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

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深入,为农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供着无限多的便利。近些年,应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即便如此,农民的增收依然是“三农”问题所关注的重点。城乡二元差距在国务长期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迈进了电子商务时代,当代农村基于新农村建设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成为了必由之路。因此,应当深入挖掘新农业经济当中电子商务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于当代农产品企业当中提升电子商务的价值,促使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亦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整合作用而实现,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虽然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城市的服务业和工业化水平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不具备,如何从新农村建设视角出发探寻到可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商路径也就成为了摆在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概述

农产品电子商务,从定义上来看就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同一般情况下的电子商务相一致,亦是需要互联网的作用而实现电子化交易的一种商业活动。主要用途覆盖了农产品的推广及销售,服务于于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的过程主要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作用下通过对农产品的广泛宣传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为详尽的农产品信息供消费者了解并选择,进而通过互联网营销同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便于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效率。由此可见,农产品电子商务全程均需要依靠网络系统,对于帮助农产品企业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拓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农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农村建设理念自2005年被提出以来,农村的建设便开始调整方向,集中地致力于打造更多渠道以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承担起了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责任使命,只有不断提升新农村对发展电子商务必要性的认识程度,才能有效推动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的提升。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必要性

(一)有利于通过信息对称性的提高降低市场风险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落后加之地域条件等限制,致使农村市场很难与经济市场对接,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极为普遍。农村地区是农产品的发源地,保证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实为保障农户效益的必要前提。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互联网的应用也普及到了新农村的建设中,对于农户来说,传播农产品信息的渠道被全面拓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技术也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被更新,帮助农户提升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技术水平。同时还有利于使农户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从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诸多风险。

(二)有利于通过营销渠道的拓展打破传统营销模式的固有界限

农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的最主要特点在于本身的生鲜性,不仅保质期限更短,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的销售也具有范围限制,远销并不可行。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关乎着农户的利益,而长期以来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始终混乱无序,营销模式被束缚。电子商务的应用,直接拓展了农产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销售渠道,传统的受时空影响的营销界限被打破,为农户的增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三)有利于通过流通环节的压缩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在于保障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销售作为农户赖以生存的饭碗,营销的实效性也就至关重要。传统方式的农产品营销因中间商过多而提升了农产品的升本,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高居不下,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电子商务则借互联网平台拉近了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流通成本的降低不仅能节省消费者的经济,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有利于通过农产品营销竞争力的提升打造国际化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的应用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农户经济效益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营销供应链的整合,农产品信息的在更有力地支撑自身技术水平增长的同时还能有效夯实农产品于市场当中的经济地位,进而借电子商务平台的逐步完善追随国际化营销的发展态势。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面临的挑战

(一)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扩张趋势,虽然我国在新时期也同时强调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很多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就明显受限,加之长期封闭造成的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对于新生事物的排斥感较强,电子商务的推广无疑困难重重,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的不足也就可想而知,成为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标准化保障

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农产品流通规范性的缺失。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领域当中的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属于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对于政府政策扶持的依赖性较高。然而事实是,相关部门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并不到位,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对此的重视,政策受冷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发难以为继,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利开展起到的阻碍作用不容忽视。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农产品企业的商务信誉

农产品电子商务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其亦需要面临其他行业电子商务均普遍需要面临的问题,即互联网的风险问题。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中,交易的主体之间并无现实交集,商业活动的实现也仅仅是基于互联网虚拟平台当中,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商业合作开展的必要前提。然而农户受到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交易量等影响,很难在电子商务平台当中提升商业信誉,由此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受农村经济和地域条件等限制而造成的网络病毒等隐患,均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不良影响。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传统物流也开始趋向于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喜人的现代物流成果往往仅在大城市之间共享,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则很难配备完整的物流体系。如此,即便是新农村的建设再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再好也会因缺乏物流体系的支撑而逐渐衰亡。加之农产品本身对物流水平要求较高,而很多农村地区并具备这种物流能力,比如冷链物流等。

四、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路径

电子商务在我国历经了十余年发展历程,凭借着诸多的优势性,电子商务得以在全社会普及,并且发展成为了全球一体化时代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重要平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而农产品营销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直接举措,与时俱进强化电子商务的应用实为必由之路。

(一)提升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发必须要以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前提。社会的发展已步入现代化正轨,新农村建设目标已经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势在必行。对此,政府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引领农村地区正确认识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实重要性,并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秉着“送科技下乡”理念致力于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建设,并重点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步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以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完善相关政策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标准化保障

政策法规凭借其硬性的制度约束得以成为所有活动开展的规则保障。电子商务平台本身具有虚拟性特点,因此决定了风险的难以控制性。对于风险的防范,需要相关政策的完善来构筑坚实的壁垒,进而创设出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国际当中已有《电子商务示范法》,但我国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政策却依然停留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农产品领域的电子商务,因此应当进一步将相关政策系统化,以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保证农产品质量以提升电子商务企业信誉

尽管电子商务仅作为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手段,但内涵上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电子商务的销售状态完全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想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实现长效发展,则必须要从强化农产品质量入手。在城市化进程和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当前,农产品竞争态势已经愈演愈烈,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直接关乎着食品安全,因此只有好的农产品质量才能确保农产品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并有效提升企业的信誉,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树立起的高度信任。

(四)建立并完善良好的交易环境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环节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最终环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质量。而碍于当前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只有加强对此问题的整改,才能力推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对此,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给予农产品企业以必要的扶持基础之上,联合地方的各项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由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作为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只有农产品经营企业切实立足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充分提升对电子商务开发的重视程度,才能全力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贾惠霞.电子商务技术在新农村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9):2270-2271.

[2]雷玉梅.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在阜新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农业,2015(02):2-3.

[3]杨扬,吕丝屏,方芳.新农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156.

[4]赵苹,骆毅.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菜管家”和Freshdirect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7):19-23.

[5]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4(10):103-106.

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陕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01-03

Abstract:Through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orks for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xi, this paper carries out research on the major issues exist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ork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Shanxi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n based on this, it further purposes detailed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Shanxi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Shanxi Province;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Current situation;Strategies

地理标志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议题。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法国的香槟葡萄酒和干邑酒。由于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品质与自然环境条件、文化背景、生产方式和加工方法密不可分,因此国际上地理标志保护所涉及的产品种类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为20.58万km2,地形南北狭长,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东西。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3个地貌区。气候横跨了3个气候带,自北向南依次形成了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3大区域由于自然条件和不同文化影响,各自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其中:(1)关中地区自然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特色优势农产品主要以小麦、玉米、果蔬、生猪、奶牛等产品为主;(2)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充足,雨量较少,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特色优势农产品主要以山(绵)羊、杂粮、红枣等产品为主;(3)陕南地区地处“楚头秦尾”,受巴蜀文化影响较大,再加上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汉江和嘉陵江贯穿其中,因此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主要以茶叶、水稻、中药材、桑蚕等产品为主。

虽然陕西省农产品“名、优、特”品种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发与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相应的经济效益和品牌价值并未完全实现。因此对当前陕西农村经济建设工作来说,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进而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坚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1 陕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与利用现状

近年来,在陕西省农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推行下,作为“三品一标”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陕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与管理工作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保护品种数量丰富,区域覆盖全面 截至2014年上半年,陕西省已登记保护了46件地理标志农产品,受惠区域基本覆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地区大部分区域,其中:关中平原包括19件,陕南山区16件,陕北高原11件。

1.2 农民增收明显,品牌效应凸显 国内学者周曙东、张西涛通过对比陕西、山东、辽宁、宁夏等9个省份的苹果成本收益数据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申请地理标志可以使苹果的成本纯收益率提20.78%。自2003年“陕西苹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后的5a中,陕西每年苹果汁出口总值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10年,“陕西苹果”平均售价每年较上年增加0.20元/kg,苹果生产县农户人均收入达2 400元以上,苹果的单位售价和生产户收入比2009年分别增加了15.7%和20%。

2004年紫阳富硒茶实现了陕西省在茶类地理标志保护上“零”的突破,当年紫阳富硒茶的总产量就增加了52.3%,产值实现了“翻两番”的增长。2013年11月,紫阳富硒茶年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

1.3 初步形成具有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 陕西苹果在2003年获得地理标志后,2011年被评为全国最有价值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并于2012年11月在欧洲成功注册。2009年“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了7.04亿元;2010年“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攀升至9.6亿元,到2011年升值为10.25亿元。

1.4 产业集群优势初现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宇东的2010年的研究显示:“陕西苹果”在2003年获得保护后,推广应用30多项技术标准,苹果优果率达到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销售价格、667m2均纯收益、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2%、192.6%、136%,连片种植总面积已达到53.33万hm2。还建成了18万hm2全国最大的绿色苹果基地,出口注册果园5.33万hm2,获得欧盟和中国互认的有机认证的面积7.67万hm2,年产15万t,大大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从品牌影响力来看,品牌众多,品牌影响力较小 陕西省目前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位居西北第二,但是真正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并不多。由于陕西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户分散经营使农产品品质差异较大,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同时由于开发的地理标志产品比较分散,导致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2.2 从品种分类来看,种类重复,完善的品种体系尚未形成 从陕西省3个不同地区来看,关中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化、产业化程度较高,因此地理保护标志所涉及的农产品主要以水果等园艺类为主,较大的发挥了当地农业资源、文化优势。但是农业先天基础较差的陕南、陕北地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发与利用表现出较大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品种体系的不全面:(1)开发品种集中:陕南、陕北地理标志所涉及的农产品品种相对比较单一,尤其是陕南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开发的农产品产品主要围绕茶叶和中药材产品2种。开发产品种类的集中,不仅增加了农户可能面对的市场风险,甚至可能催生不同品牌之间无序竞争;(2)开发体系不健全:陕南淡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但是当地注册受保护的农产品没有关于渔业养殖;同样陕北除了“衡山羊肉”外,再没有其它草牧业类的产品。

2.3 从产品生产来看,初级产品比例较大,深度开发不足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链条过短,经济效应无法发挥最大化。欧美国家农产品产后值与自然值的比例为3∶1,美国达到3.7∶1,德国较低,为2.7∶1,而我国还不到0.5∶1。以茶叶为例,在日本茶叶年产量仅9万t左右,但是日本围绕“茶”主要原料,形成了茶饮料、茶食品、茶药品和茶工业系列产品,兼有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而且对宣传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日本,茶产品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 500g,是中国的近4倍。日本茶叶深加工率达到40%,目前我国茶叶生加工率仅为10%。陕西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绿茶的初级产品加工上,产业链条过短导致茶叶综合利用效果较差。不仅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茶叶加工链条相比也显得较为粗放落后。

3 对策

3.1 立足资源禀赋和文化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品牌 优越的农业资源禀赋、悠久的人文品牌是组成地理标志的关键要素。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必须立足陕西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富有浓郁陕西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具体措施:(1)利用陕西“坐拥秦岭”的地理优势,积极促进对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人工开发和利用工作。围绕“绿色秦岭”的创意理念,完成相关系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发与建设工作;(2)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陕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发和利用上,应注重对相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整合,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深厚、品位不俗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而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3.2 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伴随着陕西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职能日渐剥离,形成了围绕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其他服务性产业。因此各级政府应利用政策引导,积极鼓励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农业服务部门,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农业生产、加工、运输、营销等领域注入新动力,迅速延伸当地农产品加工链条,加速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现代农业的主要趋势,是产业化经营。各地要大力发展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

3.3 转变观念,构建体系全面的地理标志 当前我国农产品地理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阶段。自2007年农业部首次颁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快速发展。然而部分基层政府对此缺乏正确认识,贯彻落实时往往忽视市场规律和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在申报品种的选择上短视现象突出,“什么见效快,申报什么”,无法对当地农业全面提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必须结合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开发与建设工作进行长期、科学规划,科学统筹当地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体系内容,全面实现当地农业的总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宇东.陕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状调研报告[J].品牌视点,2010(05):56-58.

[2]王恩胡.陕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战略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18):19-24.

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文3

随着网络普及,电脑成本的不断下降,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购发展潜力的期望。

二、引言: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学校里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

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

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三、调研报告正文:

(一)调研方案

1、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正以越来越强的力度冲击着各国的消费群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不可忽视的进行网购的庞大群体。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的基本情况,为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2、地点:XX的部分高校

3、对象:部分高校的在校本科生

4、方法:网上问卷调查(发放问卷XXX份,有效问卷XXX份,)

5、时间:XXXX年XX月XX号——XXXX年XX月XX号

(二)调研结果部分数据分析

1、大学生网购产品类型分析

从我们的《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经常购买的产品类型。首先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服装类产品,其次是选择在网上充值话费,当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数码和图书类产品。

2、大学生网购过程中是否有受骗的经历

网上购物,看不见,摸不着,即便商家需讲求信用,但一些无良商家还是借此欺骗顾客,从而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还是有部分人有受骗的经历。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情况分析

消费的金额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决定,而大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

金额数男女男生所占比列女生所占比列

30以下21130.180.07

30-6027890.240.48

200以上1860.160.03

4、大学生对于网购商品的满意程度情况分析

网上商品无论图像多么的吸引人,颜色艳丽,但都可能经过修改,跟实际收到的有所色差及型差,所以有时购物人对收到的商品会不满意,觉得被商家欺骗。

满意程度人数所占比列

很满意60.02

满意1080.36

一般1770.59

不满意90.03

很不满意00

注:大学生对于网购的商品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这两项,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很满意”和“不满意”;没有人选择“很不满意”。

(三)网购优点具体分析

1、方便性,不受时间不受地点限制。

网络购物,是一种极其方便的购物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方式。“网络购物”之所以可以深受时代青年的亲睐,第一大特点应该就要数它的便捷性,不论你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时上网"逛商店",选商品买商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时下的青年男女,白天忙完纷繁的工作,下班时间有时会很晚,再去选择逛店买商品已很难,那么网络购物对这些年轻人你来说就成了最快最方便,也最喜爱的购物方式。

缺点:配送时间不定

2、网上购物要比传统购物还便宜

对于网店比实体店价格还要便宜,主要是由于网店不像实体店,需要花钱租店面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花费,并且开网店不要任何税收,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与实体店拼价格。另一点,很多开网店的人都是一手商,拿货价就要比很多实体店经营者还要低,所以在网上开店价位更低也就合理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价格低廉的网店都是这样的理由,里面不排除有黑心老板将次货混在里面将价位打低。所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商家的信誉度。

3、可以获得最大的信息量,货比N家

现在的网上商场越来越多,习惯网购的朋友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只选一家,看上就购买,而是随意的挑选,只要你输入你想了解的商品,同样的商品不同的商家就会出现,你可以任意挑选,现实中的货比三家,在网上就可以变成货比N家,而且不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而更好的一点是,如果你想选择一件现实中很难找到的商品,就好像几十年前的一本很老的小说,现实中你可能很难找到,但在网上要找到你需要的并不是一件难事。

4、网购更具便捷性

网上购物的另一个优点对宅男腐女而言是最大的诱惑,那就是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商品,从订货,买货到收货都不必你离开家门,省时省力省事,不过这个优点受惠的当然不止是他们,在夏天或冬天,天气很不好的日子里,利用网络购物对大多数人而言的确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不必忍受外面极冷或极热天气的摧残,也不必忍受去实体店选购产品的烦躁,在家等着送货上门的服务,是很惬意的。

5、不必怀揣巨款购物

在购物缴费的时候,网上购物不必像传统购物那样,怀揣巨款或拿着信用卡刷卡时候担心身边有人会窥伺你,而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网上支付就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你可以安心的支付而不用过多的考虑周围是否有坏人在等着抢劫你,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四)网购缺点具体分析

1、配送时间不定

虽然方便性让很多时尚年轻朋友爱上了网购,不过不能说网购就是完美的,在货物的配送速度问题上,网购就不如传统购物方便,当你在网上选购好商品,再下单,到收到真正的产品中间短则一到两天,多则一个星期也有可能,这一点就不想传统选购,你当时就可以拿到你满意的产品,而且当你拿到网购的商品后,有可能出现这些或那些小问题,解决起来也不叫麻烦,需要再通过邮寄或配送环节更换产品,这样中间就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而在传统的商场购物的话,当时不满意的话就可以随意的更换。

2、质量不好选择

就像上面说的,的确网店价格低廉是网店吸引消费者的另一法宝,不过不是每家价格标的很低的商家都能保证他们销售的产品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里面会有以次充好的现象,甚至是假货,在选择的时候由于消费者无法见到实物,所以上当受骗有时候是难免的。这种事情在实体店一般就不会出现,大家选产品都会注意挑选,有问题当时就可以解决,如果发现假货就可以立刻退换。

3、不能当场试用

的确,在网上选购你可以随意的挑选,也不会有不耐烦的服务小姐对你?哩吧嗦的絮叨,不过,它也有先天的缺点,那就是网购的商品你只能在网上看到他的照片,却不可能当时就见到实物,如果是选购衣服之类的产品,你更不可能当时就试穿或试用,这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或许你看上的产品与实物的差距会很大,这一点在实体店就会令人放心很多。

4、售后很难保证

从网上购物的缺点之一就是消费者往往得不到发票,产品得不到保修服务,消费者想要进行维权会很难。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凭证,没有发票也就无法受理和解决质量纠纷。现在在全国已出现多起消费者因为在网店购买手机或家电由于没有发票而造成厂商不予负责售后问题的案件。

5、网上支付也有风险

不要以为像上面说的,就以为网上支付是万能了,当然不是,他的安全性体现在不必担心周围人的窥伺,但却不能保证网上有没有窥伺着你,网上盗号盗密码的也大有人在,而且更不好应付,除非你自己就是个电脑高手,打好了所有的漏洞补丁,做好了所有的安全措施,否则网络盗号高手要比现实的强盗还要令你头疼。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采取的措施是在网店看好产品的价格,再去实体店选购,以免行当受骗,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帐号密码被盗取。

四、调研总结:

调研显示,有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偶尔在网上购物,主要是因为网购节省时间、节约费用和在网上比较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其次是因为在网上购物操作方便和可以享受购物的乐趣。其少数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是为了追求时尚。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商品主要是服装类,其次是在网上充值话费和购买数码产品,再次是购买化妆品和礼品。大多数大学生网上购物的金额也符合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曾经有过网购经历的人大多数对网上购物的优点具有更强的认同感,她们比起没有过网络购物经验的更相信网络商家,更习惯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这一结果也说明,上网购物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一旦开始,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我国网络购物的经营者在多年的经营之后,已经比较理性,知道在网络购物的发展中应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

根据我们这次的调研也可以看出,大学生---这一未来的主要消费群体对网上购物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说明网上购物这个市场还是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相关网站,企业和商家应提高宣传力度,同时对于网络管理与支付程序等不足加以改进。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以此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群体并且增加老客户的忠诚度。不仅让大学生这一群体了解,也要让广大民众参与进来,促进网上购物的发展。

大学生网购调研报告(二)

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了“网购”这个词,淘宝网更是家喻户晓的知名网站。人们对于网购这种购物形式众说纷纭,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觉得网购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很少人真正尝试过。我一直都对网购很感兴趣,很好奇,在今年春天我开始了我的“网购生涯”。从那以后,身边的同学也纷纷开始了网购。后来网购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什么东西都喜欢从网上买。像我这样喜欢网购的大学生有多少呢?因此我选了这个主题。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为了揭开网购的真实面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网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3、调查方法:对经贸学院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以95%的把握推断经贸学院中网购人数比例范围为45.36%~70.44%

2、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5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有97%的同学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会尝试网上购物。

3、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节约费用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2%,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好奇和寻找新奇商品而选择网购。在众多的购物网站中,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有48.57%的网购者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4、大家都在网上买些什么呢?经调查,数码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7%,其次是服装27.87%,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21%),网购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目前,人们在网上消费的商品种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购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优化购物体系,打破这种局限。

购物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最时尚的商品,坐在家里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未来网购一定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形式之一。

大学生网购调研报告(三)

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农村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仍较为滞后,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科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完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衡水市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条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全市农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五)农业科技转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步伐。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配套、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一批增产增收和标准化新技术,扎实开展多种方式的农民种养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着眼京津市场,生产高质量、高标准、无药残、无公害的畜禽产品。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因素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机遇难得。

一是国家经济环境继续看好。国内经济总体向好,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粮食供给稳定、储备充足。

二是国家政策支持更加强化。“十二五”期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制定各种扶持政策。

三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是科学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得到大力发展、农技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入户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五是我市区位优势日益突出。衡水是京津冀都市圈中离北京、天津最近的城市之一,特有的区位优势使我市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棉花生产基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为我们更好地利用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发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

五、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推进现代农业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环境资源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对各种自然条件所带来影响反应敏感。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频发、病虫害、疫害几率增高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同时工业废物的排放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地力降低,农产品产量质量同步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市水资源量匮乏,仅占全国人均的6.7%,且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在我市农业种植结构中长期占较高比重,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自去年以来,国内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致使不少农民遭受损失,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农民面临着更多“高成本”风险,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用工费、柴油价格上涨,使种植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收益依然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增加,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技术准备不足导致的技术风险日益突显。

(四)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虽然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是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管理方法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

六、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现念,推动思路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形式和推进手段,现阶段要特别注重以产业化、工业化思维和项目化手段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产业化思维就是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理念,把农业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整个大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要求出发,延长和拓展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工业化思维就是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项目化手段就是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把农业投资经营活动按照投资项目方式进行运作,可以实现科学论证和合理组织,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符合当前政策要求,有利于争取国家支持。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粮、棉、油是我市的传统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粮、棉、油人均占有量已经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当前,我市传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占地比重偏大和比较效益低。目前,全市粮棉油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高居90%左右,其中粮占70%左右;受价格、生产成本和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粮棉油的比较效益明显低于蔬菜、果品和畜牧等其他产业。粮棉油占地比重偏大势必挤压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并影响到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粮棉油产业的发展。改造提升粮棉油传统产业一是通过增加投入、主攻单产等措施,在保持粮、棉、油总产量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占地比重。二是优化粮棉油产业布局,适当向优势区域集中。粮食生产要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实现集中连片开发,开展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建成一批吨粮县。棉花生产逐步向冀州、故城和枣强优势产区集中,重点抓好深州、饶阳和安平油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规模产区。

2、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生猪、奶牛、肉牛、禽蛋、蔬菜、瓜果、园林水果是我市7个特色产业,我市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发展前景广阔。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要科学合理确定特色主导产业数量、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不在多而在专,不在面广而在量大,要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域界线,按照经济区划配置资源,优化生产布局,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向配套设施最完善、生产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优势最明显的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对现有已经形成生产优势的“点、片、线”要促其转化升级,尽快聚点成片,集片成区,扩线成带,完成数量扩张。在优势产区完善道路、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生产要素聚集,抓好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3、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递延增值,还可直接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市目前仍然是短板,特别是精深加工领域。根据全市农产品资源条件,应着力打造七条加工产业链:一是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食品生产,积极开发食品、医药和化工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肉类加工链条。大力发展肉类精深加工,重点是分割肉、冷却肉、精肉和熟肉制品。三是棉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支纱、高档服装面料、纺织品服装等档次高和出口创汇产品。四是果品深加工链条。开发生产果汁、果汁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五是蔬菜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净菜、腌渍菜、脱水菜、速冻菜和蔬菜罐头等。六是奶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奶制品和高档奶产品。七是林产品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板材生产。

4、拓展农业产业功能,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新兴农业。我市靠近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又有衡水湖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大有可为。要抓住游客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以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园、生态养殖园、林果产业基地为依托,拓展休闲观光新功能,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使农业功能从单纯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

(三)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

目前,全市农业仍然是以农户为主的分散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由此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加快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三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

2、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把工作着力点转到制度完善、规范管理和提升经营服务能力上。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率,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经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

3、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增强农业公益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市场化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4、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

5、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抓手,是用产业化、工业化理念,以项目为手段抓农业的具体体现。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区域范围、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要突出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编制。二要把种养、加工、营销、休闲观光等产业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形成一体化产业体系。三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整和,对示范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引进、多功能拓展给予集中支持。

(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对高效种养、节本增效、农业节水、植物保护、疫病防控、加工储运、农机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加强农机、农艺、信息化互相融合,提高适用性和有效性。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增强服务功能。鼓励农技人员下乡开展科技创新,同时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引水农灌工程、节水工程建设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齐全、田间道路通畅、林网配套、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六)开展农业劳动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林下经济;意义;发展现状;建议;天津市;宝坻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10-01

林下经济是指以科技为先导、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在不破坏林地生态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发展种群,进行有序的利用,稳定生态系统平衡,从而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促进林地生物的多样性发展,进而提高林业副产品收入,达到林业生态系统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1 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林下经济特点在于其为一种林业经济系统、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同时它是一种高效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效益[1-3]。

1.1 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促进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又反馈林业生产,可以达到农业、林业和生态同时兼顾的良好发展途径。

1.2 有利于农民增收

目前粮食产量增幅减缓,同时农副产品价格稳定,通过传统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困难重重。因此,找寻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已经迫在眉睫,基于这种窘迫的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势在必行,在不增加新的耕地的情况下,通过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可提高农民收入。

1.3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物流、运输、信息服务等涉农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民的就业,同时也可大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少点源污染,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农民利用科学思想武装大脑,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4-5]。

2 宝坻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宝坻区林业发展较快,目前林地总面积超过2.67万hm2。林地中除了农田林网以及村庄绿化外,更多的是发展大林带及大片林。这些林地在幼树期,可以间作种植农作物,比如豆类、棉花等,既管理了幼树又收获了间作效益,一举两得,一般可以间作3~4年。随着树木的生长,树冠开始郁蔽,林下已不宜间作,属于空闲地。为了利用这宝贵的空间,人们开始在林下养鸡、发展食用菌生产,并取得了成效。从目前已郁蔽的林地看,林下空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但多属无规划、零星的,利用率极低。利用率较高的当属牛家牌乡万亩生态林,通过邀请专家技术讲解、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典型示范等方式,激发了群众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目前已建各类菌棚1 000个,占地100 hm2,发展鸡、鸭、鹅等养殖50余户,占地70 hm2以上,同时成立了2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产品商标,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效益上看,平均效益4.5万元/hm2左右。主要做法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政府得绿,农民得益。

3 宝坻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二是林下种养大户少,规模小。三是缺乏启动资金,资金制约因素大。四是沿用传统的种养方式,管理水平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 建议

应当发展种养业,提高经济效益。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协会牵头、农民参与、产销衔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今后,应重点抓好以下5项工作。

4.1 抓发展规划,突出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宝坻区主要公路、河道两侧均建起了绿化带,大片林各地均有分布,按照因地制宜并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的原则,重点围绕发展杏鲍菇、姬菇、香菇、灵芝等品种及鸡、鸭、鹅(家畜、野生动物),苏子、耐阴花草(苜蓿、玉簪)等,在明确总体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特色林下经济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迅速行动起来是当务之急,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突出示范基地建设,各乡镇应首先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面积不等,真正见到实效,起到示范带动效应,以迅速提升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

4.2 抓政策配套,突出科技创新

一是制定林下经济产业化专项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对重点农业项目补贴政策。二是积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入,落实贷款贴息政策。三是突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4.3 抓典型引导,突出品牌培育

为引导和促进发展,要加大示范基地建设,并将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简报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总结和宣传推广。同时要突出品牌培育,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林下经济,积极开展农业“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地方名优(下转第212页)

(上接第210页)

品牌申报认证,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4.4 抓配套服务,构筑保障体系

围绕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服务。以京津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搞好技术服务,包括菌棒生产、动植物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培训等[6-7]。目前林下经济方面已有成熟技术,引进即可实施。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日常指导必不可少,也是成败的关键。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品入手,与农产品市场、超市、加工企业等联合,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8]。特别要着重研究解决产品滞销问题,如食用菌过剩,则采取烘干、脱水、冷藏等方法解决。

4.5 抓督导考核,完善推进机制

围绕推进林下种养,加强督促、指导;由政府引导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定期通报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考核制度,年终考核兑现,切实为林农办实事。

5 参考文献

[1] 廖小华.林下经济发展浅议[J].中国林业,2011(16):44.

[2] 韦仁柳.罗城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04-205.

[3] 高爱旗,亓晓光,靳艳革.林下大蒜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11):14-15.

[4] 敖曼,纪全武,王海英.丹东桧柏林下扦插繁殖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48-49.

[5] 吴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57-158.

[6] 高兆蔚.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2012(2):12-13.

简述农产品营销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复兴 波特五力模型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有“红茶皇后”的美誉。从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如今参展米兰世博会,祁门红茶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起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统购统销制度弊端的显现,国际市场红茶价格走低,导致外销不能自主,内销持续低迷,祁门红茶销售市场逐渐衰弱。近些年,产业调整和政策扶持使得祁门红茶开始慢慢回归。最近因为国家“控制三公消费”,“国八条”等政策的公布,作为高端茶代表的祁红的销售又面临新的挑战,国外频频设置的绿色堡垒也使得红茶的外销非常困难,祁门红茶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PESTEL分析模型的简述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分别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法律因素。本文按照PESTEL的框架模型,围绕红茶行业,对影响发展的六大宏观因素一一分析,进而探究出红茶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

二、利用PESTEL模型分析对红茶市场有冲击力量的因素及对策

(一)政治因素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茶叶统购统销的时代终结。在此期间,政府职能严重缺位,对红茶的管理不到位,最终导致了红茶的销量跌入谷底,输出量只占了全国红茶输出量的1%。近年,“国八条”等政策的出台对祁门红茶高端茶销售模式产生了不少冲击。这些都反应了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茶叶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茶叶收入对农民收入影响程度极大。所以政府应该意识到重振祁红不仅是一项经济发展任务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要高度认识到祁红的品牌价值,出台政策,以提高品牌价值为出路,利用如今的“红茶热”和已经出台的省政府政策,发动本地企业投入祁红产业以及吸引外商借助外力为祁红注入新鲜力量。同时,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得茶叶的产量减少,不利于红茶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采茶的补贴,同时应该干预原叶收购价格,避免农民得小头加工企业得大头的情况发生,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经济因素

上个世纪,由于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茶叶的出口受到影响,同时国际市场上随着印度等国红茶的进入,祁门红茶失去了其原有的竞争力。

想要提高红茶的销量就得对市场需求先进行分析。需求分析需要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俩方面同时进行。在国内市场,养生热潮虽然能够带动红茶的发展,但是祁门红茶从中的获利甚小。祁红作为高档茶的代表,购买者的购买目的多数是送礼,少数中老年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并不足以提高红茶的整体销量。消费群体的局限性使得祁红市场狭小,品牌定位不明确不能够吸引潜在购买者,祁门红茶的销量也一直的不到有效提高。纵观国际市场,红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可是想要靠出口增加销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欧美市场上,红茶出口量除了受到其他国家红茶兴起的影响,欧美等国不断加强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审查标准,并对中国设置绿色堡垒,也使得红茶出口受到阻碍。

过去祁红一直瞄准于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继续拓宽国际市场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重新开发国内市场可能为红茶发展带来新契机。目前来看,省内市场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安徽省的名茶,祁红在安徽省范围内的知名度很大,所以在推广祁门红茶时只需要对红茶的效用多加说明即可。对现在资金有限,亟待发展的祁红产业来说,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安徽省近些年居民收入提高了两倍,对红茶的需求也是大有提升。做实省内市场,做强国内市场,统筹发展国际市场是祁红接下来的发展思路。

(三)社会文化因素

新型茶饮料的出现对作为传统产业的祁门红茶产生的不少冲击。席卷全国的喝茶养生的浪潮也没有使祁门红茶获利,因为其宣传手段,知名程度远远不如滇红等红茶品牌。祁门红茶的品牌文化也没有做大做强,在消费者想要了解品牌历史,销售量依靠知名度的今天,这点无疑是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想要更好的发展祁红产业,需要对社会文化进行分析,了解大众喜好,适应社会潮流,做到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能做到开发新市场,引领新潮流,创造全新的文化传输理念,祁红产业就能成功。

目前,“亚健康”这个词热度很高。祁门红茶应该抓住与改善亚健康有关的功效进行宣传,与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获取一定群众基础后,我们可以再对市场进行重新划分,老年人市场可以推广适合他们饮茶偏好和需求的茶叶,向他们灌输祁门红茶是健康之饮的理念。年轻人市场在开拓时,应该将茶叶与年轻消费者的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产品时要注意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和心理认知价位,从而设计出大众接受,方便饮用,时尚健康的红茶产品。同时产品的包装设计也应该顺应节俭禁止铺张浪费的社会潮流。

(四)技术因素

祁门红茶的特殊制造工艺成就了其独特的风味。在技术不发达的过去,采摘,萎凋揉捻等每一步工序都需要人工完成。不仅耗时长,品质也参差不齐,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因此想要做大祁红产业,应该提高茶叶产业的机械化水平。

最近由于对技术的注重,红茶产业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政府出资进行无性系良种茶树的培育。为了解决农药残留的问题,研发出了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种植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茶叶修建,茶叶施肥,茶叶植保的机械化,茶叶采摘机的出现更使得茶叶的产量翻番。为了保持原叶的品质和卫生,运输索道直接从高山上拉到了生产企业。精制厂内全自动生产线的加入不仅提高了产量也优化了祁门红茶的质量。这些都对祁门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行业环境因素

茶叶品种繁多导致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祁门红茶除了受到大吉岭红茶等国外红茶和福建红茶、云南红茶等国内红茶的冲击外,绿茶,黑茶以及以茶为原料的茶饮料也对祁红的市场占有产生了影响。

在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今天,要在市场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不仅要注重商品质量,还要加强创新理念,塑造特色品牌文化。祁红与其他茶叶品牌的不同是,祁红不仅仅是一种平常的茶饮,其背后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所以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进行商品营销的同时注重文化营销。建立开发,生产,经营,文化宣传为一体的红茶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祁门红茶要敢于推广自己的特色品牌文化,才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

(六)行业法律因素

对于当前假冒品牌,无序竞争的情况,祁门红茶行业协会的成立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协会制定了协会的职责和任务以及会员权利和义务。红茶行业协会还密切观察国内外红茶销售动态,了解销售行情与红茶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其中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全行业自发形成的规定正推动着红茶市场向有序高效发展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