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业设计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业设计特点范文1
一、通过设计情境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看待问题习惯于感性认识,倾向于形象思维,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注重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融入到生活情境之中,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现象紧密联系起来,用新颖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门课程学习的知识有趣、有用,愿意主动思考,积极完成作业。通过情境型作业形式引导他们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优势弥补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不足,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形成和发展知识技能,提升认知水平,健全思维品质。这样,教学效果才能通过学生作业这个载体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情境型作业可以避免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知识的弊端,深受学生欢迎,效果非常明显。情境型作业形式对于理科课程的作业设计尤其适合。如物理课在学习了“声现象”的内容以后,可以将声现象的规律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设计成作业,用生活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过程中遵循的规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之中。通过情景型作业,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事例既体会了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了理解,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得到激发。又如,数学课在学习了“函数”的内容以后,可以将函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设计成作业,让学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优化方案、打折销售等问题,既锻炼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通过设计探究型作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善于展示自我,喜欢与同学交往、合作。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将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体现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探究型学生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合作协调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实际之中,寓学于乐,事半功倍。在探究型作业设计方面,初中的许多课程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生物课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调查家乡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制作动植物标本;地理课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家乡地质结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历史课则可以安排学生到档案馆、县志办等部门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名人等活动;物理课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将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自觉地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往往还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到课本上没有讲过的知识。实践表明,探究型作业形式宽松,生动有趣,内容实用,是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最好的作业形式之一,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作业的实效性较强。
三、通过设计开放型作业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全面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种差异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如果对初中生在思维方式、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加以合理引导并正确利用,就可以将学习上的差异转化成学习上的优势,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很有帮助。开放型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的,其设计思路是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整合在确定的问题之中,通过限定结论、开放条件或者限定条件、开放结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七年级数学中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可以将课外作业设计成开放型作业形式:设计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为X=3。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也会依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以后可以将课外作业设计成开放型作业形式: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底边BC上的高,由此都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可以肯定,学生完成这道作业题的过程也就是从不同角度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过程。又如,物理教学时,在学习了“电阻的串并联”以后,可以将课外作业设计成开放型作业形式:用几个自定阻值的电阻设计一个电路,使这个电路的总电阻等于30Ω。对于这个问题,虽然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应用电阻的串并联知识去分析问题,但是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往往会因人而异,因此设计出来的电路结构的合理性和技巧性以及复杂程度也会有所区别。总之,对于开放型作业,由于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因此,这种作业形式可以很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全面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同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可以说,开放性作业往往是学生思维的开放、个性的开放。
四、通过设计阶梯型作业整体提高教学效率,整体落实教学目标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存在着差异,所以全班“一刀切”的统一作业模式实际上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受不了”的状况。这种作业形式往往起不到巩固基础、发展能力的作用,而且还会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梯度型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他们凭借自己的实际能力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在不同层次上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而达到通过作业整体提高教学效率、整体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如八年级物理课在学习了“欧姆定律”后,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成三个不同的梯度:1.引导学困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尝试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指导基础型学生练习掌握用欧姆定律联系电路结构解题的方法。3.点拨能力型学生联系掌握变化电路的解题方法,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这样,知识的理解、应用、提高这三个层次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一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基础之上都能有效地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巩固和能力提高才能得以落实。不过,设计梯度型学生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层次和作业的难易程度之间的有效衔接及合理过渡,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作业设计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堂教学创新;三位一体教学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经历了近几年浮躁的初始发展阶段后 ,应该归于理性,认真思考、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发展内涵,体现特色,适应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2009年国务院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娱乐产品等新兴文化业态。《规划》的出台给高职院校艺术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以下简称多媒体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及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与时具进、适应发展的挑战。
首先是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与要求。2011年我们走访了上海、南京、无锡等地的12家多媒体行业,认真听取了其对媒体市场的剖析、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通过调研我们及时掌握了目前媒体传播市场的发展情况及行业前景,了解到这些媒体企业的核心技术岗位以及急需的技能人才类型。目前主要有5种多媒体职位较紧缺:
1.1 影视制作,要求熟练掌握常规的影视制作和特效软件,熟悉影视制作流程,最好还具有高水平的创意和策划能力;
1.2 网页设计与制作,要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包括构成基础、数字图像处理、动画应用等;
1.3 多媒体创作,精通各种视频和音频的剪辑;
1.4 多媒体动画设计,该类人才市场需求很旺盛;
1.5 媒体策划与创意,该类人才是融合策划与创意的复合型人才,类似于项目管理人才。这些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学校培养创新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挑战。我院多媒体专业开办五年来,基本上每年都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过去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多媒体专业办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培养目标需重新审视;其次培养模式必需坚持多元化;再次课程体系还需不断完善;最后是“双师”素质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综上所述,政策机遇、市场需求、建设现状对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多媒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其实现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为了专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建设者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多媒体专业实情与行业需求,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在已有的模式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定位方案结合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培养创新人才。
2.1 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学校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为做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依据、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首先积极开展各种行业调研。本专业坚持对行业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市场职业岗位,剖析所需的职业技能,来设置教学课程。其次是专业指导委员会调研。通过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完善。最后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通过调研,收集行业发展的动态与信息,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新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评价与要求。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使专业设置和建设更加适合于行业及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学习及学生发展需求,人才培养方向概括的定位在多媒体综合应用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影视媒体(媒体策划、剧本写作、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短片制作)设计人才和网络媒体(网页界面、网络广告)设计人才的两个培养方向,其中又以影视媒体设计人才培养为主。影视方面主要培养具备一定艺术理论知识与素养,能从事电影、电视、新闻、广告、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媒体策划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网络媒体方向主要培养的是网站设计(美工)、网络动画设计应用型人才。
2.2 人才培养方式
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职场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具体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2.1 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无锡职教园公共实训基地,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2.2 聘请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执教,使学生掌握工作岗位的综合技能,顺利实现学生到企业职员的角色转变。
2.2.3 加强校企合作,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边工作边学习,培养专项技能,实现顺利就业。
2.2.4 依托学生工作室,用工作室的形式带动专业学习,通过真实课题和参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2.3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结合设置多媒体专业课程结构。
首先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为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设有《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其次专业方向课是培养学生就业岗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为注重培养岗位专项实践能力,设置两部分课程:一是影视方向以《影视概述》、《摄影摄像》、《影视编导》、《影视灯光》、《影视画面语言》为前修课程,以《影视场景设计》、《影视编辑》、《影视特技制作》、《三维数码设计》为后续课程,结合《影视动画设计》、《影视短片制作》等实训课程,形成满足“影视制作”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二是网络方向课程以《信息技术》、《网站美工设计》等为前导课程,以《flas设计》、《网络媒体与网页技术》、《动态网站技术》为后续课程,结合《网络动画实训》、《网页制作实训》等实训课程,形成满足“网站网页设计”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最后是专业选修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彰显专业特色
结束语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转变高职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琛.实用性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11(14):185.
作业设计特点范文3
1.引言
作业分层设计是指对作业结构的弹性优化,是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布置难度不一样的作用,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均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合理、科学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能够实际解决学生日常写作业时存在的“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等问题,使学生能分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尽量满意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根据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制定如下的分层设计原则:其一,遵循优等生增加作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学困生降低难度、控制作业量的分层设计原则;其二,注意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科学性、整体性、可选择性特点,切实落实“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尽可能为每位学生提供可选择、个体化、适合的教育,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评价与巩固功能,提升作业品质;其三,物理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每天20~30分钟内可完成,学科拓展作业尽量采用长作业的形式来完成,提供动手实践与实验性作业,鼓励物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从自己比较喜欢、擅长的角度完成作业[1-2]。
3.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策略
3.1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结合初中物理的学情进行分层,物理教师先要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智力发展特征、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尊重个体差异、分层作业设计提供客观、准确依据。例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智力水平较佳,但好奇心、好玩心重,动手能力强且比较调皮。这类学生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多些技巧性强、实践操作多、难度大的作业,少讲多实践,减少他们在完成书面作业时的枯燥感,让他们独立完成各项物理操作实验,逐渐提高注意力,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与巩固物理知识。再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有一定的学习障碍,但学习态度比较良好,也挺热爱物理的。这类学生在作业设计上应该适当地放低要求,放低起点,多给予鼓励,遵循“浅讲多练、查漏补缺”的作业布置原则,最好能将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重复的书面练习,让学习弄懂物理基本概念,再结合物理操作,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能感受到学习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3]。
3.2根据作业特点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也可根据初中物理作业的特点进行分层,例如,根据作业的类型、内容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布置一些课内作业,以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及时请教老师。再如,根据作业完成要求进行分层,如在九年级物理十八章第二节《电功率》的作业设计中,较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功率概念,因此可设计如下作业:①电灯泡上所标示的“220V”“25W”分别代表什么意思:②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 时的电压,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 时的电压。比较中等的作业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怎么计算电功率,因此可设计如下作业:当一只电灯泡两端电压均为220V,10分钟所消耗的电能为2.4*104J时,通过该电灯泡的电流为多少?灯丝电阻为多少:电功率又是多少?再比较难一点的作业完成要求是让学生根据物理图表分析来完成作业,教师便可根据电功率特点设计出一些符合实际的图,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来完成作业。
3.3根据完成时间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按照作业完成时间分为短期类与长期类进行设计,短期类作业设计比较简单,以巩固性练习为目的,尽量要求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师应及时布置、及时批改、及时反馈,以便能在最短时间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习知识的缺陷。长效类作业设计就比较难、完成时间比较长,多在家里完成。
4.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注意事项
虽然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分层的误区,会影响作业分层设计的落实效果,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提高对如下事项的注意与规避:⑴避免作业设计的盲目性。作业分层次设计时,不能过分依赖现有的教辅,应该适当地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知识,增加一些物理问题,以避免物理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笼统。⑵规避将学生划分时的等级歧视。初中物理分层设计的本意是好,但若是对学生根据成绩好坏进行分层次时,难免会让一些学习差、敏感的学生认为自己被歧视。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接受与理解能力强弱、知识水平等因素,结合物理教材内容,相应地分理解、应用、偏好等层次,以避免分层设计对学生心理素质造成的不良影响[4]。⑶注意只按难度分层设计的不合理性。实际分层设计时,一些教师对分层作业设计理论缺乏系统认识,很容易形成只按难度分层设计作业的误区,导致作业形式相对单一。对这一误区,可以在难度分层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有选择的分层,以避免作业设计的单一性,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作业任务。
作业设计特点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下作业 有效设计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方面起到无法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发挥作业的作用,而不是让语文作业成为学习过程中绊脚石。要想使得学生喜欢做作业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做作业的兴趣,也要使语文作业具有多样化。教师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接下来笔者就如何巧妙的设计语文作业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使课下作业多样化、兴趣化
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设计作业形式单一,主要以书面呈现作为作业的形式。学生在单一循环的写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降低作业的质量。最主要的是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促使作业形式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然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做作业的激情。创设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出发,通过分析与研究小学生在做作业时的心理活动来完善教学内容,使内容贴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其做作业的热情。
首先,教师要设计灵活的多样的作业内容。新型的作业设计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写和做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突出动手实践的课程。把语文作业与学生的动手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多种感官的参与到课下作业中来,提高做作业的效率。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中,教师可以以学生观察作为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到实际,观察小蝌蚪是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青蛙的。这样的作业形式,会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也可以弥补在课堂中讲解不充分的缺陷。教师也可以把作业落实到书面上要求学生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作为对这门课程的反馈。通过以上的两种途径,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推动教师教学的进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其次,需要教师在课下作业设计时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做作业的法宝。有了兴趣,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是否能够按时的完成作业,也不用担心学生能否接受自己讲解的知识。因为兴趣会推动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应该是富有情趣,吸引学生的,在设计语文作业时需要在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的基础上,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做作业的欲望。
二、以学生为中心,作业设计向自主性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改革后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课下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学生本身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学生是有差异的,如果教师在留作业时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会被忽视,从而造成“水过地皮湿”的后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作业层次性和发挥性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掌握学习知识。
作业设计向自主性转变,要求教师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三种不同侧重点的作业,第一种以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设计深层次的问题;第二种比较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多以调查或者实践为作业的形式;第三种以基础为中心进行知识点的延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做选择,能力稍微强的可以选择第一种,能力在基础之上的可以选择第二种,能力稍微差的就可以选择最后一种。这种选择模式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另外在作业形式上也实现了多元化,让学生能够从单一的作业模式中向多元化的作业模式中转变,全面发挥作业的魅力,激发学生做作业和实践作业的热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作业设计向自主化转变。
三、促使课下作业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学生厌倦学习,厌倦写作业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作业的负担太重,小学生现在也面临着升入初中的压力,所以教师在留作业的时候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用少量的作业内容减缓小学生的作业压力,多为小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时间与机会,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技能。
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因为只有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够减少作业量,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本节课所需要收获的知识,那么留作业时只需要简单的巩固一下知识就好了。因此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精简课下作业,减轻学生做作业的负担。
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改活动,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评改学生作业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信心。让学生爱上做作业,同时又能够以巧妙的方式让学生注意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不要让教师的批改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教师应该多采用“好”“优秀”“较好”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肯定,让学生能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以学生为核心,促使课下作业成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在批改小学生作业时,教师可以采取幽默的形式,用小红花,幽默的语言等来提高小学生写作业的兴趣。用这种方式来促使小学生将写作业作为一种快乐,而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让小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使作业富有“营养”,对课下作业进行有效的设计。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作业设计向“自主化”方向发展,教师也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只有在设计作业时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才能发挥学生的潜在性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志青.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时代教育,2014,(20):23-24.
作业设计特点范文5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 实践与反思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是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统一最新教学用书。我在本学期任教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中尝试运用“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提升学生作业的兴趣,丰富德育作业形式,以期达到作业更有效地为教育服务的目的。
一、“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目的――各有所得
“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充分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偏好、时间、能力等影响因素自由选择,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能力,并获得认可和成功感。
譬如在《求职应聘》这一单元我将作业设计为如下三层:
C层:寻找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原文进行阅读并在作业本上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十条;
B层:搜寻两则有关你所学专业劳动者维权案例,依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做出案例分析;
A层:搜集目前你所学专业行业企业与就业者签订的合同,依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其中主要条款进行逐条法条比对分析。
在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层或多层完成,无论选择哪个层次的作业都可以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补充和掌握程度。
二、“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取向――以生为本
德育作业的责任之一是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在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作业展示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据自己对作业完成的满意度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对作业进行展示,教师提供相应的课堂时间和教室内部环境给予愿意进行展示的学生,同时请其他学生对展示作业进行点评。另外,教师将完成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在小组作业交流中,让选择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都获得其他层次作业完成者的心得和体会,形成互补。
三、“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特点――侧重过程,注重引导
德育的内化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逐步实现。“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强调的是过程化,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重在学生的发展。
譬如在《就业准备在》这一单元课后作业中,我做如下作业设计:
C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黏贴在作业本上。
B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后进行比对分析,将十份招聘启事按真实性+兴趣度+专业对口性+可能性综合得分最高到最低按序排名黏贴在作业本上。
A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黏贴在作业本上后进行比对分析,将十份招聘启事按真实性+兴趣度+专业对口性+可能性综合得分最高到最低按序排名黏贴在作业本上,比对自己前期《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调整,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
无论选择哪一层次作业的学生都会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主动或者被动地思考自己前期设定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否具备实现的外在条件,从而进一步合理调适自己的目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形式丰富,种类多样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设计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时候,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新喜变,喜欢尝试和探究的特点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丰富。
如在《求职应聘》单元课后作业中,我做如下的作业设计:
C层:上网寻找本专业求职简历模板并进行填写;
B层:观看自己心仪单位的招聘视频材料,以4年后自己的预期情况为基础,撰写一份求职信并附上求职简历。
A层:观看相关求职应聘视频,以前次作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招聘单位为对象,以4年后自己的预期情况为基础,撰写一份求职信并附上求职简历,同时在班级内演示模拟应聘的现场面试环节。
在这一单元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在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动态地完成作业,改变死板枯燥的传统德育作业的形象,深受学生的欢迎。
作业设计特点范文6
一、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1.遵循激发学习动机的规律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难的题,学生都愿意去尝试.传统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死板,内容缺乏创意,加上教师缺乏创造性的使用,学生感到作业面目可憎,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的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尽量设计灵活新颖、富有趣味的作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符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
2.遵循记忆的规律
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在刚学完的第一个小时内,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为了增强记忆、巩固知识,就要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排除各种干扰.如果根据记忆的规律来设计作业,作业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提高.记忆的规律还告诉我们,适当过度学习对增强记忆是有益的,这个度应维持在50%左右,当超过50%时,过度学习就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等负面影响,从而产生厌倦情绪.任何学习,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一步到位的,都要经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校的学习主要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所以作业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增强记忆的效果,提高作业的时效性.
二、依据多维目标,精选、精编化学习题
在对作业的内容进行选择、编制时,教师应以作业的目标达成情况作为衡量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精选、精编习题时,教师应依据多维目标,紧扣教学内容,有的放矢.首先,利用教材中的习题.教材中的习题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编制的,针对特定章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应依据练习的类型、功能、教学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以及学生学情编写作业.其次,适当设置补充作业.补充作业多为后续学习作铺垫,其中的问题应涉及准备性知识,难度应稍大于依据课后习题编制的巩固练习.这些补充性习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对知识初步理解.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明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又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再次,作业要有针对性.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除应用课后习题外,还应参考有价值的课外参考书、报刊等,丰富作业的题型,使每个题型都具有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对每届学生的作业及时总结,自己建立并指导学生建立“错解档案”,将历届学生的高频错解题穿作业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三、作业应具有实践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宜地布置实践性化学作业,使其与课堂学习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与合作能力、质疑与探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
四、设计学生个性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