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的目的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必要性;工作要点

施工技术交底是建设工程开工之前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防雷施工技术交底是指对防雷工程部分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对施工人员作一个详细说明。重庆市防雷中心自2009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防雷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会,经过三年左右的实践经验,证明该工作在避免新建建设项目防雷工程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保证新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为从事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笔者根据多年的建设项目设计评价经验以及三年来三百多个项目的实际现场防雷技术交底会的经验,对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的工作要点做了总结。

1 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的必要性

1.1 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是为了防雷设计和防雷施工严格保持一致的必要环节。

任何工程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都会到现场作一个技术交底会,防雷作为电气设计的一部分,电气施工图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图交底的时候会对防雷部分做交底,这样一来,再专门做雷施工技术交底会似乎就没有必要了,可事实上,设计人员往往只根据图纸设计内容进行交底,甚至有些防雷设计本身存在一些缺陷,这样的交底工作不可能起到预期的作用。根据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只根据图纸往往让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在加上不同的人对同一规范有时会有不同的理解,往往会出现设计和施工不相吻合。有些地方有自己的地方标准,不常做该地方的设计人员容易忽略地方标准。

1.2 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是为了让《设计评价意见书》等施工图评价或者审核意见书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

由于建设方报建的人和现场负责人不是同一部门同一人,往往防雷中心出具的设计评价意见书到了他们手里就是一直放在档案室里的,这样,设计评价意见书,往往成了一纸空文,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因此重庆市防雷中心自2008年以来,要求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必须进行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把评价意见书的内容落到实处,避免工程建设后出现难以更改的现象。

1.3 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是后期顺利开展防雷隐蔽工程分段检查的保障。

防雷工程绝大多数都是隐蔽工程,防雷隐蔽工程的检查是防雷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作的正常推进,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必须密切配合。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可以提前告知后期的分段检查工作要求,促进三方共同配合,从而顺利完成防雷隐蔽工程分段检查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防雷工程质量合格。

2 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的技术要点

为了更好地发挥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的事前控制的作用,根据笔者多年建设项目施工图纸评价经验以及开展防雷施工技术交底会和施工监审的经验,笔者对此项工作的工作要点作出如下总结:

2.1 建设方介绍交底项目的情况:

a、项目名称,包括哪几个建筑体;b、周边环境;c、各自的高度;d、各自的功能e、有无危化场所、易燃易爆场所;

a是为了方便档案管理;b是为了了解四周是否有高压线等容易引发雷击的地形及物体,可以判断那些地方需要加强防雷措施;c是为了方便判断该建筑是否需要采取侧击雷等措施;d是为了了解该项目的重要性、是否需要采取特殊的防雷措施等;e是为了判断防雷类别以及是否适用危化场所、易燃易爆场所需要的特别要求。

2.2 防雷监管部门技术人员根据建设方介绍的情况,结合施工图纸、设计评价意见书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进行技术交底。

a、首先指出设计有缺陷的地方。

b、对设计评价意见书逐一进行解释。

c、结合施工图集,从基础接地开始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说明。

基础接地系统: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焊接要求、埋设深度。强电井、弱电井、电梯井等预留预埋要求。

引下线系统:引下线的类型、焊接要求、柱筋引下线利用主筋的数量要求、引下线与均压环的连接要求、需要从引下线引出的预留预埋要求。

均压环系统:均压环的具体做法、从均压环引出的电气预留的要求。

等电位系统:重点说明竖直敷设的长金属物需每隔几层做等电位连接、卫生间等电位连接、机房的等电位连接的方式及连接材型。

接闪器系统:说明接闪网敷设在哪一层、焊接要求、需要从接闪网做的预留要求;接闪带的支持卡高度、间距、焊接要求。重点要说明结构屋面层到屋面接闪带之间的连接钢筋要符合引下线的要求。

在对以上各方面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地方标准跟国标不一样的地方。此项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引用的施工图集。

d、介绍施工中会遇到和容易犯错误的部位,要使施工人员明白该怎么做,规范如何规定的。

e、防雷隐蔽工程的检查分哪几个阶段检查、检查时间、参加人员、注意事项。

f、施工现场的防雷安全注意事项。

2.4 施工方提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与其他工种之间的配合与矛盾等,向甲方提出要求,让其出面协调等。是否有合同超出的内容,如果有,向甲方提出,请求增加费用。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设计;个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6-04

笔者最近在幼儿园观摩了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发现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知道自己是在准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但不论是写教案还是实际组织教育活动,往往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了其他领域的活动,如语言、科学、艺术等。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具体,导致具体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不能围绕目标进行,教育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社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在目标设计上遇到困难,以致社会教育活动事倍功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深入解读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社会教育质量。

一、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解读

1.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1〕五个方面涵盖了幼儿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及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其中,作为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外显的标志是其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即幼儿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行为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有研究表明,4~6岁幼儿的坚持性特征已趋于稳定,〔5〕3~5岁幼儿的独立性特征也基本稳定,等等。〔6〕《纲要》把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抓住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个性特征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即认知特征(智力因素)和社会性特征(非智力因素)。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即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7〕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及情绪情感的发展等。对照《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极强的对应性。可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确定的,即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对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意识。〔8〕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自我构建的。〔9〕幼儿期正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自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动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是近年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同伴交往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来说,同伴交往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在5~6岁时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加强同伴交往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可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是社会为其成员所规定的一些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成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幼儿期是个体规则意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场所的具体行为规范,学习按照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幼儿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例如,陈帼眉认为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10〕《纲要》也将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加以强调。

二、在目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环境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由于他人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体验,社会行为则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或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可以说,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三者缺一不可。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个方面。

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感的发展是首要方面。情感更多的是与幼儿社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当幼儿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就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内心体验。对幼儿来说,情感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是幼儿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推动幼儿行为发展的作用。例如,在组织“尊重他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心。产生了同情心,幼儿才可能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认知是社会情感产生的重要前提。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中,社会认知的发展也很重要。社会认知对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知识经验,即传统的社会常识部分。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社会常识教育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二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目前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比较容易忽略这一方面。例如,在大班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目标设计中,教师注重让幼儿认识各种残疾人的标识及知道要帮助残疾人,但却相对忽视了让幼儿学习去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以及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认知就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

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行为的培养包括行为技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不够了解。因此,行为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在学习社会行为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很重要。

可见,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方面内容,做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有机统一。

2.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其他领域的活动,才能使社会教育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深入挖掘,就是要仔细分析教育内容,思考社会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应该如何体现。以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嘻嘻哈哈的信”为例。单从题目上看不出这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然而事实上,“嘻嘻哈哈的信”讲了两个好朋友嘻嘻和哈哈在分别一段时间后互相给对方写信表达情感的故事。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注重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导幼儿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感情,并学会表达对他人的感情。如果教师不注重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很容易浪费这个适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好故事,而使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一个与社会领域无关的语言或者美术教育活动。

教师在挖掘教育内容蕴含的社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解题”。所谓“解题”就是要分析教育内容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确定活动目标。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合作”的意义。合作是什么?合作从人数上说应该是由2人以上参与,从目的上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内容上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从形式上说是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就要明确合作的本质在于2人以上共同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清楚“解题”,就容易导致活动目标模糊不清。例如,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幼儿容易产生意见和分歧,所以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确定为让幼儿在与他人共同做事时学习倾听、表达、协商。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体、可操作,避免出现活动目标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实施的问题。

3.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许多年轻教师由于缺少经验,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特点及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不足,导致目标设计不适宜,社会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教育的目标设计也要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班、中班以情感体验为主,辅以行为技能训练及习惯养成;大班则以社会体验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以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例。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的重难点是体验残疾人的情感,而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体验残疾人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心理需求。

在关注发展普遍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个别教育问题。有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就已经形成任性、胆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等特点。教师要注意矫正这些幼儿的问题行为,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矫正个别幼儿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总之,要使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准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要深入挖掘教育内容的内涵,明确一些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只有准确把握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围绕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3〕〔4〕〔10〕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0,370,312.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8-343.

〔6〕YANG LIZHU,ZOU XIAOYAN.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05,13(2):171-178.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3-184.

〔9〕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On the Design of the Objectives in Kindergarten

Social Education Activity

Zo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1)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3

1.深圳青少年社会教育法制建设欠缺尽管国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因法条内容宽泛、执法主体多元而效果倍受影响。深圳目前仍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使得青少年社会教育在体制上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责任主体模糊、上下关系脱节、多头管理等问题。青少年社会教育处在一种各自为阵和无序的状态,难以形成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线和长效机制。

2.深圳青少年社会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深圳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种类繁杂,造成资源浪费和拥堵,形成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同时,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与设施参差不齐,原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且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容易造成资源整合的困难和使用的浪费,对社会教育的统一性管理造成困难。如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属于市教育局管理,需受教育局和工商行政部门共同管理;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属于总工会或市文物保护管理处管理,其管理方式也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分属各相关行政单位。这使得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政出多头。

3.社会教育平台和资源与青少年现实需求不完全匹配深圳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各类平台和载体,包括社会教育基础设施、社会教育组织、活动载体等,都有很大改善,但其资源有效整合较欠缺。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主要涉及技能培训类项目,如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义工等领域,但心理支持、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矫正领域很少,几乎没有涉及偏差和不良行为矫正、人格成长和抗逆力等方面的社会教育资源。普遍现象是非技能培训类的服务项目,往往收费较为昂贵,而这正是青少年成长必需且急需的服务。

4.深圳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待完善在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支持系统中,能够支持并正确引导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的组织和机构较少,这将导致青少年在面对繁杂的社会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现状时易茫然无助,且受到社会不良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未彻底从“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青少年社会教育多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从理想状态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校教育偏重理论,家庭教育偏重伦理,社会教育应偏重实操。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人格的社会化进程。

5.深圳青少年社会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目前,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落脚在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等内容上,未有明确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的问题提供的对应服务。一些社会教育虽名为社会教育而实为另一种形式的学校教育,其提供的教育内容依旧是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大多数青少年对“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音乐厅”等开展的社会教育项目满意度较低。

6.深圳市社会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有待提升深圳青少年对社会教育的总体满意度并不高,认为当前社会教育存在内容不够丰富、实践性不强;形式不够灵活、缺乏趣味性;可参与性差、持续性较弱;提供社会教育的主体不多,收费较贵等问题。社会教育在青少年人格塑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方面仍需加强,其享受教育的主体选择性和满意性都有待提升。

7.深圳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有待塑造经过十余年打造,深圳“读书月活动”、“志愿服务”、“市民文化大讲堂”、“社工服务”等项目已初显生命力,但其品牌效益和认可度却有待加强。在社会教育品牌的打造过程中,针对青少年的特殊需要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较少,更未形成可持续的品牌。

8.青少年社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深圳市每年投入的财政经费预算不足,导致各社会教育运营单位或机构无法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维持。如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年均服务约3万人,年财政投入约120万,年运营成本达2300万;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年均服务约3万人,年财政投入约230万,年运营成本达980万。又如深圳团市委下属的15家社会教育机构或基地的运营情况看,多数机构或基地运营成本大大高出财政拨款,而维持运营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培训收费以及其他收入补充。另外,除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外,社会教育还面临经费投入的力度不强和拨付进度迟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大部分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和场馆处于求生存状态,难以开展真正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服务内容。

二、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法制建设深圳市政府应在在社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立法、理念的导入、政策的制定以及实践活动的推动上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建议人大将青少年社会教育纳入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条例》及其有关实施细则。

2.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目前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主管统筹机构,呈现多头管理、机制紊乱的现象,导致青少年社会教育无法协调统筹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不利局面。针对此,政府应权衡利弊、加以整治和调整,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行政管理权统一归口到教育行政部门,由市编制部门核准编制,在市教育局设立“社会教育管理处”,在各区教育局设立“社会教育管理科”。同时,成立“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配合政府规范行业行为,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3.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消除青少年社会教育体制障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应逐渐改变应试教育下“一考定终身”的升学体制,推进“文化成绩+实践成绩+综合面试”相结合的分类入学考试制度,建立从职业道德水平、理论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及学生和家长评价为主要标准的教育评价系统,让青少年从茫茫的书海、题海中走出来,自由的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健康人而不是书呆子型的单面人。

4.加强宣传攻势增加群众认识和认同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专门管理机构应大力宣扬社会教育,采用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一是要通过宣传,肯定社会教育在提高青少年德商和综合素质中的突出作用;二是通过宣传,强调社会教育目标是培养公民具备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等特质;三是通过宣传,引导社会形成积极的社会教育理念,防止社会教育功利化倾向的蔓延。

5.建立青少年社会教育评估机制建立青少年社会教育评估机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对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开展的内容和提供的服务进行有效考核和科学评估。目的在于及时获取有关反馈信息,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反映教育成果及成效,促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6.整合社会资源进行青少年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离不开社会,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大教育观”,社会资源都有教育青少年的义务和责任。在英国,如果有中小学生逃学,在镇上的居民都有义务带回学校。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机构和部门都有专门的“开放日”,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参观体验的机会。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一是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多让青少年参加社会化教育学习及有关活动;二是改变现行学校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增加人格、公民实践、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内容;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所有社会组织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方面的责任感,杜绝“无人管”地带的存在和“无人管”青少年现象的发生。

7.充分重视青少年教育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国内尚未形成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独立学科,理论研究较弱,人才队伍较缺乏。针对此薄弱环节,建议成立“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研究会”等组织,设立青少年社会教育学科,加大青少年社会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等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8.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逐渐实现无缝对接以及成长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建议由团市委牵头,成立“青少年社会教育联盟”等组织,吸收家长、老师、学生和社会教育机构成员参加,协调三个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育、青少年婚恋观教育、成长与成功教育等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范围,规定具体的课时,做到教学有内容、学习有教材、质量有保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庭应充分重视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拓展校外、家外的社会教育机会,让青少年多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化教育活动。

9.建立多元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实施主体及平台打造多元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实施平台,一是加大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中心”。将青少年社会教育定位为公益事业,具有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其经费来源应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少量经营性收入。在每个社区设立一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中心”,结合专业社工机构开办青少年社会教育特色服务项目,探索建立青少年社区型教育体系和教育基地。如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吸纳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心理工作者担任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益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汲取健康养分、排遣不良情绪、纠正失常心理、培养积极人生观的活动场所,引导青少年建立和形成健康与健全的心理和人格。二是合理利用网络、电视、传统书刊和纸质媒介资源资源,创办关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专门网络、电视频道以及专门书刊,提高传媒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程度,净化网络与电视和期刊杂志的环境,充分发挥传媒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功能。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4

【关键词】社会教育;古筝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08-01

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及弘扬民族音乐工作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古筝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凭着自身优美动听的音乐特征而深得社会不同阶层的追捧,要想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古筝爱好者的学习要求,务必要对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开展优化创新。[1]

一、古筝社会教育对古筝发展的意义

毫无疑问,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古筝社会教育机构在推动古筝在当代传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现阶段古筝学习人数已达到数百万人次,而国内各类资质院校每年招收的古筝专业学生极为有限,因而大量古筝社会教育机构的涌现一方面对广大古筝爱好者学习古筝的愿望予以满足,另一方面也促进人们对古筝蕴含的丰厚传统文化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积极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弘扬与传播。

二、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不科学。在古筝实践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仅对知识技能进行被动接受,如此必将不利于学生相互共享进步。

基本功教学不受重视。在古筝实践教学中,教师单方面向学生教授各类古筝理论知识,反复训练学生的弹奏技巧,仅仅为了使学生尽快通过古筝考级。教师缺乏对学生古筝基本功的关注,导致一些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出现坐姿不正确、弹奏指法不规范以及缺乏演奏情感等问题。

教学环境不完备。古筝考级日趋商业化,国内各地区古筝考级中心及相关各类古筝社会教育机构受此影响,将考级通过率、商业利润视为工作目标,导致当下古筝社会教育转变成一种单纯追求考试分数、功利目的,以及追求商业利润和经济目的相结合的社会活动。[2]

三、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优化策略

(一)教学方式方面

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内容,明确不同年龄阶层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引入分班制教学方式,一个级别、同年龄段的学生划分成一组;秉承因材施教原则,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具备针对性,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避免教学课堂“一刀切”,同样要避免学生规行矩步,在古筝社会教育中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3]

(二)教学方法方面

1.强化基本功培训教学。在古筝教学中,娴熟习得基本弹奏技巧极为关键。古筝教学内容中基本的五声音阶排列弦序,相对容易被初学者所接受。在对古筝基本指法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与常规乐曲练习相结合,经由指法练习促进手形固定,培养古筝弹奏者良好的习惯意识。

2.注重古筝表演技巧。在对古筝表演技巧开展教学过程中,第一步要引导学生对乐曲创作背景及乐曲呈现的思想感情予以明确认识,然后将它们切实应用至音乐表演实践中,完成对整首古筝作品的表演。无论对哪一首古筝作品而言,在进行准确弹奏的同时,还应当融入表演者自身对艺术、情感的理解,通过将娴熟的表演技巧与艺术情感融会贯通,真正意义上达成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环境方面

1.构建舒适的教学环境。要想实现古筝社会教育的有序开展,应当尽可能构建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固定硬件设备尽可能配备齐全。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接受艺术的陶冶,提升艺术修养。但家长们切忌对孩子进行机械式逼迫教学,应当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古筝学习情况进行密切了解,使他们愿意诉说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挫折,并与家长一同解决,强化古筝社会教育的成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古筝学习一方面是培养少儿课余兴趣、强化艺术素质的选择,一方面是成人充实闲暇生活、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方式。要想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古筝爱好者的学习要求,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到古筝社会教育对古筝发展的意义,全面分析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促进古筝社会教育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朱丹.关于古筝商业化社会教育的调查报告与思考[J].艺术科技,2013,26(5):68-68.

[2]赵丽瑞.如何在社会音乐教育中提高古筝教学[J].戏剧之家,2014,(15):162-163.

[3]沙里晶.古筝普及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兼谈开展非专业古筝师资培训的建议[J].音乐创作,2013,(8):186-187.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社会教育;机制

藏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繁杂、完整、稳定的有机整体,是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促进了藏族人民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养成,对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的引导,促使藏族传统文化再生产和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培养新的藏族传统文化传人,将藏族传统文化以物化形态进行保存与传承很有必要。藏族传统文化传人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而社会教育又具有独特的优势,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润物细无声。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与个体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现代社会“大教育观”的重要体现。没有社会教育,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需要社会教育

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长期适应和改造青藏高原的生产生活中,结合自身特点,顺应自然规律,创造并传承了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独特而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享有者、保护者、传承人,藏族人民强化个体延续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使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科技等的不断发展推动下,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合作,通过不断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和个体服务。同时,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由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管理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使各种教育资源在社会教育中成为大众教育的载体。在教育大众化、社会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下,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合理发挥、利用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个体尽可能地享受到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有利于个体积极人格的塑造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也契合了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更能有效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繁荣稳定。

二、藏族传统文化社会教育的目标取向

(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有利于个体幸福感的提升

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藏族传统文化思想丰富、积极善良,如陪伴着藏族人成长的神话传说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懂得善待、爱护大自然,对他人心生善念,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人交流、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个人幸福感的提升,更有利于藏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藏族传统文化中乐观、坚强、勇敢、敬畏、责任、然诺、尊老敬贤等特质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社会组织系统的和谐构建和运行大有助益。

(二)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

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指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即优化人的生存,促使个体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幸福。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需要更紧密的沟通结合,也是“使教育与其环境相依为命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社会延伸,其传承的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个体综合素质等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功能的发挥质量有重要影响。

三、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运行

藏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承机制包含传承人、传承内容和方法、传承的社会组织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教育运行机制要素。

(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环境

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人民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信息化社会中的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不可忽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使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能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将现实与虚拟紧密联系。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首先需要面对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和社会变迁,需要进行适时而积极的现代转换,使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交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个体的现代社会生活。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对个体的社会教育主要表现在个体生活的风俗、经验、行为习惯等方面。当个体在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时,其原有的文化、信仰将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只有推动具有藏族元素的优秀作品作为社会教育素材,个体才能从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中获取更多的积极营养。

(二)藏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中的社会教育

张诗亚在《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报告中提出:“在文化生态系统中,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民族的凝聚力与人们的集体意识。如:敬仰共同的图腾以及其他崇拜物;恪守着共同习惯的禁忌,祭祀共同的祖先,学习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交往方式、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方式等。”[4]在藏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教育中,个体对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不会因时代变迁、社会环境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长辈对晚辈的教育通过自身行为习惯的示范、口耳相传、祭祀礼仪等方式传承,内容包含藏族人民世代积淀的族群认同、英雄崇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吉祥诉求等。在表现形式上也融入时代特点,实现与时俱进,注重融合新科技、新思想,对个体文化认同意识进行培养,满足了个体民族特性的追求。只要个体存在民族信仰,这样的心理需求就会存在。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中还包含着明显的对藏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教育,如生命观、善恶是非观、神灵护佑等藏族传统文化要素,使个体对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对自然界产生良好的期待,对个体追求内心平静的需求等,都融入进社会教育中。[5]如认为个体做坏事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折损自己的吉祥幸福。由此,个体要避免作恶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生善念,积极向善。藏族人民也用图腾和英雄影响和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如格萨尔是藏族人民最崇拜的英雄和战神图腾,这种对英雄的崇拜来源于个体内心对客观世界的需求和征服欲望。个体在自然面前并非绝对弱小、无助,有着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愿望。当个体的这种愿望和意识日益强烈的时候,就会体现在个体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体现在与对手的斗争中,这种意识的认同和传承是潜在、不易察觉的,也是藏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得以传承的根本前提。

(三)藏族传统文化表演技术传承中的社会教育

藏族传统文化表演技术的传承主要通过拥有技术的长者以家传和师传的方式对经过挑选符合条件的晚辈进行教育指导,传承内容包含道德规范、表演内容、音律技巧等。绝大部分的藏族节日都采用户外集体活动的方式,如集体祭祀、集体诵经、集体歌舞、集体出游、集体饮宴等,通过群体性的活动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教化。集体活动中的个体以对族群历史的认同为中心,形成了对自己身份和文化的认同,将个体对族群的情感、记忆、理解等思维方式贯穿于集体活动中。独具藏族特色的锅庄是当地人祈求吉祥的一种方式,能够在人们群起而舞时满足个体的合群倾向,满足个体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强化个体的社会整体意识。个体产生与舞蹈节奏、造型相呼应的情绪、情感变化,并感染其他参与者,包括观众。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个体的情感,增强了个体社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社会教育对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是全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在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教育中,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社会教育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必备条件,不能仅靠政府的单独组织和推广,还必须强化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体的全面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6]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需要社会和个体共同努力,个体和社会机构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定的投入来发展社会教育。其追求是充分发挥利用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团体、个体自身的功能和优势,使其成为社会教育的执行者、参与者,形成有利于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共同推动社会教育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思言.浅议如何在基础教育中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3(13):93-94.

[2]成晓丹.城市社区教育运动机制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例[D].苏州大学,2009.

[3]王妮.学校和社区的教育互动[D].杭州师范大学,2014.

[4]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以嘉绒人“且索”仪式传承为个案[D].西南大学,2008.

[5]王春焕.论当代藏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13(1):78-81.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6

A Study on the Disorder and Res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IAN Xiabi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3, Yunnan, China)

Abstract:

Rural education has the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residence”, and it can be guaranteed only through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ystem of the vertical complementary and horizontal order. However,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rural urbanization are in a state of “disorder” in which its structural function and purposeful consciousness present themselves as being “shrinking” and “nonselfconscious,” resulting in such hazards as the “studying oppression” of the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ocial life materialization” of the rural people, and the “spiritual value deteriorations” of the rural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liminate these hazards and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following three measures or strategies: The first is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which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rural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al educational structure; the second is “peopleorientation” which highlights the humanitarian of rural families, schools, social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third is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rural and the urban” which strengthens the realization of grassroots of rural families, schools, social education reform.

Keywords:urbanization; rural education; disorder; resolution strategy; families; schools

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其宗旨应促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转型,不断消除和缩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让农村社会成员过上幸福和谐生活。为此,农村教育需要系统地发挥对农村社会成员的启蒙价值,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安其位和协调整合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然而,当下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却处于一种失序状态,给农村社会成员的生命生活发展带来了许多危害,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措施,对其加以消解。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关系失序表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转型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所谓质量和水平向城市学校教育的看齐,更重要的是农村教育系统的整体超越,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发展之间的有序共谐而非目前失序混乱之态。

(一)农村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结构功能之萎缩

农村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是丰富多元的,绝非能由学校教育所“代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农村学生和社会成员健康发展上都有着各自的教育任务和价值,不可将自我责任进行相互推诿或转嫁。然而,现实中,农村教育系统结构及功能是萎缩的,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三者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即不无一致地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学科分数成绩”为共同价值认同,家庭主要扮演着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的角色,而且,随着外出打工者的增多,不少家庭衍变成为仅给孩子身体提供住房的场所,留守的老人往往只预防其身体的安全而无暇其它[1];而学校教育一如既往地在分数上冲锋陷阵,它似乎已经习惯或无力去改变自我,为努力提升本校升学率、重点率、尖子率而展开劝退、分班、开小灶等特色方式;社会教育则给农村青少年儿童一幅虚假繁荣的景象,房屋不断盖大建新、衣食用行越来越好;同时也存在着温暖亲情生活的隔离、丰富多彩传统文化活动的消失、清澈洁净河流的变污、农田荒芜扩大等不良现象。可以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青少年目睹或经历了一场追赶经济大潮的运动,农村传统社会中宁静平和、仁爱和睦的风气不断受到充满了金钱、权力的欲望竞争所冲击侵蚀[2]。而基于此,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同质的,使得农村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充满了物质化色彩,其身心不断被分数、升学、就业所捆绑而从小失去享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和行动表现。

(二)农村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目的意识之非自觉

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自的价值和使命何在?这是农村教育发展所必须要解决好的先导性观念问题,否则,其实践运行会陷入误区。这可从当下三者在目的意识上的非自觉得以反映。目前,不少农村社会成员依然持有教育是只属于学校的事情之想法,家庭和社会教育价值在其意识中或阙如或扭曲。为满足孩子物质生活需要,这一点伴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而尤为明显,那些外出的父母通过寄钱的方式让其子女购买最好的物品来获得自我心灵上的慰藉。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机构,它身不由己地表现出对应试的顺从,其教育教学一切以升学为导向,至于所肩负的农村中小学生的文化和精神生命被弃置一边,对农村中小学生实施的是一种“忘本”的教育。此外,农村中小学生接受的社会教育则被成人逻辑价值和意志所掏空,较少存在着满足其兴趣、好奇而自由生长的教育世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围绕着由成人所预设的“美好理想”而旋转[3]。可以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目的意识上是非自觉的,也即没有自觉践行教育之本质,它们缺乏积极将农村社会成员的周全生命纳入其分立和整合的视野,如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自都没有履行好自我应承担的职责;同时,它们也没形成连贯一致的教育力量作用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发展,相互之间是分裂无涉的,不能较好地促成教育对象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的统一,反而让其自流地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轮换之间延缓或异化着生命和谐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关系失序的危害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关系失序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危及着农村社会成员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文明进程,也使得农村教育不断远离了培养人的发展之本质。

(一)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过程的“压迫”

现实中,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目中无人或非人性化”倾向,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往往被异化为一种知识训练或记忆,目的是为了产出一个高分。而事实情况是,只有少部分的农村中小学生能通过考核而成为优秀生,其余大部分人不得不经受因学业失败所遭受的身心压迫。主要表现为:

其一,由于积极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缺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校学习变得孤军奋战,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学习成绩或人际关系挫折时,家庭教育没有成为给予鼓励、宽容的疗伤港湾,往往带着焦虑、批评来指责学生或向其提出严格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使得其身心俱疲地面对学习成绩的炼狱煎熬;而不断被城镇化所裹挟的农村社会则呈现出“一切让位于经济增长”的价值氛围,它以潜在的方式强化着学生将接受教育是为了改变自我和家庭命运之目的,并为此目的而忍辱负重地攀爬着应试升学的“天梯”[4]。

其二,农村中小学校实施的是一种“数字至上”的管理模式,分数、升学率、重点率等是其生命线,影响着这些“数字”下降的各种活动都被视为无效,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等环节都服务于一个最好的分数而呈单一化、封闭化。虽然这种管理模式迎合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社会成员集中力量追求经济任务而让孩子安静地独守校园的需求。结果可能导致中小学生正常健康的性别交往、必要的社会生活体验等被尘封了,让他们成为知识拥有者的同时却也缺乏时展的创新精神和远离了故土的“文化乡愁”,正如有学者所描述的“很多村落家庭从小更是对子弟们灌注‘要好好读书、否则就只有回家种地’这样的人生奋斗信条,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唯一希冀就是帮助子弟实现阶层上升流动,这几乎是其最大的实用主义小农生存理性精神的折射。乡村子弟们希望能够到城镇学校就读,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接受城镇新鲜事物刺激,从而满足自己‘城镇化’的身份认同想象;另一方面则是提前为将来在城市生活作经验性贮备。他们在漫长的学校教育中,在文化认同上已经成为了回不了乡土的准城市人。在这样的现实社会生态下,学校布局重心越往上集中,则越有利于乡村子弟逃离乡土的内在精神诉求,也更满足于农村家庭阶层上升流动的想象,尽管这种上升流动的想象最终大多数要被底层阶级再生产的代际循环逻辑所击碎”[5]。

(二)农村社会成员生命生活的“物化”

毋庸置疑,一个人或家庭生活的幸福除了经济收入之外,还在于自我身心的和谐与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和睦关系。然而,当下的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都过于追逐功名利禄,其发展明显存在着远离人的事物化倾向,农村社会成员的生命生活被降格为“物质存在”。时下,虽然城镇化带动了众多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增长之后,也随之引发了村落家庭或农村社会成员之间物质经济角逐之战,人们的安全感和自豪感都建立在了物质实体上,房屋的阔气、车辆的拥有成为农村社会成员心目中的财富象征和显摆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而这些“资本”的获得,当下似乎难以通过教育或农业生产来实现,于是越来越多农村家庭成员通过外出打工来创收,这无疑会破坏了家庭教育开展所需要的亲情土壤条件,“留守”“空巢”“老弱病残”日益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表现出的病症。换言之,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不断围绕着“物质价值”而催促着人们过一种忙碌的学习工作,而真正忘却了生活本身;没有提供给人们心灵得以安顿的“精神之家”。农村社会成员包括中小学生的学习工作都着眼于“物质当下”,而其生命发展的时空无限性被缩窄了,缺乏了传统的延续和未来的想象之间自由畅想的可能性。所以,才有了目前人们生活中到处可感的精神空洞和空虚、道德滑坡和沉沦、文化的失传和失守之状,人们都在相互隔离中把自我生命“内卷化”为坚硬的“原子”而难以“化合互动”。

(三)农村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颓废”

农村城镇化并不意味着农村的消失,它包括农村的城镇化和城镇化中的农村两方面统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不管是农村的城镇化还是城镇化之外的农村发展都得考虑农村传统文化的承续,不能让农村社会成员单纯为了经济发展而成为“融不进城市,回不去故乡”的无根者。可现实中农村传统文化精神价值不断显示出“颓废”之态,农村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谦和、知足”等内在价值已经被“金钱、名望、权力”所侵蚀而消逝。例如,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和社会文化结构不断受到破坏。随着青年人外出打工成为农村家庭或村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后,中老年人参与村落事务决断的社会地位日益降低,越来越多人的角色向照看留守儿童的保姆转变,这种情况不断加剧了农村传统文化发展面临传承主体、活动组织、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危机。再者,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明显的工具化倾向。以经济收入增长和物质需求满足作为他们生活的重中之重,许多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中的内容被视为是有碍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被删减、伪化,如传统人生礼俗、建筑、服饰等不断地“现代化”,而有些传统文化在作为旅游资本输出的旗帜下被任意肢解或拼装成为“假文化”,“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6]。

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传统文化不断失传或异化之下,农村社会成员如无头苍蝇似的追逐着现代化的香味,却没有真正吸取了诸如市场经济、法治意识、民主政治等精神品质,反而丧失了自我原有文化之精神或个性。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校、学校及社会教育关系失序的消解策略

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教育要通过结构系统的优化来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在农村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协调作用下确保农村社会成员精神生命的自觉和农村文化个性的保持。

(一)分合位育:注重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构的互补性

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是农村教育的结构体系内容,它们之间只有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才能发挥出其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功能。著名人文学者潘光旦先生曾提出教育的“位育”观,意为事物是以整体系统而存在,各种事物之间只有“安其所”,方能“遂其生”[7]。同理,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要能让其“生”,发挥三者有序互补共促的功能,必先得各自“安其所”,也即农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着各自的教育价值和特点,需要它们独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方能相互作用形成积极的教育功效,这就是它们之间“分”的要求。就农村家庭教育而言,要将亲子关系培育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落实,并在这基础上关注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让他们尽可能地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主动感、自主感”;而学校教育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获得成功体验,让他们能够确立起积极的“勤奋感”和“自我认同感”,而非不断令其挫败以致学习目的迷茫和兴趣丧失;社会教育则要能够为学生或社会成员提供正义的榜样力量,让其在一种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对民主、法治、和谐、友善的自觉追寻。有了“分”的前提,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才能考虑“合”的要求,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整合,遵从连续性、互补性、全面性的原则,促进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农村社会成员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发展,使其自我生命随着时空环境的扩展而能得以不断丰盈。

(二)以人为本:凸显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实践的人性化

众所周知,教育的对象是人,可实践中的教育往往将人当成一个“物质客体”而加以设计或捏塑,尤其是中小学生被视为父母、老师或社会需要加予改造的对象。例如,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都一致性地持有受教育的目的是将来有较好的工作或收入,至于受教育过程中牺牲了学生的情感和社会生活体验等完整生命发展所需营养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且认为这是必要的代价付出。于是,长达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真实的生命被遮蔽了,他们之间的唯一区别是以分数的高低来界定,学生及师生之间都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有必要回归它的本质,关注教育对象的复杂和鲜活的人性特征,使教育真正发挥促使人性在“求真、向善、逐美”上的不断提升作用。所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实践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农村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有必要让学生参与进家庭生活的发展中去,积极尊重他们的“参与表达、行动”等,并给与耐心的扶助和细切的宽容,以让他们天性中的主动性得以培育;社会教育则要洁净村落风气,不要让赌博、吸毒、攀比等不良活动和价值侵袭青少年学生心灵,防止其人性中的“恶”滋生;学校教育则要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形成多元化,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以满足其学习兴趣和发挥潜能的可能性,并将教育尽可能变为一种帮助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三)上下结合:加强农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改革的草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