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路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传播路径

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1

关键词:微传播;新媒体;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1-2-0038-03

根据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1]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基于新媒体的微传播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主流传播方式。这些变革和变迁重塑传媒环境,挑战传统新闻教育,不少高校除在原有新闻专业中开设新媒体课程之外,还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但传统的新媒体实务课程内容、方法及实践体系等已不能满足行业的新要求,为此,新媒体实务教学的创新和探索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

一、构建新媒体实务课程群,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新媒体实务教学的课程多是以“新媒体实务”或者“新媒体业务”统称,并未将“实务”以具体不同的课程划分,在微博、微信和APP客户端发展之初也未尝不可,但在微传播已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的今天,“新媒体实务课程”应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实际操作中,新媒体实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其内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比如,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创建、运营等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产品策划、设计、内容编辑与制作、形式设计、推广、营销等工作,涉及新闻采编、页面制作、文案写作、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

(一)以“微传播”为主线,重新明确新媒体实务教学内容

传统互联网浪潮下,全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较早开设了网络新闻业务课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实务课也适时被众多新闻传播专业纳入到专业课程中,虽然内容有所优化完善,但大多是在网络新闻传播实务课基础上,略增手机媒体运营和传播知识,总体内容设置基本一致。

据统计,当前关于新媒体实务方面的教材多达二十余种,出版日期多集中在近5年,这些教材编写体例大多遵循传统新闻教材的采写编评逻辑,部分教材在章节上增加了博客、微博运作的内容,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信、客户端等产品鲜有涉及。例如,近年来风靡业界的HTML5动态新闻,几乎所有教材都没有涉及;业界发展如火如荼的数据新闻,也难以在众多教材中觅得身影。新媒体实务教学内容也需适时延伸、优化和调整。文华学院新闻系教师及时关注和搜集相关的业界动态,通过大量典型鲜活案例,深入解读新媒体实践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特征与优势是什么?企业如何设计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服务号?HTML5新闻专题如何制作?数据新闻如何创新?新媒体的用户体验如何评价和提升?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与社会实践进行了有效对接。

(二)以“小前言”贯通课程群,有效整合新媒体实务课程群

文华学院依据微传播背景下新媒体实际运营,对新媒体实务课程进行了较系统的设计。主要体现为围绕新媒体的写作、策划与制作、运营与推广三大业务内容,开设对应主体课程,并辅以摄影摄像与非线性编辑、网页制作与编辑、数字录音技术、Flas制作、数据新闻制作等课程,构建新媒体实务课程群。课程群以设置上的延续性和课程间的互动性,带动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革新。虽然在实际运营中,策划、制作、运营、推广很难真正分开,但从教学角度来划分,有必要对整个运营流程进行梳理并合理规划各部分内容。

为贯通新媒体写作、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运营与推广三个主体课程,各课程需设置一个独立又联系的“理论小前言”辅助学习,实现主体课程联而不黏。

二、构建新媒体实务资源群,不断拓展资源合作平台

新媒体实务课程教学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提供不同的资源,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这些课程,了解业界动态,在整合课程群基础上,构建新媒体实务资源群,立体化拓展资源合作平台,运用不同教学资源平台诠释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果。新媒体实务资源群包括以新媒体(融媒体)实验中心为基础的硬件资源、从校园到社会的新媒体资源、从“送出去”到“请进来”的师资资源等。

(一)以校内实验中心为基础,充分挖掘校内新媒体实验室资源

建设或整合已有的实验室,构建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交互式新媒体实验室。文华学院新闻系对原有的实验室及网络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由微媒体+APP+户外屏+成果数据库构成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移动数字新媒体传播实验实训平台,形成特色文科综合实验实训体系。

移动数字新媒体传播实验实训平台是新媒体实务实践教学的硬件基础,具有较强的教学实用价值,功能涵盖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媒体应用,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二)以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的作用

新媒体实务实践教学需要稳定的教学基地,有效整合校园新媒体(包括官方新媒体如网络电视台、网站、微博、微信等),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对于专业或者课程认知来说,这一步必不可少,也只有在校内媒体上才更容易实现。新媒体实务课程资源群建设以新媒体实验室为基础,从校内新媒体起步,逐步迈向校外新媒体。

(三)以拓展校外新媒体共建合作平台为目标,努力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

与校外新媒体共建合作平台是校内外相互配合的重要教学实践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与业界紧密相连,了解业界实际运作,还可以搭建起功能多元化、合作方式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

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新媒体资源平台。校外新媒体平台除了满足学生的日常实践和实习外,还可以项目合作方式共建。比如针对某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做个案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诊断,提出完善的运营方案。文华学院新闻系新媒体创新团队对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加油汉江”、“游襄阳”微信公众号做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拿出整体方案,就项目合作达成意向。

另一方面,激活“送出去”、“请进来”的师资资源。目前,新媒体实务课堂和业界实践缺乏顺畅沟通。新媒体实务的教师多数理论储备充分而实践欠缺,因此在课堂上教学时多数基于对新媒体的想象,而非从经验层面来展开,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当然不能培育出适应业界实践的能手。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送出去”是鼓励和引导教师走出校园,到新媒体机构带职实习,参加新媒体的一系列流程实践业务;“请进来”是大量聘请业内人士或定期开办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随时带来最新的业内资讯和经验,此举给课堂注入活力,让最前沿的理念和操作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为了跟上社会的需求、行业的变化,跟上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创新的脚步,新媒体专业的师资也要重新组合搭配。专任教师与业界兼职教师搭配、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高校就拥有了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具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三、构建新媒体实务实践群,不断丰富师生实践载体

新媒体实务教学以实践为主,形式和层次单一的实践模式都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因此需要构建形式多样和层次多元的实践群,以丰富的实践载体来保证教学效果。实践群设计围绕三个层次依次展开:课堂案例教学实践、项目参与与竞赛实践、校外新媒体提升实践。

(一)课堂案例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历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实践性很强的新媒体实务课来说,亦是如此。该部分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调研、策划、设计等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实现对典型新媒体案例的系统研究分析,为学生后续项目参与和更高层次的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项目参与与竞赛实践。项目参与或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是基于前期课堂案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项目参与式实践模式是:项目导入,教师讲授与引导,学生团队的合作与分工,根据项目展开过程进行项目各阶段内容的体验学生形成与项目实施阶段相对应的方案以组为单位进行,将成果班级分享教师点评学生完善方案教师单元总结与项目方反馈项目方案实施方案完善与实施。“项目参与式实践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探索,让学生分组承担不同的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交流,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以项目引导和管理者身份出现,学生则以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这就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实践和职业体验一体化特征,有利于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对接。”[2]137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微作品大赛、新媒体运营大赛等相关竞赛活动,加深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和体验。以赛代练,既能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习得和专业能力养成情况,又能提高实践活动的含金量,实现日常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融合渗透。

(三)校外新媒体提升实践。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下,新媒体实务教学中的初级内容比较容易付诸实践。但对于更高层面的实践,却难以通过纯粹的教学、校内实践以及项目实践完成,还需要到更高层级的校外新媒体单位去实践实战。以微信运营实务为例,从入门期(0粉丝)、起步期(0-1000粉丝)到发展期(1000-10000粉丝),可较好地在校内实践,并且大多是师生一手创办微信公众号,从策划、设计、内容都可以体验完成,从后台到前端运营者也比较熟悉。一旦要涉及到真刀实枪的运营推广和商业化,就需要到处于运营期(10000-50000粉丝)和商业期(50000以上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才能真正实现。由于校内载体和自办新媒体载体难以模拟复杂的传播环境,因此新媒体运营推广和商业化实现方面的实务教学只有走到真正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实战案例和经验积累,才能得到真知、实现提升。

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国际知名院校提出的CDIO最新教育模式,“以练代学”和“项目化教学”可以增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以主动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3]81文华学院新闻系不断探索和丰富新媒体实务课程群,大力推进新媒体实务实践群与专业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融合创新,以多元化的实践载体充实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

四、构建新媒体实务成果群,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成果

新媒体实务教学与专业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密不可分。构建新媒体实务成果群,是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和成果的重要支撑。

(一)开辟专业建设新路径。课程发展以专业发展为基础,专业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地修订和完善体现一个专业的进步和成熟。文华学院新闻系从2007年起着手进行以媒介融合为主旨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传播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4年初,本专业将专业定位从媒介融合再向前进一步――落实到新媒体实务技能培养上,从而为媒介融合的专业定位从行业理念着陆到具体的行业岗位上,找到新的专业特色生长点。

当前,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技能要求已从内容生产转变到懂微博、微信、APP制作和社交媒介运营管理,简单的新媒体课程增加和原有新闻专业改造已不能满足众多新媒体要求。据笔者统计,截止到2015年7月,全国已有77所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于此,文华学院新闻系积极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加快推进新媒体实务教学建设,并对全国新媒体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努力打造与同类院校新媒体专业的比较优势。

(二)实现师生团队教学相长。新媒体实务课程群的涵盖写作、策划制作、运营推广、动画制作、数据挖掘等,涉及实务较广。目前的专业教师授课尚能从事网页制作教学,然而这种技术在实践中已经让位于APP制作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这两个方面可谓新闻专业教师的软肋。为破解这个难题,文华学院在新媒体实务教学的授课教师队伍上充分考虑课程需求,从中文、广告、计算机专业吸纳相关教师,使全校范围内资源共享,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团队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和改进。

在构建新媒体实务实践群中,文华学院新闻系对学生团队作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成立了以兴趣为导向的新媒体运营工作坊、数据新闻工作坊和新视听工作坊。新媒体工作坊不是一时的团队组合,而是有梯队、有承接、有延续的。该工作坊坚持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参与和校外实践为方式,积极承接与新媒体相关的实践业务。2015年初,工作坊为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加油汉江”等多个微信公众号所做的策划运营方案,得到业界同仁的好评和采用。

(三)构建原创新媒体产品和案例库。除了注重专业建设和师生团队建设成果,原创新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也是一大重要成果。可以说,这些新媒体产品将新媒体实务技能掌握情况运用实践的最直观表现。文华学院新闻系师生团队创建了“文华新闻”官方微信、微博以及37度人物微信公众号、枫华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产品,正在建立学生作品库、课堂教学案例库等。这些原创新媒体实务教学成果,既锻炼了学生对新媒体产品的全程把控能力,又丰富了校园新媒体类型,实现校内外实践资源和平台的共享。

“这是微传播时代的最新数据:微博账号12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媒体发帖2.3亿条;微信账户6亿,其中境外账户1亿,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4]25微传播时代,新媒体加速发展是大势所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努力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新媒体实务教学改革,推动专业教育创新,真正实现新媒体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15].

http://.cn/.

[2]李艳平,王姗,周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传播与版权,2015(5).

[3]耿延宏,张秀琴.CDIO 理念下研究生外语教学体系重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91-02

一、新媒体语境下,旅游与传媒的互动融合

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都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信息大爆炸、经济危机、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一系列的变化,促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开始转变。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媒业和旅游业也正在经历着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拓展新媒体,旅游产业跨出某一领域向多个领域融合。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行业与传媒行业的互相作用将加剧,依托于新媒体的旅游营销势必将成为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主流方向。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博客、播客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体的说,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会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集P2P技术、宽带技术、流媒体技术、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是信息传播从跨媒介向媒介融合发展的产物。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而这些又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特点。

(二)旅游与传媒的互动融合

旅游活动与传媒息息相关,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传媒的支持和参与,传媒业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促进旅游业经营与管理的变革。中国西部有两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品牌,一个叫香格里拉,一个是丝绸之路。中国西部的旅游精品比比皆是,而香格里拉和丝绸之路最为著名,这就得益于世界性的传播。可以说,是书籍和影视创造了香格里拉的旅游需求,也是书籍和影视打造了香格里拉的旅游品牌。在香格里拉的品牌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旅游活动已经从观赏型向参与体验型转变,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者更加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对新兴媒体的依赖性也会加强。未来的旅游新媒体将更加注重参与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加关注人的感受。

二、旅游品牌塑造的新媒体动因

在新媒体时代,旅游者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使旅游消费者需求结构、内容、形式等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中国旅游者的日渐成熟,旅游市场正逐步进入“散客时代”。权威统计显示,中国游客团队游数量已由1989年的70%下降至目前的30%,而自由行比例迅速飙升。在散客旅游时代,旅游者更加注重自主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希望享受到不受外界过多约束的旅游体验,而新媒体的发展恰恰能弥补这些方面的缺失。

近几年,穿越火线、开心农场、植物大战僵尸等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的盛行,也催生了真人CS、现实版开心农场等旅游新形式,而这些旅游项目更加注重旅游者的亲身参与和互动。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旅游的新需求和新业态,因而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或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

在新媒体颠覆性变革的今天,小众市场的需求是不能忽视的,众多小市场汇聚可以达到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长尾理论”有力地支撑了这种观点。与长尾理论几乎同样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就是“微革命”,以微博为代表的“微革命”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重大,通过微博可以让广大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开发环节。例如,在景区旅游产品的策划和营销中,旅游者可以通过微博或网络虚拟社区等形式为景区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传统的观点认为“产品为王,资源为后”,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旅游市场营销将会是“传播为王,品牌为后”。 一流的旅游资源,不一定能成为一流的旅游品牌;然而由于新媒体的介入,很多非一流的旅游资源,依然可以打造出一流的旅游品牌。新媒体时代,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博客、微博、iPhone 4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对旅游品牌的塑造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过程中,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传播的互动性,可以是点对点的传播。新兴媒体可以使旅游消费者更有兴趣参与和互动,更容易表达意见和回馈想法。同时,由于传播渠道的大众参与,更需要旅游地相关管理部门加大公关投入,尽量避免或消除旅游的负面影响。旅游企业抢先认准新兴媒体,率先介入新兴媒体是树立旅游品牌的先机。

三、旅游品牌传播的新媒体模式

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与此同时,许多新兴旅游媒体开始涌现,在旅游品牌的宣传过程中如果抓不住新媒体,就会丧失很大的市场。对于新媒体的旅游品牌传播路径,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及实践研究总结了几种模式,希望能给旅游品牌的营销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虚拟社区模式

旅游网络社区是指互联网上为旅游者提供的相互交流的场所,包括论坛/BBS、在线聊天室等。目前,我国的旅游虚拟社区营销已经初具规模,许多网站都开设了旅游论坛或旅游版块。例如,携程网、芒果网、驴妈妈等在线社区的旅游论坛,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社区的旅游休闲版块,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旅游论坛,绿野、磨坊等户外旅游论坛。

针对“旅游者是否对在旅游网络社区搜寻旅游信息、阅读帖子、浏览照片等很感兴趣”这个问题,笔者通过网络调查搜集到57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68.4%的网民有兴趣在旅游网络社区搜寻旅游信息、阅读帖子、浏览照片(见图)。这充分证明了网络虚拟社区对旅游地品牌宣传的重要性,旅游地应该重视旅游虚拟社区对品牌的传播作用。

(二)新病毒式营销模式

病毒式营销自1997年由网络创业者Steve提出,一直引领着网络营销发展的脚步,Hotmail、QQ等网络工具或软件就是病毒性营销的典型代表。笔者通过对人人网(原校内网)连续五年的追踪,发现人人网的大部分用户为活跃用户,并且热衷于上传和分享。分享的特质显示了受众传播的主动性,笔者认为,针对这种热衷于分享的用户可以采取新式病毒营销,让旅游者自己去宣传旅游地品牌。在新病毒式营销方面,芒果网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成功的先例。

2006 年“十一”黄金周正值传统中秋佳节,是旅游促销同时也是亲朋好友互致祝福的大好时机。网易把芒果网国庆旅游产品和促销信息制作成精美的旅游电子贺卡,通过抽奖等方式鼓励网友写上祝福,将贺卡发给更多的亲友。从第三方提供的广告监测报告看,芒果网与网易中秋贺卡的合作获得了巨大成功,推广活动以“病毒性”传播的方式在用户之间蔓延。此外,在活动期间,芒果网新增注册会员超过了1.2 万人,还有超过 17 万的用户浏览了芒果网促销的详细资料。

(三)搜索引擎模式

目前,传统旅游行业正在加大对电子商务应用的投入,在线旅游服务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体系,Google和雅虎已经进入旅游搜索服务市场。与此同时,国中青等传统的旅行社集团,中国的搜索门户(如百度、搜狗等)、中国的在线预订网站(如携程、e龙等),以及以去哪儿为代表的旅游搜索引擎,都在进军网络旅游服务市场。

根据《2010年中国旅游搜索趋势研究报告》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旅游搜索服务市场从2008年开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07年市场规模为500万,2008年达到2 500万,增幅为400%;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8 000万,增长率为220%。相对于市场规模,中国旅游搜索服务的用户规模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7年用户规模为140万,占旅行预订用户比重为15%;到2008年这一规模达到了410万,同比增长193%,占旅行预订用户比重也达到了29%;2009年全年更是达到了750万人,增长率为83%,占旅行预订用户比重增长到38%。在搜索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必须抓住市场变革的契机,加大在旅游搜索服务方面的投入,提高在旅游者心中的形象。

(四)其他模式

除上述模式之外,笔者还总结了旅游品牌传播的其他几种模式,包括个人主页模式、互动电子杂志模式、3D虚拟旅游模式、网络咨讯模式、网络在线视频模式、网络事件模式、3G移动营销模式等。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最为典型。由于散客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信息需求趋于个性化,旅游者更强调旅游的自主性。2011年上半年,旅游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受到热捧就是受此影响。微博,以其短小精悍、传播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旅游资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引起旅游局的高度重视。新加坡旅游局等国外旅游局,北京、山东等几十家国内旅游局,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争抢旅游网络营销阵地。不少旅游局的官方微博一经开通,就吸引了无数的粉丝(新浪)或听众(腾讯)。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网络电视、网络影视等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开始受到热捧,同时网络在线视频也大力开拓智能手机领域。根据Google的OTX调研显示,86%的个人旅行者和90%的商务旅行者会观看在线视频,他们观看特定旅游内容视频的原因有很多:挑选目的地、组织活动、选择住宿点等等。随着多媒体智能手机的发展和3G通信时代的到来,移动媒体的力量将会日渐凸显,旅游业与手机移动媒体的互动营销将会加强,针对智能手机用户的旅游营销需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3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的科学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与此同时,自媒体科学传播也越来越需要系统

>> 自媒体时代旅游企业进行新闻传播的有效途径研究 有效提升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探究 自媒体传播浅析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效率的有效路径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浅析提升高中语文复习成效的有效路径 有效传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改善媒体的“有效信息”传播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自媒体”传播路径解析 激趣四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浅析运用多媒体构建科学课的有效课堂 探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都市媒体如何有效运用公益策划提升新闻传播能力 “自媒体” 时代微博的宏观传播效果 新疆事件自媒体传播的效果 浅析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媒体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提升科学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提升“科学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析如何提升媒介的传播效果 浅论提升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江小平.法国对互联网的调控与管理[J]. 国外社会科学, 2000(5):47-49.

Abstract:

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4

>> 贴标签与非在场:农民工媒介再现路径反思 媒介资源重组与农民工媒介素养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账本与路径 主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重构 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农民工社会形象错位与媒介的城市视角问题 兰州市农民工媒介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新媒介消费与情感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 身份与社会联系:农民工市民权问题的反思 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保障现状与反思 谈新生代农民工和谐心理的反思与构建 新生代农民工生命质量的状况与解决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边缘化困境与解决路径 新时期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与路径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工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与路径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诉求:基于社区载体与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乔同舟,李红涛.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J],新闻大学,2005(4).

孙正好.有关农民工报道的议题分析—以人民日报2000-2010 年的报道为例[J].调查与研究,2011(4).

(美)Jennifer Harding.林秀丽译.Sex Act: 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M].台北:韦伯出版,2000(58).

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传播;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手机以及相关终端设备搜索到最新的新闻资讯,从而掌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新闻传播路径,不再局限于电视、电脑等传统设备。所以,为了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工作的稳定、有序、及时进行,就要发挥新媒体的绝对优势,追随社会的发展步伐,有针对性的创新新闻传播的路径,确保新闻传播朝着智能化、多样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时效性非常强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时效性是最重要的要求与特点。在传统的媒体发展背景下,群众只能通过报纸、电视获取新闻信息,导致电视的新闻的时效性受到影响,由于其报道的内容一般会处于过期的状态,很难达到时效性的要求。另外,报纸这种新闻的载体由于受到文字数量以及版面的影响,所以很难在第一时间让群众了解新闻事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在微博、公众号等相关的软件上及时、准确的了解更多的新闻内容,从而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二)新闻的互动性比较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的传播更具有互动性。由于传统媒体发展背景下,人们为了想要全面的掌握新闻事件,都是经过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且是一种被动地接受方式,因此人们还不能够自己对事件的方法。也不能够提高人们对有新闻事件的阅读兴趣。因此媒体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地降低。而新媒体时代中对新技术的应用,群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逐渐的改变被动的模式,而是可以主动的接受信息,并且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合理的筛选。通过主动的阅读新闻信息还可以加强新闻传播的效率与新闻信息的使用范围。

(三)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我国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性系数。由于网络信息可以实现共享性、开放性与公开性,因此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就会受到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很多的群众通过搜索之后找到自己喜欢的新闻内容,然后通过网络进行相互的交流。这样就会增强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同时还可以加强人们对实时新闻的了解。另外,因为网络信息具有加高的覆盖率,同时网络的共享性导致一些违法人员就会在网络上一些虚假的、不良的新闻信息,如果人们接收到这些信息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造成违法的行为。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我国针对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在不断地提高,从而降低了网络信息的不良风险。

三、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群众对新闻事件的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接受方式与传播路径逐渐的多样化发展,为了可以及时的看懂新闻内容就需要新闻简短、易懂。同时也由传统的被动接收方式转变为主动的了解新闻信息。为了满足更多群众对新闻事件的使用要求,规范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正确认识,就需要新闻传播行业将新闻的传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不断地创新传播的方式,将提高新闻内容的简洁性。另外,新闻传播行业还要通过科学的分类与处理整理好新闻事件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也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喜爱。

(二)发挥新闻的引导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新闻的价值,还要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与及时性。针对新闻的引导价值主要对新闻的实质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确保新闻是真实发生的事实,同时还要保证新闻传播的健康、稳定,禁止任何虚假、不良的负面新闻出现。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新闻传播行业通过深入的挖掘找到深层的实质内容,提高新闻事件的深度。另外,还要确保新闻内容与人们的生活与国家的国计民生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而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正确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积极性与准确性,没让群众在浏览以及观看的过程中对新闻进行准确的点评,其引导的作用非常的关键。

(三)注重新闻媒体技术含量的增加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你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新闻的传播质量与速度就需要结合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大众的接受能力,对新闻传播的路径进行不断的创新优化,然后丰富新闻的内容,通过提高新闻信息的影响力与技术含量,增加新闻传播的整体效果。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与信息技术的创新,新闻传播的载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型的传播载体主要有: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网络平台等等,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其中的自媒体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点与娱乐性质,所以在市场中受到很多群众的喜爱。然而,结合当前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却发现在很多的领域中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技术含量较差,缺乏专业性与创新性。所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新闻媒体的技术含量。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完善与优化和创新,满足更多使用者的与需求,从而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对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监督管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发展非常的迅速,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中都离不开新媒体,因此新媒体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多样化的新闻载体也导致信息的传播出现较低的门槛,这也是公众关注的重点。根据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监督管理是促进新闻传播效率的重要措施。对一些负面的不良信息要及时地制止,减少用户对新闻的错误认知,避免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另外,还要完善新媒体新闻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的规范人们的行为,减少不良、虚假、伪造信息的出现,确保新闻传播环境的安全。

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6

关键词:后奥运 体育传媒 路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更使大众传媒尤其是体育传媒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体育传媒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类体育媒体为争夺受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有的成了赢家,而有的因盲目投入而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后奥运时期,面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激烈的竞争,中国体育传媒如何主动参与媒体竞争,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今后如何进一步拓展中国的传媒市场是值得关注和亟待研究的课题。

我国体育传媒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体育传媒的基本情况。体育传媒一般是指一切从体育活动、事件、人物中撷取素材,制作成文字、符号和影像产品并加以传播和销售的机构。从分类上看,它既包括传统传媒中的体育报纸、体育广播、体育电视,也包括新传媒中的体育网络等。

近些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媒体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首推体育电视,当前,CCTV-5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体育频道,具有龙头的作用和意义,其他一些地方的体育频道也相继成立和出现,取得了广泛的发展;同时,体育广播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广播主要包括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在推动体育传媒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报刊也得到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有研究表明,当前专业类的体育学术期刊有150多种,可分为大众体育期刊和学术性期刊,两者的比例也比较接近。体育媒体还包括各大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官方网站和各个报业集团等,这些体育新媒体承载着体育信息、体育资讯和体育产业等内容的传播,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体育传媒的基本特征

产业化特征。体育传媒作为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受众率较高的新兴领域,伴随体育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崛起。在体育产业市场和媒介市场共同发展的影响下,体育传媒市场作为一个衍生市场,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体育媒体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相关领域的开发程度来看,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传媒产业具有强大的优势和丰富的产业资源,然而,中国体育媒体产业开发得并不系统,没有形成市场化产业链。

专业化特征。体育频道和专业体育报刊的出现,是建立在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的,在对读者市场细分的过程中,促进了体育媒体的广泛发展和传播。体育传媒市场作为新兴领域,发展政策限制较少,因此,有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但是,体育传媒对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同时更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南方日报》提前4个月开始运作市场,不断变化形式和内容推广自己。例如,其推出的“世界杯特刊,圆梦之旅”。其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举动,例如组成联合采访团进行采访等。在国内、国际重大赛事日益增多的今天,体育传媒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科技含量、经济实力和人才素质各方面都非常专业,可以说是综合技术特征的缩影和综合实力的比拼。

综合性特征。体育传媒在奥运会后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虽然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多种媒体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传播模式,全面深入地展现体育新闻特有的内涵和魅力:电视台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报道,实现体育新闻传播效益最大化;广播电台以独有的优势为出发点,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充分综合利用资源优势、全国乃至全球华语广播的独一整合能力,全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新兴媒体的时效性非常强,视频几乎可以同步直播。通过大型赛事的报道,网络将展现迅速、互动等特色,凸显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的综合优势。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奥运会后,境外传媒巨头进驻中国,使我国体育传媒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境外传媒的强势模式将加速我国体育传媒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也给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将加剧我国传媒业的人才危机,影响人们的观赏习惯等。

(一)面临的机遇

加快市场化进程,使体育传媒业与国际接轨。随着体育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国外传媒巨头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监管制度及全新的运行机制。中国体育传媒在国际赛场上也从一开始的势单力薄,发展到现在的集团作战,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外市场也占据一席之地。近些年,随着国际赛事的不断增多,中国体育传媒也频频出现在国际赛事的舞台上,并与国外体育媒体展开合作,同台竞争。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中国参与报道的技术力量显著增强,记者数量也显著增多,这种进步正是后奥运效应所带来的结果。

扩展体育传媒业新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北京奥运会后,境外传媒巨头进驻中国,使得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质量得以提升,其发展规模与吸引受众数也在同步增长,体育传媒的受关注度正在逐渐上升。在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在参与世界体育新闻报道时,报道的内容涉及国内、国外,报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体育报道中更多体现出人文关怀,传播手段也逐步现代化。

优化体育传媒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些省级电视台成立了专业化的体育频道。以辽宁电视台为例,在奥运会期间,辽宁电视台率先出击,先后与湖北、山东等地方电视台合作,共同成立了“省级体育频道联播平台”,这一平台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实现了版权统一采购,节目统一制作、统一传输的方式。这不仅是中国电视业界的一个创举,也为其他体育传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模式,使得省级电视台或市级电视台能够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精彩、专业的体育节目。

(二)面临的挑战

国际传媒巨头“大兵压境”。北京奥运会前,国外体育电视等体育传媒已经在场外开始了角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早在1996年就买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法国电视2台、日本广播电视国际财团等都握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转播权;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大陆传媒市场。可见国际体育传媒对中国巨大市场的重视,同时,国际传媒的参与,客观上成为中国体育媒体的威胁和所面临的挑战。

体育传媒人才流动性增大。除了体育传媒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之外,体育传媒的人才流动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后奥运时期,体育记者跳槽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专业体育传媒人才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名记者、名编辑并不仅仅只是自身能力的体现,更意味着他所掌握的资源。当一名记者与教练和选手形成了一种相当紧密的关系后,他跳槽到另外一家媒体时,这部分资源是可以原封不动地带走的,能够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基本不会出现其他领域中常见的适应期。国内媒体的竞争,使这种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变得非常现实。

中国体育传媒平衡性失调,产品开发单一。在传播过程中,体育传媒不能实现均衡性的传播与报道,像《体坛周报》这样专业性的媒体,在其强调的足球、篮球、围棋三个特色项目中,足球的比重占9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两项的总和。对于体育弱优势项目的报道篇幅更少。这种现象固然是读者市场的一个反映,但也说明我国的体育传媒市场开发过于集中,媒介内容产品开发过于单一。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路径

管理体制路径。第一,传媒管理企业化,经营规模集团化。在后奥运时期,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我国体育传媒业,传媒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中国传媒业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的多种形式,寻求更强大的资本支持,向集团化、规模经营方向发展。第二,完善信息服务功能管理。以传播体育新闻信息与体育商品服务信息为使命的中国体育传媒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奥运时期,向全世界受众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是我国体育传媒经营的根本出路。我国体育传媒业要充分利用体育网络资源优势,加强对体育信息辐射功能的管理。

人才培养路径。我国传媒与发达国家传媒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在体育传媒人才培养上的差距。没有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中国的体育传媒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具有采访国际体育赛事能力的记者不是很多,尤其是我国体育记者的外语水平低,大多数记者只掌握一门外语,而且口语能力差。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培养新型的体育传媒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重视培养体育传媒人才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外语和法律等知识的能力。体育传媒市场可以与高校联合培养,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企业实习锻炼,之后再回学校进行改进和提高,使之成为体育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

国际合作路径。随着国外体育传媒进入我国传媒市场,我国很多新闻媒体的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国内外各体育传媒凭借综合实力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使利益重新分配。在这一事实面前,体育媒介之间的合作成为一种新的竞争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媒介之间的强强联手、共同获利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国内的体育媒介要逐步深化奥运会过程中国内外同行之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整合媒介自身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在更快传递更新信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竞争力以获取更多体育受众。

结语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传媒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境外传媒巨头的进驻也给我国体育传媒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面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激烈的竞争,我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若涛:《体育传媒业的产业特性与产业发展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崔冬霞:《中国体育传媒市场发展前景探析》,《体育文化导刊》,2007(1)。

3.殷勤:《媒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方向》,《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4.王放:《中国体育传媒市场的发展前景》,《新闻爱好者》,2007(5)。