执行失效,资金管理不善。国有企业内控机制缺乏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形成不良后果。例如,由于企业营运资金不足,回款困难,融资成为补充资金的主要方式,未经科学论证,只要能融到资金而不考虑筹资成本高低或债务危机等筹资风险,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因企业投资随意性大,造成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只关注资产规模及销售额,不关注净利润或投资收益,投资项目往往收益率低下,存在资金链断裂或资本使用效益低等投资风险。因资金配置不合理,使国有企业存在财务支付困难或资金冗余等财务风险。因资金的收支随意性大,缺乏统一的控制,财务制度流于形式,造成资金使用混乱,出现以新贷还旧贷来维持企业经营的现象。

(4)管理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国有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羽翼之下,管理意识淡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直接造成了管理粗放、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迷,成本超支的恶性循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因资源配置不合理,再加上监管不善,造成盲目购置,购置后却使用效率不高。二是国有资产没有按照规定的权限申报审批,就随意转让、出售,造成国有财产流失严重。三是未经科学论证就盲目进行投资,擅自对外担保,造成资源流失。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对应的改善措施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针对前面提到的国有财务管理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

(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整体素质。财务人员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上来,而不是等出了事才开始分析查找原因,引起重视。财务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及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坚持多元化的培训。使持续性的后续教育成为常态,而不能当作阶段性的工作时松时紧。财务部门应提高后续教育力度,把后续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纳入绩效考核。财务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强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财务人员为了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应积极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加强预测、分析能力,提高经济运行分析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只有财务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为财务管理创造一个绿色环境,才能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执行力的根本在于单位高管参与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对财务制度的执行效果负责,塑造优良的财务文化,凝聚员工力量。一个企业的财务文化是否优良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执行力效果的强弱。例如,以节约为荣,反对铺张浪费的财务文化,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稳健经营的财务文化,有利于企业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应加强财务管理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法律观念,做到诚信为本、操守并重、坚持原则、杜绝假账,要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要严格规范会计审核与财务收支监督。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定期开展财务清查和账目核查,同时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力度,有效遏制财务信息失真,促进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

(3)完善内控机制,加强资金管理。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严禁资金体外循环。国有企业应对筹资、投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依据经严格审批的方案开展筹、投资活动。应严格执行内控制度,重大筹、投资决策及大额资金支付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偿债能力及资金用途的可行性设计筹资方案,执行中严禁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国有企业应当以主业为主要投资方向,对投资项目履行情况应加强跟踪,定期召开资金调度会,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妥善处理执行中发现的异常问题;应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收支资金,避免单独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要分别由不同的人员保管,相互之间形成牵制。

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存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77-02

1 中小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

一是有存货管理规章制度,但管理不到位的,操作人员图省事,出现不按操作流程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存货流程不规范,在存货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持之以恒的标准化。三是内部控制薄弱。造成存货管理纰漏;第一,仓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疏于监督和管理,造成存货的损失;第二,由于企业的库容不足,货架、货托以及结构等问题,出现乱堆乱放,造成积压,锈蚀、变质现象。

1.2 农村中小企业仓库存在问题的渊源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发展企业的雏形以乡镇企业为主,由于受资金、土地等诸因素的影响,发起人或首创者因陋就简,其规划和设计没有远瞻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增长,生产车间及其附属设施,都是东拼西接。其布局、库容不足、结构不合理显现;使企业的存货管理与生产经营对接不畅,从领料开始到产成品入库,生产工序和物流达不到流水作业。在二次创业中,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将镇办、村办、集体、破产、金融部门抵押到期无法偿债的企业;通过改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个体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转制后部分企业面临扩大生产规模、新品开发、技改、调整产业结构、转产等诸多问题。受当时政策出台滞后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多数企业在用土地、房产时没有及时办理登记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等手续。两证的缺失,对企业融资造成困难;由于资金缺乏,原有厂房陈旧老化、基础设施落后、库容不足等,不能及时得到改造,存货库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1.3 存货微机网络管理及信息化问题

一是农村中小企业中,财务软件普及率高,实现财务软件办公、电脑记账、网上报税。但在库房管理软件及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配置相对滞后。大部分企业仍然沿习传统单一的人工操作流程,未实现网络软件自动化管理;二是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库存管理规范,透明,数据及时准确,以最小的资金占压,最快的周转速度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4 存货管理专业人员的配置问题

一是存货管理人员职数配置不足,一人多岗多职的,闲时应付,忙时混乱,日积月累,造成存货管理混乱;二是人员的学历偏低,部分人员对网络管理等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不高;三是存货管理人员中,老、弱、病、残占有一定的比例;四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多,裙带关系,沾亲带故居多,也是造成管理不能到位主要因素之一。

1.5 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料盘点存在应付、敷衍情形。企业仓库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的情况,在进行月末、季末盘点时,基本不是静态盘点,保管员一面发货、一面进行盘点,盘点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只有到年终时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二是仓库管理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我们对仓库管理的各流程规范的相当详细,但仓库管理员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手续不全便办理入库、出库。三是仓库管理流程长,在实际执行中处理过于缓慢。四是物料种类繁多,收发频次高,仓管人员配置不足,给仓库账目及时性带来一定的挑战。四是仓库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不匹配,多数企业的库管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操作状态。

2 加强中小工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制定存货管理制度,首先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入手。定岗、定员、定责;加强存货收发存管理制度,仓库保管人员收到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有相应的分析验收报告,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予以退回;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做到收发存无误。达到保证存货安全和节约资金的目的。建立存货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实地盘点:为保证存货账物相符,要对存货进行盘点。一是由财务部门牵头,盘点生产车间的在产品及产成品,盘点仓库的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及时发现库龄较大的存货,及时销售、清理,避免造成资金沉淀;二是明确仓库的管理职能与职责;三是制定存货管理操作规范流程;四是部门的衔接与人员的管理等。采用存货分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联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解决制度呆板的弊病。制度的确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2.2 要加大对存货管理的投入确保网络信息化普及应用

一是硬件的投入。加大对库房的投资力度,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布局、规划、设计库房,达到有序物流、便捷生产。二是对软件的投入,做到财务软件与库房存货管理软件相匹配。目前,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仅仅在库房管理中应用一套财务软件来满足核算的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几项的管理要求:

(1)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要形成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稽核监督的流程,以避免在管理当中出现控制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

(2)满足账面数量及时准确的要求。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订单从接收到发货需要的时间很短,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高效运转。

(3)满足工单限额领料,材料直送现场工位的管理要求,出于现场的资金占压及成本浪费的考虑,信息化在库房的应用应满足产品生产按工单定额领料要求,仓库保管员可按生产部门下达工单和系统提供的定额提前备料,并按生产部门的要求将材料直送工位,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同时它还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种报表满足管理的需要。货物查找快捷,操作人员依据计算机存货的编号检索,点一下鼠标显示存放地点、品种、规格、数量、进货的单价或入库的生产成本等指标。也可随时查询库存各种存货数据,及时提供给会计核算的资料。还可将业务部门、仓库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对接。实现人机对话,相互监督,高效运转。

2.3 加强人员的培训

管理的源头就是选人、用人。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管理到位。一是企业在选拔存货管理人员时,要任人唯贤,挑选品学兼优,工作仔细的人员,充实到存货管理一线。二是对在岗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包括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拣选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工人、材料搬运工等。使每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的,杜绝存货的管理纰漏现象发生。

工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全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93-02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含义及特点

医院成本核算是借鉴工业企业的核算方法,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支出费用等,其作用主要是考核医疗成本消耗水平。成本核算是财政预算补偿卫生事业经费、确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依据,也是综合反映医院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决策水平的指标之一。由于医疗卫生行业有其独特的经营管理内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成本核算项目众多,核算难度比较大

医院服务项目多、病种多、技术更新快、成本变化快,医院成本核算不确定因素多,成本核算比较复杂和繁琐。加之我国大型医院多数为公立医院,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医院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的经济缺乏统一和科学的管理,造成医院成本在数据信息应用方面、核算手段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更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

(二)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数十个不同的学科和各种相关的保障单位构成,每一个学科或保障单位都因专业不同而使成本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不同,多种成本形态和成本分类造成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多样。医院最初实行成本核算的动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医院自发地进行成本核算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节约消耗、分配奖金。这是典型的“算成本,为奖金”的思维模式,没有从成本核算工作的总体功能出发,只是起到了节约消耗的作用。

(三)医院成本项目有多变性和不可比性的特征

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不同于企业和商品生产,具有独特的不确定性。每一所医院医疗服务的提供,都会因医院其体情况、医生水平、病人具体需求方式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病人来说,因其诊治方法、病情程度不同,也可使医疗成本发生变化。此外,新技术的应用或诊疗方式方法的改交也可改变成本结构。总之,医疗服务成本的不确定性造成医院成本的多变性,医院之间的可比性较低。

二、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如今,由于医院认识到成本核算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所以,开展成本核算成为医院热门的话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正确指导,所以不少医院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市场机制下科学、完整、规范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按时间分有前瞻性、回顾性两种,按登记方法分有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两种。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而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医院成本核算级次划分的问题、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均与经典理论相悖,从而导致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二)缺乏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及相应的成本核算软件

由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成本核算项目众多,核算难度比较大)可知,医院成本核算过程繁多,是手工操作不可能进行的。此外,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只能从财务账目及报表上间接获取,甚至需要建立新帐、从头统计才能获得,这是不利于成本核算在医院应用的重要因素。

(三)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自然产生。传统的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三、改善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行和深入,医院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成本核算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有些医院已开始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了某些改革。在医院的内部核算中,有的应用标准成本计算,有的应用责任成本计算或者应用直接成本计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针对我国卫生经济的实际情况,实现既能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又满足医院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以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作进一步探索。

(一)积极引入全成本核算方法,实现全方位管理

全成本核算这个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全成本管理理念。全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各种成本发生进行全方位考察,实现全过程控制。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包含所有成本要素的成本核算,即医院纳入成本的支出合计。全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谁受益,谁承担成本”。全成本管理是从成本的发生过程分析控制成本,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实行全成本管理,使各项成本以谁受益谁承担的方式,按责任成本分摊到其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这样不仅改革了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实现了责任成本核算,还将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体现了医院内部经济责任制。在这基础上,医院及院内各部门必须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成本责任单位,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

医院实施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医院应该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全部成本费用如:工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房屋设备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维修费、银行利息等都纳入医院成本核算范围,实行全成本核算。要把全成本核算看作是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和需要开展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广泛宣传,做好思想工作,让职工从思想上接受、认可。建立健全各项全成本核算的管理规章制度,细化成本分摊,形成“至上而下”自主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

(二)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就具体操作而言,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同时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对于差异账户,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三)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中成本核算功能模块

医院信息系统是面向大中型医院的通用系统,涉及面广,覆盖了医院主要管理职能和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一般的医院信息系统,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可分为:门诊管理、住院管理、病房管理、卫生经济管理、血库管理、药品管理、手术室管理及器材管理等功能模块。可见,医院信息系统更加注重于医院的业务以医院对病人的服务,对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如医疗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医院及科室的库存管理、所有物资与资产的采购等都没有涉及,而这些信息在成本核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成本核算的功能模块,使成本核算更加科学、规范。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引入工商业企业普遍采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企业的事务处理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处理由事后控制走向适时控制,管理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四)转变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

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总之,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营运作不仅需要人、财、物等物质和技术的保障,同时,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经营制度和管理手段。医院的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基于此,积极分析我国医疗体系成本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失为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