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1

为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意见》(皖政办〔2004〕66号),结合阜阳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积极鼓励、规范引导、公平竞争、做优做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市场、多元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开放医疗市场;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坚持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三)总体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加强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实行药品双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开放医疗服务市场

(一)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实际,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联办等形式,投资兴办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具有专科特色和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鼓励兴办康复、中医、护理、老年病、精神病、传染病等医疗机构。

(二)按照阜阳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在需要设置医疗机构的区域落实建设配套用地,吸引社会资本兴办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在服务半径0.5公里以内不设置服务科目相同的医疗机构。

(三)民营医疗机构产权界定:

1.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产权按照“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

2.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核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日起5年内,其产权界定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相同。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年后自愿继续保留非营利性性质的,其产权按以下方式界定:医疗机构资产小于或等于原始投入的,举办者(包括国有资产投入者)按原始投入比例所有;医疗机构资产大于原始投入的,原始投入部分按举办者(包括国有资产投入者)的原始投入比例所有;超过(增值)部分(包括受赠部分)属于医院法人所有。

3.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产权转让时的资产处置:5年内转让,其转让所得无论是否增值,均按举办者(包括国有资产投入者)的原始投入比例所有;5年后转让,如医疗机构资产小于或等于原始投入的,举办者(包括国有资产投入者)按原始投入比例所有;医疗机构的资产大于原始投入的,原始投入部分按举办者(包括国有资产投入者)的原始投入比例所有,增值部分(包括受赠部分)的40%归原始投入者按比例所有,60%原则上以捐赠的形式,纳入政府医疗卫生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发展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四)根据《划拨用地目录》,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其土地资产按下列方式处置:

1.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年后自愿保留非营利性性质,且土地用途不改变的,其土地使用权仍可保留划拨,土地开发费(成本)部分按照“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

2.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年后不再保留非营利性性质,且土地用途不改变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并缴纳土地出让金(或土地年租金);土地开发费(成本)部分按照“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

3.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产权转让时,土地用途仍为医疗机构用地的,其划拨土地转让,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土地资产处置后,方可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产权转让时,所得土地开发费(成本)部分按照“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产权转让后,其医疗机构性质仍保留非营利性质的,土地按《划拨用地目录》规定继续保留划拨;其医疗机构性质不再保留非营利性质的,土地应按规定办理有偿使用手续,并缴纳土地出让金(或土地年租金)。

4.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使用土地过程中,如改变土地用途,应重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如改变为经营性用地,其土地使用权按照有关规定,由政府收回后以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

三、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扶持

(一)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国家对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前3年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且财务制度健全、核算准确的,可申请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以及自制自用制剂的增值税;3年后,按照前3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额度(含计税工资的纳税调整),通过单位申请,由同级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后5年缴纳的上述税收(地方留成部分),通过单位申请,由同级财政给予减半补助。

(二)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主确定医疗服务价格;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医疗服务指导价格,享受公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同等待遇。民营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且符合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对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条件的,可以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民营医疗机构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资格的,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执行政府医疗服务指导价格。

(三)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的民营医疗机构,可以申请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四)对承担政府公共卫生职责和完成政府指令性公共卫生任务的民营医疗机构,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由同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

(五)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提升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流动和培训、职称评定、参与学术活动、参加学术组织和行业协会、科研课题招标,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医疗机构同等权利和待遇。

(六)民营医疗机构聘用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按照社会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公办医疗机构分离到民营医疗机构工作的事业单位职工,民营医疗机构职工被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的,其在民营医疗机构工作期间可连续计算工龄。

四、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市和区、县(市)民营医疗机构实行分级管理,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违法必究。卫生、工商、药监、劳动保障、环保、质监、物价、民政、财政、税务、广电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结果。

(二)各类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置要符合区域医疗机构定点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进行公示。对未达到基本标准的医疗机构,应当暂缓校验;暂缓校验期满仍未通过校验的,应当依法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民营医疗机构的名称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核定。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由工商、税务部门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由民政部门办理非企业单位登记。

(四)民营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门核定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诊疗科目不得以“中心”设置;要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实行技术审批制度,严格技术准入。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合资、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科室、病区、诊疗科目,不得以科室租赁、承包和设备投放等形式开展营利性经营项目。

(五)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确定,实行明码标价,并向社会公示,提高收费透明度。

(六)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完善民营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条件,依法严格民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实行民营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民营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及时调整、退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七)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明确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2

[关键词]医疗卫生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23-01

当前,我院信息化建设如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样,在各领域中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我院发展的步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服务为医院全面信息化管理以及患者就医提供了相当的便捷,是实现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必备条件。在医疗保险大面积推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消费透明化,医药分家的现实环境下,使得复杂的医疗诊断工作能够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中顺利进行并及时完成。

1 我院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现状

进展情况:最初,我们把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看成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问题,并没有从系统工程角度来管理和实施,误变为只要投资购入一定规模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自行组织一些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进行编程开发就能解决问题。后来,我院成立了信息部,主要由统计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职能部室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数据,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但以往这些专业归属各异,工作内容相互独立,各职能部室之间联系松散。此外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又受经验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各级管理者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职能部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这个时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并无实质性进展。

随着我国卫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部自筹建以来,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逐步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HIS、PACS、LIS已成为我院“信息技术”的亮点。

1.1 HIS系统:HIS具有增加效益、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能力,并能节省资金的突出优势。包括管理员系统、西药库管理系统、中药库管理系统、门诊药房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挂号管理系统、门诊收费管理系统、住院结算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病房摆药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病人查询系统、住院病案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系统、综合统计系统、医技计费系统、物质库房管理系统等。

1.2 PACS系统:PAC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网络工程、影像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及存储设备所建立的综合性信息系统,是现代医学服务中的CT、MRI、B超、DSA等诊断工具的最佳管理方案。我院现已经联接影像科大型设备,全院60个浏览、管理终端。PACS系统的运用是现代医疗诊断革命性的变革,实现了影像系统无胶片化和实时传播。依靠PACS系统,使整个医院的其他科室都能共享到影像科内部的信息资源。

1.3 医疗保险结算系统:我院为济南市医保定点医院。医保系统联接了济南市医保办、济南市物价局,设置了圈存机,导医部、收费处、药房、住院处等部门设置了专用医保窗口。信息处理实现无纸化和无片化,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

2 推动我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2.1 依靠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根据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求到2010年我国80%的医院将达到全面实施医院管理系统目标。去年8月,在北京启动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工程”从医院管理改革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出发,引导我国目前以“收费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面向医院开展长期广泛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2.2 提高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特别是院领导班子的意识程度。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地购置一些硬件设备,上一套在别的医院应用还算成功的软件就完成了,它还需要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信息化牵涉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它应该是全院使用部门、使用人员的事情,全院对信息工作的配合与使用,也直接影响到一个HIS系统能否生存下去。

2.3 引进全面的竞争机制:要竞争就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医院信息系统的逐步建设与完善为改善病人年覆盖面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形象、提升医院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2.4 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IT培训可以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投资效益,取得双赢效果。

2.5 卫生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社会统筹安排的特点,因此要建立以政府宏观协调主导的卫生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进行无缝衔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传递流畅,资源共享,为医卫生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卫生服务信息。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在新形势下,我院信息系统存在着功能不完善、有部分职工对信息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还有部分职工对电脑操作技术不能完全掌握,在电脑记录操作上存在不规范等行为。如何从庞大的医院信息数据库中挖掘、集成已有的数据资源,建立数据模型,结合科学的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领导决策和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参考依据,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3.2 目前我院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网络信息化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中优势主要来自信息资源的有效建设开发、利用、管理。我院通过培养电脑专业人才,组织人员参加与系统程序与供应开发商一起完善在应用过程中系统出现的问题,推荐在岗青年参加信息管理专业学习。医院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现代医院管理必须加快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发展服务信息化和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医院统计管理工作达到信息管理有序化、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整体化,基本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形成现代化的网络体系。应用医院信息系统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词:西藏;农村;公共卫生;资源

一、西藏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近况

我国在公共卫生经费支出并不充裕的前提下,呈现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巨大差异。西藏到2010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26个,床位8765张,从业人员11680人。西藏人民的医疗保障条件明显改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已经基本建立。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相比,西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均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公共卫生发展步伐。

二、西藏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缺少公共卫生人员队伍

在西藏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不仅要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还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实际上,农村地区公共卫生人员数少之又少。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存在配置不足的情况,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这些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部分人员仅接受过相关培训而没有接受过公共卫生专业学历教育,專业化水平较低。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逐步扩展,对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难以符合公共卫生发展要求。要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公共卫生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2)农村地区公共卫生缺乏政府财政投入

农村地区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有限,在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上难有突破,对农村医疗卫生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低,医疗卫生资源稀缺,供给不足。财政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主要向县、区级大医院倾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卫生院都是负债经营,设备老化难以更新,危房长期无力改造,严重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偏远山村群众看病难,就医不方便,还存在缺医少药品现象。

(3)西藏农村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失衡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乡镇卫生院、县卫生防疫机构和县妇幼保健机构的改造建设上,对最基层的、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村卫生室的投入则不够重视。此外,注重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但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关系农村公共卫生长远发展的领域投入不足。这种结构失调,造成公共卫生资源无法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使得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充分的利用。

三、对策建议

(1)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采取积极措施扩充农村公共卫生队伍,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为农村公共卫生积蓄后备力量;在职务聘任、工资福利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卫生类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就业;大力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和技能。通过适当提高乡村医生薪酬待遇、为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等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水平和保障程度。此外,可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等上级医疗机构流动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工作业绩突出的乡村医生有机会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增进乡村医生的归属感和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预期。

(2)优化财政卫生支出结构,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众所周知,财政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完善,许多县、乡医疗卫生机设备简陋老化,基本和必要的医疗条件匮乏。为此,财政必须调整新增卫生投入的流向,将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市场不足或者容易发生市场失灵的领域,即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老化、缺医少药的格局,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发挥公共财政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的积极作用。

(3)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4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发现并解决卫生队伍存在的问题,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元月中旬以来,我局对下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开展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卫生局共有下属单位9个,其中: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区医院4个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会兴、**、磁钟、高庙4个乡级卫生院;车站街道卫生所。现有正式职工178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情况(按本人档案所在单位)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一)卫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单位普遍存在卫生人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的问题。

1、临时人员偏多,单位负担重。目前,系统有临时人员36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2%,人员工资全部由聘用单位承担,加之,今年修改后的《劳动法》已开始实施,要求临时人员与正式人员同工同酬,单位还要为临时人员缴纳“三金”。

2、在岗职工少,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4个乡级卫生院原有编制72人,因正常的退休、死亡和调出,现只有职工60名,而真正在卫生院岗位工作的仅有41人,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区医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临时和外聘人员高达18名;**乡卫生院有正式职工13人,根据工作需要,临时雇用8名专业技术人员。

3、人员关系不顺。目前,卫生系统内部干部职工中属于借用的有26人之多,占正式职工的14.6%,既给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不便,制约了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借用人员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压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高、中级人才比例普遍偏低

1、学历方面:4个乡级卫生院没有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专业技术人才,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只有2人,仅占卫生院总人数的3%。

2、职称方面:全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7%;中级职称56人,占34.5%;初级职称69人,占42.6%;无职称人员31人,占19.2%。这些表明,区属8家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比例偏低,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迫在眉睫。

(三)现有业务骨干年龄偏大

1、专业技术人员断档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现有6名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将在5年内退休。另一方面,4个卫生院4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5人,其中1人已到退休年龄、2人即将退休,35至45岁的有35人,35岁以下的有15人,其比例为1:7:3,而45和55岁之间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断档现象严重。

2、新进人员专业大多不对口。区疾控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这些年新调入的人员,大多与专业不对口,现有的工作也主要靠原先的“老人手”承担,再过三、四年,若这些“老人手”到了退休年龄,“新人手”由于自身素质,不能承担重要工作,将影响到我区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医疗设备陈旧,科室设置不全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区医院、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落后,诊断疾病还主要靠解放初期的“老三件”,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由于人员、设备缺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科学合理设置,目前区医院没有设置急诊室,供应室、手术室、妇产科,设置不规范;4个卫生院的急诊室、供应室没有按要求设置;会兴、磁钟卫生院的急诊室、妇产科设置也不规范,与“三室一科”建设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如再不加大投入,将影响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和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人才工作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强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培训卫生业务骨干

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职自学、带薪学习,开展高层次学历教育和学术交流,加速知识更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大胆使用年轻业务骨干的同时,又要注意引进和培养单位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政策支持,努力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对口毕业生。加强区内医疗卫生单位与省级、市级同类机构的业务合作和交流,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内培、外引,逐步解决人才断层现象。目前,区医院急需人员12人,其中,临床人员5人(妇科2人、内科1人、外科1人、麻醉1人),化验1人、放射1人、护理5人。卫生院急需人员19人,其中,大专以上西医临床专业人员5名、儿科2名、妇科4名、外科4名、护理4名。区疾控中心急需人员2人,其中,检验1人、流行病调查1人。

(三)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和激励专业人员奋发向上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也要体现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有效竞争,才能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奋发有为的精神。各个技术岗位也要采用竞聘上岗的办法,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多作贡献。通过竞争,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留住人才,开发人才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发现并解决卫生队伍存在的问题,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元月中旬以来,我局对下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开展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卫生局共有下属单位9个,其中: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区医院4个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会兴、**、磁钟、高庙4个乡级卫生院;车站街道卫生所。现有正式职工178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情况(按本人档案所在单位)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一)卫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单位普遍存在卫生人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的问题。

1、临时人员偏多,单位负担重。目前,系统有临时人员36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2%,人员工资全部由聘用单位承担,加之,今年修改后的《劳动法》已开始实施,要求临时人员与正式人员同工同酬,单位还要为临时人员缴纳“三金”。

2、在岗职工少,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4个乡级卫生院原有编制72人,因正常的退休、死亡和调出,现只有职工60名,而真正在卫生院岗位工作的仅有41人,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区医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临时和外聘人员高达18名;**乡卫生院有正式职工13人,根据工作需要,临时雇用8名专业技术人员。

3、人员关系不顺。目前,卫生系统内部干部职工中属于借用的有26人之多,占正式职工的14.6%,既给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不便,制约了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借用人员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压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高、中级人才比例普遍偏低

1、学历方面:4个乡级卫生院没有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专业技术人才,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只有2人,仅占卫生院总人数的3%。

2、职称方面:全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7%;中级职称56人,占34.5%;初级职称69人,占42.6%;无职称人员31人,占19.2%。这些表明,区属8家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比例偏低,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迫在眉睫。

(三)现有业务骨干年龄偏大

1、专业技术人员断档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现有6名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将在5年内退休。另一方面,4个卫生院4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5人,其中1人已到退休年龄、2人即将退休,35至45岁的有35人,35岁以下的有15人,其比例为1:7:3,而45和55岁之间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断档现象严重。

2、新进人员专业大多不对口。区疾控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这些年新调入的人员,大多与专业不对口,现有的工作也主要靠原先的“老人手”承担,再过三、四年,若这些“老人手”到了退休年龄,“新人手”由于自身素质,不能承担重要工作,将影响到我区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医疗设备陈旧,科室设置不全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区医院、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落后,诊断疾病还主要靠解放初期的“老三件”,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由于人员、设备缺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科学合理设置,目前区医院没有设置急诊室,供应室、手术室、妇产科,设置不规范;4个卫生院的急诊室、供应室没有按要求设置;会兴、磁钟卫生院的急诊室、妇产科设置也不规范,与“三室一科”建设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如再不加大投入,将影响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和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人才工作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强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培训卫生业务骨干

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职自学、带薪学习,开展高层次学历教育和学术交流,加速知识更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大胆使用年轻业务骨干的同时,又要注意引进和培养单位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政策支持,努力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对口毕业生。加强区内医疗卫生单位与省级、市级同类机构的业务合作和交流,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内培、外引,逐步解决人才断层现象。目前,区医院急需人员12人,其中,临床人员5人(妇科2人、内科1人、外科1人、麻醉1人),化验1人、放射1人、护理5人。卫生院急需人员19人,其中,大专以上西医临床专业人员5名、儿科2名、妇科4名、外科4名、护理4名。区疾控中心急需人员2人,其中,检验1人、流行病调查1人。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5

一、深刻分析,认真查找问题

分析检查阶段重在检查发现问题,局党委采用“组织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帮”等方式,认真倾听群众反映,通过开展“三对照、三查找”,找准突出问题。即:对照“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查找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制约卫生发展的瓶颈,查找在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卫生科学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查找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医患和谐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局党委强化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和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同志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文件,邀请了市委卫生工委书记、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捍平来福田卫生系统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专题的报告,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在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实践的做法,学习形式多样化,向兄弟单位要智慧,要干部职工学经验,为深入分析查找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是向社会向群众征求意见。局党委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区各职能部门、区卫生系统各基层班子,卫生管理干部、党员群众等各方面对局领导班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整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100多份,收集整理意见近60余条,收集整理成群众意见情况综合报告,按照要求明确责任,认真进行整改。

三是组织专家评估检查。按卫生管理、卫生文化、医疗、防保、卫监疾控等五个方面抽调专家,组成5个检查评估小组检查对2008年卫生工作白皮书以及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反腐保廉责任书“两个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深刻查找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并对落实工作情况现场打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卫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四是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局党委班子成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坚持分层次、分时段、“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交心,谈出了问题和不足,谈出了原因和根源,谈出了观点和思路,为深入发现和查找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细致、撰写分析检查报告

局党委书记、局长××亲自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紧密联系当前形势、本系统工作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认真对制约卫生事业发展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主要查找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发展、卫生绩效管理、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等四个方面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抓体系、抓内涵、抓配套、抓班子等四项改进措施。这份检查报告充分反映本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充分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本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充分反映本系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充分反映本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新一轮卫生事业发展的蓝本。

三、不走过场,开好民主生活会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筹备。会议开始前,副区长××两次到局党委进行专题调研,对开好民主生活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班子成员要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着重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改的马上改,不能改的要制定方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为开好民主生活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在民主生活会上,夏炀副区长肯定了局党委班子建设,认为班子工作能力、思想水平较高,班子团结和谐。他强调要从抓整改、抓内涵、抓调研、抓廉洁、抓改革、抓绩效、抓服务、抓学习、抓团结等十个方面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做到卫生事业发展与国家、省、市区的要求相适应、与福田中心城区的地位相适应、与福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是坦诚相见,勇于批评。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班子主要领导做到带头自我剖析,认真查找差距,班子其他成员也能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排查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整顿等方面的差距,大家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思想得到了触动,认识得到了提高,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了找出问题、沟通思想、促进提高、增进团结的目的。

三是肯定成绩,力求进步。会上,区纪委、区组织部领导对局党委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一致的、充分的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区卫生局班子是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好班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很强的战斗力。特别是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跃平同志政治敏感性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工作思路清晰,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抓卫生事业发展中带领局班子全体成员真抓实干,大胆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转变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模式,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是认真测评,检验质量。根据区委的要求,我们在会上进行的民主生活会质量调查中,共发出调查表30张,回收调查表30张,参加调查人员一致认为,此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突出,意见征求广泛,个人发言准备材料充分,开展谈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扎实。此次民主生活会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批评和自我批评风气浓厚,不仅班子更加团结和谐,而且班子思想更加统一,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融洽,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是认真落实、整改到位。针对会前征求的意见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经局党委研究,专门制订了福田区卫生局2008年民主生活会整改责任一览表,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明确具体的负责人、落实部门和完成时限,逐项逐条抓落实,使民主生活会真正开出实效,取得实绩。

四、积极组织,扎实开展评议

一是开展各界人士评议。分别召开离退休人员、派、专家骨干代表座谈会,广开言路、采贤纳谏,多方听取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各界代表纷纷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对改进机关作风,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第三方考评,完善考评内容,扩大考评范围,调整权重分配,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等进行年度考评,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卫生服务绩效的重要依据,并在全系统公示通报。

三是认真组织社会评议。由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监督员不定期地对各窗口医疗卫生服务情况进行评议,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局党委班子成员还分头到各单位对外服务窗口进行明查暗访,了解医疗卫生服务的真实情况,听取基层和群众对改进医疗卫生作风的建议。

医疗卫生发展建议范文6

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因素,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晚,速度滞后,发展不充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医疗卫生发展偏离公益性。国外对卫生事业的投资比例非常高,美国占GDP的14%,加拿大为10%,而我国仅为4%,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7]。政府投入不足,医院靠自身创收,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护理专业发展不平衡,就业政策不合理,区域调节性差,护理专业的就业也面临瓶颈时期。

2本科护理毕业生就业讨论分析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护理本科生纷纷开始寻找其他就业途径,总结起来毕业生除到一线临床就业外,还有以下就业(分流、流失)途径:

2.1跨专业考研率升高

因为不愿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加之社会地位不受尊重,工作压力大,待遇不满意等因素,相当一部分护理本科生选择跨专业考研来改变自己从事护理工作的命运,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具体来说,首先,部分学校由于牌子不够响亮,使得毕业生就业面临极大压力,部分学生决定奋发考研,以期改变命运;其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高,在就业难的背景下,护理本科生不甘落后,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考研是实现自己理想的一条途径;再次,有过实习经历的毕业生面对一线护理工作感到迷茫与无奈,而硕士、博士的工作岗位、待遇、发展前景要好得多,更激发了本科生考研的动力。另外家庭的期望也对本科生的考研意向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8]。

2.2从事护理专业外岗位增多

一部分不选择考研的护理本科生,转而选择护理岗位外的其他就业渠道,从事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或自主创业。据一项对在校生的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护生占14.6%;29.9%的人认为创业好;14.1%的人表示会考虑在技能方面创业[9]。其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专业思想不稳定,在临床一线工作中迫于工作压力,角色调整不及时;对工作期望值偏高,不能顺应现实工作而调整;医院对知识、技术的更新要求较高,部分护士感觉压力过重,没有自信,成就感差;社会地位低,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护士的个人价值无法体现;工作的高风险、高负荷、轮班工作性质;大多数医院根据学历、职称高低分配使用护士,重医疗轻护理,挫伤其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护士女性居多,不仅是护士,还是妻子、母亲、女儿,家庭事务繁多,生活不规律,容易情绪化,导致身心疲惫,产生无助、厌倦感[10]。

3针对护理本科生流失现象的建议

护理本科生就业不容乐观,应届毕业生思想不稳定,工作后脱离护理岗位的比例逐渐增高,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护理本科生选择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应对护理本科生流失现象,实现国家教育和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3.1教育部门

提高政策透明度,对护理专业的就业政策予以解读并及时传达;完善招生制度,根据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岗位业务素质要求,提高护理治疗救护的参与度,改善护理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角色;均衡就业岗位,合理分布需求区域,引导护理本科生积极到基层就业。

3.2医院部门

提高护士待遇,尽快实行同工同酬;加强就业后护士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更多地参与到医疗救护中;提高医护比例,降低护士劳动强度,减少医疗差错;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完善轮班和休假制度,提高护士对自身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对医疗差错问责制度应更加合理化,不要一味的追究护理人员的责任;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创造和谐人际关系,实施人性化管理[11]。

3.3学校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