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效果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告效果的内涵

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1

由李金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9月出版的《广告设计与创意》一书,主要以广告创意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广告图形、色彩、版面编排、构成设计、广告媒体等多个角度对广告设计与创意设计进行全面论述,提出了如何设计广告、如何创意广告等观点。该书通过详细总结、归纳出广告的创意精髓、制作和表现技巧,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广告设计与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另外,该书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及广告设计经验,选取国内外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进行融合性解读,为读者了解广告设计与创意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详细,内容丰富

该书探讨了广告创意的概念、图形的概念、广告创意理论和广告版面编排的基本概念等理论内容进行论述,为当前开展广告设计与创意实践提供了有效指引。在当前平面广告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漫画语言的应用优势,对改善平面广告设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平面设计在视觉传媒系统中具有特色价值,广告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二维空间中,对元素排列组合,并以特殊图形符号的方式向观众进行展示、推介,通过借助多元传播媒介,从而实现平面设计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交流。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为使广告所营造的视觉效果以及广告所表达的内涵与意义被大众所理解、感知,就需要重视选择合适的设计语言、设计符号,增添平面广告设计效果。漫画艺术形式特殊,艺术内涵丰富,其中所蕴含的独有美学,不仅能够赋予广告设计作品新的文化内涵,更能赋予其中独特的精神理念。因此,在当前开展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融入漫画艺术,合理选择漫画艺术题材、设置理想的漫画艺术符号,已成为提升平面广告设计品质的重要尝试。

二、基础扎实,体系完善

该书以广告的历史沿革,广告设计的思想演进为论述基础,并从广告图形、色彩、版面编排与构成设计,以及广告媒体的选择和传播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形成了完整的广告设计创意体系。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合理应用漫画语言,需要重点把握以下要求: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合理选择、应用漫画语言是平面广告设计创新精神、融合理念的重要尝试,通过发挥漫画语言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优势,全面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张力,明显提升平面广告的文化内涵,改善大众对平面广告艺术设计的理解。在当前开展平面广告设计时,通过合理加入漫画语言,充分体现了创新设计、趣味设计理念,有助于改善大众的审美体验、优化大众对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解与实际体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漫画语言开展平面广告设计时,需要注意差异设计主题与漫画语言的一致性、协调性,通过推动平面设计观与漫画语言的文化观相融合,才能确保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最佳成效。

三、案例丰富,要点清晰

该书重视案例解析,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全球五大知名广告设计奖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通过选择风格多样的图例进行论述,便于读者直观、形象地理解广告设计及广告创意理论知识,有助于读者在学习与实践中真正领悟广告创作的要点。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为实现平面广告内容的清晰表达和创新设计,需要赋予整个平面广告设计活动予以全新的表现形式与表达特色。通过合理妙用漫画语言,使整个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展现时代感。高质量、有吸引力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需要重视合理主题、设计内容的表达。因此,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漫画语言与设计语言的一致性。将漫画语言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时,注重合理引入漫画语言,要合理平衡漫画语言与平面广告设计语言的选择与搭配,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时,通过巧妙、合理的融入漫画元素,为消费者提供焕然一新的视觉观赏体验,实现平面广告设计的理想效果。

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2

荧屏上,我们常能看到米卢,在经典的灿烂笑容中,推销某个品牌的酒类产品。虽然汉语大大的“洋泾浜”,但他的灿烂笑容,却因为笑容背后神话般的“运气”故事,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他推销的“xx 酒”,也就被爱屋及乌地沾上了运气、喜气。

自从米卢改写了中国足球的历史之后,他的乐呵呵形象就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种媒介上,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广告道具,有求必应。这则广告,是我看到的其中最成功的“米卢广告”。如果该酒类品牌广告的后续强化、配套营销措施得力,其销售业绩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相比之下,其它泛滥成灾的“米卢广告”,则未摆脱中国名人广告的通病:广告主盲目赶热闹,什么人热门找谁,而对产品品牌的价值定位、它与名人的品牌形象是否和谐,则考虑极少。这样的名人广告,对受众的实际传播效果,只能如过往烟云。受众对广告的感受,停留于做秀的米卢,而对你广告主极力想“附着”的产品本身,却难以形成稳定印象。

同样的米卢,同样的乐呵呵,放在不同的广告中,效果为什么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呢?

根源在于产品、名人双方品牌的价值,是否和谐、是否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对于“喝 xx 酒,运气就是那么好!”,二者是和谐统一的。而对于其它的“米卢广告”,二者之间则缺乏联系,甚至是相冲突的。

广告是传播的科学和艺术。传播首先要有信息源。信息源的价值高、吸引力大,传播的投入产出效果才越好。对于商业经营而言,“品牌”实际上是对信息源的包装与升华。你产品的品牌价值低,广告的投入产出效果就差,你就得花十倍、百倍的投入。名人广告的商业意义就在于,它使广告主的目标品牌,搭上高价值名人品牌的顺风车。也就是说,名人广告使受众对名人作为传播信息源的高度关注(“眼球”),在两个品牌的重叠中,发生悄悄的辉映、转移,转移到广告主的目标品牌上。名人做广告的高额酬劳,实际上是支付其名人品牌在价值形成时的投入。广告主愿意支付这笔钱,是因为他们知道可以四两拨千金,省了多少倍的广告投入。

名人广告的关键在于,要产生广告主期望的受众注意力转移,两个品牌蕴含的价值之间,必须和谐、必须有内在逻辑关系。否则,你搭的可能就不是“顺风车”,而是“无风车”甚至是“逆风车”了。

“喝 xx 酒,运气就是那么好!”这一广告,产品(某酒类)与名人(米卢)之间的品牌价值是和谐的。

该酒类的品牌名称带有明显的喜庆、好运的价值内涵。而米卢呢?率领中国足球突破亚洲、走向世界,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这一历史功绩,与万人迷的笑容相组合,使其一夜之间成为十几亿中国人心目中的欢乐英雄、幸运之神。他作为名人的品牌内涵,与该酒类品牌所表达的价值,是相当吻合的。两个品牌放到一起,互相辉映,互为强化,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从此之后,受众一看到“xx 酒”,就会想到米卢;一看到米卢,就会联想起“xx 酒”广告所强化的喜庆、好运。相得益彰,皆大欢喜。

其它的米卢广告呢,则程度不同地缺乏这样的品牌内涵联系。更让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广告主似乎根本就没有研究、策划其产品品牌的定位、发掘其价值内涵,只是冲着个新鲜出炉、火爆异常的名人米卢而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下米卢再说。把两个品牌生拉硬拽到一起,于是以为自己的品牌,就能自然地沾上米卢这个大“星星”的光芒。

换句话说,在那些“米卢广告”中,米卢纯粹是一个不停地翘起大拇指的广告道具,生硬地喊叫“我使用 xxx ”、“我喜欢 xxx ”。受众的反应会怎么样呢?最近看到国内也有过这样的调查结果:消费者因为广告中有名人而产生购买行为的比例很低,远远地排在其它原因之后。

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广告英语;翻译;修辞格

一、广告英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1)体会中英文广告受众不同的接受心理。广告由于其明确的商业目的,决定了受众的根本地位和作用。源语篇只为广告翻译提供信息和内容,它不再是翻译决策的首要根本依据和评判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受众的接受心理,这是影响广告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东西方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造就了东西方广告受众不同的接受心理。中国人喜欢体现浓厚人情味和体现传统文化的广告。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讲究感观效果。因此,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就不能认为按一般的原则做到“语义对等”就足够了,还要突出“以情传意”来打动消费者。(2)了解中英文不同的语言文化特点。由于广告词的翻译是跨文化传达的,它们的翻译必须要符合商品的目标语言文化,迎合目标语言人们的文化审美心理,而不是直接采用音译或意译。违背了这个原则,产品在经销时就会遭到失败。(3)区分英汉广告不同的语言特点。汉语广告的语言艺术特色在于具有优美生动和富于感染力的意境形象。而英语广告的特点是根据广告功能的需要。常采用新颖的文体,简单的句式和生造的新词来加强广告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因此在英译时,就要求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地去认识和把握。

二、广告英语中修辞格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直译法多用于较为简单的修辞格。大多数较为简单的修辞格都可以采用此方法来翻译处理。例如:Double delicious,double your pleasure.(巧克力广告)译为:双重美味,双重愉悦。(运用反复手法)。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也是人们在翻译过程中第一想到的方法,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能用直译法直接处理的。

2.套译法。英语语言、文化在汉语中的传播形成了双语翻译间的桥梁。有些广告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套译法就是套用英语在汉语中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进行翻译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仿拟的修辞手法。这种翻译法主要适用于仿拟和双关的翻译。例如: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公益广告)译为:迟到总比丧命好。这句广告词仿用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到总比不来好)。而late一词在广告中也有双关作用,既表达有迟到的意思,也有the dead 的意思。这两种修辞的联用给这则公益广告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套用原有的译文结构。套译法的长处在于它能传递广告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能保持原文简洁、凝练的语言特征,但有时并不能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

3.置换法。置换法可以完美而又忠实的再现时英语原文的意思。置换法在翻译时用另一种辞格来替换原有的辞格,以取得类似的效果,它是在不伤害广告宣传效果和艺术性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根据“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译法损失了译文的“信”,但对广告文体来说,宣传效果表现出了“达”和“雅”是至关重要的。例如:Intel Inside(奔腾处理器广告)。译为:一颗奔腾的“芯”。原文采用的是头韵(alliteration)的修辞格,意思是该计算机的处理器是因特尔公司出品的。在这个例子中,译者用了两个双关:一个是“奔腾”,一个是“芯”;意思是有了“奔腾”(Pentium)的机芯,计算机就好比有了颗奔腾不息的“心”了。译文言辞优美,寓意深刻,简洁有力,其广告效果不言而喻。置换法虽然没能保留原文中的辞格,但它最大的优点是他的表达方式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同样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原来的宣传目的。

4.弥补法。补译法是对译文进行修补,尽可能用别的方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补到译文中。对于在翻译过程中,实在没法将其原来的修辞切换成汉语的,或是翻译过来没有美感,缺乏宣传力度的,就可以采取补译法。有不少英语广告是采用这种方法翻译的。例如:A diamond is forever.(de Beers钻戒)。译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此例运用了对偶(antithesis)和尾韵(rhyme)的修辞格,在翻译处理时运用四字格,两两相对,同样具有语言的美感。原文体现钻石恒久不变的珍贵,并暗示爱情的永恒,译者在处理时根据原文的意境,将译文稍加拓展,使处理后的译文完全体现出广告的所有内涵,富有诗意充满浪漫。弥补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挽救译文中的文化缺失,并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它毕竟无法完美再现原广告语中修辞的效果和美感,在翻译时是令人感到遗憾和无奈的折中办法。

参考文献

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4

 

一、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过程及模式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传播过程的构成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是信息发送者到信息接收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分销到传播信息,本质就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传播活动。与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构成元素相类似,廉政公益广告的构成元素也大致分为:广告主、广告信息、传播渠道、受众与反馈这几大类。而在这个传播构成当中,传播渠道是整个过程的载体。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选取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渠道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

 

所谓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就是能够为受众完整地展示社会生活与廉政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过程与部分的主要联系,从另一个层面能够反映出整个宣传传播环节与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笔者在己有广告传播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现有的主要传播模式,包括有丹斯螺旋模式(非一次性传播模式)、网络传播模式、系统传播模式等。

 

(三)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符号

 

媒体传播是信息进行交流与传播的行为方式,新媒体作为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载体,承担着传递廉政公益信息的义务。根据传播符号在媒体传播中的研究,笔者透过符号这个信息的传递结合体,得出廉政公益广告的主旨是通过各类文本视听符号相互契合关联而传播的这一结论。

 

二、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效果分析

 

在大众传播学中,媒体传播效果是指带有一定说服动机和传播动机的行为在接受者身上产生了相应的心理或者行为的变化,其中包括认知、行为、态度三个层面。

 

(一)媒体传播多元化为廉政公益广告带来的“双重效果”

 

近几年,廉政公益广告如破竹般在新媒体时代盛行开来,其传播范围的广泛也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廉政公益广告的内容特征,在其传播信息上也包含着双重涵义,即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受众对于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可能会引出双重的行为、态度、认知。因此,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要从两方面去分析。其中,表面意义是指受众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故事情节的认知、态度与行为;而内涵意义是对于廉政内涵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二)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效果的实证分析本文对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效果的分析,主要是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近期,笔者针对主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廉政公益广告《背影》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中有90%的被调查人通过故事情节领悟了“廉”的重要,10%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吸引而认同作品表达的内容。可见受众对于新媒体应用,加之对文化的既有认知,也能够提升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理解。

 

三、新媒体视角下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展望

 

(一)廉政公益广告发展的整体背景

 

从最初20世纪40年代廉政公益广告在美国的出现,到现阶段我国的廉政公益广告成为新时代正能量传播的主要传播推广方式,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己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下,中国的廉政公益广告己经走过了近四年的快速发展期,但是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廉政公益广告作品,业界也不乏对于当代廉政公益广告传播作秀的质疑。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廉政公益广告如何推进创新式传播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媒体传播视角下的求新求变

 

当前,廉政公益广告在多媒体环境下,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上出现了日益高涨的传播态势。廉政公益广告的数量日益增多,一些内容平庸、格调不高的作品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廉政公益广告的整体水平。因此,从媒体监督传播的层面应严格把关,进行播放筛选,使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发展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保证廉政文化宣传事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适合受众口味的媒体传播策略

 

虽然廉政公益广告作为一类以体现人文关怀、宣传廉政文化为目的的公益类广告,但为了使廉政公益广告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良好的影响力,廉政公益广告也应分析研究出适合受众口味的媒体传播策略,力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未来的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也应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整合,达到廉政文化宣传目的。

 

结语

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5

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公益

公益广告就以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高效的传播模式承担起了这项特殊的社会使命,从诞生之日起,公益广告就肩负着提升公众社会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的重任。从一定意义上讲,公益广告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公众社会道德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规范公众的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公益广告是一盏灯”,每一则公益广告的设计初衷都是期望用不同的视角对大众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思想意识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通过公益广告的警示、教育、引导、舆论等方式,在一些不良习性未形成习惯之前对大众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潜移默化中对群体的旨在提升大众基本的道德素质,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约束。换言之,公益广告会选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或事件,采用能够引起大众情感共鸣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公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公众在欣赏公益广告的同时能够引起公众对于爱心公益的关注,接受公益广告传递的信息,从而更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社会风气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品行与商业性的广告相比,公益广告的艺术形式丰富,诸如动漫、水墨画、儿童画等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主题表现以“关爱”且公益广告多是由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提高自身的形象所设计创作的,大多画面形式丰富、制作精美、感染力、艺术语言丰富,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更佳明显。社会公众在接受公益广告文化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以挪威经典的公益广告——《人生没有橡皮擦》为例,广告以“关注孩子成长”的社会热点为主题,艺术形式综合了涂鸦、儿童画、素描等表现手法,让人们在对公益广告艺术欣赏的同时达到了教育引导的目的。我国的公益广告经过二十几年的历练,在树立人们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更让大众受到公益广告艺术表现力的感染,提升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要求。

公益广告的设计创意形式法则

公益广告旨在唤起社会公众的道德意识,使更多的公众对公益事业进行参与和传递,进而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和国民素质,解决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并且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公益广告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拥有好的设计创意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创意点是决定广告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在信息充斥的环境下,一则创意设计巧妙的广告对信息的传播效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主题性公益广告创意点的把握就显得极为重要。1.主题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设计创意的总法则。公益广告面对的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国民的文化层次及接受能力受到种种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广告的内容信息要想实现准确的传递,必须在设计中实现广告诉求主题与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如果过分追求公益广告的艺术设计效果而忽略主题信息的传递,虽然能够提升广告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和审美要求,但是缺会影响公众对广告内容的接受及领悟而影响其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如果只对广告主题进行把握,则会使广告作品显得平庸而失去其教育作用,同样也会因为广告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而失去公众对其的关注。所以在对公益广告的创意设计中要对广告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实现让受众更自觉自愿的接受公益广告的信息并进行改进或付诸行动。2.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公益广告最基本的属性便是它的社会服务性,因此在创意制作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的,体现公益广告对人们的人文关怀。从目前热点的公益广告主题来看,关注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禁烟、禁毒、社会公德、希望工程等等,无不以“人”为焦点,且公益广告的内容表现形式也大多采用生活化的场景和具体的社会事件,从各个角度关注社会的主体——人。因此,公益广告只具有文化内涵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人性内涵,传播人性之美。只有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才能更好的体现公益广告的设计精髓。3.广告主题设计创意简洁明确通过对国内外的诸多公益广告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创意点简洁新颖、艺术形式丰富、艺术表现力强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更容易让公众理解和接受,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行为观念。例如,一则保护动物的平面公益广告,画面以一个戴虎头帽的小孩并配以简练的广告文案“我的小孩虎庇佑,虎的小孩谁庇佑?”,简洁的主题创意,使公众在接触到广告之后很自然的进行自问并自我反省。简洁并不等同于形式单一、内容浅显,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最直接的主题创意、最简洁的表现形式实现广告的传播内容,因此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4.广告创作题材的时代性公益广告往往取材于社会,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正面的观点得以传播倡导,因此,许多公益广告都有鲜明的时代色彩。[6]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匮乏、人口的老龄化、道德的流失、犯罪的低龄化等等,因此,在设计策划之前需要对公益广告题材的选取进行宏观把握[7],它不仅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唤起公众的道德意识,而且对于其社会效应的产生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于雪 谭陶 陈雪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广告效果的内涵范文6

一、广告语的特征及内涵介绍

广告语需要在短时间得到顾客的关注,必须使用各类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此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创作广告语时必须注意它的幽默性与创新性。另外,广告语出现的意义是为了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语言来增加广告语的生动性与特殊性。这也就给广告语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生动形象。广告语的翻译人员必须对广告语本身的基础定义及内涵进行深刻了解,并意识到广告语言的特点,并严格按照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进行广告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独特而又吸引观众的广告作品来。

二、文化认同因素对于广告反应的影响

广告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文因素及地域环境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心理构造的不同。每一种语言都可以充分体现改民族的文化特征,广告语也不例外,在广告语翻译过程中必须原语及目的语中反应的文化背景。例如全球致命运动品牌REEBOK,中文翻译为“锐步”,是根据音译而来的,待变迅速奔跑的含义,光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可以感受到一种穿着舒适并步伐矫健的感受,灵活地运用了中国本土文化所体现的内在感受。除此之外还用世界文明的GOLDLION品牌,在最早迈向中国市场时被翻译为“金狮”。登入中国时的最初销售地为广东省、福建省等一系列沿海城市,而“狮”的发音与当地“死”的发音极为相似,因此没有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后面将其改译为金利来,这种翻译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吉祥如意的听觉效果,因此在中国市场中销售量逐步提升。以上两个案例都成功地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在中国市场中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在广告语翻译的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考虑当地文化因素很可能会对后期的推广及销售带来极大的风险。例如在中国某个品牌的锅巴将其广告语定义为“本品可即买即食”,原本被翻译为“Openingandeatingimmediately”,但这种翻译方式会给人带来一种误解,认为不立刻吃掉就会过期,与广告语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并不相符,这种翻译失误便是没有充分考虑到西方文化及西方消费者心理而导致的。若将其改译为“alwaysreadytoserve”,便可将广告语的原意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翻译是一项跨越语言跨越文明的工作,中西方在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均可导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广告所取得的价值也会受到其影响。错误的广告翻译方式会导致信息传递失败,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因此广告翻译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跨越文化的屏障。例如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动物,象征帝王,而在西方人眼中,龙却的邪恶的代表。再如,大众有一款车被命名为“RABBIT”,意思为轻松风趣,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非常符合,但是这款车引进英国之后被翻译为“golf”,代表庄严与肃静,非常符合应该人的文化价值。

三、文化认同角度下的广告语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